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理念下的课文教学策略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难课文”的出现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名师王崧舟最新教学案例——《好的故事》为引,明确“难课文”的定位,分析当前“难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炼难课文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以期对今后难课文教学有所启发。

2019年9月始,全国统一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和以往的教材相比,特别是中高年级阶段,教材选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许多课文,或篇幅变长或难度增加了。难课文的增加,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重视阅读、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理念,且难课文内部本身所蕴含的知识能够更好营造学生的人文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创造力等大有裨益。然而,对于“难课文”如何教、如何学的研究和研讨,涉足者甚少,这将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什么是“难课文”

胡思任在《谈难课文教学中的启发——以《阿Q正传》(节选)为例》一文,着重阐述了《阿Q正传》(节选)这篇难课文教学的具体做法。但对于什么是“难课文”,他也没有明确指出,只是说“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阿Q正传》一课,这篇课文选自全传的第七、八两章,虽有其独立性,又与前后文章有联系;对阿Q这样一个人物典型,应该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对现今的学生难度不小”。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一本好教材,无论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是思想教育,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1]。但是由于其作品写作时间久远,内容博大精深,对现代的青年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确实有不少困难。由此,笔者认为,所谓难课文,就是内容艰涩,从教材特点和班级实际出发,估计大多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课文。

二、教授“难课文”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材解读欠缺

教材解读,或称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硬功夫,谁都逃不过。于漪老师说过,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坎”,要陪伴语文教师一辈子。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这道坎,这非常不容易。教师教材解读的欠缺,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单元导语解读。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会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单元的课文会围绕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两条线使得“教什么”变得很清晰。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正是关于鲁迅先生的阐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那么在具体的课文学习中,就有了引领和灵魂。

2.课文内容理解。由于作者和读者之间,有时间和空间的差距,我们今天要去读懂过去的人写的作品,必然会涉及许多因素。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文本解读,做到教师心中有数,吃透文本,才可由此出发,教学如鱼得水,课堂行云流水。然而,目前的语文教育状况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受学历、环境、学情等各种因素影响,其水平不高,要么墨守成规,要么人云亦云[2]。

3.课文插图及其他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材内部,很多难课文在进行排版和设计过程中都会拥有一定的插图,但是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插图的作用。如《好的故事》中的在水里的船和水草荡漾,如果有效结合,就可以帮助学生对画面或一些词语如“澄碧”“皱蹙”等进行认知与理解,学生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结合插图提高理解能力。

(二)教学设计过于复杂

教材里的任何一篇难文章,定因其内部所拥有的疑难词汇和不熟悉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导致学生通读困难。日常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往往都会结合课文内部的理论知识,将自己懂得的或了解到的知识点全盘托出,致使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非常复杂。其实这是大忌,学生学得非常辛苦,教师教得也费劲[3]。

(三)忽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

首先,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即学情权衡。在难课文讲解中,往往需要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需要针对某一个语或某一段话进行分析和感悟。但现实情况下,教师往往自我评估,猜测学生或都会或都不会,导致课堂疑难没有解决。其次,静态传输,未能活教活学。教师只是将一些文字告知意思,或传授经验,却未能将学生带入到具有感知觉空间的词句语境,如“鞭爆”“伽蓝”,如若只告诉意思,未引入年代感受,学生的理解只会浮于表层。

(四)教学语境创设单一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路径,有时需要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时需要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有时需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读书方法。创设适切的教学语境,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情感态度的把握。曾听过王崧舟老师的示范课,他对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情绪,就会有不同的处理,将学生带入到合适的教学“场”。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低沉,《枫桥夜泊》的思辨,《好的故事》的哲思等。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几乎都会忽略这一部分的营造。

三、“难课文”教学策略

现阶段对于“难课文”的教学策略探索还处于鸿蒙阶段,但一些名家已经开始了尝试性示范。如王崧舟老师于2020年9月25日进行的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好的故事》的授课,我们从中可以提取一些具有引领作用的“难课文”实施策略,为我们的难课文阅读教学提供方向。

(一)词语通关打基础

从本质上讲,《野草》是一部以散文诗的躯壳来包裹哲学之魂的著作。选自《野草》的《好的故事》,同样具备诗的气质与思的意蕴,是美与哲学的高度统一。由于其作品写作时间久远,内容博大精深,这对现代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不少困难,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这些词语就像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在教学伊始,王崧舟老师就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问孩子们跳过了哪些词语,每人汇报一个,然后采用新旧匹配,梳理有年代感的难词,如石油、鞭爆、膝髁、朦胧、伽蓝、皱蹙、虹霓,对应煤油、鞭炮等。又联系语境,梳理相对陌生的难词,如在“……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中,联系“倒影”跟“小河”,理解“澄碧”的意思;联系“打桨”,理解“荡漾”这个词的意思。由此,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就能灵活转化并拥有了年代感,从而以此为切口走近作品。

(二)课后引领明目标

在讲解之初,教师就先引入课后第一题: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那么,这就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且引导落款时间“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使得学生对学习目标明朗起来。在“融入梦境,升华主题”阶段,教者又引入课后第二题,这样一篇“好的故事”,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究竟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呢?以此来升华文本主题,由学生和作者融为一体,加深理解。

(三)问题导向找依据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是教者在引导学生聚焦梦境、感受美妙时提出的问题。学生默读思考,并画出相关词句。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如“朦胧、睁开眼、无意识、随影、仿佛、闭上眼睛”等词语,都证明了作者所写是一席梦境。问题是教者提的,而成果是学生寻的,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梦境的美好,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和有趣。问题导向是一个很好的引领,它可以引导学生直捣黄龙,直入重点。

(四)阅读链接做后盾

课后阅读链接是冯雪峰《论〈野草〉》和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王崧舟老师的处理是不同的。第一个链接,教师通过引学生捕捉其中的关键信息,来理解梦境象征着希望,从而体会梦境的表达意图。第二个链接,教者又从另一个角度,借助资料,让其成为一个把手,帮助学生对梦境产生新的想法、新的理解。可以说,“阅读链接”正是儿童走出解读困境的指南针与脚手架,特定的时代背景,必须借助相关资料引领儿童走出解读困境,这些正凸显了本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

当然,难课文的核心内容的研究维度不止上述几个方面,“难课文”教学策略探索角度更不止这些。我们只要站在课程的高度,立足儿童发展,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就一定能发掘出隐藏在课文中的可操作的核心教学内容,让“难课文”教学真正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胡思任.谈难课文教学中的启发—以《阿Q正传》(节选)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1985(02).

[2]高修军,朱旭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长课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08).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上一篇: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刍议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一篇:军校本科生导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