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精选9篇)
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 晓 光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已不在是单纯赚钱的商业机器,而是一个完整地融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机生命体。它,有思想,有感情,有愿望,有目标,有管理风格,有生命活力。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和企业广大员工积极创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培育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同与实践的整体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追求,以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国家政策法令为导向,潜移默化地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着员工士气,培育着员工技能,凝聚着企业精神,塑造着企业形象。
“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应成为我们江淮集团未来的管理宗旨。公司应始终以员工为主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需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广泛开展“走向市场与转变思想观念大讨论”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爱我企业,兴我江淮”为主题的宣传动员活动,转变一切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陈旧观念,确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导入“素质决定实力”的企业精神;“质量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服务根植内
心”的经营理念;“诚以立信,质以建业”的企业品质;“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建官惟贤,位事惟能”用人机制。
十多年来,我们江淮集团始终以员工为主体,大力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把建设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任务。把搞好生产经营,提高企业效益作为服务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以创造效益和奉献为使命。
企业在发展用人上从不放弃每一个人,首先是激励员工岗位成才,敬业奉献,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自我的价值。利用橱窗、局域网络等宣传载体,讲厂情、公开企务,晓明政策,使员工在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同时,与企业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达成共识,关心企业,爱护企业,与企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上下同欲,互动发展,为实现企业目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强化思想教育,实施以德治企方略,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从加强员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不适时机地开展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全体员工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生产标兵、与文明班组建设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员工的敬业理念、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把员工自身的发展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三是兴企育人,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制定了以岗位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与函授教育为辅的中长期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与考评激励机制,并与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所、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长期保持协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保持合作关系。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公司
经常派人走出厂门,进入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和交流,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根据专业特点,公司每年都联合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举办有关挤塑、拉丝、成缆、检测等各种专业培训,帮助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增强素质,岗位成才。四是实施以法治企战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和企业法制水平。市场经济既是效益的经济,也是法制的经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管理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为。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公司法》、《劳动法》和《电力法》,严格执行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条规守则,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使企业行为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公司还投入资金建起了娱乐活动室、宣传橱窗等宣传文化阵地,极大的改善了员工的文化生活环境。公司还成立工会组织,利用节假日和各种重大庆典之日,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与其他活动,开展车间、班组文化建设,以文化心,寓教于乐,极大的陶冶了员工情操。公司每年还拿出一定金额表彰那些销售精英和岗位操作能手,并且大力宣传先进典范。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着力营造了一个和谐健康、团结友善的企业发展环境。
江淮的今天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全体江淮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所以江淮人时刻铭记要回报社会的厚爱,先后多次帮助家庭困难职工,多次捐资慈善事业、支援灾区。
江淮的工作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同时江淮人又是谦虚和求实的。素质,实力和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在尊重指挥,自强不息,为
1 找准定位, 确立企业文化体系核心
企业文化建设“三分靠定位, 七分靠宣贯”。定位是否科学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与败, 决定企业发展的生与死。为此, 中心自建立以来, 把科学定位作为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认真研究, 提出了“精准计量, 公平公正”的核心理念和“我们都是一家人, 同心共铸计量梦”的愿景目标, 从而为中心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树立航标。
1.1 解剖问题明确方向
明析问题是企业文化建设定位的前提。中心作为一个新生单位, 员工个人价值定位、职业通道谋划、工作质量要求、工作理念习惯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转变和磨合, 如何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员工力量、增强员工活力;如何适应国网公司改革形势, 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目标, 树立计量专业权威;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 塑造“公平、公正、准确、可靠”的良好计量形象;如何理顺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融洽各方关系, 为中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些都是当前中心文化建设中需要正视和破解的实际问题。只有认真研究分析这些问题, 明确中心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确立中心优质文化元素, 才能建立起符合中心实际的企业文化体系。
1.2 立足发展融合目标
促进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定位的根本。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企业文化积淀的过程。只有理清企业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才能看清促进或阻止企业发展的文化元素, 才能明确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发扬哪些元素、摒弃哪些元素及亟需补充哪些元素。中心作为湖南省电力公司直属机构, 负责湖南全省14个地市公司计量器具的检定配送和计量专业化监督管理。自成立以来, 就站在全省计量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 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解问题, 充分发挥计量行业龙头和业务支撑作用, 着力把中心建设为全省计量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为计量专业监督管理机构。
2 强化措施, 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形成
推进企业文化就是将企业所构建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转化为全体员工统一行为, 这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根本。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按照国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要求, 坚持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 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心发展战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考核评比, 强化“六融入”措施, 构建“六文化”体系, 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落地, 助推中心业务和谐发展。
2.1 融入学习活动构建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心采取多种形式, 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教育, 大力营造“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双向互动的氛围;组织学习有关政治理论和计量政策方针, 观看《焦裕禄》等专题教育片, 开展考试竞赛和撰写学习笔记活动,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组织与天津、山西、浙江、河南、江西等兄弟省市公司计量中心开展互访、交流和学习, 强化与湖南省计量院、威胜集团、电力职院等关联单位的战略合作, 借鉴他山之石, 开拓视野, 增长新知识;组织财务知识、公文写作、项目管理、四线一库建设等专题培训, 开展人人当讲师的技能培训活动, 增强员工的学习动力;开辟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 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领人, 激发正能量, 积极营造“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
2.2 融入行风建设构建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根本宗旨。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和优质服务活动, 不断创新服务理念, 拓展服务内涵, 大力倡导文明规范优质服务, 让“服务省公司、服务地市公司、服务社会大众”成为全中心员工的自觉行为, 着力营造文明规范化服务氛围;组织开展“最美班组长”和焦裕禄式好干部评议工作, 激发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热情;及时满足地市公司检定、配送的需求, 确保完成率2个100%;创新服务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 提升计量专业化监督管理水平。
2.3 融入思想政治构建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领先, 在经营管理中坚持贯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培育人的原则, 关注全体员工 (包括业务外委员工) 思想动态, 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体性健康活动;适时开展“谈心”活动, 倾听职工意见, 为职工排忧解难;组织创办各种协会, 开展业余文体活动, 丰富员工生活;关爱职工身体健康, 组织职工健康体检,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开展职工疗休养工作;打造健康食堂, 改善员工生活;推行政务公开, 突出抓好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以浓厚的人本文化来打动员工。
2.4 融入各类竞赛构建创先文化
创先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 积极开展低压集抄建设“百日攻坚”活动、“速度之星”“质量之星”“寻找最美电网人”评选等促进规范生产管理的活动和业务竞赛活动, 大力推进“四星”员工民主推荐、民主评议, 通过学习上赛素质、业务上赛能力、工作上赛业绩, 掀起了比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逐步树立了员工企业文化意识, 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5 融入形象管理构建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有效抓手。在内部管理方面, 全面开展生产环境优化治理, 在国网计量专业率先推行生产场地6S管理 (管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 实行检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工厂化。在外部宣传方面,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等措施, 宣传中心特色工作, 展示员工专业水平, 树立中心良好品牌形象。“走出去”就是利用“5.20世界计量日”等特殊时期, 主动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知识宣传、技术咨询、疑难解惑等活动, 与有关媒体开展正面宣传活动。“请进来”就是邀请有关媒体、职能部门、社会群体等实地观摩计量器具检定全过程, 充分展示计量中心公平、公正、准确、可靠的品牌形象。
2.6 融入履职教育构建执行文化
执行文化是促进中心和谐发展的直接目的。坚持以现代道德观念为先导, 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为起点, 重点开展履职教育活动, 使每位员工在理念上高度认同, 工作中贯彻执行, 行动上身体力行, 努力做到爱岗敬业, 文明从业。切实贯彻落实湖南省电力公司严抓严管精神, 全面推行准军事化管理, 执行每周早会队列制度, 班组执行每日班前会制度, 有效地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交流, 强化了团队意识, 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 提高了队伍执行力, 创新完成了各项营销工作任务。
3 奠定基础, 夯实企业文化体系保障
文化体系的形成和有效落地需要有力的基础保障。中心针对单位组建时间比较短、机制制度还不全、文化平台还不实等具体情况, 着力在以下3个方面狠下功夫, 为中心文化体系的有效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只有制度健全完善才能保证文化建设体系有效运行。中心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 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 把企业文化融入各项工作制度, 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 用制度管人, 用流程管事。全面梳理和制定内部各部门相关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着力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和全面质量体系修编工作, 先后建立程序文件31个, 出台管理制度40余项。
3.2 搭建文化平台
平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着力打造3个平台, 为中心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激发队伍活力搭起有效载体。一是搭建组织平台, 先后成立中心党总支部和两个支部, 建立中心团总支委员会;二是搭建工会平台, 成立中心工会,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展示出中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搭建宣传平台, 建立中心网站主页, 合理划分专题模块, 适时发布中心动态新闻、专业简报、专业督导通报、业绩指标展示、政策宣传、专业动态、先进典型等信息。
3.3 打造实干团队
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正确的办学理念作指导。学校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校园书香优美,科技永远腾飞”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身心健康师生”的培养目标;遵循“厚德善学,励志创新”的校训,努力营造“井然和谐,团结奋进”的校风;用“敬业爱生,严谨求新”的教风,培养学生“善学乐思,自主进取”的学风。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进一步统一师生思想,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办学理念规划校园文化建设
精心描绘学校愿景宏图。学校的愿景宏图: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校园书香优美,科技永远腾飞。校园将是校风、教风、学风优良,教师队伍素质过硬,科技品牌凸显,书香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厚的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认真确定人文景观建设的主题。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体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要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主线,根据校史、展望未来、立足校情、凸显特色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主题。
认真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学校坚持以学期为阶段制定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计划,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一是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启动书香校园活动,本学期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三是制定人文景观建设方案,完成校标、形象墙、运动文化墙、校园之星栏、学生作品栏的设计和建设。
抓好校园文化,发挥育人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园文化工作长效机制 为确保校园文化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拟订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长效机制,制定每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将校园文化工作纳入年段工作考评和班主任工作考评并与评先评优挂钩。
落实各种有效措施,扎实抓好常态性校园文化 常态性校园文化是基础性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是要更新常态性校园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常态性校园文化活动。持之以恒抓特色,锐意进取创品牌。
提升科技教育品牌 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学校的品牌。学校是“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学校”,学校科技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主要做法是:
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技队伍坚强有力。学校把科技教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二,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适时进行科技教育。学校提出了各科渗透、各科相通、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建立活动化科普校本课程体系,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第三,扎实办好科技兴趣小组,培养科技小能手。学校发动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做到“四定”: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第四,依托校外活动中心,丰富科技活动形式。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开办科技教育活动班。第五,举办暑期夏令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每年暑假承办由县教育局、县科协主办的全县科技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进入学校壁挂式科技馆、科技展览馆及社区科技基地开展活动,还主动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去实践科学,达到“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目的。第六,举办科技活动节,搭建科技能手展示舞台。第七,当好领头羊,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始终坚持打好“科技兴校”这一品牌,充分发挥三明市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教学公开周”等活动向兄弟校辐射。
打造“书香校园”特色 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来培养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大力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努力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二是建设人文景观,浓厚书香氛围。三是颂歌国学经典,丰厚书香内涵。四是与省关工委共建开展“共读一本书”和“书香少年”评选等有效课外阅读活动。五是充分发挥学校立体式图书馆的作用。六是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七是在每年“世界书香日”期间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征文比赛和“书香班级”“书香少年”“阅读之星”评选活动。
文化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是学校的灵魂,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学校将持之以恒抓管理,锐意进取创特色,锻造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实现文化引领、文化育人,让祖国的花朵在校园文化的沃土里更加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阜康市第一小学马秀珍
党的十七大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复兴崛起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活力之基和动力之源。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全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构建和谐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校师生素养,实现高端文化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阜康市一小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的奋斗,百年的积淀,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学校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着力培植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学校价值观体系,积极探索和践行新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及师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使学校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跨越。
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理念和思想,更是一种引领和精神。紧握学校精神之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共筑市一小和谐校园之魂。
(一)引领发展方向,培育核心文化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炼和神韵,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和培育。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管理的本质是思想。面对“打造学校优质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第一内驱力,紧紧把握理念先行的精神文化建设思路,总结办学历史,结合发展实际,挖掘和提炼学校百年文化底蕴,树立了“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会求知,善于创新”的育人目标,确立了“教学优化、活动优效、环境 1
优美、服务优质”的办学目标,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出“以人为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爱心托起希望,文化奠基未来。在“促进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和办学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凸显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和统帅下,精心确立并全力实施“以人为本、文化塑魂、人文管理、多元课程、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用学校核心价值观这条红线贯穿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师生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各个层面,使学校文化内化于心,渗透于制,固化于物,外化于形,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生命的精神和血脉,成为一种濡养、陶铸、自觉、习惯,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为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和鲜活生机。
精神培育队伍,队伍体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校发展中,在先进精神文化引领下,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力量,为我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扬起了成功的风帆。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行为方式,良好有序的有机融合,升华成一种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广泛的心理认同,共同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改革创新的工作激情,爱心奉献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驶入科学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二)确立“三风一训”,培育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教育内涵的诠释和解读,是学校的“精、气、神”。学校“三风一训”,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
“三风”传递文化,凝聚学校精神。为此学校确立并形成了“求真、求实、求美、求新”的校训,“文明、诚信、和谐、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勤学、活学、会学”的学风。学校自己创作的校歌深受大家的喜爱,全校师生在演唱中更是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呼唤,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进取的激励。在“三风一训”的引领下,通过师德建设、爱心工程、文明校园等阵地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深入人心,有力地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三)科学定位规划,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
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成就名校。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
蕴,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2007年我校借百年校庆之际,布置出了校史展厅,撰写了八万多字的《阜康市第一小学校志》。我校的校史展厅和校志引起了阜康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校史展室和校志已经作为我校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校本教材受到学校的重视,并被确立为阜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以规为范,人文管理,构建学校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刚性规范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文关怀和良好习惯。打造制度文化,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学校文化“张弛有度,和谐有序”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民主公平认同,完善制度体系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对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倡导率先垂范、服务师生的精神,真心依靠教师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教学规程,学校各种大事、重要制度都经学校人事领导小组和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经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使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成为一个民主参与探索践行的过程,并力求使制度充分体现教师意志,形成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主动邀请教师参与学校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充满激情、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良性运行。
(二)改革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机制
学校以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入手,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健全师生评价体系。实行月考核,突出了过程管理,有效增强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效力。同时,加强学生常规管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建立《文明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卫生评比制度》,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并按照要求每天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有效的规范了学生管理,发挥了制度管理的效能。
(三)推行人文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以人文管理为抓手,始终贯彻人本管理这条主线,引领师生认同熟知并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转变管理理念,改革单一陈旧刚性传统管理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教师论坛、教育活动、督查
评价、榜样示范、表彰激励等多种办法,对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予以理解、关爱、帮助,以规为范,刚柔并济,变管理为服务,变制度为引导,变规范为习惯,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极大的调动师生遵章守纪积极性,促进师生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形成了师生认同、行为自觉、执行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了人本管理的最优化和最大效益。
三、改革创新,多元课程,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平台
学校课程文化,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是一种本领的锻造和能力的形成。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多元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石。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校本研究水平,搭建起多元课程的新平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分年级段开设校本课:
一、二年级是《巧手你我他》,三、四年级是《童心小剧场》,五、六年级是《走进美诗文》。目前学校教务处正在编写以爱家乡、爱阜康、爱学校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四、求真固本,师生互动,筑强学校文化发展之本
学校师生文化,是一种品质和素养,是一种风景和魅力,是学校人文素质和教育氛围的折射和体现。搭建师生文化平台,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构建“两园”学校,打造优秀团队
一是构建“学习型校园”。学校建立校园网站,开展校本教研,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管理论坛”,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学素养。学校搭建新课程教育理论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选派骨干教师70多人次参加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类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育人教学的本领。二是构建“科研型校园”。学校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设立“课题研究论坛”,组织“校本研修论坛”、“课题研究报告会”、“网络资源应用培训”等专题交流活动。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学校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打造出校本科研“个人主题、学校课题”的新格局。在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学校每年都有几十名教师获一二等奖。
(二)播种成功希望,营造爱心乐园
学校在“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坚持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为学生搭建培养信心、挖掘潜能、锻炼能力、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舞台,让学生享受希望和成功的喜悦。我校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二是组织教育活动,张扬学生个性;三是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一技之长;四是实施激励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近年来,学校继续加强“三团一队”(少儿合唱团、舞蹈团、书画艺术团、小乐队)建设,充分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呈现新的亮点。2010年5月,学校合唱团赴奇台参加了昌吉州举办的“爱我中华”歌咏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组织奖。2010年6月和8月我校舞蹈队受邀请参加了阜康市庆六一表彰文艺汇演和慰问部队官兵文艺汇演,在市“小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我校有6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2010年8月,在阜康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有8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学校田径队连续3年荣获阜康市田径运动会比赛第一名。
五、惟馨求和,景观彰显,凸显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物质文化,是一种景观和吸引,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题中要义。
(一)设计识别系统,打造文化形象
我校的校标,寓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教师用爱心抚育孩子成长,学生在学校快乐生活为一体,诠释了我们的教育理想。
(二)建设人文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全力建设“人文校园”。学校精心策划教室、功能室、办公室文化,建立精美宣传栏、宣传牌,突出人文理念和育人特色,让每一面墙壁都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让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动人的温馨,让每一个景象都透射出启智的元素,打造出一个师生精神交融的温馨家园。
(三)真心关爱学生,构建温馨家园
据统计,1999年以来,阜康市党委、政府先后为学校共投入1000多万元,使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今的市一小,设施先进、设备一流,让师生享受四季如春的关怀;综合楼内,宽敞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七万多册图书,汇成了知识的海洋;远程教育网络、互联网、校园局域网、计算机室、教室联为一体,使学校和外界社会紧紧相连。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电教中心、书画室、舞蹈室、一应俱全,先进的设施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营造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空间。整个学校布局合理,简洁美观,校园绿化率达到43%,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摇篮和温馨的家园。
灿烂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兴教荣校之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少儿平安示范学校、和谐中国.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和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全国校园法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荣获自治区级的奖项有区级新课改先进学校、卫生红旗单位、德育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少先队红旗大队、口腔健康学校;荣获州级的奖项有昌吉州先进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军警检阅示范校、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少先队优秀示范阵地;连续5年荣获市级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连续14年荣获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荣获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市“一流班子、一流业绩”称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校、平安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教研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实现了品牌发展,受到领导、社会的广泛赞誉。
***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了核心能力的竞争,而现代竞争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着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符合企业战略要求且适应企业文化的新型人才,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最早的企业管理的理论关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假设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及情感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对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文化的观念因此被发现和重视。企业员工有着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多元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已不再单纯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和员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地方,而且还是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员工追求精神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基本细胞。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简而言之,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由企业领导人在创业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整合而成的一套全体成员认同并遵行的价值和行为体系,是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其创始人精神的体现,带有独特的个性,但也会不断融入新的观念,体现着时代的要求。企业文化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并且使新成员与企业融合,推动着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代管理的重点已经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在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机器需要人开动,财物需要人管理,制度需要人执行,生产需要人负责。只要谈管理,就离不开人的管理,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和重要地位不断凸现和逐步提高。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管理,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导向性、约束力和激励性等功能。文化式的管理强调文化认同与群体意识的作用,重视理解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着力把管理从“成本控制”型的资源管理转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相统一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建立了一整套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统一起来,使员工由“他律管理”变为“自主管理”,促使员工自觉、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并且是一种最省力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品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形象标志,是企业与公众、市场进行沟通的桥梁。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它能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影响效益,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战略落地并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是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保障。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凝结在品牌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文化与品牌都深远地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决定着企业成败兴衰。
当然,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被过分夸大,但其对企业的发展壮大确实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和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竞争于市场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没有文化/
3的企业是没有灵魂和缺乏竞争力的。
三、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1、提高重视程度,做好提炼研究。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实现科学管理、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障。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提炼研究。在企业中,决策层应该把企业文化的塑造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不断地对领导者及典型员工的思想行为事迹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进行总结,建立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企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应该不断地用理论来阐释观念,用故事来体现思想,用模范来指导行为,使广大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有所指导,有所效仿,有所依循。
2、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载体。
先进的文化需要有效的传播渠道和活动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就要利用企业内部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媒体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活动,展示改革发展新成果,传播生产经营新举措,展现优秀员工新风貌,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围绕中心重点工作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导向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耳熟能详。创新活动载体,就要利用学厂史,观厂影,唱厂歌、思厂恩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庆典之机开展催人奋进的表彰激励活动,利用员工兴趣爱好及各种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深入人心。
3、结合人力资源,采取有效激励。
没有有效的激励,就没有预期的行为。如何选人、育人、留人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工作共同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两者在塑造人的行为上有着一致性的目标。企业文化提出了鼓励行为、禁止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员工能否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去做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的影响。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在员工招聘、培训发展、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方面制度的设计和制定上体现企业文化的理念和要求。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应该重视员工的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需要,评价体系要公正合理,薪酬体系要具有激励性和导向性,同时并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样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出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
4、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发展创新。
现在,科技创新在提速、生产效率在提高、管理模式在改变,公司规模在扩大,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创新和完善。充满竞争的时代,落后的企业文化会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思路不改进,方法措施就有可能不对路。前进路上,文化先行,企业文化符合战略要求,就能促进战略的实施。要经常检视并剔除已有的企业文化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观念,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广泛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成果,要注重从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挖掘整理出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力量。持续创新的文化将成为企业迎抢抓基于、加快发展的智慧,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勇气,精益求精、做强做优的强大动力。
四、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气质,但大多数企业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重视学习,鼓励创新,以及对员工幸福的关注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必须包含的因素。
学习的文化
《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尤其是在现代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层出不穷,知
识像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如果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优秀的企业都会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鼓励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领导干部带头学,普通职工主动学。通过学习,员工的知识底蕴会更加深厚,眼界视野会更加宽广,想法点子会更加独特,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创新的文化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竞争使得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趋同,企业唯有在产品、工艺、营销、文化、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才能占得先机,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和员工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意识,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种工作流程、每一次重要决策、每一项战略措施上都有新的思索,用最优化、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做好各项工作。将来的经济必定是创意的经济,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才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幸福的文化
幸福,越来成为人们的理想。幸福来源于勤劳、奋进,来源于倾听、理解,也来源于共同信守的价值观,来源于共同奋斗的成就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员工,员工的发展依托于企业,只有把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把企业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员工精神上关心、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心是员工敬业和发挥积极性的前提。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员工来实现,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就要合理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员工创造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员工感到幸福了,认真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企业也就成为了“幸福企业”。
------学习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丹桂飘香,菊花怒放!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公司在投资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也在持续发展进步,这之间,是企业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实现员工成长的过程。
从毕业后成为了安彩高科的一分子,从新员工培训时从老师对公司的简介中了解企业文化内容之后,在其后具体的工作中对此也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和体会。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是“企业文化”这盏明灯在指引着公司的发展,在指引着公司职工的奋斗目标。在引导着公司在锐意进取的发展。从开始的安彩“十大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工业争光”,到后来逐步深入的“七字管理体系“、“三、二、一企业文化体系”、“三圆理论”、“五化理论”,我也一步步深刻体会到安彩的企业文化内涵,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体现着安彩人的精神。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企业要发展、要突破、要跨越,必须借助于企业文化,因为它是企业发展强劲的动力!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培养企业与与员工互相之间的忠诚。“忠诚为先,业绩为重”,这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如何成为企业有用的人才?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是要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大局观;二是要树立“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敬业观。从我在安彩这几年的工作当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忠诚是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的健康社会关系。企业是核心,员工是基础。企业对员工负责,一个诚信守诺,维护和关爱每个员工平等的权利、利益的集体就有凝聚力、向心力;员工对企业忠诚,就能自觉为集体发展做出贡献,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团队和谐的精神。一个企业,具有忠诚的内部关系,必定众志成城。一个员工,具有忠诚的品质,必定奋发有为。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
注重企业与员工的责任感的培养。全力以赴去完成目标和推进工作,这就是责任,明明有能力但工作不到位,给自己找各种原因来解释、搪塞,这就是不负责任。责任包括对公司,对自己,对产品,对每一个客户,多少年来正是秉承这样的文化宗
旨,我们创造了不少辉煌的成绩。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责任与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荣。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责任是成果,责任是创新,责任即效率,责任即生存。责任是员工的立身之本。对于员工来讲,工作就是责任,就是与公司荣辱与共、携手共担。在公司的不同转折阶段,选择留下是对公司的信任,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对留在公司的人来说,安彩兴则我们荣,安彩衰则我们困,责任在肩,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激发工作热情,释放创新能量。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在其岗就要尽其责,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对内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去做好。只有做好了,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对外要致力于降低经营成本,控制投资风险,拓展增值空间,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对股东负责;多交利税,对国家负责。
要积极有效的提升效率。做事不仅要效率高,还在于执行力强。我们公司的“三讲三不讲”: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讲自己不讲别人。这一企业文化体系在公司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它使安彩形成了良好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安彩人,无论在生产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以“三讲三不讲”为原则,用群体行为的观念,工作向外跨半步,向内使劲,从内部找问题找根源,挖掘内部潜力,就可以彻底改变那种遇到问题,讲困难、讲别人、讲客观、讲外因,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的作风,从而有效完成公司的大方针、大目标,从根本上提升效率。效率不仅在对外活动中,在我们内部的沟通交流上,效率发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内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在外部动作上。生产线上各工序的协调性,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顺利,决定着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连通速度,决定着任务的周期。所以,效率在很多时间都可能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只有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体现我们对人、对产品、对客户的尊重,赢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总之,和谐的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是企业员工能自觉而愉快的去遵守这些规则,要获得这样的和谐,需要企业、员工都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深刻理解企业员工相互依存的道理。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企业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员工的思维模式进行了重组,员工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统一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点滴践行文化,宣传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完善自身素质,不断深化、丰富
文化的内涵,共同营造企业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与企业共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持续发展的天地,让我们的文化理念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得以充分的演绎。
今日我为安彩希望努力,明天安彩给我希望。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电网企业文化建设,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电网企业作为国有骨干型能源企业, 关系国计民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企业工作, 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企业和谐、队伍团结、人心凝聚;有利于企业政治、社会和经济责任的三位统一;更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指导下, 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国家做进一步贡献。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电网企业文化建设, 是推动电网企业发展的必然所趋。当今时代, 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各种思潮的冲击, 易导致员工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发生冲突, 有的甚至与企业的价值观和利益产生冲突。因此, 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电网企业的文化建设, 凝聚共识、统一思想, 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企业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电网企业文化建设, 是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电网企业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更创新了时代精神, 因而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紧密关系。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包含了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爱国精神, 将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包含了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 把诚信作为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准则;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把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始终;包含了埋头苦干、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把奉献作为员工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可见,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指导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与实践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是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下的地市级供电公司。近年来, 公司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不懈的努力, 使之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自觉行动和精神力量。
2.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引领“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因此, 马克思主在党和国家中占据着根本指导地位, 只有坚持不懈地践行马克思主义,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中看清形势、把握方向。当前, 我们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价值观念深度融合的时期,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并存, 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交织, 毒奶粉、毒胶囊、地沟油等不诚信事件时有发生, 错误的价值取向正侵蚀个别员工的思想。在这种环境下, “诚信”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公司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积极培育员工诚信价值观, 并大力开展“诚信”主题辩论赛、演讲赛等教育实践活动, 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主导意识;更将其融入员工岗位和日常工作, 为企业和谐发展奠定良好文化基础。公司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引领“责任”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 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因此, 电网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高度一致, 并突出责任的核心价值, 鼓舞和激励公司员工勇挑重担、尽职尽责,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公司近年来始终以建设坚强电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电网改造。2008~2015年, 累计完成农网投资11.8亿, 完成农网改造升级未改村、完善村、电气化村2100余个, 基本实现衡阳地区未改村“清零”目标, 实现衡阳电网辖区内农村从“没电用”到“有电用”再到“用好用”的历史转变;累计完成主网投资逾70亿, 一张以500k V船山变电站为中心, 以环绕市城区的220k V双环网和辐射全衡阳的110k V双环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电网初步建成, 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能源动力。积极支持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开辟电力服务“绿色通道”, 先后为娃哈哈、欧姆龙、武广高铁等项目完成办理用电工程60余项。特别是2008年冰灾期, 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团结一心, 不怕牺牲、不畏严寒, 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冰保网赞歌, 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电网企业和员工的社会责任。
2.3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引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其中的精髓。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建设, 有利于企业保持旺盛的创造力, 激发出最大潜能。在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 更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通过培育“创新”精神, 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营造倡导创新、培育创新和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公司每年定期开展创新成果发布会、QC成果发布会等活动, 对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如公司紧跟电力营销改革新形势, 以构建大营销、大市场、大服务的营销理念为蓝本, 率先全省开展电力营销体制改革, 实现电力营销服务专业化精细管理, 被誉为电力营销体制改革的“衡阳模式”。针对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涵盖党 (总) 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 且能客观评价各级党组织业绩和党员工作绩效的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该考评体以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考评, 被业内人士誉为党建工作的“衡阳模板”。
2.4 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引领“奉献”企业文化建设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它明确指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 应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 为各利益群体判断行为得失、明白价值取向、选择正确方向提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奉献”文化的构建提供道德规范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 公司大力宣传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精神, 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建设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提升道德素质, 强化奉献意识, 形成有鲜明特点的电网企业“奉献”文化。如肖利琼恪尽职守勤奋工作, 在95598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了10年, 10年除夕夜都在95598的工作台上度过;常宁洋泉供电所15名党员数十年如一日穿行在常宁塔山的高寒山区, 用爱心为瑶族同胞送去温暖和光明……在“奉献”文化的影响下, 公司涌现出以全国人大代表肖利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俊华为代表的一大批乐于奉献的先进典范。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电网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工作启示
透视国网衡阳供电公司的经验与做法, 它给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与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以下启示:
(1) 企业文化建设根在以人为本, 必重人文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更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企业文化,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这一过程中,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关注员工的精神诉求, 并积极挖掘、肯定、宣扬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 结合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思想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准则,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 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方式, 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建设, 做到持之以恒。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坚持丰富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各类企业文化实践活动,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公司企业文化相结合, 并应用到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和公司行为, 使员工在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员工素质更高、队伍凝聚力更强、企业形象更好。
企业是人与物的聚集地,人的思想将主宰物的结合与去向,因此把先进思想注入企业、注入产品,这是一汽夏利公司党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公司党委提出了:“彻底实现从围绕到融入的转变,为企业发展配置好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在企业改革创新中的政治优势作用,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不断肉丰味美。实践证明,这一作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企业实现了重组后的扭亏为盈,全年销车117335辆,实现利润1.9亿元;公司荣获一汽集团2003年度“第一汽车卓越绩效奖”和“思想资源配置实践奖”;企业在与“非典”的殊死斗争中,被天津市工业工委、天汽集团评为“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先进党组织。
回顾公司十几年来走过的历程,曾有过辉煌与成就、迷茫与艰辛相互交织,最终没走出时代经济的“怪圈”,以致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2002年6月14日,第—汽车集团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重组协议,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由一汽集团控股,企业更名为“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公司已经严重亏损高达7.9亿。作为上市公司,企业已到了面临即将被摘牌的境地。
面对危机,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融合、共识、共事’的方针,以扼制效益下滑、确保扭亏为盈为目标,谋求企业长远发展之计,启动了“止血、输血、造血”工程、“启航”工程和“110”工程。
找差距——“止血”工程遏住“肥水流外田”
公司领导班子从更新理念入手,狠抓员工的思想意识转变;用“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和“狮子和羚羊赛跑”的生存理念,引领舆论、导向共识、凝聚人心。
企业重组后要让两种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就必须更新观念。他们把当时的企业喻为危重的病人,要保全生命,必须实施手术止血,即堵住管理上的漏洞;要愈合伤口必须进行输血,即更新理念、创新机制;要恢复健康活力,自身必须造血,即发挥管理效能。“止血、输血、造血”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展开了。而这之中,“止血”是关键。
为了“止血”,公司发动员工积极查找造成企业资金浪费、资源流失等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共21项。党委在这项工作中,始终将工作重点放在抓“人”上,将每项“漏洞”进行认真的分解和分析,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讲解给员工,使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是每位员工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分的浪费都是自身的损失”;同时,号召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齐心合力找差距,一分一厘算成本,争分夺秒堵漏洞,一点一滴降消耗。”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大对供应商的整顿,积极完善采购体系建设,向供应商推行“采购的是供应商的能力”的理念,使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开展堵塞“21项漏洞”活动,员工真正树立了“时不待我”的危机意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当年仅采购成本一项就降低了6个亿。
在“止血”的同时,企业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和体制,使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得到有效扼制。企业在重组后5个月就实现了当月“现金流正值”的可喜成效,资金进入良性循环。
建体系——“启航”工程辟开恶浪奔向前
昔日的天津夏利公司犹如一条超载前行的大船,在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难以航行。企业重组后必须启动“启航”工程。而如何启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管理开刀,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规范企业基础管理,这是启航的重要环节。
从理顺管理层入手,在“秩序、体制、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性调整。公司对原臃肿庞大的机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实现管理层的扁平化;将原汽车制造分公司与股份公司合并,理顺股份公司与下属零部件单位的管理关系;成立了十部一室,建立了两个轿车分厂;重新切分了职能部室的职责;调整了高级经理分工,压缩了基层分厂的管理层,再造了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紧锣密鼓的改革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但同时也折射出了磨合中的逆光。
党委为了统一全体员工思想,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全方位开展思想工作。借助基层党支部书记均为行政一把手的工作优势,通过组织员工到重点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培训,层层配置科学规范的管理思想理念,形成“人人学管理、个个讲规范、岗岗有流程”的管理体系。“流程再造”使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生产管理系统的工作质量。
科学的用人机制是企业走向振兴的关键。公司从公开竞聘上岗入手,重新定岗、定员、定编;在分配体制上将原来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改为“岗位贡献工资制”,薪酬向产品规划、采购、营销管理人员倾斜,工资收入与岗位重要度成正比,真正实现了企业收入看效益、个人收入凭贡献的合理分配机制。通过改革定编,使公司管理人员减少10%,二、三线人员减少8%,企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用人靠激励,它除了物质鼓励以外,更重要的还离不开精神激励。传播先进的企业文化,则成为主要形式与手段。党委始终将凝练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全体员工中牢牢树立“第一汽车,第一伙伴”的企业价值观;“观念是生产力,观念是竞争力”的企业哲学;同时,还通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各种有效活动,巩固“三讲一树”成果,让“弘扬正气、典型引路”的系列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群策群力地为实现“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汽车”的一汽产业梦想作贡献。
促发展——“110”工程提升企业竞争力
思想资源应如何科学配置才能使员工推动企业飞速发展?党委提出了“企业在快跑,员工要跟上”的号召;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将企业营销网络建设、组织均衡生产、降低成本、研发新品等方面的内容,做为企业宣传工作的重点,在员工中广泛宣传。
学习丰田管理经验,推行TPS改善各项工作。总经理许宪平提出了“110”工程,即实施“一分钱,一秒钟、零缺陷”工程。党委围绕经济目标抓落实,努力使员工在各个岗位上做到“降低成本从1分钱做起,提高效率从1秒钟做起,追求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0缺陷”,打造“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高品质经济型轿车”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加强营销网络资源建设,在多次科学调整夏利系列和NBC系列市场销售价格后,巩固、拓展了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去年5月份推出A系列夏利轿车,并产生供不应求效应的基础上,今年3月份又全新推出高配置的威乐轿车,同样引起了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市场效果良好。为了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公司在推出A系列夏利轿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夏利、NBCⅡ局部改造,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此外,公司新开发的B系列夏利轿车也将在近期面市。对应市场平准化生产,公司推行丰田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化带动生产管理现代化,营建了供、产、销密切协调的市场信息网络,保证三者之间的快速衔接。在对品种、颜色、数量、配置、期限等因素统筹计划的前提下,制定的平准化生产计划,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秩序。
全力打造精品轿车,体现“管产量也要管质量”的一体化管理思想,党委通过理念灌输、参观学习、技能培训等途径,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第一”理念,将生产单位一把手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深入贯彻“用户为本”的大质量观,全员开展挑战“零缺陷”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弘扬“永求第一”的企业宗旨,实现“以第一的质量造名牌汽车,把第一的服务送广大用户”的行为准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蕲州镇中学 陈军
校园本应是学习知识的圣地、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不良文化开始在校园占据一席之地。中小学校园里各种顺口溜、恐怖贺卡,网络论坛、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的文化垃圾流传甚广,这些不良文化正在侵袭着校园,占领着同学们课余的精神空间。要想把不良文化挤出校园,我们即必须让优秀文化占领校园主阵地。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近年来,我们蕲州镇中学在“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大旗,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主题教育。在推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我们蕲州镇中始终抓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㈠抓住重要节日(如“五四”青年节),重要事件(“一二·九”运动)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知历史,明使命,激发爱国斗志;
㈡广泛开展“爱国爱校歌曲大家唱”师生歌咏活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爱国爱校力量;
㈢大量搜集爱国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开展朗读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㈣举办“爱国主义”书画展、图书展、图片展,丰富爱国情感(如我校文化墙上“感动中国”的“钱伟长”图文------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忧而忧,为祖国和人民的乐而乐。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㈤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如《钱学森》、《爱我中华》等,具体感知爱国形象;
㈥参观烈士陵园、李时珍纪念馆等,真切缅怀先贤的爱国情怀„„
二、大力推行理想教育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危机”。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什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成为社会上一些人的时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60 分万岁”等消极自私的思想,也不时的侵蚀和影响着学校这块乐土,使许多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在推进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开展理想教育呢?在我们蕲州镇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成功做好了这几个方面:
1、把理想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渗透进理想教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2、教师当好表率,注重言传身教。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3、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教育活动。①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营造理想教育氛围,如我们打出的标语“不比阔气,只比志气;不比聪明,只比勤奋;不比家境,只比明天”,就给了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导向;②充分利用教室布置,让学生展示理想。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里都有一棵茂盛的“理想树”,学生的理想也是百花齐放,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师——我喜欢孩子”;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板”;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有的学生说“我基础不好,我想当一名技工”,③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演讲会、辩论会等,让学生明辨理想,从而拨正航向,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勇往直前;④建立理想档案,为每一位学生记录下实现理想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奋斗的充实和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理想教育也是一样,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去“渗透”,而不能简单地予以“灌输”。所以,我们务必要把理想教育化成学校的文化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弘扬传统美德
法国长篇小说《核混乱》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花最小的力气挣最多的钱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变得不可救药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道德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小悦悦”、“范跑跑”、“药家鑫”、“扶
不起”等不良现象让人们呼唤道德回归;“网络游戏”、“低俗文化”、“留守孩子”、“单亲家庭”等教育难题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立足本职,因地制宜,抓好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课题。
在校园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之大,我们建立“师德档案”,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要求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激励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师表风范。同时要加强职业理想塑造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加强诚信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等,通过诵读、演讲、宣誓等形式,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
3、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我们通过“感动校园”和“美丽校园”的评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并从中挖掘出“李菲”、“吴灏润”等感人事迹。
4、传播孝道文化。孝道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的美德,“父母乃人之本,人乃以孝为先,孝为德行之门,德为成事之本”。“百善孝为先”,今天孝道文化在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播孝道文化方面,我们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结合“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经典和传统美德故事,结合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孝道教育。
四、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进文化传播离不开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学生美好的人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最基本保障。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两方面:
1、从点滴开始抓养成教育。我们抓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点滴抓起,唤起他们的习惯养成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细化原则,把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乃至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重点,把习惯养成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首先抓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继而抓学习习惯,再抓品德习惯。注重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最简单的不乱丢乱扔开始,广泛开展“学校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活动。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口号和行动。如:我们提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你美好的人生”的宣传口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第一周开展的就是“班级角角卫生,校园处处干净”活动„„通过“大处着眼重素质,小处着手抓养成”,强化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2、借助活动强化行为习惯教育。①开展习惯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墙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全体学生明白习惯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②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知识》和“我身边的安全隐患”,对照规范,反省自己,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并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思想教育,更多的是行为教育与塑造,真正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五、注重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民)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多年来,我们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本着做就做好的原则,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精心构建文化长廊——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群策群力,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摘取最耀眼的星星,照耀学生的心灵。我们借助“二十四孝”,让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学会感恩;我们运用“弟子规”、“中学生十二种良好习惯”,让学生注重习惯养成;我们还独具匠心,按照历史的顺序,绘制了“国学文化”长廊,带给学
生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沐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悉心营造校园环境——青春与个性的展示
我们的教室、寝室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更是他们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每个教室,不仅有精彩的“教师寄语”,还有响亮的班级“口号”、美丽的“班名”,如“雄鹰班”、“三明书屋”;更有学生青春的风采——“理想树”、“才艺展示”、“我进步啦”、“我能行”等。每个寝室既有温馨的室名,又有个性化的“青春誓言”,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和谐寝室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特色,显扬个性,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学生欢喜,家长高兴,社会赞誉。
3、用心推出感动校园——名人与榜样的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特别注重榜样引领,精益求精,一方面把同学们崇拜的明星、偶像树起来,用他们的名言来激励学生,用他们的事迹来感动学生。比如,成吉思汗的壮语——“天下最美的女人是母亲”,比尔·盖茨的教诲——“人生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我们从众多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中选取最符合学校教育的典型进行弘扬,(一、钱伟长------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二、刘伟------隐形的翅膀;
三、孟佩杰------孝女当家;
四、洪战辉------铁肩重担,带着养妹上大学;
五、雷锋------为人民服务)让学生向英雄学习,向榜样看齐!
【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06-21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复习06-04
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09-29
电业局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6-22
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和谐发展09-19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07-26
什么是先进文化07-23
用企业文化打造新一代优秀团队07-07
延安精神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06-10
文化站站长宣传思想先进个人事迹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