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育人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国家始终强调教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对此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其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文章主要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立德树人;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将其渗透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 立德树人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尤其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此,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正确的立德树人理念,加强德育工作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更好地开展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大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并由此产生普遍认同感,帮助学生在心底构筑强大的道德支撑,这对广大青少年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需要同步进行,既要促进广大青少年知识的增长,也要促进广大青少年素质的增长,使得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引导广大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成才。

实际上,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德育意识,并且要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构建高素质的德育人才队伍。各类学校也应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使得各科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解和操守,教育工作者之间应进行互动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原则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既符合教育本质要求,也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立师德、铸师魂

立德树人具体是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想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德行,坚持熔铸师魄。

(二)坚持德育为先

教师在开展一切活动时,必须德育为先,并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当中,构建完整德育系统。为了加强德育效果,还应对德育形式进行创新,并且不断优化和丰富德育内容,使得德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保证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得德育工作获得实效性。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立德树人”教育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有需求的学生给予帮助,尤其是特殊群体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的关怀,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坚持公平公正教育

“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应公平公正对待所有的孩子,要树立“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为孩子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遵循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明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背景以及性格志向,通过针对性的策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

四、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因此,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符合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特点。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立德树人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真正树立立德树人理念

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我国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家长对学习成绩都比较关注,教师也将重点放在了知识教学上。虽然教师也认识到了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德育教育的开展还比较少,教师没有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地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此也无法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的德育功能,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采用的德育教育模式较为落后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还存在教育模式落后的问题。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讲解德育知识时,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三)未充分结合学生实际需求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强立德树人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得不够充分,这样就导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开展缺乏针对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初中语文德育效果渗透得较差,无法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五、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教材篇章结构的分析,深入挖掘德育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纳入教材中,而且语文课文中的篇章内容形式较为丰富,具体包括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诗歌等,不同形式的语文篇章都蕴含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初中语文教材篇章结构的分析,对不同形式的文章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德育知识,并且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初中选文主题主要包括感恩、爱国、理想、节俭、宽容等,将这些因素渗透到日常学习过程当中,对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黄河颂》这课时,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而《老山界》是一篇记叙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无论是现代诗,还是记叙文,都表达了特定的主题,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爱国主义情感以及革命主义精神,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热爱国家,用不怕吃苦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一切困难。

(二)采用正确的德育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趣

想要获得良好德育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还应采取正确德育教育模式,改善落后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老王》这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当中,为学生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学生听完歌曲以后,教师以谈话导入课堂教学:同学们,正如歌曲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一种情感,爱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以真诚的情感对待他人,这个世界就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那么你们认为爱是什么?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又再次提出问题:“杨绛女士的《老王》如何通过与车夫的交往来诠释这一话题。”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之前,教师提出自主探究问题:课文写了作者一家与老王相处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细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概括老王和“我”的人物形象;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平等待人、帮助他人。学生完成探究后,再进行总结,进一步升华主题,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三)加强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性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实践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并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对德育认识更加的深刻,实现内化,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当中。

例如,在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老师、孝敬父母。为此,教师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全面参与。首先教师为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可以通过分析讨论制订各自的活动方案,每个小组由小组组长带领学生执行活动方案。有的小组制订的活动方案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小组制订的活动方案是到养老院慰问老人,还有小组制订的活动方案是为老师分担工作任务。学生活动方案完成之后,在课堂上,组织不同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学生都能够学会感恩,如何孝亲敬长。这些都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四)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通过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并且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初中阶段学生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学的文章中的任务大多都是具有优秀品质的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某个人物作为榜样,也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人物树立榜样,不断发挥榜样的正向作用。

例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这课时,主要叙述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展现了抗美援朝志愿者的独特品质、意志以及气质。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者的英雄主义,火中救小孩表现了志愿者的国际主义,防空洞谈话表现了志愿者的爱国主义。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志愿者作为榜样,并将志愿者的精神永久传承下去。在学完这课后,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疫情期间,涌现了许多的志愿者,他们奔赴前线,不顾危险。有始有终坚守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以及专家,为打赢这场抗疫战争,他们不惧危险、牺牲奉献,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抗美援朝战争对学生来说比较久远,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感同身受,因此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

(五)加强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到语文课堂之外。这主要是因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应依赖日常积累。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此还应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各项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提高各项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德育素材的主题。初中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潮流影响,再加上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并以此为题,让学生创作文章,这样既达到锻炼学生写作的目的,也达到了德育教育。又如在口语表达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在设置辩题时,可以围绕德育内容进行设置,让学生围绕辩题进行辩论,深入分析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六、 总结

总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此应充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在传授知识内容的同时,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做一个有正义感、有爱心、爱憎分明的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超.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176.

[2]田月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J].华夏教师,2020(20):59-60.

[3]张万春.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德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67.

[4]王建玉.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J].汉字文化,2020(12):108-109.

[5]邹佳叡.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12):38-43.

[6]甘金元.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32):29-30.

上一篇: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一篇: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