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通用11篇)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1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刘可钦老师:追求常态下的生命课堂。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过许多热闹的课堂教学场面,也曾非常羡慕别人课堂环节设计的巧妙、课件演示的精妙、课堂气氛的火暴。但浮躁过后,待我冷静下来思考时,却发现除了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外,留给学生的持久影响却很少。于是我常常思考,数学教学中我要追求的是什么?

书中刘可钦老师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刘可钦平实亲和的教学风格无疑更加适合于我们广大普通老师的追求,因为他们长期扎根在教学的第一线,繁琐的工作不容许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把每一节营造得花里胡哨的。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交流,敢说敢想,大胆地创造,积极地思考探索;让学生在老师智慧的点拨面前,从经验的层面逐渐走向理性的思考,这就走上了数学学习的正确轨道,这样的学习积淀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对数学的敬仰、兴趣。比如刘老师认为“某某同学说得很,谁能比他说得更好?”这样的话传递给发言的学生的是何心情?“谁能比他说得更好”,看似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恰恰忽略了发言孩子的心情。想想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正是经常重复这样的错误吗?刘老师认为不妨换成这样的话语:“某某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这样才会真正起到效果。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用刘老师的这种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

刘可钦有句精彩的语录:把每堂课都看成是献给孩子们的礼物,……这句话是那么地朴实而又真情流露,反映出刘老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爱,更体现了她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作为一个成人,“教育就是一个成人做了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着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刘可钦老师的课堂朴素而不乏机智,用朴实而充满人文情怀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的发挥,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孩子都能够体面的坐下来,老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照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我觉得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境界。他们都是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以平等的地位,用无私的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注重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些提醒我时时反思自己是个教师,而不要去做一个教书匠。

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定位,教师才能更好地站好自己的位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要有效引导学生点点滴滴的有效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要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自主探究,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验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长足发展。

其实名师也不是天生造就,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比我们更多地反思和探索。我们理当潜心钻研教学,懂得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根源,寻找突破口,寻找更为切实有效的方法,时刻把“我教了什么?”、“我怎么教?”、“我教得怎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2

【案例描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某位名师围绕Sports Day主题设计了如下拓展活动:

T: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on Sports Day?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然后通过读—读、找—找引出excited, 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读一读回答以下3个问题:

1.What are Su Hai and Su Yang doing?

2.What does Su Hai want to do?

3.What is Su Hai doing now?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 教师会帮助学生讲解其中的生词。

接着,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对话寻找“Where was the camera a moment ago?/Where is the camera now?”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读的活动。根据课文对话特点, 学生非常容易混淆Su Hai和Su Yang。为了让学生搞清楚物品的位置, 教师再次重读问题:Where was the camera a moment ago?然后指明某位学生回答。然而, 学生回答完后, 教师并没有给予评价, 而是通过善意提问———“What is your idea?”“What do you think?”让其他学生再次回答这个问题。趁着学生有争议,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 然后做出判断。正确的答案是:The films are on the ground.They were in Su Yang’s bag just now.The camera is in Su Yang’s bag a moment ago。

最后, 教师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日常交流用语进一步操练be动词过去式的相关句型, 具体内容是学生在运动会上开展的趣味运动。

学生1:I want to join...The game is very exciting.

学生2:Me, too.

学生1:But where are the...?

学生2:They are...

学生1:They are not there now.They were there just now.Where are they now?

学生2:Oh, look, they are...

学生1:Can I have them, please?

学生2:Sure.

学生1:Thank you, let’s go!

【案例反思】

一、明确目的, 进行追问

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在课堂上, 教师要将每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并在授课中、授课结束前与学生一起回忆和巩固重点内容。在师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追问艺术用到教学上, 巧妙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实践证明, 这样的设问可以让学生学会注重问题的细节, 培养他们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他们深刻掌握所学知识, 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从大局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从一个个细小的问题出发, 慢慢深入,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消化, 从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胡晓芸2012) 。

从案例中的提问“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on Sports Day?”可以看出, 教师的问题明确, 且学生对Sports Day有了一定解, 回答起来比较简单。然后再根据教学要求将问题层层深入, 通过加大问题的难度对学生进行追问, 让课堂对话延续下去。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喜好,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掌握课堂内容。

二、有条理地追问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始追问。实践证明, 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对于教学以及会话都是很有益处的。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主动融入学生, 同时倾听学生言词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 从而把握与学生交谈的话题, 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教学, 及时进行有条理的追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想象能力, 在追问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郑登奎2014) 。案例中,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在读问题的过程中预习生词, 不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而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间的差异,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判断Su Hai与Su Yang之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考虑问题以及对问题的逆向思维, 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消除了有一些学生不敢问问题的尴尬局面, 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得到英语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通过探讨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要做到既能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又可以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做到将知识灵活运用。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 所以他们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且英语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学生的特点, 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让他们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一种沟通的技能, 从而提高英语交流能力。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很难发现每一名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是对教师的考验, 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 (徐新燕2011) 。案例中, 教师要求学生重读问题“Where was the camera a moment ago?”, 并指明让某生回答, 且不急于评价学生的回答, 而是通过寻求其他学生的回答, 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得出最佳答案。这样就引发了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兴趣和激情, 有利于将话题持续进行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追问, 明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帮助学生不断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内容, 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学活用, 以实现教学目的。

四、学生与学生互问互答, 创新学习方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展创新性追问,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天赋。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进行创新教学。当然, 这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 还需要教师进行预测, 所以,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追问技巧, 才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 (戴凤亚2015) 。案例中, 通过一个be动词的练习, 开展互问互答, 让学生在操练单数的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联想到复数的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 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了此项活动, 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追问能够理解性地运用语言, 充分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拓宽内容, 进行追问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是有限的, 不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外, 更多地是要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教学题材, 把握好时机, 对书本上没有讲解的内容进行补充追问, 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拓宽和延伸, 从而深化书本知识, 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现实中,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表达形式的错误, 比如, 易混淆Su Hai和Su Yang。案例中, 虽然教师设置的问题超出了学生回答的范围, 但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做出一定的分析, 这有利于他们判断出now和a moment ago的用法。要让学生在学习完后将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中去交流、分享, 甚至解决某些问题,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难题追问,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让他们深入领悟学习内容, 提升学习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追问艺术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教师在开展追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追问情节中不断思考、巩固知识, 以及开发创新思维, 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学习, 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懂得捕捉与学生交流时的信息, 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反馈, 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为课堂追问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通过分析真实案例,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追问艺术。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追问, 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追问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追问艺术

参考文献

戴凤亚.2015.追问, 一种思想的游戏---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答模式[J].新课程导学, (36) :92.

胡晓芸.2012.从名师案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 (15) :42-44.

徐新燕.2011.英语课堂有效追问的实施---以Unit 5 Season为例[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10) :53-54.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浅析 篇3

小学数学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多以图本并茂的形式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认知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是从最初的模仿能力教学、机械的技能训练教学等逐步向抽象的推理性教学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而现代的数学课本正是根据这种转变规律,合理地在书本中穿插一些图片,其目的就是应用图片等形式降低教学的难度,在

图片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图片教学这一特点,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

二、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体现数学的应用美

数学思想源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处处有数学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应用公式和数学思维,还要知道学生在生活中怎么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直接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符号作为课堂教学。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可以做简单的加减算法教学;闹钟,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字教学和基本换算能力的培养等。

数学是生活相互交流的工具,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才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境,使数学更加有趣

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结束了单一的板书教课的时代,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模式也从以前单一枯燥的数学练习题训练,开始向基础题型为主,创新型教学为辅助的多种教学并存的模式转变。教学PPT等教学方式,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的教学内容甚至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体现出来,不仅大大降低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难度,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声文等形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课堂当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生活中不断地拓展,让数学助学生放飞梦想。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4

读书心得体会

假期里,选择读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目标落实艺术》这本书,感觉收获颇丰。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我们教授数学课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去落实。

全书按小学数学的课程结构分四章来进行阐述:第一章数与代数、第二章空间与几何、第三章统计与概率、第四章实践与综合应用。假期里我主要学习了前两章。读了这本书,我主要的收获就是能够学习小学数学中哪一大类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去落实这些目标,让我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教法有所了解。数与代数这一章分三小节来讲述,第一节数的认识,第二节数的运算,第三节代数初步。数的认识中不管是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其共同的知识型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读、写数,比较容易达到。但整数的认识中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学生或感到困难,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书中讲授了通过数形结合,培养数感,如在教授11-20个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摆一摆、扎一扎、比一比、说一说的办法,让学生会认、会数、会读,理解数的组成和十进制的概念的目标。分数的认识中样学生理解整体1,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比较困难,结合具体情景促进学生对分数的抽象理解,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书中将授:在教授分数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了解分数演变过程;借助实物,突破分数认知难点。百分数的认识中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

-1-的比,学生对此的理解能否清晰、深刻,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百分数的质量。有关小数的认识也要让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在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关于负数的认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体会教材中安排认识负数的层次,帮助学生认识正数、负数、0的关系。

以上是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在第二章空间与几何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平移与旋转的教学的范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实例、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分这两种现象;能在方格纸中平移图形;感受数学美。看了吴老师的教学范例,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去落实教学目标的。(1)他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景。他注重挖掘和利用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利用分类的办法,将两种活动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运动的特点。因为选取的平移与旋转的例子较为典型,学生感知时不易产生歧义误导,自然着眼于整体的观察。(2)他把准了目标尺度。对与平移、旋转的概念,不要求学生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但要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怎么办?吴老师的措施是: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3)他注重生本资源。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的想法、超出医疗的结果等都是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范例中,课堂中、一个学生答完题后正好走回座位,老师突然说:“停,这个学生的整个身体在怎样?”(生)“向前平移”。(师)请继续走回座位旁边,他一定会做一个什么动作。很佩服武老师的机智,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感受到平移和旋转就在我们身边。(4)他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美丽与价值。吴老师的课堂轻松自然,学生笑声不断,乐在其中,信息多项的传递与情感的共振,使得整个课堂充满智慧与和谐。因为这节课我讲过,对比这个

范例,我更能生科的认识到名家设计课时的思考与智慧。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篇5

中和小学 吕莉

在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书,其中的“经典深例”“观点”“解读”“讲述”等板块详细展示了小学名师的各种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将于永正老师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其实。他说:“没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文,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

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

孙双金老师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他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他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可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他又重新总结了16字好课观,即一堂好课要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孙双金老师把从课堂里、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经验,及时地与同行交流,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改设想传播给更多的同行,带动语文教学攀登新的高峰。

(三)王崧舟老师的“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

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境的超越。他的课堂教学之一:读出画面——教学构思的超越;之二;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之三: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之四: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之五: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纵观课堂,王崧舟老师坚信“人品、师品、学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四)赵景瑞老师:追求课堂教学魅力

已退休的赵老师像一个省略号,他退而不休,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那深湛的造诣、通俗的讲述、幽默的活语、谦虚的态度常常引起场下的共鸣与笑声,受到热烈欢迎,也是我们细致学习的典范。他在《语文教学的真谛》一文中提到“教文要育人,作文学做人;语文是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要训练,语文需交际;‘教材观’的三部曲——看透、转透、用透;激学生主动地学,启学生创造地学;重视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等观点都看透了赵老师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五)闫学老师追求的语文之道

有人说,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是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只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闫学老师心中的语文是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语文。她探索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演绎精致美丽的语文,追求灵动的语文,走进远方的语文„„

执着追求,不断反思,超与自我,永不言弃——这就是闫学老师,一个永远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人。

(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

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活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此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

“以两极端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诣在平衡小学语文于都课堂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境界,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

盛老师的“和美语文”扎根于课堂实践,从她的几个经典课堂案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和美语文”的理念,感受到了盛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6

读《于永正的“艺术人生”》有感

麻涌一小

赖爱萍

这段时间,我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让我经历了一次次艺术的熏陶。书中通过介绍于永正、孙双金、王松舟、赵景瑞、闫学、吉春亚、盛新风和周益民这八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经典课例以及教学观点等等,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个名师的教学风采,让我领略了名师们的艺术修养。让我知道:小学语文也可以上得这么有魅力、这么精彩!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只是“守”在位置上听老师传授知识。而于永正老师却把“三尺讲台”变成了“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善于从表演中获取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知识,他不仅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还能把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在他的教学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读着于老师的经典课例,让我深深感受到他的语文功底很丰厚,他的艺术修养很高。特别是:评价学生和引导学生上更显精彩。正如他说的:“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如果既有较扎实的语文功底,能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去教语文,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上得有意思,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读着读着,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不能写出一手好字。这是做语文老师的首要条件。今后,自己一定要抽出时间练练字。我知道自己年纪老了,学东西没年轻人这么快。但我相信只要有恒心,一定有收获!其次,自己要练习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自己总是说对、不对和表扬他,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太平淡的、太普通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他的《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不仅是凝视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而且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不仅是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而且是老教师的良方妙药。是朴实而细致,温心而值得深思。我想:如果自己能按着这20条去做,一定能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

也谈小学数学教学艺术 篇7

一、调谐

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现场“共振”现象, 唯有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能产生和谐“共振”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技艺———比较精确地测度学生信息的接受量, 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相等, 从而达到“谐振”目的。因为学生感知信息心理过程具有外显性, 可通过他们的语言、姿态、表情、眼神、手势等表露出来。由此, 根据学生各种外显信号从整体上测度所负载的信息量是一条基本原则。但也应当注意另一个方面, 人类在适应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了一种隐藏自己真实心理的能力, 如果不加区别地以学生假反馈信号 (如不懂装懂或明知故问等) 去测度学生的信息量, 必将与教学实情相悖。因此, 要善于运用心理兼容原理, 着眼于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使学生敢表真情, 敢吐真言, 作出真实反馈。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师的语言表达和学生倾听的感受, 这是关系教与学能否“谐振”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务必准确、清晰, 同时做到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刚柔相济, 使学生如乘春风、浮想联翩, 这种充满爱心的语言不断掀动着学生的心扉, 使得教师犹如一个高明的指挥家, 时刻调动着学生的思维, 使其更加活跃, 更加合拍。

二、调速

一堂课的教学速度必须适中, 教学速度过快, 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焦虑的情绪;速度过慢, 易使学生精神松懈、兴趣淡薄、注意分散。只有做到均速有变、变而有度、稳而有序、张弛相间, 才能调出“快节奏加慢镜头”的效果;引导学生时停、时续、时急、时缓, 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 使知识更好地渗进学生的心田。

“快节奏”就是养成学生快看、快说、快记、快写、快做、快思的习惯。“慢镜头”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基本形式有延时、重复、追问、暂停,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 操作教具想一想, 画图看一看, 列式算一算, 举例试一试等,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特别要注意加强思路的引导, 促使学生经历陌路的预测、常路的模仿、正路的强化、套路的突破、岔路的择定、歧路的剖析、窄路的拓宽、多路的沟通等活生生的思考情境。

三、调温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 就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 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的“常温”, 就应学会自觉地“调温”。一是将教学热点进行冷处理;二是将教学冷点进行热处理。因此, 要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答问冷寂处、思路冷僻处、质疑冷门处、知识冷落处加温或聚热,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 让学生“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氛围之中, 从而情绪高昂地投入学习。

四、调味

小学数学往往枯燥乏味,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 追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

1. 诱趣。

诱趣是为了激起思维涟漪, 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领悟和掌握知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竞赛、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从小养成敢疑、善疑的良好习惯。还要注意寓趣于教学过程始终, 做到课伊始, 趣已生;课进行, 趣正浓;课结束, 趣犹存。从而让课堂在充满爱意、饱含情意、富有诗意、体现创意的氛围中展开。

2. 激进。

学生都有上进心, 教师应通过表扬、加分、报喜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许多学困生其实不一定需要多少知识补缺, 而是特别需要更多的精神鼓励。激进的根本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敢想、敢思, 强化数学思维教育。在激进过程中, 一定要遵循思维规律, 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思维训练。

(1) 遵循思维问题规律, 激发认知展开。思维从问题开始, 在面对认知矛盾时有解决问题的需要, 而问题的解决有使思维转入下一过程的必然性。根据这一思维规律, 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来诱发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2) 遵循思维情境规律, 展示逻辑过程。任何思维过程, 都受一定的情境制约和激发。因此, 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创设不同层次的思维情境, 带领学生进入“观察具体事实情境——抽象为数学事实———使数学问题逻辑化”的思维过程。

(3) 遵循思维多向规律, 诱导联想扩散。注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逐步学会从形相似、内容相关、性质相近等想起, 对问题与条件进行双向互逆联想;对具体事物的因果关系、从属关系进行正反向联想;对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作比较、联想等, 促进联想扩散, 思路多向, 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4) 遵循思维发展规律, 促进思维升华。人的思维总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 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应用思维的发展规律, 促进具体升向抽象、特殊升向一般、感性升向理性的飞跃。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篇8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是激励,是鼓舞,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数学教师用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课堂是教学最直接最简便的学习场所,小学数学课堂用语结构要简单、易懂。教师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用纯正普通话、形象的语言、惟妙惟肖的神态模仿教材中的人物,使学生感受较纯正的普通话,少受方言和母语的影响,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达到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目的。

二、营造富有童趣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创设并维系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这样他们在学习数学的一开始就产生快乐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数学”就快乐。例如:教学9的口诀,先在大屏幕上打出10×10的正方形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后,“喵!”一声猫叫,“这是什么声音?”伴随着学生的回答,一只可爱的小猫慢慢走在方格上,每走一格就印下一朵“梅花”,一行只走9格,走完一行时问道:“不数,你知道有几朵吗?”在前面直观清晰的观察基础上,学生印象深刻,纷纷跃跃欲试,使原本枯燥的口诀教学趣味盎然,甚至课后学生还在相互回味。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手段“灵活”的艺术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单调重复的教学手段自然无法给人以任何的美感,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一个“活”字,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具体地说,教师应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像等手段,创设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达此目的,我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和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利用讲故事、寓言,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数学知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数学,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开办一间“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

如教学《购物策略》时,单纯用一些数进行比较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家超市,配以文字说明三家超市促销饮料的方式,超市甲:买一大瓶售价8元的送一小瓶售价两元的;超市乙:无赠品,一律八折出售;超市丙;购物30元以上七折优惠。学生被这熟悉的画面吸引,于是很容易进入课堂学习,带着质疑进行计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变成一个趣味题,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最后通过计算总结出购物规律——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可以用得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五、教学艺术节奏

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连。整节课的节奏若能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如果几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速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声调、速度都要适宜。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些都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需要。教师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教学,学生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学习,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洪广.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魅力与激情[J].才智,2011(15).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9

2013年10月12日到13日两天我们六位数学老师一起到成都空军礼堂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教学观摩会。说实话,我真的非常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们能给我这次难得宝贵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家级的研讨会,应邀的主讲者乃北京、杭州、南京、重庆、眉山等地的八位知名的专家、名师。他们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为我今后的教学指引了方向。他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共同的都达到了一个教育的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鼓励中进步,在幸福中成长。

这两天我共听了13节课,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上的《乘法分配律》和《平移与旋转》两堂课,吴老师应该有四五十多岁了,但是看起来非常有亲和力,和她的课一样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吴老师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她的课上常常强调“感觉”二字,一个模糊而又恰当的词语,细想确实是这样,孩子们因为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很多知识他表达不清楚,但又知道什么意思,所以用“感觉”一词再合适不过了。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吴老师在讲《平移与旋转》时的引入时是用游乐场的游乐设施,她大胆的让孩子们站起来做每个游乐设施运动时的动作和声音,让学生们在玩中感觉到平移和旋转的区别。而且她非常重视学生知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大胆说,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知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自己寻找规律建立联系。吴老师选的练习题也很有挑战性和生活化,很能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完课后孩子们都舍不得走,甚至有个孩子说“我还没有上过瘾”“您再拖会儿堂嘛”,当时就觉得吴老师真的太有魅力了,居然能让周末来上课的孩子们舍不得走!如果我们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恋恋不舍,可以让学生上我的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学生还学不好数学这门枯燥的学科吗?需知,知识的魅力常常不是提供知识本身将学生的心灵点燃的,而是通过教师的魅力将学生的心灵点燃的!在今天的课上,我看到了吴老师的一次点燃,这是课堂最美的风景吧!这是教师职业的幸福吧!

另外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位老师就是南京市北京路小学副校长张齐华老师。他真的是一位特别幽默、风趣、有个性的老师,可以说他有着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他的课堂充满着欢声和笑语,充满着未知和挑战。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的非常仔细,比如说要求回答问题时不能拖长音,这样声音听起来既有精神又节省时间;还要求每位学习必须举手,只是举手的方式不一样,这样既让学生集中了主意力,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的课堂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选题很生活、有趣、富有挑战性,他把题目换成学生们喜欢的东西,比如说张老师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用多啦A梦存钱罐的问题来讲解,在讲练习题时他把题目改成自己和家人的年龄的问题也吸引了学生,就想他所说的“教师就是要把学生想方设法把学生勾引到你的课堂里,那你就成功了。但是张老师的幽默风趣是很难学会的,我现在只能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学生回答问题和举手方式上来要求学生,还有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来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篇10

瓦渣湾小学 刘飞

9月24日,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进行。在短短的1天时间里,观摩了2节示范课,聆听了1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刘燕燕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巧设情境,带学生入诗境;妙读促思,带学生入情境,听课者无不如痴如醉,沉浸在如诗如画中。陈爱玲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实在、实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丁望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头脑。《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丁老师首先出示几个脑筋急转弯,唤起学生的旧知,初悟优化思想;接着,丁老师又创设为客人沏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汇报不同的方案,通过探索对比,感悟优化思想;这样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总结优化思想的方法:一排先后顺序、二想同时进行;最后丁老师设计了由易到难的,有梯度的有序练习,运用优化思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数学课堂轻松、自然、朴实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听丁老师的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数学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她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她们真正做到了脑中有理念,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篇11

一、在新旧知识联结处点拨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口答基础训练题:

①1厘米+0.3分米=?4元-3角=?

②■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 )

③口算:■+■= ■-■= ■-■=

④将下面分数通分(题略)。

第一道题复习整、小数在数量单位不同时的计算方法(必须先统一单位),为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作了辅垫。后面几道题通过“分数单位”、“通分”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等旧知识的再现,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搭了桥、引了路。学生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们觉得兴味索然。

二、在学习新知关键之处点拨

知识内容的关键处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最重要之处,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这些关键处适时进行点拨,有益于重、难点的问题的突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掌握的牢。如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

小明的年龄1,2,3,4,…,a

哥哥比小明大2岁1+2,2+2,3+2,4+2,…,a+2

小明1岁时,哥哥几岁?小明2岁时,哥哥几岁?小明的年龄还有可能是几岁?你能想个好方法把所有的可能都表示出来吗?(小组讨论探究)当学生探究出结果时,教师适时抓关键点提问:“在这里,a能否表示任何数?”(小组讨论)通过教师一正一反几个问题,点出了字母表示数的特点,同时也引起了学生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兴趣。这个环节教师寥寥数语,却抓住要害、点到关键,学生由问题引发探究,最终通过探究解决了问题。

三、在学生疑惑之处点拨

在探求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肤浅,有时困惑,从而感到疑惑不解,厌倦困顿。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点拨指导,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度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排除疑难解决困惑。例如,要找出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开始许多学生感到很疑惑,有的学生甚至这样想:“老师,这道题中间哪有分数呢?”针对这些疑点,教师要给出必要的指点:“你们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恍然大悟。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从“死路”中走出来,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也避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片面性。

四、在学生争议之处点拨

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结论、实验的结果有争议。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争议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给予正确地解释,或启发学生按照正确地思路、方法、步骤进一步探讨,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教学《简单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新小马过河”:一匹身高1米的小马过河,驮着一袋粮食来到一条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旁,小马会安全过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争论验证。有的说小马会安全过河,因为这条河水深0.7,0.72,0.83,0.85……都在数值0.8附近。有的说,这匹小马不能过河,要绕道,否则会淹死,因为这条河最浅处水深0.3米,最深处水深1.4米……通过探讨研究,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即一组数的平均数值。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探究学习积极性高涨,探究欲望强烈。而教师仅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后,对平均数含义的结论稍作点评即可。

五、在课堂教学的小结中适时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重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或对教学思想的提炼。从而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转化。如在教“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重点先放在“转换法”上,即“为什么要替换”和“怎样进行替换”。题目中“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换言之,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如果将6个小杯转换成2个大杯,则每个大杯的容量为720÷3=240(毫升)。如果将1大杯换成3个小杯,则每个小杯的容量为720÷(6+3)=80(毫升)。然后从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说起,引导学生思考:替换前后,哪些数量发生了变化,哪些数量没有发生改变,在变与不变之间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这时,学生对用替换法来解决问题有了直观认识,笔者因势利导,作出如下点拨:替换法,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非独此一种,还有假设法、比较法等。如:“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上假设法。这是下一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尝试一下。经验表明:在教学环节或内容转换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小结具有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当然,点拨的时机还很多,教师要紧密联系知识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把握点拨时机,做到“当点则点,当拨则拨,针对实际,相机诱导”。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点拨”艺术,把学生带进五光十色的数学世界。

上一篇:对创业计划书的认识下一篇:小学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