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党建创新思考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社区党建创新思考

关于社区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摘 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社区管理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是探索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因此分析了社区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着力点,能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社区;社区管理创新;社会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94

[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而对社会公共事务采取的管理行为。社会管理包括两类: ①政府社会管理,即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为增进公共利益, 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②社会组织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 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 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社会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社区管理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与生活的共同参与,自治的属性是其基本特征,其参与是多元主体的,包括政府的参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及社区居民的参与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人们的身份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结果是管理主体由单位变为社会。因此,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基本聚居单位就是社区,其是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按照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观点,社区是一个具有血缘、地缘、情缘,富含人情味和传统生活色彩的概念,与社会相对应。因而社区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前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突破与实践。

1 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社区管理是基层的社会管理,既承担政府管理职能,又包含社区自治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创新社区管理,能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1.1 社区管理创新能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社区管理的主体既有政府又有自治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创新社区管理的体制机制能进一步明晰各主体的职责义务及相互关系,使各主体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2 社区管理创新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基本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社会需求也不断提高,现有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社区居民的需求是一种综合需求,如对社区医疗、养老、健康、安全等多个方面,而我国目前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改进,创新社区的管理服务体系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使之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强化居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的归属感。

1.3 社区管理创新能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因此,创新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使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决策与监督,让社区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层堡垒。

2 社区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

2.1 坚持党的领导

提升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社区建设及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者。为此:①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②开展基层创先争优及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因地制宜,团结带领社区其他组织研究社区发展大计,并带头组织落实。

2.2 政府主导参与

目前政府职能转变,管理重心不断下移。社区是政府各项管理服务的延伸,承载部分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这其中,政府的主导参与角色是参与社区管理标准、框架、政策等的制订,提供资金、人力、物力支持,推广社区管理创新的经验、方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能力,以确保政府的各项政策、服务在社区得到良好的执行与落实;发挥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为社区管理提供强大的助力。

2.3 公众与社会参与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是社区建设的基本保障,社区内其他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居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基础。①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②发挥社区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的有益补充。社区要积极引导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制订落实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支持政策及发展规划,使之承担部分社区服务职能,弥补政府社区管理资源的不足,进而促进“小政府、大社会”的建设;③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的基本功能是为居民服务,社区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居民群众的力量,要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各种社区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合力,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3 社区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3.1 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配合政府管理重心下移,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管理重心下移,就是不断强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推动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事业和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就需要明确街道、乡镇及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定位及权力义务,建立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间的良性互动。①完善与社区服务职能相适应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障社区工作的资金需求,社区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居民需求拓宽服务领域,争取共建单位的资金支持等方式来增加社区收入,以满足居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构建政府主导、社区执行、居民参与的社区服务机制,将有偿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政府整合资源、推进社区服务的优势作用,吸引社区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共建的局面;③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监督,政府发挥审计监督等职能,推动社区工作规范化开展,自治组织及社区居民发挥自我监督的作用,促进社区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3.2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

社区的环境建设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社区的硬件是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居民归属感的有效载体。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问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现有用房无法满足需要,因此政府应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解决办法,尽可能增加社区用房。社区应对居民需求进行调查,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对现有设施进行整合优化,缺少的补充、不用的更换,以发挥各种设施的最大效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社区的软件能展现社区面貌,提升社区活力、凝聚人心。随着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加深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入,社区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聚集区,目前社会矛盾燃点低及无利益相关事件增多,如何有效对社区实施治理,不仅关系到社区稳定,也关系到地区及社会稳定。①要提高处置社会问题的能力。政府、社区要树立问题意识,学会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尽可能将其处置于萌芽、化解于基层。②将法制与人性化相结合。制订和完善社区管理的法律制度,形成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及人员素质会影响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严格执法是社区管理法制化的保证。另外,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要坚持人性化管理服务,建立政府与居民间的感情纽带,使居民体会到社区的温暖,自愿配合社区执法,维护社区安定团结;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内长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提升社区居民素质。

3.3 完善社区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实施社区建设的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存在老龄化及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民主选举、公开招考等法律程序,将一批专业知识高、热心居民事业、政治素质好的年轻人吸收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保留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认可度高的老社区工作者,形成互补,以老带新,优化队伍结构。

优秀社区工作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长效培养机制,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社区成为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和发展的舞台。

3.4 应用现代信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社会管理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如以智慧社区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

社区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基础数据来源。目前,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均建有不同的办公系统并延展至社区,其中部分系统间存在数据重叠现象,大量的系统终端落户社区也给社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可以对现有的信息系统终端进行整合归一,建立以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综合服务为基础的,集人口、地理、事务、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基础信息系统,并与各职能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各职能部门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一源多用。社区居民可通过该系统参与社区管理、社区监督,与社区自治组织建立互动,预订自己需要的社区服务等,切实提升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管理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而社会管理的各种创新最终要落实到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区管理创新可以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文献

[1]齐芳.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区管理创新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140-143.

[2]人民日报理论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员干部学习参考[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17-119.

[3]谢婷婷.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J].理论与实践,2005(8):73-75.

[4]孙录宝.提高社区管理创新能力的思考[C]//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

[5]王欢.社区管理: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先行[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4-17.

[6]丁元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着力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6):41-42.

作者:张成伟

第2篇: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考

摘要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学生成长需要,也是党组织发展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目前党建工作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党建 创新

近10多年来,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校数量、招生人数已几乎占到了高等院校中一半,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这些占我国高校近一半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艰巨任务,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不得不思考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新时期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①。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创新在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开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这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本身就是提供学习的场所,学习是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工作的全部内容与根本宗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即使不少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发展而来,但只要其进入高等校院的行列,就必须按照高等院校校党建工作的标准来进行建设,达到党的教育事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绝大多数学生要求在政治上进,对成功有强烈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通过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要取得专业技能上和思想政治素质上的双赢。

1.2 推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要求创新党建工作

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建设,对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以及保证高职院校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有助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的前提下,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和谐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增强广大师生的学习力和竞争力,提高广大师生党员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有积极作用。所以,推进和创新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目前高等院校党建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党建工作已在高职院校中建立起了相应的机制,但是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高等教育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学生党员主体性意识薄弱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社会环境十分开放、复杂,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各种不良社会环境、思潮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入党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把入党作为提升自己择业竞争优势的手段、把入党作为未来提拔、升迁的资本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为了迎合家长的虚荣心下,并没有对党的性质、宗旨、党员条件等有实际具体的认识,而成为了“表面积极入党分子”。还存在一些“观望户”,看到周围同学都积极入党,唯恐自己跟不上“潮流”,而要求入党②。另外,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党员其实承担着党组织中的一员和普通学生的双重角色,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党组织中的这个角色,这就造成他们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全跟着老师的安排来走。

2.2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方式呆板,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方式还较死板教条,具有明显的“套式”现象,大多党建的活动在学校开学之初或期末、年终的党工作总结会议时或者在遇到重大节日及有上级明确安排的政治学习活动等情形下才会开展。而在其他的时间里几乎都是无所事事,另外,对于这些常见的党建工作活动,大多也是因事论事,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学习、讨论与交流,这种老套呆板形式,再加上内容枯燥,根本无法达到学习的要求。有的支部甚至把党组织活动纯粹当成一种任务。这种工作方式缺乏吸引力、创新性与针对性必定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

2.3 党员素质比较低下

从目前入党形式来看,入党前教育做的比较到位,但是入后教育几乎没有。而大多数的学生党员缺乏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意识,这样长此以往进行下去,一些学生党员就会出现较明显的思想滑坡,不能按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上也不注意党员的形象与身份。

2.4 党建工作边缘化倾向比较突出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编制与岗位设置来看,高职院校的党建组织机构和高等院校设置要求基本相同,但能够真正形成比较完整的党建工作体制的并不常见,这将造成的问题是党建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把党建工作定义在行政管理的层面内,或者将其狭隘地落实到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这都没有发挥党建工作的实质性作用③。

3 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思考

3.1 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一个人正确的精神与力量的源泉来入党上的表现形式上就是其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思想觉悟要求进步的学生,我们就必须要帮助培养他们端正自己入党动机。一般来说,正确的入党动机往往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确立、巩固起来的,不断提高入党的动机。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党的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入党动机与入党的人数并不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在党建工作中要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学生要求入党是一种要求进步的表现。党组织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应该加强教育使之明确为什么入党。使之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么样的政党。认清党的方针、政策。明确是中国人民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使之明确使命感以及肩上的责任,明确党的先锋队性质。然后明确进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建设更加强大和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好地为全中国和全世界大多数服务。只有这样一个个人才能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与时俱进进、奋勇向前。

3.2 构建多层面、多渠道的立体式教育体系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构建多层面、多渠道的立体式教育体系。具体变现为:第一,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他们性格朴素、政治热情高昂,很多人希望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高职院校的党组织的人员,首先要对他们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然后要坚持不懈地运用我党总结出来的思想理论对他们头脑进行武装。着重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尤其是对党的根本宗旨与性质的教育,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二,逐级开展“初级党校”与“高级党校”的培训课程,让入党积极分子逐步学习,逐步提高。第三,建设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全面发挥网络载体的及时性、开放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在网上开展党的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与塑造④⑤。

3.3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队伍建设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党务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是高职院校党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关键点。首先要重视选拔,选拔过程要和选拔学术骨干一样;然后要对选拔的队伍进行培养,并通过聘请兼职指导员和组织员的方式充实其力量;最后使干部队伍广泛地参与到学生社团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工作中,探索党建工作走进社团、进学生公寓和各种进学生团体的工作模式,增强队伍的实际党建工作经验。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如果要落实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仅仅依靠党务干部队伍是不够,必须要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党员学生队伍的核心,是学生队伍的骨干。由于他们和广大同学接触时间久,可以准确地把握同学的学习、思想等情况。所以应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建立从点到面的组织工作网络模式,让素质高的学生全面参与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鉴定等工作上来,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

3.4 加强校企合作,延伸党建阵地

高校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考察、培养时间大多都是较短的。不少人还尚未毕业时都还没来得及转为正式党员。所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阵地还要延伸到校外的实习单位,对学生党员进一步加强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一年的生产实习时间,校党组织要和实习单位的党组织联合开展共建活动,运用定期联系、定期汇报以及巡回检查等方式加强这些预备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走校企合作培养的道路,这是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关于这个时期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有必要在实习单位成立流动党支部,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积极寻找流动党员的档案管理模式。

4 结语

虽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在党建工作的工作程序及基本内容上都是相同的,但因为高职院校在其办学目的、教学模式和生源构成上有自己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也呈现自己的特殊性,所以,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不能完全套用其他高校的党建工作模式,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于目前的工作机制与组织方法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的组织者们加大对此问题的研究,联合多方面的优势,多管齐下、合力并举,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

注释

① 徐淑芝,谭少敏.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19-21.

② 连全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3-35.

③ 《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编写组.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④ 石增立.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党建的第一要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4-5.

⑤ 孙俊妮.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4):47-50.

作者:贺伟

第3篇:关于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文章摘要】

党建工作在铁路非运输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随后揭示了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进而进一步提出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创新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铁路非运输企业作为铁路局下属的多元经营实体,是铁路突出市场主体地位的排头兵。党建工作作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资源,是铁路非运输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既是当前铁路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铁路非运输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创新观念,这不但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非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

铁路非运输企业要积极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努力提高铁路非运输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

1 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非运输企业面临着改革不断深化,竞争日益加强,经营难度加大,安全压力增长等诸多很多挑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发展,这样就可以把企业的政治资源优势转化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在进一步提高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1.1 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性

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优势,加强党的领导,促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铁路非运输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铁路非运输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因此要加强党的监督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铁路非运输企业不仅要提高生产的效益,更要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工作人员的政治教育。同时,加强和改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可以保障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好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当前,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必须认清所面临的问题与遇到的挑战,创新党建的工作的理念与方式,不断开阔党建工作的思路,加强改革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不适应时代的方式方法,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1.2 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现状

目前, 铁路非运输企业面临着优秀党务工作人员缺失严重,而且选拔一批政治能力强、精通业务的党务工作人员比较难、容易流失等问题, 甚至有些铁路非运输企业出现了党务工作人员后继乏人的局面, 另外有些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活动经费越来越少,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难以继续。因而出现一些党务工作人员对工作不专心, 有些精通业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务工作人员转行,有些党务工作人员只能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难以胜任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而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改革必须要依赖于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的创新,因此急需一批政治能力强、精通业务的党务工作人员充实到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中去。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应该注重对党员的日常培训工作,使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务工作人员也熟悉企业的主要业务,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 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在新形势下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有利于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同时确保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充分结合铁路非运输企业转变党组织的职能,党建工作的创新要为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在新形势下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组织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这也有利于保持党组织的活力;再次,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可以保障铁路非运输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新形势下,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要以创新为主要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铁路非运输企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使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更加充滿活力。因此,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组织应该充分依靠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智慧,积极主动推动党建创新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切实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谋福利,提高他们生产的主动性与创新的意识,从而可以有效地推动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建议

3.1 提高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铁路非运输企业要加快转变经营机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理设置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机构以及党建工作人员的编制。铁路非运输企业在改革党建工作时,要坚持创新的意识与理念,要结合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决按照党中央指示,合理安排。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要在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素质上下功夫, 努力培养一批既有政治眼光, 又能熟悉市场经济业务流程的党务工作人员。同时要注重培养、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党组织,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党校对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合理流动。与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普通员工一样,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工资待遇应,同时也要设立相应的目标责任和激励制度,奖励在工作中成绩突出者,优先提拔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要使每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都要增强荣誉感、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善于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质的教育,具有优良的社会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党务工作人员能自觉加强各方面的素养。因此要切实加强培养党务工作人员的高尚的思想品质、觉悟和道德操守, 这些能有效提高党务工作人员在铁路非运输企业工作人员中的威信,他们才可能做到先群众之忧而忧, 后群众之乐而乐。这样才能掌握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主动权,引起广大工作人员的共鸣,有力增强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不断适应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

3.2 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因为党组织领导班子是铁路非运输企业的一面旗帜,好的领导班子能改变企业的生产水平与效益,而差的领导班子可能导致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倒闭破产。铁路非运输企业领导班子应该带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与决策,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瞄准工作目标,实现“中国梦”,要时刻关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注重学习新的理论,提高领导水平与能力。要严格规范和监督铁路非运输企业领导班子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制定重要管理制度与改革方案等决定其命运的重大决策以及关于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运营方针、资产重组以及资本运作等重大问题,铁路非运输企业的领导班子应该进行集体民主决策,这样不仅体现了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管理民主,而且可以增强决策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完善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民主测评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不断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制度,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在铁路非运输企业中的威信,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要严格监督民主测评与绩效考核。

3.3 推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创新

铁路非运输企业必须自觉地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创新理论水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状态,开阔铁路非运输企业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进步。同时冷静地分析遇到的新问题,客观地分析矛盾,积极主动寻找应对的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制度,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动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要以促进改革发展为指针,围绕铁路非运输企业发展的实际和企业员工所关心的切实问题,不断丰富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同时向具有丰富性、灵活性特点的活动转化,并且要充分依靠铁路非运输企业的载体,把握好铁路非运输企业改革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使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能更好地促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4 完善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

完善一套健全有效的工作制度可以保障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顺利进行,有效促进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长久合理发展。同时也要在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制订的工作制度,这样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就会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对铁路非运输企业中的党员的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他们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所以,加强对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员的培训工作是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铁路非运输企业党组织还应该不断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筑牢“中国梦”,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党员电影等,使党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党员意识,保证党员在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工作开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5 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搞好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要从过去的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要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要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党组织研究、部署、开展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要从评价考核上融入,企业党的工作要讲效率、讲效益,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3.6 始终不渝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铁路非运输企业,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自然属性,关键在人。而铁路非运输企业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进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对于铁路非运输企业,除了经济指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企业党委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经济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行政工作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是物質领域的;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思想领域的。行政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两者相互促进,方向相同,目标一致。同时,铁路非运输企业是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的经济组织,在逐步形成和建立起市场运作机制的过程中,现在或将来,每个企业在讲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优、最大化的同时,还担负着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

3.7 始终不渝地坚持提高党员素质与培育企业骨干相结合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就必须重视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企业党组织在做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经常性工作的同时,要在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上下功夫,通过公开竞聘、组织提拔,把有知识、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基层组织建设适应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求。而在具体的结合上,就是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能手,把生产经营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者中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从而形成党的组织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综上所述,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要与当前铁路非运输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相适应,通过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不断激发和增强企业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与自豪感,主动投入到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来,同时要加强对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日常工作的监督,保证铁路非运输企业健康有序的生产,确保铁路非运输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春杰.关于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北京物资流通. 2006(06)

[2]徐洪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2)

[3]舒丽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J].经营管理者. 2013(08)

作者:田润旺

第4篇:关于社区党建创新的思考

城市社区建设并非简单的城市建设和政府管理单元,它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善治的格局。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根本在于把社区内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有机黏合起来,使它们为着共同的目标,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改进社区环境,满足居民需求,最终实现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建设是一个塑造和提升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党的建设必须扎根到社区。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新任务。要实现社区党建凝聚与覆盖双重目标的提升,必须处理好党建与社区服务的关系,推进社区的有效治理。

一、社区服务市场化与党的合理定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这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区党建中找到了落脚点。党建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将党的建设体现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之中。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在社区中的延伸,其着力点应该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密切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引导和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社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要求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必然要求社区服务运作的市场化。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对党在社区服务生产和供给过程中的作用的合理定位。

今年4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对社区组织开展的互助性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性商业服务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对社区营利性商业服务要积极引导其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市场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区服务实体的股份制改造;鼓励大型服务企业兼并、控股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社区服务单位,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参股或兴办社区服务企业。”社区服务业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完善相应的运作体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这就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直接联系在一起了。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服务中避免直接地对社区服务进行过多干涉,逐步转向战略的、大局的高度为社区服务提供组织、思想及政策性服务。当前,社区服务市场化的核心问题和困难在于契约生产中的成本补偿、融资渠道建设及社区服务的托管问题。所谓社区服务托管,是指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委托其他非政府机构,对社区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运营,生产和提供社区服务。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各方协作、居民参与、非政府机构管理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营模式。社区党组织要在为居民服务过程中帮助社区服务主体解决以上问题,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实惠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

二、社区服务社会化与社区党建的政治回归

服务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党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党建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突出社区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使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社区服务是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满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的活动,它以便民利民、就地及时解决问题为优势,在社区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社区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这是社区党建的核心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级党组织不可避免地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陷入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之中,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组织对重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论证。这在社区党组织中也有所反映,社区党组织直接干预大量的社区具体事务,势必产生盲目决策和官僚主义,损害了党的威信,降低了党的领导作用。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应转向市场,走入社会。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应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党应引导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

1量参与社区服务,逐步将经营性的服务划归环卫公司、绿化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单位,让它们运用市场机制有效生产和供给,而非由行政组织包办。工作领域的拓展,决定了仅仅依靠财政支出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各类财力资源,包括党内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等,共同为社区党建工作所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力度。

社区党组织要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抓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从政治决策权或政治职能上与政府合理分开,各方只能直接决定与自己的权限和职能相对应的事情,而不是去干涉其他方面的事务。同时,执政党的地位和职能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整体上和宏观上与政权截然分开。因此,要对党政的职能分工做出明确划分。党要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尊重而不是包办群众团体及其事业单位的工作。社区基层党组织应该在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服务的同时,特别注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的要求纳入目标管理之中,融入经济工作和其他社区活动之中。要把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特别关注社区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最需要经济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社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注重克服党员行为过程中外在约束机制和自律意识的丧失,不断增强制度创新能力,以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社区居民得到实惠。这正是社区党建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所在。

三、社区党建与社区有效治理

在现代社区建设中,党、政府、社会、社区、市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他们之间既联系紧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区组织主要包括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党建就是要使党能够融入各类组织,凝聚各类组织并最终领导各类组织,促进它们的互动。构建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就是要实现党委核心力、政府推进力、社区自治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的有机结合,坚持党委的方向性、政府的协调性、社区的基础性、社会的促进性、市场的活化性的高度统一,以构建新的社区治理格局。

加强社区建设,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市民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这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根本要求。社区党建在具体开展中,要形成“多级”、“多线”、“多点”的经纬交织的组织网络。“多级”,是指市、区、街道、里弄乃至家庭,层层有党的组织或党建联络站。“多线”,是从专业上划分的,福利、税收、工商、环保、计生、宣传等,只要是社区居民欢迎的,都应当尽可能建立起来。“多线”、“多条”,归根结底要穿在社区这根“针”上。“多点”,是指文化设施的布点要错落有序,疏密有致。社区党建载体、运作平台之间要有适当的分工体系,突出特色,不搞小而全。

在社区实践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社区治理体制。深圳市盐田区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工作站的分离为核心,由过去的“议行合一”的居委会体制,向用“议行分设”新理念构建的社区“一会两站”组织体制过渡,即在社区居委会下设一个社区工作站和一个社区服务站,分别承担政府交办的事务和居民要办的事项,从而将承担政府工作的社区工作站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建立“会站分离”的社团体制:社区工作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工作和服务平台,使政府对社区管理、服务的行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社区居委会回到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定位,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当好居民的代言人,充当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进行沟通的桥梁。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设选择了立足自治、上下联动、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制度创新之路。上海市根据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理顺市与区、区与街道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社区化,为完善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综上所述,以社区党建推进社区治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新社区治理理念。将创新社区治理体制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有效途径,以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坚持党政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主导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培育公民精神,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的模式,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以此,在高速行进的现代化社会所造成的日趋紧张的社会矛盾交织和对传统的共同体意识的剧烈冲击中,找到一片可以安居心灵与情感,体现人文关怀的场域,实现感性与理性、价值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平衡。

第二,创新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健全社区横向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人员等下放到社区工作站,统一管理和配置资源,解决政府下属社区工作、经费、人员的多头重复等不规范问题,推动政府管理社会化。社区居委会角色的归位,解决了社区居委会职能交叉和严重行政化的问题,强化了社区自治功能。通过社区居委会举办的各类活动和论坛,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努力提高居民对公共活动的参与率。

第三,创新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居委会的选举工作事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大局,在居委会换届选举中,逐步扩大选民范围和直选比率,将选民范围从户籍居民扩大到有一定资产并在社区生活、工作一定时间的所有社区居民;所有社区居委会成员全部采取由选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选派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观察员,通过对选举过程的全程监督,保证选举过程理性、积极、合法、公正,投诉率为零。

第四,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设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的无偿服务进行评估并给予补贴。社区居委会把社区服务作为推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成立有关社区服务站,并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计划”、“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和“星光老年之家”等品牌服务活动,使政府向居民提供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第五,创新社区参与机制。一是积极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社区居民自治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管理机会,使公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合作精神和契约观念;二是培育社区新社会组织。新社会组织在社区自治、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社区新社会组织对居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广泛引导社区居民投身到社区公益性、志愿性工作中去。同时,它也能协助政府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促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三是搞好共驻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和社区要建立合作共治的新型关系,鼓励社区在驻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推动与规范社区单位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设施对居民的开放率;同时,密切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在驻单位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在驻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形成社区单位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的良性互动机制。

社区党建要牢牢抓住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突破现有体制束缚进行制度创新,搭建崭新的运作平台,经由民主、法治、放权、让利等路径依赖,确保党建体制变迁的有效性。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广泛的动员来保证社区建设中人力、物力投入的高效率,体现较高的技术效率和政治能力;以解决民众需求和社区管理中的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实现高度的制度配置效率。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创新,社区党组织不仅会获得民众广泛的支持和信任,而且也将提高其认同程度、资源配置效率和政治效能。当然,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民众需求的变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心理状态的波动将逐步改变现有的治理格局,追求新的制度均衡。可见,社区有效治理的动态效率的实现是一个针对社区发展变化而进行调适的持续的互动过程。

第5篇:关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在医学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在昨天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有关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些问题。党建工作我们党一直都在做,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创新,但是党中央像现在这样提出党建工作创新还是第一次。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其他专业学科的创新思维和考虑不完全一样,今天我所讲的与其说是叫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不如说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把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工作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和研讨。同时,也将近一个阶段医学部党委工作的一些思路交给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创新问题是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是不论怎么讲,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今天党中央已经把这项任务提到了我们面前,作为党员或者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这同时也是对每一位党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到基层调研、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问题,这里把我们思考的东西提交给大家,来共同沟通和反馈意见。这样可以把医学部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老一辈革命家打下了天下,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理念,例如科学发展观、党建工作上的创新等等,这些都是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理念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这是大政方针的事情。人如果没有理念的转变、没有思考,行动起来就会摇摆不定。所以,今后我们支部书记的培训还要进一步规范化,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医学部党委的培训计划。今后,医学部党委将把支部书记培训作为干部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让我们的支部书记在接受培训和教育的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很好地锻炼。今后干部培训和梯队的建设是从各个方面进行的,业务干部、管理干部、党务工作干部都要有良好的梯队,并要予以综合管理与建设。从医学部整体干部管理和干部任用上,逐渐提倡党政领导干部交替交叉任职。我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设,使我们基层党的组织真正担负起所赋予的使命。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关于干部培训的文件精神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针对不同类别、级别和层次的领导、干部提出了培训要求。这也是着眼于党中央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做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对于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建立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干部的培训就像我们培养学科带头人也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党确实面临了许多问题,要有一个新的起点推进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我们也深深认识到,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管理有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的重要性。作风过硬是思想道德的问题,这是整个培养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如果思想政治不过硬,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很盛行的情况下,他会掉进去。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现在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团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北大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医院又提出全国领先与国际知名,在北京大学这一高速前进的“航空母舰”上,任何一颗螺丝钉的失用或缺失都可能对整体运行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基层党支部书记,虽然没有什么行政级别,但也是党基层组织的领导者,领导着科室的政治思想工作,起着政治核心作用,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

二、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

从大的环境来讲,我们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宏观目标。我也一直

在想,很多与国际接轨的业务指标都可以有目标,但我们的党建工作在国际上怎么借鉴,尚无经验与先例。这真是在走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道路。作为党务工作者,为创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围绕着我们的中心任务建立创新型国家——这就是我们要把握住的大方向。中国共产党现在是执政党,从党的领导角度已经把国家的创新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放在一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今年一月中央份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将开展自主创新性工作摆到了我们面前。从大的角度,国家整体把自主创新摆在了很高的位置,国家要创新,而且要自主创新。我们党的工作的创新要符合整体的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这个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我们有宏观层面的创新工作思路,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虽然不一定直接挂靠得那么高,但我们自己的点滴言行要跟国家宏观的创新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央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我们也要不遗余力地去做。胡锦涛总书记也对创新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强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对我们组织系统,对医学部党委和各二级党委来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党建工作基本的总体的方向。同时,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在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基层支部和基层组织来讲,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确实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很好地带动整个基层支部的一班人,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最近,北京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后党委会根据培训计划把上级的精神和要求逐渐地跟大家交流和沟通,把精神和要求逐步地实施和落实。这些文件从宏观战略性上为进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到每一个单位,就要结合医学部工作的情况,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志要思考的。党中央创新的整体思路定了,具体的工作要由我们来做。创新工作不是见异思迁,想起来什么就什么,还是要讲科学,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的一些特点和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医学部是一个医教研相结合的单位,同时还包括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整体的工作当中,有学生、教师、医生、管理者,还有后勤和产业的员工等等。我们每一个支部可能就涉及不同的党员群体,涉及到不同的工作情况,会有不同形式的党的组织活动,今后就需要有结合单位具体工作情况与特点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创新工作,从总体上来提高医学部的党建工作水平。

三、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强调这么几点:

(一)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工作的基础,是我党工作有机体的细胞和工作单元,在直接发挥作用。我们每位支部书记都要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出发,推进党支部工作的创新。

(二)创新工作一定是一个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不能是一讲创新都是新。创新并不是否定前面的工作,没有基础、没有继承和发扬的话,创新就会形成空中楼阁。我们在以往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去年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开展了很多好的、创新性的工作,大家总结了许许多多好的经验,这些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工作成绩是一方面,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工作可以说是创新,同时也可以说是在不断完善自己。从发展的角度讲,创新和完善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现在无论是在思想、组织等各方面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对基层党支部作用的定位和认识不够;2.有些党员发挥的作用不够,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3.支部书记选用的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基层支部建设有待改进,在科室管理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够;5.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力度不够,疏于教育和管理;6.基层支部主要负责人党的工作能力不强,投入不够,难于形成核心。这里有支部工作不力的地方,也有党委在这方面的强调和

支部书记的任用等方面做的不够的地方。当然,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们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提醒我们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的地方,在这些方面我们做的工作只要往前推进了,就是在前进、进步和改善,同时也是在创新。所以,创新也是一步步的工作的进步,比原来做的好了,也就在创新中发展了。

四、医学部党委、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通过总结整个建国以后教育体制管理的模式,于1990年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校的党委起核心领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对学校的政治工作进行政治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思想领导,在实行政治领导的同时,必须进行思想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组织领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队伍建设、工作建设的组织领导,另一个是党管干部的原则,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实现对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重大问题的领导。北医在2000年两校合并以前一直实行的就是这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校的决策权是在学校的党委,大政方针是校党委来定的。合校后北京大学继续实行1990年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医学部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

下面有必要共同复习一下有关不同类型的党支部在工作定位、特点和责任,有助于提高认识、有利于工作。从整个党的领导来讲,基层党支部的定位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作用是在政治、思想、组织方面全方位的领导,直接决定本单位的经济、业务等重大任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农村党支部、连队党支部、街道社区党支部等。第二类是政治核心。在独立法人的二级单位,支部起到的是政治核心作用。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是不一样的,领导核心是直接决定,而政治核心是参与本单位重大经济业务问题的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包括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和党支部。第三类是监督保障。监督保障是在监督和支持协助工作,不参与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对不同基层党支部、不同工作层面所制定的工作要求。

上级的指示和精神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创新不能无边无际地创新,要在《党章》和党中央规定的基础上来开展工作,提出新的思路。从医学部角度讲,两校合并以后,医学部在北京大学党委领导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在发挥管理职能,原来大学的党委建制都在,党委在整体工作中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对各二级单位党委工作的领导作用没有变,党管干部的原则没有变。这些是北医跟其他医学院校合校后管理模式不同之处。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医学部党委以及各二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要继续很好的开展工作,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党建课题,也有创新性工作可做。

五、基层党支部的任务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总体上基层党支部要起到很好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同时我们要树立很好的中心意识,强化服务态度,要把中心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局来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北大的中心工作,创建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医院等等这都是我们不同层面各单位的中心工作。在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同时找出支部与科室工作的结合点,保证业务工作的顺畅进行。要做到工作有目标,目标任务确定以后我们齐心协力做工作,起到真正的政治核心的作用。支部要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在政治核心这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要把支部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

六、医学部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工作方案

党的工作的政策性和原则性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开展的工作要有很好的调研、充分的思考与分析做基础,结合党的方针政策,结合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再结合具体工作的特点,围绕中心工作来做,就会很好的把握方向。

(一)党建创新工作的思考。

1、创新一定要有基础。

2、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可以有很多创新。

3、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可以创新。

4、不同的党员群体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层面的工作。

5、根据基层党委和基层支部在整个工作中的定位和应该起的作用,基层组织在党政配合上可以做一些工作。

6、组织建设与思想教育也是创新工作要思考的问题。

7、党员的培训及其方式可以创新。尽管我们以前也开展许多优秀的党日活动等各种有声有色的党组织活动,但还要思考怎么样来做才能有利于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有利于党员的培训。

8、基层党支部班子的组织建设。因为支部有支委这一班人,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问题。

党建创新工作的具体思路,应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这个方向来确定工作目标。支部书记在工作中要敢于承担责任,甘于奉献,同时在创新性方面下功夫,做好党的工作。

(二)党建创新的一些具体想法和方案

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有几点具体的方法和方案。

1、建立健全适应医学部管理模式的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机制。

(1)院系层面上的问题。首先,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可取代。第二,要加强党政分工协作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第三,要建立院系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第四,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调整、调换、交叉任职,这个工作从医学部党委的工作角度也是要做的。我们现在把工作分成行政工作、党委工作,其实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对国家建设事业的领导角度来讲,我认为我们党的工作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党的党务工作,另一方面是党的行政领导工作,这两者不可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要逐步建立起党政一把手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使党政一把手都要把围绕中心工作作为党政共同的任务。关于交叉任职问题,今后干部调整工作中党务干部根据需要可以到行政部门、行政干部根据需要可以到党委系统工作。这种换岗、轮岗与交叉调整任职的工作机制要建立起来。目前,在医学部领导工作中已在逐渐实行,在院、系中也要开始实行。整个大的工作平台给大家建立起来以后,就看我们自己怎么样发挥聪明才智和领导才能,怎么样来做工作了。第五,院系党委书记是党委工作的一把手,为了更有利于党委工作,今后二级单位的党委书记原则上不兼任同级的行政副职,这样可以让党政一把手更好的来共同负责整个二级单位的整体工作,同时更好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第六,要一步步推进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同步建设和建立。这对于我们整体的调配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非常有利的,我们逐渐会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两校合并后,医学部党委在这个方面的职能没有取消,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体现在医学部党委的领导工作上。这样的党政一体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使二级单位的党政工作围绕着中心工作,这个中心工作不只是行政工作,也不是单纯党务工作,而是各单位的发展与建设,是创建北京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今后整体考虑与使用干部的原则会逐渐体现在各二级单位行政班子与党委换届工作中

(2)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做好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党员的管理。今后随着整个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对党员分期分批地要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更进一步地提高。第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体现在参与科室的管理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我们一直潜移默化地做这方面的工作,让医院和各个学院行政领导认识到这一点,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是个整体性的工作。这也是对二级单位选拔任用班子上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培养和要求我们干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第三,党员在发挥作用的时候要围绕着整个科室的中心工作,业务科室要围绕学科的发展来努力积极做好工作。

(3)强化基层党建中的支部书记的作用。首先,支部书记要作为科室管理的重要成员,要参与科室的管理层工作。第二,党支部书记要加入到科室核心组。第三,支部书记要参与重大事项的决定。第四,支部书记今后要作为科室的副主任,要作为科室的副主任进入到科室的行政领导班子,要进行同步配备同步任用,同等待遇。第五,在选任支部书记的标准上要进一步提高。支部书记如果在党务管理与业务上不强,或者没有到一定层次,作为支部书记会很难树立威信,不利于开展工作。第六,要对支部书记加强培训。可分两步走,一是标准要提高,二是要加强对现有的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这是要双管齐下的工作。支部书记不单纯管理能力要强,思想素质要好,业务工作水平也应该是很高的。从现在北大对我们的要求来讲,不论是基层的支部书记还是中层的领导干部,在今后的选拔任用中都要选拔在德才兼备的同志,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才有相对对等的平台。第七,开始一些试点工作,在一些比较大的单位进行试点,在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如果大家都认可,就要在医学部整体逐渐进行推广。第八,今后支部书记作为我们整个干部梯队培养的重要组部分。要作为我们整个干部梯队培养培训的一支有生力量。第九,支部书记的工作经历要也要作为今后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履职经历。这样有利于整个干部梯队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每一位支部书记在工作中积极向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十,对支部书记也要像对待学科带头人一样,作为整个工作的培养重点。支部书记如果做得好,而且在专业技术上又很好的,那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成为我们的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

2、医学部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医学部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党委创新性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作用,把医学部党委、各二级党委、基层党支部整个的党组织工作和创新性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做。

(1)从医学部的角度来讲,要强化职责,明确目标,而且要分步具体地实施。这些工作千头万绪,是一个递进的实施过程。所以说党委要领导,组织部门要进行管理,通力协作搞好整个医学部的党建工作。当然创新性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

(2)加强党建创新工作的宣传工作,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基层工作涉及到各二级党委、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同志,他们所做工作的亮点和成绩,我们要大力宣传,让大家看到党员在整个医学部医教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当中所做出的贡献。宣传工作要体现集体和个人典型,树立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正面形象,同时要显示出基层党委和支部在医学部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树立和弘扬党的正气,这样有利于带动整个党员群体来更好的工作、更好地向上。

(3)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工作经验的总结。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指导实践。

(4)把创新性工作与落实《北京普通高校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结合起来。去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的重点工作又有《北京普通高校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的考核与验收工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把创新性工作与之结合起来,就像去年我们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卫生部的医院管理年以及北京市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基层党建创新性工作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空谈,而是很具体实际的工作。结合不同单位实际情况,明确整体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实施方案,同时要以党建基本标准的验收为契机,抓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工作与建设工作,在达标中创优,在创优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整体上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基层组织所应该做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6篇:关于金融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金融企业将党的工作和业务工作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垂直领导已近十年了。对金融系统党组织实行垂直领导,对金融干部实行垂直管理,是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这项改革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国有金融企业统一法人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保证了金融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然而,各地党的组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领导班子缺乏工作力度,党员队伍缺乏凝聚强度,党建工作缺乏思想深度的问题。正视金融系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是金融系统各级领导必须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 金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系统实施党的领导体制改革以后,更好地发挥了金融企业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地加强了金融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适时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金融队伍。系统党建工作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收效是不能轻视的,成绩是不能抹煞的。然而,金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是理论学习不够,有些领导班子对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对金融发展大局把握不准,对上级领导的指示执行不力;

2、是工作力度不够,有的领导干部缺乏进取精神,工作打不开局

面,他们忽视了党的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思想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干部队伍建设对金融群体建设的作用;

3、是自身建设不够,有的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上不是真心地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是整天地在打个人的小算盘,他们或者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者相互拆台,闹不团结,有的甚至腐化堕落,走向反面。凡此种种,都说明了金融企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二、 创新金融党建工作的思路

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金融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从政治上保证与党的政策和决策的一致性,从思想上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从组织上保证党的肌体的纯洁性,从作风上保证执行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从而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1、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的新策略。领导班子是党的建设的重点,有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好的队伍,才能顺利地完成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才能真正开创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① 在理论学习上要有新发展。无论哪一级的金融机构,也无论是层次多么高的金融机构领导班子,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理论学习上,不能死搬硬套,要学以致用。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不能停留在毛泽东时代的水平上,运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也不能停留在改革初期的水平上,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就要让金融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要有所发展,而且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② 在党建工作上要有新思路。紧紧围绕金融改革和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党的工作,是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那么,怎样去创造性地开展党的工作呢?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对立起来,而应该将有关业务工作融入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工作去促进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而且是一项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工作有必要结合业务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同时,又要有意识地把业务工作的项目管理引入党建工作。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并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和与考核相挂钩的比例,使党建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金融业务发展。

③ 在民主监督上要有新突破。金融企业的领导班子,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必须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必须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所谓民主监督上的新突破,重点是班长在思想上要有所突破。能不能建设好的领导班子,其落脚点也在班长身上。班长的驾驭能力和民主作风,应该体现在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坚定不移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体现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上;体现在刻苦学习,既有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金融业务知识上;体现在善于团结同志,集思广益,充分地发挥一班人的作用上;体现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奉公,带头遵纪守法上。在金融企业,不是职工不愿意监督‚班长‛和班子成员,而是班子成员,特别是‚班长‛往往了忽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决了‚班长‛的思想认识问题,也就解决了民主监督不力的问题。

金融企业的领导班子只有在理论学习上不断创新,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上不断探索,在民主管理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才能创建一个能带领金融职工奋发向上的好的干部队伍。

三、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措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的基础,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关键,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起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从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去努力。首先,在资源对接上要有新点子。在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要通过在资源共享上对接,适时地把党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延

伸到业务发展的各个层面,同时把金融业务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融入党组织建设的各个阶段,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金融业务资源的相互融合。在党建资源与业务资源整合方面,要以党政协调为目标,以维护党的领导为先导,以发挥党组织在协调和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基础,促进党建工作资源与金融业务资源交融渗透,相互作用。力求做到业务发展与组织建设同步。坚持围绕金融业务的发展跟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到金融网点建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党的服务就体现在哪里。

其次,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要有新举措。把金融企业的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发展,能增强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国有金融企业在与外资金融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业竞争的过程中,要坚持用党建工作对金融业务发展的有效推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用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发挥来促进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基层行的党支部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扬‚为荣誉而战‛的团队精神,要通过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来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瞄准业务发展目标,开拓新的金融业务领域,通过全员的奋力拼搏,促进金融业务的扩张。

第7篇:关于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涌现出一些典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应根据非公企业的独特性及非公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创新

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好范文版权所有际开展党建工作,做到树立“四个观念”、完善“五种制度”、实现“两个转变”。



“四个观念”:一要树立创新的观念。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有新观念才有新思路、新方法,工作才有新起色、新成果。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活力来源于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由于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党建工作环境日益复杂,非公企业内部产权关系、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组织要敢于放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创新突破瓶颈,以改革突破障碍,把握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把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统领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实现、发展职工群众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推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倾听职工的呼声,依法保护广大职工利益,切实维护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在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与团队、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保护、支持个人合法权益激发人的创造性,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三要树立围绕经济发展开展党建工作的观念。非公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作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引导促进力量来开展自身工作,要从指导思想上跳出“就党建抓党建”、“就组织抓组织”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良性循环,把党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上来。党组织要围绕保证和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把党建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企业经济发展中去,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检验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成效。四要树立“促进、服务、引导”的观念。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能偏离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轨道,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找准党组织活动方式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结合点,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组织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紧紧抓住服务这一重要环节,充分挖掘政策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导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化解困难和危机服务;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优势,引导党组织把党的工作同企业生产目标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主动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引导职工树立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形成诚实守信、服务优良、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精神风貌。



“五种制度”:一是完善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制度。做到只要建立了党组织,原则上就要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安排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党组织建设不留空白。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过程中,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单建、联建、挂靠、选派党的工作人员等方式,组建好党组织;对条件尚不成熟的,要积极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企业,本着“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二要完善党组织班子配备制度。在企业党组织班子配备上,企业主是党员且素质条件具备的,一般应担任党组织书记;企业主不适宜担任或企业主不是党员的,党组织书记一般由管理层人员或工会主席担任;企业规模大、党员人数多并设立党总支的企业,原则上要配备副书记。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相互介入、和谐互动,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三要完善党组织职责分工制度。明确规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职责任务、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和要求,保证企业党组织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适宜的决策权。四是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党建工作考核奖惩等制度。五是完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对基层党委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性地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开展非公企业“十佳党务工作者”、“十佳技术能手”、“十佳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有

第8篇:关于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涌现出一些典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应根据非公企业的独特性及非公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党建工作,做到树立“四个观念”、完善“五种制度”、实现“两个转变”。 四个观念”:一要树立创新的观念。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有新观念才有新思路、新方法,

工作才有新起色、新成果。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活力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由于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党建工作环境日益复杂,非公企业内部产权关系、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组织要敢于放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创新突破瓶颈,以改革突破障碍,把握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把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统领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实现、发展职工群众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推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倾听职工的呼声,依法保护广大职工利益,切实维护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在尊重

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与团队、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保护、支持个人合法权益激发人的创造性,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三要树立围绕经济发展开展党建工作的观念。非公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作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引导促进力量来开展自身工作,要从指导思想上跳出“就党建抓党建”、“就组织抓组织”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良性循环,把党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上来。党组织要围绕保证和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把党建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企业经济发展中去,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检验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成效。四要树立“促进、服务、引导”的观念。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能偏离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轨道,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这一中心,找准党组织活动方式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结合点,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组织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紧紧抓住服务这一重要环节,充分挖掘政策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导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化解困难和危机服务;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优势,引导党组织把党的工作同企业生产目标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主动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引导职工树立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形成诚实守信、服务优良、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精神风貌。 五种制度”:一是完善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制度。做到只要建立了党组织,原则上就要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安排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党组织建设

不留空白。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过程中,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单建、联建、挂靠、选派党的工作人员等方式,组建好党组织;对条件尚不成熟的,要积极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企业,本着“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二要完善党组织班子配备制度。在企业党组织班子配备上,企业主是党员且素质条件具备的,一般应担任党组织书记;企业主不适宜担任或企业主不是党员的,党组织书记一般由管理层人员或工会主席担任;企业规模大、党员人数多并设立党总支的企业,原则上要配备副书记。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相互介入、和谐互动,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三要完善党组织职责分工制度。明确规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职责任务、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和要求,保证

企业党组织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适宜的决策权。四是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党建工作考核奖惩等制度。五是完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对基层党委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性地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开展非公企业“十佳党务工作者”、“十佳技术能手”、“十佳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两个转变”: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业主所理解、为员工所支持的原则,从有形活动为主向无形活动为主转变,从单纯的政治性活动向政治性活动与紧密联系企业发展的活动相结合转变,做到“一个中心、三个贴近、五个围绕”,即党组织的活动必须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

中心。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贴近生产经营。围绕生产经营和管理来开展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决策并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围绕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来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企业做大做强来安排活动,做好广大员工和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企业的形象塑造来筹划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围绕建立一支“四有”员工队伍来思考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中的作用。

第9篇: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来源:特吾里克镇党委 方济平 宋新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是建设小康城市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重任,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关键在创新

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模式,难以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只有实现社区党建的创新,才能克服当前一些地方工作停滞不前的窘境,更好地促进小康社区建设。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各级党组织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首先对社区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上要到位,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个很好的预期,将社区党建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更有利于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使社区党建工作必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有足够的保证,为扎实、稳妥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使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见成效。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成立镇党委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是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党委要加强对社区内各级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这些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沟通交流;协调委员会要进一步规范和明晰所在单位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责;同时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各个单位的党组织,真正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使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使社区党建这盘棋越走越活,在服务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有所建树。

三要创新工作内容。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的有效性,体现在服务和指导的有效性,体现在响应力度的大和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必须置于社区建设的大局之中,除正常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管理外,要注意将党建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与社区的群防群治的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与社区军警民、警校共建等共建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政务公开等相结合,与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只有增强社区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区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卓有成效。

四要创新工作方法。社区党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针对不同社区的社情民意,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才能调动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热情,使各项工作在社区内取得认同。目前应该以建设小康社区为主题,牢牢把握住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热点,时时关注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文体设施,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发掘和充实社区党建资源。只有将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建工作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五要创新工作制度。总的来说,社区党建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对规范社区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相关职责和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一项紧迫任务。除党组织自身制度建设外,还应对社区如何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进行规范,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如何与街道办等行政部门有机衔接,社区党组织之间如何产生联动效应,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办法和规章,确保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社区的方方面面。

六要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既是对社区党建的一种规范,又是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这种监督机制的创新,必须更有利于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在党员与组织,群众与党员,组织与组织,党内与党外,党组织与行政之间,构建起一个严密而有效的监督网络,并通过必要的制度保证其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区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政风,带动社区整个文明新风的形成。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开创社区党建新局面,必须顺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城市社区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领导方法的不断创新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因此,社区党建在创新过程中要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社区党建与群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当前要特别重视抓住薄弱环节,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同时,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建设,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会同上级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群众组织建设。只有将群众组织建设好,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服从服务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居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在加强对普通党员管理和教育的同时,社区党建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领导队伍,不但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与其他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个载体,引导和改善社区居民的文明道德素质。

三是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紧密结合。在加强工作指导的同时,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重视为基层排忧解难,给基层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依靠社区党政部门的推动力量和主体力量以及驻地单位的协同力量,才能建

立起以地域为特征和居民认同感为纽带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使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得到充分展示。

四是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紧密结合。社区党建的稳步推进,既需要完善的工作网络和规范性的条规作保证,也需要活动场所等硬件的支撑。因此,在加强自身组织、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广泛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区内各单位的力量,实行区内有效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软件和硬件的齐头并进,必然会对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工作部署、检查和评比表彰紧密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大多局限于部署和检查,对基层工作优劣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很有必要对社区党建工作及基层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表彰先进,鞭挞后进,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个个踊跃争先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六是做到正确引导和帮贫济困紧密结合。最广泛地调动社区一切积极因素,社区党建工作除了积极引导之外,还要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关注社区弱势群体的冷暖和疾苦,做到心中有本清晰帐,经常性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帮助弱势群众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党的温暖遍布社区的每个角落,使党组织的威信在群众中得到牢固树立。

上一篇:学校团委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