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创业课程:让创业教育“起步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的讲话中提出:力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所突破。创业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持续10年的创业教育实践,为重塑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观“样本”。

创业教育“十年磨一剑”

石磊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4年的毕业生,直到今天,他对该校王建平老师创业教育课程依然记忆犹新,正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他才选择了他喜爱的跆拳道创业之路。据了解,目前该校已有2200多名学生选修过创业课程。从2005年开始,还在北京市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创业起步校际选修课,为近8000多学生普及了创业教育,实现了优秀创业教学资源的共享。

通过创业教育,许多像石磊这样的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并小有成就。跟踪调查发现,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能够早一点找到工作,就业率和就业起薪点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创业教育提升了就业能力。

1999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当时北京市的高职院校里率先开始了创业教育。不同于一些高校把创业教育以几场培训会、就业辅导等形式相代替,该校将创业教育开发成为课程,并在2009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拥有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校只有4所,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一所高职院校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作为课程负责人,王建平老师深有感触,从1999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自编讲义,开始探索创业教育到底怎么搞,到最终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间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挫折。她说,在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过程中,创业教育团队老师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即便如此,也几次以失败而告终。

王建平认为,创业教育的初步成果,离不开该校领导的支持,以及教育团队所具有的两种精神:一是傻子精神,她说,实际上搞创业教育挺艰难的,面对创业教育相对艰难的局面,傻子精神就是不要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二是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创新性的思考与实践,创业教育课程也做不成国家级精品课。

对于学校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王建平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说目前处于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就像课程叫“创业起步”一样。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怎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还有学生的创业实践到底怎么搞,以及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例应该占多少,怎么样借助企业家的力量搞好我们的创业实践,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候也很令人困惑。现在有一个阶段性的建设成果,接下来就要继续推广,然后完善、发展。

对此,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田宏忠表示,要在目前创业教育的基础上,使学校能够在职业教育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创业教育:一是要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二是要使创业技能训练实战化,从虚拟创业走向真实的创业过程;三是进行创业扶持的制度建设,打造学院创业孵化的基地或者中心。

创业教育“大家”说

3月17日,为了学院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团队教师高岩、张晖共同策划了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研讨会。对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与会创业教育研究者,以及业内人士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为高校如何搞好创业教育出谋划策。

创业教育研究专家

曹胜利: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助理、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

创业教育的理念,我们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个人认为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差距。九十年代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的问题,为什么今天才感觉到?学位等于工作的公式不再适用的时候,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求职者,而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成功创业能否学习、复制?尽管中外都存在很多的案例,但是否可以形成理论,建立一个新的学科,这是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创业教育不等于创业培训,创业培训也不等于成功创业,三者是有紧密联系的,同时又有本质区别。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做上下工夫,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有学习的经历,还要使他们获得学习的能力,由学会到会学是根本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课程教材改革上提出来的改革模式很有价值,“创业起步”,从名称上就非常的科学,符合学生的实际,但我们只能解决创业起步和相关素质培养的问题,真正学会创业还是要到实战中去。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确确实实的帮助。

余祖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关于创业教育,这里有一个道的问题,这个“道”叫创业文化。中国缺乏创业文化,温州就很有这样的文化。我现在研究工业文化进校园,这个面也很宽。此外,必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我们现在只知道生活性服务业,不知道生产性服务业,知道生产性服务业不知道工业性服务业,安装、修理电梯叫工业性服务业,生产电梯是叫二产,这种服务业会越来越多,我们职业教育要研究职业分类对创业的影响。

于萍: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北京办公室主任

我现在觉得大学生挺了不起的,他们敢想敢干,这是他们非常优秀的一面,但是他们非常缺乏实践,其实他们有很多才华只能在干中体现,但是他们没有把这个机会把握好。我想说的是实践是第一步,是更重要的一步;在实践这个问题上,学校是一个弱项,因为学校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

所以,我讲到企业家,企业家是真正的实践者,他们身上有一股韧劲,有一种创业的精神,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这些企业家对这些青年和大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跟市场结合,要把这些企业家的资源用上。

创业教育实践者

路军:北京林业大学创业教研室主任

我们学校的创业协会是我发起的,它的名字比较特别,别人一般直接叫创业协会,我给它起的名字叫做“成功创业者协会”,大家从这个名字上能听到什么样的倾向?我这里有个数据,70%的大学生不知道他学的课程有什么用,后面又询问了一些教师,居然有30%多的教师不知道他教的课有什么用,那么创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补充和清醒剂。

大学培养的是全方位人才,真正创业的比例,专门有个统计,是1.94%,非常少。那么如果仅仅为了这1.94%,我们如此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开展创业教育就有点头重脚轻了。所以我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个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所以,我发起我们学校的创业协会,就是着眼于培养人,培养一个有成功创业素质的人,而不是马上去真刀真枪地开公司、做买卖。

郑利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书记

我觉得应该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创业,而不是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就开始创业。现在,大

学生创业最大的挑战不是说没有创业机会,而是他们不具备创业的才能,缺乏真正的创业人才。有才能的人就不愁就业问题。此外,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搭建舞台。如果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话,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现在教育部提出来把学校社会化,其实这可以和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是很好的基地。比如,学生食堂、商店、机房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管理。

张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北航由高教司委托从2003年开始开展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做得比较早。我感觉,我们提倡开展创业教育视野不能够过窄,应该更宽泛一点,通过创业教育,我们学生将来的事业能够发展的更好一点,不单单是创办一个企业。现在一提创业教育,说的是很宽泛的创业教育,但讲着讲着就变成创办企业了。创业教育跟创办企业可以说是不一样的,但是创办企业的教育应该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

创业者说

郭召良:北京昭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创业首先也是一种就业,创业的要求远比一般的就业要高,所以它应该属于一个提高的层面。比如说你要去当老板,首先你得学会管别人,学会管别人之前首先要管好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去管别人,这是一个更高的素质的要求。我觉得应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用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职业指导,增加创业教育的比重。

王晓庆,北京视得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在有人说刚刚毕业就直接当老板,我认为基本行不通,但是我们可以把创业另外一个话题引出来,就是创业教育可以打造更好的打工者。另外,现在大学里喜欢提创新教育,其实,创新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少数人走的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校里面都在讲0ffice,如果学生聪明的话,就可以学wpS,因为国家必然要支持民族的软件,这就是我们学校要考虑的问题。

鲁争征:中国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提高学习能力课题负责人

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参与创业实践?我认为从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就应该有创业和就业的教育实践,这样的话就使专业课和实践课结合得比较紧密,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他能很快地受到社会的欢迎。创业教育问题,不仅是对我们教育体制的挑战,对学生今天就业问题的挑战,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挑战。

[链接]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创业学已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可以说,创业教育已在美国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社会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

美国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思想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美国许多高校都要求所有教学科目都应体现创业教育思想,所有的教师要求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至于商贸、财税、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更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每门课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素质。

在美国的创业教育中,还重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内容的体验,同时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美国教师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创业活动进行的。在创业教育国际协会指导下,职业技术教师用一周的时间体验创业活动,如教师组成小组,以经营商店为例,从寻找店铺地点、取名、店面设计、销售目标定位、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环节,通过有序的体验,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美国创业教育组织有序,财力支持有社会保障。美国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活动开展活跃、积极。这些组织包括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层次众多,他们在创业教育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的开发、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工作上进行相互支持。这些组织吸引大批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还获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这些社会机构提供经费赞助创业竞赛,激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

作者:李 萍 张 毅

第2篇:创业学院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面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创业学院作为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应当构建系统化、操作性强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的意识,降低创业法律风险,促进大学生和谐创业。

[关键词]创业学院 创业法律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慧(1981-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经济法。(江苏 徐州 210008)

[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创业教育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行。我国高校把鼓励创业作为政策取向,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采取措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基金,开设创业类课程,开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据统计,211高校中,80.4%的大学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65.4%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业,还有很多高校开办了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创业学院通过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复合型人才。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学院的核心,但当前创业学院所开设的创业课程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创业学院设置了“创业学”“创业团队训练”,引进国外的KAB、YBC等项目,有的学院只是将“管理学”“营销策划”等工商管理类课程移植到创业教育课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缺少对创业者风险意识的教育,更缺少对创业者法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对徐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显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认为创业中会遇到法律难题的占50.35%,“有所了解”和“根本不了解”创办企业的法律程序的占65.84%,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系统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占78.01%;已创业的大学生中85.89%遇到了开办企业和经营方面的法律困境,由于欠缺法律意识导致创业失败的占41.63%。这表明,实践中创业者欠缺法律知识问题非常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加强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创新性改革,使学生能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创业,使其健康发展。

二、构建系统化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的发展不断呈现法律化的趋势,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创业也是一个法律行为,从法律上讲,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利用其现有的控制资源和自身能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寻找创业机会,通过自主创办经营实体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一旦开始创业,即使是设立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也会涉及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高校创业学院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系统化的创业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的意识,降低创业法律风险,促进大学生和谐创业。

(一)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价值理念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公民具有法治的精神,即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支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当遵守法律、信仰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业。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创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在整体授课过程中,应该灌输给学生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即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以培植同学们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为核心,缔造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

(二)强化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为大学生建造创业法律风险的“防火墙”

《汤姆森商法教程》开篇即指出:“那些踏入商业世界的人会发现他们要服从数不清的法律和政府规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创业活动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是健康理性的。在大学生创业前,应掌握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正确、合理的法律决定。然而,据调查,当前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创业学生的法律教育,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部分选修课,在课改后“法律基础”课程压缩为6学时,难以满足创业大学生法律知识的需要。创业学院应当设立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需的企业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竞争法、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保证创业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通过创业法律知识的强化,大学生创业前就已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事前救济”。

(三)强化大学生用法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实效性

在了解创业法律知识的前提下,要使得大学生学会用法,真正地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1.大學生依法从事创业活动,将企业运营中的各项活动纳入法制轨道,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风险。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企业权益保护高峰论坛上,法学家李建伟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9年,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企业面临多种法律风险,民营企业家欠缺法律意识则是企业“短命”不可忽视的内在根源。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规范行为、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做到不违法经营,在法律的框架内从事投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经营者的权利,保护自身权益,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2.大学生创业时需要运用法律,依法妥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对徐州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问卷调查》中,关于“在创业中遇到法律问题采取何种解决方式”的问题,选择向律师求助的占63.83%,因为“解决纠纷成本过高”而放弃权利的占37.59%。由此可见,创业大学生多数情况下不知道如何自己解决法律问题,而是选择向律师求助,这种“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救济,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法律程序的教育,指导他们如果发生矛盾和纠纷,应具有积极搜集证据的法律意识,并且寻求最稳妥的、解决争议的手段。

三、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业学院是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担,应当构建系统化、操作性强的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创业降低法律风险。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属于创业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以应用为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注重实务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法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分析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师资队伍的改革,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应由“创业法律理论”和“创业法律实务”两大部分组成。

(一)创业法律理论课程

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创业每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可以将创业法律理论课程划分为:创业准备阶段相关法律制度、创业经营阶段相关法律制度、解决纠纷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

1.创业筹备阶段相关法律制度。(1)企业融资法律制度。大学生在创业初会遇到融资和企业形式选择两大问题。在创业融资方面,需要为大学生设置《物权法》《担保法》等关于融资借贷的基本法律规定,同时教授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的特别法律规定,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等项工作中用于扶持的事项等。(2)创业企业法律形式。我国企业法规定,投资者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愿选择企业形式,根据我国已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大学生创业者可选择的企业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根据法律规定,不同的企业形态对于最低注册资本、投资人承担责任的要求不同,如《合伙企业法》没有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一人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创业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企业的注册登记。

2.创业经营阶段相关法律制度。大学生在创业经营中会与不同相对人发生社会关系,根据相对人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种社会关系,一种是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另一种是与平等民事主體之间的商事关系。行政管理关系主要由经济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此类法律主要调整行政主体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主要用于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商事关系主要由商法调整,包括《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等,此类法律主要是调整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求经营者在“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保护公序良俗原则”的指导下从事商品交易,依法经营,使企业在法制轨道上运转。

3.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社会公共利益。在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法律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介绍,使创业者在未来经营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并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创业纠纷解决法律制度。创业中,解决创业者与相对人、第三人产生的纠纷,涉及程序法律规定。在课程体系中,应当详细介绍《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培养学生的法律程序意识。

(二)创业法律实务

创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特征的、以智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自我谋职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或他人的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掌握创业实战知识,仅有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创业法律教育应当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第一,要开设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要有丰富翔实的案例作支撑,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要开办法律实务讲座。定期聘请具有较强法律实务能力的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为大学生开设讲座,教授学生如何制定企业的法律文件包括各类合同,如何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商事务管理,以及如何仲裁诉讼等方面的法律实务。第三,要开办创业项目法律指导。对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进行具体的法律指导,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提高创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业大学生应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创业学院应当发挥载体作用,完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法律素养和法律认知,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创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文川.法制视野下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2(9).

[2]叶红.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王慧

第3篇:基于创业学院模式的高职创业教育改革

摘 要: 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职的重要内容,各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创业学院为载体,从招生体制、教学安排、日常管理等方面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尝试。对该校创业学院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高职创业教育的改革深化。

关键词: 高职;创业教育; 创业学院;一校两制;实践导向

随着创业教育地位的提升,各院校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在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该校”或“工商学院”)组建创业学院,并将其设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在创业人才培养上积极尝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业能力,其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的创业意愿率、创业参与率、创业成功率等指标上均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一、创业学院的成立与意义

1. 创业学院的成立背景

在2005年前后中国电商发展起步阶段,工商学院一些学生开始尝试电商创业,并在创业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创业学生示范引领下,该校越来越多学生开始从事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创业学生成为学校一个庞大群体。根据2007年的相关数据,当时在校7 000余名学生中,有1 400名左右学生在从事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创业学生因忙于创业实践,其对该校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创业学生管理成为该校需思考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该校于2008年12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打破专业界限与年级界限,组建了创业学院,协助学生进行创业成果认定、创业课程学分替代等方面工作。

创业学院正式成立后,开始以职能部门形式招收学员班。为挑选合适学生,创业学院当时对入围创业班学生设定了一定门槛,从事实体经营的学生月平均收入须在8 000元以上,从事电商创业的信用等级必须在四颗钻(淘宝店铺获得2 000笔好评)以上。首批30名学生均为正在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学生,其所属专业与从事创业活动也不一样。在学员班学生中,既有从事电商创业的,也有运营实体店的。针对入围的学员班学员,创业学院专门开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工商税务、财务管理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相关课程,以满足学员的创业需求。在教学形式上,创业学院采用开设讲座、学员交流等方式,同时聘请企业家授课,针对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 创业学院成立的意义

在深化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大多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方面,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专业课程间冲突严重,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创业课程与专业教学相脱离,难以有效培养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创业学生在现有评价模式下,其能力难以有效培养,教育评价标准模糊,其价值导向不明确。创业学院的成立有助于缓解上述问题,创业学院成立之初将自身定位于培养“学生老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老板”为目标。

为有效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协调学校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学院的建设纳入全校性工作,该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以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区别于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方针对创业学院提出“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创业学院定位于培养“学生老板”,从招生到教学,再到日常管理,各方面都与普通二级学院存在较大的差异,涉及全校招生、教学、学工等各方面工作。

二、创新招生体制,建立创业学生“进出机制”

根据该校创业教育相关规划,创业学院由创业班与学员班两部分组成。创业班由创业学院自主招生与自主培养,课程设置、学生考核等方面由创业学院全权负责,从新生入学时就明确将创业作为发展方向;学员班由各二级学院设立,与创业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创业学院负责其创业成果认定、创业课程学分替代等与创业相关事宜。在实践过程中,灵活的招生制度赋予了学生是否选择创业的权力,赋予学生更多成长空间。

1. 以专业为依托进行“一次招生”,将创业意向强烈学生集中培养

随着校内创业群体的增加,该校创业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不少创业意向强烈的高考学生,直接为了创业而报考工商学院。为加强创业教育的统筹管理,该校将创业学院建制成基本的教学单位,配备班主任及其他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行统筹管理。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方在学校内部招聘有志于创业指导的教师为创业班主任,还将部分经管、商贸等专业教师纳入创业学院;校方还聘请部分校外创业导师,定期来校作创业交流。

为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在成立第二年(2010年9月),创业学院在负责协助各二级学院管理创业学生的同时,还开始以“二级学院”形式,依托与创业较近的相关专业,每学年从录取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新生中,根据学生个人意愿、班主任面试等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学生进入创业班进行培养,将这类学生直接定位于学生老板。与其他二级学院相比,创业学院的专业方向均为创业方向,即电子商务(创业方向)、市场营销(创业方向)、物流管理(创业方向)、国际贸易(创业方向)。创业班均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招收30名学生,每名学生均要求从事创业相关活动。

创业学院负责创业班学生的培养,同时对创业班学生进行考核。根据相关政策,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创业班可有少量学生(具体数目由班主任与学生双向决定,一般控制在5人之内)转出创业班,加入到其他二级学院完成学业。转出分为主动转出与被动转出两种情况:主动转出是指学生本人在创业班学习一學期之后,不适应或不认可创业班的教学模式,主观上想退出创业学院,经学生本人申请,可申请转到其他二级分院(通常是原录取专业或相近专业),这种情况通常会无原则转出;被动转出是指客观上学生创业业绩等不符合创业学院的要求,未获得相应的成长,班主任认为其在创业班不能学到相应知识,个人不能获得成长,创业技能不符合具体要求,其不适宜在创业学院学习发展,而更适合在其他二级学院发展等情况,可申请转出创业学院。针对转出创业学院、回到原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学校层面会对该类学生进行学业预警,为其配备专业课指导老师,确保其转出创业班后,能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

2. 依据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二次招生”,确保学生选择合适路径发展

根据该校相关政策,其他二级学院学生在大一上学期末均有机会从所在专业申请转入到创业学院大一创业班,每个创业班转入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

在部分学生转出创业班的同时,其他二级学院有创业意向的大一学生(不分专业),依据相关创业业绩或其他佐证自己创业能力的相关材料,在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也可申请转入创业学院。针对申请转入创业学院的学生,以“双向选择”为原则,其必须经过创业导师团的严格审核,确保有班主任接纳其加入班级,以补充“转出”的学生。创业学院对学生的“转出”与“转入”之间设定一定标准,其主动权由创业班班主任来把握。“二次招生”尊重学生成长自主权,确保创业学生的“进出通道”顺畅,保证“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能有机会进入创业班学习,进入创业班的学生不想创业有退路”。

除创业班外,创业学院还在其他二级学院招收学员班,学员班通常在每学期之初对外招生,由其他二级学院的创业学生组成。学员班招生不分年级、不分专业,主要依据其创业业绩。学员班可申请课程替代,同时,创业学院会根据学员班学生需求,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学员班的课程能抵相应课程学分。截至目前,创业学院共招收了12期学员班,每期学员班从20人到60人不等。创业学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灵活选择创业教育活动的形式。创业活动的项目成果经认定后可以替代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学科成绩,并记入学生成绩档案。学员班修完全校课程后,符合毕业条件,发入学时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

三、教学上体现实践教学导向,创业成果可替代相应课程学分

创业学院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定位于创业人才培养,其将创业取得的业绩作为学业的主要考核部分,将创学结合为核心理念,要求学生从事真实的创业活动。为保证创业实践的合法性,学生创业成果可进行相应课程的替代。

1. 以创学结合为核心理念,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实践导向

创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其能让学生从能力训练、经验积累、社会资源获得等方面获得益处。没有真实的创业实践,很难让学生获得创业能力;学生不参与创业实践,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当前很多院校创业实践局限于模拟,创业模拟活动有其局限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实施真正的创业教育,必须让学生从事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随着创业教育地位的提升,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普适性的创业类课程,但其仍然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其教学模式局限于课程上的理论讲解。

在教学内容上,创业学院注重学生对创业内容的体验,以“创学结合”为创业学院课程开设的核心理念,其在课程设置上以“五五开”为原则,确保学生能有机会进行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就是实现学生学业向创业转化的桥梁,要将大学生培养为创业者,必须要通过勤工俭学、创业尝试等实践教学形式[1]。在创业实践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创业学院主张在创业实践中发展创业能力。在创学结合的实践中,创业学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实践教学提升到重要地位,秉承“先实践后理论,创学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锻炼,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在真实的创业情境中,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了对创业的神秘感与畏懼感,增强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在积累相当程度实践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这样学习由原来的“要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要学”;学习成为一种成了学生自愿的内在行为;学生能积极走进与融入学习;基于实践基础的教学,学生更易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2. 充分肯定学生创业行为,鼓励创业成果进行学分替代

在实践导向下,创业学生从事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何平衡创业与学业间的矛盾成为新问题。一些学生在创业上表现优异,但却因为忙于创业而缺席正常的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创业行为被校方认可,该校提出了学分替代理念。学分替代是指如果创业达到一定标准学生,可采用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创业成果等进行相应课程(思政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等除外)的学分替代;一些专业课程申请学分替代被批准后,可予以免修[2]。

不管是创业班还是学员班,创业学院对学生的创业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定期对学生创业进行考核。为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创业学院还提出“不分专业与年级,学生的创业业绩可进行课程替代与学分替代,创业学生的课程设置由学生自己来制定”等理念,创业学生还可申请部分课程免修。为使学生创业无后顾之忧,创业学院在创业班教学计划中设置一定量的非课程学分,将学生的创业业绩、创业经验分享等折算为学分,纳入学生综合测评。针对学员班,创业学院则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程替代。

四、加强创业过程监管,提升创业服务能力

实践教学导向下学生忙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这给创业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创业学院在注重对创业学生创业业绩考核的同时,加强过程监管;积极转变角色,将对学生的创业管理提升到创业服务。

1. 加强对学生创业的过程监管

尽管创业学院以实践为导向,其注重对创业学生创业的结果考核,但“结果导向”并不表示校方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创业可脱离于学校视野之外。通过课题组调研获悉,与非创业学生相比,创业学生在外住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财产纠纷等方面存在更多潜在隐患,一些学生假借创业之名,游离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为规范创业学生的行为,创业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校方先后制定了十余个相关文件。出台了《关于鼓励与扶持在校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试行)》《在校学生创业认定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将一些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以课程替代为例,为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校方制定了课课程替代的具体实施细则,并在管理中严格执行。第一,申请课程替代的学生,其创业业绩须为本人创业实践所获取,严禁采用非本人创业成果,否则按作弊论处;第二,学生在教学期间须保证从事科技创业、实体运营、网络创业等法律许可范围内相关活动,并接受学校各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2. 积极转变管理角色,为创业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当各高校都在为如何创业管理而苦恼时,创业学院则转变教育理念,将“以创业学生成长”为本,将针对学生的“创业管理”理念提升到“创业服务”理念,努力提升其对创业学生的服务水平。创业学院近年来除了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外,还努力吸引校内外资源,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扮演好创业孵化器角色。为解决创业学生资金难题,学院设立“短期、无息、公益”的同創基金;同时,引进校外创业贷款,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创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创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创业指导课程,在日常管理上体现服务学生导向,教学与管理均围绕学生创业而进行。传统师资与创业导师间的要求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部中有62.8%的教师具有创业经历,这些创业导师其专业知识严谨。创业学院鼓励教师从事相关创业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创业。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外,还为其提供企业登记注册、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资金申请、确立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产品定位、进行投融资等各类创业服务,为学生在创业上提供全方位指导。创业是个高风险创新行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创业学院扮演的角色就是服务学生发展。

五、结语

基于创业学院模式的创业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方面,创业学院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教师参与学生创业指导的积极性,提升了高职创业教育的成效。另一方面,创业学院模式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深化解决。

[参考文献]

[1]贾少华.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探寻——探寻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客观规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21-124.

[2]徐玉成,罗晓芳.课程替代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启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26-31.

[3]严毛新.走向差异:高校创业教育的应有格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48-52.

[4]Fiet J. O.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 :1-24.

[5]陈德虎,陆秋萍.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高校创业学院建设的视角[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02):19-24.

作者:金祖旭 徐玉成 贾少华

第4篇:创业教育课程总结

姓名:张大伟 班级:2011级经济1班 学号:2011484359 创业教育课程总结 上了这么久的创业教育的课,受到的启发和思考真是挺多的。因为营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有本门课的总结主要是对营销的理解。 从大多数的成功企业家来看,他们的成长的最初岗位是营销员, 其实营销呢,不管是针对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是对一个产品的的内在品质和内在形象的把控,与其说是对产品的销售,不如说是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和推销技巧的掌握程度,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环节,那么就可以做到成功的营销啦。 那么,如何对一个产品做到更为熟悉呢,那就要把这一产品的分位划分好,各个环节确认好。按照任书记的讲解,对产品做了这样的划分,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要想把一个产品做好,一定要有核心的产品,还要通

四买服务,就是买公道,买个平等交换劳动,买个心理平衡。买房款是血汗钱。您伺候别人,挣了钱买房子,卖房子的就该伺候你,卖房的拿了伺候你挣的钱,去买别人的伺候。全社会都在互相伺候,平等交换劳动,也就是平等交换爱心和责任。卓达小区由正规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和服务。您有什么困难只要拨通物业公司的值班电话,工作人员会在五分钟内赶到,为您排忧解难。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退伍军人和武警组成的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时刻保卫着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全心全意为住户服务,使您住得安心;受过专业培训的环卫、绿化工人让您生活在一个优美、整洁的大环境中,使您住得舒心;职业化的维修人员让您住得省心;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让您住得开心;卓达社会大学的专家教授可以让您开阔视野,获得新知,增强信心。我们的目标是给您提供星级宾馆的服务,每天有专人为您擦洗楼道,就这一条,你就不好找。 五买低收费,就是买回报,买个高标准的生活,低标准的负担。这好那好,但处处收费,工薪阶层也受不了,至于变着法高收费,住户则苦不堪言。勿庸讳言,省会居民收入在全国还不算高,收费低,是广大住户的企盼。卓达小区实行福利性物业管理,不但不再收各种集资配套费,而且保安、绿化、环卫、维修、开水、乘车、健身、娱乐等项目免费;乒乓球、台球、游泳、健美、武术、棋类等俱乐部免费开放;社会大学免费听课;图书馆阅览室免费借阅;我们每年还为住户子女提供二百万元的助学金等等。

六买品位,就是买自我超越的机会,就是买芳邻。在卓达小区,住有数百名高等院校的老师,有在各行业事业有成的人士,有自己的社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有免费的家教中心,有鼓励学习的奖学金,最为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在石家庄任何一个小区,都不可能同时居住数百名教授、专家,数百名的公司经理,而在卓达,这已是现实。高雅的谈吐、友善的微笑、文明的习惯、整洁优雅的仪表,在这样的人群中生活无疑提高了您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您孩子的成长将产生重大影响。若干年后,我们小区的孩子,将以德、智、体、美诸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令小区外广大家长羡慕,令教育工作者瞩目。

七买商业机会,就是买发展、买前途,买事业。在卓达小区,住户得到很多的商业机会(有的住户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因为得到了较多商业机会,很短时间内,又赚出了一套甚至几套的房子)。这里有不期而至的机会可能彻底改变您的一生;这里有众多科研机关和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将有助您事业的发达;这里有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可以给您提供各种方便、迅捷、正规的商业服务。

八买升值潜力,也就是买未来。随着市区向东南方向拓展趋势的定局,卓达小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开始显现,土地及房屋的价格攀升显著,尤其后期升值潜力巨大。市中心一带的房子,每平米3000元以上,已基本接近石家庄人的最大承受能力,升值空间自然很小。而在卓达小区的房产升值潜力巨大,即便从投资的角度,人们也愿意选择卓达。

九买低价格,就等于买一拣一。卓达书香园公寓楼起价每平方米仅售1398元,基本上已是安居工程房的价格。之所以采取如此低的价格,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能够大规模运作,且从不怕吃苦受累,多干一些,利薄些也没关系。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工薪阶层的实际困难,在不影响企业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房价,让惠让利于广大工薪阶层,此举已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众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入住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对广大购房者,也要算帐。若以距离来测算,比卓达近2公里,房价每平方米2000元;近3公里,房价每平方米2600元;近4公里,房价每平方米3000元。若买近2公里的2套,可以买卓达3套,买近3公里的1套,买卓达2套;买近4公里的1套,买卓达2套还余下装修钱。从生活发展看,在人们有了房子后,就要解决汽车,起码三分之一的家庭是这样。还以买近于卓达2公里120平方米一套房为例,买卓达房则可以省下一部

七、八万元的轿车钱。若与买近4公里的120平方米的房子相比,则可省下近20万元,足够一部奥迪车。说到车,几年内十分之一家庭有汽车,已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车停在哪?想想你身边,若居民区内五分之一的家庭有了汽车,生活必将瘫痪!卓达考虑到了这一点,整个小区规划到了每户一个车位。

以上是购房者的九买,也应是开发者的九卖。可以不买卓达的房,但买房不可不坚持这九买。 那么路长全的主要经营理念有十:一,顶天立地:大处要壮阔,小处要锋利;不顶天走不远,不立地走不动;中国企业营销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粉碎小框架,建立大思维.二,

先者生存:而非“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全新的游戏;营销世界正以前所末有的速度生发生着你闻所未闻的变化. 三,速度领先:导致资源富集 在社会大众眼里,丧失速度是最大的风险,“最快”就等于“最优”; 速度背后的低成本优势.四,优势突显:进取者不能没有制胜的优势。成功者要想持续保持优势,不能有致命的弱点;面对于积极争取的后来者,却不能没有制胜的优势. 五,升级超越:进一步海阔天空 。升级领先实现竞争超越,升级超越使你凌驾于对手之上;从生存竞争跨越到发展竞争,你就完成了从“地上跑”到“天上飞”的本质蜕变. 六,切割营销:将对手逼向一侧面对庞杂的市场怎么办?切割!切割!再切割!就像吃蛋糕一样,拿刀切一块下来!直接有效!这就是切割营销,将对手逼向一侧! 七,从“打靶”转向“搏弈”:推移时代的营销战略“变化”中抓住“不变”的主线;“不变”中利用“变化”的力量. 八,品牌4S战略:高效构建强势品牌 没有品牌的经济是“大树经济”,才真正具有竞争力,是有骨头的经济!九,战略是一把刀:握住刀背的那一面 战略是一把刀,你握哪一面? 如果你握住刀背的那一面,最坏的结果也会保护你;如果你握住刀刃的那一面,最好的结果也会伤害你。十:拒绝用管理“骆驼”的方法管理“兔子” 用管理“骆驼”的方法管理“兔子”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管理误区; 骆驼骨架大,不能跑得太快了,所以跨国企业稳健;而兔子生命特征是速度,没有速度,中国企业就没有未来。 以上是我对于营销的一些认识,当然关于两位营销专家的的具体营销策略,是课后我上网进行了搜索得到的。

第5篇: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就业指导,创业,研究,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求职与创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学生个体有着自身特点,就业模式也与一般高校有所不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高职院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重视不够,指导与服务不连贯。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属于必修课,基本上是在毕业前一年开设,课时数的分配和其他专业课比相对较少。所以,一学期十几个课时的学习达不到学生和教学需要的效果,且还包含就业和创业两部分的内容,课时量无法满足需求。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多层面的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老化,与现实社会脱轨。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指导简历制作,如何写求职信,就业与创业政策的分析等,缺乏全面与现实接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内容也泛泛而谈,并没有实现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从课程中没有获取太多有用的技能和信息,有的甚至还不知道真实的求职现场究竟是什么样。3.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即老师传授,学生听,并没有给予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学生也没有真实的就业体验和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普遍对课程不感兴趣,就无法达到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良好的效果。4.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的专职人员以及就创业课程的专业教师人数不多,各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也很少,并且等级不高。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性不强,难有实效。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转变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认识,就业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来探索。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系统性、全过程性的指导与服务,这门课程应该贯穿大学始终,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成连贯的体系,这样的系列课程也必须是公共必修课,课时数不能少于20课时。2.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是课程的核心,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是系统性的工程。首先,教师团队的组成可以是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可以由学校辅导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企业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多元组成。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当务之急。开展专业的教师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把学生带进真实的就业环境上课。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入手,建立教师考证上岗制度,大力推进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3.建设全程化、多元化的课程。(1)坚持全程、全方位的课程目标建设。现在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不再只是面向毕业生,现代企业需求的能力也不仅仅是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等表现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对行业背景、就业前景有较透彻的理解、心理适应能力强、职涯规划明确、时间管理能力强等。因此,就业指导与创业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做全程性的指导,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层层递进地开设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分为三个阶段:①大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启蒙也来源于这个阶段。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理念课程,针对大一学生传达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②大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让学生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评价和积极探索职业世界,坚持正确的择业观,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创业教育方面,这个阶段应该结合专业课程,在创新创意方面多给学生制造实践机会,把之前的创意转化为实务。③大三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求职的一般技能和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包括简历介绍、模拟面试等,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去真实的求职环境体验,举行模拟招聘会进行实战演练。此外,学校应该提供实习场所供毕业生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还应提供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把创意转化为成果。(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应以教育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添加实用的实践部分,如模拟面试、案例分析、名家讲坛、优秀毕业生座谈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3)建全教学组织,建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在各高职院校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可以是就业指导中心也可以是通识教育等部门。该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培养、择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三个方面。(4)创建招生、就业与教学合作的机制,共同促进人才质量提升。建立完善的在校生与毕业生信息资源库。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毕业实习期间的学生进行实习岗位、薪资等调查,对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岗位变动、薪资待遇与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对毕业三到五年的学生进行职业表现、升迁情况、工作变动等方面的数据调查。与此同时,也能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目前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的认同度、专业学习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程度等情况。最后,对于在校生也需要有完整的数据库,包括“职业目标调查”“专业学习意向调查”以及实习、实践与升学的意向。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调查数据做分析对比,分析同一届毕业生的职业表现、升迁路径、对能力与知识、在校体验活动的认知变化、对教学的评价、对母校的认同度和品牌评价,建立完整、动态的就业数据库,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4.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课时数较少,创业教育部分没有形成体系,师资方面也显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展起来,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1)利用创业园大力推动学生创业。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创业孵化的场地和基本的硬件设施提供给创业的学生,但是在软件的支持方面略显薄弱。所以,在推动创业园、创业基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提高资金、政策等软服务水平。(2)建立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全员参与的课程。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应从大一开始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再结合专业学习,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最后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孵化出大学生创新项目。(3)户外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笔者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95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团队户外素质拓展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这种模式的上课地点不局限在校园内、教室里,而是户外,讲授方式也不是教师单一的授课,而是全员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主题”,主题的设定可以根据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通过情景体验式授课,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其次,授课方式是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分团队完成目标等,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体验团队的力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提升就业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小组考核,以团队协作的程度与最后的成果为考核依据,通过小组或者团队整体的协作结果来评定成绩,按贡献大小确定分值高低。通过成绩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在学生的求职与创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必须朝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要建设全方位、高效化的指导与教育体系,成为真正让学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彭远菊,杨维杰,崔文锐,等.高职院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3,(5):126-127. 作者:包慧君

第6篇:《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创业管理》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小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一门创业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其就业开拓广阔的空间。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 (2)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小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 (3)学生个人创业能力培养。掌握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应变、承担风险、品格等能力方面的知识。

(4)帮助学生了解小企业开办的程序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5)帮助学生掌握市场环境因素以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掌握企业经营计划、生产布局、质量工艺、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组合、厂(店)址选择等方法与程序; (6)教会学生初步撰写创业计划和模拟创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认识创业及其本质(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活动主要做什么,创业发生在哪里,创业存在哪些类型,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活动的本质及独特性,了解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了解创业活动产生的情境,分析创业热潮产生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决定成为创业者(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吗?他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成为创业者,决定成为创业者要考虑哪些主要内容。

2、学习目的

分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分析归纳创业者的独特技能和素质,注重从创业神话中识别创业活动的理性因素 第三章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2课时)

1、主要内容

什么是创业机会,创业机会来自哪里,如何才能更容易地识别出创业机会,怎么判断某个机会是个好机会,如何判断机会的价值,是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适合个体创业者

2、学习目的

掌握机会识别和判断的基本方法,把握判断适合个体创业者的机会特性,了解创业机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途径,学习创意产生的主要技术 第4章开发商业模式(2课时)

1、主要内容

商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商业模式的赚钱逻辑是什么,商业模式开发的分析方法,如何开发有效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能模仿吗

2、学习目的 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了解商业模式的逻辑性,了解商业模式的思维方法,学习商业模式的设计,了解商业模式的独特性

第五章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2课时)

1、主要内容

团队和群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风险投资家总是特别重视创业团队?组建创业团队只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么?组建创业团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创业团队?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了解团队组建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了解创业团队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优秀创业团队的标准。 第六章创业融资(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者为什么难以融到资金,创业者可以从哪里获得资金,如何确定融资的需求量,为什么要准备创业计划书。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了解融资的过程 第七章成立新企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注册成为一个企业,政府为什么鼓励创业但同时又对企业注册设定了那么多的限制,成立新企业要考虑哪些问题,除了成立新企业,还有哪些途径能够开展业务。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者可以选择的几种企业法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新创企业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熟悉选址的评估过程及步骤,把握新企业创建的程序和步骤,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方式。

第八章为顾客创造价值(2课时)

1、主要内容

新企业生存的前提是什么,如何赢得顾客,什么是顾客价值,如何创造顾客价值,如何传递顾客价值

2、学习目的

了解创新企业生存的主要任务,把握新企业获取并服务顾客的基本策略,熟悉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营销战略。

第九章管理新企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为什么很多新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很快但没有利润,新企业如何提升自身价值,如何管理并留住核心员工,为什么很多新企业都渴望上市。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期企业的特征及其管理,了解成长期却的特点和管理重点,把握新企业增加价值的途径。

第十章新企业的持续发展(2课时)

1、主要内容

企业成长存在一般性的规律吗,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成长,创业者应该如何培养接班人。

2、学习目的

了解影响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掌握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把握新事业管理的重点,认识企业传承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公司创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已存在企业、大公司甚至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也十分重视创业,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异吗,公司创业活动开展得如何,公司创业活动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2、学习目的

了解公司创业实践的背景,理解创业精神和技能对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的作用,比较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异同。

第十二章创业的普遍性与职业发展(2课时)

1、主要内容

不准备创业也需要学习和掌握创业技能吗,通过创业教育学习什么,创业与个人职业发展有关系吗。

2、学习目的

对全书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把握创业精神和技能的本质,理解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

第十三章创业成功的基石(2课时)

1、基本内容:

积极心态的力量,积极心态的基本原则,培养积极心态的途径

2、学习目的

认识和重视积极心态对创业的重要,心态和行为的辨证关系,培养积极心态,排除消极情绪。 第十四章创业者能力培养

(一)(2课时)

1、基本内容:

成为一个创业者,创业者的品格魅力。

2、学习目的

创业准备,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创业者的品格。 第十五章创业者能力培养

(二)(2课时)

1、基本内容:

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创业者的应变能力,创业者的决断能力,创业者的领导能力。

2、学习目的

创新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培养,决断能力培养,领导能力培养。 第十六章成功创办与经营(2课时)

1、基本内容:

小企业准确定位,小企业创办准备。

2、基本要求:

看清环境再投资,选择创业行业的诀窍,市场分析、资金筹措。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1、电化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采用电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加快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将教学内容部分制成PowerPoint片自动播放,部分制成投影片进行投影,并录制一些音像资料作为教学片段,以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声音令学生容易接受,极大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专题讨论

将课程中重点内容、热门话题、发展方向等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更深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看到更多的学习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每两周预先设定一个专题,进行全班讨论。每次讨论论题在前两周给出,由一个小组做准备,每人独立完成一篇有观点的小论文,讨论时该小组同学作专题发言,其它同学以组的形式集体参与询问或回答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不断补充引用新的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

五、学时分配(共计30学时) 序 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授

实践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小计

1

认识创业及其本质

2

决定成为创业者

3

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

4

开发商业模式

5

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6

创业融资

7

成立新企业

8

为顾客创造价值

9

管理新企业

10 新企业的持续发展

11

公司创业

12

创业的普遍性与职业发展

13

创业成功的基石

2

14

创业者能力培养

(一)

15

创业者能力培养

(二)

16

成功创办与经营

2 合计

32

32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创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美)布鲁斯R.巴林格/R.杜安·爱尔兰,译者:杨俊,

(二)教学参考书

1、《积极心态的力量》四川人民出版社拿破仑.西尔著刘进译

2、《挑战生涯富裕人生》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宋昊编著

3、《最成功的创业者》中国华侨出版社何君编著

第7篇: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型人才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北京大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部署,以及《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传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其中包括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输送主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以及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同时有利于发挥北大学科综合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和全社会提供创新创业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为构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

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围绕这一核心,北京大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方向,树立大学整体明晰的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北京大学教育综合改革。

(三)改革思路

紧扣学校的核心使命和发展目标,找到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厘清其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修养、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等核心内涵的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促进思想理论、科学前沿和未来技术的创新;

以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规律与大学使命的契合为关键点,探索建立具有北大特色、植根于北大精神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机制;

以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调整各相关部门和院系的利益关系,破除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积弊,打通创新教育和创业服务的生态链;

以调动创新创业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生长点,尊重创新创业参与师生的利益诉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

二、任务和措施

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自其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北大正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培养的毕业生要致力于推动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进步。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围绕学校综合改革的战略定位,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承担压力、执着敬业、诚信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根植于每个北大学子心间,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参照国家标准修订实施各专业类教学标准和学术型、专业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匹配。充分发挥北大学科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医学生培养等综合构成的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1.加强基础,尊重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本科学习阶段注重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逐步构建北京大学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广阔的空间。

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养成和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全面启动北京大学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专业教育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资金投入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重点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教学条件改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科研训练等。

2.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借助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各个学科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思维方法的相互碰撞,强化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整合创新行为。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筹建“整合科学”、“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专业。

进一步完善辅修和双学位制度,鼓励和吸引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辅修专业,鼓励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

1.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现有通识教育选修课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阅读原典、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育与科学教育并重,推动创意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认知与价值层面。

2.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行业前沿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在现有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等30多门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广泛涵盖、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双学位和专业学位方向,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袖。

3.推进课程互通和共享。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通,逐步实现院系课程资源全校共享。充分发挥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的共享优势和慕课等新型教育手段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的优质课程共享,牵头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课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打造全方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创新性实验、学科竞赛和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面向全校学生进一步开放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基地和各类实验室,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牵引,鼓励学生组建跨国别、跨文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团队。制订和推广暑期国内外短期科研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北大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各种资源建设北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创业示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通过学生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计划”,全面推进创业服务载体“北京大学创业大讲堂”、“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公益孵化基地和北大科技园创业孵化器建设,调动社会资源、面向社会服务,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开放公益的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形成北大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链,扶持优秀学生和校友企业成长壮大。

(四)以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1.建立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因素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2.建立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学术科创活动认定为一定学分。探索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习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停学创业,并简化审批程序。设立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教育体验,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持续深入推进“小班课教学”、“新生研讨班”、“高年级学生学术研讨班”、“学术前沿讨论班”等系列研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4.持续深化考试模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非标准答案考试,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多样化、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接触国际研究前沿,鼓励学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以“世界课堂”等国际化课程为基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2.组织国际创意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借助北大国际化战略发展优势,以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未来领袖国际文化创意大赛”、“创启未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等发源于北大并已产生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竞赛为基础,进一步支持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发起并推动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的建 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国际交流体系。完善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制度建设,理顺经费管理、资源对接、安全保障等配套机制。丰富学生国际交流的形式内容,完善学生国际交流的长短期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具有北大特色的、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创意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各个教学育人环节的国际交流体系。

4.加强外文课程建设。落实《北京大学本科非语言类外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外文授课特别是英文授课课程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邀请国内外优秀师资来校开设长短期英文课程;整合全校英文授课课程,鼓励课程开放与共享。

(六)全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从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入手,通过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全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校友和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形成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加快完善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

(七)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意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扬北大传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相关部门和院系进一步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和企业家校友,定期组织创业论坛、沙龙、讲座、访谈等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学科创新、艺术创意和创业实践活动;总结推广学校各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经验,表彰和树立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感染效果,进一步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集成学校各种创新活动资源,组织具有国际视野、北大深度、青年引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活动--“全球青年创新节”,连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三大要素,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代表队展示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机会,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和科技园参加的各专项工作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相关专项工作。召开创新创业工作会议,校领导和各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由教务长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或院系承办;形成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联动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各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和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院系工作日程。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部门和院系资源,以专业机构、专职人员、专用经费和专属场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行全程指导、持续支持和一站式服务。在北大主页设立“创新创业就业”一级目录链接,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报告,推出“北大创业”官方微信平台,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各院系和相关单位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细化各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落实各项政策细则,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外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将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院系发展和办学水平、考核院系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检查和督促各单位落实情况,并逐步纳入到考核内容,稳步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经费和条件保障

学校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用于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条件、建设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科研训练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学校基金会尝试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北京大学将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并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北大风格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北大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北京大学新的历史性贡献。

第8篇: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摘编发稿时间:2015-10-22 08:52:59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0 【编者按】

10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的各路代表一边有序进场,一边轻声交流。

来自黑龙江、吉林、上海、湖北等7省(市)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座谈。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做了主题发言。现摘编发言中一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四个角度看大学生创新创业

黑龙江省省长 陆昊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是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判断需求的能力,注意技术逻辑和市场需求逻辑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律本质,就是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述问题中有四个角度值得关注。

一是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创业和就业可以相互转化,本质是相互促进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是创业的前提条件。5年前有关学术机构调查显示,青年人当中直接创业与就业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

二是更多地倡导组合式创业,鼓励大学生跟已经毕业创业的学生合作,敢于去有发展潜力和新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工作,敢于去能够磨炼人、提高综合素质的基层就业载体工作。为此,黑龙江省准许大学生就读与就业创业之间8年内可以身份互相转化,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仍可享受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相关政策。

三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黑龙江有供给优势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活动。这是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经济下行情况下推动发展,我们提出要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竞争优势的领域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领域也是能够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领域,否则仅凭热情而没有市场机会是很难实现成功创业的。对黑龙江而言,现代农业诱导出的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及涉农服务业,整体性生态化带来的旅游、养老、健康产业,信息服务业,若干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俄全方位合作,部分地区的教育、文化产业等领域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四是关注新的商业模式。当前不仅总需求在动态变化,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品牌营销代理、电子商务、优质农产品实物众筹等。大学生最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互联网+”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领域。

构建定向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市副市长 翁铁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创”需要厚积薄发,内在包含“仓储”“工器”两方面:没有“仓储”,创新创业是无源之水;缺少土壤空间、政策扶持等“工器”,则难以为继。政府要着力构建“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重点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健全创业孵化网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方面,为加强个性化指导和实战性运用,投资10亿元建立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在健全创业孵化网络方面,为及时给创业起步学生提供“第一桶金”,上海市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以免息债权等模式,给予5万至30万元资助;在营造鼓励创新氛围方面,上海市自2008年起连续举办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至今已覆盖160多所高校、15万名学生。

同时,上海在扶持与容错方面进行了探索:上海已在财税、融资、审批等方面形成制度支撑,如初创期学生创业团队可获得专项创业补贴及场地租金优惠等支持;上海通过校区、园区与社区的“三区联动”为高校师生创业提供扶持,形成多个众创空间,如杨浦区全力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定向服务建筑设计专业师生创业;为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上海着力构建容错机制,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对创业失败学生,不再收回投资,只要符合“创业力测评系统”评估,仍同等支持其再次创业。

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平台

湖北省副省长 郭生练

自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的通知》出台后,省财政对高校在校和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创业实行无偿资助,3年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

同时,着力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空间平台。首先构建“大环境”。武汉市“青桐汇”“创业咖啡”和襄阳市“隆中对”、黄冈市“创业大别山”等,已成为全国创投界、创业界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9月,“青桐汇”已举办27期,天使投资人现场对接项目460人次,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7亿元。武汉市呈现出“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浓郁创业氛围。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付小龙休学创业,通过该平台获得1000万元A轮融资。其次是营造“小气候”。全省高校设立和吸收校外创业基金2.8亿元,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96个,大学生创业场地(基地、园区)230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正在筹备召开创新创业教育大会。湖北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高校和企业、地方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已建成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45个、示范基地40个。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近年来,清华大学重点打造“兴趣团队”“创客空间”和“x-Lab”“三创”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清华大学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融合”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

一是冲破院系藩篱,建立学科交叉的辅修专业,探索跨院系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实现跨院系“融合”。今年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专业,成为学校首个创新创业本科辅修专业,已招收78名学生。启动了跨院系交叉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首批有智能硬件(信息学院和美院合作)、机器人(机械系和信息学院合作)、智能交通(信息学院和汽车系合作)3个方向。在美国建设全球创业学院(GIX),已启动的首个双硕士学位中,由中美双方跨院系设计培养方案。

二是与传统专业“融合”。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今年面向全校开设了通识课“创业导引”。目前建设了14门挑战性示范课,如“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这类课程围绕当前全球挑战性问题设计,采用小班上课。此外,今年5月,学校推出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分12个等级,鼓励学生将课程选择的着眼点重新放回到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益的能力和素质上。

三是统筹第一和第二课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代表性的活动和赛事有清华创客日和校长杯创新大赛。

形成三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十二五”以来,吉林大学成立了由书记校长负责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年累计投入专项经费3689.5万元。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教育平台和保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

吉林大学还重点进行了分类指导、构建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学校面向校内外聘任171名创业指导教师,设置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以青年文化书院、青科协等社团、协会为载体,在校园内营造“敢想敢干、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其次,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学校建立了1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创业苗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与省工信厅和林田远达创客工场共建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再其次,针对创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学校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生创业专区”,目前已有35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双高的学生创业企业免费入园孵化。同时,学校在净月校区投资1000万元,改造原有的基础设施,建立了“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和学生创新创业园。

同时,结合学生创业特质,构建三种创新创业模式——高科技成果转化型、“互联网+”产业型、公益创业型。

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南京大学从2006年开始制订并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以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成才为目标,把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放在第一位,逐步形成以“五位一体、四创融合、三个协同”为标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构建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学校设计了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推进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堂,结合通识教育改革开展创新创业启蒙。全校已累计开设创业课程144门,选修学生超7000人次。第二层次为面向有浓厚创业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第三层次为面向具有初步创新成果学生的成果孵化,以个性化培养帮助他们对接市场、开展创业实战。

积极打造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四创融合”实践平台。学校在鼓楼和仙林校区规划了近1.5万平方米的跨界大学生“四创空间”,设立各类创业基金、奖励基金和专项教育基金。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校协同引入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与纽约大学理工分校、英国华威大学联合成立国际创新创业学院。通过校地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利用在江苏各地共建的24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104个研发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学生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点推进互动式课堂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在全校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开小班课7140门次,占课程总数的63%。

二是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学生学业考评体系改革。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四位一体”的学业考评新体系。首先,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强化过程性学业评价,每门课从开课到期末考试,每次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都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使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超过50%。其次,创新学业评价标准。不再以传统的“记住多少、能背多少”作为优秀的考核标准,而是以“领会多少、思考多少”作为考核的基本要求。

三是创新非标准答案考试过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考试答案确定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在考试过程中强调标准与非标准考核相结合、灵活考查与基础考核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成绩相结合。

四是创新动态及格考评机制。根据学生所在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成绩正态分布状况,动态确定及格线,也就是无论学生考了多少分,排在班级前面一定比例的就是“优秀”,而反之可能就是“不及格”。

第9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论文 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南阳市国美电器消费调查报告 国际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三班 1121215432 刘立平

2012年 11月25 日

南阳市国美电器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掌握南阳市国美电器的销售状况,了解南阳市国美电器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南阳市广大消费群众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主要是社会群体。也包括在校学生等等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街头拦截法,入户调查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国美电器新华城市广场店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公司经营管理状况

(2)街头拦截,在各大广场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

(3)入户调查,给每个人群当面发放问卷。

(4)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情况以及了解的专业知识,确定最后的调查问题;

四、调查时间:

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2月7日

五、调查内容

1、选址心理

(1)、方位情况。国美电器商场正门朝向方向一般设计是坐北朝南的最理想方位,目的是位置醒目,容易让人找到它的方位,而且还有一种图吉利的说法。

(2)、走向情况。一般而言,考虑到人们普遍有右行习惯,国美商场在选择进口时都是以右为上。

(3)、交通路口情况。肇庆的两家国美商场都是设置在路口的正面,而且是三岔路口正面,目的是让店面处在最显眼的地方,容易让人一眼望去就能找到。

2、招牌、建筑外观、橱窗设计以及商场内部设计心理

( 1)、国美电器的招牌统一标准而略显简单,招牌上面是由红底白字组成的英文

字母Gome字样,下面紧接着是“国美电器”四个白色中文大字,不过细心发现招牌背面都是由墨绿色横条状衬托着,远远望去非常的醒目。

(2)、国美电器的橱窗布局十分简单,整个卖场柜台分别是靠墙式和中岛式。商品陈列整齐、种类区分清楚,便于消费者进行选购。

(3)、布局原则

A.分类统一原则

国美卖场内展台可分为柜台、高玻璃展柜、靠墙式展台、岛屿式展架、地台、个性化展台等几种,但是相同产品使用高度、色彩完全一致的展台,区别只能在厂家标识或灯箱片,不同类型产品展台可以在色彩上有所差别。

B.家电与数码分离原则,国美电器的家电、数码遵循分区展示的原则,使消费者有明确的购物目标,方便集中购物。例如牌坊店门店为两层,则数码产品在第一层,家电产品在第二层。

C.通透性原则,国美门店布局充分体现通透性,顾客进入卖场后能很快对整体商品的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卖场没有明显地死角,没有展台之间的相互遮挡,使顾客在舒畅的心情下很容易地找到层次分明。

六、调查结果

1价格竞争是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价格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现有市场环境、技术条件下,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采取合适的价格策略,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快进快出,风险更小

从国美的发展看,国美实行的价格竞争是有一定特色的。很多企业也采取价格竞争手段,但一般是先将价格定得较高,或定在一般水平上,用降价作为渲染、吸引顾客的手段或者最后甩卖积压、滞销、过季、技术即将过时或已过时商品的手段。这种价格竞争,只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低价不是常态,不是经常性的。大多数时候,是被动降价或被迫降价。国美是将价格竞争作为一种基本的经营战略。价格处于低水平是经常性的,是一种常态,是作为经营、营销战略使用的。商品价格从一开始就定得较低,从开始就主动采取对消费者有吸引力

的价格,将顾客吸引过来。

3.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低成本

在竞争性市场,一个企业是否能采取低价位经营策略,取决于其经营成本的高低。低价位带来的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单位销售成本的降低,应使企业的盈利总量更大。低价位经营的目的不能是低盈利水平和低盈利能力,而是高盈利水平和扩大了的盈利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成长空间。

4 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要注意市场环境

国美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进入家电市场的外部环境是不能不提的。因为这种环境目前已经不存在。当时国有商业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这些国有企业不可能采取有效的竞争手段,而长期形成的低效率、高成本经营模式,使这些企业也无力开展有力的低价位竞争。所以,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国美进入以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实施企业扩张。

打造商业品牌,是中国商业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国美自然也有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国美电器”已经成为了驰名商标,但是,目前它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认真规划品牌战略,用品牌识别来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是今后国美,也是中国商业资本要走的很长一段路。

5.国美面临的问题

a.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国美的市场,领先优势即将丧失。

b.:2009年上半年,国美电器受到金融危机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仅以2009年上半年数据为参照不够客观,应引入2008年数据。

c.与国美2008年上半年相比,盈利能力不升反降。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盈利能力差距巨大。

d.与2008年同期相比,国美本期运营效率下降较大。

e.2008年,国美决策层制定的“七个第

一、一个领先”的战略规划未能有效执行,导致多个方面已经或正在丧失领先优势。

七、改进的建议:

1、在保持原有优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2、增强决策层的领导能力,加强企业的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利润增长的平稳趋势。

3、坚持良好有效的管理规划,贯彻“七个第

一、一个领先”的战略规划。

4、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

八、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更加认识到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接触社会生活,正在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经验的不足,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等问题。启迪我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实践,检验知识,锻炼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件一:

国美电器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查。非常荣幸能够访问到您,我们的访问旨在了解国美电器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以分析家电零售业的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增长管理知识和社会知识。您的回答只用作分析研究,对您的回答我们将完全保密。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填写说明:问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您的答案对于我们的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认真填写。

1、现阶段的国美电器属于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

A. 国营企业B. 私营企业

2、现阶段国美的经营状况是怎样的?()

A.高投入高回报B高投入低回报C.低投入高回报D.低投入低回报

3、主导国美的管理思想是什么?()

A.首长制管理B.人性化管理C.科学管理向信息化转变

D.首长制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E.其它

4、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方式是什么?()

A.外聘B.内升C.外聘与内升结合D.其它

5、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评依据是什么?()

A.工龄B.绩效C.人事关系D.其它

6、国美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是什么?()

A.扁平结构形态B.锥形结构形态

7、国美是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

A.集权管理B.分权管理

8、对于企业各部门的人员的组织设计原则是什么?()

A.因事设职B.因人设职C.因人设职与因事设置相结合

9、国美上下级的领导方式是什么?()

A.单头领导B.双头领导C.多头领导D.其它

10、面对苏宁以及众多家电零售业竞争,对国美而言,您认为是机遇还是挑战?()

A.机遇B.挑战C.机遇与挑战并存D.其它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祝您工作顺利!

上一篇:关于野生动物调查报告下一篇:全国道德模范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