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共8篇)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1

摘要:2014年两会召开之际,与会代表和网名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改革”则是首次进入到热点话题前十,可见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则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要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

关键字:两会;教育改革;首次;各类教育;以人为本;特点

0 前言

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月3日-12日)和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3月5日-13日))相继在京召开。值此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之际,某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5日18时,已吸引330多万人次参与,如下图所示,其中“教育改革”以34万多票暂列关注度排行榜第八,其中教育资源分配,小升初,异地高考,农村教育,依旧为社会关注热点。回顾历年两会调查,今年教育制度改革问题备受网友关注,首次跻身两会调查热点前十名,而社会保障问题连续三年成为最热话题。

图1 2014年网名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 1 各省教育改革背景

2013年山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推出的各项中高考教育改革方案无形中又将教育改革拉近了人们的视线中,而英语更是被严重“降热”,具体改革如下:

(1)山东取消外语听力考试

2014年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听力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

(2)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英语分值下调50分

北京市教委初定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①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②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③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④数学150分不变。

(3)江苏英语将“退出”高考

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4)上海学业考实现一考多能

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先行改革,拟先取代自主招生笔试,并最终取代上海高考。

(5)广东不同层次学校不再用同一试卷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实行普通类、高职类分类招生考试的基础上逐步在普通类实行不同层次、考查知识能力各有侧重的考试。

(6)湖南取消艺术特长生加分

2016年起取消由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获奖的加分政策。

(7)陕西取消“奥赛”加分

2014年取消五类考生加分照顾政策,调整为“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各类教育需要做出的改革

今年两会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教育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如下:

声音一:高考改革

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语降分 不影响培训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高校自主招生不宜扩大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高考应改成国考+校考;

人大代表王战:加快高考改革步伐 取消高考分批录取; 全国政协委员王执礼:将学生健康素质纳入全国高考; 人大代表张志勇:高考改革核心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高考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二是改革高考。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通过改革高考,使之更加科学、简单、公平。根据《决定》精神,要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有利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声音二:去行政化 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教育部长袁贵仁:中央正起草文件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去行政化文件。

人大代表刘占芳: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去行政化去商业化;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在回答高校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提出3条建议:延迟毕业生双选会时间、推进高校去行政化、去商业化。

目前在中国没有那个学校校长不是由政府任命,也没有那个学校的学历不经过教育部门认可就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更没有那个学校完全不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能够正常办学。西方所有的大学都是自己发自己的文凭,唯有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发教育部的文凭,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也是自己发自己的文凭。文凭的统一化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特色,一种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下的产物。其实“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也不仅仅是指中国统一的文凭、统一的办学模式,更关键的是强调中国教育缺乏特色,缺乏创新、缺乏突破。

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不是说中国体制的不好,而是意在强调全国的大学都是一个模式、一种体系、一种机制,没有亮点和特色。中国的大学只有突出创新、突出特色、突出亮点,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声音三:性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防性侵”教育应纳入中小学课程;

两会代表委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教育尚止步不前。

2013年全年国内一共有125起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女童案例,平均每2.92天就有一起曝光案例,其中受害者8-14岁居多。3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落实四部委意见,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同时完善立法保护,废除嫖宿幼女罪等。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保护孩子”的呼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还止步不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在她今年的提案中写到。声音四:高校腐败

大学常常被誉为象牙塔,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道德高地”。然而,曾几何时,高校腐败案频频发生,严重抹黑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受到社会的诟病和质疑,高校领导腐败“落马”源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所谓的高校腐败案,涉案者多为大学管理者,其中不乏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以及学院院长、副院长等等,绝大多数是高校的“实权人物”,掌握着高校教育的人、财、物等重要资源。

(1)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教育部门出台反贪污浪费细则

针对教育系统中的腐败现象,我呼吁教育部门出台一个类似中央制定的各级党政机关杜绝贪污腐败浪费的实施细则――教育部门反贪污反浪费细则。”

(2)政协委员:治理高校腐败应建立公权人员廉政档案

“自主招生、科研经费和基础建设是高校腐败重灾区。”郭大成说,自主招生这一块,弹性很大,去年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方面也出了腐败案。

教育腐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反映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仍严重滞后。事涉教育管理的“内部化”、“集权化”弊端、财务管理和制度的混乱、社会监督的乏力以及道德建设的滑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看到,教育腐败是社会腐败的一个延伸。高校领导腐败的发生和发展,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十分痛心的话题。过去“清水衙门”的说法实际是对学校的褒奖,它除了指教学工作清苦外,还有慰励教育界人士人格清高的意思。可这些年,某些教育界人士(特别是学校领导)对金钱无孔不入的追求,严重败坏了教育界的清名。教育腐败的严峻现实,对国人心理已形成有力的冲击。

清除教育腐败,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的领域,除了全力以赴的加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堵着这个黑洞。声音五:义务教育

(1)政协委员严琦:应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教育部:未来3年全国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随着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和教师队伍的持续壮大,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组织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建设标准》等。各地积极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是未来3年的主要任务。(2)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义务教育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关于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问题,在全国和各地“两会”中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地方政府已将12年义务教育列入地区发展规划。然而,义务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只能实现“同质平等”,而这与高中阶段受教育者自由、多样发展的需求是相悖的,若过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则会侵犯到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亦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故不可盲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决定义务教育年限需慎重。

声音六:大学生就业

(1)初一就辍学但后来成为中国首善的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不去北上广,照做人上人;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缺乏明确绩效评价体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特别是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发展要求,这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2)女代表谈女大学生就业:重塑男女平等新观念。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海龙集团董事长徐晓4日表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需要社会重塑男女性别平等新观念,消除企业重男轻女的用人观。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之间的矛盾、社会文化传统的刻板印象和评价偏见、法律政策的缺失及执法不力等因素是造成性别歧视观念产生的根源。了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学校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女生要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意识,在实践中培养自己过硬的思想素质、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在应聘中保护自我、警惕陷阱,在应聘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人格上自尊、能力上自立、专业上自信、竞争中自强。声音七:教育公平

(1)王路委员建议:用信息化助推义务教育公平。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忽视城乡教育一体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琼全国政协委员王路十分关注如何促进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平的问题。

(2)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让基础教育更公平。

李景虹委员对教育公平问题尤为关注。去年全国两会时,他提交了“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由于城乡教师待遇的不同,造成了好的生源和师资队伍集中在县城的现象,乡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都普遍不高。他建议省委书记对乡镇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重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声音八:职业教育

(1)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职业教育需经济实体支持

中国人说到技能时都说是雕虫小技,这就是不重视技能教育。经济实体部门一定要支持职业教育,企业没有积极性就没有办法。

(2)吕新华:建议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支持

全国政协调研组对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建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由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充分,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还存在许多缺陷,与发达国家的高中端产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制造产品主要靠职业人才,但我们制造业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比例,与发达国家的比例差距还很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力量,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 声音九:教育经费

代表杜玉波:把教育经费花到最需要的地方。

突出重点,用好增量,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主要用于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董雅娟代表: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今年两会,她的建议一是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再就是建议国家出台一些母牛养殖的补贴政策。目前教育经费改革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质集中体现在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的涵义是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费统筹以省为主。“管理以县为主”的涵义是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

声音十:雾霾天上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玉斌委员:雾霾天学生体育课怎么上值得探讨。

两会微谈:雾霾下学校停不停课?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部分地区发布了重污染“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和体育课。有学校给学生放“雾霾假”,网民热议雾霾天工作应该发放“雾霾补贴”。目前各地基本都已出台了详细的空气质量监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地教育部门也针对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北京为例,当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时,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运动,中学可以停止室外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业务训练;当发布红色预警时,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部停课。也有专家指出在重度雾霾情况下,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指数差距较小,即便在室内,剧烈运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并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一旦雾霾指数达到橙色预警,儿童青少年应尽量减少运动或者选择从事一些相对静态的活动。结束语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2

基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增加出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幅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此, 国家将高校扩招作为“政治经济全局战略中的一部分”, 计划扩招23万人, 为“解决经济困境”又紧急扩招到56.7万人, 使得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达到153万人。连续几年的扩招也确实拉动了GDP的增长。10年后的2009年,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再次放缓、出口再次萎缩、内需严重不足、失业问题加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保增长、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或许, 高考改革可以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全局战略中的一部分”来“解决经济困境”, 如果持续5 10年的高考改革能够维系, 那么其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个百分点。因此, 1999年被称为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发展的一个“拐点”, 而2009年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一个“拐点”, 这一切, 都以“高考改革”为主线。

2009年2月6日上午9时,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 宣布就该纲要所涉及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包括与高考改革方向直接相关的“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的10分钟内, 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或建议110多万条 (据东方网2月6日报道) ;在短短的24小时内, “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就成为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头条, 据不完全统计, 参与讨论的网民接近5000万人, 相关发帖近亿条 (据人民网2月7日报道) ;在短短的48小时内, 参与“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各类讨论上亿人, 国内主流门户网站投票结果公布, 支持者超5成 (据央视国际2月8日报道) 。其火暴程度超越想象, 国民对于教育的热情、对于高考的关注, 虽在官员的意料之外, 却在国民的情理之中。

3月5日上午9时,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600多字专门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问题。其中, “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两个问题与高考改革密切相关。教育公平, 最核心的体现是教育机会公平, 包括教育入口、过程、出口和再教育的公平, 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 教育公平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高考公平。素质教育, 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新理念, 经历了从朱基时代的“继续积极改革教育思想、体制、内容和方法,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到温家宝时代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的重大转变, 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继承, 是科学发展观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教育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 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考试改革, 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再把我们的眼光往前延伸32年, 即1977年, 当年8月8日,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上,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邓小平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恢复被废止了达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这一伟大战略决策, 不仅改变了三代中国人的命运, 而且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因为恢复高考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和巨大历史影响力, 使我们更加坚信, 在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在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关乎全体国民命运的中国高考, 牵连全体国民心神的高考改革, 必然也必须在党和国家领导下, 在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意志的前提下, 迈上科学的改革轨道, 走上伟大的中兴道路, 继续发挥其国家“抡才大典”的历史使命。

一、兼顾公平性与效益化的统一

高考改革的公平性主要是指过程的公平, 它首先体现在考选机会上, 其次是考试过程和质量上, 再次是考选资源配置上, 最后是考试评价和录取上。高考作为国家最大规模的考试, 必然要求逐步提高其效益:一是提高选拔人才的有效性和公开性, 加强对加分政策和自主招考政策运行过程的监管, 实现“阳光高考”, 从而为更多有培养潜力和发展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公平机会;二是要尽力节约高考成本, 实现“绿色高考”。

二、坚持全国性与区域化的统一

高考是对促进社会稳定、分层和流动的合理性等有着重大影响的“控制阀”, 其公信力、影响力和控制力首先来自它的“国家标签”, 因此, 高考改革必须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 维持高考的全国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机会公平。同时, 由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 在最大限度体现高考主导权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我们应大力推进高考改革权的区域化, 国家与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欠发达地区采取倾斜政策, 改变目前这种向少数发达大城市倾斜的政策, 使日益扩大的自主招生提升其存在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三、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考改革要实现人才选拔最优化, 就必须追求全程科学性, 即高考的命题理念、组织实施等要符合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测试原则。同时, 高考是“选贤与能”的现代化考试, 因此, 其全程设计不仅要评价高考考生掌握科学知识的程度和水平, 也应测试他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 一方面避免学生沦为“考试机器”, 另一方面也要为大学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把好“入口”关。此外, 由于高考在知识的运用环节测试上具有一定随机性, 一方面导致了猜题、押题等歪风邪气, 另一方面导致了高考的不公平性。因此, 高考改革必须提升其科学性, 逐步克服高考试题设计中“生、偏、怪、狭、奇、难”等不良倾向, 避免误导教育方向, 使高考真正能倡导人文性原则。因此, 高考改革必须在利用科学方法提高其人文内涵方面加以努力。

四、体现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统一

评价是一个永恒的理念, 而高考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如果从最早的高考形式——科举算起, 至今也不过1000多年的历史。但是, 高考所积淀下来的传统, 特别是文化传统, 则是深远和厚重的。为避免重蹈遽然废除科举所导致的社会恐慌和公众心态失衡的覆辙, 高考改革必须努力做到继承和发扬高考传统中好的做法、理念, 比如统一阅卷的做法、追求公平的理念, 在较好地吸纳优秀传统考选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考选文化, 从而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五、保障客观性与人性化的统一

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高考改革必须走实事求是的路线, 不能盲目跃进或想当然地改革, 要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规划高考改革的目标和进程。同时, 其客观性还体现在内容和评价上要尊重客观事实, 不能仅仅以多重发达地区的情况来作为设计和编制高考内容的标准, 当然也不能只是以多重欠发达地区的现状来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来源。另外, 高考改革也要符合人性化原则:一要方便监考人员, 二要方便考生, 三要方便监考考务, 四要方便阅卷考官, 五要方便高考信息发布者, 六要方便高考录取人员, 七要方便大学有关管理人员。总之, 高考是一个综合化工具, 它必须以人为本, 为国家和社会大众服务。

六、力保多样性与一元化的统一

高考延续至今, 其生存秘诀就是不断改革。从组织层次上, 从最初的全国统考, 到以全国统考为主、部分地方自主招考为辅, 再到以全国统考为主、部分地方和高校自主招生为辅, 并逐渐向后者倾斜;从高考形式上, 从最初的“3+2”模式, 逐渐过渡到“3+2”“3+X+综合”“3+综合”等各单一模式并行不悖的局面, 再到最新的多模式并存, 以“3+X+1”“3+综合+1”“2+文/理科数学+文/理科基础+1”等为代表的高考新模式将成为主流。但是, 无论是高考主办方的多样化, 还是高考模式的多样化, 抑或录取的多元分层性, 都离不开一元化的指导思想, 高考要坚持“为国选才、公平考核、政府主持、民间监督”的统一, 即改革可以有多种理念但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化, 改革可以有多方试验但管理主体必须一元化, 改革可以有多向探索但价值取向必须一元化, 改革可以有多样衡量指标但评价标准必须一元化。

七、彰显均衡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追求公平和体现效率的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核心理念, 而彰显均衡则是追求公平的必然条件。高考改革必须注重均衡, 一方面要照顾全国范围的整体公平, 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区域均衡、阶层均衡, 主要体现在:全国范围内录取最优秀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适当向多重欠发达地区倾斜, 即适当增加录取指标。同时, 高考改革作为一项全国性系统工程, 为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就必须进行整体设计, 循序渐进, “先小范围试点, 获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然后全国大范围推行”。

八、突出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经济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 国家要崛起, 民族要强盛, 就必须拥有大批人才, 而高考则是选拔人才的必经之路, 因此改革一定要慎重, 出台的高考政策一定要有较高的稳定性, 因为政策变换太快很容易导致混乱。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草率, 高考能够在被废除的情况下得以恢复发展, 在被质疑的声浪中得以改革延承, 就在于高考的稳定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性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 高考改革也要与时俱进, 要不失时机地将成熟技术和做法应用到高考中, 要通过局部或整体的不断变革, 使高考适应不同时代和阶段对于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的需要, 变革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维系高考活力的源泉。

九、维护原创性与借鉴性的统一

中国是考试发源地, 这一判断毋庸置疑;现代高考起源于西方, 这一观点也毫无疑问。正如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与古代太学书院没有显性血脉继承关系一样, 我国的高考与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也并无明显的衍生关系, 高考从名称到蕴涵的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的, 我们有上千年的考试文化积淀, 有进行大规模考试改革试验的条件, 经过高考管理者、研究者、执行者、评价者等的共同努力, 高考改革一定能走出一条原创性道路。另外, 在国际化和“地球村”的今天, 任何国家或组织封闭起来搞改革都是不现实的, 高考改革必须有开放心态和兼收并蓄的胸怀, 在兼容并包中去粗取精, 在洋为中用中去伪存真, 欧美等国类似高考的测评制度在某些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但我们却不能照抄照搬, 而应该根据国情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

十、提倡知识性与能力性的统一

教育部“新课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新的导向——知识与技能融合、过程与方法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同, 在这种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 高考单纯以“抽样随机的一次性方式考查考生掌握、理解和运用部分知识”的方式是远远达不到选拔具有良好“德、学、识、能”素质的准大学生的目标。因此, 必须采用新的既独立于高考系统又与之一体协同的测评系统:在尊重基本的考试原则与规律的基础上, 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减少考核记忆性知识比重的基础上, 侧重检验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提倡系统化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构;等等。这样,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如何测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 从高考取向上更快地推动现有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十一、招生自主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考试制度, 是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领域的重大创举, 它有助于弱化高考“指挥棒”的不正当性, 减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性, 降低“一考定终身”的随机性, 从而一方面加速高考多元化的探索进程, 另一方面提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必将成为与全国统一高考模式并行的自主招考模式, 因此, 自主招生高校数必将逐年增加。自主招生高校的增加, 无疑给了那些“品行优秀、能力出众、特长明显、偏才突出”的优秀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但必须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管, 加强自主招生各环节的自律。必须着力建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问责制度,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追究哪一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从而把自主招考建成“阳光高考”。

十二、试点学科化与学分化的统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传统的分科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因此, 必须逐步改革高校的分科人才培养模式, 走综合型专业化分流式培养道路, 即大学前两年甚至前3年要实行通识教育, 按文理平台、学门大类招生交叉培养, 余下的时间按学生潜能和兴趣实行分流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只有大学培养模式实现了改革, 高考模式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也给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留下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具体而言, 原来的高考文理分科主要是应对大学的分科培养,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 就可以逐渐取消文理分科, 先试点文科班、理科班和综合班, 大学分别采取相应的录取策略并对综合班适当倾斜, 然后逐步统一为综合班实行学科学分制, 同一门高中课程, 可分为不同程度的自由选班, 通过相应程度的学习即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可作为不同类型高校录取新生的参考依据。

十三、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的统一

高考文理分科备考, 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 按系录取和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不利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改革大学培养模式和高考招生模式的前提下, 应在全国高中逐步试点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的课程体系改革工程,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将语文、历史、政治等整合为人文社会科学, 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整合为自然科学, 体育和英语课程单列, 应提高体育课程的比重, 降低英语课程的比重, 全部为必修课程。另外, 应因地制宜开设选修课和特色课, 比如武术、戏曲等课程, 既可以培养学生与全国接轨的知识能力, 又能传扬地方特色文化特别是祖国大江南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自主招生的高校可以设定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整体知识, 也能考查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学生的才艺, 体现了大学传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十四、大学规模化与质量性的统一2009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2009年要实现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是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要扩大城乡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 维护社会稳定, 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同理而言, 我国要实现两大历史转变——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保持一定的高等教育规模增长速度,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不断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造条件, 不断应对发达国家高强度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咄咄逼人的态势, 不断逼近教育总投入占GDP6%的目标。而且,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波动规律, 当社会经济发展逐渐靠向波峰的过程中, 就业机会就会增多, 继续深造成本增加, 为下一个波谷做好物资储备, 上大学的人数逐渐减少, 高等教育规模逐渐缩小, 教育质量有所下滑;当社会经济发展逐渐靠向波谷的过程中, 就业机会就会减少, 借此机会“充电”, 为下一个经济波峰的出现做好知识储备, 上大学的人数逐渐增多, 高等教育规模逐渐增大, 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危机, 正好给我国持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所以, 高考要扮演“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的角色, 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3

2009年2月6日上午9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就该纲要所涉及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与高考改革方向直接相关的“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的10分钟内,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或建议110多万条(据东方网2月6日报道);在短短的24小时内,“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就成为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头条,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讨论的网民接近5000万人,相关发帖近亿条(据人民网2月7日报道);在短短的48小时内,参与“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各类讨论上亿人,国内主流门户网站投票结果公布,支持者超5成(据央视国际2月8日报道)。其火暴程度超越想象,国民对于教育的热情、对于高考的关注,虽在官员的意料之外,却在国民的情理之中。

3月5日上午9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600多字专门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问题。其中,“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两个问题与高考改革密切相关。教育公平,最核心的体现是教育机会公平,包括教育入口、过程、出口和再教育的公平,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公平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高考公平。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新理念,经历了从朱基时代的“继续积极改革教育思想、体制、内容和方法,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到温家宝时代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的重大转变,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继承,是科学发展观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教育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再把我们的眼光往前延伸32年,即1977年,当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上,时任国家副主席的邓小平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恢复被废止了达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这一伟大战略决策,不仅改变了三代中国人的命运,而且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因为恢复高考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和巨大历史影响力,使我们更加坚信,在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在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关乎全体国民命运的中国高考,牵连全体国民心神的高考改革,必然也必须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在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意志的前提下,迈上科学的改革轨道,走上伟大的中兴道路,继续发挥其国家“抡才大典”的历史使命。

一、兼顾公平性与效益化的统一

高考改革的公平性主要是指过程的公平,它首先体现在考选机会上,其次是考试过程和质量上,再次是考选资源配置上,最后是考试评价和录取上。高考作为国家最大规模的考试,必然要求逐步提高其效益:一是提高选拔人才的有效性和公开性,加强对加分政策和自主招考政策运行过程的监管,实现“阳光高考”,从而为更多有培养潜力和发展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公平机会;二是要尽力节约高考成本,实现“绿色高考”。

二、坚持全国性与区域化的统一

高考是对促进社会稳定、分层和流动的合理性等有着重大影响的“控制阀”,其公信力、影响力和控制力首先来自它的“国家标签”,因此,高考改革必须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维持高考的全国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机会公平。同时,由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在最大限度体现高考主导权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我们应大力推进高考改革权的区域化,国家与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欠发达地区采取倾斜政策,改变目前这种向少数发达大城市倾斜的政策,使日益扩大的自主招生提升其存在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三、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考改革要实现人才选拔最优化,就必须追求全程科学性,即高考的命题理念、组织实施等要符合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测试原则。同时,高考是“选贤与能”的现代化考试,因此,其全程设计不仅要评价高考考生掌握科学知识的程度和水平,也应测试他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一方面避免学生沦为“考试机器”,另一方面也要为大学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把好“入口”关。此外,由于高考在知识的运用环节测试上具有一定随机性,一方面导致了猜题、押题等歪风邪气,另一方面导致了高考的不公平性。因此,高考改革必须提升其科学性,逐步克服高考试题设计中“生、偏、怪、狭、奇、难”等不良倾向,避免误导教育方向,使高考真正能倡导人文性原则。因此,高考改革必须在利用科学方法提高其人文内涵方面加以努力。

四、体现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统一

评价是一个永恒的理念,而高考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如果从最早的高考形式——科举算起,至今也不过1000多年的历史。但是,高考所积淀下来的传统,特别是文化传统,则是深远和厚重的。为避免重蹈遽然废除科举所导致的社会恐慌和公众心态失衡的覆辙,高考改革必须努力做到继承和发扬高考传统中好的做法、理念,比如统一阅卷的做法、追求公平的理念,在较好地吸纳优秀传统考选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考选文化,从而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五、保障客观性与人性化的统一

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考改革必须走实事求是的路线,不能盲目跃进或想当然地改革,要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规划高考改革的目标和进程。同时,其客观性还体现在内容和评价上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仅仅以多重发达地区的情况来作为设计和编制高考内容的标准,当然也不能只是以多重欠发达地区的现状来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来源。另外,高考改革也要符合人性化原则:一要方便监考人员,二要方便考生,三要方便监考考务,四要方便阅卷考官,五要方便高考信息发布者,六要方便高考录取人员,七要方便大学有关管理人员。总之,高考是一个综合化工具,它必须以人为本,为国家和社会大众服务。

六、力保多样性与一元化的统一

高考延续至今,其生存秘诀就是不断改革。从组织层次上,从最初的全国统考,到以全国统考为主、部分地方自主招考为辅,再到以全国统考为主、部分地方和高校自主招生为辅,并逐渐向后者倾斜;从高考形式上,从最初的“3+2”模式,逐渐过渡到“3+2”“3+X+综合”“3+综合”等各单一模式并行不悖的局面,再到最新的多模式并存,以“3+X+1”“3+综合+1”“2+文/理科数学+文/理科基础+1”等为代表的高考新模式将成为主流。但是,无论是高考主办方的多样化,还是高考模式的多样化,抑或录取的多元分层性,都离不开一元化的指导思想,高考要坚持“为国选才、公平考核、政府主持、民间监督”的统一,即改革可以有多种理念但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化,改革可以有多方试验但管理主体必须一元化,改革可以有多向探索但价值取向必须一元化,改革可以有多样衡量指标但评价标准必须一元化。

七、彰显均衡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追求公平和体现效率的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核心理念,而彰显均衡则是追求公平的必然条件。高考改革必须注重均衡,一方面要照顾全国范围的整体公平,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区域均衡、阶层均衡,主要体现在:全国范围内录取最优秀学生应该“一视同仁”,适当向多重欠发达地区倾斜,即适当增加录取指标。同时,高考改革作为一项全国性系统工程,为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就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先小范围试点,获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然后全国大范围推行”。

八、突出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崛起,民族要强盛,就必须拥有大批人才,而高考则是选拔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改革一定要慎重,出台的高考政策一定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因为政策变换太快很容易导致混乱。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草率,高考能够在被废除的情况下得以恢复发展,在被质疑的声浪中得以改革延承,就在于高考的稳定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性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高考改革也要与时俱进,要不失时机地将成熟技术和做法应用到高考中,要通过局部或整体的不断变革,使高考适应不同时代和阶段对于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的需要,变革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维系高考活力的源泉。

九、维护原创性与借鉴性的统一

中国是考试发源地,这一判断毋庸置疑;现代高考起源于西方,这一观点也毫无疑问。正如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与古代太学书院没有显性血脉继承关系一样,我国的高考与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也并无明显的衍生关系,高考从名称到蕴涵的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的,我们有上千年的考试文化积淀,有进行大规模考试改革试验的条件,经过高考管理者、研究者、执行者、评价者等的共同努力,高考改革一定能走出一条原创性道路。另外,在国际化和“地球村”的今天,任何国家或组织封闭起来搞改革都是不现实的,高考改革必须有开放心态和兼收并蓄的胸怀,在兼容并包中去粗取精,在洋为中用中去伪存真,欧美等国类似高考的测评制度在某些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我们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根据国情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

十、提倡知识性与能力性的统一

教育部“新课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新的导向——知识与技能融合、过程与方法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同,在这种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高考单纯以“抽样随机的一次性方式考查考生掌握、理解和运用部分知识”的方式是远远达不到选拔具有良好“德、学、识、能”素质的准大学生的目标。因此,必须采用新的既独立于高考系统又与之一体协同的测评系统:在尊重基本的考试原则与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减少考核记忆性知识比重的基础上,侧重检验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倡系统化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构;等等。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如何测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从高考取向上更快地推动现有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十一、招生自主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是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领域的重大创举,它有助于弱化高考“指挥棒”的不正当性,减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性,降低“一考定终身”的随机性,从而一方面加速高考多元化的探索进程,另一方面提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将成为与全国统一高考模式并行的自主招考模式,因此,自主招生高校数必将逐年增加。自主招生高校的增加,无疑给了那些“品行优秀、能力出众、特长明显、偏才突出”的优秀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必须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管,加强自主招生各环节的自律。必须着力建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问责制度,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一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把自主招考建成“阳光高考”。

十二、试点学科化与学分化的统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传统的分科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逐步改革高校的分科人才培养模式,走综合型专业化分流式培养道路,即大学前两年甚至前3年要实行通识教育,按文理平台、学门大类招生交叉培养,余下的时间按学生潜能和兴趣实行分流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只有大学培养模式实现了改革,高考模式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也给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留下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具体而言,原来的高考文理分科主要是应对大学的分科培养,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可以逐渐取消文理分科,先试点文科班、理科班和综合班,大学分别采取相应的录取策略并对综合班适当倾斜,然后逐步统一为综合班实行学科学分制,同一门高中课程,可分为不同程度的自由选班,通过相应程度的学习即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可作为不同类型高校录取新生的参考依据。

十三、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的统一

高考文理分科备考,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按系录取和专业人才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不利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改革大学培养模式和高考招生模式的前提下,应在全国高中逐步试点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的课程体系改革工程,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语文、历史、政治等整合为人文社会科学,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整合为自然科学,体育和英语课程单列,应提高体育课程的比重,降低英语课程的比重,全部为必修课程。另外,应因地制宜开设选修课和特色课,比如武术、戏曲等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与全国接轨的知识能力,又能传扬地方特色文化特别是祖国大江南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自主招生的高校可以设定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整体知识,也能考查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学生的才艺,体现了大学传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十四、大学规模化与质量性的统一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2009年要实现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同理而言,我国要实现两大历史转变——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保持一定的高等教育规模增长速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造条件,不断应对发达国家高强度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不断逼近教育总投入占GDP6%的目标。而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波动规律,当社会经济发展逐渐靠向波峰的过程中,就业机会就会增多,继续深造成本增加,为下一个波谷做好物资储备,上大学的人数逐渐减少,高等教育规模逐渐缩小,教育质量有所下滑;当社会经济发展逐渐靠向波谷的过程中,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借此机会“充电”,为下一个经济波峰的出现做好知识储备,上大学的人数逐渐增多,高等教育规模逐渐增大,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危机,正好给我国持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所以,高考要扮演“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的角色,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高考非恶制,弊者人也。”1977年,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和窗口性影响,一方面在于它本身作为思想解放突破口和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伟大时代意义,更重要的则在于它通过给全体国人一个重新选择发展的机会来调整人才结构和社会秩序,最终为中国和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的机遇与可能,这是恢复高考的伟大社会价值。高考改革没有绝对公平可言,但我们要努力做到和坚信的是,未来的高考改革必将使越来越多的群体受益、使最广大的群体受益、使这个国家和民族受益,这就是邓小平恢复高考30周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高考是举国大考,像任何其他领域的全国性改革一样,高考改革也是一次利益重新调整和分配的重大事件。因此,在当代中国,作为从最高国家领导人到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关注的重大话题的高考改革,其总体策略应是在积极进取中追求稳健推进,在“多元互补”中发挥其最佳效益。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4

【报告摘要】

“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显然,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也是从群众所期盼的角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仅是对政府有要求,报告中还提出,要“加强公务员队伍研究,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这又对广大公务员、国家干部提出了廉洁从政的要求,再次证明了只有血液健康,机体才会健康,只有干部清正,政府才会清廉。

“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制度的呼应,充分表明了今年中央仍将坚持落实八项规定,厉行节约不放松的坚决态度。两个“只增不减”也说明今年将进一步精兵简政,严控“三公”经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则是表明将继续突出反腐倡廉主业,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将治标进行到底,为治本赢得时间。[专家解读] 提高反腐败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在实践中正视网络反腐,支持、引导、发挥好网络反腐,强调真实性和及时性,将其发展为动员群众参与反腐的利器。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未来反腐最大的症结在于“制度化”建设,只有制度化才能保障反腐败的效果,避免“一阵风”式的反复。——全国人大代表吴青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综合分析] 当今的社会环境,官场上,奢侈浪费之风、贪腐之风越刮越猛,社会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铺张浪费随处可见;商场上,“极品”、“奢华”、“尊贵”、“皇家”等字眼充斥于广告推销中;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有求必应,子女对父母索取无度。这些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社会肌体,浪费着社会资源,损毁着人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由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摈弃奢逸,始终把艰苦奋斗当作传家法宝和政治本色。

反对奢腐浪费,厉行简朴节约,不仅体现着各级政府官员的形象,体现着管理机制科学、优良、高效的治理能力,更体现了政府清廉节俭重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而当前存在于官场上、社会上、家庭中的奢靡浪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费之风不仅浪费着社会资源,更是一种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措施] 一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了,用不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实际上,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二要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三公”消费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刚性,将制度手段上升到法治手段。加强财政信息公开,从严监管政府采购,严格接待标准。加强社会监督,对公款奢侈浪费行为问责到底。“只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才能遏制公款奢侈浪费现象。

三要养成良好作风,滋养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工作观问题。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四要端正消费观念,净化舆论环境,倡导文明消费。坚决刹住奢侈浪费之风,要端正消费观念,净化舆论环境,倡导文明、科学、合理消费。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表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典型人物,不断营造奢侈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党和政府、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5

2014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有哪些教育话题让大家印象深刻?最激情、最时尚、最温暖……这些都是今年两会教育的“关键词”,让我们一起盘点2014两会教育五个“最”。

最高端声音:总理详述2014年教育目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报告政府工作,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2014年教育领域要实现的目标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最激情碰撞:部长与111位政协委员交心对话

3月7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虚心听取委员们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袁贵仁用非常受教育、非常受启发、非常受鼓舞来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同时,袁贵仁表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

第一个工作重点来自于中央决定和总书记、总理讲话的要点。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有336项,教育部牵头的有9项,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要负责任地贯彻落实好。

第二个工作重点是事业科学发展的难点。改革,首先要改革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也包括提高我们的治理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转结构、调方式、惠民生。

第三个工作重点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这是我们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

最时尚访谈:部长微博话教改

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通过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进行微访谈,就自主招生、择校热等热点与网民进行交流。

此次微访谈是袁贵仁部长首次通过微博进行访谈,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发问,短短1小时内共收到2157个网友提问。访谈当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在回答一位女教师的提问时,袁贵仁不忘借此机会向教育战线的女同胞们送上节日问候。

截至3月10日8时,此次微访谈已覆盖网友7000余万。

最瞩目改革:高考改革牵动网友心

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参加会议前接受记者采访,详解高考改革方案。

袁贵仁说,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高考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难点,目前具体方案正在加紧论证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科学性、可行性、风险性。

第一个是“考”的问题。会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外语考试将利用社会化考试。

第二个是“招”的问题。主要以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为基础,同时依据学生3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综合加以录取,还要参考综合素质表现。

第三个是“管”的问题。加强做好国家考试的科学规划,管好考试安全的问题,管好招生的公平问题。

据人民网统计,这一信息在当天网友热搜新闻中排名第一。

最温暖政策:让更多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

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将从三个方面,努力完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的目标。

这三大举措包括:

第一,扩大增量,继续实施好专项计划,扩大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数量,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上重点高等学校。

第二,调整存量,要求部属高校和自主招生的学校都能拿出2%的比例,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目前自主招生数量大概40万名学生,2%约为8000人。

第三,要求所有地方高校、特色高校都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倾斜,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到重点大学学习。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6

一、判断正误(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培养人社会现象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养士愚民

4、因材施教

5、社会育人

6、示范性

7、品德智慧体质

8、课程标准教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1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1分)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1分),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1分)。

2、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1分),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1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1分)的国民教育(1分)。

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1分)、品德、志趣、审美、修养、个性、才能等方面(2分)的充分、自由、统一的发展(1分)。

4、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1分)由教师的教(1分)与学生的学(1分)共同的教育活动(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现代教育有何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1.5分)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分)

(3)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2分)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四种(1分),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1.5分)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5分)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5分)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1.5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分)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选择(2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3分)

4、国际上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1)重视学前教育,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分)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分)

(3)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日趋接近(1.5分)

(4)发展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1.5分)

5、课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成份:

(1)组织教学(1.5分)

(2)检查复习(1.5分)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3)讲授新教材(1.5分)

(4)巩固新教材(1.5分)

(5)布置课外作业(1分)

五、论述题(14分)

答: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表现在: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以上每个要点1分,共3分;简要说明共2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以上每个要点1分,共5分;简要说明共4分)

六、案例分析(10分)

答:这些事例违背了:

(1)启发性原则(2分)

(2)因材施教原则(1分)

(3)可接受性原则(1分)

(4)循序渐进原则(1分)

(结合原则要求简要分析5分)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篇7

1 发挥专业媒体内容优势报道重磅又精彩

新媒体冲击下,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然而未必,在各种传播手段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时,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仍然是根本的、有竞争力的卖点。“不仅如此,在以报业为主的传统媒体呈现平台多元、面临重大转型的数字时代,‘内容’的地位非但不应有任何意义上的削弱,反而须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1]。作为中国最权威的教育类媒体,中国教育报刊社依托其自身优势,在内容挖掘上下了不少功夫。

1.1 聚焦重点热点话题,通过深度报道进行专业解读

2016年两会报道,“中央厨房”“中央编辑部”等全媒体、融媒体报道机制已成为新常态。中国教育报刊社顺应趋势、继续成立两会报道“中央编辑部”,加强对两会报道的统筹和引领。

提前研判,赢得主动。中国教育报在两会前夕刊发文章《2016年两会,哪些热点教育话题会成热词》,产生了强烈反响,微言教育等超过百个微信公众号转发。校园暴力、乡村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等选题,成为了今年两会热点选题。

团结协作,重磅出击。经过研判,“中央编辑部”共提出两会话题线索100多条,包括高中教育免费、关爱留守儿童、校园暴力等。报刊、新闻网及微信端结合这些话题线索,推出了《免费,呼唤免费高中教育!——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延长免费教育年限》《5000万人脱贫,教育如何发力——人大代表热议“十三五”教育精准扶贫》《这么多省份要推行13年免费教育,你的家乡在里面吗?》等重磅报道,并被其他媒体纷纷转载,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1.2 丰富性与易读性相结合,让两会“平易近人”

“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习总书记寄语新闻工作者生产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新闻报道应做到以读者、用户喜闻乐见的听声音、读图表、讲故事、看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为读者、用户打造别具一格、生动形象的视觉享受和阅读体验。从而,让两会“平易近人”,让读者、用户主动关注、参与两会。

顺应浅阅读、读图时代的需要,中国教育报及微信在两会报道中,大幅度增加图片报道、数据可视化新闻等元素的使用,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报道、图表新闻、数据新闻来报道两会、引导舆论。2015年教育改革成就、2016年教育改革亮点以及近年来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所取得的成就等报道图文并茂,有趣易读。“政协小组会上的科普课”“两会表情”等系列图片报道,生动再现了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为教育鼓与呼的场景。

2 以读者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两会、报道教育

如习总书记所言,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作者以为,这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创新报道手段,让报道活起来,让读者、用户愿意去读新闻、听新闻、看新闻。中国教育报刊社是如何创新报道手段,让人眼前一亮呢?

2.1 富媒体报道,让两会报道丰富多样

富媒体报道即运用其中几种或多种呈现形式报道新闻。作者以为,这次两会报道,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是富媒体报道的点睛之笔。图表新闻、数据新闻则是新闻可视化的精彩展现。

两会E政录是中国教育报刊社精心策划、全力打造的一档视频访谈节目。起名为“E政录”,其中的“E”既有教育(Education)也有网络(E为网络图标的联想)之意。节目邀请两会代表委员、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共话教育。20期访谈节目,对话30名学者、代表,生成视频40余个,生成适用于报纸、杂志、网站和微信端的新闻报道60多篇。

新闻不光要用事实说话,也要用数据说话。“信息是美的,信息图表给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一个全新视角”[2]。图表新闻、数据新闻这些可视化报道方式将大大提升新闻可读性。前文中有提到相关图表新闻、数据新闻的报道,这里不再赘述。打造更多视觉盛宴,是所有媒体该去追求的。

2.2 互动报道,让读者用户直接参与两会

围绕热点话题设置议程,让读者用户参与互动。针对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报刊社进行相关议程设置。并搜集整理相关音频、视频、图片和调查报告等素材,利用能够富媒体呈现的H5网页技术制作。“关爱留守儿童、关爱乡村教师、拒绝校园暴力、保护教师权益”四期“我要上两会”H5互动网页获得代表委员转发并与网友互动,网友后台留言2000多条,点赞、献花1万人次。

两会前夕,报刊社印制了一批“为中国教育加油点赞”的海报,上会记者在采访代表委员的同时,请他们手拿海报拍照寄语,为中国教育加油点赞;两会期间,做客中国教育新闻网视频演播室的嘉宾代表委员,寄语留言并录制1分钟的小视频,传递“为教育说话、为教育代言”的正能量。

3 多平台优势互补,联动发力,打造“全景两会”

新媒介环境下,传播渠道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读者、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与偏好,使得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审慎选择传播平台,那么该如何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发力,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3.1 立体化报道,抓全局,抓时效

发挥各平台特色,打造立体化报道格局。中国教育报刊社充分发挥报纸的权威性、专业性,杂志的深度性、思想性,网站的即时性、聚合性,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聚焦重点选题做好宣传报道,打造立体化宣传格局。

信息一次采集,多终端发布。“中央编辑部”统筹前方记者采访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素材,再分发给微博、微信、新闻网、报纸等不同媒体终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终端发布。

将新闻网、移动端作为新闻首发平台。两会是各大媒体“抢新闻”“抓新闻”,比拼首发和时效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为了提高重点教育新闻的时效性,争取重点选题的首发,中国教育报刊社打破传统的以报纸为首发的采编流程,将新闻网、移动端作为首发平台。记者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报道,新闻网、微博、微信第一时间刊发稿件,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3.2 各个平台亮点纷呈、百花齐放

中国教育报两会特刊刊发稿件数百篇,有力引导了两会教育舆论。浓墨重彩做好教育改革成就报道,凝声聚力促改革,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报道的一条主线。

人民教育杂志、中国高等教育、新媒体联动,精心打造两会E政录节目,与代表委员面对面聊两会,最终这一访谈节目以视频播放、报纸解读、杂志专题的形式输出;中国教育新闻网首页创造性地采取双头条报道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量和时效性,点击量攀升。微信平台发挥短平快的优势,十余篇文章阅读量达100000+。

各个平台联动真正发挥了“报纸赢在力度,杂志赢在深度,网站赢在广度,微信赢在粘合度”的优势。

4 小结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读者、用户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大浪淘沙,只有勇于创新、不断求索才能突出重围,“活”得漂亮。作为承担重要使命和责任、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主流媒体更是不能懈怠,做好报道,创新求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辜晓进.内容的至上地位永难撼动——兼与<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容为王”>商榷[J].新闻记者,2014(9):54.

[2]彭兰.“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J].新闻记者,2013(6):14-21.

[3]刘宁宁.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J].新闻世界,2013(6):208.

两会文化观察之文化体制改革 篇8

国有文化艺术院团是文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国有文化艺术院团的体制改革关系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成效,我国文艺院团长期按照事业体制管理模式建制发展,加之文艺涉及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的政治属性、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融资范畴等都受到体制机制的严重制约。

2014年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是一块必须啃的“硬骨头”。文化部部长蔡武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要着手处理这个老问题,国有文艺院团将完成转制成为市场主体。

蔡武表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出了名的老问题。一方面,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制后,还要经过市场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要促进其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转企国有文艺院团扶持政策,在执行中落实困难,需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各地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大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实。

【解读】

2013年,文化部联合中央八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以“促进转制院团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为中心环节,以强化硬支撑和优化软环境为两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2014年开年之际,文化部确立了“提高认识,狠抓落实,以优良的作风,健全的机制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工作目标,为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多头管理、资源分散,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统一标准、刚性要求和有效考核等问题。

国有文艺院团是一个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历史遗留物。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管理理念、运作方式与市场脱节,观念与时代脱节。关于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到底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方向和归宿指向哪里,是时代赋予我们亟待解决的深刻问题。

文艺产品的输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文艺院团长期受制于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诟病,“计划指标”成为文艺创作的指南。这种创作演出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文化艺术领域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文化需求氛围。

国有文艺院团在决策层制度,人事管理方面一直处在行政化管理的体制中,艺术院团的“行政化”导致行政权力和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的泛滥,把艺术院团作为一级行政部门管理,而忽视艺术院团作为文艺机构的特殊性,其实质就是行政权力对于文化艺术的过度干预。国有文化艺术院团领导被任命前从来没有在文化艺术领域工作过,当他走上院团领导岗位后,就会把他之前的工作理念移植到院团,造成院团工作行政化趋向。而正真的一线文艺学者、专家被边缘化,使文艺创作失去活力,导致文艺院团的创作资源严重流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分配体制改革在国有艺术院团也应该得到充分体现,长久以来,院团的分配机制和行政事业的分配机制趋同,导致分配原则过于平均主义,分配得过于均等,从而使得创作、演艺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分配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多种要素参与分配,以此激发院团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院团在市场的操控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适应艺术规律、演出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分配制度刻不容缓。

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艺术院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改革攻坚战中位置突出,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关系整个全局改革的成效,国有文化艺术院团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去,摸着石头过河总有风险,但是不改,只有死路一条。

上一篇:十年后的我作文500字下一篇:学生干部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