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道德为根本”的中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刻,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对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的需求尤为突出。作为职业教育的抬头兵——中职学校, 其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尤为重要。

1 现阶段,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1.1 职业资格证书不等于专业能力

现有中职教育中, 普遍采用的是“学历证书”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培养的教育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也采用了同样教育模式, 即“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师为高提合格率采用了传统的应试教育, 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的能力;也造成近年来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普遍的下降。

1.2 没有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各专业课程间衔接脱节

现阶段, 中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体系大多都是延续传统的“学科型”体系设置的, 科目多、杂, 在知识结构上缺乏逻辑性、连贯性, 没有明确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向, 老师教学中也缺乏统一的目标。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中, 开设了“编程设计”、“网页制作”、“动画设计”、“平面设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安装与维修”等课程, 其实这几类课程都是计算机中的重点课程, 单独将各个课程进行扩展, 又可以得到不同的知识体系, 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果将其开设在一门专业中并不科学。受学期课时数的限制, 学生的技能训练不到位, 学生的就业方向定位模糊, 造成学生什么都在学, 却又什么都没学好, 导致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

1.3 缺乏标准的课程考核体系

当我们的课程设置后, 只是明确课程进程的教学方向, 却很少提及每门课程最终考核合格标准, 现阶段往往是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生自我的考核, 试卷的编定、考试的评分都是由同一任课教师一手完成, 对授课质量的考核标准量化不到位。

1.4 课程体系设置上重技能, 轻修养

中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 不等同于单纯的技能的掌握, 作为学历教育一员, 还应该有更多社会、人文的影响。同时受教育的对象都是十五、六岁的青年, 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刻, 教育的缺位对其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道德为根本”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标准

2.1 探索和建立完备、合理的考评制度是保障

(1)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学校必须紧密的联系市场——把市场作为职业教育考核之一十分必要;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开展“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考核, 实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现阶段, 是否能学以致用, 是否能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应从仅看“毕业生就业率”的单一考核, 向“专业对口率”、“所学知识是都满足本专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等多角度考核转变, 紧抓“毕业生信息反馈”。

(2) 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打破传统机制, 逐步推行学分制、让学生筛选授课老师;加大骨干教师培养范围力度。制造更多的有利条件的增进校企合作, 让教师也加入到“实习”的行列。

2.2 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专业课程设置

(1) 专业基础能力同样重要。

在当前中职学生中, 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还很陌生, 尽管在第一学期都会开设专业基础课程, 如“计算机基础”, (其中有对“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PT”等操作简介) , 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没能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 如“打字能力”, 使得学生的基本操作提高不明显, 对后续课程开展造成隐形障碍;而且, 很多企业也非常看重这些基础操作能力, 对学生就业带来影响。因此, 应强化专业基础能力训练。

(2) 根据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拓展、深化课程设置, 紧密增强课程间联系。

根据本专业就业时不同岗位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目标、方向, 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 让学生能够适应从教室到岗位的平稳过渡, 并有效的缩短过度周期。同时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来说, 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以“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为例, 其面向就业岗位是“网页美工人员”, 围绕该岗位的能力需求, 可以开设如“Dreamweaver网页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相应课程, 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样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还应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负责, 增加对本行业发展等相关知识学习, 增强对行业的感性认识;例如可以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中增设“网站策划”、“网站优化推广”、“网站运营管理”、“专业模拟实训”等相关课程, 加深学生对行业发展、企业运营的深刻的认识, 让学生更早融入职业角色, 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3) 以能力为本位, 明确教学目标, 杜绝无序教学。

根据本专业就业岗位发展方向, 规划出该专业的重点课程或技能, 对课时数、课程深度、广度、教材的选定以及最终能力目标和考核方法和方式上也需要作明确要求, 杜绝无序教学。仍以“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为例, 选定《网页制作》为该专业主课程, 要求学生必须以某个主题为要求, 能独立完成对单个网页构思、设计及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 以学生提交一到多份参考作品, 作为实际的考核目标等, 进行具体课程的设计。

(4) 重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

社会能力是指个体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公众化言行举止的能力, 它是个体在社区内生活工作、交往、参与活动的最基本的必备能力[3]。其核心是“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职业教育应打造以“学习型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2.3 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是道德修养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

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 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 到企业参观实习, 增强对职业活动的认知感, 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或讲座,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由于水平有限, 难免错漏, 敬请各位同行不吝指正。

摘要: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刻,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对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的需求尤为突出。作为职业教育的抬头兵——中职学校, 这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考核

参考文献

[1] 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

[2] 刘军.市场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Z].文科爱好者, 2009, 6.

[3] 钱志亮, 王利平, 孟萍.谈盲校增设社会能力发展之课程[EB/OL].网摘.

[4] 何汉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D].广州市第十三届特约教研员年会论文.

[5] 当前中职生道德素质探寻.2007年度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Z].

上一篇:幼儿的幸福感在“哪”下一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