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懒人经济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异同和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三大经济的定义内涵和异同点,指出了整合三大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篇:懒人经济论文

美女经济、超女经济and淑女经济

女人与经济,实在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题目。读过几册服装史,记得真切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女与经济的案例:若社会稳定经济景气,则女人的裙摆肯定短起来,超短裙之类肯定会大行其道,女人肯定成为不折不扣的“眼球经济”。例子不去多举了,相信我们读者也都会从身边的事实中找到无数映证。

将女人与经济“蓄意”连到一起的,是前几年时断时续、若隐若现的“选美”。开始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说选美,而是冠以服装模特大赛之类的名目,但明眼人一望便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代在变迁,如今,美女经济再也不必讳言,堂堂皇皇地走到前台,T型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看看现在,人们做生意赚钱的主攻对象,使可一目了然。先是服装服饰,再接着是美容,然后便是美食和美游(旅游)之类跟进;先是某些领域先行试水,某些地区先着一鞭,接着便是竞相竞技,谁也不愿落后,都想分女人一杯羹。而打的旗号,总是以美女为旗最为便捷。

如今,可说是遍地美女,遍地美女经济了:服装服饰自不必说,商场商厦的服装几乎清一色女人的天下,美女的天下,就连服装杂志,也绝大多数都为美女占领,春色无边;相关产业,什么丰乳瘦身呵,什么拉个双眼皮垫个高鼻梁呵,最不济的,也要教你一招黄瓜皮之类的糊在脸上……总之,从美女口袋里掏钱以壮大GDP,美女经济可说是名至实归了。

当“小姐”也成了美女,人们忽然对“超女”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了。超女之大大咧咧,直抒胸臆,超女之凡人出身、邻家女孩气息,超女之中性色彩,洗却铅华回归本色之容颜,至为有趣的是,当超女还腼腼腆腆、生生涩涩之时,当超女于小荷初露之际难免处于青涩年华之时,一些商家,包括文化商,早已嗅觉灵敏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追忆去年的超女比赛吧,便可一目了然:是超女在“艺术”呢,还是有人在炒作“超女经济”呢?答案已见分晓,当然是超女经济。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赞助商,无论是手机运营商还是评委,操纵超女者,与其说是人,莫如说是钱;超女,与其说是“人偶”,莫如说是“钱偶”。——相当量的人发出如此浩叹。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用经济手段、市场法则去运营文化、文艺乃至娱乐,不正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超女经济,不管有人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还是要理所当然成为经济的研究对象和操作对象,谁也无法回避。

这就说到淑女。世上到底有多少美女?又有多少超女?值得怀疑。而毫无疑问、毫无悬念的是,大多数女生、女人都是凡女。凡女不会唱,永远成不了超女;凡人没有钱去做美容或没有胆子去美容去受无数的刀铖之苦,终究也难成美女。但有一点却可以做到,这就是:淑女。

做个淑女不难:知书达理就成了。

淑者,贤淑也。要贤淑,就要温文尔雅,而不能一天张牙舞爪,疯疯癫癫——这里绝无反对活泼可爱快语直言女性之意,那样的女性恰是新女性所尊崇者,是新时代所尊崇者;这么说可能更准确些,淑女,要求女性脱离浅薄庸俗,追求高雅和品位。

如何做淑女,读书是一个最直接的路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能美容的,知识是会写在脸上的,文化是必将融入骨髓的。“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古人如此说。现在有的女性,“衣必绫罗绸缎,吃必山珍海味”,什么高档时装呵、摩登化妆品呵、西餐美食呵,一掷千金毫不足惜,但偏偏不读书不看报腹笥空空,可想而知,那张脸会是什么模样,必定浅俗、庸俗,俗不可耐,一张口,更会显露无遗。这样的女性,于己,无趣;于人,无味;甚至于子女,也很难达到言传身教之“孟母”作用。

多读书,造“淑女”。会造成“淑女经济”吗?回答又是肯定的。国际社会研究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当今社会,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对文化消费的要求就会大幅增长。这一点,首先在女性身上体现。有趣的是,今年欧美几个国家的调查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女性阅读普遍高于男性!为什么?女性花钱多呵,女性要美呵,女性不仅要做“美女”、“超女”,还要做“淑女”呵!

呵呵……

让我们张开双臂,真诚拥抱美女、超女and淑女吧!

作者:朽 木

第二篇:特色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摘 要]青海的省情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从青海的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定位,弄清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发展的思路更具现实性、可行性。故,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李战奎.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初探 [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周成仓(1964—),男,青海大通人,青海大学社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问题。

作者:周成仓

第三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摘要】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异同和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三大经济的定义内涵和异同点,指出了整合三大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1966年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是发达国家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一词。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效率、资源化,集中表现在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污染物最终处置量上,即单位资源消耗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提高和污染物最终处置率的大幅度降低。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放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异同辨析

1、三大经济的相同点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不同点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应立足中国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统筹布局,整合几大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我国无法单独推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小康化等社会发展态势不可避免,对能源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经济的主体,其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加重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结构,导致我国能源消费长期高碳化,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

虽然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循环经济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可以实现物质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却不能完成特殊的化石能源闭合循环,导致在我国单线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无法突破的现实瓶颈。

低碳生产、流通、消费无法直接产生现实经济效益,市场本身无法产生对低碳技术的需要,推行低碳经济需依靠国家强制力。但由国家自上而下地推行低碳经济,往往导致缺乏竞争,市场失灵。同时,传统能源相对低廉的价格还限制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电价成本近年内都将远远高于常规能源价格,新能源利用只能以政策补贴为支撑。加之我国当前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不完善,这些都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目前在我国缺乏相关法律政策支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都散见于《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专门设立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中,故绿色经济在我国也无法单独推进。

2、整合已有基础,推进三大经济协同发展

绿色经济是应对高碳工业化时代灰色经济的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经济;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最有效的经济方式,是高碳工业化时代最具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循环经济是构建这种低碳绿色生态经济的方法或实现这种环境的路径。它们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应予以同样的重视,不能顾此失彼。整合三大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鉴于目前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健全,建议将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体系当中来,充分应用已有基础,将“3R”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态”系统,走循环经济低碳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克服三大经济单独推进的困境。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应整合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所需的运行环境“软件”及技术“硬件”的相似性,积极推行能促进三大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应措施和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韩玉堂: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8(10).

[2] 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R].2003.

[3] 李刚、戴铁军: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J].节能与环保,2011(3).

[4] 周宏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考量[J].前沿论坛,2009(20).

[5] 吴晓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J].经济界,2010(1).

[6]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

[7] 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8] 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徐玖平、李斌: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10] 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责任编辑:林志红)

作者:钱玲 龚明波 刘媛

第四篇:刍议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

摘要: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创新与经济转型属于其中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经济转型、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回应。本文首先从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面临的挑战入手,同时阐述了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推动我国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创新;经济法;刚柔并济;挑战

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需要强化经济转型、经济创新,高度集中其中的关联性问题,开创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凸显出经济发展路径中的核心点、关键点。经济法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连接紧密的部分,在新常态背景下,就经济转型、经济创新需要及时做出回应,强化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之间的联系。

1 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面临的挑战

1.1 理论层面的挑战

新经济常态下,在经济创新、经济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类挑战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的特点。就经济法实务领域中,对经济创新、经济转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理论层面的挑战主要包括:第一,经济转型、经济创新,在经济法的基础上对价值、理念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其中的各类问题,需要做出明确的回应。第二,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与挑战,基于经济法功能的基础上,需要从各个层面入手,强化掌握与理解,科学处理各类新需求、新挑战。第三,经济法理论阐述,从实践层面出发阐述经济法理论,明确其中的各类核心问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旦难以将理论价值与意义凸显出来,将会带来各类新问题、新挑战。

1.2 法律制度的挑战

经济转型、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挑战现状。需要始终将经济法律制度贯穿其中,经济制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第一,对互联网经济、法律制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创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想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顺利转型,必须要不断扩展经济法的适用空间。第二,农村经济改革对经济法律制度的挑战,自21世纪开始,我国对农村经济的改革与转型力度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农业社会逐渐朝着社会转型。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法律制度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创新,针對各类长期遗留问题,需要采取全方位的突破措施。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诸多的经济问题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提出了全球的挑战。第四,贸易区的建设对经济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贸易区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工作的有序开展,这也是经济创新的重要环节、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创新在金融、财税等领域均有所凸显。贸易区的建设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属于一项重大型事件,如何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经济法应用中面临的又一问题。

1.3 法律属性的挑战

在新经济常态下,就经济创新、经济法提出多样化的挑战,从根源上可追溯到法律属性的挑战,这里的挑战属于深层次挑战,主要包括:第一,就当前我国整个法律制度基本属性而言,“刚性”属于关键性因素,为经济法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第二,制约着经济创新与经济转型,使得法律制度较为落后,这也是影响当前经济转型、创新的主要因素。由于立法预测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前瞻性很难满足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在经济创新中,很难预制创新情况、立法的前瞻性不强。

3 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

3.1 建设长效机制

经济法的“刚柔并济”理论,必须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经济创新需求,科学处理其中的各类挑战,深入研究经济法理论。我国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特色,构建经济法的“刚柔并济”体系,同时配备相应的长效机制。

3.1.1 构建立法层面的“刚柔并济”机制

当前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中,最大的挑战在于经济法内的刚性、滞后性。想要构建的长效的经济法“刚柔并济”运行机制,需要从立法层面出发,掌握经“刚柔并济”原理,明确经济法“刚柔并济”应用中的差异性。

3.1.2 构建司法层面的“刚柔并济”机制

构建经济法、司法层面的“刚柔并济”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本身属于一项公平、公正的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司法环节产生的问题。当前普遍存在着司法环节缺失的现象,构建经济法、司法“刚柔并济”机制,就整个经济法“刚柔并济”机制构建,有很大的特殊性意义。

3.1.3 构建执法层面的“刚柔并济”机制

法律是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在经济法执法过程中,需要构建切实有效的经济法“刚柔并济”机制,且还是将经济法“刚柔并济”作用与意义发挥出来。经济法“刚柔并济”机制要基于其含义的基础上,明确其中的各类要求,逐步规范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强调经济法的执行,充分均衡其中的“刚”、“柔”,现实生活内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总而言之,经济法、执法层面的“刚柔并济”机制构建,在整个经济法“刚柔并济”长效机制内属于核心内容。

3.1.4 构建经济法“刚柔并济”体系

经济法“刚柔并济”体系能够为各类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针对各类出现的问题可深入深入、总结理论。结合实践经验,通过调研、观察,能够初步总结出经济法“刚柔并济”基本原理。由于经济法“刚柔并济”体系具有经济、法制哲学意义,涵盖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需要逐步完善经济法“刚柔并济”机制,创建长效运行机制,为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3.2 经济法“刚柔并济”差异化

经济法“刚柔并济”差异化指的是,经济法“刚柔并济”内的“刚”、“柔”,两者间的均衡性与差异性。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内,经济法“刚柔并济”适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与性质。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经济法“刚柔并济”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十分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只有精准掌握经济法“刚柔并济”的内涵,才可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创新,针对经济发展内的各类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经济法的各个领域出发,在经济法“刚柔并济”应用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财务税收领域在经济法背景下,更加偏向于“刚”。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使得财务税收具备很强的公共性特点。金融法领域中,侧重于经济法“刚柔并济”内的“柔”。在上述划分中,不管是财税领域还是金融领域,在具体应用中,均需要综合考虑“差异性”问题。简单而言,就一般金融业务的监管,不仅要将其中的“柔”凸显出来,在金融风险控制上,还要将“刚”凸显出来。总而言之,经济法“刚柔并济”差异化适用,在新经济常态下,可有效回应经济转型、经济创新。

3.3 经济法“刚柔并济”体系

在新经济常态下,就经济转型、经济创新,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这对经济法会造成一定的危机。经济法部门本身具备现代化特点,针对各类挑战与冲击,可有效采取处理手段,强化经济法“刚柔并济”战略的应用。不管何种理论,均会拥有时代回应,隨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变迁,使得经济法不断创新、完善、改革。在整个法学理论中,经济法理论均占据着有利地位。在各项工作开展中,需要强化经济理论、经济实践两者的有效结合、密切联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转型属于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只有实现经济、文化、社会、法制、政治等方面的转型,才可为后期的创新奠定基础。经济、制度、法制、科技、文化创新,就时代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与意义。经济法的作用是直接应用在经济领域中,本身具备很强的法律性。在新常态下,经济法需要“刚柔并济”,就其中的各类问题详细梳理、深入分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肖京.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J].经济导刊,2017,22(05):60-65.

[2]肖京.经济转型、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刚柔并济”[J].法学论坛,2017,32(01):90-98.

[3]曹胜亮.社会转型视阈下经济法价值的实现理路研究[J].政法论丛,2016,10(03):137-146.

[4]余君山.转型社会背景下经济法的功能异位及其作用维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5,18(03):60-62.

[5]陈云良.中国经济法的道路与模式:转型国家经济法[D].中南大学,2016,22(04):25-33.

[6]周子愈.转型时期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定位与重构[D].山东大学,2015,17(10):112-115.

作者:董家芬

第五篇:论市场经济是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摘要]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意志形成法还是意志服从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的是法治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运行客观上要求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为了实现这一过渡,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应对法制因素予以抑制,发扬法治精神。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法制因素在目前仍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一个过程逐步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经济法治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重视法制建设还是法治建设,在我国基本上处于混用状态,而更多的则是侧重前者。正确区分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不是法制经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对于更好地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为我们只有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相结合,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才能更好的建设法治国家。

“法制”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法治”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靠法制,运行靠法治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无论法治还是法制,都包含有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三个方面的内容。二者的区别在于:(1)侧重点不同。法治强调“治”,即依法治治理国家;法制则强调“制”,即法律制度的制定。(2)要求不同。法治要求确立法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统治者治理国家,其本质区别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服从法还是意志形成法。(3)对应领域不同。法治与民主、自由等原则相互联系和作用。是与“人”、“德治”相对应的范畴。而法制则是既可以与民主、自由、平等等原则相联系,又可以和“人”、“德治”相联系。它强调的是把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为法律,并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据。其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有时不仅不能反映民主、自由等原则,甚至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作,成为权力的奴仆。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市场活动主题都具有足够的活力,都能自主的充分展现自己的活力,全面实现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没有这些自由,就不能成为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中的这些自由,不是能够自我保护和保证的,它会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破坏,相对的市场经济主体对自由的侵犯,自身对于自由的滥用,政府或者国家对于个体自由的侵犯。这三个方面有任何一个方面被放任,都可能毁坏整个自由。要制约其中的每一个因素,只有法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法治。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1.在经济立法方面

首先,应抑制法制中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发扬法治中的自主、平等原则和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其次,应抑制法治中的利益性,发扬法治中的公平性。市场经济要求具有自己的独立利益,能自主地决策、自担风险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否则就不可能有市场的交易活动、市场的竞争、市场的优胜劣汰以及市场的各种共同规则,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自然也不会有市场资源配置的固有的功能。

2.在经济执法方面

应尊重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如果说在市场经济立法中法制因素难以避免的话,那么在执法中则必须遵循法治原则,无论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还是市场主体的活动力方式及其权益保障,或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均是如此。

总之,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和运行同步进行的特点,要在相对短的时期里,通过建立规则和秩序来规范市场运行,其中法制的抑制性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短时期内导致运行的某些不规范性往往不可避免。因此,在现阶段强调对法制的抑制性,发挥法治精神,实现从法制向法治的过度就尤为重要。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需要一个过程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必须有赖于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推进,法治很难在社会生活中取得其应有的地位。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能仅仅视为是加强民主建设,更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为法治所奠定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没有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重权威轻民主,重法制轻法治的观念源远流长。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一方面是这种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体现,另一方面使这些观念被附加在某些社会主义的名下而得以存续。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确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向相应新概念的最终确立和巩固,可以说是法治经济得以确立和巩固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的法治建设仍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总而言之,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法治建设,但是必须要经历一个由从法制建设的过渡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作者:刘也萌

上一篇:口腔科护士护理论文下一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