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共12篇)
一、活动内容: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建构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材料与活动伙伴,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并获得快乐。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2,善于探索游戏材料的玩法。能根据数字在计数器上进行播珠,培养幼儿的
3、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4、养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语言区:提供图书、故事书、幼儿用书供幼儿讲述故事。
数学区:提供自制计数器、瓶盖若干(珠子)数字卡片供幼儿播珠练习。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勾线笔、蛋壳、供幼儿自由作画。
科学区:提供沙子、磁铁、积木、放大镜供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生活区:提供穿珠供幼儿穿项链。
益智区:提供拼图供幼儿拼及飞行棋供幼儿玩。建构区:提供塑料水管、积木供幼儿搭建。
四、活动过程
1、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上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们都能积极游戏探索,但是也有些小朋友交流的声音过大,还有个别小朋友会离开位置,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这次的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棒,做到小声的交流,不离开自选的区域,好吗?
2、介绍区域
(1)师:今天呢,我们在数学区增添了一些新的材料,让小朋友们去探索。瞧!这是老师自制的计数器(出示自制计数器及数字卡片进行讲解示范)
(2)强调旧区
A、语言区(看图讲述)B、美工区(画蛋壳)C、科学区(玩磁铁)D、生活区(穿项链)E、益智区(拼图)F、建构区(自由搭建)
3、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
(1)提出游戏要求
A、请你先想好自己要去哪个区,然后结合进区卡到自己选择的那个区去。B、在游戏时要注意爱护好材料,交流时声音不要过大,需要帮助时请举手。(2)幼儿自主选择区角,师指导并做好记录。
4、整理环境、分享评价(1)提醒幼儿游戏结束。(2)组织幼儿整理材料和场地。(3)分享快乐
5、结束活动
区域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趣,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
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中教师不仅根据教育意图提供符合月份目标和幼儿发展需求的材料,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如益智区的飞行棋、跳棋等。数学区的各种自制的计数器。让幼儿通过丰富的材料媒介来大胆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又如手工区:为幼儿又投放了水彩笔、蛋壳、筷子等,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蛋壳娃娃,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师幼互动是最重要的。活动前,老师与幼儿共同回忆上次活动中碰到得问题和获得的经验,以便使幼儿能在原有得基础上得到更大得发展。同时老师详细介绍了新投入的自制计数器,使幼儿能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活动中,老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域,让幼儿做主,成为区域的主人,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的意愿和能力,操作摆弄各种材料,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或商量式的共同探索学习。区域活动中,既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探索问题,如:幼儿在听录音故事时因为旁边区域声音太吵而未完成活动,把此区域与比较吵闹的区域都设置在了一起,动静分区有点不够合理,以后应当进行一些改进。活动后老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活动的感受,使其能进一步体验倒成功得喜悦。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某一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如:在播珠时,教师能不厌其烦地引导幼儿你播珠我找数字卡或我拿数字卡你播珠的两种方法,从而留下了更有利于活动开展的轨迹性材料。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 让孩子率性发展, 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 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 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 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 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 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 发现幼儿的爱好已经不高了, 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 材料也比较单一。
探究爱好是引起和维持注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爱好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 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而幼儿教育要答应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 只有这样, 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 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 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是按从简到繁, 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 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爱好。
3.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这次提供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因为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摆放敲击, 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 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 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 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 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 幼儿在游戏中没有爱好, 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 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 应该给予鼓励,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 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 而且没有层次性, 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小小演奏家》的区域版块当中, 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 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使学习活动体现“下能保底, 上不封顶”的要求,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排颜色卡片敲音块以外, 还编了小曲子、并填了词, 让幼儿演奏, 增加幼儿演奏的难度, 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也提高了他们的注重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这样就不会出现胡亦辉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 针对幼儿的爱好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学习水平的提高, 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 根据幼儿的爱好和需要, 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 开发挖掘新材料, 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 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音乐角里, 除了音块以外, 可以投放一些小乐器, 有的幼儿敲, 有的幼儿拿乐器进行伴奏, 这样孩子的爱好就会调动起来, 进行合作游戏。
(二) 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 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 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 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 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 勇于创新。
(三) 指导到得当、适时, 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 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 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 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区域活动由于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自主选择、自我探究、自我表达的机会, 创造了较为宽松, 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而且又能满足不同发展需要的孩子, 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 激发他们探究的信心, 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幼儿乐学、会学, 促进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 把握指导重点培养音乐区角中的创造意识。
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 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 在音乐区域活动中, 不要一再强调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重点引导幼儿去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当然, 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 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 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 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 引导幼儿大胆地尝试和创新,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 还应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 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 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 发展到为创编节奏型, 节奏动作等等。
【关键词】区域活动 目标 指导 亲社会 自我意识
区域活动能开发幼儿潜能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区域活动质量的好坏,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对“大班区域活动的探索与思考”的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确定大班区域活动目标
①有较强的角色意识,能以角色的身份开展活动;②主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能礼貌、热情地接待客人;③会自己选择、利用材料;④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积极与同伴交流、合作,自己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较强的任务意识;⑤用一定的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⑥自己收拾整理材料,分类放回原处。
二、创设大班主要活动区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立了如下一些主要活动区:①每周学习任务区;③体育活动区;④建筑工地区;⑤科学探索区⑥语言、阅读区;⑦智能开发区(包括拼图、迷宫、棋类等);⑧美工区;⑨表演区;⑩角色区(包括娃娃家、理發店、美容院、小医院、超市、小吃店、菜场、银行等)。
三、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工具,各区域中投放的材料不仅要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兼顾到幼儿在不同区域之间交往的便利性。(1)根据活动的深入需要逐次增加新的操作材料。教师给幼儿提供了符合主题需要的材料后,还需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意图、表现、需要。不断提供新的操作材料促进活动的进一步开展。(2)提供半成品、无害的废旧物品,鼓励幼儿自制玩具。虽然幼儿自制的玩具很简陋,但是幼儿的发明创造,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3)区域的设置要考虑互动性和动静分离。如幼儿在“建筑工地”建“房子”,工人饿了,可以去就近的“小吃店”。有的区域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如,阅读区、科学发现区,我们将这样的区域安排在偏僻的地带,以免受外界干扰,使幼儿专心做一件事情。
四、区域活动的指导
(1)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创造性。首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权,,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教师要尽可能巧妙地将规则隐藏于区域中。如进区规则,根据区域的容量将每个活动区的显著位置上设置数量不等的小纸袋,游戏时幼儿拿着写着自己名字的游戏卡将卡片插在袋上里,如果袋子插满了,表明该区满员,幼儿再选择别的区。在“娃娃家”门口挂上角色牌,幼儿进“门”时,将角色牌戴在身上,角色牌没有了,表明该区满员。
(2)减少外部压力,增强幼儿创造欲望,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造力得以表现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幼儿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幼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产生愉快的心情,进而激发幼儿不断思考、想象、创新。
(3)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材料,积极地操作、探究,自己归纳发现,或者与同伴商量交流。教师在必要时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其活动,在幼儿自己想法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实现构想,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4)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大班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五、实施区域活动的效果
1.区域活动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
(1)区域是幼儿发展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场所。幼儿园自然地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环境。幼儿要在这个环境中适应并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愿望和行为,与别人友好相处、淡化自我中心意识、学会助人、合作、谦让等社会性技能,解决自己与别人之间出现的问题。良好的活动环境有助于幼儿获得熟练的、成功的社交技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区域环境的创设与组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2)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间的相互交流不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进行新探索,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同伴关系。
(3)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善于与他人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合作离不开交往,在区域游戏时自然而然地与同伴交往。幼儿逐渐习得了合作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形成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而且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幼儿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不良协作行为,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中,使合作行为得以形成和发展。
2.区域活动中的角色体验能够淡化幼儿自我中心意识
大班幼儿自我中心意识逐渐淡化,在集体目标面前往往主动协调个人行为,协商达到目标的方法,小组里有分工,,出现较明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此时幼儿的游戏水平是“合作游戏”。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关心他人,提高其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帮助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是淡化幼儿自我中心意识的手段。
(1)区域活动为淡化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提供了条件。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发生了转变。例如,在“医院”区里,扮医生的幼儿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对“病人”表现出极大的关心。这时在幼儿的心中他人己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萌发出对他人的爱,逐渐形成一种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2)区域活动使幼儿产生责任感,从而淡化自我中心意识。虽然大班的幼儿在谦让、分享、帮助他人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而实际活动中常出现幼儿行为的发展与其认知水平不同步的现象。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鼓励做出谦让的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到,所有的小朋友之间都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他们的行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别人的认同,强化了幼儿,心中想着他人的意识。
(3)区域创设了幼儿为他人服务的环境,幼儿的年龄持点决定了幼儿参与意识强,对动作过程本身感兴趣,这样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会逐渐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21世纪的社会虽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友爱的社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淡化自我中心意识,将为幼儿今后的合作能力和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区域活动: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
围绕“植树节”这个大的背景,植树就是让世界多点绿色,绿色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环境的保护已是每个人的责任,各处已纷纷出台了多种措施来爱护地球这个家,而我们应做些什么呢?在我班,每天午餐后,总是时不时的有孩子争着抢着收拾,还煞有其事得说:“我们会把教室里打扫得很舒服的。”而从这件事体现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再不是我们成人要关注的焦点了,在孩子的心中也不时萌发这种念头。为此,我就设计了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区域化的实践活动,从各个区域中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3、培养大胆想象和合作的精神。活动内容与准备:这次区域活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起来。一、美化家园——玩沙活动准备各种玩沙工具,还有多种塑制玩具品,如“动物、植物”,也可以是手工制品,如:盒子做的各种高楼、汽车、绿化等等。这个活动主要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通过玩沙,做个小小建筑师、城市规划员或园林设计师来创造一个舒服美好的生活环境,主题就是突出“绿色环保”。二、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准备各种不用的玩具,利用各种可回收的垃圾废品等来设计各种玩具、摆设等,如易拉罐、可乐瓶可以用来做种子发芽的花瓶,瓜子壳来做幅粘贴画,酸奶瓶来做个有线传声筒等等。这个活动是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可回收垃圾废品也是宝,再利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三、设计环保宣传单准备的工具很简单,提供蜡笔、水彩笔、剪刀、各色彩纸、浆糊、抹布等等。师可以提供做宣传单这方面的经验及多幅范例。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向别人大胆介绍自己环保想法,让其他人知道环保是我们大家的事,也是我们共同要做好的一件事。同时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四、制作垃圾分类箱提供的物品也是非常简单的,准备三~六个旧纸箱,红、黄、绿三色宣纸,浆糊、剪刀、水彩笔等。这个区域主要帮助孩子知道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垃圾主要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有毒垃圾三种,引导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垃圾分类便于废物的“三用”(废物利用,废物再用,废物循环利用),丰富孩子的知识,了解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分类箱制作要图、文、色并茂。
活动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及口语表达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 合作 沟通能力。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感。
活动准备 :
小火车、 小动物、 各种积木 、易拉罐、 泡沫板、 楼房、 小树、 小花、 语言区讲故事环境、 头饰音乐、 黑猫警局 、环境创设 :ji的一家,环境创设 :搭建示意图。
活动过程:
1、教师:今天我们到快乐的大森林去玩,你们高兴吗?希望你们在森林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团结友爱, 去找最快乐的事吧!
2、幼儿分区活动
a、音乐区: 小百灵演出队表演 ,节目单
儿歌:《我爱大自然》
歌舞表演 :长江是我的家
小品: 懂礼貌的好孩子
歌曲: 走路
儿歌 :《秋的画报》
歌舞表演: 一朵白云
儿歌: 银色坝
歌表演:节奏表演
b、美工区: 制作表演服装, 制作保暖围巾。
c、积木区: 搭建森林住宅小区。
d、黑猫警局:保护森林公民安全, 热情帮助别人。
e、益智区: 小火车排序 ,小树贴果子。
f、语言区: 编故事
1、初步学会随着音乐节奏做律动。
2、根据情节提示,在教师提示下准确的随乐段更换动作。
3、体验在地毯上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悉乐曲《地毯上的游戏》;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入场。
播放音乐第一段,教师带幼儿随着音乐进入活动,音乐结束后教师指导幼儿面向圆心做成圆圈。
师:请大家双腿盘起来,相互拉拉手,看看旁边的好朋友是谁?
二、导入活动并随第一段音乐节奏学动作。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们的小手要和自己说话,还要和我们的朋友说话,你们听它在说什么?
1、教师示范动作。
提问:我的小手是怎样和我说话的?和我身体的哪个地方说话呢?还和谁说话呢?(幼儿回答并示范动作。)2、教师用手和腿“说话”的情节,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练习手指排打腿部的动作。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用我们的小手和自己还有身边的好朋友说说话吧。
(播放音乐,教师带着幼儿跟着音乐节奏练习拍腿的动作。)3、幼儿尝试创编新的动作。
师:小手除了和腿会说话,还可以和身体的哪个部位说话呢?(幼儿回答并示范动作)4、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练习新的动作。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玩玩吧。
三、随第二段音乐节奏学动作。
1、师:我们的屁股也想和我们做游戏,谁能让屁股不离开地面转一圈呢?
2、幼儿探索并示范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第二段音乐练习屁股转圈。
4、我们身体还有哪个部位可以和我们一起玩呢?(幼儿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腿和背的动作等。)5、教师带领幼儿练习腿和背的动作等。
6、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第二段音乐节奏练习动作。
四、幼儿完整地随着音乐做地毯上的游戏。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音乐做游戏。
3、再次完整地随着音乐做地毯上的游戏。
五、幼儿随音乐退场。
★ 大班区域角色游戏活动教案
★ 幼儿园大班社会区域活动方案
★ 区域游戏活动方案中班
★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
★ 大班小吃店区域活动方案
★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
★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
★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
一、区域活动中材料的科学投放
(一) 活动区域人数的确定以及标识物的认定
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活动区域的人数一般限定为六名幼儿, 人数的限定的原则是依据本班的总人数和其他相关情况来确定的。
笔者所在的大 (3) 班共计有35名幼儿, 因此共创设了六个区域。活动区域的人数设定为6名幼儿是相对合理的, 在标识物的认定方面, 笔者采用了废旧光盘、皱纹纸制作出了非常醒目而好看的区域标志, 同时通过具体的颜色标注了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 活动区域中材料的投入
对于幼儿来说, 材料不仅起到刺激他们的探究欲望的作用, 同时也是他们认识这个陌生世界的媒介和桥梁。因此, 对于投放物的选择和投放应该高度重视。只有适合幼儿的材料物, 才能够在区域活动中真正起到提高幼儿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同材料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获得科学经验的增长和提高。在区域活动中投入材料需要注意和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趣味性。
活动区域中材料既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幼儿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个媒介。教师在相关区域投放材料应该注意幼儿在该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要做到材料的选择具有趣味性, 这样做到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在后续操作中的兴趣。
2.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在活动区域活动中, 笔者观察到, 幼儿对于不能明确所投放材料的操作时, 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对其产生的兴趣, 同时继续寻找和发现其感兴趣的材料, 因此, 教师应该对投放材料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在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同时, 还要考虑区域活动设计的目标。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度, 要尽量做到充分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求, 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和快乐, 都能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重复和相似的投放材料, 要选择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
3.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差异性。
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指的是幼儿在兴趣、能力和性格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幼儿不同需求的材料, 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参与性。在活动中, 为操作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幼儿提供更具难度的活动材料, 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选择适合他们的难度较小的活动材料。通过这样的选择投放, 做到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全体参与, 真正实现幼儿全体能力的提高。
4. 材料的收集中应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材料的选择上, 除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外, 还要鼓励幼儿主动发现和收集其周围的生活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的习惯和能力, 使他们形成比较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另外一方面, 这一过程中, 幼儿通过收集、整理、分类, 形成了一定的逻辑能力。
最后, 幼儿将丰富和补充活动材料逐渐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也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做, 也减轻了教师独自收集材料的压力和局限性。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原则
活动区域中材料的投放能够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但是活动中教师如何正确指导, 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一) 智慧引导, 启迪思维
活动中,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智慧性。如在指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方式:“同学们, 快看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 不管幼稚与成熟与否, 都要重视。当然对有些问题, 教师不需要立刻回答, 而是通过将问题重新抛给幼儿, 反问幼儿。让其自主地寻找和思考答案, 养成幼儿独立思考的习惯, 避免形成对教师的依赖。
如幼儿在操作天平时, 发现尽管使用重量相同的砝码, 但是当放到天平的两端时, 天平总会发生倾斜。当幼儿寻求教师解决这样的疑问时, 教师不应立即对其进行回答, 而是应该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你是怎样放的?试试另外一种摆放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二) 观察指导, 适度帮助
教师需要在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为幼儿提供科学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最大限程度地丰富和满足幼儿的学习体验。当然,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简单直接地告诉幼儿, 更不是手把手地教, 而是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追问,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想法, 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 从而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因此, 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 需要在尊重和理解幼儿对材料的自由组合和创造性利用, 并有计划地不断激发幼儿对材料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芳.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8 (1) .
[2]包临华.基于观察的幼儿园活动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C) , 2015.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 区域活动 教师
引言
學前教育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所确立的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头兵,区域活动的开展也应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确立活动目标,合理的布置活动场地,科学投放活动材料,以幼儿自身的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为基准,让幼儿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与探索。区域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幼儿教育形式,它能够充分顾及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幼儿的特长,因此区域活动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要想使幼儿的区域活动有效进行,就应当努力营造一个能够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快乐成长。幼儿在区域中偷快的游戏,凭着自身的喜好与需求,追求着自己的愉悦与满足,他们的个性挣脱了束缚,想象与创造活跃了起来。
1大班幼儿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处在一个从幼儿园步入到小学的转折期,其身心发展特点与小班、中班的幼儿有明显的不同。大班的幼儿逐渐养成了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的情感发展趋于稳定,有意性逐渐增长;自己能够独立处理很多事物,劳动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与他人配合完成活动的意识不断积累;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 动作更加灵活,能够较好的控制事物;喜欢学习,乐于提问,内心充满无穷的探索和求知的愿望;幵始逐渐能够了解周围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将事物加以概括和分类;他们能够生动、形象、有感情的描述事物;具有极高的阅读兴趣;想要创造的想法十分强烈;角色游戏的进行逐渐完整;他们能够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同一事物。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指的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结合教师的指导,为大班幼儿建造活动场地,大班幼儿能够在这个活动场地中选取各种材料,凭借大班幼儿的自身兴趣来选择活动内容。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的是主动的活动。简而言之,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就是通过区域中的教育来积累大班幼儿的经验,使大班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空间运用不合理
教师虽然注重空间与材料的运用,但是没有对空间和材料的运用进行更深一步的思量。区域活动的环境有时无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无法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无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教师布置区域活动环境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区域环境的美观,只注重外观的华丽,却没有思考幼儿的真正需要,有些布置往往只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是幼儿所不需要的,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摆放的过于高或是过于低,不利于幼儿的取放,有的教师甚至简单的认为区域多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比材料少好。虽然教师将区域布置得色彩斑斓,但幼儿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往往只是盲目的玩耍,不清楚区域活动的任务,虽然幼儿在区域中玩得很开心,但是幼儿的收获却不能与区域活动的目的划等号。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也与大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儿活动的进行,难以促进大班幼儿的发展。
2.2区域活动时间不充裕
虽然幼儿园制定了区域活动的时间表,但是不是每一天的区域活动都按照时间表上的进行,而且幼儿园大班有一小半的幼儿都需要上“兴趣班”,这些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更加无法保证。也有的幼儿园大多都设有活动区域,但是没有设定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有的幼儿园虽然设定了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但是活动时间多是在幼儿吃饭前后。幼儿的活动时间过短,没有超过半小时,使幼儿的活动很不尽兴。幼儿教师相对于区域活动,更看重课堂教学与其他活动的开展,这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幼儿园当中只是日常活动的小环节。
2.3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失当
教师投放的材料应当是能够鼓励幼儿大胆的动手操作,积极的动脑思考的材料。而有的教师所投放的材料无法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无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天才,致使幼儿无法完成活动目标,无法帮助幼儿形成成就感与自信心。比如在科学区的一次认识月亮圆缺的活动,教师只是将月亮圆缺的挂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观察,这就使幼儿觉得看完挂图后就无所事事,而且幼儿也未必会完全理解挂图的内容。教师应当制作一些幼儿可以动手操作的材料来让幼儿自行探索,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此外,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在有些方面并没有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在图书区,教师将小沙发、小垫子放在地上供幼儿坐在上面阅读。但是根据大班幼儿的身高与年龄特征,应当提供给大班幼儿桌椅,教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身体发展,也为将来的入学打好基础。
2.4教师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缺乏有效观察
教师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缺乏有效观察。比如,在幼儿园大班的表演区,正在进行“小模特”的表演活动。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完活动规则后,孩子们开始自己利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服装、装饰品来打扮自己,然后跟着正在单曲循环的配乐进行表演。但不久之后,孩子们似乎厌倦了这个活动,孩子们开始把身上的装饰品取下来追打着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小模特”活动开展之前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规则,但是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后就对幼儿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使活动变得混乱。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不能做到有始有终。
3结束语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合理运用区域活动的空间,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提供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他们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如果他们的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甚至可以适当的延长区域活动的时间,毕竟大班幼儿的想象力需要时间充分延展;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鼓励幼儿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进行新活动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海红.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导刊,2006(10):11-13.
区域创设与指导——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大三班的区角活动,觉得他们班的区角活动很丰富,还分别把各个领域都包含去了。其中我细数了一下,一共有9个区角:生活区、探索区、建构区、美工区、运动区、音乐角、数学角、阅读角、益智区。教师还分别在这些区角中投放了许多自制玩具,这些自制玩具大部分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这样就让我想到了自己班的区角,虽然我们班的区角在我看来也很丰富了,可是我涉及的领域还不够到位,比如数学这方面的区角就没有。
紧接着看了教师在区角活动时所做的一些步骤。第一步,讲明各个区角今天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这一点平时我们到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步,由本周优先组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并把学好填入相应的表格中。(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更明确自己的活动区域,而且也便于其他幼儿了解自己的好伙伴的活动区域,让孩子们有更充分的交流,这也是心里健康教育的一个体现。)我想这一点也是我应该学习的,虽然平时我们也会请孩子们自由选择区角进行活动,但却忽略了孩子与同伴间的活动空间的交流。
第三步,开始活动了,孩子们纷纷按照自己选好的区角进行活动,我来到了音乐角,把这个区角作为今天我重点要观察的区角。因为之前教师讲了内容:《气象预报表演》我觉得很好奇,气象预报也能表演?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音乐角发现里面只有两个孩子,他们从柜子里拿出录音机,在旁边的展示架上选好磁带,放入录音机,插好电源,开始播放儿歌。(这使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教师竟然连插电源这样的事情都有孩子自己去做,在我看来,这是我从来不敢尝试的。可是反过来想想,就得让孩子有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样他们才能更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接下来大概因为只有两个人的缘故,他们拿起一旁的小标牌,有些手足无措了,就在这时教师及时地进来指导了。只见教师很快的组织好这两个孩子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后,就开始讲故事的情节了:早晨天渐渐亮起来了,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发射出万道光芒。。。孩子们就随着故事的情节手拿相应的天气牌伴随着细小的肢体扭动起来。教师见孩子们的动作有些放不开就进行了鼓励并且说:“太阳慢慢的升起来了,那么就应该有慢慢的动作,改怎么做呢?”。。。就这样循序渐进,然后再交换,由孩子自己讲故事、自己演。(看到这里我首先觉得,在前面孩子遇到人少的尴尬局面,由于教师的及时指导,才使这个活动又能进行下去。但教师也没有一直指导,而是把主动权又还给了孩子,这一点也很好,还是比较注重孩子在区角活动中的自主性的。然后也启发了我,音乐角也是可以配合当月主题进行的,像这个活动就很有意义,涉及的领域也很广:讲故事可以激发孩子的语言及想象力;各种自制的气象标牌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的作品有所体现,而且在拿着这个标牌活动的当中,孩子还得到了满足感和自信;表演中激发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让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拉近了距离,也使参与活动的孩子得到了身体和心灵上碰触,平时我们经常说要与孩子有身体接触,这样做能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注。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看了这个区角活动之后,我也觉得我们班的音乐表演角太过单调,还沉溺于打击乐器及节奏能力的培养,实在太过肤浅。音乐表演也可一是多种形式的,不一定要局限于老一套的方法里,并且还能把主题融入进去。真正做到让孩子做“班级的小主人。”
第四步,活动点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非常注重孩子的成功体验,但也没有忽略对孩子的进一步要求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每个活动区角都进行点评,对每个区角所进行的情况请孩子们自己介绍,并说说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对今天的整个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要求。教师的点评也很重要,在这里教师先从小组入手,请孩子们自己讲讲优点及不足,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补充中还不忘记表扬鼓励孩子),最后教师再对全班幼儿点评并提出下次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这样的点评不是说给老师听的,而是说给每个孩子听的。(从这里,我又一次联想到了自己的实际带班中。虽然活动进行完了,我也是请孩子们自己进行点评,可是,我却没有顾忌到孩子的心里健康,例如:抚摸孩子、安慰孩子等等的一些细小的行为举止。)
1、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现进行家乡街道的特点和面貌。
2、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家乡的街道。
重点: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现进行街道的特点和面貌。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家乡的街道。
活动准备:
家乡街道图片、卡纸、蜡笔。
活动名称: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的家住在那条街吗?你们最喜欢我们瑞金的那条街?你觉得那条街道最漂亮?为什么?
2、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街道特点。
二、播放街道视频,交待区域活动内容。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到了我们家乡的街道,也看到了不同的几条街。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大家去过的也最喜欢的一条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红都广场)
2、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不同的材料来做自己喜欢的街道,你们喜欢吗?(喜欢)
3、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也做了一条街道,你们看看老师的街道是用那些材料做的。等下小朋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街道,好吗?
三、交待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活动。
1、师:老师在手工区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一次性餐快、积木、彩色纸等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家乡街道、在图书区给你们准备家乡街道的书和纸、笔、你们可以在图书区制作有关家乡街道的图书。
2、组织孩子们讨论选择喜欢的区角或材料。
教师:现在你们可以和同伴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可以和朋友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让幼儿现在座位上商量玩什么)
教师:商量好了吗?谁来说说商量的结果?你准备用材料什么和谁一起去玩?准备怎么玩?(让孩子在进区前想好玩什么,怎么玩)
2、重点对制作街道和制作图书的孩子提出要求。要求图书区的幼儿制作好后讲讲家乡街道故事。
3、组织幼儿进区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共同合作。
四、在重点引导制作家乡街道幼儿的同时,关注其他幼儿的游戏情况。
五、组织幼儿收拾玩用具。
六、评价幼儿此次活动情况。
一、区域的创设:
1.区域的数量。因为我班的人数不是很多,而且我们的区域活动主要设置在教室里,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室里设置了5个相对固定的区:快乐阅读区、益智区、环保体验区、建构区、美术区。同时把比较安静的快乐阅读区和益智区连在一起,放置在教室的一角;而另外三个操作性强,幼儿容易在里面探索、操作的区设置在教室的另一角。对一些不常用的区域,如科学区、生活区则是采用流动的方式,随主题活动的变化和需要做随时的调整。
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隔物过高,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我们在为幼儿设计区域活动的空间时,力求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比如在快乐阅读区,我们设置在教室最里面的一角,在区域内,用牛奶盒拼接成一个小方桌,铺上淡雅的桌布,放上几个抱枕。孩子们可以躺着、坐着,拿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看看、说说,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在空间设置上,既考虑到2-3个人的活动空间,也设置一些稍大一些的空间,这些比较大的空间比较适合小组活动,通过在小组活动中协商、竞争等行为,学会和别人分享,保护自己等社会行为。
3.区域的内容。内容的选择应服从于目标。目标是创设学习性区域活动环境、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所以,对所投放的内容,也要从幼儿学习的最终目标来创设。如益智区,我们围绕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铺地板”“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设置这些内容主要考虑到活动区教育内容和新课程中集体教学内容的关系时,做到区域环境为新课程服务。既有主题活动的延伸,对集体教学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充实、提高。又从实际需要出发,直接与集体教学中的主题活动内容挂钩。通过区域活动既能增加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的信心,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二、材料的投放
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需要注意的事项,先陈述如下:
1.根据我园的环保特色,有目的收集活动材料:结合我园的环保特色,在收集材料方面我们尽可能的收集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比如,我们设置了环保体验区,其中的材料都是一些平时不起眼的,在家里用不上的牛奶盒、雪碧瓶子、破旧的玩具。同时在盛放操作材料的工具箱也动了一番脑筋,选用了各种皮鞋盒子,进行简单的装饰,一只漂亮的工具篮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充分体验了我园的环保特色。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比如在建构区我们发现提供的积木不能够满足幼儿这种强烈的创造欲望,更好地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我们投放了一些纸盒、树木等废旧物品。很快,这些新材料更加吸引幼儿,孩子们借助这些材料搭建出了不同的类型的房子。
3.要注意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在益智区“铺地板”中,除了提供比较简单的标有数字的地板,还为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提供地板多一点,不标数字的地板。
4.要注意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层次性。
幼儿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应考虑到所有幼儿,提供层次性的材料,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比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点卡、数字卡片、算式、记录本等,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只要他们完成点卡的分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要求用数字卡片完成分合,在完成的基础上还引导幼儿在操作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5.要注意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目的性。
我们的区域活动是主题背景下的产生的区域活动,所以投放的区域材料还要结合主题。比如在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中,我们争做环保小卫士出发,在快乐阅读区,请幼儿运用废旧图书制作出新图书;在美术区运用丢弃的购物纸袋和皱纹纸,制作环保服装;在建构区我们提供盒子、棉签、扭扭棒等,引导幼儿构建机器人大世界。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
1.根据年龄特点,建立合作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作为我的指导目标,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对活动区的活动提出了“三不”“三要”的规则:“三不”:不乱窜,不争抢独占玩具,不大声喧哗。“三要”:要合作,要商量,要帮助。并把这些规则绘成幼儿能理解的图案,张贴在区域活动最显眼的地方,让幼儿进入区域马上就能看到规则,并能自觉遵守区域活动规则。
2.重视榜样力量,巩固行为习惯。
在区域活动中,及时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相互欣赏,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对有点滴进步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反馈机制。如:“这是你们一起完成的,真棒!”“今天你又多了一位朋友。”等等。
3.坚持以适时适度,做到灵活指导。
适时,即何时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的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学具时或发生纠纷问题等困难情况下,我们要及时给与支持与帮助。适度,就是指指导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尽量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学习性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的快乐源泉。
总之,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众多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而且对促进幼儿的智力、语言及操作技能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学习性区域活动做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究,使我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加趋于完善,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学习性区域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天堂。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 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 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 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 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 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 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着游戏, 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 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 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 幼儿便于参与, 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 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 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幼儿一看就明白, 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 也有非主题的,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 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 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 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 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 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 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 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 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 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 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 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 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 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 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 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 在上面布置了跑道, 孩子通过画, 折, 剪, 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 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 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 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 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 千万不能“一刀切”, 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 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 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 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 积累经验, 从而得到发展, 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 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 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 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 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 让幼儿保持新鲜感, 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 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 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 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 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 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 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 提高操作要求, 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 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 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 很大一部分需要看教师如何创设和投放材料, 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无论环境的创设还是材料的投放, 都要以幼儿作为主体来考虑, 使区域活动适宜并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摘要:《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区域活动应运而生, 它注重活动过程, 把活动看作是不断探索的持续过程。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他们自主地控制着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 尤其在“注重幼儿学习差异与特点”上, 区域活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突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让环境成为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探索途径。
【大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大班优秀区域活动方案07-10
大班主题性区域活动方案12-08
大班区域活动材料05-27
大班区域活动总结11-19
大班数学区域活动的教学随笔06-02
大班主题性区域活动 教案07-10
如何有效开展大班幼儿区域活动范文11-01
大班区域游戏个案分析01-19
中班上期区域活动方案10-09
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