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推荐10篇)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外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作为在校学生的我们应该培养一些必备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理财能力、应对能力、沟通能力,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精神以及专业知识等等。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市场就业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要熟悉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

一、国贸行业的特点

1、跟着国家政策走,政策性极强;

2、跟着世界经济走,随时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紧跟市场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3、看着眼前的想着未来的,本身市场就变化无常,因此做国贸的人应该经常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才能占有市场先机。

其次,国贸中各工作领域联系紧密,人员的工作区域变动性快且大,因此要求做国贸的人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专业知识过硬才能适应各个工作职位。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应在工作5到10年后才会真正确立下来,因此涉及各个职位、业务范围有利于做国贸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以便更好得展现自己的能力。

二、就业难的原因

大体原因有三个:第一,地区差异性大,内陆跟沿海城市相比,由于交通或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可提供的进出口贸易职位就因此有所不同。第二,行业差异性大,热门专业的就业问题相对比较严峻一些。第三,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就大学生具备的各种能力的不同其就业难易程度相应有所不同。

三、应届毕业生的优势

由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在跟在社会上工作了一阵的应聘者相比缺少一些实质性的工作经验,对市场认识不够深刻,担心找不到工作。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应届毕业生接受的知识、信息更新,这点正与市场的快速变化相匹配,使应届毕业生比其它应聘者的见解更具前沿性。

而且,由于应届毕业生涉世未深,思维还未被社会完全定格,因此本身的可塑性更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在一些技术的技术上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上应届毕业生更具有灵感。此外,应届毕业生具有一些中年人所没有的冲劲和初出校门想一展身手的那种激情,敢于冒险的精神。因此有很多企业更愿意招收一些应届毕业生。

四、企业的用人标准

他们的招聘原则是看所需人才与该校的重点专业是否相一致。

1、你的工作态度是否诚恳,做事是否有目标、有计划。

2、应聘者几点专业知识,是否精通业务,是否有一些工作经验。

3、应聘者的性格特点。因为工作有分内外勤两种,内勤的工作岗位由一些性格安静、做事态度认真的人担当比较合适,比如会计等一些职务。而做外勤的人应该比较能言善辩、活泼外向,比如我们的所学的国贸专业。

除以上三点,企业对有志以做国贸的人还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英语通过六级考核,计算机操作能力一级以上。企业关注的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自信,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注重自己的一些言行举止反应给招聘人员信息。我们得知,国企的目标除了跟私企一样都注重于经济建设以外,还致力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因此,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在国企的招聘过程中会有比较好的优势。

五、自我总结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

境,并融合其中。目前,有计算机一级证书、国家英语四级证书,并努力奋斗英语六级中。

同时,我觉得,作为国贸专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点: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

2、英语熟练,能够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商务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3、了解本专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2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改革的一个共识。推行个性化培养是一个发展大趋势, 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个人充分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因如此,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 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 对于高校本身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部分高校在将总学分缩减的同时, 增加选修学分, 有些个性化课程模块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1]这既为学生自由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也给予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主权。在增加学生自主性、推行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 必然要求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学科性质、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 否则会事与愿违。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熟悉程度及其就业预期, 武汉纺织大学“具有纺织特色的地方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本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了分析。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以下简称国贸专业) 调查的数据及其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分析。本项调查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 以武汉纺织大学国贸专业为例, 研究高校行业背景对其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名就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特色, 纺织服装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在社会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这个特色可能对非行业特色的专业 (如国贸等经管类专业) 的就业可能产生某种影响。第二, 了解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特色的认知。一是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一般认知, 二是对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认知。第三, 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及其特色认知与实际就业差异的原因。

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的总体设计与主要目的。整个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这部分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在校国贸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另一部分是利用学校就业数据库中的数据, 对国贸专业已经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类分析, 并与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进行对比。主要目的是分析国贸专业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就业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及其原因。

(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专业面向、就业地域面向、预期薪资、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认知等四个方面。

2.分析的样本及数据

(1) 专业认知与就业预期调查数据。关于在校学生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在国贸专业2011、2010、2009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中进行。共发放问卷121分, 收回117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96.69%。

(2) 实际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实际就业去向的数据为2011届国贸专业有182名毕业生, 其中数据完全有151名毕业生, 有效数据占82.97%。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就业方向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的偏差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到贸易公司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相关工作的意愿和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工作的意愿高达31.28%, 到其他行业工作的意愿为37.44%。但是2011届毕业生直接到贸易公司、金融业、其他行业的比例分别仅为3.31%、2.65%和94.04%。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虽然到非贸易公司也可能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与贸易相关的工作, 但是, 意愿就业行业与实际就业行业反差如此之大, 很可能表明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的专业面向理解过于狭窄。另一方面, 国贸专业的学生对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工作意愿与实际差距太大, 这可能表明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对金融知识比较感兴趣。这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面向认知不足。

2.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地域的偏差分析

因学校地处武汉, 考虑到武汉在华中的经济地位和发达程度, 本文将武汉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并列。从表2中不难看出, 到广东、武汉工作的意愿分别为12.42%和18.95%, 但到这两个地区实际就业占比分别为33.11%和26.49%。到上海与北京工作的意愿高达45.75%, 远远超过了实际就业地区占比 (仅为1.97%) , 这一数据反映出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强烈的反差。另一个反差较强烈的是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仅为0.65%, 但实际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为12.58%。

从这些数据来看, 在校学生就业的地域意愿仍集中于大中型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 即使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工作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经济战略调整急需大量人才有很大差距。

注:※中西部不含武汉市。

3.预期薪资与实际行业薪酬之间的差距分析

从表3和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在校学生预期薪资与实际薪资差距不大。因上海和北京的月工资水平分别为5510元和5430元, 考虑到45.75%的学生愿意到上海与北京等发达地区, 学生预期薪资偏低, 这可能与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展前景, 宁愿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或是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给予新手的薪酬不会太高。但是考虑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工作, 作为职场新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仍偏高。

注:实际工资水平=平均工资÷12, 单位:元。数据来源:武汉数据来源于《武汉统计年鉴2011》, 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

4.学校行业背景与就业方向的差距分析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 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学生就业可能受到学校行业背景的影响。从表5中不难看出, 国贸专业到纺织服装行业实际就业人数占比为14.57%在校学生, 低于在校学生认为应该增强国贸专业的纺织服装特色的比例 (为17.24%) 。考虑到武汉纺织大学的行业特色, 到纺织服装等行业工作的国贸专业学生仅为14.57%, 很可能表明学校行业背景对国贸专业的就业没有太大影响, 或者是学校的国贸专业与纺织服装特色联系不是很紧密, 也可能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学校行业背景对如国贸之类的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缺乏认识。

表6反映在校学生确实对学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了解很少, 因为有高达54.42%的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仅“了解一点”, 还有28.57%的学生“不了解”。而表7反映出了在校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不了解的原因, 主要是宣传不够。进校前无法通过社会及学校宣传等渠道导致缺乏了解的学生比例为34.13%, 还有43.71%的学生认为进校后学校和学院宣传不够。

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特色了解不够, 其原因是多方面。目前地方高校主要是在进行规模上的扩张。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近几年先后合并了湖北对外经贸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其校名也更改过几次, 1999年由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合并与更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学校专业特色的认知。

结论与建议

1.从专业面向看, 亟须加强高校在校学生对专业面向的认知与教育

从“宽专业厚基础”的角度来看, 既要强化专业特色, 又要专业面向的多元化。对于国贸专业而言, 既要强化国贸专业区分与如金融学等其他专业的专业特色, 又要强调作为应用经济学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授, 增加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面向优势。同时,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本校相关专业的宣传。对于地方高校而言, 主动加强对学校专业特色的宣传可能比知名高校更为迫切。

2.从就业地域面向看,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工作地域重心

过去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为“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亟需各种专业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自己未来就业的地域。

3.从就业薪资预期看, 高校毕业生应降低薪酬预期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手, 高校毕业生更应看中工作给予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 更应该考虑到就业地域当地薪资情况。

4.从学校发展来看, 学校应着眼于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 完善实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作为行业特色较强的地方高校, 只有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才可能真正创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高明, 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福建教育论坛, 2010 (8) :61-66.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3

摘 要: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供需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本文以国贸专业人才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岗位需求、岗位任务和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角度分析,提出民办高校要按照岗位要求来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按照岗位任务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能力培养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国贸专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就国际贸易专业而言,由于近几年国际经济市场低迷,出现国贸人才供需失衡,人才结构失衡的现象。民办高校具有办学机制灵活、对市场需求反映灵敏的特点,在提高国贸专业人才就业水平方面,应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的市场适应性。下面作者从市场需求方,即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情况为指导,对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一、外贸人才需求分析

(一)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情况

通过在各大网站上的招聘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岗位的统计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就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销售助理、外贸平台操作员、外贸会计、外贸跟单员、各类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货代客服等,从网上各大招聘网站上的各类国贸专业岗位招聘数量来看,外贸相关业务员、跟单员招聘比重最大,大约占到整个岗位的85%,报关报检员占到10%,国际货代员占到5%。具体如下图1所示:

从企业招聘对学历要求来看,主要要求为大专和本科学历,大专学历要求占比为60%左右,本科学历要求占比40%左右,个别职位(如外贸业务经理)比较高的要求有硕士学历,有些甚至没有学历要求。从招聘对工作经验要求来看,50%左右要求有1-3年及以上的相关工作经历,如果涉及到外贸相关管理职位则要求5-7年工作经验,其他则并无工作经验的要求。

(二)各外贸岗位具体工作任务

从表1的具体任务分析来看,各岗位对贸易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练习过程,因此,民办高校除了讲授相关理论课程外,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实习过程。

(三)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分析

通过对一些外贸企业招聘信息中任职资格的统计和对企业实地调查分析,企业在选择外贸人才时,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处理能力,但是多数企业表示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还是会看中应聘者手中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他们认为这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毕业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能力,不同企业类型在招聘不同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外贸相关行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外贸业务员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外贸跟单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等。具体如表2:

同时,企业在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综合概况起来有四个方面,分别为运用外语能力(大多数为英语,个别要求小语种)、建立与维护客户关系能力、开拓新业务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另外对外贸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执行力、企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等方面。

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来看,民办高校作为三本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对学历要求不高,但对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各方面需求的综合分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民办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一)按照岗位要求来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看重其综合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素质,而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内容环节应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可以为具体岗位对应知识模块对应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践课程体系图中的电子商务专员、国际市场营销代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拓展岗位,其他为专业岗位;各知识模块对应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如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模块中的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也分属于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知识模块;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有一些并非完全的实践实训课程,而是理论课程中包含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另外有些实践课程的知识模块有重复的部分也应相互侧重删减。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教材建设,要体现实践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可根据各种岗位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来编写。

(二)按照岗位任务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体现系统性、连贯性、可操作性和仿真性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可以根据上图的知识模块进行总体实践内容的设计,各对应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进行系统梳理,在开课时间先后和各内容的侧重方面也要整体性进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可以根据表1中各岗位工作任务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就外贸业务员岗位来说,其核心任务是开发客户、计算报价和成本核算、交易磋商、拟订合同条款等,在设定好国际商务环境和贸易背景下进行具体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和仿真性应以具体公司业务为对象,可以委托实践教学软件开发商进行定制式的教学软件开发,和一些公司或者高校进行共享式仿真练习。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贸专业相关的竞赛、参与社会实践、利用网络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方式。

(三)按照能力培养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外,特别强调四种能力(运用外语能力、建立与维护客户关系能力、开拓新业务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四种素质(敬业精神、忠诚度、吃苦耐劳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在人才的后期发展过程中,若能较灵活运用外语进行客户管理、业务拓展、交易磋商等方面突出,则晋升的空间较大。因此,高校国贸人才的培养应由其注意这些能力和素质,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将这些因素考虑到考核的目标中。

由于民办高校存在客观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资源的限制,除了各民办高校自身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投入外,对于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应充分利用其办学灵活的特点,寻找多种有效实践教学方式,特别是在经济条件发达、商业环境成熟和贸易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办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条件,丰富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多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湘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8)

[2]刘秀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4)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4

自2008 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的发展受外界影响较大,外贸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外贸人才的需求标准逐渐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就业状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研究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就业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系统全面了解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就业状态,我们选取我院国贸专业的 2010 级和 2011 级在校生以及 2010届和 2011 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及随机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如实分析与精确提炼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就业状态,明确此次调研的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宽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操作等切实可行的对策。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 届和 2011 届国贸专业毕业生各 150 名进行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调查,选取 2010 级和2011 级国贸专业在校生各150 人进行在校生的择业倾向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600 份,收回有效问卷568 份(包括毕业生问卷275 份和在校生问卷293 份),有效回收率94.7%。其中,2011 届毕业生133 人,2012届毕业生142 人,2010 级在校生145 人,2011 级在校生148 人。

另外,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调查(在校生)以及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状态调查(毕业生)问卷,数据使用SPSS11.5 进行分析。国贸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调查(在校生)问卷着重调查在校生的择业心态、考虑因素、工作期望、工作能力等行为特征。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状态(毕业生)问卷则根据毕业生是否现在从事国贸专业相关的工作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工作选择时的主导因素、工作条件、工作满意、工作能力等就业状态。

研究显示,当问及当初为何选择国贸专业时,36%的在校生承认是自己喜欢的,16%的学生是由父母决定的,18%的同学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还有30%的学生是随便填报的,真正喜欢国贸专业的在校生比例竟然不到40%。因此当问及毕业后是否有意向从事外贸工作时,只有61%的同学表示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外贸工作。

在对从事非外贸工作的毕业生调查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胜任目前的工作时,46%的毕业生表示自己能力一般,33%的人认为比较胜任,13%的人自信地选择非常胜任,只有 8%的人表示比较不胜任。

在对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时,30%的学生主要考虑职业发展,24%的在校生考虑经济收入,15%的人会考虑自己兴趣,12%的学生将考虑职业稳定,7%的人会考虑家庭,多数学生表示择业时会从个人角度权衡考虑。

关于就业单位的类型,46%的学生希望能在稳定的国有单位工作,20%的人希望在民营企业就业,19%的学生希望在事业单位工作,半数以上学生希望能够在职业较为稳定而且福利待遇较好的单位里工作。

在对就业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条件分析中,选择实践或工作经验的占 89%,选择口才的占 58%,选择专业技能的占 68%,45%的人更加

看重社会关系,只有 35%的学生选择技能证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竞争取胜的关键是自己的能力。

显然,虽然他们从事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是经过工作实践已经逐渐掌握工作相关的技能,对于目前的工作基本都能胜任。对于从事非外贸工作的毕业生来说,由于专业不对口,学校的课程对现在的帮助不大,36%的人选择了一般,25%的人选择了比较有帮助,30%的认为基本上没有多大效果,只有9%的认为在学校所学的专业课程非常有帮助。从调查结果来看,45%的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外贸工作者的原因为英语不好,其次为专业技能弱和专业不喜欢,不愿从事外贸工作的在校生认为,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其次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只有12%的人选择动手能力’看来不少学生对于 意向职业较为理想化,不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低,只有一半左右的毕业生选择从事单证员#业务员#报关员等外贸工作,选择或放弃外贸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因素,其次是父母或学校等外部因素,从事非外贸工作的毕业生更加注重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关于从事外贸工作者的月收入,55%的人每月收入在2000 元+3000 元,21%的人在 3000 元,4000 元,只有 3%的人月工资在 4000 元以上,另外还有 21%的人月工资在2000 元以内,多数人对目前的工资待遇不够满意,希望能尽快提升,119商 业 视 角。与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相比,从事非外贸工作的毕业生对于目前的工作更加满意,目前做外贸的毕业生的月工资一般在 2000 至3000 元,4000 元以上较少,而六成以上从事非外贸工作的毕业生对于现在的工资待遇表示满意。即使从事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是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已经基本胜任目前工作,现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认为做外贸最重要的是实战经验,其次是英语能力,再次是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一半以上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认为国际金额危机对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只有二成左右看好外贸的工作前景,不如从事非外贸工

作的毕业生乐观。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选择从事外贸工作,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专业教育不能局限于国贸专业的核心技能,尤其需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巩固学生牢固具备工作所需要的通用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思维能力等职业能力,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适当再学习营销或会计等第二技能,毕竟技不压身。

第二,强化实践操作。大学生不能生活在真空的理想空间里,国贸专业学生尤其需要走入社会的大熔炉去亲身实践,积累丰富的实战工作经验,才能让自己在就业竞争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仅要在课程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或市场中去参加社会实践,在失败中学习专业技能。

第三,深化职业教育。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国贸专业学生对于意向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认识,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有点偏高,甚至少数学生有功利化或畏难情

绪等不良心态。我们要结合社会实际以及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就业观,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第四,提升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生是由于英语不好#专业技能不扎实等客观原因放弃选择外贸工作。不少毕业生反映学校的课程教学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所学专业知识对工作的帮助不大,不能较好地学以致用。为了学生更好地择业,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以及个人等不同因素,因材施教,克服英语#专业技能等种种困难,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5

昨天,一份基于上海市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状况调查的《上海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新鲜出炉。根据该报告,管理学、文学、理学同为上海市2008届就业率最高专业大类,而国贸、英语、计算机、金融、法学等5个“热门”专业职场遇冷。

据调查方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研究院介绍,此次调查覆盖了上海市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中的67所,本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2310人;在上海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5577人;生源地在上海市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1534人。

调查显示,上海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毕业生中,管理学、文学、理学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法学相对较低,低于上海市本科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5个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热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金融学、英语,却成为上海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4.8%。

此外,与上海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853元相比,2008届平均月收入下降明显,降幅达到19%。其中,平均实际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大类为经济学类(3204元),最低为理学类(2860元)。

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 篇6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熟练掌握外语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因而,外语专业一时成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热门。但是,从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来看,外语专业人才就业未形势却未必乐观。

独之秀职业咨询顾问指出,当前外语专业人才就业状况主要有以下问题:

(1)英语就业形势热中有降英语,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一项标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明确提出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因而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队的热情和投入一直居高不下,过渡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的饱和,大批只掌握了英语的求职者不由得陷入求职无门的窘境。(2)小语种人才就业因“语”而异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地翻译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的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出不少,如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的葡萄牙语翻译只希望有一年以上葡萄牙语翻译工作经验,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招聘负责商务谈判及日常翻译工作的西班牙语翻译,已经打出“应届毕业生也可”的条件。

(3)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企业选拔人才越来越注重实际能力而非一纸证书,这也许是残酷的商业竞争激荡后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做商务的人要知晓英语,学英语的人要懂得商务。懂得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又有非外语专业工作经验的翻译人才正在成为职场上真正的宠儿。如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招聘的日语翻译细划分为生产

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管理类、法务岗位和助理岗位等。一美资500强公司招聘的岗位是韩语财务,要求的是财务相关专业、韩语听说读写流利,英语良好,口语能沟通、有一年以上财务经验。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外语优秀,还掌握法律、经济、贸易、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已经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

英语人才过饱和,小语种就业形势参差不齐,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在长远的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纯外语专业人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多。

对此,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外语,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一种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而非一个专业方向,这是外语人才无法突破的职业瓶颈。当前,领导者和企业员工总体语言素质不断提高,外语翻译的存在空间必然不断缩小,据不完全统计,进入职场的外语专业人才到最后只有不到5%左右的人可以沿着双语翻译的道路走下去,而绝大多数外语类的人才都不得不面临知识结构转行和职业危机问题。

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只能被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兼容性比较强的行业接收,比如行政、市场、销售、商务等一直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进入相关行业之后,他们还必须处理好与工作涉及专业磨合。“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顺利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软着陆”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考验。

针对外语专业人才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独之秀职业顾问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特别指出,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广大外语类学子在大学阶段首先必须树立一个鲜明的自我的职业定位,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长,结合周围朋友和老师的意见,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以及必要的职业测评参考,才能得出准确的个人职业定位。

其次,在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之后,学子们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做好相应的职业准备,内容包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为将来的求职做准备;适当的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对语言有着特殊偏爱的同学不妨多掌握几门外语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在人人都能说英语的今天,同时熟练掌握两至三门外语对招聘企业来说,才是具备极大的杀伤力的。欧莱雅中国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曾坦言,尽管欧莱雅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但如果某位职员能够用法语与欧洲总部或公司上层沟通,其职业竞争力和在企业内部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

人生历程中,难免要走很多弯路,其实选择职业又何尝不是呢?关键是你是否想到要“务实”,少走一些弯路。只有将专业所长与市场需求衔接好,个人的职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煤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确立了保护环境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2. 企业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环境专业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通过对表1中的40家位于辽宁省的监测公司、咨询公司、工程公司以及科研单位的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各企业的调查, 除了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设有专职的环保员外, 其他的企业都是兼职环保员。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需要企业设置专职的环保员, 管理企业的环境保护档案及污染物排放申报等工作。对于环保咨询公司, 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私营环保咨询公司, 这些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环保专业人才, 比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以及ISO14000体系认证等专业人才。

3. 环境专业设置方向及每个方向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分析

通过以上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把对环境专业的人才需求归为两类:

3.1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环保工程公司、环境设计研究院、环保设备公司等。环境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1.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包括CAD制图) ;3.1.2 环保设备基础及环境工程学;3. 1.3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 1.4物理性污染控制。

3.2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咨询公司、科研院所、环境监测机构等, 从事的主要工作为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环境科学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2.1环境学概论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3.2.2环境影响评价;3.2.3环境监测;3.2.4环境咨询实用技术-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3.2.5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6物理性污染控制。

结语

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的研究, 建议环境专业的本科设置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 然后对选择这两个方向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 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及企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环境专业具体的设置方向提出了建议, 主要设置方向分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方向。既为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提供指导, 又能够给用人单位培养出更适应其需求的环保人才。

关键词:环境专业,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陆豪, 吴祖良, 江博琼, 李济吾.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1, 00:206-209.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03:1-14.

[3]吴奇, 金文, 雒新峰, 俞赞琪, 刘小冲, 高宇.环境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改革探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4]徐建平, 蔡昌凤.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01:59-62.

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 篇8

公司招聘发展的七大趋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技术的进步,新市场的出现,大大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实践。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在面对未来招聘工作的发展趋势时,必须面对以下主要挑战:

一、招聘媒介进一步多元化和网络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招聘媒介也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和飞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招聘主要手段是内部推荐、当街张贴海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发展到在报纸、杂志上刊登招聘广告,在电台、电视台上做招聘宣传,举办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以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招聘、猎头服务、人事代理、招聘外包等。随着招聘渠道的多元化,更加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当地的劳务市场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认识与了解,熟悉各种招聘渠道的特性,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招聘策略,使招聘资源投放更加准确和有效。

二、中小城市对中高端人才吸引力的进一步弱化

对于位于中小城市的企业,这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必须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在人力资源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各个环节上能真正为求职者着想。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应在制度设计上,考虑如何方便求职者到企业面试,降低其面试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例如,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可考虑为求职者报销面试来回车船费用、住宿费用,或安排专车接送求职者等手段来吸引求职者到本企业面试。

三、异地招聘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原来的根据地城市,到其他城市拓展业务。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迅速招聘到恰当的人才以配合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面对的问题。

四、全球化招聘

同样的,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走出国门,企业亦会对跨国人才产生相应的需求。企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有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经验的人。这要求人力资源人士必须要有拓展全球的眼光,掌握全球化的招聘手段和方式,方能进行全球化人才的招聘。

五、新的职位不断涌现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新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新的职位。据统计,现时劳动力市场每年涌现的新的职位有40-50个。对于新职位的涌现,亦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关注新经济的发展动态,了解和熟知新职位的个性特点,明晰其职责和要求,才能进行有效的招聘。

六、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亦越来越低,更加容易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出行成本亦越来越低,迁移到其他地方或城市去工作和生活的成本亦大大降低,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人们转换工作的成本,亦促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流动率,影响到企业,则是企业的流失率升高。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在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人员的高流失率。

七、校园招聘成为招聘工作的重点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完成,原来大量国有企业人员分流的结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规范和成熟,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熟手劳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将招聘工作的力度更多倾注于校园招聘,通过有效的校园招聘,进而完善的培训计划,以确保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

1、我国IT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2、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达到25万人,目前只有4000人,IC人才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6亿元,且以10%~20%的年增长率递增。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年均人才需求超过2万。

3、市场需求旺盛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稳中有增,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更加宽泛,需求主体也悄然变化。基本情况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需求不减,但竞争激烈。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广泛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人才需求平稳增长,但需求层次明

显提高;水利、能源、建筑、医疗、新闻、出版、广告、旅游等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机械、化工、冶金、石油、电力、造船、轻工、纺织、汽车、制药、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未来3~5年,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

4、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尽管IT业人才需求还有较大的空间,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在日趋激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9

财务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相对于会计而言财务管理则更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我国企业财务系统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看法还 仅仅停留在“数豆子的人”的阶段——认为会计人员无趣,不能生产财富等等。但随着市场竞 争机制的慢慢铺开,这种局面必将改变。身受大学教育,并在工作中积累到金融、财务分析 等经验的财务管理人才也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对每一家企业来说,人、财、市场都是 最为关键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以财务控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而且财务和投资、资本运作、金融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职业发展可谓是前途无限。但是我个人觉得本专业在工作中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工作经历,它是 一个“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刚毕业的我们可不会得到很好的待遇和很高的职 位,但我们应该计划好我们的职业规划,为以后成为 CFO(财务总监)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很容易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职业。其就业方 向主要有四个方向:方向一 外企或大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方向二 专业财务公司 ;方向 三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方向四 进大学任教。方向一:外企或大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财务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又非常稳定的职业,如果选择把财务作为职业方向,首选 的职业目标是做外企或大型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财务高管人才大都处于企业的核心层,他 们不仅要求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投资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按照目前 的经济环境,这类公司所需要的高级财务人员一般有财务副总裁、财务总监、财务经理、高 级财务分析经 理、财务主管等。当然这些职位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一般要求资质至少是在 会计师以上,而且还不得少于 5 年的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等。方向二:专业财务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能使个人快速成长的学校,其培训、工作和管理机制会令从业者学 到许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审计从业经历也会为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独特的视角。但 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会有很大的压力,工作强度很大,这对于刚走出大学校园、又准备在财务 方面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先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锻炼一段时间,等积累了工作经验后再转向企 业将会是很不错的选择。方向三: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资本运作在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有不错的金融知识背景,投身 银行、证券、风险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做专业的财务人员也会有广阔发展的空间。譬如,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证券分析师 的收入相当丰厚,而奇货可居的保险业精算师可以说是金领 职业。方向四:进大学任教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管类专业近年愈加的火爆的趋势,市场定需要大批的财务 管理人才。因此大学也需要一定量的财务管理精英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财务管理精英。虽然财务专业是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但是现在的人才市场上并不缺少会计基础人 才。本专业毕业以后做会计,是最保守也是最妥当的一条职业道路。而现在的行情是基础人 才太多,普通人才太多,优秀的财务人才需求还是很大。形成了“低端的泛滥,优秀的缺乏” 的这一种现象,从而导致很多同学已开始就放弃了从事会计这条道路。因此个人觉得如果想 要在毕业时顺利找到一份会计工作,也就是说成为一名预备级优秀财务人员,在学校首先要 把基本功练扎实,其次是尽量多参加实习,最后有条件的话再接受专业培训。在学校尽量在 大一就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过然后再向初级甚至中级会计师冲刺,上文说过学历在本专业中 并不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说各种会计证就不重要了,比如说会计从业资格证它就是一个从

事会计的门槛,如果你一个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了手里还会是一个学校发的会计 从业资格证,拿什么跟别人要高职位,高薪酬。还有就是最好能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财务管 理软件例如用友、金蝶等的使用——一定要会用它处理实际问题。因为目前稍微有点规模的 公司它们不一定能应用 ERP,但用软件进行基本财务处理已经很普遍了。实习对我们以后求职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能改变同学们本身对会计的认识,从而使我 们能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知识结构,也能帮助我们更加从容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财务工具,多看,多听,多学,多试——甚至你可以将带你的 老师做的事情都重复一遍。所有工作程序不仅要记清时间、顺序,了解各种票据、报表的格 式。时间一长,你就成专家了。这对你找工作是最大的优势——企业用新人不会让你去运作 资本,而是让你做基本财务工作,对前者,你只需要有完整的概念和知识结构就可以了,而 后者,则是实实在在必须会做的。在实习中,我们还可以多注意学习的是,沟通能力,观察 你的老师对工商税务的,对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技巧,揣摩心得。总之,我觉得不管具体从事哪个方向的财务工作,都要争取向高端发展,要做专业和资深人 士。低端的财务人员几乎遍地开花,而高级财务人才却始终是行业内的紧缺人才。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 篇10

一、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就业状况

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 近5年来该校的俄语专业就业率≥94%。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本科文学) , 俄语专业全国的就业率为≥85%, “211”院校的俄语专业就业率≥80%。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俄语专业实现了多方向就业。除去部分考研及出国培训的学生, 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报考政府机关;一部分学生瞄准了国内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另外有些学生以外资企业国内代理的形式就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民办高校俄语专业之所以会取得这样高的就业率, 笔者经过调查, 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就业与语言国家发展状况紧密相关

一种语言的使用范围是否广泛、使用该语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交流状况, 甚至局势是否稳定都是该语种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 俄罗斯经济明显好转, 所以, 这是俄语专业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

要想走出俄语相对就业范围狭窄, 实习机会较少, 缺乏实际工作技能的瓶颈, 必须为俄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大量的选修与辅修的课程, 鼓励学生针对职业方向选修、辅修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 确保学生掌握就业优势, 保持俄语专业生命力常青。

(三)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帮助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系统, 建立与信息基地、就业基地互联网络, 与信息员、校友保持就业人际网络。

(四) 学生拥有比较正常的就业心态

民办高校的学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能够放下身价, 降低找工作的期望值, 只求分得“一杯羹”, 不像公办院校的毕业生那样对就业期望值过高。

二、专业建设的着眼点———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对策

俄语作为小语种, 要想在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中保持强劲的势头, 保持现有的高就业率,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适度的调整。民办高校, 要想取得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认可, 必须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社会认可了, 家长也就认可了, 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保障。所以, 民办高校必须把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形成学校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高校和社会的开放式的双元评价, 可以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也成为了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发展的指挥棒[2]。

(一) 找准定位, 明确目标

民办高校的俄语专业必须紧密与市场联系, 敏感度应该比公办校更高。以就业为导向, 增强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资质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建构针对性强、设置科学、合理、实用的俄语人才培养方案, 从而培养出语言应用能力强, 知识结构合理、文化视野开阔、竞争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我们培养的不是学术研究型的人才, 而是具有良好的俄语实用基本技能, 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毕业前完成就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

(二) 实用、科学的课程设置

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应该培养的是俄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不是单纯以语言为主, 而是要围绕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设置。根据俄语专业下设的不同的专业方向, 我们要规定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 同时开设公共必修课, 如计算机实际操作课, 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软件。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 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和俄语技能, 从而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岗位及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 以交际为目的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3], 根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俄语专业必须要做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改变现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高效的俄语课堂必须使俄语课“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在“动”中得到知识, 在“动”中学会俄语交际;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多说、多练, 彻底告别哑巴外语;必须让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 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

(四) 实行中外教合作的授课模式

学习外语, 最主要的是要有语言环境。实行中外教合作授课这种模式, 有两个优点。首先, 学生从开始学习俄语, 听到的就是纯正的俄罗斯人的发音, 全俄语的授课又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俄语的氛围中, 逐渐培养俄语思维, 中国教师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语音、语调, 还是在听力、口语方面, 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 联合授课可以大大提高中国教师的外语水平, 学到俄罗斯高校的教学方法、授课方法, 纯正的语言表达方式, 能够快速提高民办高校俄语教师的语言和教学水平。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五) 注重过程教学管理

传统教学非常重视“节点教育”, 即一年级学完达到什么水平, 二年级学完符合什么标准等等, 为此而设计的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 专业外语四八级考试正是这一教育的产物。我们认为, “节点教育”利弊兼存, 而新时期的外语教学更应重视“过程教育”, 即把握好学习和发展两个过程, 解除对学生不必要的束缚[4]。俄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测评, 不能仅仅以期末一张试卷来评定, 而是必须强调过程教学管理, 即注重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模式, 最主要的是加大平时考查的比重, 过去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 实施过程教学管理后该比重要加大到50%。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平时对俄语学习的重视, 减少一些学生由于考试紧张等因素所引起的考场发挥失常, 影响考试成绩的弊端,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交际能力。

三、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发展需要的条件保障

结合我国俄语教育的现状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 根据市场对俄语人才提出的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民办高校俄语专业的发展。

1.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对其他高校俄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奖励措施要同样适用于民办高校的俄语专业。

2.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俄语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考中, 黑龙江省俄语考生降段20分录取, 这个优惠政策受到俄语考生和家长们的欢迎。为了保证俄语生源, 黑龙江省已经开始规划、管理与协调各地市开设俄语班。陆续在中学采取优惠政策, 开始招收俄语学生。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民办高校和其他高校获得比较稳定的生源。

3.民办学校应当加强对俄语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业务培训,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 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 鼓励并资助教师短期出国访问学习, 定期派一线教师赴俄罗斯或独联体其他国家深造。

4.民办高校的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俄语专业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给出一定的政策倾斜, 制定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策略, 以保证该学科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总之, 民办高校的俄语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为目标, 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 提升教学水平, 从而增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有用的人才, 让民办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信赖。

摘要:近些年来, 中俄两国在航天、石油、经贸等领域的一大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 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合作都需要大量既懂相关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全国俄语专业的就业率为85%, “211”院校的俄语专业就业率为80%。然而作为民办高校的黑龙江东方学院俄语专业近5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左右, 这一数字引发了社会对民办高校俄语专业的专业建设的关注。

关键词: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就业,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一森.黑龙江省开设专业俄语院校[EB/OL].http//www.partnery.cn.2009-12-14.

[2]李芳.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人才培养八种战略升级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 (10) .

[3]张凤珍.浙江省高职院校外贸俄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 (8) .

上一篇: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下一篇:百丈中学初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