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工会工作(精选8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街道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XX街道属地范围共有X所中学、X所小学、幼儿园X所,在校中小学生XXXXX余人。20XX年,街道已全面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一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狠抓教育领域属地责任落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做实做好教育资助、“控辍保学”和校园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
一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实现“应资尽资、应助尽助”。
20XX年春季,完成县外学前至高中(中职)学生教育资助XX名;20XX年秋季,完成县外学前至高中(中职)学生教育资助XX名,“四类”大学生教育资助XX名。二是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20XX年春季,对辖区XX名重度残疾学生实施“云送教”“送教上门”;20XX年秋季,对辖区XX名重度残疾学生实施“送教上门”,确保没有适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三是抓实校园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和谐稳定等工作。
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形成安全稳定工作合力,强化安全常态化检查,突出校园疫情防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做到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二、主要抓法
(一)多举并措控辍保学,“一个都不少”
一是严把主体责任,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系村社领导督促抓,明确帮扶人、教师、包组干部等人员的责任,严控失学辍学率。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广播、院坝会等多形式宣传,开展控辍保学法制宣传进村活动,提升学生及家长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晓率。三是排查摸清底数,把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组织帮扶人、驻村领导、学校老师进村入户开展思想引导,及时消除潜在辍学隐患,确保义务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二)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一个都不漏”
一是政策宣传到底到边,通过面对面宣传、张贴政策宣传单、电话、微信宣传等,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县内资助倒查到人,县内资助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实行帮扶责任人动态跟踪机制,发现资助漏落漏项问题第一时间报相关科室联系解决,确保“一个不错,一个不漏”。三是县外资助动态清零,通过村(社区)报、帮扶责任人主动问、业务专干反复查,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县外就读贫困学生数据,确保数据准。采帮扶责任人跟踪代办为主,学生及家长自办为辅的工作方式,简化工作流程,同时校内资助证明由帮扶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双签字,确保数据真。业务科室兜底负责,通过大数据比对,反复“回头看”,确保数据经得起查。20XX年,对20XX年春季至20XX年秋季县外教育资助漏落学生X名进行了重新资助。(三)持之以恒送教上门,“一个都不放弃”
一是对适龄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逐人登记、逐户排查,完善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对身体具备学习条件的,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就学安置工作。
二是由街道办责任科室与责任学校和教师沟通、对接,严格落实“一人一案”,因人施教,按月收集整理送教上门资料归档。三是由村(社区)干部定期与送教上门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有困难及时申报解决,确保在受教育上“零拒绝”。涉校涉教问题动态清零,“一个都不能出问题”
一是严格落实开学条件和措施,慎终如始,把紧疫情防控关口,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开学条件保障,强化督导检查,坚持“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原则,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
二是及时出面协调化解XX等学校建设征地有关矛盾,为XX小学新建工程征地XX亩,拆迁安置XX户,拆除房屋建筑面积X万方。三是积极开展“X·XX”洪灾救援,全力恢复校园秩序,灾情发生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XXX余人,协助疏散师生,实现“零伤亡”,抢救资产价值近XXX万元。灾后连续奋战X天,开展清淤消杀,及时还给学生一个安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四是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集中整治,拉网式排查校园周边书刊店、复打印店、文具玩具店、课外培训机构、综合用品商店、游摊聚集点XXX家,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X次,确保校园周边校园环境风清气正。五是做好夏季防溺水等其他安全宣教工作,通过发放“致家长朋友一封信”、村村通宣传、设置警示标牌等,严防严管学生私自下河、打架斗殴等安全问题,确保和谐稳定。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应扶尽扶,落实教育扶贫责任制;
二是加强依法控辍力度,构成控辍合力;三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持续对重度残疾学生实施“温暖送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筑牢织密校园安全责任网,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以鲁昕副部长的讲话为重点, 传达了教育部视频会议精神
在2011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介绍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后, 着重指出了当前教育科学发展步入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 职业教育发展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在新阶段,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一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四要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实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立足黑龙江省职成教育实际, 大力推进的几项工作
——全力以赴完成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
辛宝忠在讲话中要求, 为实现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今年16.5万人 (含技工) 的招生任务, 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中职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要与普通高中招生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措施, 确保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第二, 深化中职招生制度改革, 拓宽招生面向和招生渠道。推进招生模式改革, 广泛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在职职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 广泛宣传国家助学政策, 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专业技能。认真落实国家对中职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 确保国家规定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 保证受助学生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
——大力推进重点职成教育项目实施工作
辛宝忠指出, 重点项目实施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出发点,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切实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 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各地、各学校要按照《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整体推进工作方案》要求, 抓紧组织实施。
第一,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项目。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 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农业类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为重点, 尽快形成农业类中、高职衔接和帮扶机制, 努力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陆续组建煤电化、动漫、畜牧兽医等产业性职教集团。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 由当地政府牵头, 依托当地职业院校, 联合当地相关企业, 实现区域性集团化办学, 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能力。
第三,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要加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在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市建设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 力争建成若干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分别在全省13个市 (地) 建设一批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专业性实训基地。
第四,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一是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 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它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形成优势辐射机制, 带动周边农村职业教育和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二是创新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营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加强实践教学, 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四是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方式和考核办法为核心, 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六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 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项目。要制定设置标准,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要求, 制定、开发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要建设示范专业, 推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优化区域内专业结构布局, 加大区域内专业统筹力度, 加强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点建设,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第六,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要构建课程创新体系, 吸收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骨干专业教师研究和开发新的课程体系。要改革专业核心课程, 在省级重点专业中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重视企业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培植遴选精品课程。
第七,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子项目。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二期) , 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为突破口, 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 以教师队伍数量补充和能力提高为重点, 全面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启动实施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中职教研员素质提高计划, 启动推进《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聘制度》和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第八,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子项目。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建设一批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课件制作中心、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多媒体实训室。同时开展全省计算机及软件类骨干教师培训, 以信息化推进中职教育现代化。
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招生工作经验推介
——哈尔滨市教育局今年以来, 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他们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省市教育信息网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大赛优秀选手等, 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组织编印了《哈尔滨市中职学校招生指南》1.55万册, 免费发到初中毕业生手中;设计制作了中职学校招生宣传海报, 印发1万余张, 张贴到所有初中学校毕业班级、社区、村屯。同时, 他们充分展示职业学校优势, 吸引生源。双城市职教中心深入到全市37所初中宣讲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介绍职业学校发展状况,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道里区教育局组织现代服务学校、汽车职高、民族科技职高开展师生职业技能展示活动, 组织22个专业的87名专业教师和330名学生参加展示活动。全区初中毕业学年的主管校长、主任、班主任及初中毕业生近2000人到会观摩。他们还积极推进城乡联合办学,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十县 (市) 及呼兰、阿城两区职教中心校长到市属中专考察和对接, 推进城乡合作办学。现在已有50%的农村职业学校与市区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
他们采取目标管理, 领导重视带头招生。把中职招生纳入市教育局对各县 (市) 区年终“四比四看创一流”考核之中, 奖惩分明, 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近年来, 市教育局用于招生的奖励20万元, 有5个县区因未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而取消达标单位资格。组织开展了以联合检查、分片互查、“走比看”为主要内容的中职招生专项督查, 下发通报, 并抄报当地党委、政府, 有效敦促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广泛宣传, 教育引导拉动招生。把宣传作为强化招生工作的突破口, 市教育局利用齐齐哈尔日报教育专版宣传中职招生助学、免费等惠民政策, 在“齐齐哈尔教育信息网”开辟中职招生专栏, 宣传各地各校招生工作经验30多篇, 编发了《鹤城优秀中职毕业生风采录》、《齐齐哈尔市中职学校招生指南》, 组织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便民服务月”、“招生宣传周”活动, 现场招生咨询、展示职教成果, 面对面地交流与对话;进“百家门, 说千句话, 行万里路”, 使中职招生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扩大了宣传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扩大对象, 创新方式, 增加招生。针对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的实际, 不断扩大招生范围, 拓宽招生对象, 充分体现“面向人人, 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 只要愿意, 不管是应届、往届, 还是进城务工农民、复转军人等, 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 实现招生对象的最大化, 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曲嘉维做会议总结
在总结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时, 曲嘉维说, 我们在2011年度工作会以后, 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职教工作要点的安排, 紧锣密鼓, 高效有序地完成了以下工作。
第一, 抓紧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完成了各项任务推进时间表、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
第二, 完成省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职业教育部分起草论证工作, 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 2010年黑龙江省首批6所改革发展示范校申报已获教育部批准立项, 项目支持经费国家已拨到省里, 项目学校建设即将正式批准、培训和指导将全面展开。
第四, 职教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完成, 需经厅党组批准后实施。项目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即将全面启动。
第五, 重点支持2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今年, 我们继续支持哈尔滨、齐齐哈尔2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并争取使之进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现正以示范性学校项目建设为牵引, 集中资金启动重点建设2个综合性、2个区域性和15个专业性共计19个装备水平一流、能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工作。
第六, 组织完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
第七, 完成了首批省级重点专业评估认定工作, 启动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第八, 实施“十二五”期间校长、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完成国家2011年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计划、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报名工作, 共计65人;完成2011年度寒假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共计270人。起草完成《2011年省级中职校长、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计划完成校长培训100人, 教师培训1000人。组织完成今年暑期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预报名工作。起草完成《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办法》, 下半年启动全省中职师资培训基地评估工作。
第九, 规范学生管理工作。核对全省中职在校生学籍基本信息;起草并即将下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和毕业证办理程序》、《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保送高职院校管理办法》。
第十, 召开了对《国家职业教育督导条例》和《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研讨会, 形成了黑龙江省反馈意见上报教育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机关键, 目标明确, 措施具体, 任务紧迫。黑龙江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职成教育工作推进会议, 是在国家2011年职教视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后, 大家对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总体安排部署更加明确, 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职成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更加清晰, 同时加大气力推进任务的时间更加紧迫。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 齐心协力, 科学谋划, 殚精竭虑, 真抓实干, 就一定会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 推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0-0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07—01
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也是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更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统帅,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方向的作用。那么学校如何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呢?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整体功能,寓德育于日常管理及各项活动之中,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我素质,树立敬业思想,言、身教并重,课内外结合全面教育学生。而学校则要突出主旋律,形式多样化地开展德育教育,坚持“五爱”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一课三会”制。“一课”指思想品德课,要求教师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强化学科渗透,按素质教育提出的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依纲定标,挖掘教材内涵,选用最佳方案,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三会”是:①班会,会上由班主任总结前周工作,安排新工作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导行明理专题会。②晨会,每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建立国旗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素材的讲话制度。③队会,由辅导员组织,介绍队的知识,开展“争章达标雏鹰活动”。
2.“五心”教育,常抓不懈。向学生经常讲解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对家庭、集体、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3.积极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学十佳、争做文明好少年”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4.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大力开展唱好歌、读好书、看好报、看好影视等活动。
一、研讨交流改进提高
搞好德育,要做到传统教育与现实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因人因事施教。鼓励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不断探求新法,完善措施,且做到及时总结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同时还要改进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依据《小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自实际,尝试“等级制+特长+激励性评语”的办法,为推进素质教育引水开渠。
二、表彰奖励整体促进
评比表彰是学校发挥先进榜样作用的重要举措。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先进班级”、“文明标兵”、“三好生”、“优秀班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进行评比表彰。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友爱,创先进,争上游,起到激励、促进的作用。
通过上述工作,能有力地促进学校德育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学风、教风、校风发生大的变化;能教会学生做人,为其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创造条件、拓宽途径、强化措施、丰富内容,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抓养成育新人
养成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既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加强班队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又要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全员参与,各方渗透,分层实施。在低年级,侧重抓好正面灌输,情感熏陶;中年级则通过行为辨析,提高认识;对高年级学生则开展道德行为评价的讨论来增强其分析能力,实施中既要严格训练,又要循循善诱。具体应抓好以下工作:
1.从常规抓起,从最基本的要求抓起,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理等意识。
2.坚持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班集体;比学习、比纪律、比劳动、比体育锻炼、比卫生;创文明标兵、创文明班级的“五爱五比两创”活动。
3.坚持每学期搞一次书画,手工制作展评活动,高年级学生坚持每学期搞一至两次社会调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拓宽教育途径实现“三个结合”
近年来,我市把加强学区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领导,创新管理,整合资源,扩优扶弱,促进了全市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设置,切实把学区建设成促进均衡的有力抓手
实施学区建设,不仅是深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学区建设,我市成立了市领导任组长,各乡镇和教育、财政、编制、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订了学区建设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学校地理位置、教育发展现状、优质资源辐射范围等因素,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全市设立了12个学区。为把学区建设成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中心,在硬件建设上,我们坚持乡、村应承担的教育责任不变、教育编制不变,撤并乡镇教育办,采取独门独院或挂靠学校的方式,统一标准,建设学区办公室。在组织机构上,每个学区设立一个中心校,统筹管理区域内的人、财、物和教育教学工作。每个中心校附设一个教研中心,具体负责学区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配齐配强了学区领导班子和研训室成员,构建起完善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在软件建设上,进一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科室工作人员职责,形成了集办学、管理、研训为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学区建设“七有”(有办公地点、有组织、有制度、有经费、有教研中心、有特色、有成效)、“七统一”(统一领导、课程设置、教研活动、资源、经费、培训、考核),构建起以学区为单元的教育体系。
二、坚持以学区规划为先导,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办学
坚持学区建设与学校标准化建设、布局调整、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再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初中“8141”、小学“4138”标准,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布局调整。启动了午汲、骈山、清化等城区周边初中建设,推动初中向城区周边和节点重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大同学区原有64所学校,现已合并为17所小学和3所初中。今年,又根据发展规划,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4轨制寄宿制小学。管陶乡位于我市西部山区,辖38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对此,XX年年,我们投资800万元,平整20多亩山地,新建了寄宿制管陶中心小学,辐射周边15个村,40多平方公里,有效解决了山区孩子“上学远”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攻坚,我市由XX年的534所学校调整为现在的348所,撤并“麻雀校”186所,建成16所标准化学校和3个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园区。形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标准化初中、十五年教育园区“三种办学模式”。到2011年,全市将形成121所小学、30所初中、5所高中的办学格局,全面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办学,构建起完善的从学前到高中,职普并重、协调发展的县域教育体系。
三、坚持以学区统筹为依托,促进资源共享和教师专业发展
着眼区域各校均衡发展,我们以整合师资为核心,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统筹配置区域教育资源,变“单位独有”为“系统共享”,实现了城乡、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和学科岗位均衡。
一是积极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学区中心校统一规划安排各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在实现规模办学的基础上,实行小学分班制和分学科教学,推行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紧邻学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共用一个操场、共做一个实验,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教师任课专业化,确保了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深入开展创建盟校活动。为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带动作用,我们打破学校区域界限,开展了强强联合、对口帮扶、强弱联盟“三项活动”,扩优扶弱,协调发展。强强联手,即强校与强校组合,组建起初中、小学强校联盟体。对口帮扶,即一所城区优质学校对口联系帮扶一所农村学校,捆绑考核,坚持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管理制度、质量考核“四统一”,帮扶校选派一名业务精湛的校领导和一定数量的教师驻到对口学校帮扶,直至转化提高。强弱联盟,即每所薄弱校主动与一所优质校结为盟校,在名校引领中改进提高。三是持续推进城乡教师、校长“双向”交流。从1997年开始,我市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薄弱校校长到优质校挂职锻炼、骨干教师巡回授课、优秀教师送课下乡等制度。每年选排200名教师下乡支教,实行“人走关系动、支教校考核”,并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效问责,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使各校之间由教学质量竞争变成办学水平竞争,有效遏制了“进城热”、“择校热”和农村初中辍学率,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四、坚持以学区研训为平台,促进全市研修一体化和优质化
坚持把校本研修作为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抓住学区学科中心组这个平台,推进全市校本研修一体化,提升教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一是“对下”发挥好引领作用,指导好各校教研活动。每个学区教科研中心,配备了4-5名专职教研员,指导区内各校开展教研。实行教研员兼职制,组建起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三结合”的专业教研队伍。依托中心校,定期分学科、分年级开展教研活动,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横向”发挥好纽带作用,对接好各学区和先进地区。各学区和较大规模学校均建立了“校园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对接全国先进地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借助视频直播公开课系统,积极组织各学校联合开展教研,全市任意两所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校”就可以面对面地互动交流,专家可以无障碍地参与学校听、说、评课,促进了理论、研究、实践“三结合”,实现了全市教研一体化。三是“对上”发挥好平台作用,对接好市教研网。依托教育网,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双领”教学改革,即“通案引领、优课领先”。市、区、校层层成立学科中心备课组,组织各级骨干教师借助现代网络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备课,层层筛选,形成“通案”上挂教育网。同时,组织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形成优课,提前两周将“优课”上传教育网。学区学科中心组对市级“通案”进行优化,并在每学期开学初下发至教师。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形成“个案”。使一节优质教案、优质课变成多节优质教案、优质课,有效解决了个别教师不会教、教不好的问题,使山区的孩子不出大山就能“享受名师教、上名校”。四是“高挂”发挥好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研修力。我们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坚持高校联姻,先后与东北师大、河北师大、北师大合作,实施了“教师素质提高系统培训工程”,每年选派100名教师校长到名校实习。每年举办寒暑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十多年从未间断,先后邀请魏书生等80余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组织XX多名教师外出培训,有120余名教师在全国教学比武、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得到显著提高。
五、坚持以集中管理为保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为确保入学机会均衡,我们本着“相对一体、统中有分”的原则,实施了“松散式十五年教育一体化管理”,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以均衡“高端”促进“低端”均衡。
一是“幼小一体化”管理,即小学一、二年级和学前教育集中办学,按照整合初中发展小学、整合小学发展学前的工作思路,利用小学布局调整后富裕校舍和师资,举办规范化幼儿园。学前三年普及率达92.05%。二是“小初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原有小学、初中建制的情况下,把学区内每所初中服务区视为一个整体,小学与初中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评估,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促进了小学、初中教育有效衔接。三是着力加强优质高中学校建设。几年来,我市建成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和1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能力达1.2万人,能满足当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就读优质高中的需求,率先在全省优质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入学率达86.2%。四是实施扶贫救助。坚持财政为主、社会参与,不断完善贫困生救助机制,扩大覆盖面,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完善的贫困生救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四年来,我们累计拔款XX多万元,使1200余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三类残障儿童入学率达93.82%。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就学。我市形成了以学区建设为总抓手,标准化建设、布局调整、教师支教、教育信息化、扶贫帮困“五措并举”的均衡发展新机制,最大限度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办学差距。
同时,我们坚持“三教统筹”,大力发展职成教育,依托市职教中心,积极开展新农民培训。XX年年,我市职教招生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职教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率先实现职普并重、协调发展。
一、高位推动,科学调整,大手笔整合教育资源。
——深入宣传发动。我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同时,利用电视台、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布局调整的政策、意义,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布局调整的浓厚氛围。
——行政强力推动。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兴县战略、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并把这项工作列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了学校布局调整扎实推进。
——科学合理布点。着眼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学校资源等多种因素,打破地域、隶属、体制等界线,按照“整合初中、发展小学,整合小学、发展学前”的思路,统筹全县学校布点。
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教育均衡发展更趋合理。
——学校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立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建立了“工程占地优先考虑、遇到阻力优先解决、各种规费优先减免”的教育工程保障措施及政府增加投入、教育系统主动争取、部门对口帮扶、社会捐资助教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寄宿制学校14所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餐厅、运动场、校舍加固、维修等,使农村学校有了同城市一样宽敞明亮、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安全工作更趋完善。为加大对校园的安全防范,投入近**元,在各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门口和校内重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并与110公安机关联网,建立起对学校及周边的无缝隙监控系统,为校园的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堡垒。
三、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以德育优先发展。以创建德育示范校为契机,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和德育特色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同时,利用学校的德育资源,开发和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初步构建起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积极推进特色办学。把办特色学校,办特长班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鼓励支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以特色打造学校声誉,以特色谋求学校发展,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了平台。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教学质量年”为载体,深入开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各种活动,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分析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策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营造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力争使教育教学水平有大的提升。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育可持续发展。
——强化师德教育。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突出师德考核,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落实绩效和岗位工资,确保一线教师的待遇。
——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借教育资源整合对教职工全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同时本着“保稳定、给出路”的原则,对落聘教师进行科学分流:一是安置到缺编单位;二是转岗培训,补充到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学;三是培训提高,对落聘教师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月的脱产培训学习,安排到乡镇幼儿园,担当幼儿教师。
——建立健全均衡发展体制。建立城乡对口学校“结对子”教学管理模式。鼓励县城学校觉悟高、业务强的骨干教师到乡
村支教,同时选派乡镇教师每月轮换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提高;对“结对子”工程中成绩突出者在绩效考核和年终考核中直接评为优秀,并派参观学习,反之则根据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或取消年终评优资格等处罚。
——优化升级培训渠道。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主要以远程教育和校本培训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建立监测和督导评估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与常规检查有机结合。实行领导包片,股室包学校制度,每月至少深入所包学校全面督导一次;充分发挥“督学”的职能作用,每周安排人员深入学校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检查和指导。着重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安排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深入到各学校进行巡视,每月轮换一次,每周梳理一次学校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积极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督导评估有机结合。深入推进。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切实改变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业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实行发展性评估,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六、落实扶持机制,保证弱势群体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好“两免一补”等经费保障机制,合理支出公用经费,杜绝各类教育乱收费行为。
省政府将完成“新建和改扩建500所普惠性幼儿园”纳入20xx年职能部门工作目标后,市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安排,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将省下达我市新建和改扩建40所普惠性幼儿园的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到各地。为加快我市学前教育项目建设进度,规范学前教育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加强幼儿园园舍建设管理,经研究,决定召开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地点:20xx年x月x日上午9时,市教育局九楼会议室。
二、参会人员: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工作的局长、负责学前教育项目实施与数据上报管理科室负责人。
三、会议内容:
(一)各地汇报学前教育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国家第一期(20xx-20xx)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重点汇报新建公办幼儿园、闲置校舍改扩建园舍数量、建设面积、投入资金、工程进度、解决入园儿童等情况。
2、国家第二期(20xx-20xx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重点汇报规划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具体汇报园舍建设面积、建设资金、购置玩教具资金、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等情况。对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一汇报项目清单,推进项目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责任落实到人等情况,力争按时完成省政府交办的任务。
(二)部署有关工作
1、传达全省学前教育项目建设督办会议精神。
2、20xx年—20xx年学前教育建设有关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各地汇报时间控制在5—8分钟之内。请将汇报材料提前上交5份(电子文档随后传)
(二)请各地将附件填好,于会前上交。提前上报电子文档。
(联系人:田少华 联系电话:xxxxxxx邮箱:xxxxxxxxx@qq.com)
孝感市教育局
总体来说, 我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是不错的。大多数学生积极入党, 关心国家大事, 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复兴而奋斗。他们时常探讨国家的方针政策, 有一定的政治觉悟, 政治立场也很坚定。不过, 还有部分学生政治觉悟较低, 对于部分基本政治理论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理论教育, 并且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此外,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中职院校更偏重对他们专业课的教育, 各类专业课所占的课时比重也日益增大。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正逐渐向边缘化发展。
二当代中职生出现信仰危机的原因
1. 中职生心理发展的客观情况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未形成。对于部分问题或现象, 常常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因此, 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与对待某些问题。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使得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综合素质较低, 这样, 他们也极易在思想认识上出现问题。
2. 社会大环境下的拜金主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也随之影响着更多思想不坚定的人。人们对金钱的盲目追求, 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同时, 随着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增大、物价不断上涨、房价高起、残酷的就业竞争、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学校和社会的强烈对比, 都给学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 国内中职教育社会化现象也更加明显。更多的中职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兼职。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触社会, 从而使自己能尽早适应社会。不过, 在接触社会时, 学生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致使自身的思想结构与价值体系出现偏差、引起困惑, 进而形成消极、悲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3.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中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 对于中职生来说, 这门课最为枯燥、无聊, 最不感兴趣。因此, 该课程的思想教育作用便无法发挥出来。
三推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 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将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 在各种生产力要素中, 人属于最为活跃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发展, 最关键就是要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管是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制订, 还是教育机制的形成, 均必须围绕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真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 中职院校应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创新教育形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善方式方法, 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手段, 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增强他们对错误思想的辨别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中职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理念已达成共识。因此, 思想政治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而增强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比如, 课堂中可结合教学需求, 设置一些师生互动环节;收集时政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学习任务。上课前, 让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这样, 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逐渐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思想政治课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4. 借助网络平台,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原有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人们的认知模式。因此, 充分借助网络技术, 构建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 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的新途径。这样, 通过对主旋律的大力弘扬, 形成网络中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从而让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平面”转为“立体”, 由“单向”转为“交互”。同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 把课件制作成PPT, 利用声像信息, 把抽象的概念生动化、具体化,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蓝旭荣.新时期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文化与教育, 2012 (11)
1. 农村普法的难点
1.1法律价值观取向不够 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阴影难以磨灭,农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深入。受几千年封建传统观念的侵蚀和影响,部分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宗教意识很浓,封建迷信盛行。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农民的封建思想不易消除,平时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普遍存在,遇事凭传统习惯、不能正确运用法律处理。“法”的意识十分淡薄,这给农村普法造成了一定困难。
1.2地理位置的影响 受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尽管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乡村道路修了不少,电力、电话、电视等基础设施逐渐兴建和完善,但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状仍然存在,这对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一些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受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苦于无积极的应对办法和措施,只得做做表面文章,抓抓而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1.3普法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面广点多,而司法行政工作既繁杂又琐碎,特别是在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存在着普法力量薄弱,上面布置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临时抽人“应对”,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现象。可以说,无人管事,责任不明是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1.4宣传形式单一 农村普法工作在宣传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仍是靠传统的出专栏、设置咨询台、发放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缺乏富有时代气息、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普法措施,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的积极性。绝大部分村民是通过看资料、听广播了解普法的,年年如此,学不到新东西。
1.5普法对象素质不高 在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学法处于被动状态。只有遇到问题时,才急着了解法律知识。然而,只有法律条文,没有工具书,对规范的、抽象的法律条文看得不懂,理解不透,似是而非,一旦个人利益受到侵害,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仍按照传统习惯或利用宗族势力来解决,而不是寻求法律的保护,制约着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发展。
2.建议及措施
2.1加强道德教育,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并重的原则 随着社会生产的深刻变化,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农民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相信党、依靠党、追求知识、崇尚科学,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价值主流。另一方面,农民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不正之风存在强烈不满,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造成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传统的勤劳、善良、纯朴、厚道、以义制利的传统美德缺乏。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在城市物质文明高消费的诱惑下,在某些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刺激下,当代农民在价值目标的取向上更趋功利。不少人把“一切向钱看”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日趋严重,只讲实惠、不讲情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农民把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爱集体联系起来,要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做贡献。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深入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农村的公路建设,农村公路的发展,无疑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可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
2.3建立保障有力的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是搞好农村普法工作的组织保证。要从战略的高度,切实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认真配备。要求普法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认真配齐、配好这支队伍,真正把那些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并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调整、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二是合理使用。要管好用好农村普法工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在工作上给予关心和支持,让他们大胆工作,另一方面对那些年富力强,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同志要大胆启用;三是精心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和通过各种渠道,对农村普法工作队伍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努力使他们适应农村普法工作的需要;四是要采取“稳定专职,发展兼职,壮大业余,鼓励义务”的办法,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老师、回乡知识青年的作用,发动他们担任村组宣传员。
2.4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教育载体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要针对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从业结构、居住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多编辑一些由典型案例诠释法律条文、朗朗上口的法制短语等组成的法律手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法制挂图、年画,创作一些法制文艺精品节目,建立农村普法网站,在农村远程教育和村村通电视中开辟“法制栏目”,农村报刊、杂志中设立“法制专栏”等,从方便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发展。
2.5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针对农村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实际,适时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针对农民的思想反映和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效果。如围绕农村易出现土地纠纷、山林权属纠纷、房屋拆迁等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土地、工商、规划、税务等部门联合起来,到农户家中宣讲《土地法》、《农业法》、《森林法》等,依法解释和处理各种问题。围绕农村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部门一道去做工作,宣传实行计划生育和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农民自己明白其中道理,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带头搞好安全生产。围绕农村易出现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行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基层法制宣传工作者就可与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宣传禁赌、禁毒、反邪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总之,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开辟一条“以创新方式求普法实效”的农村普法路子。
摘自《重庆司法行政网》
【推进教育工会工作】推荐阅读:
教育局安全工作推进06-08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07-04
县推进四群教育工作简报12-10
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05-26
推进纪律教育07-04
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11-26
推进和谐教育打造幸福校园05-31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06-29
教育学院活动推进表10-23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