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精选10篇)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篇1

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书和指南针,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每次的“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光斑斓里放歌”。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篇2

关键词:师德建设,80后,高校教师

师德,主要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道德的简称。就教师所承担的特殊社会角色和职能而言,师德范畴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的范畴。师德“不仅含有道德,还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不限于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作为社会公民和先进人士所应具备的素质”1。在社会道德的意义上,师德已经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而不只是职业道德的一种。

俗话说,教师这份职业是个良心活。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地位在于,他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培养人才。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近年来,80后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加,在高校教师之中的比重也随之提高,他们已成为各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相对于其他教师群体, 具有着不可比拟的知识优势和年龄优势,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80后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

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高教大众化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首先, 他们在与改革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亲历并感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业绩,因而他们政治思想觉悟较高,是非观念明确。其次, 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能够较快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

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动荡余波还未消失,对不同群体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加上不同家庭背景、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都让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社会对教师师德的传统定位相矛盾。因而,在部分80后高校青年教师身上,师德修养和思想素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总结如下:一是注重自身业务素质,但轻视理论学习,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且缺乏坚定的政治理念,理想信念较模糊。二是一些青年教师自我意识较强,偏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脱离集体主义观念,缺乏事业心、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意识浅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竞争意识较强,合作观念较弱。三是言行无范,不拘小节, 虽与学生代沟较小,但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淡化。

二、加强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的校训精神概括为“广学明德、海纳厚为”。这一校训的提出,一方面基于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师生关系冷漠、学术道德下滑、教师责任心匮乏导致教学水平不高等;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有良好道德的支撑方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校朝着更光明的方向发展。因而,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师德可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80后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作为学风的引导者,教风的承载主体,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和引导者,本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等无一不影响着学生对当今人生的思考和个人的奋斗方向。

其次,良好的师德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可说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情感、行为所表现的尊重、吸引、合作、竞争、领导、敬佩等互动的关系。80后青年教师在年龄上与学生更为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构建互相尊重、公平公正、教学相长、互助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这也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的核心内容。因而加强80后青年教师自身品德和个人修养,有助于构筑师生关系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及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和谐。2从而构建更和谐的校园文化。

再次,良好的师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教学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培养出人才质量的高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自身的科研能力等等。80后高校青年教师通常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如果高校再拥有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的青年教师队伍,势必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

三、80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德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 分别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对得起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对得起他们那一句句对你最亲切的称谓——“老师”。作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除了要有高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直的思想,专业的素质,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要要时刻提醒自己:人在做,天在看。必须以百分的激情、 万分的努力让自己的每节课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良好的师德要求我们80后高校青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坚守职业道德。“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定要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做好自己的本分是教好书的基础,如果作为一名教师都不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那他又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们好好学习呢?

(二)我们要努力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学生的榜样、 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必须从个人的专业领域和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出发,做到广读书、读好书,在不断扩充个人信息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定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这将是我们每个人受用终身的财富。

(三)我们要热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1、80后青年教师要重视感情上对学生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的温柔,朋友式的平等,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2、80后青年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赏识能够导致成功,抱怨能够导致失败。”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小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每天都在进步中成长。不要拿不同的学生作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拿某个学生的短处与其他学生的长处进行比较。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

3、80后青年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们的潜力,解放学生们的思想,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只有创新才能成就未来,才能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和乐趣。例如上课提问,可以采用先提出问题再点名的方式,这样使每个人都能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4、80后青年教师要把学生当顾客,备课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都要从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出发点,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欲求,进而自愿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每节课的导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小事或者笑话出发,一点一滴的去渗入教学,学生很容易就跟你缩短了距离,也更容易从思想上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

5、学习本来就是个相对枯燥的过程,老师一定要将有意义但没有意思的课程精彩化讲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在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上算一下本学期的课时, 从第六周到十七周共十二周的课,每周两个学时,算下来一个学期也就二十四个小时(即一天),这样算下来一方面一个学期确实没多少时间,另一方面既然人都到了教室,听总比不听要有收获。如此算来,学生便会更加重视且珍惜每堂课。

6、教师当然一定要与学生多加沟通和交流,联络感情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多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状态。比如可以让学生给老师推荐比较好的书籍或者电影等等,这既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同时也丰富了个人的信息量。

(四)我们80后青年教师作为更能接受新知识新方法且有相对旺盛学习精力的一代,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可以加入学生们的班级qq群和微信圈,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动向,及时反馈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及时修正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外,课后作业除了专业理论的作业之外,可以鼓励学生定期撰写学习心得,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还可以适时的开展模拟教学,让学生自己准备课题,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研究能力。

(五)我们80后青年教师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激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步入了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作为教师也不例外,面临很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且随着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教师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来自家长、 来自社会的压力日渐趋增,所以教师感受较多的却是压力。其实减小压力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自己放平心态。回想教了几年的班级将要毕业,学生们流着眼泪与你述说心里话时;当学生们犯了错误后,站在面前不知所措地向你道歉时;当曾经教过的学生一起约好要到你家里聚餐时,我们不是也曾经感动过,幸福过,快乐过吗? 所以,大多数人都把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归于外界,却忘了审视自己心态的好坏。殊不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正如狄更斯所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篇3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确立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了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对新形势下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是,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等诸多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二是,“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也是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首先,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立德树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

二、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2.1 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正是品德操行的定型时期,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素质、工作作风直接作用于学生内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程度要远大于思想道德课本身。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2.2 师德师风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不仅包括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点[2]。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几代人继承发扬而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作风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一所充满理想、坚持和追求真理、充满人文精神的学校,不仅会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而且也会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时刻衡量自己。

2.3 师德师风建设对教风、学风的促进作用

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作风。它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各要素的全面体现。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其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上[3]。高校教师是学风的引导者,是教风的承载主体。师德高尚的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去影响、启发、教育下一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修养,塑造自身良好品格形象,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

三、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师德师风建设”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一些学者不仅指出师德与师资队伍的重要性,而且为师德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设计了具体的方案。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愈渐多元,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一定程度的失序现象。功利、浮躁、拜金、享乐等现象不断滋生,高校教师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分子也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责任感弱化、敬业精神缺乏、学术行为不端、为人师表意识淡薄、个人修养不够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都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才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只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培养出得财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高校教师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却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社会劳动者。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而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在物质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4]。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技术和管理队伍,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劳动,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这些精神因素能够通过指引劳动者转化为物质因素,从而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教师是社会的一分子,高尚的师德通过影响教师从业的情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有利于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师德水平,高尚师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其思想道德素质带到日常工作岗位中,又会影响更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最后,有利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6]。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居于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数量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程度。高校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师教书育人去实现的,育人的重任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这是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小虎.论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1-14.

[2]李征南.加强高校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J].学习月刊,2007(2):98-99.

[3]欧洪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07(3):152-154.

师德征文:立德树人 篇4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在和新有小学的小朋友相处的几天里,充分感受到了着一份难能可贵的童真,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我们感动于他们的真情实义,也在一次次心灵的触碰中收获彼此的心意,深深感触于他们的乖巧懂事。

今天清晨满怀期待地看着晨光朝阳,心里默默对自己也对小朋友们许诺: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教生涯一定要在一分一秒中付出我对小朋友的诚挚以及秉承着一颗立德树人的心去教育他们,不求他们在不到十次的课堂上学到什么渊博的知识,而是像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的老师一样,教会他们努力的心态,教会他们坚强的意志,教会他们为人处事……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足矣。

新的一天在上课铃声“铃铃铃……”中渐入节奏,我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教生涯。当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看到乖巧可爱地小朋友内心愈加期待今天的课堂,期待他们的表现。

本次我所教授的课程是小学英语课,主要对象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但是其中也有二年级的学生。其中二年级升三年级阶段也是学习英语的开始阶段,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我着重提升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为他们学习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小朋友们也积极活跃地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自我介绍之后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学着唱英文歌,我在欢声笑语中看到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喜爱和期待;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们,我主要以他们学过的英语知识为课堂线索,把他们学过的单词融入英语趣味小游戏中,这样一方面巩固了他们的学过的基础知识,一方面也扩宽了他们的英语的知识面,小朋友们在这样的课堂形式中能够积极融入,本次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支教活动,我们蒲公英社会实践队伍的成员也会在空暇时间在教室附近走走,观察小朋友们的生活状态,假如小朋友们遇到了童年的“小麻烦”,我们会及时地去与小朋友们交流,解开他们的烦恼的小心思。每当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的心也随之感动温暖幸福,我们喜欢和他们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们期待他们成长的蜕变,期待他们像蒲公英一般更加勇敢地飞翔,向世界撒播爱的种子。

立德树人师德征文 篇5

当从蔡朝阳老师那求得的书单尚且静静躺在电脑桌面时,王叶军老师的博学和钻研精神,让我再次为自己的寡学而自叹弗如。王老师不无自豪地说,他和妻子志同道合,两人都是爱书之人,家里藏书之多已不得不再买一间房专门用做藏书室。作为一名政史老师,我们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心境才能让一个人将枯燥乏味的各类政史书籍读出言情小说的浪漫、武侠小说的快意,甚至是废寝忘食,不食人间烟火。王老师幽默地说,他和妻子都不做饭,将做饭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同事戏称他俩为“政史双娇”。

为了写好一篇《邓小平理论》的专业研究论文,王老师曾搜罗了所有版本的《邓小平理论》并仔细研读数遍,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

一直欣赏一句话:胸有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的研读,历史的厚重与政治的严肃在王老师身上沉淀,谈起自己的专业王老师自信满满,侃侃而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更是一位教育者。”我想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者。

无论什么书,多读总是有好处的。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说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那么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途径。读书,能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宽视角,将最新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课堂变得鲜活生姿,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多读书,读好书,方能像王老师一样,在课堂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眼中的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在王老师眼中无疑是饕餮大餐。

博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必要前提,坚守是教师的职责和素养。

何国权老师的演讲质朴而风趣,他自嘲道:虽然我被评为美丽教师,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美丽,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以说,也不像王老师那样博学小有名气,但有一点,我无愧于心,那就是,虽然我已临近退休,虽然我身患糖尿病,但我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快退休了还承担着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任务。

何老师的话让很多人汗颜,临近退休,对学校对学生对教学还是满腔热情,而正直壮年的我们却盼着评完高级便高枕无忧。有几人能像何老师那样带病坚守岗位,又有几人能像何老师那样直至退休仍坚守在教学一线?个中苦楚不言而喻,但我想在何老师眼里还是幸福而自豪的,因为爱这一份事业。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叶的事业,默默守护花朵,坚守自己的职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再平凡也显出了不平凡。

坚守是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它是一种境界,它以爱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尤其是我们职教的孩子,作为应试教育的瑕疵品,他们缺少自信心,缺少关注的目光,缺少被认同感。我们需要用爱去修补他们失落的内心。用爱让他们重拾自信,让他明白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歌德说:爱是促使人复苏的动力,我们用爱唤醒孩子沉睡的力量,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回自我。当我们看到原本“坏孩子”变成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内心是满足的;看到孩子毕业几年后感激地说“老师,我不会忘了您的”,内心是幸福的。因为爱,有了坚守的理由,因为爱,有了坚守的力量,让我们用爱坚守住孩子的未来,教育的未来。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6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

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我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扬教师立德树人、以身作则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今年9月起深入开展了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为主题教育,通过参加动员学习,提高认识;对照检查,民主评议。使我对开展这次活动,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为师之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也许,和社会上的所谓“金领”、“白领”相比,我们的工资不够多;也许,和政府官员、经理老板相比,我们的地位也不够高。但教书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为师之魂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养。曾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我们。“为什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我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从不放任自流,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每次从校园走过,学生发自肺腑一声声“老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不要抱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这也许可以解释有些差生最后发展很好的原因。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的那些班主任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跟班作业,严爱结合,恩威并施,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确实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有了新的特点,爱学生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朋友,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杨林柯精辟地论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为师之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学高为师。俗话也说,要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都在强调,作为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素质。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2

12月15日杨副局长给我们上了“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课,我感受很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五、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立德树人 篇7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和把握好正确方向。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当时刻牢记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经常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保持政治定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突出教育创新。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青年,感染青年。当前,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推动思想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突出师德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做“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自己首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其实,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仅包含渊博的学识,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既要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也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更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同民族团结教育,同提高法治意识、环境意识、国防意识等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思想文化阵地,优秀的文化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坚守立德树人主阵地,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增强文化自信,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打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育人的“组合拳”,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青年学生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立德树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党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高校作为教书育人重地,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立德树人是高校崇高使命所在。

树人先立德 篇8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我的具体做法以国学经典为切入点,逐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具体来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输入。

接到一届新的学生,我先让学生了解和背诵《弟子规》,一般用两到三周的时间。每天划分要背诵的内容,每节课前诵读,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诵读比赛,检查诵读的效果。

二、对规范的理解阶段

只会诵读而不理解其意义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这一阶段很重要。学生要每天理解四到八句,并结合自己的行为或班级的情况简单加以阐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预备铃响后,各由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一到三分钟的演讲,人员可以是轮流的,也可以是指定的。

例如,一天我让一名叫黄志颖的女生进行演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时,她讲述了自己近段时间正和家长闹矛盾,她认为自己的衣服不时髦,想要父母给自己买一件和邻居的小伙伴一样的衣服。但是那件衣服是邻居的叔叔到外地出差时买的,且不算便宜,黄志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这几天就和父母进行冷战。她说:“我现在明白,作为一名学生,自己的衣服干净大方就行了,和别人攀比是不对的。自己家中只有爸爸一人上班,自己应该体谅父母。”她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表示回家后要向父母道歉。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产生了共鸣。

第二阶段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轮或多轮。要让每一句话在学生心中不断地酝酿发酵,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三、用规范去规范自己行为

随着对《弟子规》理解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经典内容和自己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哪些不符合要求,需要改进。每周进行一次书面总结,总结一周来自己的言行,使这些经典理论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相结合并逐一落实。

例如,王聪在总结中写道:以前妈妈叫我的时候,我总是说“等一会儿”,现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跑到妈妈的面前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刘佳佳写到:以前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心里往往会嫉妒他,从“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中学会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努力,逐步完善自己,即“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调皮大王王向友,父母离婚,他和他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外祖父母年老多病,无精力也没能力对他进行管教。他经常上网玩游戏,欺负同学,向小学生要钱,学习上不用心,成绩很差。他是教师感到头疼的学生,但在学习经典的潜移默化下,变化很大。他在总结中写道:对我感触最深的几句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想一想自己以往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我很内疚。我不能放弃自己,我要努力赶上其他同学。他现在已经融入班集体中,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四、讨论升华阶段

经过前三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一下哪些自己已经做到,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相差甚远。选择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作为自己的近期目标,把相差甚远的作为长期目标。制成标签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去影响和纠正自己的言行,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同时,在自己的行为和经典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想一想哪些需要深化,哪些需要升华,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讨论。

例如,在一次班会讨论中,一位学生提出“父母责,须顺承”,如果父母是错误的,我们也要顺承吗?人都会犯错误,父母难道能事事都正确吗?他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这时,另一位学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亲有过,谏使更”,但我们在建议时要“怡吾色,柔吾声”,用正确的方法和父母进行交流。

还有一位学生发言说: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几句,我们不能完全按过去的进行理解。社会发展了,生活条件与以前大不一样,所以这几句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多关心父母。通过学习讨论,学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

总之,当今社会上流行读物很多,内容杂乱。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诱惑很大,尤其是电脑网络中的信息庞杂,学生容易滋生浮躁心。社会上部分人对金钱的过度追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疑问,甚至形成了错误的理解。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逃避责任,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通过对经典理论《弟子规》的诵读,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懂得了孝顺父母;在生活中更加有礼貌,知礼仪,学会了相互礼让;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学会了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主动去承担责任;课堂上精力更加集中,头脑中少了杂念,内心得到了净化,从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篇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几个月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教学人员,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到举止文明,庄重自持。教师的礼仪是师德规范 1 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规范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良好做法。最后,教师的要加强自律。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不止在学校,也在学校之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以自己毕生的道德实践维护教师的高尚职业形象和荣誉。

四、教师应充实自身教学知识。

曾经有位学生在周记里这样写:教师总是用自己已学的固定的知识来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思进取。他的话引起了我极大的思考,没错,教师不应该只满足自身所学的知识,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相信,我们教育者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拼搏,一定会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的。

五、具备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我们要学习孟二冬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勉励自己。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 篇10

张新荣

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我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扬教师立德树人、以身作则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今年5月起深入开展了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为主题教育,通过参加动员学习,提高认识;对照检查,民主评议。使我对开展这次活动,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为师之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也许,和社会上的所谓“金领”、“白领”相比,我们的工资不够多;也许,和政府官员、经理老板相比,我们的地位也不够高。但教书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为师之魂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养。曾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我们。“为什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我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从不放任自流,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每次从校园走过,学生发自肺腑一声声“老师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不要抱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这也许可以解释有些差生最后发展很好的原因。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的那些班主任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跟班作业,严爱结合,恩威并施,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确实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有了新的特点,爱学生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朋友,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杨林柯精辟地论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为师之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学高为师。俗话也说,要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都在强调,作为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素质。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1、让读书丰富自己。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自认不够格。我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己,但确实还很不够。多读书是有效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作业一直是我最棘手的工作,随着积累的增多,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高屋建瓴时,一定也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或许我们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学生人生旅途的明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事业的全国模范教师侯伯宇,在被病魔折磨的晚年,仍手不释卷,指导学生,即使卧床之际,自己已不能看书,就让学生读给他听,敦促学生继续完成手头的学业。他把科学研究当作最大乐趣,把攀登科学高峰当作最大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坚强毅力。我们向侯伯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

2、让学习让充实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因材施教的本领。教师就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圣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最优秀的,从领导到家长也都要求我们把学生管理得最好、教得最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总有恨铁不成钢的不平衡心理,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没有耐心、方法简单,甚至违反教育教学原则出口伤人、出手打人。要平衡我们这种心理,就要时时告诫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试想想,学生在知识上不犯错,他们岂不是可做你的老师。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为学生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学生在教育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因知识受益的人不容易忘记老师,因得到做人道理并行轨迹的人永远感激老师。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老经验、老方法也会遇到新问题,不适应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精通教学业务,这样,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让锻炼强健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还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要坚持锻炼,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4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

四、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在含义,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要求高度不够。平时对自身按照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的多,按照一名优秀教师,甚至模范教师的标准要求的少,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懒惰思想。

(二)教研动力活力不足。多年来只是周而复始的备课,上课,或者就是永远也干不完的行政工作,从事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上一篇: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下一篇:热爱赞美老师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