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废料应用的实践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变得日趋严重。如何保护环境、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研究背景,提出把废旧材料用在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废旧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丰富了美术课堂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随着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与此同时,垃圾数量成倍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如何保护环境、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显得越发重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废物利用是解决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途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017年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护环境,把废旧材料应用于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正是践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有效途径。

一、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废旧材料应用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绿色发展之路,废旧物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与应用。废旧材料指的是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物等。美术课所用的废旧材料是在生活中易于收集、无污染、便于携带、符合课堂设计制作的材料,分为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已成为一些国家的时尚生活方式。21世纪新课程改革后,废旧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引起国内各级学校美术教师的关注,与此相关的探索逐渐增多,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如何把环保节约理念融入美术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环境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延伸,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美术课程是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按照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废旧材料制作属于美术课程的“设计•应用”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美术课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材料,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非常丰富,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质感肌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美术教学中材料不足的问题,树立大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锻炼其动手能力,树立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园基础教育,是幼教师资的主要来源,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关键作用。如果幼儿教师自身的环保素养强,就能教育下一代并带动每个家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努力,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材料体验属于手脑并用的感官体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审美能力,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因此,把废旧材料应用于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活中很多废旧材料都有回收利用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便快捷,给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视觉传达信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美术课上有专业教师引领学生,这些都为课程的设计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二、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当地两所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查,通过数理分析,厘清了当前废旧材料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置重绘画轻手工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艺术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艺术作品,美化生活和环境。帮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功能与作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计与美术院校不同,涉及的范围应该广一些,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美术门类,开设较为实用的课程,为以后学生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2012年,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制作,进行表现与创造。”[1]从中可以看出,幼儿手工和绘画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绘画轻手工的现象,手工课中有关废旧材料创意制作的课程很少。

(二)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专业知识、价值观、环境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环保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2]尽管美术教师一般毕业于正规美术院校,但大都侧重于绘画,对手工制作却不够重视。调查显示,美术教师经常搜集废旧材料的比例只有18.18%,偶尔搜集的占比为77.27%,36.36%的教师会在教学中经常加入废旧材料应用的内容,59.09%的教师只是偶尔为之,4.55%的教师从未上过此类课程。数据说明了大多数美术教师偏重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很少在教学中加入废旧材料应用的课程,缺乏变废为宝的理念,没有意识到节能环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大多数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不了解,只有13.64%的美术教师经常去幼儿园调研,这样会使美术教学脱离幼儿园的实际。在这样的课程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显然偏离了幼儿园教学实际,真正擅长手工制作、具有高水平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很少。由于课堂缺少趣味性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提不起兴趣,往往半途而废,这与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有关。

(三)学校环境教育缺失

尽管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相对以前的应试教育有所改观,但教学重点依然在智育方面,教师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学生对废旧材料认识不全面,只收集常见的饮料瓶、纸盒等材料,没有留心从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寻找不常见的材料,导致收集的废旧材料在材质、肌理、色彩、形态上单一,制作的作品雷同、简单,缺乏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在遇到困难时,64.26%的学生选择放弃。对自己制作的废旧材料作品,认为很好的学生只占28.88%,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课程结束后,还会自觉进行废物利用手工制作的学生只占极少数。大多数高校目前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并没有把环境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只是偶尔宣传一下,张贴标语走形式,实际收效并不乐观。众所周知,塑料袋的大量使用给地球造成严重污染,但还是用者甚多,极少有人自己拿购物袋购物。在调查中,当问及“购物时拿回的塑料袋怎么处理”时,5.05%的学生直接扔掉,73.29%的学生当作垃圾袋,61.01%的学生选择留着备用,说明部分大学生有环保意识,但也是建立在方便使用的基础上,很少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保留塑料袋。当问及“你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如何”时,79.42%的学生选择一般,只有20.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强。在餐厅吃饭,51.99%的学生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48.01%的学生选择使用可重复使用餐具。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大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脱节,即使有环保意识,也很少有环保行为。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缺乏节约意识与家庭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家长本身就欠缺环保教育,因此没有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保节约的意识,尤其是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没有认识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追根溯源,这是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环境教育缺失的后果。

三、教学策略

按照2017年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精神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置结合幼儿园实际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把环保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中。低年级除了绘画课,还应开设专门的设计与手工课,让学生接触多种材料,加强变废为宝、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要改变美术教师重绘画轻手工的倾向,学校要找机会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参加手工设计课程的培训,调动其积极性,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创新

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同等重要,只看不做、眼高手低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3]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应该去大自然中寻找天然材料,开发本土资源,或从生活中收集适合美术创作的废旧材料,材料的丰富性是作品成功的前提和保证。[4]教师要教育学生平时养成主动收集废旧材料、乐于动手改造废旧材料的习惯。除了课堂教学,课余教师可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活动,比如废旧材料制作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结束后颁发奖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废旧材料的材质肌理等特点,运用恰当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创作出有新意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个人制作、自愿组合的形式,在思考讨论中完成对废旧材料的制作,这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能让学习氛围轻松愉快,提高集体协作能力。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懂得去欣赏借鉴别人的作品。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不应只强调美术的专业性,更应强调其综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美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素养,充分认识到废旧材料利用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环境教育融入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做到教学相长。另外,深入研究美术教育理论,使自己的教学与幼儿园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调查显示,在问及学生“你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废物利用的情况”时,48.74%的学生通过书本获取,76.9%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网络上有大量国内外废旧材料艺术作品的图像、视频和技法,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图片,提高课堂知识含量。另外,教师要多研究多动手,掌握多种制作技法,不仅课前需要制作出生动有趣的教具,课堂演示制作步骤也很重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环境教育师资培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态人格也会影响到学生。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并把环境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内容,打造优秀师资。美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素养,认识到废旧材料应用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注重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开展校园环保文化活动,打造“绿色校园”。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废旧材料的应用不仅是创造美的过程,也是环境教育的体现,有助于加强师生的环保节约意识,促进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并带动每个家庭养成资源回收利用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2012-10-09)[2020-12-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2]柳晓艳.融入“变废为宝”理念的中学创新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30-40.

[3]云亚荣.“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55-58.

[4]刘晓慧.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35.

上一篇: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下一篇:纺织品设计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