实验44实验报告图文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验44实验报告图文(精选8篇)

实验44实验报告图文 篇1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万用表的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万用表的组装 实验 专业 通信工程 姓 名 张晓东 学 号 10272028 班 级 通信 1008 班 实验地点 九教 501 实验日期 周五下午 评 分

指导老师 李晓光

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

1.认识电工实验工具,学会使用实验所用工具。

2.利用练习板和练习器件学会基本电器元件的焊接。

3.根据所学知识焊接万用表电路板,并组装万用表。

二、实验目的

1.培养电工基础素质,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电路的焊接。

2.学会电路板的焊接及安装原理。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

试验中用到:高级工具袋(包括:螺丝刀,钳子,电焊,焊锡等),练习用电路板,练

习用电子元件,万用表套装等。

四、实验结果:

成功完成了万用表的焊接,每个元件都实现了实焊,电路板美观,无错误焊接,焊腿长度适中,无短路现象。万用表实际测量中,误差小于 0.02,实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达到了实验要求。

五、实验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转专业到电信学院的学生,电工素质训练①是我在大二第二学期同大一的学弟学妹一起学习的课程。而在大二第一学期里,我学习了电工素质训练②的课程。对于这样倒叙的学习过程,我并没有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因为在电工②中,我对于这门课程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名大二的学长当然不能比学弟学妹们差了,所以,我在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并对老师所提出的重点、难点进行记录。动手操作时,更是小心翼翼,自习回想老师所讲述的要点,以免犯下错误。经过第二次课程对小电路板焊接,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电子器件的焊接要点。在随后的一节课中,我学会了如何看万用表电路图,如何根据电路图和板子将万用表焊接好,以及组装好。

在课下,我也积极寻找机会到实验室对万用表电路板进行焊接、调试,以及美化。最终,我将电路板焊接完成,将所有元器件排列整齐美观,管脚长度适中且一致,不会发生短路现象。最后,我连接好电池,装好保险管,将万用表外壳组装好后,便进行了电压,电流,电阻,以及蜂鸣器的测试,测试结果,电压,电流,电阻误差小于 0.02,蜂鸣器正常工

作。

在这次的电工素质训练①的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在实验课上,老师给我们认真的讲解电路焊接的原理和技巧,让我们通过奇妙的焊接现象来感受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非常普遍的仪器,但是用那娴熟的技巧让我们目瞪口呆,我们都带着好奇心仔细的观看了每一个细节,并亲手操作,利用老师发的练习板和原件,学习焊接了很多电子元件,感觉收获颇丰。

下面我就说一下自己印象较深的两个操作:

(一)、焊接芯片:

焊接芯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芯片上有很多管脚,必须和板子上的管脚一一对齐才可以进行焊接,而且,芯片也是有方向的,必须使芯片和板子的方向一致才可以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也是比较难的,因为管脚很窄,而且很多,非常容易因为焊锡过多导致短路,或者焊锡太少导致虚焊。然而,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很容易学会了焊接芯片的技巧,使得我们的作品也非常完美。

而在课下,我也上网学习了一些焊接芯片的方法,可以利用松香的特性进行焊接,这样既美观,而且操作简单。

(二)、焊接八脚原件:

八脚原件也是非常难焊接的原件之一,因为它也是有方向的,它的方向不和芯片有关,而是和万用表的外壳有关。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八脚原件焊接好后无法与

外壳匹配,安装完成。但是,老师的细心教导,让我非常注意这一原件的焊接,一定要先和外壳相匹配后再焊接。于是,我并未出现其他同学出现的状况。

另外,我也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罗列出我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电焊烫到手。我在初次使用电焊的时候,总是喜欢两只手相互交替焊接某个元件,这样,如果不用眼睛看着交换的双手,那么很容易失手碰在加热的金属上面。所以,我尽量也尽快熟悉使用一只手焊元件,这样几次之后,我便不会再因此类事情烫到手了。

2.对于元件穿错空焊接完成后才发现。在焊接第一个电阻的时候,我没有仔细观察焊盘上的标记,仓促焊上第一个电阻,却发现第二个电阻的孔居然被占用了。这样就很麻烦了,因为电阻体积很小,当剪断管脚后便很不好把握。所以,我之后在焊接原件时,都先仔细观察电路板后再进行焊接。

3.多余的焊锡散落在电路板上。我一次不小心把多余的焊锡滴在了电路板上,而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将它轻轻磕掉,而是继续用电焊将其融化,最后,使焊锡铺在了电路板的多处地方。这样既使电路板看起来很脏乱,也极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所以,我之后的操作都非常小心谨慎,每次有多余的焊锡时,都轻轻磕下。

4.组装万用表是,滑动开关的弹簧和钢珠不好安装。当时,我并不知道可以使用黄油来黏住弹簧和钢珠,于是,一边又一边的试,都没有成功。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述,我明白安装这个部分时,需要使用黄油,一方面可以黏住它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摩擦,使得滑动开关工作更加顺利。

课程中的各种焊接过程增大了我对电工电路实验的兴趣,奇妙的现象,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对其原理和方法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渴望和需求!

电工课结束后,我特意到中关村的电子元件市场逛逛,发现试验中所有要用的器件都可以买到,这激发了我对电工电路的热情,我想,以后,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各种竞赛来满足我的求知欲,并且更加完善我的电工电路知识和技术。

欢迎下载交流!

实验44实验报告图文 篇2

软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密度高、可擦写, 这些特点令其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到2002年, 1.44MB的软盘仍然是年需求量超过10亿片/盒的4种记录介质之一。但随着光盘、闪存、移动硬盘等新型大容量移动存储设备的出现, 软盘的信息存储量小, 信息难以长久保存, 信息读取速度慢等缺陷日益暴露, 市场对软盘的需求也迅速下降。目前, 我国已经很少使用软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

由于软盘由聚酯底基、粘合剂和磁粉组成。这些材料稳定性差、易氧化、易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 因此, 软盘的自然寿命一般仅有5年~15年, 最长也不超过30年。各单位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使用的软盘大多已达到使用期限, 部分软盘已经出现数据丢失。因此, 对于软盘上的信息, 用户应该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及时做好迁移和备份工作。

为了初步验证软盘的存储性能, 获取软盘数据修复与保护的相应经验。笔者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资料室存储的102张2001年~2004年间存档的软盘进行实验, 使用BADC-OPY数据恢复软件对软盘数据加以分析, 恢复和迁移。

二、实验原理

(一) 软盘结构与读写原理

软盘是由软盘片和保护套等组成的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 其软盘片是一张涂有1微米厚磁性层的圆形聚醋薄膜。磁性层由磁粉、粘合剂以及助剂组成。保护套是用塑料做成的方形外壳, 主要用于保护盘片不受磨损和灰尘的污染。保护套中的无纺布保护层, 可以帮助软盘消除静电, 减少灰尘。

软盘在读写信息时, 计算机先将电信号传输到软盘驱动器中, 软驱将其转换成磁信号写入到软盘上, 读取时, 软驱的读写磁头再将磁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中。

(二) 实验软件与实验原理

实验中, 笔者选用的多为十年前生产的, 品牌为3M、Maxell、TDK、Sony的1.44MB软盘。所选用的BADCOPY软件是磁 (光) 盘文件读取/修复工具, 它不但可以自动读出和修复硬盘、光盘等传统存储介质上的损坏或丢失的文件, 还支持对ZIP驱动器、Flash/CF/Smart Media卡等数字媒介的文件、图像等的恢复。利用它的智能修复、智能填充功能, 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数据。对于个别扇区有轻微损伤的存储介质, BADCOPY通过反复尝试读取这些扇区, 能够完整地复制文件内容。在逐扇区尝试读取数据的代价过高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block”参数定义每次尝试读取的扇区数。增大“-block”值会加快数据恢复的效率, 但也会降低潜在的精确度。不过, 由于坏块通常是连续分布的, 增大每次读取的扇区数不会对数据读取的精确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较小的文件, 可全部使用默认选项恢复即可 (block为1, retry为0) ;对于较大的冗余数据较多的文件, 可以适当增大block的值。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 实验设备

笔者选用系统为WINDOWS XP2的联想台式计算机, 内存1GB, 硬盘500GB, 并外接一个全新的1.44MB软盘驱动器。

(二) 实验过程

对102张软盘进行初步的扫读。将可以正常读取的软盘信息导出到计算机硬盘中暂存。软驱无法正常读取的软盘, 选用BADCOPY Pro V4.1汉化版软件中的软盘数据恢复功能, 进行恢复。

第一步。安装BADCOPY Pro V4.1后, 运行该软件, 打开程序主窗口。

第二步。在“恢复来源”任务窗格中选择媒介来源, 单击选中FLOPPY选项。BADCOPY提供了三种文件恢复模式, 即“挽救受损的文件”、“挽救丢失的文件---模式#1” (扫描指定数据) 和“挽救丢失的文件-模式#2” (恢复全盘数据) ,

第三步。根据物理盘片中的数据是损坏还是丢失等情况选择恢复模式。当系统提示不能读取光盘中的数据, 并显示“CRC错误”或“软盘错误”时, 则应当使用“恢复丢失的文件”尝试恢复。在本次实验中, 由于不知道软盘中原先的数据内容, 笔者选取“挽救已丢失的文件——模式#2”,

第四步。扫描进度100%。BADC-OPY软件采用强制读取的方式, 对软盘的每一个扇区和磁道进行扫读。扫读结束后, 软件导出所有扫读出的文件列表。

第五步。选择要保存的数据暂存到已选择好的存储设备上。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软盘数据的读取与恢复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得出, 2001年~2004年间保存的软盘有24张已经不能正常读取数据, 占到总数的23.5%, 其中1张软盘的零磁道受损, 通过BADCOPY软件已经无法正常恢复。对24张数据无法正常读取的软盘, 笔者通过数据恢复软件BADCOPY得出了其“统计扇区”、“无效扇区”、“丢失的数据”和“找到的文件数”四个方面的数据, 并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 如表2所示:

表2显示, 这24张盘中, 平均每张软盘有9个多扇区的数据出现异常, 相对于所有扇区数, 平均每张软盘丢失了0.3%的原始数据。由于想了解是否数据创建年份会对软盘数据的存取效果产生影响, 笔者将102张软盘按文件创建的年份进行分类, 并统计出不同年份创建的软盘数据丢失率和数据恢复率, 如表3所示。

通过表3的统计数据, 可以得出:首先, 软盘的存储性能好坏无法单纯依靠年份来判定, 不同软盘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 软驱的清理保养, 以及软盘使用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软盘的性能, 因此, 较晚使用的软盘中的数据如果不妥善保存与正确利用, 数据会损坏丢失的更早。其次, 根据实验的结果, 软盘不能作为长期保存的数据存储载体。最后, 通过实验得知, 存储在软盘上的数据, 亟待迁移到更加安全可靠的存储载体上。实验完成后, 笔者将成功导出的101张软盘上的数据刻录到档案级的DVD-R光盘上, 以便长期保存和再次迁移。

四、几点启示

通过对102张1.44MB软盘的数据读取、恢复和数据迁移, 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 软盘不能作为长期保存载体

通过对这批软盘的实验, 我们验证了软盘的保存时间较短的结论。这些盘都是2000年以后的软盘, 且绝大部分都是2003和2004的软盘, 距离现在也只有近10年的时间, 在这批软盘中不能正常读取的为23.5%, 同时, 有1张软盘已经完全不能修复。因此, 对于保存在各单位的重要软盘, 应该及时将软盘上的信息迁移到新的载体上。

(二) 加强软盘载体的保护

由于软盘的组成成分聚酯底基、粘合剂和磁粉等材料状态不稳定。聚酯底基受到温度影响会收缩膨胀, 致使信息无法读取;磁粉遇到光线易发生光氧化反应, 腐蚀盘片;光线中的紫外线会破坏软盘中剩磁的稳定性, 导致信号衰减;软盘遇到有害气体易与其中酸碱因子发生反应致使盘基老化, 致使磁粉脱落;[2]磁场干扰会使磁性涂层的剩磁发生消磁或磁化, 造成信号失真或信噪比降低, 破坏记录信息;强烈的机械震动也会影响磁性载体材料中磁分子的排列次序, 造成剩磁衰减, 从而破坏记录信号;另外, 灰尘、化学物质、细菌真菌也会造成软盘信息丢失。

因此, 软盘应当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存放时, 不要弯曲挤压软盘, 及时将软盘放入软盘盒中, 最好竖直放置。软盘存储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5℃~25℃, 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在潮湿地区或霉雨季节, 最好将软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 并置入少量干燥剂。

(三) 在利用过程中保护好软盘

在软盘的操作过程中, 禁止用手触摸软盘的读写窗口, 读写过程结束后, 要先取出软盘再关机器, 并将软盘放入封套中。软盘应避免频繁地存读操作, 在工作过程中, 不能强制地抽出软盘, 以防损坏驱动器的磁头和划坏软盘。存储时, 防止太阳光直接曝晒软盘, 不能在软盘上放置重物, 以防软盘弯折、挤压、变形。当长期不需要查看软盘数据时, 用户可扣下软盘右下角的写保护口或用不透光的胶带纸贴住软盘的写保护口来避免不慎改写数据。防止软盘弯曲变形。

(四) 及时迁移软盘上的信息

为了使软盘上的信息能长久保存, 应及时将软盘上的信息迁移到新的能长期保存的载体上。将内容重要的信息迁移到档案级一次写入式光盘上, 以保证信息的稳定和安全。对于软盘中贮存的重要文件, 可以打印成文件以备存。此外, 缩微胶片具有存储密度大、技术成熟、稳定性高, 易于还原拷贝和多功能使用的特点, 是除光盘之外的电子数据迁移并长期保存的载体之一。

(五) 在软盘的信息迁移和使用过程中, 要注意病毒的防范

在进行上述实验时, 笔者发现, 有部分软盘感染有蠕虫病毒, 虽然对于软盘数据没有损害, 但是在迁移和使用中, 会传染到其他的电子设备中, 因此, 为了避免软盘上病毒的传染, 确保信息读取设备的安全性, 在读取软盘时, 应该首先对计算机系统和软盘进行病毒查杀。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广泛应用的软盘, 现在正面临着数据丢失的风险。档案部门应该加强风险意识, 防范软盘上信息丢失的风险, 紧跟电子存储介质不断更新的形势, 做到历史电子数据的及时备份和迁移, 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保存。

参考文献

[1]小浩.BadCopy帮你修复受损的文件[J].软件, 2003 (5) :46.

[2]张建华, 郭莉珠.软软盘档案的科学保护[J].档案学通讯, 1999 (6) :50-51

[3]黄庆国, 梁启跃.软盘数据读故障修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94-96.

[4]王大伟.由制成材料演变谈档案保护技术[J].办公室业务, 2012 (17) :47-49.

[6]王志军.抢救软盘中的数据[J].电子与电脑, 2003 (5) :110-113.

实验44实验报告图文 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模式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是弱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包括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模拟电路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电路的测量方法,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的必须要求,是对实验课教学的书面考查。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帮助他们树立学术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科技论文等等。书写实验报告就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实际工作中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及科技论文的模拟演习,这种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实验报告是培养科学实验分析总结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能很好地巩固实验成果,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

因此,我们应当在实验课教学中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实验报告书写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

一、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所有的弱电类专业均开设了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该实验课是独立于理论课程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根据相应理论课程的教学进程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书写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实验报告不合格等现象,这里既有“学”方面的问题,也反映了“教”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抄袭实验指导书,把实验报告和实验指导书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往往从实验指导书上摘抄几段或几个条目,再添上一些数据和简单的结论,就算完成了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全面、客观的总结,报告的核心特征就是实事求是。但是,很多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对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测量数据和观测波形很不重视,实验记录潦草、零乱,有些随意修改数据,或照抄他人数据,甚至臆测实验结果。

3.不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测量精度等原因,实验数据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学生不懂如何分析实验误差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往往以“实验仪器精度不够”“实验箱的问题”等比较模糊的原因去解释,也没有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对课后的思考题一般不予作答,实验的体会比较肤浅。

4.实验报告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很多学生交来的实验报告字迹潦草,条理不清,语言不通顺,数据表格、信号波形和符号不规范,很难读懂。

5.任课教师忽视了书写实验报告的教学。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般较少接受书写实验报告的专门训练,他们不懂如何书写一份合格的专业基础实验的实验报告。由于实验内容多、课时少等原因,授课教师往往重视实验内容的教学,而没有专门教学生如何写实验报告。

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及基本模式

实验报告要真实地反映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还应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和思考。实验报告一份技术报告,要求概念正确,文理通顺,表达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完备,符号标准。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实验内容和结果以及分析讨论等。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给出如下书写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首先,做实验者应在实验报告的开头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同组实验者、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等信息,再认真书写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研究的主要任务,它反映了学生通过实验应掌握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学生应参考实验指导书,简明扼要地说明所做实验的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离不开各种电子仪器和设备,学生应在实验报告中如实列出实验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其型号,如: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等,若实验是在实验箱上完成的,还应写明完成该实验所使用的相应电路模块。

3.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的理论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它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以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可行性实验方案。因此,学生应在认真阅讀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实验原理,但不可长篇大论,力求简明扼要。例如:在“戴维南定理”实验中,等效电阻Req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学生应充分理解这三种测量方法,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这三种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4.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实验内容与实验数据”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学生应根据实验所采取的实验方法,如实叙述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等,并将测量数据填入拟好的表格中。说明实验步骤要条理清晰,填写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不可臆测实验数据,也不得抄写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写好“实验内容和数据记录”是以实验记录为基础的。实验过程中所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必须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记录必须清楚、合理、正确,若不正确,则要及时重复测试,找出原因。实验记录应详细记录实验测试的数据和观测的波形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初步判断实验的正确性;记录波形时,应注意观测输入、输出波形的时间相位关系,在坐标轴上对齐,准确读数。

通过实验测出数据后,通常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整理,把实验数据变换成图、表、曲线或归纳成一定的表达式。在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图、表更为直观。比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常用真值表描述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用状态表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和次态与输入和现态之间的关系;在模拟电路实验中,通常用曲线表示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连续变化的规律,如放大器的增益随信号频率的变化规律(即电路的幅频特性)。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曲线时,应注意:合理选择坐标系;合理选择坐标分度,标明坐标名称和单位;合理选择测量点及正确拟合特性曲线等。

填写测量数据的表格要规范,观测波形和各种特性曲线应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精确绘制。

5.结论与分析。实验过程固然重要,但如果做完实验不分析、不总结,那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结论与分析”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科学总结,是实验报告的精髓,它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学生应根据实验原理,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正确与否;计算测量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师在授课开始时,应向学生讲授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方法。

对于验证型实验,必须明确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相符;对于研究设计型实验,要明确叙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说明实现设计方案的结果。

6.思考及建议。“思考与建议”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有效环节,学生可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思考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阐明自己的见解,不必泛泛而谈。

三、结束语

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与学两方面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规范,教会学生如何书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学生应按照实验报告的规范,认真书写每一份实验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刘玉波.改革专业实验报告?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30-31.

[2]马聪玲,饶汉文.谈谈如何书写实验报告[J].科技咨询导报,2006,(18):231.

[3]臧春华,等.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1.

作者简介:肖洪祥(1965-),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初级会计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篇4

模拟实践操作过程

1)准备会计模拟的一些资料,其中包括总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以及其中一部分明细账期初余额,该公司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

2)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编制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以及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

4)根据各种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

5)开设总分类账户,并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户,结出期末余额。

6)根据全部的总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

7)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模拟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学习基础会计已经差不多有一个学期了,课堂上都是针对书本每一章节做练习。这是第一次把之前的练习合起来作为一次综合练习。之前做练习会觉得比较简单,但是把所有练习综合起来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虽然如此,但是在班导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把账做好,最后编制报表。当今天把报表编制出来之后,我回顾自己这几个星期做过的账,之前一开始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没有了,反之,我现在对于企业做账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

经过这次模拟实验之后,让我亲身感受到做一名会计人员必须有耐心和细心,绝不能粗心大意,马虎了事。

模拟实验的建议

实验六函数实验报告 篇5

天津理工大学

计算机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实验报告

2018

2019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C 语言)

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级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合作)

实验地点 7-21 实验项目 函数 实验 时间

批改意见

成绩

教师签字:

实验(一))

实验名称

函数 开发 环境 PC 机,windows7 操作系统

开发工具 VC6.0 实验目的(1 1)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的方法 ;

(2 2)

参数传递机制、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3 3)学会利用自定义函数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的 多文件结构的 C++ 程序的编译、调试和运行 实验 要求 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编写程序代码; 要求程序正确无误,并输出合理的实验结果; 书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 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代码实现、编译、运行结果等,也可给出程序的算法描述、重点程序语句的 注释 等。

。))

1.一个素数,当它的数字位置对换以后仍为素数,这样的数称为绝对素数。编写一个程序,求出所有的两位绝对素数。

2.写两个函数,分别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用主函数调用这两个函数,

并输出结果,两个整数由键盘输入。

3.求阶乘问题。要求定义函数 fact(n)计算 n!,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正整数 n,输出 n!,要求函数 数 fact(n)分别采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种形式实现。

(1)递归版:主要利用递推公式 fact(n)= n * fact(n-1),并注意终止条件。

(2)非递归版:

主要利用单重循环实现。

心得体会:

求方程 0 ax2+bx+c=0 的根,用三个函数分别求当 b b2 2--c4ac 大于 0 0、等于 0 0 和小于 0 0 时的根,并输出结果。

在做这道题的时候 我遇到了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老师的交流,改正了错误。函数。

弹性碰撞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篇6

姓名:杨倩倩学号:11122290教师:戴晔

[实验名称] 弹性碰撞演示仪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 m1v1+ m2v2 = m1v1` +m2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碰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

2[实验器材]

1、底座、支架、钢珠(七个,且大小、质量相等)拉线、调节螺丝

2、技术指标:

钢球质量:m=7*0.2kg

直径:d=7*35mm

拉线长度:l=550mm

[实验操作与现象]

1、调整仪器,使得七个钢球的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2、将仪器一端的一个钢球拉起来后,松手,则钢球正碰下一个钢球,末端的一个钢球弹起,继而,又碰下一个钢球,另一端的钢球弹起,循环不已,中间的五个不动。

3、拉起仪器一端的两个钢球重复上述操作,结果另一端的两个钢球弹起,中间的三个不动。

4、改变拉起钢球的数量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结果,每次会有另一端的相同数量的钢球弹起。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二) 篇7

在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和精心准备下,我们满怀信心开展爆破英语实验课程,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实验结果并不理想,深表遗憾。下面把我们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与各位同仁及爆破英语课题组的领导和老师们分享。

一、问题背景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用时多、效率低的问题。通常,英语教改从阅读入手,因而,集中记忆大量词汇成了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新课标所规定的大词汇量和阅读量要求,使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面临很大困难,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英语单词在英语学习中是重要的。事实上单词记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记忆,另一项很重要的易被忽视的技能是对记忆的单词的反应速度。如果前期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则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容量,从而提高英语成绩;否则,再优秀的老师对词汇不能掌握的学生都会束手无策。同时事实证明,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差是学生导致双差的极其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学习态度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学科成绩唯独英语成绩差,我们分析 ,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不用功,而是不能解决单词的有效记忆问题。

二、积极思考

我校英语教学主要以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英语教材的不断变化及教学内容的更新,此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是由老师来自主决定英语单词重复背诵的时间和次数,不能解决学生个性化的记忆问题,因此无法坚持。事实上,每个人对每个单词的不同记忆状态下的遗忘时间是不同的,比如,基础好的与差的不同,记忆能力强与弱的也不同,从而造成了个体性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方法来解决。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让我们想到,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的根本的词汇记忆问题呢?此时,爆破英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校领导及周鑫梅主任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对爆破英语的设计理念、解决方案及其他学校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评估,对我校实施此项课程的时间安排、师资配备等影响因素也进行研究后,决定进行小范围尝试。

基于以上理解,我校准备积极参与到北师大远程教育“核心爆破英语”课题中,并使用 “核心爆破英语”课题中的单词网络课程,进而达到参与课题的学生单词量“爆破”增长之目的。

三、精心组织和准备

1. 石家庄爆破英语教师培训

我校实验开展前,周鑫梅和陈彦萍老师就赴石家庄参加爆破英语教师培训,了解本课题优势、实施步骤、基本流程和开题动员组织形式。其中爆破英语能给学生提供个性的学习平台,从而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英语单词,扩充单词量,锻炼听力,提高发音和口语水平等优势都让两位老师跃跃欲试。

2.我校教师培训

学校建立的以周鑫梅主任为课题组长的领导机构,快速建立实验组,通力合作,分工负责,扎实实施。我们特意挑选了责任心强并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陈彦萍、孔祥宇、李雅梅老师担任辅导教师,负责教学的组织、检查评估、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总结工作。三位老师同在高一年级,可以随时研讨、改进实施方案。她们对学生情况了解,可以更好地和参与实验的学生沟通,并及时通知实验组。

作为外国语学校,我校的教学处也全力支持这次试验过程,信息技术组的曹娟老师对我们的工作负责全面的技术支持。开题前面临最棘手的困难是计算机普遍存在反应慢,急需更新换代的问题,所以在参与试验老师的努力争取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试验的60名学生有机会使用一个最新的微机室。机房里有40台液晶显示屏电脑,而这个微机室只是高三大型考试全保定市统一网上判卷时,或学生们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时才能使用,平时上微机课是不允许使用的。

3.学生开题动员

开始试验前,三位负责实验的老师商讨认为“爆破英语”所给的例句难度不适合英语水平太差的学生。所以,我们精选了我校高一六班和八班的六十个学生参与课题实验,所选学生英语水平中等的占50%,优秀的占30%,另外20%的学生比及格分稍高一些。我们认为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更丰富,更有对比性。对于这六十名同学,我们先进行实验指导,然后才是上机操作。

四、实验预期效果

核心“爆破英语”是北京师范大学安博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十一·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它是携手美国硅谷先进技术、遵循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开发出的一套科学的英语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词汇爆破、阅读跟进、练测结合、科学记忆、提高成绩的效果。 与传统教学、补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是省时、高效。时间只有二个月,掌握的英语词汇是高一全年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学生提前掌握了以后才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大大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可流畅的阅读课外英语作品。有更多的时间主攻其他学科,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二是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标准化的“一对一”培训辅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人一机,听、说、读、写、唱、演、游戏、竞赛交替进行,限时完成。边学习、边完成作业、边检测。比传统的师生“一对一”效率高出很多倍,学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不需提前预习,也没有课外作业,是学习负担最轻的学习方式。

三是培训成本低,“核心爆破英语”不仅补习了当学期课程,提高了本学期考试成绩,还提前学完了三年全部的英语课程,识记了在校五年才能学完的词汇。所以,出现了整班小学毕业生能做中考试卷、成绩优异的奇迹。传统的补课方法一般只是补习当学期的知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会补哪里。

四是老师也很轻松。老师主要是管理、引导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系统本身也随即显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班内名次)。只需简单备课,不需要批改作业和试卷。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的工作量还不足四分之一。

五、实验过程面临的问题及结果

有了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正式开课实验。然而事情并不像期待的那样顺利。在第一次上课过程中就发现人为不可逆转的因素。

1.网络原因

这里的电脑虽新,速度虽快,可网速不能满足需要。据专门负责的微机老师介绍,此处的电脑上网受保定市教育局控制,所用的端口和学校的网络不是同一个,如果私自更改上网速度会造成保定市教育局网络瘫痪。当30名同学同时实验下载flash插件时速度极慢,需要长时间等待,又无所事事,心里很浮躁。有时学生禁不起长时间等待,总觉得下载出了问题,就选择关闭,可重新下载就等于重新等待。

2.电脑设置本身的问题

学校为了保护电脑不被学生恶意破坏,程序设定为不能保存临时文件。上第一节课下载完,退出自己的学习界面后,紧接着上第二节课的其他同学进入自己的账号时,又需要重新下载。

3.学生的现状局限

我校是全日制寄宿高中,学校各科课程安排紧张,统一学习爆破英语的时间本已不足,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六班学生来自农村,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电脑,稍微有些障碍就举手提问,老师也是手忙脚乱;八班学生虽然来自于本市,但每周只有一天回家时间,除了完成各科作业外,加上家长对学生上网学习心存顾虑,同学们在家继续学习爆破课程的机会很少。

六、实验的反思

虽然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作为参与实验的老师,经过研讨和反思,提出以下几点,和课题组的各位专家一起思考。

1.和家长沟通

我校大部分学生家长的观念中都认为网络的害处远远大于益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所以,家长们都严格限制学生上网。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是不是有网上学习这回事。所以我们认为,除了要给学生老师培训外,还要通过某种途径让家长们了解“爆破英语”,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顺利实验。

2.电脑和网络支持

其实一般家里和办公用的电脑和上网速度都是可以参加“爆破英语”学习的,只不过我们学校确实是电脑和网络不搭。学生机房的电脑是2002年购买的,速度跟不上要求。配置电脑的新机房网速远远慢于老师办公室和学生学习用机房的网速。

3.学生基本的电脑知识

参与实验的学生要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会修改密码,关键是懂得下载。

4.学习频率和时间

“爆破英语”的学习频率是以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设计的。由于学生寄宿在学校,而微机房资源有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因为其他年级的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中断学习2次,破坏了记忆规律,所以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七、结束语

实验结果虽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美,但“爆破英语”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并没有问题,我们的实验老师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否则也不会参加这次的课题。只不过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和家长好好沟通,走读的同学能在家每周进行2到3次的学习,效果应该会相当不错,肯定比只背课本上的单词效果好得多。因为他调动了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而且这个学习软件是音,形,意,例句和自我检测相结合。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是希望有机会参与此实验,调整好我们的工作思路。我们对“爆破英语”充满信心。

附录2:爆破英语问卷调查

(爆破英语实验结束时,共发下去60份调查问卷,收回57份,现在把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1.爆破英语学习对你的英语学习有哪些帮助?(详写)

高鑫鑫:爆破英语使我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通过反复练习,单词记得更牢,更准。

王瑞:有助于提高记忆单词的能力以及单词的发音。

于森:爆破英语让我对英语的学习有了时间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单词不断重复出现,可以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赵月:英语单词记忆的更清楚,对于单词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更加了解。

李秋月:帮助我巩固已学知识,提高了我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夯实基础,再次提升。

周智义:通过爆破英语的学习,我的发音比以前准确多了;记忆单词的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同学比较,也增强了我的上进心。

潘林:单词发音更准一些,听力也明显提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养成了手,心,口并用的习惯。

吕梦谣:首先,用爆破英语学习大大增加了学习的新鲜感,让我不再感觉枯燥乏味。其次,爆破英语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书本上,而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电脑上,使我真正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最后:爆破英语学习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节约了时间,并且使记忆更为深刻。

管婷:使用爆破英语,让我对每个知识点都能充分掌握,还能大大提高我的听力水平。

李瑞迎: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单词记忆。以前背英语单词觉得枯燥,往往背上一两遍就进行不下去了,当时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爆破英语课堂中,电脑系统让我反复记忆单词,而且每一小节后就会自我检测,让我对单词记忆的非常牢固。同时,因为是网上学习英语,新鲜感浓厚,不知不觉提升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林晓颖:把握整体框架,有助于学习记忆。自主学习,弹性学习,既可以加深课本理解,又可以拓展书本内容和加大知识面。

2.你认为爆破英语还能从哪方面改善来取得最佳效果?

高鑫鑫:口语练习对发音进行纠正,提高能力。

王瑞:纠正发音。

于森:学单词时应该增加单词在句子中出现的频率。必要时将陌生的单词放置于语境中,让学生翻译,再给出适当答案。

赵月:可以加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

李秋月: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板块。

周智义:最好能和老师视频交流。

潘林:和名师视频对话。

吕梦谣:在进入学习前,步骤和程序更少一些。

管婷:在教学之余,设置一些智力问答或小游戏,使学习和娱乐结合到一起。

李瑞迎:尽可能再人性化,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每次登陆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和检测。

林晓颖:单词拼写记忆,整体记忆,不用死记硬背。

3.对网络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这种学习方法有什么感想?

高鑫鑫:更加牢固。

王瑞: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整体提高成绩。

于森:这种方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赵月:让学生感到新鲜,提高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成绩。

李秋月:很新鲜有趣,因材施教,方法很好。

周智义:可以帮助我们在网络上及时补充,帮助我们预习复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潘林:拓宽了学习途径,使我的知识储备更充足,清楚的知识网络使头脑更清晰,有利于英语的提高。

吕梦谣: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促使学习内容在学生脑子里更为具体化,有助于加深记忆。

管婷:很好,能够充分快速的学习。

李瑞迎:这种方法大胆而新颖,非常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同学,还应该想办法避免他们深陷网络。

林晓颖:充实课余学习,对课本起到补充辅助作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作为高中生,在时间、课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你认为学辅资料必要吗?若需要,较实用是什么样子?请描述。

高鑫鑫: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

王瑞:有必要。全部是典型的题目最好,可以简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于森:有必要,较实用的应该是题目不多,但习题有代表性,“言简意赅”的同步效果。

赵月:有必要,又对课本知识的解释总结,有解析十分清楚的针对章节的题目和答案。

李秋月:必要,多层次,由简入深,有历年考题分析,也有新题奇题。

周智义:有必要。较实用的就是能把知识点统一总结,能有较详细的解释。

潘林:必要。要有较详细的解释。

吕梦谣:必要。学辅资料不必补充太多的延伸知识,但应该包含将老师没有细节化的却是必考的内容。

管婷:有必要。紧追课本,知识点全,解析清楚,完整。题目设置全面,有针对性。

李瑞迎:有必要。要学习重点单词短语和语法,进行模块练习。

集成实验VCS实验报告 篇8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XXXX

年 X 月 XX 日

实验名称 8 位累加器 VCS CLI 仿真验证(实验三)指导教师

姓名

年级 级 学号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 实验目的(预期成果)

2. 实验基本原理(概要)

3.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一、实验目的 掌握集成电路计算机设计工具验证仿真工具 VCS(Verilog Compiled Simulator)的基本操作命令行命令,从集成电路 Verilog 设计到 VCS 验证的基本流程;掌握利用命令行来实现对 Verilog 设计的调试与分析。

二、实验基本原理

1.VCS 是编译型 Verilog 模拟器,它完全支持 OVI 标准的 cVerilog HDL 语言、PLI 和 SDF。VCS 首先会读入 Verilg 的源文件,检查语法及语言结构错误,即Compiler;然后结合测试模块,进行时序的仿真,即 Simulator;最后根据时序图进行调试,修改源程序,即 Debugger。

2.本次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基本命令有:

>ls-显示文件名 >cd-转换目录 >cd/../../-退出两层 >more-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pwd-显示当前路径 > vcs source_file [complie_time_options] 编译 verilog 文件成为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source_file 指所有用 Verilog 编写的待测文件。

>simv [run_time_options] 运行可执行文件 > vcs source_files –R 单命令行方式,-R 表示编译后立即执行。

3.VCS 调试的基本方式 a.Verilog SystemTask calls 主要是将一些函数加到测试模块中,从而实现相应的操作。

b.CLI 调试,实际上是用命令行的方式来进行调试。

c.VirSim 进行仿真、验证与调试。

4.8 位累加器逻辑框图

图1

5.实验设备与软件平台 UNIX 服务器,unix 工作站及 Synopsys VCS。

二、实验操作部分 1. 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综合结果概要、仿真波形图、时序分析结果、signalTAPII 结果等)

2. 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 结论

三、实验操作过程 1.VCS 的编译 此步骤实验内容参照实验讲义进行,略过。

2.利用 Verilog SystemTask Calls 进行调试。

(1)在控制台下键入:cd../../lab2/parta 进入 lab2 的 parta 部分, shell> vcs –f adder.f –R,进行 8 位的加法运算,但会出现如下的显示:

图 2 这说明在源代码中存在错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错误找出来。

(2)shell>vi addertb.v 进入 vi 编辑器对 addertb.v 文件修改。首先对 add8 的模块进行检测,如图所示在相应部分添加画圈部分代码。

图 3 其中 add8(u1)是指 8 位加法器的低四位相加模块。加入后保存文件,shell> vcs –f adder.f –R 重新编译文件,会有如下的显示:

图 4

(3)因此在 add8(u1)中存在错误。为了进一步的检测,如图所示在相应部分继续添加画圈部分代码。

图 5 为了设置断点将$finish 改为$stop,这样每当发现一个错误的时候,结果都会由$display 函数显示出来,同时仿真过程会停在出错的地方。shell> vcs –f adder.f –R 重新编译文件,VCS 在遇到$stop 后会停止仿真,同时进入 CLI 的调试阶段。

图 6(4)可以看到在低位的相加上结果有误。为了确定最终的错误位置还要继续下一组数据的相加,在 CL 下多次输入”.”,最后可确定问题出在 fa 模块上。

图 7(5)Cl> quit,退出 CLI 模式。Shell>vi fa.v 进入 vi 编辑器对 fa.v 文件修改,问题出在数据相加时没有将 cin 位加上。

图 8

(6)修改后重新编译,然后运行程序。shell> simv +monitoroff,此时可以看到无错误提示,即运算正确。

图 9(7)利用+monitoroff 可以在运行程序时跳过所有的$monitor 命令,从而加快运行速度。

图 10

3.利用 VCS CLI 进行调试(1)> cd../partb 进入 lab2 的 partb。再一次运行程序,看是否运行正确。shell> vcs –f adder.f –R,得到如下结果:

图 11

为了可以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时需要在 addertb.v 中设置断点,把$finish 改为$stop,如下:

图 12

(2)接着编译并启动 CLI 界面。shell> vcs –f adder.f +cli+3 –R –s –l sim.log,-s 可以启动 CLI 并且将仿真时间停在 0 时刻,-l 可以将所写过的命令记录下来。cli_0> ?可以显示所在的位置,即位于模块的哪一层。cli_1> scope,cli_2>.程序开始运行,有如下的显示。cli_3> show variables,会显示所有的变量。cli_4> print a_test a_test b_test cin_test cout_test sum_test 可显示所有的变量值。

图 13

(3)可见 sum_test 的结果是不正确的,cli_5>scope u1 可以进入 u1(add8)模块。cli_6> show variables。cli_7> alias praves print a b sum sum_0 sum_1 cin c4。为了方便可以利用 alias 命令新设立一个命令 praves,用来显示变量值,cli_8> prvaves。

图 14

(4)可见问题出在高四位,为了确定错误需要检查源文件,另外开一个 UNIX 的控制台。在 add8.v 中可以看到,在对结果的高四位以及输出进位的赋值均出现了错误。

回到 CLI 环境下,进行如下的操作:cli_9> print zero_add_cin one_add_cin,可得:

zero_add_cin: 0 one_add_cin:1。对上述变量强制赋值,如下:

cli_10> force zero_add_cin = 1 cli_11> force one_add_cin =0

图 15

(5)运用设定好的命令 praves 来显示变量值,cli_12> pravas zero_add_cin one_add_cin,输出显示命令错误。cli_13> tbreak #10,cli_14>.,cli_15> praves, 输出显示命令错误。cli_16> print a_test a_test b_test cin_test cout_test sum_test,如下所示:

图 16

结果正确,现在 add8 模块中设置断点,以变量 c4 的上升沿位为标志。cli_17> always @posedge u1.c4,cli_18>.可以发现从 60 时刻到 26400 时刻均没有出现错误。cli_19> print a_test a_test b_test cin_test cout_test sum_test,显示变量值:

a_test:01 b_test:08 cin_test:0 cout_test:0 sum_test:08 结果正确,但由于仿真运行到断点出就停止了,那么断点后出现的错误就无法检测 到,所以需要去除断点的限制。cli_20> tbreak #1,cli_21>.,cli_22> show break 会显示如图所示断点。

(6)cli_24> delete 2,cli_25>.则运行后成功编译如下图。

图 17(7)可以将上述命令写在一个约束文件(script file)中,然后直接运行。这里已有一个test.s 的文件,下面来看如何运行。

(8)cli_26> $reset,cli_30> source test.s,图 18(9)cli_31> prtb,cli_32>.可以看到运行无误,此时结束仿真,退出 CLI,检查 log 文件,可以看到所有的操作都被记录在文件中。cli_33> $finish。

图 19

图 20(10)shell> more sim.log 可以看到所有命令均被记录,由此也可以完成约束文件的建立。

三、实验效果分析(与预期结果的比较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

四、实验思考题 1. 集成电路从设计到验证的基本流程? 答: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是:(1)功能设计阶段,(2)设计描述和行为级验证,(3)逻辑综合,(4)门级验证,(5)布局和布线。

验证过程:(1)用 VCS 编译 Verilog 源程序,(2)执行 simv 进行仿真验证,(3)在错误点停下,(4)确定错误并改正(4)编译仿真确认修改是否正确(5)解释结果。

2. VCS 对 verilog 模型进行仿真包括哪两个步骤? 答:VCS 对 verilog 模型进行仿真包括两个步骤:(1)编译 verilog 文件成为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命令为:> vcs source_file [complie_time_options];(2)运行可执行文件,>simv [run_time_options] 3. VCS 验证各选项参数的含义? 答:(1)-y lib_dir 在 lib_dir 的路径下的所有文件中寻找未被编译的相关模块,(2)+libext+lib_ext 在 lib_dir 的路径下使用文件的扩展名 lib_ext 来寻找文件,(3)-s 在 0 时刻停止仿真,(4)$stop 采用断点的方式停止仿真,$finish 终止仿真过程,$display 将数据或消息等显示在控制台上,(5)? 显示所在的位置,即位于模块的哪一层,(6)print 显示所有的变量值,(7)scope 进入指定模块。

4. 在 lab1 中,能不能在 adder.f 文件中加入-R? 答:不能。-R 的作用是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而 adder.f 为自定义格式,没有其他文件或子目录可以显示。

5. 在 lab1 中,是否可以用-v 代替-y?如果可以该怎样进行? 答:在 lab1 中,可以用-v 代替-y,将命令行 shell> vcs addertb.v add8.v –y../../lib +libext+.v –R

改为:shell> vcs addertb.v add8.v –v vcs 因为 partb 文件夹下仅有两个文件:addertb.v,add8.v,其余的模块放在库文件的根目录下。

-v lib_file 在文件 lib_file 中寻找未被编译的相关模块。

-y lib_dir 在 lib_dir 的路径下的所有文件中寻找未被编译的相关模块。

四、源代码(仅记录自己设计的 ,或者针对实验资料修改的部分)

module fa(a, b, cin, sum, cout);input a, b, cin;output sum, cout;assign {cout, sum} = a + b+cin;endmodule

上一篇:银行调研报告实习下一篇: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