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与教师激情
武穴市大法寺镇李边中心小学
翟雪珍
著名的特级师窦桂梅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所谓激情的课堂,首先要有激情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理想也因激情而塑造了一个个有激情的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憧憬,充满了许多美好遐想的社会有用之才。
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他的课就自然有味道,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魅力课堂,一定要有一位充满激情的教师。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在教师的引领下,演绎着一曲惊心动魄的剧目,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达到人入文中的境界。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与魅力呢?
一、抓住细节演绎魅力课堂
打造魅力课堂教师应该学会推敲,学会在教学细节体现教学智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课堂的认识更为准确和细腻,除了宏观上的把握,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细节成就课堂。“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课堂是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关键,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充满魅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新课程的新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是要有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的细节之中。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细节,体现在教师的体态、语言、眼神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在细节中体现出来。教师巧妙的提问,适当的点拨,都在教学细节上体现出了他的教学智慧。
我们还清楚的记得桂炎炉老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诸多成功的、精彩的教学细节,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演绎了一曲父子情深的乐章。大家都知道,«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它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与他儿子的故事。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学校,看到一片废墟时,仍要救自己的孩子。而别的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都悲观失望的走了,路过的人见到他在废墟中不停的挖,都以为他疯了,所以没有帮助他,最后经过他坚持不懈的挖,终于救出了儿子。通过读这篇文章,使我懂了一个道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是一种伟大而无私的爱。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恰当的把问题进行整合,才能通过这一个教学细节,实现课堂的高效。桂老师在备课时,就紧紧围绕着父亲对儿子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循循善诱,让同学们在开放式的问题中,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的含义。桂老师在处理下面这段话时,他问的巧妙,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中去。在这里桂老师关注的是作者在表达父亲挖掘时间长,运用了有特色的语言,老师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悟、体验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从而父亲那伟大的形象跃入孩子们的眼前,让孩子们看到人 世间最美好的亲情。
老师首先提出:作者为何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出时间的流逝?为什么不精练地写:“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迅速作出各种回答: 生:这样写出了父亲挖得很艰难。生:这样突出了父亲挖了很长的时间。生:这样写出了不断有人阻止父亲。……
在学生的多种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又巧妙的将文本改编成一首体现父爱无疆的诗,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上下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这简短的49个子,字字书写的是父亲的了不起,字字流露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在引导学生满怀深情的朗诵,然后引导学生明白,那是因为父亲记得自己常和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在这里,老师是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来展开想象,达到感觉的迁移,达到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同时,也 引领学生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通过上面几个细节的处理,学生自然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上课前,我们远远就可以看见,桂老师穿着笔直的西装,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那么沉着,那么冷静。然而课堂上,教师激情的话语,巧妙的问题,适时的点拨,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迸发出无数的智慧的火花。教师又引领孩子把自己的感悟,送进文中读出来。带着对文本的理解,联系当时的情境,读到真情之处,教师的眼中流露着深情的泪花,为父子的了不起。此时的课堂,是他的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
有如此的课堂效果,学生怎能不被感染呢,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被感动了。教师如此深情地演绎,如此深情地呼唤,怎能不让人震撼呢!教师那一声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让孩子们真正领会了父爱的真谛,明白了父爱的内涵。
我想,这就是激情。是桂老师浑身上下洋溢着这种叫激情的火焰,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许多,而这些又都是在教学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从本节课中,我们看到了课堂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教师“推敲”课堂“细节”的魅力意义。
二、环境建设烘托魅力课堂
打造魅力课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会说这样“四句名言”:老师,我还不懂;老师,我懂了;老师,我不同意;老师,让我来说。简单的四句话包含着多么深沉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一名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放飞思想,砥砺能力。“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可以“当堂作主”了。
魅力课堂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教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把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魅力的课堂教学。也是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在这节课中,教师就充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自由地言论,大胆的想象。
在这节课中,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在一次次的假设中,同学们的感悟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祥和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而教师则像一位指挥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对文本的理解,指挥着千军万马;老师 也像一位导演,在演绎着一段精彩的剧情。老师的动情,学生的入情,使大家品味到了文字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三、科学评价打造魅力课堂
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要想方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涌现精彩纷呈的瞬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认可学生对教材、教法,甚至是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打岔。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情绪方式的表达,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精彩的动态生成?提倡“课堂三声”——笑声、掌声、欢呼声,不仅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励学生产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改变学校与教师在青少年中的形象,成为永恒的魅力。
四、注重体验成就魅力课堂
教师应是课堂教学赋予生命色彩的润滑剂,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学,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有效的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人精力充沛,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过程,情绪状态佳不佳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情感到位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创造性便会神奇般的出现。
一堂有魅力的课立足于教师课堂的智慧与经验外,还应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课堂表现的机会。如果你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也可以让普通话讲得准确的学生,朗读一小段课文,让写得一手好字的学生写一句名言,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学科小先生”的帮助与教师的关注,让这些“学困生”获得课堂表现的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人关注的美感、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五、动人语言张扬魅力课堂
教师的语言美首先体现在语音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发出来的声音宏亮圆润,字正腔圆,清晰流畅,达到“兼耳底音乐而存之”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特别是教师幽默的语言,它能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学生学习化难为易,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老师必须改变自己角色,不要高高在上而要以幽默的出场,风趣的启发提问,以及有意而为的超级鼓励,机智幽默的表演,受到了学生油然而发的喜欢,心灵彼此接纳,进而突现了“传之以心,受之以意”。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不是幽默艺术带来的回报吗?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高频率、高信息化的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对于教师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犹为重要,因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工作就是“言传身教”,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去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从教师的语言中能充分展示教师的师德修养、学识才华和人格品位。
魅力课堂的营造一定与教师那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有关。当然这里所指的是带有教师自身语音风格的、抑扬顿挫的、引人入胜的语言风格。
一、激情艺术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增加教师的魅力
语文这一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要有激情, 激情的教学能增加教师的魅力。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必定是一个有形象的教师, 脸谱语言、身体语言, 都能够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必定是一个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的教师,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必定是一个钻研教材、灵活运用教法的教师, 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组织教学活动;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魅力是无穷的, 感染自己的同时, 也感染着学生。
(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生机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 天真烂漫、敏感多情、活泼好动。教师千篇一律地照本宣读, 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理解不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感受不到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激情的课堂正好能弥补这一缺憾, 它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如一节相识课上, 我是这样调动学生的激情的 : 如果初中阶段是一部长篇小说,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是这部小说的序言;如果初中阶段是一支优美动听的乐曲,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是这支乐曲的前奏;如果初中阶段是一本装订考究的画册,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是这画册的扉页。现在, 让我们从欣赏这篇序言, 聆听这段前奏, 翻开这优美的扉页开始吧!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课堂上, 激情的老师与激情的学生交往就会碰撞出更激情的火花。教师的激情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同时, 学生的激情也会对教师激情的发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中, 教师激发出了学生的激情, 学生听懂了教师的激情, 教师与学生互相鼓励, 互相欣赏, 各自的激情都能得到升华。教师的激情不仅要体现在课内, 更要体现在课外。教师用真挚的情感关爱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 更能够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 有利于增加教材的魅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激情, 就有了对教材的关注, 有了对教材的关注, 就能深入钻研, 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品读、赏析、感悟, 让教材的人文性得到体现。教材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通过激情的讲授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没有激情, 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效果, 教材的魅力就得不到体现。
二、展现初中语文教师激情的措施
(一) 激情导入, 引发兴趣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课堂上, 即使教师激情四射, 学生如果无动于衷的话, 课堂都是一潭死水。教师在授课之时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激情, 把这潭水搅活了。如:讲古诗《赠汪伦》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如下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让学生赏析这些诗, 看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答“都是送别诗”。然后引导, 这些诗在送别上又各有不同, 王维与元二是以酒话别, 李白与孟浩然是以景惜别, 高适与董大是劝慰之别。分别是痛苦的, 但又不得不别。那么李白与汪伦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别”呢?让我们深入研究诗句, 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诗句的学习中。
(二) 激活课堂, 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学习效率肯定不高。新课程标准要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就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常态, 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目的。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能急躁, 应多鼓励, 少批评, 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 把握教材, 以情动人
没有感情上不好语文课。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深度和高度。教师在讲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授课中只有根据教材特点激情洋溢的讲解, 用情去打动学生, 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增强教学效果。
(四) 创新教法, 讲究艺术
课堂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横飞, 学生趴在桌子上是昏昏欲睡。出现这一状况, 是因为教师普通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更别说激情了。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创新教法, 重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如:讲《看云识天气》活动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 收集并制作了大量各种云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进行辨认, 然后进行小组赛, 看哪组能根据云的形状识别出天气的状况, 最后让学生总结说明文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 一改过去一学说明文就死气沉沉的情况。
三、总结
总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 掌握教法, 运用好激情艺术,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褚兆之, 漫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激情艺术[J].考试周刊, 2012 (71) .
[2]宋占勇,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J].信息教研周刊, 2013 (1) .
【关键词】激情教学 ; 德育课堂 ; 高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54-01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趣激情,以情育人,构建情趣化课堂,从而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成为具有高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
一、激情是使课堂高效的重要因素
教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欢迎你、信任你、敬佩你。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口头语言或广播员的播音语言,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教师应当用自己的语言,激情四溢地把课上起来,而不是始终用一种平淡的语调讲下去。
二、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一)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1.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如果教师能体会到这些,就会体味到快慰与满足,就会爱岗敬业并倍加珍惜,就会全心全意、满腔热忱地倾注于教学工作。同时,还应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懒懒散散的教师,上课时也会松松垮垮;对外界冷漠的教师,讲课时也会毫无激情。
2.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学生们满怀理想踏进学校的大门,目的是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成为可用之才。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绝不会辜负学生,不会让学生失望,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到真本领,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即使教师在生活或工作中遇挫或不如意,也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因为学生是无辜的。
(二)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如果教师平常注意主动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讲究教学艺术,并且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信心百倍,讲课时也就自然能做到激情迸发、绘声绘色。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生现有的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然后再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脱稿讲述,信心也必然倍增。相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甚至对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观点都没有把握,那必然闪烁其词、断断续续,也就不可能酣畅淋漓、激情洋溢。
三、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
(一)调节自我情绪
目前,不少中职学生都有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如果教师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厌教,上课只是为了勉强完成任务,没精打采,给人一种带病授课的感觉,学生对你的课就更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有机结合的效果了。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暂时回避,学会宣泄,培养幽默感,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问题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通过幽默教学,增加吸引力
海特说:“幽默是一个好老师最优秀的品德之一。”上课期间,经常会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偶发事件,如不及时制止,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采用幽默语言会阻止其发展下去,有助于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学幽默是教师个性与智慧的结晶,既有经验的积累,又有课堂教学中灵感的火花。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和谐的使用教学幽默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要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在欢笑中受到启发省悟,在愉悦的心情下获取知识,在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中轻松地学习。中职学生往往都是文化基础较差,教师以诙谐而不嘲弄、善意而不讥讽的语言和表情缓和学生的不利处境,能减轻他心灵的负荷,除去他前进的障碍,开拓思路,启迪思想,使他们在沮丧中重拾自尊、自信和勇气。可见,幽默可以调节不良情绪,愉悦精神,使师生心灵相容,营造出欢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三)丰富的肢体语言
职业学校的学生上课很容易走神,特别对于基础课,学生普遍觉得可学可不学,关注程度不够。因此,教师恰当的肢体动作,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些教师上课喜欢双手扶着讲台,只见一张嘴在动,俨然一部发声机,索然无味。另外,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激情,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激情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总之,有激情的教学也就会是快乐教学,这样自然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必定受学生的喜欢,教学实效就必定会大大提高。
当前中职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中职教师应珍惜这一大好机遇,乘着中职课改的东风,孜孜不倦,锐意进取,把教学水平提高,相信不久中职教学这个园圃里定能百花齐放、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1997.7.
[2]郝梅.激情,点燃语文课堂.2011.2.
教师的工作对于社会而言,是伟大的,是辉煌的;教师的工作对于个体而言,是平凡的,是琐碎的。在如梭的岁月中,我能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上十几载,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去书写它的辉煌,去体会它的伟大,能这样一如既往,坚持不懈,我想:这都源于我带着激情与活力去工作,才使平凡的工作焕发光彩,使平凡的生活充满乐趣的。怎样保持工作中的激情与活力,回眸走过的教育教学实践之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责任意识 感悟职业幸福
教育家冷冉曾说过: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是为学生终生负责。责任是万事的脊梁。作为一名教师,你能否教出优秀学生,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有了责任心,你就会去关爱学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如果教师没有责任心,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因此,从工作那天起,我就树立了责任理念,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把学校、学生的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我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吃的是“良心饭”,它意味着管理好学生,培养好学生,服务好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天职,它需要无私奉献和教育激情,在其职,尽其责。这就是让我充满激情工作的源动力。
幸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对我而言,幸福是爱与被爱。当我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有了这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后,我爱上了身边的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宽容他们的小脾气,原谅他们的恶作剧,接纳他们的优、缺点。我因爱教师这个职业而幸福,因爱学生而幸福!当我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一个关爱的眼神而莫名感动,因为我的一个抚摸而涨红了小脸,因为我一句亲切的问话而高兴雀跃,因为我的一个小礼物而兴奋半天时,我陶醉了,陶醉在他们甜蜜的笑脸和欢快的笑声中。教师这份职业,让我也获得了额外的关爱。当我嗓子嘶哑时,一双双小手送来了含片、热茶;当我批改作业手酸背疼时,立即就有一双小手在我背上轻轻捶打;教师节来临,雪片般的贺卡、祝愿堆满了桌儿。是的,我因为爱而幸福,也因为被爱而幸福着!
二、践行新课改理念 增强课堂活力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精心打造的课堂也应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当前,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源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为了增强课堂活力,我从以下方面践行着新课改理念:
1、创造自主学习及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育家冷冉倡导的“情.知”教学认为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是那些在学习中偶然发生的闪光的智慧、美丽的情愫、坚强的毅力等等都有机会脱颖而出,及时得到强化。这种瞬间的遭际甚至会带来终身的成就。如今,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我预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纸片„„引导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然后让他们自行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让数学教学亲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产生浓厚兴趣。
教育家冷冉在“情知”教学中提倡“在教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情知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教会学习”。学习素质包括愿望、能力和方法。学会学习就是培养这种素质,它是做现代人终身受益的财富。数学的活水源头是生活,数学只有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就会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继而更加喜欢数学,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学生在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提出这样一道题:想办法算一算学校操场上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积。下课后,许多学生都围在大树旁商讨着。讨论的焦点是:树干横截面的半径量不到,树绝对是不能砍的,那么怎么算呢?经过实地的调查探究大家生成共识:用测绳先量出树干的周长,算出半径,最后算出面积。在得出结果时,他们是欢呼雀跃的,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感受到了学数学的巨大作用,并且越来越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
三、勤于读书 保有童心 与时俱进
莎士比亚坦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获得更加成功的的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读书去更新教育理念。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读书,终生以读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的小溪流,它才能不断充实思想活力的大河流。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一拨儿走了又来了一拨儿,他们永远是年少活泼的,可我们却日渐衰老,或者厌倦了周而复始的教学生活。我虽已年近四十了,可我并不感到青春不再,去日苦多。我的体会是要战胜衰老和枯燥,法宝就是保有一颗童心。有了一颗童心,就有了与学生沟通的语言,就会跟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走进他们心里就能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才奠定了教育的基础。岁月给了我皱纹,操劳送了我白发,我抹平不了,掩饰不了,唯有我们那颗年轻的心可以和学生共搏,可以同时代相融。
——“当代名师大讲堂”观摩学习有感
汉阴县涧池镇东岳小学 罗家顺 2016年4月15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学习活动。活动中既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例,又有专家的微型专题报告。让我有机会与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清晰流畅的授课艺术,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来自东北师大附小的王廷波老师执教了《四时情趣》一文,整堂课宁静、自主,如行云流水,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读、思、品、用。陕西省的教学能手岳怡老师的《七律.长征》利用“三单”推动,即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课后延学单,设计“两主一暗”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七律的节奏美、韵律美、对仗美。完成了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的学习任务。来自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张龙老师上完《渔歌子》一文后的微专题报告,听后让人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词还可以这样教:读词—配乐—想画—知人—悟情—拓展,学完后展现在听者面前的就 是一幅画、一支曲、一份情、一个人。陕西省的教学能手、汉阴县实验小学温涛老师进行了作文教学展示课《做记录生活的镜头》,分别从“放慢镜头、定格特写、记录语言”三个层次训练学生的看、说、写的能力,在温老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整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大课堂主讲人、北京小学教师吉春亚的阅读展示课《两个兄弟》没有只停留在“有感情的朗诵”这一层面上,来领悟语言表达形式,而是巧妙地以“听、想象、领悟、画、自主表达、有目的地拓展”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催化语文与内容相融,使教学充满“语文味”,如品读关键词语、赏析关键段句,补白两兄弟的内心世,由浅入深,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本真语文。
特别是全国著名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陕西师范大学附小语文教师王林波等精彩独到的课堂点评,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让我明白了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进步,都能成功;要了解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困难以及学生有时出错的原因;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能够耐心倾听学生的话。
2013年12月17日我校对来自全县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受培训教师赞誉和满意。参陪教师说,高效课堂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对于如何发展这一课改问题,大家一直认为:
首先,这一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课堂变得活泼热情起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信息的处理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异常重要。因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信息与文本的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已是当务之急,新课改也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门文科课程,历史课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而此教学模式正与之相吻合。在预习课上,学生能通过对导学案、教材、练习册等文本的阅读、分析中得到相关的历史信息。而悠悠岁月与过往的故事也正为学生的课堂展示提供了许多的丰富的素材。在展示课上,他们将预习课上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信息编成情景剧、历史剧的形式,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表演,许多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便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演绎中“活”了起来。
其次,众所周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对史实的准确记忆都是历史课学习的重中之重。而这种教学模式中将预习、展示、反馈这三种课型与展示课中的内容展示、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中达到学习、记忆和练习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但是,此模式在历史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非尽善尽美,依旧存在着一些“硬伤”。这个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严格限制教师讲解的时间,要求教师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这种不分课程,不分内容的一刀切,搞绝对化是不符合常理而且有悖于唯物辩证法的精神的。对于历史课中内容清晰条理、学生所掌握的资料较丰富的课,如文化史、经济史等内容,我们鼓励学生的讲解与参予,在基础较好的班上,这样的课可以放心地交给学生处理,教师甚至不需要作任何的讲解,但是,对于一些头绪较乱,史实、史料涉及过多的内容,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是新课改中所诞生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其中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又不得不注意,我们在推广时,不能搞绝对化,还需要在课堂上讲究效率,以便节约时间,由于加上了展示环节,原本一课时的内容,需要更多的课时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生的展示内容精美而简练,教师的讲述更要一语中的。因此,该模式对学生和老师其实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学生基础与师资较差的地区推行,需要考虑到它的长期性与可行性。
一、生活导入法
很大一部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层面依然停留在直观感受层面上,这就导致了他们很难对一些陌生的知识进行思维的构建,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他们的已知经验上的,但是有限于能力,他们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就调动出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课堂知识点的理解. 所以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图片、事情或者视频进行导入,帮助学生理清思绪,在学习时能快速理解知识点,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逛商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件非常钟爱的玩具,玩具商所标的价格是11元, 然后你请求妈妈给你钱让你可以买下这个玩具. 而妈妈钱包里只有20张1元,你拿着钱包去付账,那你最后会剩下多少元呢? ”这个导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妈妈逛商场”,学生感兴趣的物品“玩具”以及课堂新知识结合在一起,那等到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很自然地能联系相关生活实际带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俗.
二、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的世界里有大片的空白,所以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而故事就恰恰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期待, 所以故事导入法也是广受学生青睐的导入法之一. 当然故事导入法中的故事不同于童话故事,它是经过教师的编排和合理设计后能承接教材的另类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从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可以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力所能及的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迁移思维,又可以完成从生活到课堂的合理推进,让学生自然融入课堂,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进行“除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讲 述“生日会”的故事:“小红今天过生日,邀请了3个要好的小伙伴到家里过生日. 小红的爸爸妈妈为小红的生日会准备了很多东西,有8个苹果、12个棒棒糖,还有一个分成四块的大蛋糕.紧接着,小红的爸爸妈妈就去上班了,留小红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在家里庆祝生日. 她们又唱又跳, 唱完生日歌后就可以吃东西. 那如果小红要把生日会上的东西平均分, 她要怎么分呢? ”在导入的时候,教师描述了一个“小红过生日”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又设计出一个问题,巧妙过渡到课堂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自主地先去研究,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思路上的不足后再进行“对症下药”,课堂效果自然精彩.
三、活动导入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不能压抑的动手的冲动,这就是为什么小学生容易上课开小差,他们爱动的个性让课堂秩序容易受到破坏和他们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很容易下降.而这个教师无法压抑,这种爱动归结到底是他们这个年龄层普遍拥有的生理特征, 强行抑制只会引来学生的抗拒叛逆.那课堂秩序和学生天性这两者应该怎么平衡呢?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的契机,采取操作导入法,先安排活动让学生尽情释放天性再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新知识的导入,也可以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同时也尊重儿童的天性,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例如,在进行“秒”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30秒活动”来作为课堂导入,学生用拍手或者跺脚等即时性活动来代替秒的时间意义, 例如拍一次手等于一秒,30秒内看看学生可以跳多少下绳,写多少行字,背多少次九九乘法表等等,然后再开展“1秒大搜索”,让学生好好思考1秒钟他们可以干什么事情. 经过这一连串的活动导入,学生在活动的同时也对新知识点“秒”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保证了课堂的高效进行.
总之,课堂导入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一个很好的预热和铺垫,激情的课堂导入更是为课堂高效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如何结合文本、学生和课堂实际,设计一个合适的课堂导入值得每位一线老师深入探讨和研究.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敲门砖,处理得当能有效盘活课堂.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而言,死板的课堂导入难以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而且,就小学生中低年级的心智而言,过于抽象和陌生的课堂导入难以触动他们的心灵深处.所以,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为依归进行导入,可以以操作为基础进行导入,可以以故事或者游戏为蓝本进行导入等等,务必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合适导入方法辅助课堂教学,才能让课堂教学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
在我们平时进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时,往往会忽略课前导语的使用,也没有对它的作用进行过有效的思考。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课前的激情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师马上要讲授的内容充满探究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肯定会很不一样。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心灵旅行。课前的导入与交流,能让我们捕捉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当我们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到信任,從他们的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时候,我们的高效教学之旅就扬帆起航了。
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真可以说是置身在外部刺激的洪流之中。可是,人们的知觉一般都好象一张由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构成的“坐标图”,图形的大小也就限定了知觉的范围。至于其剩余的信息,我们却毫不在意地让它们偷偷地溜掉了,习惯的态度、评价、感觉以及公认的观念和见解的深信不疑等都会影响知觉。因此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在人们司空见惯之处,打破常规,发现问题。开水沸腾,水蒸气冲顶壶盖,人人皆见,习以为常,瓦特恰恰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中,发明了蒸气机。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冬季里小朋友们戴手套总丢失,她萌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念头,发明了“长在衣服上的手套”,把衣服上的口袋变成了手套的形状,一举两得,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发现火柴点燃后,火柴杆扔掉了太浪费,发明了“双头火柴”,节省了原材料。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个老师善于去发现,去研究,我们的课堂就会满载欢乐与创造的激情。如:
一、设疑导入
把所学内容用设疑的形式提出,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把精心设计的疑问,有意识的安排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这样,只要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知道的心理,他们会迫不及待的看书,积极思索,从回答问题时可以看出,虽是同一问题,回答却各有见解,各有各的不同理解,各有各的不同收获。从而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
二、活用媒体,情景导入
情境的创设有很多方法,如用实物巧设情境、以动作演示情景、借语言描述情境、用音乐(歌曲)伴随情境、用图画烘托情境、角色表演体会情境、用生活呈现情境、以电教模拟情境等。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教师都不可能将所有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教师能做的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学习的内容。
三、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学生总是对那些趣味性强以及和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容易掌握。这就需要教师能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
四、引入竞争。
课堂上老师给出学习目标,然后说“咱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这个目标。”或“看哪个小组
做的最好。”科代表和小组长立即分工并督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哪怕给的奖励是几朵画在黑板上的小花,一个
老师亲手做的笑脸,甚至是一句“你真棒”都会让孩子们欣喜若狂。
五、暗示成功,树立信心。
当老师“激情导入”新课以后,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跃跃欲试,这个时候千万
不能用太难的目标打击学生。认知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知一般是由易到难、由点到面。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有梯度。第一目标应该照顾到比较落后的同学,让他们感觉完成起来也比较轻松,从而树立解决下个目标的信心。同时老师应该用信任的、坚定的语气使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能行。而且相信老师一定会在他们遇到难题时指点迷津,老师始终和他们在一起学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形的力量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更为重要。
一、高效课堂重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先学是在老师教学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探究、相互学习。高效课堂中学生要经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重要环节。其中预习是先学的过程,展示是互相探究的过程。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要放手,所以课堂上要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对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特别的深刻,即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二、高效课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老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听,从而学生失去了“呼吸”的空间。而高效课堂倡导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教师的身份也随之转变,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好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在高校课堂中,教师是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再次在教师与学生合力打造一节高效课时,教师又是这一堂课的决定者;教师从教学中获得发展,改变观念,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四、高效课堂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
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要做到四个明确:
一、明确内容: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老师一定要熟悉教材,潜心研究,了解每个单元、每个课时在整个学年段所占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以及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明确时间: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所以我们课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三、明确方法:让学生怎样获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明确效率: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这次优质课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比如菏泽的比瑞华老师用菏泽日出日落优美风光导入地球的自转;滨州的刘明辉老师用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世界的气候等等,由此可见,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导语异彩纷呈,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讲课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的使用教具,使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
这次优质课中,不少教师能运用好教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是抽象的知识点更形象更直观,比如讲地球自转的老师都采用了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演示,尤其是济南的张秀娟老师更是创造性的自制教具,用肥皂盒一根铁丝就做成了太阳阳光,然后分组用地球仪完成地球自转的探究,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和理解此个难点。
3、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问题为起点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大多数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这次优质课是在桓台举行,许多老师设计的案例和例子无一不是涉猎桓台本地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例如:在讲“电子地图的应用”这一课题时,不少老师就从桓台市入手,提供给学生有关地图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5、打破传统的教学,突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此次讲优质课的教师都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与传授。比如,禹城的袁其平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在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字,如何运用对比法分析问题等等,使学生在学的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
6、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莱芜的许凤英老师从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息时间入手,使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进入地球自转的探究,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对这些现象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所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效果不错。
7、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老师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等课堂活动。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老师设计的环节名称更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情景剧、模拟辩论会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娱乐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语言表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等能力。
8、灵活组织、调控课堂,驾驭课堂能力强。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印象最深的是枣庄的甘宜君,无论是语言、体态还是动作、情感都充满了魅力,对于学生是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向自己预设的问题上发展,遇到学生的回答的问题冷场或比较尴尬时还能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化解,可以说这节课气氛活跃轻松,体现了老师较强的个人能力。
9、情感教育合理充分及时。
教学不仅仅只是“教书”,更多的方面还要“育人”,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还要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理想、热爱祖国的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穿插情感教育,比如:威海的王彦老师设计的“爱心小卡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同学们传授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高效课堂与教师激情】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观摩总结11-18
高效课堂教师口号07-17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11-16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12-24
高效课堂的反思与走向07-21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09-14
高效课堂的反思与收获12-03
教师高效课堂观后感07-11
《高效课堂的理论实践与实践》06-17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读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