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惩戒的失落与回归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师惩戒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教师惩戒却逐渐步入不敢管、不愿管与不会管、不当管的双重困境中。造成教师惩戒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法层面的缺失、社会层面的非理性认识、家长理解的偏差、教师自我定位不准等多重因素,而要突破这一困境,也需要多维助力:加强立法工作、社会和家长观念转变、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等回归机制。

[关键词]教师惩戒;困境;回归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和社会权益意识的增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与学生、家长等等之间的矛盾屡屡进入公众视野。日照市五莲县杨老师的事件引发了中小学教师界的强烈反响,一名小学教师甚至在朋友圈中愤而写道:“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此言一出,社会反响巨大。有人认为教师打人就是错,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很强,以前的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应以赏识教育为主;也有人认为,老师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容易误入歧途,如果连老师都不能管学生的话,那谁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职责呢?针对社会上的各种声音,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制定详细细则,对教师惩戒的形式、范围、强度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解决当前教师不敢管、不当管两种困境。本研究通过对教师惩戒的实施困境及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保障教师相应的管理权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对于当前的教师惩戒困境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惩戒的概念界定

在《说文解字》中,“惩”被解释为为“乂也。从心征声”,“戒”被解释为“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惩戒”就是通过处罚的方式使人时刻保持警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教师惩戒”则赋予了“惩戒”主体,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施行惩戒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惩戒的客体。故本研究对其进行如下界定:教师惩戒即教师以某种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其保持警醒的一种教育方式。惩是戒的手段,戒是惩的目的,最终指向学生向“善”的方向发展。

(二)相关概念辨析

1.教师惩戒与教育惩戒

“教师惩戒”与“教育惩戒”在诸多学者的使用中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实际上,两者之间确实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是施行教育惩戒的主体。有学者认为教育惩戒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等,也就是说教育惩戒可以包含教师惩戒。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由于教师是直面学生、接触学生最多的群体,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扮演了“惩戒者”的角色。

但是两者之间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教育惩戒是行政惩戒的下位概念,是行政惩戒的一个分支,是学校根据国家赋予的学校管理权,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内部行政权力。在文献的阅读过程中也发现,“教育惩戒”的使用多出现在法学论文中,论证其价值、合法性、边界、政策制定等。“教师惩戒”则多出现在教育学论文中,论证其概念、困境、实施路径等,具有较大的不同。

2.惩戒与惩罚

“惩戒”与“惩罚”是近义词,从字面意义来看,两者的区别并不大,但本质上却有较大差异。前者强调惩的目的是戒,后者则凸显了惩的手段是罚。“戒”与“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培养学生“善”的道德品质。苏格拉底曾以“驾马车”的隐喻说明人性的发展与道德的养成,既需要内在的节制,也需要外在的鞭策①。

“戒”是通过处罚学生,让学生保持警惕,以避免再犯错误。这种方式更具人文情怀,而且更能关注到施行处罚后学生的后续行为,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育教师惩戒的普遍现状。在惩戒过程中,教师不能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社交媒体的传播也在无形中增添了教师惩戒学生时面临的压力。2018年实习期间,我曾经跟两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探讨管学生的问题,他们告诉我:“我们是因为推迟退休年龄才多干这么几年,身体经不起折腾,也生不得气。况且要是一不小心被家长们告到教育局,说不定连退休工资都没了,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还是不要晚节不保的好啊。”除此之外,当时的一位四年级的年轻班主任还告诉我:“现在的学生就像一群少爷、小姐,学校德行的培养罚”则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处罚,在科变成了看孩子的地方,而不是学知识的地方。我们班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惩罚与服从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帮助儿童形成认知,但是并不能帮助他们改变这种行为,也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3.惩戒与体罚

“惩戒”与“体罚”是具有联系的,“惩戒”不小心过了界,就会变成“体罚”。《礼记·学记》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体罚方式:“夏”、“楚”。“夏楚”是“教之大伦”的一种管教方式,“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但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程度不同。惩戒是通过使用比较温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处罚,多表现为批评教育、适度的罚站等;体罚的方式较为激烈,比如罚跑10圈、扎马步1小时、罚站半天等;二是后果不同。惩戒是通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以不伤害受害者身心健康为原则”②P29,强调的是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后者则是通过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管教,会对学生的身体或心理造成直接伤害。三是合法性的不同。惩戒在我国《教师法》中是有所体现的,教师具有管理学生的权力;但“体罚”不具备这种合法性,早在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便规定禁止体罚,这也是区分两者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惩戒的两重困境

从历史上来看,教育与惩戒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自然也成为惩戒的施行主体。教师惩戒与激励、表扬一样,都是促进学生向“善”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间,我国教师却逐渐丧失惩戒权,教师惩戒随之步入失落状态。

(一)不敢管、不愿管

教师不愿管、不敢管现在已经成为当下基础教有位家长跟我说,不需要她孩子多优秀,学校只需要负责在她上班的时候照看好她的孩子就可以了。至于孩子的未来,也不需要学校负责。”这位年轻老师说,“既然家长们都这么认为,那我作为老师也没有必要管的那么多,像不写作业、不按时上课这种情况,只要不涉及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学生在学校里究竟还能学到些什么,我也有些迷茫了。”她还在朋友圈发文写道:“教育,教和育。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使每个孩子成为人。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希望我的孩子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学生。”但就是这样一批初入教育事业、满怀激情的年轻教师,被各种因素所影响、制约,变成了不敢管学生的教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教师无法获得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反而成了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因避免与家长及社会发生矛盾与冲突而放弃惩戒。

(二)不会管、不当管

除了教师由于种种压力而“因噎废食”,不敢管、不愿管学生之外,教师惩戒面临的另一重困境便是在惩戒过程中不会管、不当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惩戒、惩罚、体罚等混淆,这种错误的观念往往会造成错误的惩戒行为。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仍旧存在体罚、变相体罚等行为,这都是教师不会管、不当管的一种直接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教师的惩戒方式单一,主要采用罚站、罚跑、罚抄作业等,缺少必要的语言和情感沟通与交流。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早慧,什么都知道,他们犯这种错误属于明知故犯,没有交流的必要。要不趁现在管住他们,以后年龄大一点,就更不会听老师的了,甚至还会影响班里的其他学生。”不仅如此,长期使用这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戒,不仅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身体,还会损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丧失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便是在这种不当的惩戒方式下最终沦为老师口中的“差生”。教师惩戒之手段,不仅未解决学生的困惑,反而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这种不当的惩戒方式,便失去了其本应有的教育意义。

三、教师惩戒失落的成因机制

教师惩戒是伴随着师生关系而出现的一种由教育的性质赋予教师的权力。然而,在现代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不愿再拿起“戒尺”,一步步走下“神坛”。

(一)立法缺失

纵观各类法律,都未曾详细规定教师惩戒,只是要求教师以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进行适度的惩罚,一旦处理不当,教师惩戒就会进入进退维谷的局面。

首先,尽管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已经提出教师具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但在惩戒方式、程度等方面过于模糊不清,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规定,很多教师并不能确定自己所进行的惩戒是否已经进入了体罚范围。例如,某位教师在罚学生抄写5遍作业后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体罚学生。假如一名教师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那么他在以后的教育管理中放弃该行为的可能性极大。而一位因“惩戒”而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的教师,又如何能管理好班级呢?

其次,立法层面的缺失,还导致主体间的理解偏差。面对同一件惩戒行为,教师和学校认为这只是在适当地处罚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家长可能就会认为教师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媒体则在其中扮演着“混乱者”的角色,往往会引起社会激烈的反应。教师惩戒就进入一种看似有法可依,但实际上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

(二)社会非理性认知

近些年来,随着自由平等观念、师生平等、学生为本等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诸多学者提出要在基础教育中实行“赏识教育”,并列举出诸多赏识教育的益处,引起了基础教育的一股“赏识教育之风”。通过在CNKI数据库中以“赏识教育”为篇名进行检索,截止至2019年12月28日,共有1781篇文章,文章数量还在不断增长。通过阅读发现,绝大多数的文章是在教给老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并未对赏识教育可能带来的后果、为何进行赏识教育进行研究。理论的不清晰、不完善,势必会带来混乱的实践过程及结果,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必然是首当其冲。

另外,根据近些年的报道,不难发现一种现象:社会媒体总是在大肆渲染教师如何体罚学生,给学生带来多大的伤害。却并没有用同等的力度去报道学生伤害教师甚至致死的事件。社会媒体通过文字游戏,勾起社会各界对教师惩戒行为的愤恨,甚至将教师放在“刽子手”的位置上。一名老教师就说:“现在的学生是打不得、骂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有你们媒体给他们撑腰。老师打学生,你们恨不能把教师送进监狱,但是学生打老师呢,你们管过吗?”社会上的这种非理性风气,正逐步将教师推入深渊。

(三)家长理解偏差

在社会媒体以及一些所谓的教育名人们的推崇下,家长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该实行“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传统的“惩戒教育”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观念意识下,教师一旦对学生有所惩戒,家长便认为教师是在体罚学生。一名三年级班主任说:“我们班有个小女孩,她中午趁大家午休偷偷跑出学校,我和数学老师找了整整一个中午才在学校外的超市找到她。我罚她站一节课,小女孩的妈妈居然打电话给校长说我体罚她女儿,要求校长给她女儿转学。”据这位班主任说,校长拒绝了小女孩妈妈的要求,但是小女孩妈妈又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以后不要管自己的孩子了,孩子高兴就可以。自此之后,班里所有的任课教师便默认“忽略”这个孩子,只要她不出危险,无论她做什么,都不会再有教师去管她,这也是无奈之举。而这位家长的非理性认知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则是不可逆的,后果也是无法预测的。

(四)教师自我定位不准

教师在诸多压力的影响下,已经丧失了对自我的合理定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一是有些教师选择置身事外,秉持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学生。近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开始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主张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学生与教师除了知识储备上的差异,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没有不同。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实现“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异化为了“生高于师”。面对这样的师生关系,很多教师选择了“明哲保身”,对学生的管理也是敷衍了事。

二是有些教师受社会刻板意识的影响。荀子认为教师是最高的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给予教师至高的地位和权威,在这一时期,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地位上来看,“师高于生”。同时,“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时至今日仍旧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的很多教师也对现在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秉持着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并不能很好的领悟到当前教师惩戒的真正内核。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影响下,教师惩戒的失落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四、教师惩戒的回归路径

亚当·斯密认为要“奖赏任何应该受到感激的行为,惩罚任何理应得到怨恨的行为。”③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学生向“善”,如果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了“恶”,那我们就应该惩罚他,使其改过向善,但这需要多方面的保障。

(一)加强立法工作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都在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些年,教师却逐渐在与学生、家长、社会的博弈中落败。追根究底,教师们发现法律并没有明确赋予他们惩戒学生的权力,他们没有实施惩戒的后盾。因此,面对家长、社会的不满,教师只能选择默不作声。2019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制定详细细则,明确教师惩戒权。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也在两会期间提交了23份议案,建议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在学者们看来,教育惩戒权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化。只有明确了惩戒权的合法性、边界后,教师才有底气和勇气对学生进行管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假设学校出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教给学生“真、善、美”,那这样的教育又有何价值和意义呢?修改

《教师法》,给予教师惩戒的勇气和底气,将是影响教师惩戒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转变社会和家长观念

在社会中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主导者,在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中国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若教师不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又如何能为学生带来光明呢?除此之外,舆论媒体的导向要客观公正,应秉持着以事实为依据的态度对教育事件进行报道。切忌为了所谓的“噱头”、“阅读量”而混淆视听、以偏概全,教师惩戒就是在这种趋势下逐渐被“虎狼化”,令家长们闻风色变。实际上,舆论媒体应该注意科学性和社会性,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为社会发展服务。

在社会群体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群体观念的转变。家庭是学生的港湾,也是学生的保护伞。但是家长必须意识到,教师惩戒并不意味着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反而会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一味过度纵容,学生将丧失规则意识,无法融入社会并获得较好的发展。其次,家长还应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教师的管理行为。家长应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营造轻松愉快、赏罚分明的家庭氛围,让学生无论是在家庭亦或是学校,都能够沐浴在公平公正、严慈结合的环境中。唯有此,学生才能真正正视并且改正问题行为。

(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惩戒,追根究底,还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才能得以完善。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惩戒之心。教师惩戒学生的初衷应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引导学生向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惩戒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尊重是必不可少的。联合国在《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作出了要求:“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当符合儿童的尊严。”但在当下,确实很多教师并未关注到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犯错误便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拒绝学生的申辩。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不合理的处罚并不能帮助学生改变行为,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只有以尊重和爱为支点的惩戒,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惩戒之度。在惩戒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掌握好“度”。除了按照国家、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的规定外,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我为什么要处罚这个学生?我打算采取怎样的惩戒方式?这种惩戒方式会对这个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伤害到他的身心发展吗?如果这种方式不可以,那我还有其他惩戒方式吗?无论如何,教师惩戒的底线便是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切以不伤害学生为首要条件。

第三,惩戒之策。合理的教师惩戒行为必须以理会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性为主线,才不会让教师惩戒走向歧途。首先,教师需要完整、全面的了解事件真相,才能给予最公正的判断。这需要教师做到绝对的公正,不能被情绪所影响。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及个性特征,采取多样的惩戒方式。在对于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课前朗读;对于那些缺乏耐心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练习书法、绘画;对于那些总爱迟到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迟到检查员。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知识素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管理学生。有德之师,有才之师,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相信失落的教师惩戒最终将会回归。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

[2](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刘冬梅,程丽.论教师惩戒权的法律边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9).

[5]李梅.论教师惩戒权之合法存在与合理使用[J].教学与管理,2018,(33).

[6]高延坤.高校教师惩戒之司法救济—基于53件高校人事争议诉讼案例的考察[J].复旦教育论坛,2017,(1).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制与开发下一篇:中风相关地区因素差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