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角色定位与价值重构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带来的变革兼具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高校教师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经管类高校教师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是先进教学方式的设计者。在信息技术快速演变的进程中,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教学责任和科研责任,坚持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的一体化发展。坚守社会价值以提升社会评价,坚守职业价值以提高职业获得感,有理想有信仰,实现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人工与智能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角色;价值重构

一、引言

人类的生产生活总是随技术的变革不断发生着变化,而经济数字化现已成为创新发展的一大动能。网络、数据、智能等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词汇不断涌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一词穿插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中都拥有较大的潜力。人工智能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文化思想浪潮混杂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经管类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巧妙地辅助了教师教学这一职能;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强化立德育人这一角色定位。人工智能时代,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现代教育变革,亟需解决大学教师角色定位与价值重构问题。

二、文献回顾

从1956年最早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其发展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成为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

江必新等(2018)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的自我超越,是人制造的机器对人类发起的挑战,既可能只是人类部分功能的外部拓展,也可能是生命的进化。刘文(2018)、杜森(2016)都认为,人工智能的科技属性体现在对人类意识和思维这一信息过程的模拟重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受到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在冲击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盲目认同和过度依赖。

Schumpeter(1990)、Habermas(1994)指出,霍金、库兹韦尔等曾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超越。人工智能以其“创造性破坏”冲击传统领域,重塑社会。

何哲(2016)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侧重点在于对新的社会创造物以及机器广泛介入的社会状态的描述,与网络社会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具有显著的差异。

王彦雨(2017)、王德林等(2018)提出,人工智能不具备社会能力和精神能力。

YannLeCun(2014)、KaneandPeters(2010)指出,机器始终无法像人类一样自主思考,机器没有肉身也没有情感,无法和人建立起情感联系。

朱宁波等(2018)认为,信息技术的融入推动产业创新,大量信息技术被应用到高校中,教育技术手段逐渐完善,依靠网络,教学资源在师生中的共享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碍。。

丁玉斌等(2019)指出,人工智能将使高校教师从教学方式、社会期待以及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邓满(2019)、刘勇(2018)、谷亚(2019)均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实则是在技术上辅助了教育的发展,利用收集、存储、计算数据等智能技术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Sharkey(2016)、许谦(2018)、陈洁(2018)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教师的一些工作,教师与人工智能存在优势互补。

Eugene等(2018)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影响下,教师的主要职责转变为服务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活动的设计引领。

Rogers(2002)、Kaplan(2016)指出,人类和智能机器之间的伦理关系引人深思,教师们不能再拘泥于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技术时代要求教师面向未来并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王晓鹏等(2019)、胡伟(2019)认为,当代教师面临着“失业”和“角色认同”的双重危机,困惑于教学模式和教育目标的巨大转变。

毛帅(2019)、田玉等(2019)、熊荣元(2014)认为,高校教师角色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重塑。

Mclntyre(1986)、O’Hair(2002)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可以是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者以及伦理者、政治者等等角色。

现有文献研究获得较多成果,也关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引进对高校教师的影响,但主要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替代关系,缺乏对我国高校教师角色嬗变、教师核心价值缺位等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次智能革命,不仅仅是对物的革命,也是对人的革命。科技进步首先影响物,然后传导至物所在的行业,最后由行业过度至人身上。任何一个行业既无法幸免也无法逃避,而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教师作为教育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的影响最大,不仅仅包括教师的角色影响,也包括价值影响,且这一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人,而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就是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这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寻找到教师的新定位、新价值,不仅仅是教师和教育行业需要思考的,也是整个人类社会需要思考的。

三、人工智能时代

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嬗变与价值缺位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应用,经管类高校教师首当其冲成为变革对象。加快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坚持立德树人,需要解决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角色准确定位与价值重构问题。

(一)人工智能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嬗变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较大应用潜力。信息技术的融入与运用,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也对经管类高校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权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1.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经管类高校教师传统教育理

念、教学模式提出巨大挑战

遍布全球的网络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实现了教学场域的跨时空转变。从技术角度上说,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收集数据资料辅助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感知智能能说会听,快捷而准确,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高校教师的一些教学工作。各种教育平台和学习网站带来开放性的教育资源,扩展了教学空间、延伸了教学时间,有形的课堂不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教育理念向全面开放、灵活多样的教育理念转变。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时时更新,不断拓宽讲授内容的广度,加强讲授知识的深度,讲求时效性;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的先进工具以辅助教学。生动而有趣、实用而富有哲理的教学内容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大学生回到课堂。

2.经管类高校教师传统的教育权威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受到了冲击

无论何种专业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都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大学生做学问首先要懂得做人、学会做事。过去,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具有权威性。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践等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高校教育的中心正在向大学生转变。这种转变使高校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决策者和支配者,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权威产生削弱作用。信息更新速度快,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授内容稍有陈旧就会被学生质疑,被时代所淘汰。但在记忆存储和数据分析方面,人脑的容量远不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教师的运算和记忆远不如人工智能快速和精确,有可能削弱高校教师的教育权威。身处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必然且不可逆的趋势。

(二)人工智能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价值缺位

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到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教学,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导致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嬗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大文豪韩愈对教师角色内涵的阐释。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角色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表现出差异化的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传的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而教授知识、解答疑惑始终是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的重要内涵。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经管类高校教师的权威性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及应用,使经管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挑战,其所具有的教学优势在逐步丧失。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经管类高校教师的教学授课计划要按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要求,授课时间、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调整空间并不大。对于经管类高校教师来说,教学准备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准备。研读比较不同教材,整理和归纳课本知识,熟悉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和解答习题。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而教材书本知识或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寻求解答可能只需要几分钟。教育权威的下降,使经管类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怀疑,认为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造成了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价值危机。经管类高校教师面临教学、科研和生存压力,在教学上得到的不是应有的尊重而是挫败感,无心提升教学技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经管类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权威提出巨大挑战,但是人工智能与经管类高校教师并不是完全取代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化能力远不及人类,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引进对高校教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替代关系。例如,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各种经管学科仿真实验室,学生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各种经管实验以提升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经济现象复杂而经济形势多变,经管类学科也具有复杂性,经管学科仿真实验室实践环境无法向学生提供各种具体的工作流程。人工智能始终无法像人类一样自主思考,不具备经管类高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无法与大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职业威胁,取决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经管类高校教师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充分利用这一技术来提高教育工作满意度,实现高校教师的价值。人工智能虽会促进技术进步,但是不会取代价值引领,有坚定理想、价值观端正、富有创造力的经管类人才的成长,不能脱离经管类高校教师的培育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影响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建构全面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仍要以经管类高校教师为主导。人工智能只是培养经管类人才的重要工具,如果有效运用,就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经管类高校

教师角色再定位和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

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教育方式变革,高校教师的工作方式、社会期待以及师生关系等将会发生重大变革,经管类高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立起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教师特质,彰显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价值。

(一)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1.经管类高校教师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

人工智能在思维方式上给人类带来的变革兼具积极和消极影响。人工智能能够传授知识,但是不能引领价值观念。在信息时代,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文化思想浪潮混杂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影响和利用心智还未健全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们,使他们成为某些群体利益的牺牲者。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管类高校教师理应担当起价值引领者的角色,教书先育人。高校教学任务重,即使教师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也要与大学生互动,增强情感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只是思政教师的任务,德育为先和以人为本是所有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责任。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充分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使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充分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文质相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经管类高校教师是先进教学方式的设计者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着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改善。经管类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发挥经管类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经管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经管类高校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教学手段,有效运用微课、慕课和雨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给大学生提供预习资料,以便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与大学生的实时交流互动,以掌握大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随时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延伸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先进教学模式设计者,主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教学,有效运用微课、慕课和雨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熟练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积极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高校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教学,以大学生为中心设计高品质的教学安排,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自觉自主探索的欲望,提高大学生发展自身获得知识的素质和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为:学生价值观念引领者、先进教学方式设计者。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经管类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将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提高经管类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也有利于正面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二)经管类高校教师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

高校教师的价值重构,是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厘清高校教师角色,实现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是提高经管类教师素质的关键,也是改革高等教育的重要保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根据经管类高校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从社会价值、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三个维度确立与坚守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价值。

1.经管类高校教师的社会价值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担当。坚守社会价值,勇于承担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的正确认知和客观评价。经管类高校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因此,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经管类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自我政治素养,引领大学生成长为热爱国家、拥护党、践行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二是要把我国传统的、民族的、红色的、先进的、时代的优秀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公正、平等、和谐、诚信等观念启迪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三是要深刻领悟高等教育内涵,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实现经管类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少年强则国强,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经管类高校教师责无旁贷,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社会责任。

2.经管类高校教师的职业价值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肩负着严谨治学的责任和担当。坚守职业价值,实现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专业和品质以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高校教师是知识、文化和文明的传承者,既要价值观端正,又要知识丰富、能力全面,具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精湛传授知识,经管类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学科研过程也是教师增进自身能力的过程。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经管类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教学,探索教学的规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方面,经管类高校教师应关注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学研究的新进展,认真对待教学任务,深入研究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以端正的心态、严谨的态度去探究和分析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另一方面,经管类高校教师要深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仅要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时间,更要深化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让科研成果为教学所用,创新教学实践,正面督促学生。以学术科研为依托才能提高和深化本科教学理论,正确指导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利于经管类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也有利于正面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教师在道德学问上,是学生的师长和楷模,要热爱祖国,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在思想情感上,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重视学生的期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经管类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教学,探索教学的规律,提升经管类教师专业素养。经管类高校教师在自身具有广博而精深知识的基础上,精湛传授相关知识,从专注个人能力提升转向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专业和品质。

3.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个人价值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经管类高校教师要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经管类高校教师的个人价值重构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评价的统一。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是经管类高校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的动力,是推动经管类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自我认同的源泉。经管类高校教师要拥有家国情怀,全面理解新常态经济结构的调整,正确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与不足,顾全大局,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高校教师的教育信念表现为爱岗敬业、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教育使命,热爱祖国关怀学生。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坚持正确的理想和信仰,接受并内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教师自我职业价值观;时刻保持主动求变的意识,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获得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

五、结论

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艰巨。经管类高校教师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是先进教学方式的设计者。在信息技术快速演变的进程中,经管类高校教师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教学责任和科研责任,坚持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的一体化发展。坚守社会价值以提升社会评价,坚守职业价值以提高职业获得感,有理想有信仰,实现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人工与智能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博登.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M].孙诗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M].盛杨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3]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1):16-28.

[4]朱宁波,曹茂甲,刘建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探析[J].教育科学,2016(6):34-38.

[5]LATARNL.TheRobotJournalistintheAgeofSocialPhysics:TheEndofHumanJournalism?[M]//TheNewWorldofTransitionedMedia.Swiss: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2015.

[6]HANITZSCHThomas,VOSTP.JournalisticRolesandtheStruggleOverInstitutionalIdentity:TheDiscursiveConstitutionofJournalism[J].CommunicationTheory,2017,27(2):115-135.

[7]QIUJ.ResearchandDevelopme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inChina[J].NationalScienceReview,2016,3(4):538-541.

上一篇:高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浅析中国污染减排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