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在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然而, 我国教师区域内分布极为不均衡, 在师资数量、质量、待遇方面有较大差距, 客观上造成了基础教育师资分布的“高原”和“洼地”现象。这不仅给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设置了障碍, 而且还引发了“择校”等社会问题, 已成为阻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何从师资配置入手, 以均衡化的师资配置促进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有效对策做一探讨。

一、推进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 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实现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规范化办学。一方面, 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实际, 确定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标准。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 能有效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使中小学都能按照法定的标准, 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 从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提供保证。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教育均衡发展并不等于教育“平均发展”, 不能一味强调公平、均等而造成义务教育丧失效率, 学校缺乏了多样性, 规范化的同时要注重办学特色。

二、缩小区域内教师待遇差距, 为师资均衡配置奠定物质基础

(1) 制定区域内教师福利待遇的统一标准, 实现区域内教师工资福利一体化, 力争使区域内同等级别学校的教师收入保持“零距离”, 为师资均衡配置奠定物质基础。

(2) 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师给予特殊岗位津贴和待遇优惠政策, 并规定教师调出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后, 该项津贴随之撤销。以此缩小区域内教师待遇差距, 并激发教师向弱势地区、薄弱学校流动的意愿, 为教师资源的动态均衡配置创造条件。

三、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促进师资配置均衡化

倡导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 切实改变目前区域内教师流动的失衡性和无序性现状, 为教师合理、良性流动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 促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推行这项制度, 我们不妨借鉴日本和沈阳的经验, 加以总结和反思, 逐步完善操作方案和各项配套政策, 最终建立适合区域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流动制度。

可根据区域实际, 尝试在区域内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 教师编制可以互补余缺, 打破校际之间教师资源壁垒,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共享, 并为教师资源在区域内无障碍循环流动创造条件;另外要针对流动教师对象、流动程序、流动的待遇、流动期间的考核等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切实保证教师定期流动收到实效。

四、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优化人才流动机制

(1) 教师定期轮岗。安排优秀学校的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去轮岗, 为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实行学校间对等交换, 即校间进出人数、学科和期限相同。这种流动方式使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一举两得, 既引进来骨干带动了整体优化, 又走出去培养了青年教师。

(2) 毕业生下乡锻炼制度。规定凡应届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 须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3~5年。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年轻活力, 带动学校的发展。

(3) 挂职锻炼。选派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中青年领导、骨干教师到优秀学校挂职锻炼, 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

(1) 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制度, 通过校本培训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 由拥有优秀师资的学校牵头, 组织、带动片内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3) 制定倾斜进修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参加各种脱产或在职培训, 接受继续教育。 (4) 利用网络培训等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进一步建设好区域教育信息网及各专项教育网站, 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和信息。

六、推进教师聘任制, 完善编制管理

(1) 完善编制管理, 定编设岗, 合理调整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 优化教师结构。各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 尤其高级职称比例, 原则上应大体相当, 甚至还要向农村学校倾斜, 以提高校际间师资力量配备的均衡度。加强编制管理, 平衡城区学校、重点学校教师超编, 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缺编的现象。

(2) 严格执行定编设岗制度, 切实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加强编制管理、岗位管理, 严格按规定的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聘任教师职务, 公平竞争, 择优上岗, 切实做到评聘分开。通过评聘分开, 促使城区学校、重点学校低聘或落聘的教师考虑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 谋求评聘甚至高聘教师职务岗位, 推动区域内教师科学、合理、有序流动。

摘要: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有效对策包括:推进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内教师待遇差距, 为师资均衡配置奠定物质基础;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促进师资配置均衡化;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推进教师聘任制, 完善编制管理。

关键词: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有效对策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下一篇:初中历史课教学要“以生为本,注重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