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坚守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教师的坚守(精选9篇)

农村教师的坚守 篇1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由于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个人待遇而成为教师队伍中的薄弱群,体,农村教师这一身份也因此缺乏吸引力而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鸡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教育者的坚守,农村教育尤其如此。如果没有一批坚守在农村的优秀教师,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是空谈。因此,我们要改变每一个教师的心态,去改变整个教育队伍的心态。但是,如何在新常态下,如何让农村教师教得更快乐,教得更有动力呢?

一、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应不断改善。

农村学校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大学校的教师住宿条件极为不便,有些得沦落到外面的居民处去租房。虽然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增长,但连最基本的居住条件都改善不了,谈何留得住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宿舍急需改善,教师只有在农村有了居住地,才能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教师心中存有一种家的感觉。

二、增加教育投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最近几年,教师才脱离了写粉笔字,粉笔字留下的粉笔灰不仅对教师、学生的健康都是不利的,而且在教学中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很难做到“教师讲课不超过15分钟”,那么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实现,反而,“金嗓子”的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实现多媒体教学应该也要尽快向农村学校迈进。

三、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学术交流。

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城市里的教师可以去农村地区进行支教,体验农村教学生活,为什么农村教师就不可以轮岗到城市里去教学呢?农村学生及家长基本上认为城市里的教育质量好,教师队伍比农村教师队伍优秀,那实行轮岗制我们不值得思考么!城市、农村教师实行轮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也加快了城镇一体化的步伐。因此,学术交流因冲破地域之差,那优秀的教师也会保守在农村这块阵地上。

四、让农村学校教育“活”出精彩。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如何使农村师生一代代自力更生,活力不止呢?我们都知道,活得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无论是他提出并努力实践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还是民主教育,创造教育。无不是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光辉沐浴下的具体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什么至今仍具有极大的现代价值?就是因为他是活的。活是一种环境氛围,是一种呈现方式,是一种发展状态,是一种顽强精神,是一种思维品质。所以,教育不应该只是向学生灌输刻板的理论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成长。学校应培养出不同的教学人才,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农村教师的坚守 篇2

目前, 关于农村空心化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许多学者认为, 农村“空心化”是指包含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等, 出现不同程度的虚化、弱化或“异化”的现象, 是城乡二元结构下高速城镇化对农村的影响表征。目前, 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 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农村人口的逐步减少。

“空心化”之忧

《经济日报》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 说是一名记者在2011年的时候回了一趟浙江农村老家, 却发现记忆中的村庄已经变了模样。据该记者讲述, 其老家所在的山村原本有将近300户人家、人口上千, 因为村里有一所“完小”, 邻近村庄的孩子都来上学, 自然成为当地的“中心”, 人气很旺。除此之外, 学校还承担着“村邮局”的功能, 邮递员把村民的信件、包裹等送到学校, 由老师委托学生送到各家各户。村里的“赤脚医生”经过培训, 在政策支持下办了村卫生室, 村民有个急病不管白天黑夜他都能出诊。可以说, 山村虽然偏僻, 公共服务的功能却比较齐全。

然而, 这次回去该记者却发现, 虽然很多房子翻新了, 却多是院门紧闭, 没了人气。走在村里不要说鸡犬相闻, 就连想要碰见一个青壮年都很难。乡亲们告诉该记者, 青壮年都进城打工或者做生意了, 很多人家甚至已经举家搬走, 现在长年住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年人, 50岁以下的男劳力寥寥可数。几年前, 小学撤并, 孩子们都到镇里的中心小学上学了。“赤脚医生”的卫生室还在, 却几乎没什么人来, 倒是兼起了“村邮局”的功能。

而在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的甘肃农村, 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政府不仅提供各种信息与服务, 甚至参与有组织的外出务工。因为, 无论对于政府统计意义上的经济指标, 还是农民生存的实际需要, 外出打工是双赢的局面。只是, 现在政府的“强制力”弱化了、消失了, 不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是一种自觉行为, 再也不需要动员与鼓励了。于是, 在一些农村所能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种景象:老的老小的小, 年轻人在农村稀缺起来。

《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走进甘肃庆阳的一些村子里, 已经很少能看到年轻人, 田野里也少了往昔的人欢马叫, 即便农忙季节也是那样的安静。这是一个五百六十多户、2043口人的村庄, 短短几年间, 全村几乎有2/3的人外出打工了。由于村庄只剩下老幼妇孺。一些家庭无力从事土地耕作, 土地被弃荒的现象出现了, 大量“空巢”家庭导致了农村“空心化”趋势的确立。

在上面的两个报道当中, 由于缺乏实证研究的全面数据, 我们难以找到农民流出农村的具体去向与分布, 但是流出大于回流是事实。也就是说, 新一代打工者中更多的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农村“空心化”已是不可避免。一枚硬币两面的逻辑再次出现:一方面农村冗余的劳动力因为外出打工而化解, 对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显然利大于弊;另一方面“空心化”的农村, 特别是年轻人的大量流失, 对于目前新农村建设目标, 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急剧的城市化进程,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 种地基本靠老年人勉强维持, 土地撂荒现象局部增多;农村学校大量撤并到乡镇, 偏远山村的孩子们不得不从小离家住校, 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农村“空心化”趋势。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空心化”, 事实上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它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忧患与契机

目前的状况是, 城市化在向我们炫耀现代化伟大成就的同时, 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也在向我们展示农村凋零后的情景, 此二者互为镜像, 共同诉说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数不清的故事。另据统计, 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 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在农村人口中,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

其实, 农村之所以会出现“空心化”, 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结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 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 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从宏观层面上看, 农村“空心化”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的趋势。面对这种现象, 一些专家担心“未来谁来耕作土地”, 也有专家慨叹“乡土中国”正在慢慢消失, 更多的专家呼吁各界关注与农村“空心化”并存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 农村“空心化”现象还可能进一步带来深层次问题。

其实, 换个角度来看, 农村“空心化”也带来了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已经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指出, 经综合测算与分析表明, 在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下, 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增地潜力可达约1.14亿亩。

有专家建议, 一些地区可以通过山区移民等政策扶持, 引导山区农民到集镇集中居住, 原来的村落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 引导社会资本对这些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发展旅游休闲等产业, 未尝不是一条新路径。又比如, 一些地区局部撂荒现象增多, 加上许多农村“80后”、“90后”已经不怎么干农活, 这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规模经营不仅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 也是解决“未来谁来耕作土地”的重要途径。

从微观层面看, 农村“空心化”未必全是坏事, 至少对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 从山村走出去, 生活就有了奔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 他们在附近的小城镇一般都能过上比村里更好的生活, 也能慢慢在城镇里扎下根来。当然, 更多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未必有这么幸运, 他们可能背井离乡, 在城市打工多年, 也仅够回家盖一间像样一点的房子, 改善一下窘迫的生活。

而积极的变化已经出现。同样在甘肃省, 敦煌市目前共有2.19万亩土地成功实现流转, 农民从中受益800余万元。全市涌现出了一批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 这些人成为一手拿薪金、一手收租金的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土地流转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推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 该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 即“合作社+农户”模式, 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 建起蔬菜高效设施示范园区;“农户+农户”租赁模式, 农户自愿将果园租赁给有经营能力的农户, 形成较大规模的“农家乐”, 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转包模式, 进城务工农户将承包地转包给其他农户种植。

当然, 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总体上是有利于流出地也有利于流入地的, 问题是地方政府如何能够抓住这种机会, 既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集约化生产经营, 又借势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乡土中国”如何坚守

农村的人群可以逐步稀少, 规模可以日趋变窄, 但是农村的生机与活力不应该就此消逝。相反, 由于生产中心的转移, 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 导致农村的人口结构失衡, 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层面, 更应该注重对于农村社会的建设与投入。尽管这一问题的严峻性2004年之后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在“建设新农村”的口号之下, 在医保、社保等基础福利上, 农村居民得到了部分改善, 但从各个方面来看, 整个农村的“空心化”依然严重。而在可预见的未来, 农村利益的不断流失必将越发导致基层治理的乏力与农村秩序的混乱。因此, 也可以这样说, 让农村社会保持活力, 不仅仅是应然层面的权利要求, 也是实然层面对城市化成果的一种巩固之举。

如今, 大部分农民之所以离开家园出外打工, 主要是当地经济发展不景气, 加上自然资源条件、交通不便、信息封闭等种种因素, 尤其是农业生产增产难增收的结果, 使农民开始了加速流动。“在家里能挣着钱, 谁愿意出门啊!”乡亲们质朴的话语, 也许道出了问题的实质:城市化的进程, 不能只是各种生产要素往城市集中的过程, 只有资本等要素愿意往乡村流动了, 农村“空心化”的趋势才能得到遏止。

其实, 解决农村“空心化”应以解决人口“空心化”为核心, 以解决农村科技“空心化”、农村工作社会服务“空心化”和资源“空心化”为突破口, 逐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毕竟, 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不是‘城进村衰’, 而是‘城进村荣’”。

吉林65岁教师坚守6名农村孩儿 篇3

2016年3月23日,在一个昏暗的教室里面,一个老式火炉燃烧着,巨大的烟囱从室内连接到室外,6个农村学生忍着烟灰聚精会神地听着,兰占东身着穿了多年的中山装,手里拿着自己用破木条制作的教具,声情并茂地讲着课。由于乡村小学教师稀缺,兰占东需要一个人承担除英语之外的七门课程。这样的日程,兰占东一坚守,就是40年!

40年,他当了38年的班主任,风雨无误,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教育一线,任劳任怨。几十年来,兰占东曾经多次骑着自行车,带着小黑板,到生病的学生家无偿补课;帮贫苦家庭的孩子垫付学费……他对自己很节俭,如今,他还穿着中山装,骑着大“二八”自行车40年,他当了38年的班主任,风雨无误,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教育一线,任劳任怨。如今他桃李遍天下,他带过的学生当上海军、教师、公安。

2014年,兰占东退休回家,2015年,他的妻子罹患突发性脑梗死,这个消息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如雪上加霜,每月3245元的退休工资显得捉襟见肘,几个月的悉心照顾,妻子有所好转。就在这时,郑家小学教师严重不足,需要返聘兰占东,他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尽心尽职地工作。虽然只有830元每月的返聘工资,兰占东毫无怨言,记者在问到兰占东为何如此敬业,兰占东说:我的职业追求很简单,那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图本刊整理自东方IC

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坚守 篇4

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学校满足了当地孩子就近入学的愿望,却同时面临着师资薄弱、设施落后等压力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统称。

虽然小,虽然步履艰难,但正是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满足了那些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的上学需求。

日前,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直言:“这类小学的存在非常重要。”会议上,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村小发展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精细化管理,留住教师

■案例: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有中小学校106所,其中村级学校58所,2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38所,而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比例只占6%。

面对6%的少数群体,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局长黄耀学说:“多年来,我们坚持把村级学校的发展纳入全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设计范畴,推进村级学校的特色发展,是破解区域教育不平衡发展难题的关键。”

改善物质条件,让小规模学校小而美。“小规模学校的小而美,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升级改造,三是强化装备。”黄耀学说。近年来翠屏区村小按照上学单程控制在3公里范围内实施学生就近入学政策。启动村级学校劣质用房、运动场改造工程,将全区50多所校舍改革重建,消除所有土坯房屋,运动场全面更新为塑胶场地。实施通路工程,计划在2014年年底全面通路,减轻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对小规模学校来讲,教师的„留‟是个大的难题。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留住老师。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会,奖励农村老师,建立向农村教师倾斜的奖励制度,专项岗位奖励等等。”黄耀学说。

管理小规模学校,做到小而精。小规模学校各项资源有限,但也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完善村级学校的治理体系,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我们局长每周要到一个乡镇学校做指导,进行工作调研。常规管理大家都差不多,我们立足于村级学校,首先要让它规范,因此要达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注重每个细节。”

■点评:

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四川省翠屏区小规模学校的办学实践的优秀成果给其他地区小规模学校提供了借鉴。第一,小意味着紧密,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密。最宝贵的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是人性的涵养,即“立人”;“小”意味不必用“太多的知识、制度与管理”来离间师与生,人与人的连带,可以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老师和老师之间,一个非常紧密的互动的共同体。第二,小意味着丰富的资源,意味着融入社区。第三,因为小而快乐,小规模学校可以利用规模小而在学习内容上,学习方式上,拓展更加丰富的路径。资源匮乏,社会力量来帮忙

■案例:

培田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古村落,培田小学过去是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南由书院。鼎盛时期,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共13个班,257名学生,教育质量在当时是居于全县首列。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群涌向城市,培田小学遭遇濒临撤并的危机,曾一度导致学校只有6个老师,一个年级最多6个学生,校舍几乎闲置且校舍破败。拯救破落的小学,不仅要当地政府的扶持,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推进,不仅需要物质资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智力上的支持。

2013年5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当地教育局、政府联合立项,对培田小学进行改革。组织培田小学音、体、美教室志愿者的招募工作,联合培田村委会,协调用地,完善培田小学的基建设施。联合NGO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上筹集资金,邀请北京大学康健教授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院长作为培田小学的专家顾问。

“项目总体目标,是希望通过项目的推进,最后帮助培田小学能够获得内在发展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希望能够调动校长和老师的积极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官员秦红宇说。2013年开始,项目依托培田村当地特色村中的老艺人开展了一些像二胡、笛子、剪纸、舞龙等特色课堂,滋养小规模学校的成长。只有让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对各地方特殊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弥补政府统筹模式存在的不足。如今,培田村小已有学生117名。

■点评:

蓝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现在是一个创建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不再是教育局的事情,教育变成社会活动。因此这种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乡村的这种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是一些财力或者物质资源的支持,同时这种智力资源的支持,有可能激发起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活力和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复式教学兴起

■案例:

甘肃省临洮县一共有195所小学,其中60人以下的学校有91所。在校学生8.1万人,小学生是3.04万人,教师6324人,小学专用教师2504人。近年来,临洮县将提升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其中实施科学系统的复式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资源内提升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进行复试教学的专业培训,掌握模式;调研观摩复式教学示范课,丰富经验;请专家指导交流,完善复式教学实践。

小规模学校资源有限,老师少学生多是普遍问题,学科开启困难,音体美等这类学科的开展效果尤其不好,而复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垂直互动,动静搭配。“同时安排两三个班同学一起上音、美、体,这就发挥了教师的特长。让两三个班的学生在一起画画、唱歌、做游戏,气氛也好,高年级同学起小老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甘肃省临洮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毛朝辉说。

如今,临洮县复式教学试点工作成果喜人,复式教学不仅保证学科全面开启,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适当减轻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负担。

另外,施行复式教学单靠调整课堂结构是不够的。例如针对复式教学重新整合教材,面向低年级复式教学中产生的声浪干扰等等问题,都成为临洮县未来复式教学实施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点评:

孙冬梅(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以学区为单位,借助大学校,中心校的教研力量,来带动小规模学校,搞片区教育专题的研讨,这对小规模学校老师是非常有效的。以学科为主,来提升复式教学教师的学科专业成长。在这个前提下,关注到音、美、体,英语教学,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的一个弱项,特别是音、美、体的课程。所以从这种小学科入手,打造全科型的教师,来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可行的。双教师制,复式班由两位老师承担教学任务。以这两位老师结队,形成一个伙伴,这样就有一种共同交流的机制。

教学管理论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摘要:有效的管理是精致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是否精致,关键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三、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四、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六、结语

教师核心价值观---坚守 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沐浴着春风,沐浴着阳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各部门,各行业都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将教师核心价值观理解为一词:坚守------说到坚守,可能大家会马上想到坚守在偏远山区的乡村教师们!然而,当我们将坚守的含义再定的宽泛些,将目光再放得近些,放到身边。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些坚守者。

一、坚守持之以恒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不同的职业,对工作负有不同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公务员有勤政为民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教书育人的责任。相信每位教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学生的成绩得以提升,但我们却经常遇到挫折。有时,全心全意地付出许多时间,花了很大力气辅导的同学,学习成绩却一筹莫展。我们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再掘一步,便得黄金”的道理,经常教育学生学习上要学会坚持,可有时我们却沉不住气了,灰心,失望,让我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让我们少了坚持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搞好教学工作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俗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必须认真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去启发学生,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宽容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样才能搞好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责任,是教师之本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师必须牢牢的树立起责任意识。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然而,“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百的失败。”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坚守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着这样得困惑,自己认真的准备了一节课,上课饱含激情而投入,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偏偏差强人意,于是就会出现对学生的批评埋怨,也许会勃然大怒,甚至出言不逊,按奈不住内心的气愤。由于学生未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而恼怒,破坏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差生更紧张、恐惧,他还哪有心思去弥补自己未掌握的知识呢?这样既影响了其他学生,又打乱了教学秩序,致使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更糟。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每一个新知识点都有一个理解、接受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教学过程出乎教学预设之外。其次,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切不可看得太重。我们所教授学生,程度差异,所以成绩难免也有起伏,这其中的缘由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也有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及自身学习态度等问题。所以,不能把成绩的好坏作为教学的唯一动力。

三、坚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关键在教师的创设。首先教师要将爱心撒播在学生中间,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温和亲切的语言感染学生,以优美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同时,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做练习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发散、逆反、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作为教育界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对乡村教师,不能只歌颂坚守 篇6

新华社 长沙2016.5.14日新媒体专电:

为了报道多年来帮山区教学点招募支教志愿者的“青蛙公主”杨敏,以及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杨敏父母,今年四月,我去了湖南永州宁远县。

在一个叫三元岭的地方,我认识了鲤溪镇鲤溪完全小学的校长姜武忠。他是杨敏一家的“直接领导”,管着十个农村教学点。

第一句,姜校长就差点把我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说:“我们有多难,你根本不了解。”他看我的目光里带着怀疑。

紧接着,我告诉他:“我明白您想说什么,持续招募支教老师正说明了山区多么缺老师,这是你们最大的难处和痛处。”

听完这句,姜武忠才真正打开了话匣子。他站在三元岭村小学的院子里,看着粉刷一新的两层小楼,反复念叨着“校舍再好,没有老师有啥用?哪怕在破庙上课,只要有老师在,就有精神在。”

姜武忠的愁,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窘迫感。

他掰着手指头跟我数:10个教学点,按编制应该有45名老师,可现在只有12名,其中仅一位在编正式教师,还马上要退休了。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采访对象,是宁远县教育局分管师资的副局长李学勤。在采访结束的傍晚,我们即将返程,他却赶了一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来找我们,拽着我在村子路边又聊了许久。

一见面,他就直奔主题,拿着一堆资料告诉我:定向培养、外部引进、放低门槛„„县里这两年想尽办法招老师,可280个岗位却只招到182人,其中男老师仅20人。

他给了我这样一组数据:宁远县有3.9万留守儿童,有225个村小教学点,农村小学教师缺编200人以上。

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永州有超过30万留守儿童,有1320个村小教学点,其中有1183个在山区。

当天晚上,我又收到李学勤的短信,他告诉我,农村教师流失率高,与社交圈子窄、大龄青年婚姻难、留不住人心等原因有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县里甚至举办了一个名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大龄未婚教师交友活动,但收效寥寥。

这位管着全县师资的副局长,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仍补不住缺老师的窟窿。他焦灼地盼望着我们为他呼吁。

事实上,这与我的采访初衷不谋而合。三十年来,苦撑着三元岭村教育事业的杨必先、杨社姣、杨敏一家,就像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足以窥见整个农村教育面临的师资之艰。

换句话说,杨敏之所以持续招募支教老师,不正是因为正式教师来得太少吗?

支教老师袁博涵跟我说,来之前他一直以为,三元岭是那种需要“翻过两座大山、跨过一条大河”的地方。在他的想象里,只有那样的地方才没人去。

可三元岭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宁远县、在永州市、在湖南省、在全国范围内,比它更偏、更穷的地方比比皆是。

而我之所以了解姜武忠说的“我们有多难”,了解李学勤的焦灼与无力,是因为我曾在调研中见过这样的景象——

在张家界山区,一个农村小学因为太缺老师,而不得不让炊事员教一年级的语文课;

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封丘,外地来的男教师因收入低而找不到对象,非本地户籍的特岗教师流失率约为50%;

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根本找不到音、体、美老师,英语教学全靠支教老师撑着;

„„

年过五十的杨社姣跟我说,“只要还有孩子需要,我就会一直守下去。”

这句话,我曾经听过很多遍,乍一听伟大,再一想却心酸。作为一名教育线路记者,在我走过的许多农村教学点,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退休教师返聘,我常常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位老人,守着几个孩子、一所学校。

我们歌颂坚守,也因此要更加关注坚守背后的艰辛。

令人欣慰的是,乡村师资之痛,已然引起中央和省级层面关注。

去年,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条条款款,桩桩件件,都列在了农村老师们心上。

不少地方开始行动,从工资、社保、职称等多方面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多角度补充乡村师资力量。

教育是良心工程,教师是情怀事业。而我们要做的,是不能让每一份需要情怀的事业,单靠情怀苦撑。

范读:一个语文教师的追求与坚守 篇7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小说之林”, 《孔乙己》《范进中举》都展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选择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榆树》, 意在将学生的视角由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转入旧中国底层劳动者的命运, 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榆树》描述了“我”故乡的侉奶奶的悲苦生活。侉奶奶以给人家纳鞋底为生。她辛苦操劳, 一年到头喝粥, 一天三顿喝粥。她心地善良, 看驴打滚时, 她一直替驴“在心里攒劲”, 驴翻过了, 她才感到轻松。她亲手种了八棵榆树, 生前不愿将其卖掉, 直到她死后, 过继的儿子为她办丧事, 实在没有钱买棺材, 只好把八棵榆树卖了。

在“整体感知”时,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 体验文本, 我以低沉、悲凉的语气, 动情地范读了全文。范读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感动了, 学生感动了, 连听课的专家、学者也感动了。课堂里所有的人, 表情都是那么严肃。主人公的生活经历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作者质朴无华的语言感动了每个人的情怀, 侉奶奶勤俭一生但结局悲苦的命运又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在进行“研读小说”、“拓展延伸”、“语文活动”等教学板块之后, 我在投影仪上出示了课前预设的“课后加油站”内容, 并深情地朗读:

汪曾祺的《榆树》让我们看到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坎坷, 让我们体验到他们命运的悲苦和凄凉。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 我们的祖祖辈辈就这样辛勤地劳动着, 艰难地生活着, 苦苦地奋斗着。正如文中所说:“榆树一年一年地长。侉奶奶一年一年地活着, 一年一年地纳鞋底。”祖辈以勤俭创造历史, 祖辈以坚韧谱写人生, 祖辈以顽强应对不幸。他们忍辱负重, 但依然热爱生活。他们虽然平凡, 但是我们却恰恰被他们的那份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动着、思考着、震撼着。

接着, 我布置了如下练习:

学完这篇小说, 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侉奶奶说。请以“侉奶奶, 我想对你说……”为题, 写一段话, 谈谈你的感想。

此时, 我发现, 许多同学的眼睛湿润了, 他们内心感情的波澜犹如海潮。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笔, 向侉奶奶倾诉自己要说的话。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 同学们和听课的专家、学者同时站起, 不约而同地鼓掌。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在讲台上, 我伫立良久。

课后, 重庆市教研室的教研员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吴老师, 谢谢你给我们上了一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你的范读太动情了。在课堂上, 我已好久听不到教师范读了。”

由此, 引发了我对“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还要不要范读”这一问题的思索。

在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 一些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 以“范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范读, 又累又原始, 吃力不讨好”为由, 放弃了范读。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 课堂上以声、光、电的组合取代教师范读, 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这样能够体现上课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 教师范读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很少被人提及, 更不用说去实践了。但我认为, 教师的范读是难以替代的。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 语文学科有较强的情感性, 语文课堂呼唤教师范读。

阿·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 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苏教版语文课本选了许多文学作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大序》) , “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 。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 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内涵等, 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 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 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范读, 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进而激发和感染学生。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 学生就会“感之以趣”, “趣之以读”, “读之以思”。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澎湃的气势, 就会如股股清泉流进学生稚嫩的心田, 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当代的名师是十分重视教师范读的熏陶感染作用的。韩军把扯开嗓子, 忘我吟唱, 摇头晃脑, 或婉转, 或铿锵, 称作美读吟诵。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 包括背诵。这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教师范读是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的、富有情趣的, 是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文字、体验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其二,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 教师范读的渗透力、影响力比录音或多媒体朗读更为强烈。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 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实、更真切、更显立体感, 除了声音的传递外, 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都将成为一种信息, 即时直接地传递给学生, 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流动的过程中孕育、生成。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 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新课程强调,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在范读时, 学生边听, 边有意无意地观察着教师无比丰富的体态语言, 又何尝不是一种意义建构?又何尝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发展?又何尝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的描写, 形象而传神。事隔多少年了, 寿镜吾老先生那摇头晃脑、忘却物我、入情入境的情形, 仍深深地印在鲁迅的记忆中, 难以磨灭, 乃至他朗读的内容回忆起来仍只字不差,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的那种朗读体态仍历历在目。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寿老先生此时此刻的朗读是一种无意范读, 但鲁迅先生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 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老师的殷殷怀念之情, 这不正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自身的朗读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吗?

其三, 教师范读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 202页) 。

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古典诗词中或凄凉、或达观、或孤独、或豪迈的情怀, 《榆树》一文作者在表面不动声色、实质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侉奶奶深切的同情, 《故乡》中作者对旧中国农民命运的深深思索,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致文学”部分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文学如痴如醉的喜爱以及这部分语言所表达的汪洋恣肆的气势, 等等, 无不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中表现得酣畅淋漓, 学生在教师的范读引领下也无不“披文以入情”, 领悟到母语无穷无尽的魅力和动人心魄的张力。

教师的自身修养、人格魅力,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 教师范读更是一种鲜活亮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资源。我们有什么理由说, 教师范读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诚然, 教师范读是要花一番功夫、费一番精力的。教师需要钻研文本, 把握停顿、重音、快慢、语气、语势等, 上课时还需要感情投入。教师范读远比放一段录音、用一段多媒体要劳神得多。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 艺术就需要付出。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需要磨脑子的。”一堂语文课, 教师感情投入不够, 造势不够, 学生缺乏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又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李海林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 ‘震憾’了, 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 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 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 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他所说的“感动”、“震憾”, 我以为是就情感而言的。试想, 语文教师连自己都不能感动, 又如何感动学生?语文教师自己游离于文本之外, 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不投入感情, 又如何让学生投入感情?

《榆树》一课的成功, 再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教师范读, 能够引领学生走向绚丽多彩的语文世界。

我想, 一个教师, 贵在有自己的体验、感悟, 贵在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何必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何必为赶潮流而摒弃优秀的传统?

何必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教师范读?

我思考, 我存在;我体验, 我感悟;我追求, 我精彩!

何慧艳:一位“特岗教师”的坚守 篇8

2006年,何慧艳通过全国第一批“特岗教师”考试,来到南宁市马山县里当初中任教。里当初中位于马山县里当瑶族乡,这里地处偏僻,条件较为艰苦。来到学校后,何慧艳不挑不拣,一心扑在工作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扎扎实实,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在瑶乡,家访是一件艰难的事。许多学生的家在偏远的山村。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她每次家访都得步行好几个小时,远的得往返十来个小时,有时不得不在学生家留宿,第二天才能返回。这么艰难的事,何慧艳从来没有放弃过,九年来,她利用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坚持进行家访。

2012年秋季学期,个子瘦小的小蒙同学经常不按时来校上课,甚至到2013年6月时,干脆就不来学校了。何慧艳之前通过电话家访大致了解到,小蒙同学的父亲患肝癌晚期,因此影响了孩子上学。

看到小蒙不来上学,何慧艳十分着急。她顾不上6月的酷暑,选了一个周末,带上干粮和水,踏上了去小蒙家的路程。她先搭坐了两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再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了小蒙家。

她没想到这名学生的家里已经这么困难: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已是欠债累累,哪怕一周10元的生活费都没有办法提供给孩子了。何慧艳感到十分难过和心疼,心想,困难是暂时的,孩子不读书,影响了前途,才是无法弥补的。于是,她劝说小蒙:“先回校,有什么困难老师想办法。”

小蒙听了老师的劝说,继续回校上课。此后,何慧艳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让小蒙当生活费,还经常给小蒙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她鼓励小蒙要经受生活的磨练,只有好好读书,才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小蒙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刻苦努力,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学生家境贫困,仅靠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于是何慧艳不顾繁琐和劳累,经常帮贫困生找学校、找相关部门申请资助;她教过的贫困学生考上了南宁的大学,她每次到南宁出差,都会往学生的口袋里塞钱,鼓励学生战胜生活的困难,努力完成学业。

在教育教学上,何慧艳一直都在不断提升自己。工作9年来,她带了三届初中学生,每届学生的中考成绩都非常优异,她也多次被评为乡、县、市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

农村教师的坚守 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坚守

XX市XX区XX镇农村电影放映员郝XX,现年47岁,从1988年担任农村放映员至今,二十几年如一日,爱岗敬业,不怕吃苦,常年活跃在农村电影放映战线上,为农民能看到电影而奔波于乡镇村社,深得百姓喜爱和尊重。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个人、“2131”工程优秀放映员、全省农村电影“2131”工程先进个人和XX市2002-2005年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

XX镇地处XX市区东南部。现有8个行政村、28个社、XXXX户、XXXXX多人。镇所在地离市区中心25公里。198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郝XX除了干农活外无事可做,心里空荡荡的。他觉得作为一个有知识的青年,应该干些与文化有关的事。于是,他向亲戚朋友借了XXXXX元钱,购买了一台八成新的电影放映机,并参加皋兰县电影公司组织的放映技术培训,顺利拿到了放映登记证和上岗操作证,从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每次下乡放映时,他会事先与村干部联系。当他用三轮摩托车载着两套300多公斤重的音响、放映机、幕布等放映设备赶赴放映地点时,村民们奔走相告,扛着板凳来看电影,孩子们则簇拥过来,并兴奋地喊道:“放电影的来了。”顿时,整个村子如同过节般热闹。村民们帮忙立木桩、拉幕布、架音响、摆放映机。从1988年担任放映员起,郝XX热心为乡镇村民服务,共放映影片100多部,1200多场次,观众达XXXXX多人次。其中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片50多部,230多场次;农业科技教育影片20部,150多场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影片10余部,50多场次。尤其是2004年全国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郝XX全年放映影片90部,322场次;观众达XXXXX万人次。

在长期的放映实践中,郝XX深深体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群众渴望得到精神食粮。改革开放的农村日益腾飞,社会要发展,要靠党的富民政策,也要靠科学技术插上翅膀,农村青少年需要社会主义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哺育培养才能健康成长。因此,郝XX十分热爱放映员这个岗位,利用电影这个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热情服务。

XX村,地处黄河岸边,长期以来小麦亩产达800斤,村里人都认为增产到顶,再无潜力可挖了。可是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大部分土地又是高扬程提灌,水费高,投入大,农民实际得到的收入却很少。郝XX为他们放映了《小麦高产之路》、《无公害蔬菜》、《北方养猪》等影片后,大家打开了眼界、开阔了思路,随着电影里介绍的办法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猪养殖业,用小麦地膜种植技术,全村种植蔬菜50亩,户均增加收入500元以上;户均养猪5头以上,仅出售生猪和猪崽,每户增收入XXX元以上;小麦亩产达到XXXX斤。村民们高兴地说“看电影、学科学,找到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了”。XX村、民乐村把科学技术用到田间地头,掀起了种植大棚菜的热潮。现在两个村已建起蔬菜大棚200座,生产反季节蔬菜,变农闲为农忙,不仅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小偷小摸、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少了;不务正业的人少了,交流经济信息和生产技术的人多了,消除了许多影响农村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

郝XX做事认真负责,十分爱护自己的放映设备。每次放映前都仔细检查,及时保养和维护,发现设备故障,及时维修。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检修等工作,杜绝放映现场出现故障。“国家肯把这么好的数字电影设备交给我,我就要把它保管好!电影机就和上战场的枪一样,我只有把它保养好了,到了战场上我才能用着得心应手!” 郝XX经常这样说。

这几年,农村电影普及率提高,家家户户有电视,有的人家还安装了卫星天线,可接收到十几个频道,其他业余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农村电影市场受到了一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电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赢得观众,赢得市场,郝XX也不断调整思路,努力聚集人气。

一是精心选择影片,让影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农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革命领袖,郝XX就围绕革命伟人诞辰纪念活动,放映《走进毛泽东》《毛泽东与斯诺》、《邓小平》、《国庆纪事》等影片,并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在农村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土地法规和计划生产的宣传,放映有关学习片,让群众直观生动地接受知识和政策教育,增强了法治观念,逐步与无知和落户告别。

二是改进放映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在农村巡回演出,每晚郝XX都演2-3部片子,精心安排,尽量做到故事片、武打片、科教片搭配放映,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观众多方面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人看电影。为了扩大宣传教育范围,有时郝XX不厌其烦,多次上门联系。有一次他早上去金山学校找负责人联系,因为经费紧张,领导不同意给学生放电影。郝XX在办公室门口一直等到中午领导开会回来,再三地给他说:经费事小,可孩子们错过了这个机会,看不到《闪闪的红星》这样好的电影,可能是一生的遗憾。学校领导被郝XX的诚心所打动,终于同意了郝XX的要求,围观的孩子们高兴极了,帮着郝XX抬机器、拉银幕,一直到电影散场后,孩子们还对郝XX说,郝叔叔欢迎你再来,多给我们放电影啊!

三是扩大观众范围。在农村巡回放映电影,要根据农村生产季节和农民的生活需要灵活多变。郝XX在XX村放完《地膜覆盖》科技片时,有一次已经晚了,可是刚从地里忙活回来的几个农民要求再放一遍,尽管当时郝XX很累,还是为他们加演了一场。这几年郝XX逐渐摸索出了集中与分散、定点与流动、包场与售票等多种办法,使得群众能轻易方便地看上电影。另外,郝XX经过调查研究,开辟了新服务途径,扩大了观众范围。XX市区内有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业余文化生活单调,郝XX从今年开始定点为他们放映电影达64场次,受到了广大农民工朋友的热烈欢迎。

上一篇:十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2011年)下一篇:关于个人销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