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化育人机制建设和实施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加快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保障校企双元育人的有效落实,需要将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共建高水平专业和课程标准、共建育人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双元育人机制的建设主线。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等校企双元育人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机制;校企合作

0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双元育人模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如何利用现代学徒制快速发展的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双元合作育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1.1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改革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职业教育时,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1]。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职业教育要积极建设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要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改革实现了从“照搬普通教育发展模式办学”到“依照职业标准和相关制度办学”的根本性转变[2]。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现代学徒制能够承担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任务,呈现出显著的优势。现代学徒制不仅能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优势,还可以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岗位培养”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岗成才”,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情境,发挥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重要作用[3]。

1.2职业教育改革“三个转变”内涵化发展的要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利用5至10年的时间,职业教育需要进行“三个转变”。第一,从政府对职业教育负全责,转变为政府负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社会各界实现多元化办学的局面;第二,从大力追求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张和增长转变为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第三,从参照普通教育的模式办学,转变为鼓励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类型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教改革“三个转变”内涵化发展的要求[4]。首先,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企业和学校作为双重育人主体的办学模式。其次,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校企通力合作,明确各自分工,将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工作规范等转换为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通过岗位实习实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最后,实施现代学徒制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推动双元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

1.3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对接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该阶段最重要的是需要综合型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现代学徒制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较为优质的人力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的有效对接。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经济发展更需要具有丰富知识、熟练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工学结合,推动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依托现代学徒制,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过程、评价等方面保障了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的对接。

2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主线

2.1共建命运共同体,完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命运共同体理论为指导[5]。现代学徒制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也需要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完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共同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一,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目标。培育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声誉,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基础,建立校企合作共赢的相关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对接,使校企双方在命运共同体中彰显各自的利益诉求,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第二,建立校企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合作交流是校企双方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要组建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工作小组,负责现代学徒制的运营,形成“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发展”的合作交流机制。

2.2共建高水平专业和开发课程标准,合作设立研发中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需要校企共建高水平专业、开发课程标准、设立研发中心。首先,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将现代学徒制的重点放在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所需的专业上,对接地方产业的发展优势,整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数字贸易等相关专业。其次,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对接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再次,通过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探索解决当前学校和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研发中心可以同实训基地进行一体化建设,共同提升学生、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技能水平,解决企业的技术瓶颈。

2.3共建育人队伍,打造混编结构化师资团队

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核心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只有不断提升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师资团队建设的标准,包括人才选聘标准、教师培训标准、专业带头人选聘标准、兼职教师选聘标准等。其次,畅通校企之间的人员交流通道,建设混编结构化师资队伍。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人员的无障碍流通,职业院校可以从企业引入兼职教师,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也可以到企业去担任技术职务,通过构建校企混编的结构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再次,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一支高端创新师资团队,增强校企双元合作育人团队的影响力。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引进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有权威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以及技艺大师,组建一支既能提供人才培养指导,又能改进企业生产技术、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难题的骨干教师团队。最后,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拥有两名辅导教师,即一名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一名校外兼职导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为了支持“双导师”制度,校企双方还要联合规范“双导师”的培养工作,明确双向挂职锻炼、协调进行人才培养的激励制度和考核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围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师资团队的结构。

2.4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了满足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校企应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校企合作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校企双方在合作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专业特点和实际岗位的标准,加强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培育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次,对接企业需要,创新课程模式。为了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资源,实现课堂内容的实时更新。最后,围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改革相关教学制度。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弹性学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置换机制,方便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者进行创业。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实施路径

3.1注重顶层设计,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提供根本保障

政府要加强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工作,统筹兼顾各方面的资源与利益诉求,制订综合性、合理化、科学性的措施,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自上而下进行的教育改革,通过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总结实践经验,进而大规模地推广现代学徒制,构建全国范围内较为稳定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同时,通过制订相关政策和方案,明确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的具体实施细则,使学校和企业有章可循,确保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效果。最后,还要通过政府的政策红利和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参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性,拓宽校企之间的合作领域,增强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相关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工作。

3.2明确立德树人目标,解决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的根本目标是培育一大批能工巧匠,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必须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制订相关的育人计划,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坚持基于岗位目标和育人目标的考核标准,严把质量关,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除此以外,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还要平衡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强化市场竞争的同时,兼顾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让社会公众都能享受到现代学徒制的政策红利,分享校企合作成果。

3.3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需要校企双方协同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加快完善职教师资的培养制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职教师资招聘机制的改革,改革招聘模式,构筑多元招聘通道,对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放宽学历要求。对于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直接采用考查的方式引进。逐步完善兼职教师的选聘机制,提高兼职教师待遇,吸引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扩大兼职教师的规模。另一方面,深化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加快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职业院校稳定输出教师资源。同时,加强教师训练基地的建设投入,逐步落实在职教师的基层岗位轮训制度,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进行校外交流等,逐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4共建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提升区域产教融合的力度

深化校企双元育人,需要校企共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丰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教学资源储备,逐步提升区域产教融合的力度。首先,明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各方的利益需求。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实施校企双元育人,目的是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企业的人才标准相对接。对于企业而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落实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保障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在校企双元育人中,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有的放矢地探寻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深化区域产教融合提供支撑。其次,打造高水平、多功能化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主体合作,共同建设涵盖实践教学、岗位培训、社会服务等内容的高水平实训基地,以服务于职业院校的实训课程和企业人才培训,提升校企合作育人的水平。

4结束语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是一个完整、专业、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框架,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运作高效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必须加强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深度全面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相关主体坚持不懈、多措并举、多向发力、久久为功。同时,在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中既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重要作用,引领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又要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攻关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探索各具特色的校企双元育人改革发展道路,加快职业教育和企业协同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龚小涛,赵鹏飞,石范锋.“双高计划”背景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39-43.

[2]彭明成.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意蕴、实践路径与未来走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1):10-14.

[3]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0-13.

[4]朱涛,吉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现代学徒制育人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90-92.

[5]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3-97.

上一篇: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六堡茶改善痰湿质功效评价及祛湿机理研究下一篇:社会教育传播模式建构新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