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调整建设服务型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快调整建设服务型

保险业:业务调整加快服务能力增强

在商车险、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等助推下,保险业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业务结构也更加优化。虽然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需要继续防范经营风险,但是行业平稳发展态势没有变。

保险业上半年成绩单出炉。总体看,在保险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社会能力增强。

总体保持快速发展

从保费规模来看,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02个百分点。其中,产险、寿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7.07%和45.02%。

上半年,赔付支出平稳增长。其中,保险公司赔付支出累计5262.37亿元,同比增长25.17%,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6.13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165.55亿元,同比增长18.06%,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0.99个百分点。寿险业务给付2574.27亿元,同比增长30.5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0.81个百分点;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437.56亿元,同比增长32.33%;意外险业务赔款84.99亿元,同比增长26.92%。从赔付支出看,保险业服务社会能力越来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上半年,中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7853.69亿元,市场份额94.90%;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9.12亿元,市场份额5.10%,比去年同期增加0.72个百分点。

“外资市场方面,产险基本持平,寿险小幅增长,还是跟普通寿险增长有一定关系。从经营策略来看,外资产险公司除了有一小部分以车险为主,很多集中在责任险、非车险等方面;外资寿险公司多以保障型业务为主,突出保险保障的业务结构。”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统计管理处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说。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保险业业务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强,优化效果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集中体现。具体来看,一是财产险业务增速放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1.97亿元,同比增长7.07%,增幅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二是寿险业务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1.02亿元,同比增长45.02%,增幅同比上升23.75个百分点。其中,新单业务同比增长69.55%,增幅同比上升32.87个百分点;三是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大幅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504.41亿元和235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45%和89.37%。

“上半年寿险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一方面是由于普通寿险起到了比较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健康险的助推作用。”段海洲表示,去年国家启动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试点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按照“成熟一家,公布一家”的原则,保监会日前已“放行”第三批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

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国寿险业先后完成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三步走的改革路径,全面实现了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放开了已持续执行14年的2.5%的利率上限限制,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不同市场主体经营能力的差距显性化,推动人身保险业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放开普通型人身险费率,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水平提高利率,降低保费,提高被保险人的保障水平,对消费者也是重大利好。

经营效益还将承压

经营效益是保险业成绩单上较受关注的部分。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055.86亿元,同比减少1241.99亿元,下降54.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产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336.57亿元,同比减少259.07亿元,下降43.49%;寿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541.84亿元,同比减少1033.29亿元,下降65.60%。上半年,利率下行叠加股市低迷,资金运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5629.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37%。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944.82亿元,同比减少2160.30亿元,下降42.32%。资金运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较一季度有所改善。”段海洲称,除此之外,商车险改革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收入下降也有一定的影响,保险公司的承保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

对于下半年保险行业的发展,段海洲表示,下半年,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保险行业资源配置仍会面临困境,需要继续防范经营风险;寿险费率改革以后,寿险业务对于人身险的增速有很大拉动作用,下半年依然会保持强劲势头;商车险改革在全国的铺开可能会对于产险发展的增速有一定影响,但整体还会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第2篇:加快贵州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也给各级政府体制机制创新提出迫切要求。

我们只有着眼于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加强管理和高效服务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勤政建设与廉政建谢目结合,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主基调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着力点: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和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承担的或政府承担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

一是切实解决“越位”问题。该由企业管的事情交给企业自主决策;该由社会管的事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该由市场管的事情,由市场主导解决,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的合理分工。

二是切实解决“错位”问题。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边界,明晰和规范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绩效。

三是切实解决“缺位”问题。确立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观念,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位的要复位,错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补立,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出发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型的要义之一,就是要推進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进人民生活由达到温饱后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我省贫困人口多,收入水平低,不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大,再加上一系列的民生欠账,使得我省改善民生的任务极其繁重。

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成果普惠到人民群众身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谋发展、办事情都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推进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中来;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民生预算”,体现“民生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千方百计把涉及民生的项目和工作抓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

以公共性、公平性、普惠性为导向,以解决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分配不够均衡为目标,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基层、群众。

支撑点: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完善政府运行机制

能否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高低、行政管理成本的多少、公共服务质量的优劣。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同时,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要健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高效评价体系。把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要健全政府责任和监督体系。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绩效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形成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政党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督、专门机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切入点: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既要努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也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办法组织推动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鼓励大胆试、大胆闯、敢为人先,在解放思想、探索创新中推进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努力营造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抛弃部门利益,从大局出发,“放权、让利、开绿灯、出政策”,把改善投资软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花大气力、用真功夫整治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达到行政干预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发展环境最好。下大气力、用硬措施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做到办事提速、高效,服务求好、创优。

依法行政,规范立法,严格执法,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手段和形式的整合、创新。以自上而下的政策勇气、下而上的公民自觉、淋漓尽致的展现“公民品格”,凝结推动政治透明、行政公开的压力和合力,着力解决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依靠司法力量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维护公民正当合法的政府信息知情权。

落脚点:树立宗旨意识,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人对人、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做好群众工作。

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兼顾各方面利益和需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公务员形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着力在一线上抓落实,在吃苦中抓落实,在解决矛盾中抓落实。加大问责力度,做到发展压力级级传递、工作动力层层提升,确保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作者:省委政研室课题办

第3篇:深化改革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国改革20多年来,政府自身的矛盾已成为改革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汇焦点,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交织将政府改革推到前台。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指出了中国政府改革的走向: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求政府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快市场监管、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更要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只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才能转化,才能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政企、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

1、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整合集中职责交叉的审批项目,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取消。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模式,推行行政审批代办制、联审制和首办负责制。进一步完善行政项目评估机制,研究建立行政许可项目的动态评估机制,新设定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查论证机制以及审批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

2、完善科学民主决策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行行政问责制度。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和权力运用的透明度。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提高政务信息质量,及时发布政务信息。要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探索网上监督的新模式。

二、大力建设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制度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为此要合理调整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特别要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有力的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县和县级以下政府承担着向全国众多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其中几乎包括了全部的农村人口,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应当重点向县乡级倾斜,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幅度增加财政对 “三农”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特别要加大财政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

三、逐步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共用设施建设;还包括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现阶段,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此,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互连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包括生产流通秩序,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要继续加强道路、通信、供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解决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差距大的问题。

四、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努力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具体来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问题;混合所有制社会格局下政府的有效社会管理和调控问题;社会事业(文教卫生体育等)、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统一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问题;还有管理社会发展的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各级社会发展管理部门之间要本着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基本目标,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任务来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而不是各自为政、以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资源。

1、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社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组织这一中介可改变政府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而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现象。社会组织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社会服务、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组织,要对其依法加强管理,使其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由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单位体制”向属地化、社会化的现代社区体制转变,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 对于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事业单位”承担不少社会功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对事业单位改革应当采取分类管理的原则,把社会事业单位分成3种情况:一是纯粹公益部门;二是政府购买服务部门;三是准市场化部门。在这方面,要研究社会发展领域不同于市场领域的规律,在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之间,探索多样性的、分类指导的管理方式:对纯粹公益部门,在保证财政供给的同时,也要有“社会核算”制度和严格的预算约束;对政府购买服务部门,要保证具有比政府办事和完全市场运作更好的社会服务效果;对准市场化部门,也要有规范和约束其经营行为、发展方向的界限和制度。

2、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积极扩大公众参与度。扩大群众参与,才能充分体现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宗旨。为此,各级政府要不断强化人本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广泛听取相关群众利益群体的意见,疏通和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并加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维护和确保公众对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壮大社会管理的公众

基础,更好地凝聚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合力。

五、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建设

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完善了,政府公共服务才能得以有效落实。目前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不完善,特别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政策还不完善,因此要做好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这项基础性工作。要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来完善公共政策,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都应当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标准。要建立健全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和政策。还要制定更有力的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政策等,并要使这些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六、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公务员素质直接决定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各级政府要健全规范权力和有效监督权力的制度,并认真遵守和落实,做到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使权力得以正确、合理、有效地运行。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要保持良好的思想、工作作风;要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总之,政府处于经济社会管理者的特殊地位,政府改革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应该注重与转变政府职能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的协调,以此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责任编辑:方涵)

作者:张淑莲

第4篇: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的要求,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促进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

李克强指出,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主体。社会生产的林林总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服务业息息相关。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居民消费的扩大,主要要靠服务来实现。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增加服务业供给,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尤其应当看到,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和社会重要的稳定器,现代服务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由大变强。

李克强强调,“十二五”服务业规划既是发展的规划,也是改革的规划。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把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领域,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高效发展。推进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在政府切实履行好基本公共服务职责、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时,把非基本服务的运行更多地交给市场调节。深化财税、价格、金融等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提升开放水平,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5篇: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1-08-12浏览次数: 2010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挥湖北比较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增强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一、当前湖北服务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服务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2006—2009年间,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长14%。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9%。如果将12%以上的增长看作高增长的话,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服务业第三个高增长时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增速最为稳定、效益最好的高增长期。2009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为28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3.2%。其中,房地产、金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分别达到20.1%、11.2%、4.9%,服务业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1、湖北在国家区域战略地位的提升,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湖北成为全国焦点和投资热点地区。国务院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为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些重要的功能定位,为湖北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我省在大力推进部省合作工作中规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具备区域性辐射功能的服务业项目。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适时启动“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为全省服务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全省服务业进入到一个大投入大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服务业投资达443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6%。

2、工业提速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2006—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33.4%,现代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3.1%,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7%,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产业。

3、内需增长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内在活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到来,全省内需也进入到一个稳定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进而带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同期,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住宿和餐饮增加值年均增长14.4%,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7.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2009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1.5亿人次,同比增长28.8%。

服务业现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但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功能不强、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服务业在发挥湖北优势、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从总量规模看,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地区仅居第三位,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湖南省还低276.2亿元。

二、集聚区正在成为促进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创造相互需求,放大产业扩散效应和辐射功能,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发改委与省直有关部门一道,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狠抓了全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加速之势,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较强、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正逐步成长为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所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有78个,增加值约1000亿元;到2009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126个,实现增加值达到1968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39%。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金融、旅游、物流、信息、文化、中介等六大行业。

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发展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江汉区作为金融商贸业发达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已达86%,该区服务业优势已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多次总结推广他们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可能将江汉区列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助推江汉区成为武汉及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服务经济中心。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全国最好”的国家一

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东湖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已集聚动漫创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动漫作品年制作能力达25000分钟,年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其他城市按照“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襄樊汽车物流产业园区已有物流企业460余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将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中心节点。武汉新港、黄石港、荆州港、咸宁沿江码头等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沿江物流蓬勃发展。

去年三月,省发改委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报请省政府同意及时出台了《湖北省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实施办法》及其评定标准,得到各市州的热烈响应,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促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积极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组,对各市州申报的服务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评审等程序,22家示范园区和5家备选园区即将命名。从评审的园区情况看,评审组成员普遍感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展的态势、规模及其成长性比预期情况好得多。我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好评,多次登载《情况反映》和简报介绍我省的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在项目和资金上支持湖北省服务业产业园区的发展。

三、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把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思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1、加强规划,引导全省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打破现有地区限制,统一规划,以武汉、宜昌、襄樊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主两副”三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定位功能布局全省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各市区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围绕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功能明确、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格局。武汉要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定位商务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商务中心,集聚资本、技术和高端服务人才,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依托武汉城市圈,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服务业培育成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群)和“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城市群为为支撑,建设具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物流特色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

2、突出产业特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借鉴工业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树品牌、创特色,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择优比选,加大投入,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6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金融、创意、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逐步拓展业态和类型。积极推动生产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发挥我省大工业优势,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着重推动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实施

二、三产业分离,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由各地财政视情况对该企业予以适当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为社会服务;其所购的固定资产符合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加速折旧。

3、适应新要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针对消费性服务业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我省人口多、市场大,消费性服务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积极适应“内需经济”的内在要求,突破性的做大做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一江两山”及武汉城市圈内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一批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增强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楚文化、巴土文化、三国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覆盖面。

4、强化服务,创造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环境。创新机制和加大投入是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统计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土地与财税价格支持机制、开放与准入政策机制,以及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推进工作考虑及建议:一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于近期召开一次全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和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并结合会议的召开,举办一次金融机构与集聚区企业的洽谈活动,推动集聚区的大力发展。三是加大全省服务业专项资金规模,借鉴中部省份的做法,将现在的3000万元资金扩大到1亿元左右,一方面是与国家发改委的服务业项目资金相配套,另一方面针对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

通过抓好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全省服务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点。

第6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浅议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平村作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对我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和平村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推进产业结构调优调强,出新思路,想新办法,采取新举措是关键。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创新思路、加大力度;

一、政府主导、农民积极参与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通过宣传,把政府的发展思路逐渐转变为农民自觉发展的意识和行动,让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避免“干部热、群众冷”现象的出现。

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四个因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要素。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发展农

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农民无疑是主体,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资源,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据调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9年,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直接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这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针对农技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实施和推行农村科技人员下乡驻村制度,使科技人员长期蹲点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种、养技术,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还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当前广大农民渴望掌握新技术,渴望提高产量,渴望致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理解、接受新技术方面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致富了。广大农民对旨在致富和提高生产技能的教育培训具有强烈要求,他们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焦点还是在提高自身收入上,对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比较看重。所以,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还

应使农民掌握1—2项相关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水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固然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跟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观点落后不无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一个农业乡,近几年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乡农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农作物增产增效明显,但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建特色农产品基地,创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主导产业,也就成了当前及今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树立“大农业、大发展”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突出特色、多种经营、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走基地化生产、特色化种养、协会搞活、大户示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的发展路子。主要在壮大藠头、林下特色养殖、2万亩绿竹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植藠头产业、优质大米产业、林下特色养殖业和绿竹产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器”。特别是要围绕林下特色养殖业、绿竹产业做文章,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兴、绿色、生态产业。二是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要效益。既发展大规模加工业,也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小企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土地市场流转,把优势农产品做强做大,尽

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业和支柱产业,打造品牌,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三是坚持“园区经营、名特优发展”,抓好林下畜禽养殖业。畜牧养殖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设完善林下特色家禽、牛、猪、白鹅为主的四大养殖园(小)区,增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资源的丰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乡应借助这一有利条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抓好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倾力打造“农家乐”休闲游,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引导农民改造房屋、改善环境、发展产业,把农业开发、乡村美化、基地示范、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将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中介介绍、劳务能人带领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劳动力输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农民工服务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子女托管、土地转包等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六、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庭院经济用地不局限于庭院之中,农民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空隙地都可以利用。在实际操作中,因地制宜,选准开发模式,小庭院也能搞出大经济。在指导农户发展庭院

经济时,不求统一,但求特色;不求规模,但求效益。农户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多种经营,各显神通,为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使之成为农村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

七、坚持依法治村,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建设民主、文明的新农村。一是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着重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群众发家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村级财务村务公开为窗口,增强村级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和科技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渠道,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依法办事、参与村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三是抓好文明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移风易谷,倡导新风,使农民在思想面貌上有根本改变。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展内涵,提高品位,改变农村形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第7篇:加快经济发展建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成功转型,需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比重。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同时强调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对相关服务行业的改革开放作出部署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应该进入增长加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的发展阶段,成为提供就业的主要行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行业,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阶段

对服务业发展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结构、降低消耗、改善民生、增强长期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方面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多年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然而之后,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而且要求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幅度更大,依据何在、能否实现?从经济形势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特征,已经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阶段。

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首先是生产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档次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包括设计新产品、推广维护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的中间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制造/服务一体化产品所带动的关联服务(如汽车服务、通讯服务、网络服务等)的消费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次是各类新型服务消费增长很快,如文化休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物业和装修服务等快速增长。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家庭迁往城市,以往农村自给型服务将加速社会化。第三是技术变化带来的新型服务发展迅速。比如,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已经超过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和音像制品这三大传统娱乐业的收入。第四是公共服务快速增长。按照相关领域已经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考虑相关因素后估算,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社会事业领域服务业产出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可能接近40%,社会事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服务相对价格上升。有一部分直接提供劳务的服务业,相对价格上涨较快。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服务过程是人直接提供劳务的过程,劳动节约型技术无法应用;第二,服务需求高度个性化,因而服务生产无法标准化。由于这两个原因,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餐饮服务、旅店服务、医疗服务等部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其结果是,虽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资都在上涨,但制造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将上涨的工资成本抵消,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而服务业工资上涨则更多地推动服务价格上涨。比如,1980年买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需要1000元,聘一位家政服务员大约需要500元/年;现在1000元可以买一台21英寸平面彩色电视机,而家政服务员的报酬已涨到15000元/年左右。对消费者来说,实际消费结构变化并不大,但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二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我国劳动成本将持续较快上升。服务业相对价格提升,将提升服务业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重。

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从多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是一个总体趋势,但这种趋势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收入阶段表现并不相同。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阶段,服务业比重上升相对缓慢,且国家间差别较大。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比重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达到60.4%和58.3%。二是国别数据与这个阶段各国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减弱。,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低,分别仅为43%和34.8%。可以预期,“十二五”时期,受“规律”和“纠偏”两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服务业必将加快发展。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普遍认识,但在涉及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非生产环节增加值占较高比重的合理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宏观含义是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的份额不断上升,相应的微观表现是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所占比重愈来愈大,也就是在商品最终价格中服务环节“加价”很多,有时甚至超过制造环节或农业生产环节所获价值。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超市柑橘的售价中,仅有1/5左右是橘农的

收入;英国百货店品牌女成衣的销售价格中,加工成本不到30%。其实,流通环节加价多的原因并不复杂:生产制造环节能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虽然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单位商品价格却不涨甚至下降;而服务环节需要人对人的服务,不能采用替代劳动的技术,无法抵消劳动成本上升的影响,因而单位服务成本不断上涨。从我国现实来看,流通费用过高

还与设施落后、垄断、欺诈甚至腐败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快建设和加强监管;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低,单位产品成本高,因此农产品最终售价中农民收入的份额应该高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国家。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比重逐步上升是必然趋势。

精神和心理消费的合理性。人们对食品、服装、汽车、住宅等“物品”的消费,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业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和心理需求的,这种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消费同样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服务消费,既包括音乐、书刊、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也包括适度追求各种时尚等。不少人认为商品消费是“实惠”,而追求名牌、寻求满足感和愉悦感等服务消费则是“虚荣”。其实,后者是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制造业提升附加值的途径。比如,从“物”的角度看品质完全相同的运动服装,如果由大牌明星代言就身价倍增,因为它带来了价值不菲的精神消费。如果我们承认商品与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要,就要承认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消费行为同样重要: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服务业要发展,“乐”就是重要的消费内容。

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合理性。由于财政保障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市场聚集更多资源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真正免费的,而是由公民以纳税方式集体付费。选择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保证低收入者分享到公共服务以保障社会公平。而许多非基本公共服务消费需求分布不均匀,愈是中高端消费和新拓展的领域,其消费者中较高收入居民就愈多。比如,城市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青年,如果高等教育免费或者由政府大幅度补贴,就相当于补贴那些收入较高家庭的学生。当然,孩子在任何阶段都不应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教育,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所有阶段的教育都免费,而是通过助学体系资助特定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

三、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创新金融服务。许多服务业的核心资本是人和专业知识,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其联系生产和消费、促进产业分工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特别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应丰富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特别要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以及体育和健身服务等。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扶持体系。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对鼓励发展类服务业,应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方面与工业基本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把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对于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本,在高知识含量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如研发、咨询、设计、影视、体育等行业中,核心人员起着关键作用。我国事业单位以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位职称等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对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明显不足,同时人员的流动性又较差。因此,需要加快改革,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优秀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服务业开放是推动全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存量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45%上升到的65%,国际化的服务供给和消费不断增加。据估算,对外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增长的直接贡献约为28%,而对服务业的贡献不到10%。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开放。在服务业开放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力吸引海外服务业人才;二是引进国外中高端服务企业,通过竞争和示范效应促进国内服务业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三是发展服务外包,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白领岗位;四是确保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8篇:文章标题:转变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发展环境和服务水平的竞争。一个地方要实现又

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容纳能力和发展能力,降低外来企业和资金的进入成本,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可以减少政府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直接干预,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为投资者提供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三是可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便捷、高效、公开、规范的行政服务机制,为投资者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近年来,**省三亚市一直致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执行文化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工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目前存在的依法行政水平不够高、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程序性规定尚未完全配套、服务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三亚与投资者双赢上来;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为目的,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提升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机制、开放灵活的流动机制、与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选好用好具有服务意识、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的行政管理人才。

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杜绝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加强政务公开建设,使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和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完善和实施民主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共事业听证制度,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优化机构设置,推进政事、政企分开。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中心各项职能,解决好“一站式服务”的效率和协调问题,使行政服务更加及时、高效。

强化政府自身监督,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建立投诉中心,在媒体上公布投诉热线,及时处理各种投诉。实行按时办结制度,对党委和政府议定的事项,按照规定时限对承办部门和承办责任人进行监督,保证议定的事项按时办理、办结。建立和落实经常性的行政监督机制,实行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首长问责制等制度。

《转变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来源于,欢迎阅读转变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第9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

综述

内容提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后,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将这些观点加以梳理和综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理论综述

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2008年2月23日政治局第4次全体学习中,胡锦涛又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些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各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1.行政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定位

学者们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有些专家概括得比较全面,有些从某一角度对其加以解析。

温州大学的吴玉宗教授的定义就比较全面。他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丽丽、徐军田则从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所包含的几个要素入手加以概括:在政府的职能和宗旨上,政府应该把服务公众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关注的是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偏好,重视公民所反映的诸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负责地加以解决;在政府的管理理念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对社会公民的需求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政府应该实行民主管理,实施电子政务,做到政务公开;在服务内容上,政府应急公民之所需,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及时、方便、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沟通渠道上,政府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回应反馈机制,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监督约束机制上,政府应该首先自律,同时自觉接受公民社会的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的刘熙瑞教授更从指导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等多个角度对其加以定义。他指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大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康之教授从政府宗旨的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从服务型政府的常态和最终目标的角度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绩效政府。

有学者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

从专家们对服务型政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即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恢复人民赋予的政府的本来意义。

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郭台辉概括如下:1.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地方政府当前或者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服务逻辑都应该是:首先听从于上一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其次是积极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尤其以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

体系满足社会最弱者的基本生存需要;最后是服务于企业市场的有效运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生态环境。2.政府应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3.服务前提是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服务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服务内容是公共产品。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各级地方政府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把以人为本和保障人的基本自由权利作为政府责任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且把这种权责关系以规范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服务型政府树立稳定运作的主轴;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有效性是以效率、服务、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为公共行政绩效的评价指标,以较低的成本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有限性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服务的内容是公共产品。

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意义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2.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严峻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2.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需要。

2.6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将开启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有些学者还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1.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由于摆脱了经济上的利益之争,才可以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仅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2.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服务型政府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建设者,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政府性质。

三、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学者们认为,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3.2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

3.3职责权限交叉、部门利益严重。

3.4运行机制不畅。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围绕“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命题,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总的来讲,这些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4.1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4.2转变政府职能。

4.3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4.4健全行政运行机制。

4.5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6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5.结束语

总之,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来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大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克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力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李军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吴根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大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J].管理科学文摘,2007.1

2[3]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J].每周政策献言,第44期

[4]褚添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N].广西日报,2008年1月15日 [5]韩永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出路[J].理论视野,2008.1

[6]邵桂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07.3

[7]仲崇东.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7.3 [8]郭占辉.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服务型政府定位[N].南方日报.2007.12.12

[9]杨国鹏.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6.2

[10]王丽丽,徐军田.服务型政府内涵探析[J].前沿,2007.2

上一篇:工会主席新任发言下一篇:党建创新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