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通用10篇)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1

走过65年的光辉历程的汉滨高中,经过几代汉滨高中人的艰苦奋斗,成为本地基础教育界一闪耀的明星。

多年来,学校以“明礼 亲学 敢为”为学校精神核心理念,以“尚德守法、科学民主、大胆创新、全面发展”为办学方略,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全面推进内涵发展”为办学特色,既注重外延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又注重丰富内涵,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以环境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精神文化为动力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科学的办学方略、明确的工作目标,发扬“苦教苦学”的学校传统精神,与时俱进,使校园文化内涵得到了有效渗透,师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校连续五年高考本科上线大幅攀升,并在2006年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这是学校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结出的丰硕果实。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2

十年来,在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进程中,我校的办学理念也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认识,外显为整个团队的自觉行为。学校文化建设,既要务虚,更需务实。我们在硬件建设之外,逐步形成了以“关爱、团队、责任、发展”等为基本元素的“佳禾文化”,并从管理层面、研修层面、学生层面、家校层面等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努力构建系统的管理机制,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的强大动力。

一、探索管理文化:制度保障与人文关怀和谐相生

管理制度是学校正常运作之根本。科学管理能使学校的一切行为规范且合理,而人本化管理能使学校制度在刚性之外体现出柔性的一面。为此,我校致力于通过健全制度约束人,规范教师行为;通过人文关怀激励人,激发教师创新。两者和谐相生,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

1. 规范管理聚人心

建校以来,我校基于“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在教育行政、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层面,通过日常规范化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法可依的制度体系,做到制度到岗,责任到人。

2. 人文关怀讲人情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做到“制度无例外,管理有情在”,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具体来说,我校努力构建充满人情味、健康向上、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着力解决教职工思想、情感、生活中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拓宽松的精神文化发展空间,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如创建教师社团“墨润”书法社、“布言布语”布艺社、“秀姿”瑜伽社、“佳韵”健美操社,以及举办篮球、太极拳等培训班,让有特长、有需要的教师在活动中既愉悦身心,又加深了解、增进友情,使校园呈现和睦的、浓厚的人文氛围。

3. 重心下沉结人缘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因此,我校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对他们的培养。平时,我校行政领导干部坚持蹲点制度,通过参与教研组、年级组的学习、交流等活动(包括广播操),彼此真诚相待,及时了解情况,随时对话沟通,以此促进全校和谐发展。

二、致力研修文化:团队合作与自主创新和谐相融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推动力。成就一流的教育事业,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文化的熏染。

1. 完善制度,形成校本研修氛围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基础管理,研修活动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校通过制度重建,保障研修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其中包括:互动式的理论学习与研讨制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资源保证、学习效果检查制度,组织教师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行为反思制度,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关注常态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构建,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与日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评价相结合,二是与阶段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三是与自评、互评和问卷调查相结合。

2. 合作互助,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我校形成了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为架构的三级研修网络,每级团队不管人员结构与特点如何,都要体现出“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哪一项工作,都倡导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首先,为使校本培训增强理论指导的力度,我校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多元分层”的培训形式:一是寒暑假培训,二是各类专题研讨,三是公开教学观摩。其次,集体备课,共建有效课堂。第三,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校本作业。各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整理学生易做错、易混淆的知识内容,同时自己跳进“题海”,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筛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精心设计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力求让学生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思维能力。

3. 聚焦问题,增强教育科研实效

近年来,我校从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以小专题的形式推进全校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促使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我们聚焦课堂,精选专题,这些专题都来源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教师的困惑。如数学学科在开展课例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了“几何概念建构”和“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两个课题,获得了区级立项。专题研究是将课堂教学和学科教研紧密连接的一种科研方式,它一般以课例为载体,以“三关注二反思”为主要运作方式。这样的专题或项目研究活动,引导着我校教师逐步走上自觉、自主研修的道路。

三、培育成长文化:教育引导与自主发展和谐相辅

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学校的一切文化建设行动都应聚焦这一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中实践体验,收获成长。

1. 培养自主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少先队组织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摇篮。我校少先队大队部通过少先队代表大会、民主选举队干部等途径,强化“四自”精神的发扬与培养。小代表们坚持走访队员,倾听队员诉求,认真写好提案,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的办法,真正成了学校和谐大家庭的小主人。

2. 创建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十年来,我校作为区课程改革基地,以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紧紧把握三类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在实践中,我校以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为抓手,围绕“校有特色、课有特点、师有特技、生有特长”这一课程理念,以满足学生多元、特色发展为前提,从内容整合入手,紧贴学生实际需要,尊重教师创新意愿,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周边环境,积极创建校本课程。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现在我校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有“防震减灾”“生命风帆”“中国象棋”“小阳台,大种植”等。此外,“纸艺DIY”“国际象棋”“相识小龙虾”等课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

3. 开展多彩活动,鼓励学生生动发展

社团活动一直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为此,我校结合“快乐活动日”的落实,积极建设适用于小社团的活动课程,大力推进各类兴趣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我校基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学生快乐成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宗旨,共创设了42门兴趣类课程,涵盖人文艺术、科学探究、体育运动、学科拓展等多个领域。校一级的社团建设也在积极地进行,共组建了“三棋”、国画、防震减灾、阳台种植、击剑、舞蹈、合唱、信息、篮球、竹笛等10个学生社团。其中,国画、竹笛、中国象棋、民歌等已经逐步形成特色,成为区级民族文化培训项目。

4. 借助项目研究,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近年来,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校开发了集资源学习、互动讨论、成果展示和在线测评四位一体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同时,我们将学生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精心开发优质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试点班,我们积极开展课内、课外互补,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研究,探索课堂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效融合。

让优秀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 篇3

扎根传统文化,提升教育内涵

“常态化设计”,传承校史文化  学校创建丽水市一流的校史室,陈列着学校35年的办学历史资料,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以唤起师生及校友们对母校的眷顾和遐思,萌生尊重文化、认同乡土、爱护学校、情系社会的情感。积极推行校训教育,通过“常读,常念”的方式,让师生铭记“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二中校训。

“多载体熏陶”,弘扬传统文化  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在教学楼大厅两侧墙壁镌刻《论语》名句,走廊上置挂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古训,学校操场四周围墙上张贴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让师生时时置身古典文化的熏陶。在每年的4月份和9月份各举行一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利用课堂,让师生读经典、诵经典、品经典;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适时组织学生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对经典阅读的热情。

“兴趣化培养”,推广翰墨文化    翰墨文化即书法文化。青田二中在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开足、开好美术课的基础上,各班每天中午增开一节20分钟的书法课,定期聘请校内外书法老师通过闭路电视给学生作书法讲座,校内擅长书法的老师到各班巡回辅导,班主任跟班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绘画、习字的兴趣,学校每月展出一期多达500幅的学生书法作品,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画大赛,对获奖的学生进行隆重表彰,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艺苑楼悬挂展览。

打造特色文化,促进师生发展

传播华侨文化“聚人气”  青田县是著名的华侨之乡,青田籍海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是青田县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青田二中发展的助推剂。一直以来,在青田二中现有学生中,华侨子女占三分之一以上。为此,学校积极挖掘“侨乡文化”的教育资源,创设以林三渔体艺馆为载体的侨情教育基地,进行爱国爱乡教育。为了弘扬以林三渔为代表的青田华侨的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精神,学校把林三渔的汉白玉雕像耸立在林三渔体艺馆门口,并把介绍林三渔主要生平事迹的宣传牌摆放在林三渔体艺馆入口处。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开展侨校互动活动,在校刊《鹤之声》中专门开辟“侨校互动”栏目,及时介绍侨校互动情况。自2010年起,旅法、巴西等国的50位侨领还自愿结对帮扶青田二中50位贫困学子,资助他们生活学习费用。二中学子亲身见证了华侨心怀桑梓、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拓展教育资源,在侨领的引荐下邀请外籍教师来校上课,并于2012年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里查曼社区学校结成姐妹学校。

弘扬刘基文化“脱俗气”  刘基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积极文化的代表。青田二中以此作为“正文化”,积极引导师生抵制校园低俗文化。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以刘基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利用刘府祠就在校园内的优势,开辟了以刘府祠为教育基地的名人文化基地。

与此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乡土校本教材《千古人豪刘伯温》,作为初一年级的选修课程。摘选《郁离子》部分原文,并附上译文,让学生诵读,写赏析或读后感,并举行“千古人豪刘伯温”文化讲坛。在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学校还先后邀请丽水市刘基研究会会长吕立汉、刘基后裔刘泽群等专家来校作讲座,进一步宣传、弘扬了刘基文化。

打造特色社团文化“接地气”  青田二中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充分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建成60多个社团。活动内容涵盖体育、艺术等六大类。

而在社团中,最有特色的要属校园电视台。2005年11月,学校成立校园电视台,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平台。校园电视台设有台长、编辑等,各部职位均由学生担任。该电视台还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获得“全国中小学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

蜚声中外的青田石雕,是瑰丽多姿的一朵奇葩。学校在弘扬县石雕文化的过程中,巨额投资建立陶石阁,陈列各地的原石与石雕作品。陶艺与雕刻课堂相映生辉也是学校社团文化的一大特色。学校自2008年被丽水市教育局授予陶艺类特色学校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展示陶艺、雕刻才华、陶冶审美情操的平台。

2012年11月,学校成立了县首个青少年集邮协会即青田二中集邮协会。“票小客天下,纸薄纳古今,怡情且益智,乐在集邮中”。学校集邮协会自成立以来,会员迅速增多,活动蓬勃开展。参观邮展、邮币研讨会,举办集邮讲座,亲自动手制作贴片……在县邮政局、集邮协会的帮助下,青田二中集邮协会正积极申报“浙江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

文化是一种力量,在浙江省打造“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学校文化育人,无疑是一种明智、可持续的选择。近年来,学校倾心打造文化特色校园,校风、学风更加优良,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在丽水市前列,逐渐成为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度高的市知名品牌初中。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4

太平中学始建于1994年,坐落在川黔交界的美丽的赤水河畔。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碧草映阶;花团锦簇,鸟语传歌。蓝天与绿地相伴,假山共池沼齐辉。现有教学班18个,教职工58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20人,市骨干教师6人,学生近1000人。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管理规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立项在研市级普教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课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红色扬校”的办学方针,先后荣获“二级合格中学”、“县文明单位”、“县校风示范学校”、“县级教工之家示范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太平中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倾注了诸多的建设投入和人文关怀。学校各界领导也十分重视自身内涵提炼,不断挖掘适合太中自身发展的教育形式,努力构建“普职联教”、“警校共育”、“家校同教”、“红色扬校”等教育行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依托“四渡赤水”的鲜活红色历史题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红色文化”的特色教育、美育教育,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在基础设施上熔铸红色文化。

在校园基础建设上,学校非常注重彰显红色文化。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空间和校园空旷环境,积极打造 “红色文化”,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在修造太平中学校门时,学校就精心设计规划,四根立柱代表“四渡赤水”,校门整体颜色采用暗红色,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理念构想。同时,学校还精心打造了“红军园”“国学园”和“励志园”。在“红军园”中设置“四渡赤水出奇兵”石刻壁画和“韧”字警语石,在“国学园”中设置《弟子规》,在“励志园”中设置“勤”字和“和”字警语石,以及将“励志园”设计为“雄鹰展翅”的造型,并将其中的假山设计为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模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红文化的理念,营造了“红色文化”氛围。其次,在学校围墙上设置中外名人浮雕和创办“红色文化墙”,在教学楼走道上悬挂革命年代伟人、名人画像及其名诗名言警句。这些都凸显了我校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2.在班级建设上彰显红色文化。

我校还创造性的让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红文化建设。在学 校统筹安排下,班主任结合本班特点规划本班目标和班主任寄语,班训主标和副标、条幅内容及自主张贴板块名称,学校专人规划班牌模板及教室内红文化体现形式,包括字体及颜色、大小,各个板块的大小及体现红文化的图片。力求做到每一处设置都展现红文化的元素,充分营造班级红文化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上进、快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专人规划下,七—九年级的张贴板块的名称分别为“精细班务栏”、“互动展示台”和“智慧管理窗”,体现本班特色的张贴板块有“乐园”、“起点”、“起跑线”、“焦点荟萃”等。条幅设计上,七、九年级都采用了古典镂空窗口封闭边框形状,八年级则采用双手握物形状,并用暗红作为主色调,同时插入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图片。寓意我们各班都要弘扬革命精神打造形象窗口。所有这些设计,充分彰显学校打造红文化特色学校的理念。3.在舆论氛围上营造红色文化。

我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展板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努力营造红色文化舆论氛围。学校广播室开设专栏,每天广播时间30分钟,播放一首红色歌曲、宣讲一个红军故事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让学生不拿书本、不进图书室也能受到红文化的熏陶感染。黑板报也成为学校红色教育的宣传窗口。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创办学校和班级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红军的历史和故事,大力营造红文化的氛围。同时,我校还利用各级领导来校检查督导和开展大型活动、校级活动之机,设计制作反映我校德育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展板,充分展示我校红文化建设的成果,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熏陶、感染作用。

4.在课程建设上诠释红色文化。

学校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考证,决定编纂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红色记忆》和校刊《红雨点》。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四渡赤水”的故事,充分认识“四渡赤水”,弘扬“四渡赤水”精神,学校专门组织力量,搜集、整理有关“四渡赤水”的资料,汇编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红色记忆》校本课程。这一本教材的问世,填补了我校无校本课程特别是无“红色文化”课程的空白。编写这本课程,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当年红军转战川黔两省交界的赤水河的整体情况;进而去感知红军及领导人在古蔺、太平范围内两渡赤水、巧妙周旋、适时歼敌的战斗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在太平二、四渡赤水期间(含红军进驻古蔺),发生在古蔺各地,特别是太平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我们选取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遗留下来的部分物件图片,向学生展示红军当年战斗场面、劳动生产、生活宣传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接受“四渡赤水”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洗礼。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 活,展示我校师生在“四渡赤水”精神沐浴下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学校决定恢复《红雨点》校刊的编写工作。我们将组织教师编写一期一刊的校刊《红雨点》,充分反映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营造我校独特的红文化氛围。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学校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红色教育,如语文课、思品课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与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有机融合,向学生诠释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美术课上,组织学生编写以“清明节”为题材的手抄报,并开展班级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亲自搜集相关红色故事,写读后感,使学生受到长征精神、赤水精神的熏陶和感染。音乐老师多年来一直把红色歌谣作为音乐教学的校本内容,精选了如《赤水船歌》《赤水情》《月亮河》等多首颂扬“四渡赤水”精神的革命歌曲,教学生传唱。

5.在实践活动中凸显红色文化。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红色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永恒的课题来抓,找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的红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德育教育渠道,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1)深入爱国教育基地参观。学校利用“清明节”或少先队建队节,组织学生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碑,开展清明扫墓和学生入团活动,瞻仰纪念碑,聆听红军感人的故事,追寻红军留下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学生崇高志趣和激发学生昂扬斗志;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纪念馆参观,亲眼目睹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件件珍贵的遗物,认识“四渡赤水”的历史和传统,感知红军革命的伟大和神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开展国旗下讲话和唱红歌活动。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集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学校还以升旗仪式为切入点开展单周国旗下讲话和双周唱红歌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爱校爱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开展国旗下“唱红歌”活动,让全校师生感知红军理想抱负、革命情怀、人生态度,激发师生高昂工作、学生热情。国旗下讲话和唱红歌已成为我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常态化的活动,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每当班级学生唱响嘹亮的红歌时,每一个太中人的心中就荡起那种澎湃、激昂的革命情怀。唱红歌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

(3)定期开展阅读革命诗文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充分认识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特别是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和事迹,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要看一本“红色”书籍,并将每周 三定为学校图书室借阅“红色”书刊的开放日和阅读日。这一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在阅览室、教室,甚至学校的三个园里阅读“红色”书籍。同时,德育办还借每年4月2日儿童读书日之机,组织红色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阅读收获,以培养学生崇高理想、革命情怀、意志毅力、爱国情操。

(4)利用节假日开展唱红歌和诵红诗比赛活动。为了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争当新人,德育办和学生会借每年的“五·四”节和纪念“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之机,举办唱红歌或诵红诗比赛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奔赴沙场的豪情壮志,攻坚克难的毅力恒心,临危不惧的英雄胆识,从而使学生受到红文化的熏陶感染。

实践证明,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进而实施美育教育,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虽然,我校结合地域特点在美育教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是“红色文化”建设上开展了很多工作,但也有一些困惑值得我们思考并去解决。学生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学习热情还不高涨,缺乏解决大困难的毅力和做事情的持久恒心,仍有一些行为习惯与学校创设的红文化环境极不相称。同时,我们编写的校本课程形式还较单一,内容还较贫乏,如何去挖掘、搜集、整理、编纂更具特色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更让我们感到困难之大。再有,学校经济基础差,校园文化建设投入还显不足。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太中人需要努力去做的。唯有这样,才能将学校红色文化建设做得更好。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5

以发展汇聚力量

——国寿财险泰州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泰州中支公司(2016年9月8日)

一直以来,国寿财险泰州公司秉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诚实守信、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重发展、强管理、抓基础”的总基调,恪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奉献、特别守纪律”的企业精神,坚持以培养员工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品牌形象为重点,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2013-2014泰州市文明单位”、“2014-2015泰州市诚信单位”、“2014泰州市五星级平安金融示范单位”、“2015江苏省放心消费先进单位”称号,被总省公司授于“2015重点示范三级机构”、“2015甲A类公司”、“2015市场进位奖”、“青年文明号”等,与其文化建设并驾齐驱的业务发展也保持着较快增长趋势,近几年来增速一直在泰州财险行业保持第一、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15年保费突破3.45亿元,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形成了泰州公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创新、责任、执行、争先、服务、素质、归属。

一、坚持创新为首要动力,倡导创新文化。

创新驱动是中国人寿集团公司的重要战略,中支公司在贯彻落实中,特别注意创新文化、创新氛围的营造,以推动中支公司综合经营水平的提升。在制定每个发展策略时,都要求各个管理条线必须有1-2项的创新举措,把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列为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坚持创新求变思想,打破传统竞争瓶颈,始终强调“思路决定出路”,率先在全省推出全员营销、事故车辆送修考核办法等创新销售理念,同时还创新开展了多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竞赛活动,“喜迎3.15 幸运赢大奖”、“喜迎六一 百万钜献”、“浓情中秋 感恩有礼”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发扬担当精神,落实责任文化

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这是泰州中支公司党委班子对全辖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同样落实到中支公司班子的自身建设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班子成员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讨工作得与失。领导层的高风亮节和率先执行,在全市营造出良好的责任文化,各类考核奖得公平公正,罚得心服口服,在条线、机构实施的“一把手”责任制和问责倒追机制,多名管理人员直接降为一般员工。责任文化,还广泛体现在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上,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支付赔款7亿余元,累计上缴地方性税金8400万元,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2000亿元。泰州公司积极开展“提升公众保险意识,传播健康养生知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活动”、“科学发展、攻坚克难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头看活动”等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记者、社会监督员和客户代表到公司现场体验服务工作,感受公司特色的文化氛围。搭建各种宣传平台,推广公司文化理念,全方位、广覆盖地宣传公司文化品牌、优质服务和保险产品。积极参与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江苏省保险公众宣传周、泰州市“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3.15消费者权益日”、“公共服务进社区”“文明交通社区行”等公共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次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资助福利院儿童、慰问孤寡老人、捐助贫困学生、关爱农民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了国寿财险的品牌形象,弘扬社会新风尚,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言必行,行必果,强调执行文化

作为国寿财险事业成败的关键是各级管理干部执行力,战略一旦确定,就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在上级公司和监管部门的评价中,泰州公司的执行力永远是一流的,开业以来,未受到任何监管处罚。对于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泰州公司做到率先执行、不打折扣。对公司全体员工,泰州公司也注重执行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会议、微信平台等多种手段加强执行力建设,按月召开中层干部月度分析会、职能管理部门办公会、各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周例会制度,各条线根据各时间段不同的经营重点召开例会,及时把上级公司的经营策略传达到各个层面,保证执行力不递减。公司还专门召开了执行力专题研讨会,针对工作中“业务钻研不力、工作落实不力、督查督办不力、制度执行不力”四个不力出台了“蜗牛奖”,同时出台了《中国人寿财险泰州市中心支公司经营单位负责人问责办法》,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县支公司班子和条线负责人业绩的考核,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

四、争先、领先、率先,培育争先文化

泰州公司积极围绕总公司、省分公司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目标,认真贯彻“唱响江苏”、“激情江苏”、“品质江苏”、“特色江苏”、“创优江苏”,“美好江苏”、“魅力江苏”,“活力江苏”“荣耀江苏”系列精神要求,将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司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提升发展能力,掀起全辖你追我赶的发展热潮。泰州公司先后被评为“2015甲A类公司”、“2013-2014泰州市文明单位(机关)”、“2014-2015泰州市诚信单位”、“2014泰州市五星级平安金融示范单位”、“2015江苏省放心消费先进单位”,“2015重点示范三级机构”。2016年1月,荣获省分公司颁发的2015“活力江苏 提速增效”客服能力竞赛承保质量奖,2016年4月,荣获总公司颁发的2015市场进位奖等。各县支公司齐头并进,争先进位,六家支公司有四家在当地财险市场排名第二位,两家在全省系统内排名前十,靖江公司被集团公司授予“2015一线销售单位业务发展奖”的荣誉称号。

五、以“服务”为重点,塑造服务文化 “电话一拨就通、赔款一天支付、全国一套标准、投诉一站解决、流程一路透明”,这“五个一”客户服务承诺在公司得到全面执行,本着“专业、快捷、便利、贴心”的服务理念,中国人寿财险泰州公司处理了13.7万件赔案,各类赔款支出总计人民币7亿余元,为广大客户抢险救灾,恢复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泰州公司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每年召开客户座谈会,与投保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市场情况,促进了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制定了优质服务“五规范”的具体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柜台服务。具体为:环境规范,办公楼内外窗明几净、整洁卫生,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仪表规范,全体员工着装得体;言行规范,使用“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做到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制度规范,严格遵守办公管理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乱串办公室聊天,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在走廊内吸烟,不大声喧哗,不闹无原则的纠纷;操作规范,办理业务时,做到先外后内,先急后缓,先服务客户,后处理内部工作。目前,公司广大员工的文明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全体员工仪表端庄,语言得体,接待客户诚恳热情,办理业务快捷准确,牢固树立了文明、务实、高效的企业形象。

六、以“教育”为手段,锻造员工素质文化

泰州公司本着尊重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原则,建立起学习、培训、教育“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每年公司都要根据上级公司政策变化情况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计划,严密组织,大力开展学习培训工作,做到了教员有教案、学员有笔记、学后有考试,以此来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广大员工将每次学习培训均视为一次“充电”的良好机会,积极争做“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以学增智,学以致用,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本领、工作技能及实践能力,树立了“学习型保险公司”的良好形象。同时,公司大力倡导广大员工参加地方函授教育提升自己,近年来,全司有多人通过函授学习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职工占比达88%。

无论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还是日常工作中,公司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广泛宣扬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员工向系统内外的先进人物学习,使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比廉洁。制定出台了《泰州市中心支公司职工行为准则》,带动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让公司职工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走在前列。每星期召开一次职工学习晨会,采取各部门轮值的方式,环节包括公司要闻、敬业时间、业绩通报、励志视频等,内容涵盖部门工作、公司发展、文明礼仪等。泰州中支公司总经理梅斌峰等班子领导将学习晨会作为文化活动和员工成长平台来抓,不仅参与早会点评,还评选优秀主持部门。同时,定期举办“道德讲堂”,通过组织员工集中观看、授课、座谈等形式,参加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德耀人生、诚信建设、文明旅游等主题学习活动,让学习道德模范和争做文明泰州人的思想在干部员工心里扎根,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技能,提升市场拓展能力。现在,泰州公司上下讲奉献、比贡献蔚然成风,广大员工树立了“司荣我荣、司衰我耻”和“以司为家、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念,自觉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都能够从宏观上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去考虑工作,工作上推拉的现象少了,敬业的多了、吃苦耐劳的多了,逐步形成了一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素质全面、德能兼优的员工队伍。2015年,全市七名同志获评省公司先进个人,公司总经理梅斌峰同志荣获江苏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业务处理中心被省公司评为省公司级青年文明号,靖江支公司被总公司评为总公司级青年文明号,充分展现了泰州国寿财险人的文化魅力。

公司既重视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又加强公司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寓宣于乐的方式发挥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共产党员争先创优”等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参观“新四军抗战纪念馆”,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公司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公司团委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入业务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在青年员工中广泛开展了拓展训练、交通执勤志愿者、志愿者进社区等各项主题团日活动,在“五四”期青年节期间组织青年团员参观泰州中国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观看人民海军自白马庙诞生至今发展壮大的历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

七、以“员工”为中心,提升归属文化

泰州公司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营造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充分利用“职工之家”阵地,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健全职工之家的硬件设施,增设员工活动室、健身房、阅览室、荣誉榜、党团活动园地等企业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健康体检,为员工购买意外保险,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慰问机制。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如万米长跑、羽毛球大赛、掼蛋比赛、卡拉ok大赛、全员读书、欢乐向前冲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2015年,我司“职工之家”被总公司评选为“模范职工之家”。

定期召开职代会,不断深入开展工会活动,强化职代会制度建设,强化员工归属感,制定出台了《中国人寿财险泰州市中心支公司本部员工关爱制度》,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关心人、爱护人,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范导人,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做起,关心员工冷暖,做到了“四必谈、四必访”,四必谈为:工作岗位变动必谈、思想有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必谈、发现不团结现象必谈,及时了解员工的愿望和要求,化解矛盾,及时解开思想症结,消除顾虑,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完成好岗位工作任务。“四必访”为:职工生病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有矛盾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使员工充分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增强积极向上、真抓实干的工作干劲。同时每年固定开展“酷暑送清凉”、“严寒送温暖”慰问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销售员工和查勘员送上防暑降温物品,让全体员工共同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成果。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6

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党支部

(我为界首发展献良策调研)

界首,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一座正在崛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邮北部的中心集镇。

200多年前,清代诗人王士祯谪居界首,以文敷儋,传播里下河文化,从此界首文风盛行。受之恩泽,界首一直崇文重教,文化建设花繁果丰,诗词歌赋盛行不衰,素有‚诗乡之乡‛的美誉,是高邮唯一荣获扬州市‚诗词之乡‛称号的乡镇。

文化是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时度势,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硬,立足我镇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大型节庆和文化体育活动,倾力推进文化建设,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如今,界首作为文化大镇的雏形已初露端倪。

镇党委书记、镇长夏春来多次强调:‚界首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思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本地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努力把界首打造成为文化之镇、智慧之镇、体育之镇,给力高邮旅游圈建设。‛

领导挂帅 创新举措 亮点频现

今日的界首,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为了实现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秉承‚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镇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经济快转型,项目再突破,财源稳增长、民生多改善,文化大繁荣,科学促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提到更高的政治高度,摆到更重要的位置,并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亮点频现,异彩纷呈。

一个个(社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广场在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大型节庆活动、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下乡戏剧在喝彩声中落幕……

投资20多万元的市民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0亩以及龙翔村文化广场、老人桥村文化广场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不仅成为我镇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继界首茶干被江苏省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11年6月份,胡元德又被确认为第二批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界首茶干已成为界首人引以为豪的‚集镇名片‛和文化品牌。

素有‚诗歌之乡‛之称的界首,拥有镇文联音舞协会、社区腰鼓队、电影队、等文化演出团体,每年演出放映上百场,已形成‚四季长歌‛的良好氛围:春有迎春文艺汇演、舞狮舞龙比赛,夏有端阳赛歌会、健身舞大赛,秋有中秋文化活动,冬有送春联活动等,形成了干群结合、全镇联动、高潮迭起、四季常新的群众文化环境。同时,界首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把先进文化和科技送到广大农村。

举办大型节庆文体活动 打响界首文化品牌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节庆活动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发展,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更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搭建对外交流、展示形象、提升内涵、扩大影响、推动发展的平台。

2003年10月,界首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江苏界首茶干节,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被市内外人士津津乐道,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开幕式上,万名观众的宏大场面让远道而来的宾客真切感受到界首的无限魅力。

2012年湖西湿地公园将开园,建议举办大型开园节庆活动,以此为载体,把界首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举办这一系列的重大节庆文体活动,将极大地提高界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界首近年来主打‘文化牌’的集中体现。‛借助节庆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界首文化产业整合、链接打造平台,另一方面,也为界首进行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促进文化力向文化生产力进行转化。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 以文化引领经济跨越式发展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我镇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在推进新旅游经济体建设和区域中心镇建设的今天,我镇应抓住机遇,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引领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7

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环境设施文化, 包括校园布局、建筑样式、文化设施、环境卫生等, 体现校园的实体风貌, 是学校存在、发展的条件;二是制度文化, 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 它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观念型文化, 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等, 它反映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二是智能型文化, 包括课程文化与课外文化, 它决定了整个学校校风的形成和发展;三是素质型文化, 它包括心理素质、学术风气、治学风格、学校的传统和作风, 它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深层次体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高校师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和塑造校园文化的活动过程, 包括校园文化所涵盖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建设及其思维方式、观念和行为等。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硬实力是指学校办学的外在条件, 包括硬件设施、办学成果、办学水平等;软实力是指学校内在的精神品质, 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外部形象、社会影响等。硬实力和软实力对于学校的发展缺一不可, 二者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而在两者之间, 软实力更是硬实力的升华, 对硬实力起正面的引导作用。当硬实力建设到达一定水平, 就要更加注重打造软实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建设。要促进高校快速健康发展, 就要求学校明确办学理念, 凝练办学特色, 创新管理制度, 而这一切都与校园文化的培育密切相关。高校要以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来整合全校资源, 注重孕育并积淀底蕴, 提升发展品位, 将高尚的文化品味融为学校的内涵, 学校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保证校园的长久生存和科学发展。

湖南大学李莉教授说:“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大学即文化。”“从高等教育的本质来说, 大学对人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质上都是大学文化产生的影响, 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决定着大学的社会生存力, 决定着大学的社会竞争力, 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竞争。”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为推进高校发展注入永恒动力。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味强调学生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认为招生就业才是学校发展的后劲, 至于校园文化建设这类“锦上添花”只能慢慢来, 未将其纳入学院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中, 未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开展与操作。认识上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实效。

2. 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 很多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往往从实用和功利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 一味重视硬件建设, 如美化、绿化、亮化校园, 在校园增添标牌、雕塑等, 而在精神文化建设上, 只注重纪律、出勤与考风等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正确、完整地把握校园文化的实际内涵, 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 校园文化建设缺少特色

高职院校大多建校时间较短, 且大部分是由中职中专学校升格而成, 在教育理念上仍然保留浓厚的中职、中专痕迹,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定位不准, 只知一味模仿与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 脱离高职院校实际, 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不符, 缺少个性与特色。

4.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

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重知识技能训练, 轻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形成的培养模式, 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 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他们对于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没有认知, 难有热情,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收效甚微。

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举措

1. 树立正确的理念, 正确的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校园文化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体现教育的理念、文化的氛围, 它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其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措施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校园文化所表现的是不同的办学特色。因此,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实际上是精心提炼办学思想, 精心构建和谐校园, 精心管理美丽校园, 精心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工作。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建设一流的学校, 形成一流的教育资源。

基于这样的思想和理念, 我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树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学院办学宗旨和目标愿景, 以精神凝聚为基石、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形象塑造为平台、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为规范为表征, 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注重积累”的建设原则, 坚持把继承和创新、科学与人文、共性与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着力建设体现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建立完善的机制, 完善的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机制不仅可以使校园文化组织有力, 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院发展, 也可以营造有益于人才成长的软环境, 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理想化。首先, 加强对学院文化建设的领导。学院党委和行政以及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其次,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定与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与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进行任务分解, 广泛发动全院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整体规划中, 按分工切实完成各项校园文化建设任务。最后,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把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院预算, 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 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切实解决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理论研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3. 实施有力的措施, 有力的措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1) 实施大学精神培育计划。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它是大学的一面旗帜, 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培育大学精神,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着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学院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和教育, 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重视大学精神培养。完善学院顶层设计, 凝练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学院精神和校训, 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加强对学院办学理念、学院战略、发展规划的宣传和教育, 使之深入人心, 成为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三是扩大校园活动影响。逐步实现学院各种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仪式等制度化、规范化, 做到庄重、热烈、简朴而富有特色。将毕业典礼、颁奖典礼、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 真正做到“让高雅文化漫步校园, 让身边榜样引领校园, 让阳光体育洒满校园”。

(2) 实施教风学风建设计划。首先, 加强教风建设。制定加强教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大力倡导“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优良教风, 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思想上、品德上、学识上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对新进教师进行师德和学院制度培训, 增强新教师树立以德治教意识;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职员工, 予以及时处理, 严肃教风, 净化师德环境。其次, 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对教师的日常管理, 严格师德评价考核制度, 并通过定期举行“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树立先进典型, 为教师的道德行为提供示范。最后, 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 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加强学风建设督查与考评, 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比学赶帮”的优良学风。

(3) 实施品牌活动建设计划。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通过一系列校园活动的开展, 树立校园文化品牌, 共建红色城院、多彩城院与印象城院, 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首先, 坚定理想, 服务社会——锻造红色城院。依托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 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如著名革命家张闻天、瞿秋白, 先进人物典型冼星海、王选、陶行知等, 以这些优秀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鼓舞和感召青年团员, 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其次, 文理相长, 百花齐放——展现多彩城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开展, 推动学生科学与人文兼修, 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如每年一次的元旦钟声晚会、志愿者服务月、心理健康教育月、大学生社团巡礼等活动已经成为城院的保留节目, 在此基础上, 着力打造颁奖典礼、毕业典礼、职教园大讲堂三大品牌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 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良好平台。最后, 以文修身, 以水养德——打造印象城院。学院新校区建设, 以“生态校园, 曲水流觞”为理念, 融江南建筑风格与人文生态景观为一体,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营造出多层次的园林空间, 较好地实现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 为莘莘学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 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通过实施校园一系列品牌活动, 不断实践与探索, 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使校园文化真正融入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 有效促进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6) .

[2]易志文, 尹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专科学校内涵式发展——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8) .

[3]殷锡武.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2) .

校长:优秀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篇8

“一切教育都是理想的教育,都是为了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学校是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晶片。”(袁振国《校长的文化使命》)校长是接受任命搞教育工作的,校长应该是教育理念的化身,是优秀文化的标志。当今,我们做校长,具体工作确实十分艰巨繁重,不仅要筹钱、筹物(设备)、筹入(吸引师资,争取生源),不仅要有高升学率(社会看重),有工作重点(接受检查),有荣誉称号(铜牌),还要确保安全、健康、文明。因为不计其数的“一票否决”搞得我们夜难寐日不安。但如果没有创造优秀学校文化的使命感,我们就不能算是个搞教育的校长,更不能算是个好校长。校长应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与引领者,他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培养民族与人类的后代,他带领师生创造优秀的学校文化去滋养自我,影响周边,服务社会。校长是精神产品的代言人。他处理各种事务、解决各种矛盾、完成各项工作,决不能仅仅从升学指标、奖牌数量来统计。他要关注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学校服务社会的效能、教育与优秀文化相融的价值。他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校务工作者,更不只是制造“升学机器工厂”的厂长。他是教育理想的化身,学校文化的标志。他站在管理岗位实处,追求实现理想的高度,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追求文化建设的内涵。他不应急功近利追求升学率,他不应浮躁功利争夺荣誉牌,他要用积极的教育理想激励师生,用正确的教育价值引导师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师生,他要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素质提高、环境催人上进的学校文化,使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校长应有文化品位。有怎样的文化追求与品位就有怎样的学校文化与学校价值。

校长应该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带领全体师生,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并形成自己优秀的学校文化去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责任心强、个性鲜明的接班人。用自己优秀的学校文化服务社会融入到社会文化中,为共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这才是今天校长的工作、责任和使命。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9

——在市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上交流发言

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XX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探索。我的发言包括两部分。

一、公司基本情况

成都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服务于中国快速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在中西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服务企业。2013年,公司在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民营榜排名中名列第4位,全国排名总榜中名列第13位。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民营设计企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优型企业”、“四川省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成都市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成都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企业”等称号。公司现有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约1600人,已在全国6个省市设立了分子公司,客户和项目覆盖实现了全国化发展。

二、XX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和探索

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员工由认知到认同的过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

从2003年起,公司先后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会等组织,经过多年的组织建设,现有党员300多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培训和整合传播、制度建设、激励约束等措施实现了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公司的全国化发展,初步建立了公司面向全国和世界新的战略支点,在此与各位领导和同仁交流一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是坚定理想和信念,践行先进文化,确保核心价值观在全公司内的统一贯彻和执行落地。XX是具有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的企业。自2002年创立伊始,公司章程中就载明了其愿景和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建筑设计服务企业”,2005年后又正式确立了“成为中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服务企业”的目标,并于2008年启动了全国化发展战略,2011年开始引进和整合国际优秀创意人才资源。12年来,XX人一直坚定当初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并实践既定的目标和追求,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有理想追求,愿意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优秀人才。

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在全国化和国际化的征程中,XX以普世价值和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应坚定不移的在各分子公司贯彻和执行,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必须高度认同并带头实践和言传身教,这是全国化发展和我们事业持续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二是创新培训、沟通和整合传播的方法,让各级组织和员工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

内容,包括坚持市场化道路和真诚服务,聚焦客户,成就客户和员工,回报社会,实现“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成就和共同分享”等,要对新入职员工、新晋升干部进行培训和研讨;通过一栏(各楼层公告栏)、两网(内外网)、三刊(《设计作品集》、《设计年鉴》、内刊《基准之道》)、四会(员工大会和职代会、恳谈会、部门例会)、形象宣传片、纪念片和各种文体活动等渠道进行沟通和传播,尤其是使企业文化故事化、案例化,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他人,以点带面,效果很好。

三是“先人才后市场”,给予认同企业文化、能力和绩效贡献突出的人才股权激励。公司在没有选聘到合格的经营和技术负责人之前,原则上不设立新的分子公司,始终坚持“设立一个成功一个,并且在3-5年内进入当地前三”的原则。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坚持核心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原则。2002年公司创立时的章程即明确了对认同企业文化、能力和绩效贡献突出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的规定,同时也对股东、高层管理者的退出和退休、避免家族化、基于能力和绩效贡献进行利益分配等进行了相应的顶层设计,保证了公司长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通过考核激励、表彰优秀案例、工作改进等牵引各级组织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结果,努力实现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公司对各级组织和员工认同或违反企业文化的行为、关键事件进行定期记录和考核,考核结果影响员工、部门管理者的晋升、调薪等人事决策,对重大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甚至依法解聘。这是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措施,必须坚持下去。

五是加强公司的一体化管控和各分子公司的本地化建设。公司全国化发展,除了统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外,还必须加强公司的一体化管控,确保各分子公司能有效执行和落地,同时加强各分子公司的本地化建设。

面向未来,XX将继续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公司的全国化和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公司健全的党团工会组织作用,使公司早日成为“中国的世界级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服务企业”。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篇10

——兼记闽清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

闽清高级中学林宜照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办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联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是学校办学过程积淀、传承和延续着的软实力,是学校和社会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因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是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和重要窗口,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学校党建工作通过发挥政治优势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正确的渠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为培养“四有”的公民服务,为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服务,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成效。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诸如部分学校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让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活动的方式上只强调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而忽视具有极强教育意义的活动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学校已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办于2001年9月,是在原职业中专的校址上创建起来的,缺少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立之初的三、四年的时间里,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虽然明确,但由于校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以至于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的建设造成困难,忽视了教师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重视教书,忽视了育人,侧重于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流于形式。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造成在管理上无法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许多管理制度都流于形式。学校创建之初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校园的文化建设自然没能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应当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在新一届党支部的领导下,明确了指导思想,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师生为本,认识到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塑造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正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1、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思想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师生,使之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进一步焕发出校园文化的生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和观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核,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说服人、感染人、武装人,帮助广大师生澄清认识、消除疑虑、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自觉将行动和思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的要求之中,克服消极思想的负面影响,用新思维、新眼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用党的思想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想新思路、新动力,树立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

2、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为了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是要适应学校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情况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干部制度的改革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择和任命干部,通过加强对在职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锻炼提高干部素质,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党的组织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部门的协调作用的带动、对学生社团作用发挥的带动,对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的带动。

3、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学校党支部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优势,要求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管理者在管理中及其他行政人员在服务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三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党支部不仅要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更要让它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题和主旋律,要把它渗入校园文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党支部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能够领导全校师生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4、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基层党支部经常举办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吸引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学生参加,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学生从爱自己的班级开始,升华到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党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唱响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通过党的建设,保持党员的先锋队本色,保持他们的先进,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朝着先进性的方向前进,保证校园文化在众多的旋律中能够坚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员更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共产党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党建工作的加强、使全体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能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学校党组织和普通党员有了正确的“三观”,必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人的“三”观沿着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

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科学、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通过多次行政办公会、校务会、教职工大会统一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等多种途径传递给学生,使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来。因此我校荣获过福州市总工会先进职工之家、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2011学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等。

(一)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明确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从学校管理作风建设入手,充分发挥优良师资的带动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作用,营造活泼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通过组织认识校徽、铭记校训、学唱校歌等形式,激励师生员工志存高远、锐意进取。

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文化最核心的体现。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关心集体,学会合作。突出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文明素养的培育。

(二)抓好文化设施窗口工程建设。

1.文化长廊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对外窗口,宣传文化墙共有三十多块,实行各教研组责任制,实时时常更新,责任到人,展示我校各方面的文化建设内容,其中有四块超大的红色宣传栏是表彰在半期考和期末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及在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教师队伍中在获奖的也上榜表彰,这极大的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由政教处宣传的以安全知识主题有:校园安全知识、法制宣传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地震安全防范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宣传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对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2.校园广播台由办公室、政教处、团队共同参与,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新闻、主题教育、学校“三风”、校训的宣传,同时定期播放高雅向上的音乐或歌曲。由团队组织学生定期制作节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要求突出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三)、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基本要素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并重。

1.使“净化”校园成为师生的基本的行为习惯。突出卫生意识、保洁习惯的教育和养成,校园的公共场所,教学、办公、后勤、功能用房等卫生打扫和保洁包干到人,实行制度化管理。学校通过领导值日进行常规检查考核,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抽查评价。要求做到全天候保洁、常态化管理,经得起随时随地检查和验收。

2.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的“美化”。在学校主要建筑的走廊、楼道、墙壁上用名人名言进行了装饰,行政楼办公室内名人字画的点缀显现文化韵味,学校在每学期都征集学生优秀作品,让他们参与到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来,既为学校的美化作贡献,又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受到教育和感染。

(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元素,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抓几个方面。

1.教室环境布置

班级的墙壁文化,主要以砺志、营造学习氛围为目标,张贴名人名言、学生自创的警句、格言等,要求简洁明快。黑板报是班级的重要文化教育窗口,根据学校每月的教育主题,要求图文并茂,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凸显,由学生自我设计,班主任指导,团队定期辅导和督查。学习园地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学习成果等,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图书角,主要由团刊和学生自选自备部分图书,共享资源,互相补充,定期更换。

2.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是班级隐形文化的核心。班主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指导班队委、团支部、学生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

荣誉感。学校开展星级班级文明评选活动,每学期评选二次,获得较多星的班级给予表彰,这大大促进了班集体的建设。

(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技能、体育、娱乐等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

1.开展好艺术节活动,每年的元旦节都举办庆新年的晚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情况,切合学校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设计好主题文化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开展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共青团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县福利院进行献爱心活动,增强了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业余文化生活。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每年的上学期都举行各年级的篮球赛,并积极参加县中小学生的各类比赛,都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县羽毛球、乒乓球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去年参加闽清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光辉历程”大型红歌演唱活动荣获一等奖。举办过校园十佳歌手赛,组织学生参加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合唱比赛获得闽清赛区中学组一等奖,歌舞《大团圆》荣获县2010年青年文艺一等奖,一方面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升了师生自身的全面素质。

上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下一篇:五一节气氛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