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引领发挥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坚持文化引领发挥(推荐8篇)

坚持文化引领发挥 篇1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青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代表时代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战略任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社会联系广泛,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肩负着光荣职责,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点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青年:

一、要从政治上引导青年,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价值在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任何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广大青年的支持和投入,事业就不可能发展;如果没有青年的追随和认同,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现在,整个世界呈现出年轻化的姿态,青年不仅是未来的力量,也是现实的力量;不仅是传承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执政党的未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需要青年追随和认同,要靠年轻人去传承。社会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定内涵和内在规律,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又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一个有理想、有旗帜、有追求的组织,要更加广泛地把青年团结、凝聚 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经过有效组织化整合的积极、有序的力量,追随党的事业。这是共青团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

要着力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通过“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要把握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和重大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尤其是要抓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大契机,通过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多种活动形式,加强对青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党史教育、国情教育,加强对青年的正面引导,使青年深刻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突出引导青年深入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坚定他们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要从思想道德方面引导青年,倡导树立社会文明新风,不断提高青年的内在素质

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历来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是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自觉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逐步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保持合理物质追求的同时培养健康的精神追求,树立劳动创造生活、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方式。

要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发挥青少年群体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共青团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新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从经济建设方面引导青年,培养引进青年人才,鼓励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

推动发展是社会和谐之根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青年历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是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就要求共青团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青年人才培养为主线,把培育“四有”新人 与建功立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就业、青年人才引进、青年科技创新、青年农民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等活动,切实抓好青年人才工作,抓住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凝聚人才、配置人才等环节,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积极为青年施展才华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青年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青春活力竞相迸发,努力形成青年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英荟萃的可喜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要大力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机制,广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机制,为青年就业创业实践提供服务,鼓励青年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充分调动青年的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通过保护母亲河行动,突出引导青年树立“生态文明〃公益〃责任”的价值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把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和群众性的生态环保活动结合起来,使更多的青年在参与中受影响、受教育。

四、要从团组织自身建设角度引导青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团的工作水平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共青团事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要创新”。从团的性质来看,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统一体,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共青团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工作。从团的任务目标来看,共青团的一项政治使命就是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目标上是根本一致的。从团的基本职能来看,党赋予了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三项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决定了共青团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然大有可为。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以党的奋斗目标为前进方向,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再做新贡献;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依法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发挥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要教育青年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青年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带领青年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我们要分析、研究、整合、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的比较优势,如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队伍优势等,把引导青年这一根本任务、战略任务与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职能有机衔接,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服务青 年就业创业、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对青年的思想引导。要切实帮助青年解决人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在人生的进步、自身的发展上都能得到理解、得到帮助、得到启迪、得到支持,增进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要创新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分类引导青年,协助政府做好青年事务管理工作

当前,青年的变化集中体现为青年选择、青年群体结构、青年需求的多样化,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青年的时代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青年的自主选择,转变以往单一靠灌输说教、行政命令的手段,变为适合青年特点,从身边可敬可学的做人、做事和人格高尚的典型来引导青年;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改进共青团传统的、单一的组织体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对不同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更好地反映和兼顾不同青年群体的利益需求,多做说服教育、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工作,多做维护青年权益的工作,始终保持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青年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凝聚青年的一切积极力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针对不同类别青年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和具体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引导内容和引导方法,将思想引导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地落实到不同青年群体身上。一是对于大学生,要着重引导他们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理性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在方法上,要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注重运用历史的、现实的、学术的逻辑开展思想引导,注重将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相融合。二是对于进城务工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党和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怀,正确理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特征,增强自信心、进取心。在方法上,要注重表达上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三是对于企业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把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目标更好地统一起来。在方法上,要特别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成长发展中的“小事”,帮助青年职工解决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四是对于农村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学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农民生活的变化与党的领导更加紧密地联系起 来。在方法上,要注重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摆事实的逻辑,并与农村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致富成才的愿望结合起来,注重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发展、创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五是对于其他领域的青年,要紧密结合所在组织的社会功能和青年具体的思想问题,合理确定引导侧重点和引导内容,注重采用符合青年具体特点的引导方法。

坚持文化引领发挥 篇2

关键词:安全文化,引领作用,提升管理,推动发展

当前,全社会对煤炭企业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广大职工家属对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期盼越来越强烈,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管理,持续巩固矿井的安全基础,是新形势下煤炭企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告成矿在推动矿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把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放在矿井改革发展的重要地位,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平安和谐发展。

1内化“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文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灵魂

多年来,煤炭行业花了很大精力和决心抓安全,但各类事故仍然多发,分析事故发生的背后,原因尽管很多,但究其根本还在于没有把“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没有将其变为企业上下的自觉行为。为强化安全管理,近年来,我省提出了“安全零死亡”、“干煤矿可以不死人、不伤人”、“各级干部要把职工当家人,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党性和良心抓安全”等安全理念,在思想上真正树立了“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全省的煤矿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几乎杜绝了死亡事故,工伤事故也大幅降低。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使安全“零”理念在煤炭企业得到全面拓展、延伸,促进了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近年来,告成矿在“零死亡、零事故”理念的引领下,树立了“安全工作零起点、系统运行零隐患”等“十零”目标,在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等“六大”安全理念的同时,对各级干部提出了“发现不了问题可怕,解决不了问题可悲,不去解决问题可耻”的管理理念,使全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理念上、认识上得到了全面提升,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持续、有效抓好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固化“人人为安全负责”的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根基

安全制度文化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更是一种刚性文化,促使干部职工在管理和作业中严格执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从而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把握制度的广度。牢固树立人人为安全负责的理念,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各个科室、区队、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到位,实现安全责任全覆盖,安全责任无盲区。要对各个工作岗位、各种作业现场都制定标准和要求,实现安全管理标准、要求的全覆盖,实现安全要求无盲点。

注重制度的深度。各项管理制度必须要科学、合理,要有针对性、可行性,要立足于工作实际,让广大干部职工理解、认同、接受,并积极遵守,要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就能够保证安全。

突出制度的力度。坚持“铁腕治矿、铁腕抓安全”,对安全管理制度坚决做到“铁制度、硬执行,动真格、不糊弄”。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严谨、严肃,易于操作、便于考核、执行有力,做到是非清楚,奖罚分明,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的同时,对制度产生敬畏。

3深化“一切以安全为前提”的管理文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告成矿在抓好矿井生产系统优化完善、设备设施升级改造,打牢矿井安全基础的同时,将文化管理融入安全管理之中,实现安全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把安全作为生产组织的前提。提出了无障碍生产的理念,扎实推进瓦斯、水害区域治理,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超前治理,改变了以前边生产、边治理的做法,推动生产组织的变革和优化升级,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打牢基础。

把安全作为干部现场管理的核心。扎实推进干部走动式管理,中层以上干部、科室管理人员本着“带着问题下井、发现问题走动、解决问题升井”的原则进行走动式管理,对现场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走动式管理严格按照“六定九查”要求进行。“六定”,即定区域、定时间、定路线、定责任、定奖罚、定考核。“九查”,即查三违、查隐患、查设备运行、查工程质量、查规程措施落实、查人机环境及文明生产、查“两述一化”执行、查职工行为规范、查职工应知应会。

把标准化作为提升安全管理的关键。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管理的试金石。要严格贯彻落实质量标准化新标准,做到学透、学深、用活,严格执行到位。坚持每月进行质量标准化流动红黄旗评比、质量达标竞赛、标准化区队选树等活动,每月进行评选和表彰奖励,严格兑现奖惩。建立我矿编码系统,规范设计条形码编码标准,对全矿平地、井下所有物品进行了全编码,实现了编码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程序化、规范化。

把精准确认作为保证安全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安全确认制度。建立井口安全确认室,安装LED显示屏、入井人员身份识别机,对入井人员精神状态、个人身份、必知必会知识掌握等情况进行确认。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对安全生产的人、机、环境三个环节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全过程安全确认,确保作业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把信息化管理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新手段。按照“以信息化推动精细化,以精细化实现科学化,以科学化促进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建立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监控中心,升级改造了调度监控系统、供电系统、皮带煤流系统,安装了覆盖生产、生活两区和井下各个重要地点的监测监控系统,达到了井下、地面全方位24小时监测监控。实现井下主要硐室、中央变电所、中央泵房、部分抽放泵站无人值守作业,主煤流运输存煤自动开机、无煤自动停机。对矿井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小灵通无线通信系统与行政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的对接和互联互通。

4外化“人人保安全”的行为文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保障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深层次原因看,事故不仅仅是一时的失误或业务保安能力差造成的,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道德因素。形成人人保安全的行为文化,就必须全方位强化职工教育和素质提升,以人行为的安全来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打牢基础。良好的学习培训条件和环境是提升职工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告成矿创建了实物培训基地,建成了职工培训考务中心、职工阅览室,开发了职工培训考试系统,在全矿职工会议室配备电脑、投影仪等学习设备,对积极主动学习的职工进行奖励,为职工学技能、长本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执行“培训考试工资制度”,设立了培训考试专项工资,采掘区队每人每月300元,井下辅助区队每人每月240元,考试成绩与培训工资挂钩。

抓好基层。抓好基层基础管理是提升职工素质最关键、最直接、最有效的环节。近年来,告成矿全面开展安全区队建设、班组网络建设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网络小组活动,把职工学习培训效果和职工作业行为规范作为评价区队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和区队、主管科室负责人工资挂钩,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管理基础,提升了职工素质。

练好基本功。练好基本功是提升职工素质的关键。在职工基本功的提升方面,我矿严格按照要求扎实推进全员脱产培训、特殊工种培训、“三违”行为矫正培训、班前课堂、周末讲堂等五种培训形式,全方位提升职工素质。全面执行“两述一化”。编制《告成矿岗位描述手册》、《告成矿手指口述手册》,将各工种的作业流程制作成光盘,供职工学习,规范、固化职工的作业行为。开展准军事化竞赛等活动,培养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执行意识和大局意识。

5强化“安全靠大家”的环境文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动力

安全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环境是塑造人的重要因素。要通过环境建设,努力增加安全教育的亲和力和文化内涵,让职工随时置身于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一是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在全矿职工中开展征集格言、警句、座右铭、亲情安全寄语活动,各区队在会议室悬挂全家福牌板,加强安全思想教育。二是开展安全宣讲系列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班组长话安全、夫妻话安全、巾帼话安全、安全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通过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三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职工娱乐中心、消夏广场、阅览室、职工之家等娱乐场所,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为职工提供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四是实行职工生日带薪休假制度,职工生日当天可带薪休假一天,在矿电视台点歌祝福,同时送去由矿长、书记签名的生日贺卡,让职工感受到充分的尊重。

坚持文化引领 强化内涵发展 篇3

我们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学校校园环境整体设计围绕“科技脑、人文心、中国情、世界观”四点基本素质要求,体现步步是景观,处处蕴文化,使硬环境获得延展的同时,软环境得到提升,形成“一塑”“两墙”“三园”“四学”“五苑”的环境文化格局。

“一塑”:以“腾飞”命名的校园雕塑矗立在校门口,预示着作为航天人的后代不断继承航天精神,不断腾飞的发展态势。

“两墙”:一面是书香文化墙,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中华文明,走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另一面墙是科技之光主题文化墙,墙上一幅幅中外著名科学家画像及介绍,外加灵动的水幕展现着的科学的神奇,激发着孩子们无限的想象。

“三园”:“创新吧”,透明的玻璃屏风上自由高飞的小鸟,体现了崇尚自由而又强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印有二十四节气的地面彩塑,揭示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多艺坊”,脚踏地面金属切割的折纸造型来到陶艺室,仿佛看到青花从诗风中走来又在墨香中归去,瓷韵从陶土中孕育又在传承中辉煌;“写意廊”的整体造型是打开的书卷,浓郁的文化气息,激发师生美的追求、美的创造。

“四学”:教学主楼围绕“四个学会”体现学校育人理念。一层“学会做人”,体现发展根基;二层“学会学习”,突出成长之路;三层“学会创新”,彰显价值追求;四层“学会生活”,凸显人性之美。

“五苑”:一层的“礼堂”,干净舒适,清雅大气,为师生学习、集会提供了便捷;二层的“书乡”,庄重典雅,古色古香,营造出安静祥和的阅读环境;三层的“天宫”——小小天文馆,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宇宙的神秘,激发探索的热情;四层的“乐府”,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殿堂,获得美的享受;五层的“E苑”为集成电路的造型,体现了信息中心“网络沟通你我”的主题。

开放的书屋,精美的壁画,醒目的提示语,庄严的荣誉室,多彩的艺术长廊,充满童趣的资源教室,随处可见的全景绿植……创新的设计、精心的布置,有效地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最终转化为发展的内驱力,这是图二校园文化产生的神圣魅力与诗意。

同时,我们也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引导教师对“尊重、责任、发展、幸福”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植“学校的发展是我的利益所在,我的发展是学校的希望所在”的团队意识,锤炼“我的学生我关爱,我的课堂我负责,我的学科我胜任”的专业精神,践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责任追求,实现“育全面发展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

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师生文化品位。我们倡导干部走进书本,修品行,用德感人;骨干走进书本,增才气,用能服人;教师走进书本,增强责任,用心育人;团队研读,构建以生为本的育人文化;师生共读,营造以书为友的班级文化;亲子阅读,培植以学育人的家教文化。

优化办公文化,营造和谐工作氛围。通过开展“我建我家、我爱我家”工会建家活动,感受“微笑的学校,礼仪的我;绿色的学校,满意的你;和谐的学校,可爱的家”的温馨。学校办公区随处可见“追求师者的品格、学者的风格、长者的人格”的提示,以此倡导做有格的教师。

依托文化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教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师德素养提升。通过评教、评学活动,培养、树立优秀师德典型并在教师节大力宣传和表彰“十佳教师”,引导教师做好自己、学习他人,为学校发展尽心力、献智慧。通过“继承航天精神、做全面发展好少年”等活动,寓教于体验,寓教于快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不断发展、走向辉煌!

小学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学校发展 篇4

近年,xx县xx乡小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履职尽责,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对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以“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扎实开展“四个坚持”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新路子,尝试新方法,寻找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活动的最佳契合点,扎实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坚持党建促教育教学相长化深入促进共同发展

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学校组织党员骨干教师带头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培养、资源共享等,每位党员在工作中“亮身份”“亮标准”,争当教学先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共建达到共贏。

坚持党建促德育工作常态化深入推动灵魂建设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党建工作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实践活动和“每周国旗下讲话”、“大队委评选”、“经典颂党恩,赞歌咏中华”歌咏比赛、“我和祖国妈妈一起过生日”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坚持党建促家校共育合理化有效延伸学生教育

寒暑假期,党员教师走进学生家中,深入开展关爱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安全教育落实到每家每户。党员教师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纷纷利用自己假期的休息时间,身披朝霞脚踏泥土,对学校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家庭等特殊学生进行走访,引导其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其珍爱生命、理性面对挫折等积极心理品质,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坚持党建促疫情防控科学化凝心聚力共抗疫情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疫情,学校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和要求,对全校师生及家长的防控情况,建立专门台账,每天动态监测管理,工作虽繁重而艰巨,但全体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合理安排好课程任务,主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带头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保障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安全无阻。

坚持理想发挥专长作文 篇5

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但他想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面对一份体面的工作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做电商的抉择。经过体验,他人仍觉得做电商好,我认为工作无体面之分,只要自己想做的就努力做,我支持小朱做电商卖螃蟹。

当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谁都想去做,而且也活的光彩。但是小朱却另有志向,想回家养螃蟹做电商,那么这份工作就不体面,不光彩了吗?不可否认,小猪想做的职业虽然很辛苦,但也是凭借自己的专长和努力来奋斗的。赚的钱不比工程师的少。作为一位大学生,更应该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不应该大学生这个身份所束缚,一定要去大公司干活,做工程师才是最好的。所以,作为一位大学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积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今,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就应该干体面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们在北京的.清华读专业,并拿到了一张高文凭,大家都认为他们肯定会进大公司会有一番大成就,但他们的想法不同,他们七个人在北京的某条街上开了一家拉面馆,他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都用在经营店的方面,他们的拉面店具有特色,吸引了许多客人,还办起了分店。这如此说是否不在大公司里干工作就没有出息呢?不,只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坚持自己的理想,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一番大作为。

如今社会上职业成为了一种攀比,而且人们的大学生观念越来越重,看不起低微的工作环境,但工作无低贱之分。大学生为何总是找不到工作也是这个原因,没有想过自主创业,用自己的特长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中想着往高处走,小朱就有如此的观念用自己的特长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发挥名师效用 引领学校发展 篇6

引领学校发展

“名师”是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是一支能够起到轴心、稳定、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坚力量。学校一向重视名师、骨干教师等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老师’他们为加强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带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方面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保障机制,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自觉自发立足岗位以名师为榜样,积累专业技能,尽快缩短从“教师”到“名师”的成长过程。学校经研究决定,在原有制度体系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名师”成长保障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1.完善制度,确保落实。正逢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改革阶段,学校下大力气制订、完善了《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青年成才奖培养方案》、《学校名师工程培养方案》《学校学历提升奖励措施》等各种切实可行的制度,用制度体系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按制度办事,事半功倍。

2.健全机构,有序运行。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多部门协同、教研室监督的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管理体系,学校把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教师——骨干——优秀教师——名师”的成长轨迹,采用了“一体化培训模式”,每学期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去抓,建立教师教科研成长档案,并要求教师个人制定自身发展三年规划,学校每学年都会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本学期我校共派出教职工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类培训30余人次,培训费约72.78万余元,占2015年公用经费的21.78%。

3.科学评价,过程监控。学校制定教师综合量化考核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等系列发展性评价方案,教师既是被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主体。学校每学期都展开建设评价,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与结果合理对接、相互印证,通过评价活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为教师成长奠定基础

1.涵养师德,重视教师品质培养。师者德为先,为了不断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培养,学校将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即每年的3月和9月定为“师德教育月”,开展启动仪式、师德专题报告、抵制家教承诺宣言、“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评选等活动。师德培训与年终考核紧密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2.系列培养,打造优秀教师团队。自2012年起,学校启动青年成才奖和名师培养工程,制定《学校青年成才奖培养方案》和《名师工程培养方案》,至今已评选出两届,有7名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成才奖获得者,继而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局青年专业人才;14位教师被纳入学校名师培养工程,6人被评选为青岛市名师或名师培养工程候选人,8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14人获得山东省或青岛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3.提升学历,出台系列奖励措施。为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适应学校升格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力争用5——10年时间全面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为此出台《学校鼓励学历提升奖励办法》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截止目前,学校已考取硕士研究生30余人,3名教师还考取了博士,为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强培训,注重专业提升实效。一是实行骨干教师“访学制”。通过个人申请、教研室推荐、并结合教学业绩和需求,学校每年选派1-2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进修,从而拓宽教育视野。二是对接国际,加强境外高端研修。为了让学校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充分领会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学校先后派出8位老师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习,回来后在全校推广学习经验,例如德国的项目教学法目前在学校微机、美术两个教研室得以运用,收效良好。三是立足国内,加强境内前沿培训。学校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克服师资短缺等困难,每年除定期选派5名不同学科教师参加一学期的国培外,还选派约三分之一的老师到北师、华师、南师等国内著名高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参加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注重培训成果的再培训和转化,扩大受惠面,开阔教师眼界。四是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校本培训内涵。学校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技能培训、互动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倡导教师合作共赢

1.以点带面,成立名师工作室。伴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学校成立了校内“名师工作室”,引领广大教师逐步走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教研室,不同的学科,他们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他们通过名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实现合作共享,互利共赢。我校名师李爱娟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爱娟老师是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第一批职教名师候选人。她在岛城乃至全省的幼教美术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主持了《幼师实用手工》精品课程建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和艺术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深入幼儿园一线,与兄弟院校交流,一起制作了上千件的手工作品,拍摄了上万张的图片,录制了几十节微课视频和教学视频,撰写了几万字的文字材料,最终经过她们全组两年多的辛苦努力,该团队所主持的《幼师实用手工》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在幼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李爱娟老师还带领全组教师结合幼师丰富的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出版发行了《幼师实用手工教程》、《幼师实用简笔画教程》两本教材,本人担任主编。其中《幼师实用手工教程》获得2015年青岛市第29次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名师工作室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团队老师在课改、科研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水平大大提高,且有两位老师在青岛市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

2.师徒结对,促进共同成长。一是凭借学校平台,积极为名师和骨干教师牵线搭桥,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科专家顾问,及时请教和沟通,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二是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了教学和班主任双重师傅,签订了师徒协议,师傅们履职尽责,毫无保留的把经验传给徒弟,徒弟们也虚心好学,发挥年轻人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师徒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取得了很多骄人成绩。

3.以赛促教,锤炼教师基本功。为了不断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学校从2015年开始实施“首席教师”评选制度,并成功在艺术教研室试点。学校邀请了来自省、市各大音乐院校和专业团体的十五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和教授担任评委,历时两天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由该活动引发了学校老师思想和行动的重大改观,学校出现了可喜的“三多”局面:第一,上公开课报名的多了,老师们积极向学校报名参加青年教师展示课、名师示范课、教改研究课、校园互动课等各类校内公开课,增加自己的锻炼机会。第二,教研活动的次数多了,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外,集备小组自己找时间进行课后集体反思,资源共享。第三,师徒结对的多了。学校的良好机制让老师们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不坐等学校指派,而是主动寻找“师傅”,课堂上老带新,教学先进技术手段新代老,老师们的学习动力明显提高。

4.以研促教,引领教师发展。学校出台《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提升教师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将教学问题为转化课题研究,将教学成果梳理总结为科研论文,做到每位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改或课题研究,进而以她们为核心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辐射带动青年教师的参与研究,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年年迈向新台阶,佳绩频传。每年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0余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名师樊虹老师主持的教改实验项目《一弹一唱,亦生亦师——幼师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分别获得青岛市、山东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并被推荐2014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获得二等奖。2014年9月,全国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以此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全文刊登介绍。在名师的引领下,学校内真正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助互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回首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深感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在青岛市名师培养的利好政策下,在名师效应的带动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硕果累累。当然“发挥名师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们愿意与各位同仁在这个领域内不断探讨,共同进步!

坚持文化引领发挥 篇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低俗的,这些文化形态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文化导向,这些年轻人极易受到低俗、消极文化的诱惑,因此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而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意思相差无几,也就是将校园文化分为三类[1]:校园精神、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笔者认为下面这一定义概括得比较全面: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遵循的办学方针、教育目标、行为规范、校园精神和校风校貌的总称[2],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学风、教风为导引,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外学术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2 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隐性课堂[3],是一个充满着育人氛围的大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水平、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在校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和实践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养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课堂教育主要解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但难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的道德行为问题,因此其效果难以尽如人意。而潜在的校园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另一重要方式,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干净整洁的校园,举止优雅的师生形象,积极健康的班风、校风,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等,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洋溢着文化氛围的大环境,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自觉约束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行为品德,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2 智力水平促进功能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智力活动与情绪间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消极低落的情绪,智力水平难以正常发挥,而在积极愉悦的情绪情况下,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较高,表现出信心十足,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窗明几净的教室,鸟语花香的校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团结奋进的校风,都会使学生心情舒畅,如沐春风,从而大大提高智力活动水平,提升学习效率。

2.3 审美能力培养功能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美育和创新能力作了这样的表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美育在学校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高品位的校园物理环境、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蓬勃的校园创造精神等都在给学生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无形中得到提升。

3 高校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资源的要地、知识传承的宝库、薪火相传的中介、校园文化的窗口。但是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和不足。

3.1 趋同化现象严重,没有特色性[4]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模仿名校、强校的做法,没有注意联系学校自身所在地域的文化个性,造成文化活动内容雷同、形式单一、趋同化现象严重,没有创造性,特色性欠缺。高校图书馆应该注意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起来,与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性结合起来,创建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3.2 活动延续性不足,欠缺品牌效应[5]

现在高校里的校园文化活动名目繁多、形式各样,虽给了师生充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但很多活动延续性不强,往往有一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感觉,没有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因而影响力不足,难以深入人心。就图书馆而言,应该有所取舍,选择其中一些有文化内涵、有特色的活动做大、做强,打造成校园文化中的“固定节目”,形成品牌,长期开展。

3.3 偏重娱乐性、实用性,缺乏文化性

目前高校的文化活动中,较多的是一些娱乐性、实用性的活动,比如歌唱比赛、舞蹈比赛和各种体育竞赛等活动,而富于文化性的活动偏少。这时图书馆应当积极组织有关协会、团体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及文化引领作用,尽量多组织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书评活动、阅读活动、书画比赛等,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举措

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针对前面所讲的不足,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现概述如下:

永州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是舜文化的发源地,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肥沃的精神土壤。舜是德的典范,《史记》中称颂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于是,图书馆与湖南省舜文化基地、学院团委、学工部联合开展了“舜德学子”的评选活动,旨在立足“本土舜德传统文化”,针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现象”,建立“舜德传统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应关系,践行湖南科技学院“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培育大学生新典型。活动开展以来,出台了《“舜德学子”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将“舜德学子”评选纳入学生奖励条例,形成长效机制。累积评选并表彰舜德诚实守信、谦恭礼让、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孝老爱亲、自立自强学子77名,编订《“舜德学子”优秀事迹汇编》。

该活动自2008年由图书馆发起并成功举办,得到师生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后由学校负责举办并推广,每年举办一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光明日报》以《高校党建有特色才有吸引》(2011.9.28)为题重点介绍了“舜德学子”培养工程,《永州日报》也分别以《“舜德学子”系列活动,创新学校德育教育》(2012.5.4)和《湖南科技学院创新永州文化传承》(2012.2.11)为题对“舜德学子”评选活动进行报道。

4.1 开展“读书节”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馆于2007年创办第一届“读书节”,以后每年一届。举办六年来,“读书节”现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一股校园读书热潮,促进了优良学风、校风的养成,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和赞许。

每一届“读书节”活动都有各自的主题和内容,以2012年第六届为例,活动主题是“书山有路,美在永州”,共分五个部分,第一是评选“优秀读者”30名,奖励一年来在图书馆借书量较多以及在学习和科研方面有突出成果的读者。第二是“美在永州”主题征文。号召全校师生围绕永州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书画之美,或撰文,或绘画,或摄影,并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100篇,编辑出版成书,免费发放给师生。第三是评选“优秀馆民”,评选一年来在图书馆进行各类义务劳动、拾金不昧、勤工助学、为图书馆提供合理化建议,贡献较大的前10名读者。第四是“读书有奖”活动。在世界读书日(4.23)当天,对来图书馆学习的前50名读者每人发放活动纪念品一份。第五是精品书展活动。

“读书节”活动已经受到了湖南省文化厅、省高校图工委、省图书馆的表彰,永州市电视台受到我院读书节活动的启发,开辟了大型文化系列栏目———《品读永州》。

4.2 打造《潇湘讲坛》栏目

《潇湘讲坛》是由我院图书馆参与策划,由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与永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打造的一个大型电视文化栏目。《潇湘讲坛》立足永州,围绕文化,挖掘历史,以社会名家主讲的形式,用通俗、活泼、幽默的语言来品评历史,讲述历史名人与永州的故事,探究他们的情与爱,分享他们的喜与悲。同时辅助丰富的影像素材补充情节、展现人性,将可视性与学术思想的展示进行完美结合。通过这一形式,让更多的读者、观众又多了一条了解永州地方文化、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新途径。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组织和举办永州读诗会、专题书画展览、构建地方特色书库以及打造校园文化广场等各种有意义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此不一一赘述。

5 结束语

今后,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高校图书馆应当始终坚持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以规范科学的校园制度约束人,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创造更为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摘要:目前,高校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时刻影响着校园里的大学生,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意义重大。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J].图书馆,2006,(05):91-93.

[2]晁国立.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战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4):7-9.

[3]綦振芳.隐性课程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20):168-169.

[4]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93-95.

坚持文化引领发挥 篇8

关键词:军事文化;作用;强军梦

党的十八以来,习主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当前,我军处于由摩托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我军的强军梦。我们要以先进军事文化为牵引,铸牢军魂,立足使命,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遗余力地推进我军武器装备、战争思想等的现代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军队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实现强军梦的洪流中去,努力实现强军梦,以强军梦助推强国梦、支撑伟大而美丽的中国梦。

一、先进的军事文化可以引领培育部队战斗精神、提升部队战斗力

军事斗争既是敌对双方物质力量的角逐,又是精神力量的较量。而先进军事文化是战斗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对塑造军人特有的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锻造军队的软实力,激发广大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持续旺盛的战斗意志,具有重要作用。战斗力建设是部队建设的核心,是部队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支部队的政治信仰、战争理念、道义准则和战斗精神是征服对手的关键因素,通过文化建设来提升部队战斗力,是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军战斗力的内在需要。在军事变革实践中加速实现人的精神重塑,通过提升文化力支撑扩展现代战斗力,已成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智力引擎。

二、先进的军事文化可以增强部队凝聚力、向心力

回顾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在经济基础、武器装备等物质力量长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人民军队能够征服险恶环境,打败一个个强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先进军事文化功不可没。因为,它凝结着我军官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标追求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是凝聚军民力量和意志、创造军事奇迹的巨大精神动力。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先进军事文化既是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必要条件,同时自身又在完成历史使命中得到发展、不断展现其特有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的过程。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对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先进军事文化为部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体现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任务、历史传统的文化形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官兵相互间的关系,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必须十分珍视的政治优势。但军事文化作为军事实践的产物,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军事文化都负载着相应军人价值观的印记,蕴含着军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结果。因此,军事文化是军人价值观形成的渊源,为军人价值观的稳固长存提供基础。为此,我们要大力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使其成为官兵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重要途径;成为官兵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载体;成为官兵传承优良传统、强化精神支柱、培育高尚道德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而凝魂聚气、团结奋斗。

四、先进军事文化对保持部队纯洁稳固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产业政策认定请示下一篇:碰撞分类与规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