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产业链是一种包含生产企业、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顾客等相互合作与信息交流活动的强有力的高绩效企业网络。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和价值创造机制对战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战略管理不同,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要求链中的企业跨越企业边界,对质量、交货期和成本进行重新认识,企业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效率,同样取决于与产业链中其他相关企业合作效率,以及整个产业链价值创造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针对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局限分析了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战略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产业链条件下的战略管理模式,指出战略管理应以产业链整体优化为目标,以企业间关系管理作为战略管理重点,以建立产业链内有效企业间市场为途径,实施高参与型管理。
关键词:产业链;战略管理;价值创造;核心企业;竞争优势
传统战略管理沿用静态的思维模式,其关注的核心是“将战略建立在独特的经营活动上”。在传统战略管理模型中,价值活动分析的起点是企业拥有的资源、知识或能力,顾客只是旁观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忽视顾客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意味着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需求,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利润源便无从谈起。另外,传统战略管理的局限于从单个企业的自身利益出发,片面追求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提升,由于相关企业间质量、效率和成本的联动效应,企业之间质量、效率和成本呈现此消彼涨的趋势,这使竞争优势的提升受到极大限制。传统战略管理过分强调竞争与威胁,未能考虑企业间合作可能带来的发展机会。
在如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战略不再像在传统工业模型中那样,一个成功的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重心已不再是企业自身,而是整个价值创造系统。在此系统内,不同的经济主体,如供应商、商业伙伴、同盟者、顾客等共同合作创造价值(Normann&Ramirez,1993)。环境变化对传统战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新界定、思考战略管理的范围、理论与实务。本文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对战略管理进行了拓展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产业链的战略管理模式,为战略管理实践提供新思路。
一、产业链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指出,最终产品的生产会超出单个企业的能力和资源范围,为了取得成功,企业间必须结合起来,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要和保证自己盈利。Mahoney和Pandian(1992)证明了企业能够通过整合不同的能力来创造价值,这种特殊性协同促进了对联合的需要。Moore认为,企业不应把自己看作是单个的企业,而应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成员。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企业的经营活动置身于更加复杂的空间,需求不确定、竞争不确定、技术发展不确定等导致的环境不确定,对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巨大的生存压力,促使了协作网络观点的出现,协作网络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分享稀缺的资源,才会变得更有竞争力,合作关系逐步取代原来的敌对和竞争局面而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产业链理论应运而生。
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就转化为一个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郑学益,)。
产业链是核心企业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李心芹,)。
实践表明,在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一般总有一个企业(可以是供应商、制造商或分销商)充当发起者,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链围绕着核心企业建立,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网式结构。
核心企业在产业链的建立和运行中起着五种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搜集信息识别市场机遇,在全面分析外界环境的基础上,核心企业要通过全面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认产业链的建立还需哪些能力,为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明确思路。②识别与选择合作伙伴,组建产业链并通过正式契约的方式明确各合作方的权利和义务。核心企业要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满足顾客需求的总目标,迅速识别和选择并组合合作伙伴(包括技术开发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甚至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在选择了所需的合作伙伴之后,为防止以后各企业相互扯皮并明确各自的责任,核心企业会与相关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③健全完善基础信息和沟通平台。与企业内部管理相比,产业链的建立和运行更加需要信息共享,因此核心企业一般会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沟通机制,并且要求各合作伙伴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沟通机制,以保证产业链内各成员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④建立“领导班子”和监控合作伙伴运行。产业链虽然不是具有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独立组织,但也有明确的目标和功能,因而也需要有一个“领导班子”履行领导的职责。核心企业掌握了所有产业链内成员企业的情况。从产业链的建立和运行来看核心企业,就像一个主线串联着整个产业链建立和运行的全过程,较其他成员企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因此产业链都会以核心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业链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作用很大一部分是在监控合作伙伴的运行上,监督合作伙伴的履约情况,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⑤利益分配和合作关系终止。
可见,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对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进行研究。
二、产业链的特征及其对战略管理的要求1.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产业链的稳定性体现在,链内成员为了实现价值共创,而着眼于构建成员间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基于短期市场交易的临时选择,虽然它们决策的主要依据仍然是价格,但链内各主体不能自由组合或离异,它们之间的联系已带有固定性[1]。另外,产业链核心企业往往拥有具有垄断性质的能力和资源,其他成员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往往需要通过核心企业的体系优势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它能够产生一种吸引力,使产业链中的其他成员既围绕核心企业运转又能自组织地运转。
产业链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方面,作为中间组织,产业链兼具企业和市场的某些特征,依靠正式或非正式的长期契约来协调交易行为,利用科层和价格两种机制共同对交易的行为和产出进行有效控制,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握手”,比科层制的刚性契约更趋灵活。另一方面,产业链会随技术和市场变化等动态演进。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分工会出现产业协作和产业融合,在此过程中要产生各种关联关系,带来产业横向扩张与纵向延伸,引起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组织、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产业链动态演进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反映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贯穿于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之中,并通过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表现出来,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产业链演进过程要经历产业链形成初期、形成中期、加快发展期、成熟期和蜕变期五个阶段[2]。产业链的灵活性要求战略管理应具有适度的柔性以应对产业链动态变动的需要,而产业链的稳定性为核心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了可能。
2.
网络性产业链是一种包含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服务商、顾客等相互合作与信息交流活动的强有力的高绩效
柔性产业网络。
其中的各参与者在众多领域内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专业化分工协作、合作性创新、共享营销网络等。在合作和竞争中,每一个成员都被吸纳到一个无形的网络结构中来,很难游离于这种网络所产生的“场”之外[3]。产业链内成员间的联系并非简单的买卖关系,产业链涉及价值链中多个层面的众多市场交易主体,构建产业链的目的就在于整合产业链内的资源,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产业链已经超越了企业边界,链内成员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纳入产业链的价值体系中,成员在对产业链认可的基础上必然对其直接上下游和间接上下游组织产生认同感,转而从整个价值网络的利益出发来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竞争更有秩序。如果单个企业优势的获取以牺牲链内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为代价,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整体优势非但未得到加强反而遭到削弱。
产业链的网络性意味着,实现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提升,必须强调成员的协调与合作,在战略管理的对象上则应重点分析成员企业间关系的处理与运营活动的分配衔接,同时,应将战略管理从时间、空间进行拓展:时间不仅包含企业内部经营周期,同时更包含价值共创的整个周期;空间不仅包括企业内部,更扩展到了企业边界之外;业务既包括企业内部业务更包括企业间的业务联系。
3.
以顾客为中心产业链是一种需求拉动系统,正是顾客需要激活了整个产业价值网络,而产业链运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满足顾客需要。传统的战略管理虽也强调顾客需求,但却忽视了顾客在价值创造中的中心作用,同时只关注单个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经营,无法真正满足需求。实际上,只有顾客认可,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才有价值。在现代经营中,产业链中的每一个成员必须要重新考虑其与顾客保持紧密联系的方式,以及与顾客们共同创造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只有通过与顾客的紧密互动,才能获取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在购买、使用或维护产品中积累的经验。这些常常是企业预测市场发展趋势,识别需求波动,改进产品与服务,合理确定企业目标所必须的关键信息,它大大提高了产业预测能力。此外,借助于客户的参与和互动,有利于获取客户信息,培养关系,控制可能的客户接触点,减少客户流失等。
要赢得顾客满意就要求产业链必须同时做到质量更高、时间更快和成本更低,而不是某一个企业或部分企业质量更高、时间更快和成本更低,各企业质量、效率和成本的此消彼涨对整个产业链优势的提升毫无意义。这就要求在战略管理当中,全面考虑吸引包括顾客在内的众多相关主体合作参与。
三、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模式
1.
以产业链整体优化为管理目标产业链整体优化是在确保成本、质量和时间三者平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价值创新系统的改善。
其目标不是实现单个企业质量、效率和成本水平最优,而是实现整条产业链质量、效率和成本全面的长期持续合理化。产业链整体优化的实现,由核心企业推动,各成员共同努力参与,改善成员间协作行为,相互协助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以促进产业链的提升,实现共同创新。因此,整体优化应涵盖成员间交易成本优化与成员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优化两大层面。成员间交易成本优化是指在核心企业的推动下改善产业链成员企业间关系、优化成员企业间的协同、提高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效率,使得各成员企业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实现企业间交易成本的优化。成员内部组织成本优化是指在核心企业的辅助下各成员对内部运作进行综合性优化。因此,这里的优化、改善不仅是单个成员自身的改善过程,也是推动和协助其他成员改善的过程,只有立足于产业链整体,兼顾各成员多方利益,而不是各成员企业间进行质量、交货期、成本压力的武断转移和转嫁,才可能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可持续优化。
以“整体优化”作为产业链战略管理目标,因为:第一,顾客价值创造涉及整个产业链系统,如果战略管理仅仅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就难以明确管理的具体内容,束缚优化改善的潜在空间,误导优化改善的努力,阻碍对成员间相互关系有成效的探索。第二,顾客价值创造涉及成本、质量和时间三个顾客满意维度的平衡,必然要求优化立足于产业链整体,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产业链内成员企业间的长期协调。
2.
以链内成员间关系作为战略管理的重点与传统战略管理不同,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不是将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顾客等当作环境因素,而是作为直接分析对象予以考虑。组织间关系实质上是契约关系,既有正式形式的契约关系,如正常的交易、战略联盟、合作研发等正式契约联系,也有非正式契约形式,包括情感的、血缘的、文化的和地域的等。基于信任的关系是组织间关系进化的成熟稳定阶段。所谓基于信任的关系是指组织间彼此相互信任,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道德责任等方面有共同认识。
这是组织间关系的最高层次,关系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认同感和信任感,故称为基于信任的关系。此时,产业链内伙伴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遵守共同的关系行为标准和规范,理解彼此之间需要和追求,导致各方都能自愿地为他人而行为。
产生利他主义行为,相互间就像一个统一的实体。价值创造的秘密是使企业间关系与知识之间越来越和谐(Normann,1993)。
企业间的界面关系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JIT、TQM和零缺陷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应用都需要各企业的积极参与[4]。对于参与合作网络的企业而言,组织间协调和组织间关系治理的重要性要大于内部科层协调和内部治理[5]。
以链内成员间关系为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第一,组织间关系本身就是一项不可模仿的资源,是创造资源的手段。不仅如此,界面关系管理内容只有在相关各方协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优化,而这些常常被忽略,存在着极大的优化潜力。
因此要实现产业价值链整体优化,链内企业间关系的有效管理是重点。第二,协调稳定的成员间关系可以减少企业间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减少成员间交易中的谈判、控制、监督、磨合等相关交易成本和风险。第三,优化的企业间关系有助于企业以更经济的方式配置资源,增强企业间资源的适应性,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以产业链内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所谓产业链内市场,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成员企业为市场交易主体,以信任机制为基础,介于市场价格机制与科层协调机制之间的企业间管理协调机制。以产业链内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因为:第一,产业链的本质是成员合作创造价值,这决定了链内成员间关系的主要表现为合作,因此,资源配置应以促进企业间合作的科层协调机制为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快速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由于核心企业控制的资源与信息及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应在科层协调中起到主导作用,其要解决链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两大问题。价值创造涉及产业链整体优化,即如何最大可能挖掘潜力创造价值,主要指成员间资源配置、专业分工与协作、信息知识资源共享、关系协调等问题;价值分配涉及对合作创造价值成果的分配比例、方式等,成果分配应公平合理,体现成员企业的贡献。只有分配合理,才能使成员满意,这也决定了各成员共创价值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不仅要利于提升价值创新,而且要利于成果分配的`最优化。
第二,只有发挥市场价格机制,才能使成员充分感受到市场压力,承担市场风险,提升运作效率。同时,发挥市场调节,实现优胜劣汰,才能够保证产业链的灵活性与高效率。因此产业链内的市场机制不仅体现了公平交易关系,也体现着合作协调关系。
4.
以高参与型管理为主要管理风格随着
竞争日益依靠质量、创新和速度,与柔性生产相支撑的高参与工作系统越来越受重视(Arthur,1992)。高参与型管理假设员工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实现动机,如果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和领导,同时提供挑战性的工作,员工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Walton,1985)。高参与工作系统强调知识、信息、决策权和薪酬向一般员工的转移(Lawler,1992)。产业链中的高参与型管理要求在各个环节的管理决策中引入各成员的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决策对整个产业链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的影响。产业链的整体优化不仅需要核心企业的推动,更需要各成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应将产业链的管理战略定位为核心企业主导多方高度参与的管理,它是指在核心企业的推动下各方共同积极参与,以跨组织边界的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产业链整体优化为目标,以长期互惠型交换关系为基础,将各成员间的关系作为直接分析对象,利用学习经济效应、知识在企业间的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联结经济效应,充分挖掘整个产业链优化的潜力。产业链管理以高参与型管理为主要管理风格是因为:第一,产业链整体优化仅靠单个成员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努力无法实现,只能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积极参与,以确保价值创造活动能以一种协调合作的方式开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方便了企业间共享与协调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协调活动可能涉及的复杂性成本。另外,产业链内长期、互惠的交易关系也为开展高参与型管理战略奠定了基础。各方的共同参与,使得各方在决定交易内容及交易方式时会充分考虑各方企业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交易行为对相关企业内部要素结构的影响。
第二,随着消费者权力增强、竞争全球化和技术变革速度的加快,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需要产业链各节点展开更加紧密的知识和信息交流,此时,高参与型管理在质量、成本、创新和速度方面都具有优势。从质量看,高参与型决策强调合作与协同,通过提高成员对产生质量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的高度关注,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次成功率。从成本看,通过鼓励成员参与,能够提高质量,降低次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检验成本。从速度看,高参与决策强调通过水平协调、授权和团队形式就近、迅速地解决问题。从创新看,产业链分工意味着各种信息和知识分布于各成员企业当中,另外由于融洽、宽松的氛围也使得高参与决策结构更加有利于创新。因此核心企业不应该成为控制者和家长,而应扮演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四、结论
产业链是包含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顾客等相互合作与信息交流活动的强有力的高绩效柔性契约网络。链内各企业间的关系已转变为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联合实现价值共创。与传统战略管理不同,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要求链中的企业跨越企业边界,对质量、效率和成本进行重新认识,企业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效率,同样取决于与产业链中其他相关企业合作效率,以及整个产业链价值创造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这就要求企业转变基于自身利益的战略管理思维,对战略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扩展,以产业链整体优化为目标,强调成员间的协作并以企业间关系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致力于产业链整体绩效的长期、持续及系统性改善。
产业链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应反思现有战略管理思路,积极拓展战略管理的范围,重塑战略管理流程,识别新的效率改善空间,探索跨边界的战略管理新方法,通过链内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战略管理效率的优化。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谋划时,必须认识到通过产业链内合作的方式进行战略管理的意义,要在研发、工艺、生产、营销等方面与链内其他企业合作,重视协调与相关企业的关系,因此,需要从运行机制上保证产业链价值创造系统的运行效率,需要加强影响产业链价值网络运行效率的各种机制,包括:契约机制以及信任机制、协调沟通机制、信誉机制等非契约机制建设和运行,通过产业链价值创造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实现战略管理绩效的长期、持续及系统性改善。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求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推动建立产业链内有效企业间市场,提高链内市场的运作效率,实施高参与型管理战略。
【参考文献】
[1]关伟.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J].中国软科学,(2):133-141.
[2]唐浩,蒋永穆.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5):14-24.
[3]张丹宁,唐晓华.产业网络组织及其分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
[4]AnnaDubois.StrategicCostManagementacrossBoundariesofFirms[J].
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32(5):365-374.
产业集群是支持企业和区域发展取得有效竞争力的最好选择。由于各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及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确定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三大基本类型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组织原理以及特殊问题。为此, 从集群内产业分工、技术创新动力和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等3个方面掌握各种类型产业集群间的差异, 并结合实际采取对应的集群政策, 是产业集群培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1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与产业分工的关系
产业的集群效应, 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细腻的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是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自己所专攻方向的信息, 更多地训练专业技能, 这也促使知识的积累, 专业化和知识的积累相互作用[1]。产业集群通过细腻的专业化分工, 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知识的积累、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专业化按照其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关系, 可以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大类。垂直分工的细腻程度取决于产业生产工艺技术经济特点, 生产工艺技术可分性越强, 垂直分工越细腻;而水平分工的细腻程度却受成本函数特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分工特征不同, 集群培育政策的着力点也不同。
1.1 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特征
形成这种类型集群的产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工序具有高度的可分性, 每道生产工序 (产品价值链结点) 均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完成, 形成高度的垂直分工体系。在这种集群中, 由于在每道工序 (产品价值链结点) 上具有规模经济并不明显、产品的需求差异化, 所以每道工序 (产品价值链结点) 均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共同完成, 形成了高度深化的水平分工。如浙江温州苍南县金乡镇的标牌产业集群, 一个铝制标牌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熔铝、轧铝、写字、刻模、晒板、打捶、钻孔、镀黄、点漆、穿别针、打号码等10多道工艺工序, 每道工艺工序均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完成, 而点漆、镀黄、打捶等各道生产工序则又由上百家企业组成。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无论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都高度深化。
1.2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特征
在这类产业集群中, 围绕这几个龙头企业生存的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特性, 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相同, 它们形成了高度深化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由龙头企业控制的生产工序 (产品价值链结点) 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因此,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分工, 但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 龙头企业之间会存在横向并购的动力。由于形成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本身的某些特点, 比如其生产过程的某些环节之间在技术工艺上或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上具有较强的不可分性, 这几个生产环节往往在龙头企业内部完成, 形成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比如, 唐山钢铁产业集群, 是以唐钢、津西、宝业、国丰、银丰、建龙等几个大型钢铁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典型的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由于钢铁产业在生产技术工艺上有较强的不可分性的特点, 几个龙头企业都将几个主要的生产环节如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纳入其中, 具有“垂直一体化”的特征。从水平分工程度看, 几个龙头企业之间的产品既有相同又有差异, 它们都以普通建材为主, 但存在差异化的产品, 如唐钢重点发展超薄板材, 建龙、国丰发展中宽带钢, 而津西侧重于H型钢。因此,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的水平分工强度远低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内同一生产工序的企业之间的分工, 垂直分工程度也不如后者那么深化。
1.3 MIMO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特征
这种产业集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只有一个核心企业控制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决定着整个产业集群的绩效, 而大量中小企业处于附属地位, 围绕这一核心企业形成了集群。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 中小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程度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相同。由于这种产业集群只有一个核心企业, 因此, 由此核心企业控制的若干生产工序, 完全没有水平分工。垂直分工特性, 与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基本相当。
2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比较分析
在产业集群中, 每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两种选择:“创新”和“模仿”。两者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影响是不同的。“创新”可以在生产成本、样式或其他方面比没有创新的企业有更多优势, 并能借此获得更多利润。而“模仿”也可以改变企业的劣势地位, 并使得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比以往有所提高。而产业集群中企业最终选择“创新”还是“模仿”, 取决于创新行为的成本与创新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之间的关系。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企业间的博弈结果。然而, 企业间相互关系决定了企业行为和结果, 而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各异。因此我们根据产业集群类型, 分析比较它们的创新动力的差异。
2.1 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 由于处于产品价值上同一结点的企业数量多, 他们所面对的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是:企业之间的产品是无差异的;供求双方的数量很多, 以致单个企业无法影响产品的价格;市场中的所有生产要素均具有充分流动性;市场主体所掌握的经济、技术信息是充分的。
这种条件下, “创新”和“模仿”行为博弈主要发生在产品价值链同一结点的企业之间。对于产品价值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 由于存在创新的网络关系, 可以较轻易地从集群当中获得与之技术上相匹配的中间产品, 它们之间并不真正存在技术创新带来不适应的行为博弈。
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中, 我们假设参与博弈的局中人为实力相同企业A和企业B。两个企业在竞争开始是产品没有差异, 产品价格和市场占有率也均相同, 两个企业沿着相同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 若成功两个企业同样平均分配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企业使用更新的技术, 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空间, 因此, 成功后两企业均能比创新之前获得更大的收入。若一个企业选择“创新”策略, 另一个选择“模仿”策略, 最终结果是两个企业都掌握了更新的技术, 获得更多的收入。由于在此博弈中, A、B两个企业只进行一次博弈, 而且, 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 因此, 该博弈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博弈的假设条件:
(1) 企业A、B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且产品生产成本为零;
(2) 集群内信息传递是完全的;
(3) 两个企业均选择“创新”并获得成功, 双方所获得的收入为n;两个企业均选择“模仿”, 所获得的收入为m, 显然有n>m;
(4) 两个企业选择的战略不同, 即其一选择“创新”策略, 另一个选择“模仿”策略, 因集群的创新网络关系, 最终双方均可以获得收入n;
(5) 模仿成本Cm为零 (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 模仿的成本是不为零的, 但是由于集群的创新网络关系, 使得选择模仿的企业可以非常容易获得创新企业的“创新”资料, 进而容易开发出与创新企业功能一样的产品, 而所花费的成本很低。这时我们分析时可以认为“模仿”成本为零, 而“创新”成本为创新成本和模仿成本之差) ;
(6) 创新需要成本为Cc。
在上述假定下, 有如图1所示的支付矩阵。当两企业都采取模仿别人的技术成果的策略时, 利润为 (m, m) 。当某一企业创新而另一企业采取模仿策略时, 创新企业的利润为n-Cc, 这时, 由于是在集群的环境下, 创新知识和隐性知识在集群内传播的速度要比非集群企业之间的要快, 一项创新很可能今天的是秘密技术, 明天就成为公开技术了, 因此模仿的企业利润为n-Cm=n。如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不锈钢保温杯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产品创新, 开发了不锈钢保温杯产品, 大量企业群起模仿, 产品差异化的趋减和垄断态势的打破使永康不锈钢保温杯的售价在八个月内由一百多元降到几十元[2]。当两个企业都创新时, 双方的利润均为n-Cc。
双方选择“模仿”还是“创新”, 需要考察创新成本Cc的大小。如果Cc>n-m, 则收益的数量关系是:n>m>n-Cc。在中小企业群生型集群中, 给定企业A为“模仿”, 则企业B的最优选择也是“模仿”, 给定企业A为“创新”, 则企业B的最优选择还是“模仿”, 反之, 给定企业B的选择亦然。因此, 在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中, 上述博弈的纳什均衡是 (模仿, 模仿) 。
如果Cc<n-m, 则收益的数量关系是:n>n-Cc>m。此时, 在中小企业群生型集群中, 给定企业A为“模仿”, 企业B选择“创新”比选择“模仿”所获得利润高n-Cc-m>0;给定企业A为“创新”, 企业B选择“模仿”比选择“创新”所获得的利润高Cc>0。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创新博弈没有纳什均衡解。但是无论企业A作出何种选择, 企业B选择“创新”战略, 结果都较原来 (两者都保持原状) 有所改善;对于企业A也有同样的结果。
由此可见, 在中小企业群生型的产业集群中, 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策略选择与创新行为所支付的成本有关。当创新成本高于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的增量时, 企业的最优选择都是“模仿”;当创新成本低于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的增量时, 企业选择创新, 可以改善利润水平, 企业有创新的动力。因此, 在这种产业集群中高风险的创新活动不会发生, 企业只从事一些低层次的、低成本支出的创新 (比如简单地改变产品样式等) 。
2.2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在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环境下, 企业之间的博弈分为围绕龙头企业生存的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以及龙头企业之间的博弈两类。处于产品价值链同一结点的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均衡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博弈均衡一样。在“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 龙头企业的数量很少但大于一个, 它们所面对的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由于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地位, 围绕它们生存的大量中小型企业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从属的, 龙头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新的产品标准, 中小企业只有无条件适应, 否则就没法生存。所以, 在“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 整个集群的活力取决于龙头企业之间的行为。龙头企业的创新动力决定了该种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 进而决定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使该企业获得比其它企业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技术创新是否会发生, 该种类型的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如何, 可以通过分析寡头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来求解。
我们假定参与博弈的局中人只有两个实力相同的企业A和企业B。两企业在竞争开始是产品时没有差异的, 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均相同, 两企业沿着相同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 若同时成功, 两企业同样平分市场。尽管在集群的环境下, 信息的传递如此迅速, 但是, 龙头企业面对的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 龙头企业拥有很雄厚的实力和控制力, 他们比起中小企业做到创新信息的保密能力更强, 一个企业创新成功, 另一个企业并不会在很短时间内获得相应技术。因此, 若一企业选择“创新”, 另一企业选择“不创新”, 则选择“创新”的企业将会获的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选择“不创新”的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会下降。假定, 博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选择。
在上述假定下, 有如下支付矩阵:
当企业A、B都不进行创新时, 由于实力相同, 得益为 (m, m) , 当某一企业创新而另一企业不创新时, 创新企业的收益为n, 不创新企业的收益为m, 这时, 数量关系为:c>m>a。当双方都进行创新并获得成功时, 双方收益为n。给定企业A“不创新”, 则企业B的最优选择是“创新”, 给定企业A“创新”, 这企业B的最优选择是“创新”, 反之, 企业B的选择亦然。因此, 龙头企业之间的博弈的纳什均衡是 (创新, 创新) 。
2.3 MIMO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在MIMO型产业集群中, 围绕核心企业的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博弈结果和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技术创新博弈结果是一致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与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情形相同。核心企业独家控制了产品价值链的某个或某几个结点, 企业的规模巨大, 实力非常强大, 它控制着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因此, MIMO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完全控制在核心企业的手中, 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动力实际上就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动力。
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 由于核心企业独家垄断了产业链中的某些结点, 不存在与它竞争的第二者, 核心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松地获得垄断利润。在产品市场需求没有发生变化之前, 核心企业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 创新缺乏动力。
从产业本身特点这一角度分析来看, 形成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 说明核心企业所控制的几个产品价值链结点之间存在生产工艺的不可分性或构建企业需要巨额的投资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 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着某种“惰性”。因为, 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本身需要巨额投入, 在企业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下, 希望其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奢望;同时, 创新完成后, 新技术的使用, 可能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在这种性质的产业中, 设备改造的成本是相当高昂, 这也决定了核心企业不会轻易作出“创新”的决策。
3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风险比较分析
产业集群的风险源自两方面, (1) 产业集群外部环境的变化, 比如市场需求萎缩, 产品出口遭受技术、贸易壁垒等, 进而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濒于停产解体, 集群就有衰败瓦解的风险; (2) 产业集群内部, 如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动力等, 导致产业集群状况恶化, 进而导致整个产业集群衰败。虽然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面临同样的风险, 但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 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和抗击风险能力是不同的。比较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异同, 对培育产业集群过程中如何规避和防范风险大有裨益。
3.1 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
在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中, 任何一条产品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结点都是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他们面对的市场是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 各企业以网络化的联系和交易来完成产品生产。由于处于同一产品价值链结点上的企业数量很大, 他们生产的产品、使用的生产工艺和面对的客户是相同的, 而且由于需求的多变性, 一个企业的客户也存在很强的变化, 这就决定了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复杂而不稳定的。在这个网络化的市场联系中, 企业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的风险, 他们形成了弹性的专业化分工, 避免了过度依赖于某一路径的风险。正如Tichy所说, 最优的集群结构是基于相同的知识技能, 集群成员合作一定范围的不同产品和服务, 以不同渠道和方式提供给不同的客户。在这种产业集群中面临的网络型风险主要是可能出现无序的竞争, 出现“柠檬市场”, 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生存。
尽管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 形成了非常细腻的、弹性非常强的分工体系, 能够非常迅速的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整个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但是由于集群内企业个体规模较小、实力不强, 在面临周期性风险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技术的周期性更替等) 时, 他们很难规避。
3.2 MIMO型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
这种产业集群中1个核心企业处于支配地位, 中小企业处于外围或下属, 主要为这个核心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 或根据需要提供专业化产品, 大多进行限制性销售。群内企业, 特别是围绕核心企业周围生存的大量中小企业, 在技术、财务、产品等方面对大企业有非常强的依赖性, 中小企业之间同质性在3种类型的产业集群最低, 企业之间的所有关系中主要是上下游的分工协作。由于中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之间是强联系, 集群与外界的交流较少, 企业之间更多的是采取合作的态度, 企业间的关系是最稳定。但这种稳定却隐藏着较大的风险, 核心企业的绩效便是集群风险的晴雨表, 核心企业衰落之时, 就是集群衰败之时。因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主要是单向知识学习, 小企业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 容易形成资产等资源的专用性, 因此这种形态的网络结构容易导致过度专业化和僵化, 它们之间产生了“路径依赖”。专用性资产之间强大的前后衔接和相互依赖关系, 当某一环节的专用性资产出现问题时, 就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带来整个集群的衰落[3]。
由于核心企业控制着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结点, 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在产业集群兴盛时期, 就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本、科研开发能力。核心企业的规模巨大, 其抗击经营风险能力比中小企业强得多, 所以, 当宏观经济衰退期来临的时候, 核心企业往往能够顺利渡过。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 只要核心企业能够长期存在, 整个产业集群就可以长盛不衰。因此, MIMO型产业集群抗击周期性风险能力最强。
3.3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主题组织结构特征是:几个龙头企业控制产品价值链的一个结点或几个结点, 上下游的任何结点都是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从市场结构角度看, 龙头企业是寡头垄断市场, 大量中小企业是近似完全竞争市场, 产业集群中存在两种市场结构类型。大量中小企业之间以网络化的联系和交易完成产品生产, 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周围, 依赖于龙头企业生存, 他们与龙头企业之间主要的也是单向知识学习。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要低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 尽管也存在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相同的网络性风险, 但是, 网络性风险小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的风险。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使得中小企业在与龙头企业的长期交易中, 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 同样会使中小企业形成较强的资产专用性, 产生了“路径依赖”, 不能够顺应市场变化而变化。一个龙头企业的衰退和消亡, 会使得对该龙头企业产生依赖关系的大量中小企业的死亡, 对整个产业集群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是, 由于龙头企业的数量上有多个, 一个龙头企业的死亡并不至于象MIMO型产业集群那样导致整个产业集群的消亡。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 其主导作用的是几个龙头企业, 它们的兴衰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介于中小企业和MIMO型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之间, 对周期性风险的抵抗能力要强于中小企业, 但是弱于核心企业, 因此, 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介于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与MIMO型产业集群之间。
4 结 论
3种不同的产业集群类型, 在内部企业间的产业分工关系、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集群内部产业分工关系方面: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不论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都高度深化, 集群内形成网络化的分工体系。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存在纵向一体化, 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在分工上具有依赖关系;龙头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强, 存在横向并购的动机, 因此, 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都是粗线条的。MIMO型产业集群中, 核心大企业也存在很强的纵向一体化, 纵向分工不如中小企业群生型集群细腻;核心企业独家垄断市场, 由它控制的结点不存在横向分工。
集群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企业间创新博弈的结果是所有企业都选择模仿, 缺乏原发性、高风险的创新动力, 企业只乐衷于低层次、低成本支出的创新。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依赖于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它们保持旺盛的创新动力, 整个产业集群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最具创新活力。MIMO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行为依赖于核心企业, 而核心企业天生具有很强的创新惰性, 整个产业集群创新动力低落。
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有恶性竞争的网络型风险;同时对周期性风险抵抗能力最弱。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对龙头企业的路径依赖, 容易形成资产的专用性, 导致网络过度僵化的风险;这种产业集群抗击周期性风险能力介于其他两者之间。MIMO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对唯一的一个核心企业的路径依赖性导致的网络风险, 可能给产业集群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产业集群抗击周期性风险能力最强, 经济的周期波动对它的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425
[2].黄中伟.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27~31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因子分析;主导产业
伴随着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战略,各个地区也都采取措施积极响应国家的整体部署,根据自身经济的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海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防止出现林毅夫提出的投资“潮涌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该注意防止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断档”风险[1]。
一、新兴产业的计量指标以及研究概况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理论,他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自于主导部门的冲击力,而这个“主导部门”应有三个主要特征:如何来衡量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特征来衡量、判断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应当是:①区位商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的产业;②它是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带动区内有关产业的发展的产业。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我国各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指标一般可以利用这两个指标。除了以上的两个指标外,张大松认为还可以用产业贡献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评价某地区的某产业。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时,胡振华,黎春秋,熊永清还用到财税支持指标、就业与利税贡献指标等。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综合学者在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等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考虑指标的获取难易程度,本文最终选取了四类共8个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类:①产业竞争力指标:区位商、增长区位商;②产业需求指标:需求收入弹性、出口交货值率;③技术创新指标:工业新产品率、研发强度;④产业互动与集中度指标:产业集中度、资产集中度。综合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代表性,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9个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以及5个高技术产业,其中医药产业为公共部分,因此选取33个行业作为样本。
二、实证研究: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选用2010-2011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利用SPAA社会经济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评价上海市29个工业企业以及5个高技术产业的综合得分,筛选出在这个时间段内综合分数偏高的行业,根据钻石模型的六大要素,具体分析在产业需求、技术条件、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上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备的优劣势。根据指标体系对2010-2011年上海市33个工业行业进行综评价。通过KMO检验,求得KMO值为0.612,超过0.6,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时,sig值为0,小于0.05表明显著,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进行公因子提取,公因子个数提取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标准,第一个是对应特征值大于1的m个因子,第二个是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以上的因子。按每个公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因子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因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行业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观察这33个行业综合得分情况,筛选其中得分和排名较为靠前的行业,可以得出即上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的综合排名情况,从而根据战略新兴产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三、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上海市目前发展的六大高技术产业中恰好包括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上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生物产业综合得分以及单方面得分排名不够靠前,究其原因,除了生物产业集中度不高,也与产业需求不足以及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欠缺有一定关系。上海市应该进行重点突破,极力进行产业化推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培育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政策,大力推进产品市场培育。上海可以参考主要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摘要: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竞争优势;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1.1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此后,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根据国际经验,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1]。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些省份,有很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在产业方面,当前我国的汽车、纺织和医药产业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趋势。浙江省浙东南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加工基地,在不到40km2的区域内,自然集中了50多家企业,生产着全国90%的维生素E和相关中间体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系列抗癌药,2002年仅出口交货值即达50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省绍兴县、杭州市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2]。
1.2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IndustrialPark)是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条件。
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据浙江省经贸委初步统计,全省县市级以上工业园区820个,其中省级以上208个,已建或在建的园区面积72.7万亩,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00多亿元。我国很多乡镇也建立了工业小区,包括乡镇工业园区在内,宁波市的工业园区总数达到127个之多,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总数达到235个之多。
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2000,据对53个高新区内20,796家企业的统计,年末从业人员251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加值2,007亿元、净利润59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2000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达21,896种,其中75%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6个主要高新技术领域。
1.3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启示
1.3.1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第一,资源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吸引了专业化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了专业化信息,形成了专业化市场。第二,分工与协作效应[3]。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4]。第三,区域集聚效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第四,资源共享效应。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工业园区发展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1.3.2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
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同样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以产业集群为显著特征的。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等。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之中,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和工业园区必须围绕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2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苏南案例
2.1苏南案例
近年来,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其中工业园区在苏南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一些成功的工业园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以苏州为例,一个市竟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2002年这些开发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提供的财政收入和实现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的74%、40%和70%以上;园区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了50%。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是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建设8年多来,园区新增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均占到苏州大市20%左右,GDP和财政收入占到12%左右,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与开发初期相比,园区职工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达到2.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4倍,达到7,800元左右,新增就业岗位5万余个。2002年以来,园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7亿元(占全市12.1%),增长39.7%;完成财政收入32.6亿元(占全市11.2%),增长33.7%。苏州工业园的成功与园区企业的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工业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微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疗用品等几个产业。其中微电子信息企业31家,精密机械产业27家,医疗用品产业12家[6]。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有着强大的集聚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地区,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更加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地区的集聚。例如,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围着它转。根据一项调查,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装配材料80%以上就地就能配齐。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这种全方位、高水平、大范围配套的产业集群,可以大大降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成本,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强劲动力。“微盟现象”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集聚效应有多么明显。台湾的微盟电子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主板生产商之一。它之所以到昆山建厂,是因为昆山的出口加工区集中了广志、伦飞志合、神达、英业达等6大笔记本电脑商,年产量占世界市场的1/4,对电脑主板有着巨大的需求量,正好可以“消化”它的产品。而这个投资达25亿元人民币的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自2001年12月动工以来,虽然目前还没有投产,就已经吸引了100多家配套生产服务商来昆山建厂[7]。
随着配套厂商越聚越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苏州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反过来又会吸引众多世界级大厂商的加盟。飞利浦就是被这条“产业链”吸引过来的。在苏州,飞利浦电器所用配件的95%,在周围100km运输圈内都能采购得到。2004年4月,投资10亿美元的飞利浦半导体分装厂又破土动工。特别是日韩及台湾等地的客商还有“抱团”现象。1990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了第一家台资企业,现在则多达1,200多家。上千家企业聚集在一个开发区,绝非简单“1+1=2”。开始是一家制造商,和它上下游的几家配套企业,形成一条小的产业链;小的产业链慢慢变长、变大,于是多条同质产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大的产业集群。产业群的形成,不光使开发区内的各个企业不再是“一盘散沙”,而且,一些功能相似的机构开始合并,一些原来没有的服务相继出现。比如研发。在苏州高新区,75%的企业是电子信息制造,这儿已经成为电子类最新产品的“T型台”和“角斗场”,许多企业都在这儿设立研发机构,捕捉前沿信息,寻找设计灵感。摩托罗拉的中国生产线在天津,但它的0.13微米IC研究中心和手机软件设计中心却设在昆山。再比如金融。在昆山,2,000多家外企一年的进出口额近100亿美元,这么大的外资流量,没有外资银行怎么行?于是,4个外资银行办事处和一家台资银行进驻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了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投资禁忌。还有软件开发、物流、商贸等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在向开发区汇集。开发区在提升地区的产业档次、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在开发区的带动下,苏南已形成了几个大的产业带和主导产业群。一个是沿长江两岸的重化工、新材料工业走廊。目前,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为龙头,长江两岸共有15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年产出规模达上千亿元。
一个是沿沪宁线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着南京、无锡、苏州、昆山、张江高科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带。正是有了这些大的产业聚集带,江苏省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
2.2从苏南案例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从苏南工业园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园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有助于形成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首先,产业集群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成本,有助于集群区内企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以保持在生产和经营处于信息优势的状态。在产业集群区,各种市场信息比较充分,诸如价格行情、供需变化、产品流行样式等,都是容易获得的信息。相对于集群区外的企业而言,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增强竞争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一般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外部性,使得企业可以共享行业内的公共产品,而且容易接近客户。对于集群区内的企业而言,经常有客户找上门来的机会,这就是产业集群带来的外部性的好处。产业聚集的结果实际上为聚集区内所有的企业增加了一笔无形资产,更有利于它们接近客户。
第三,创新促使集群区内的企业更具有生产效率,始终追踪先进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集群区内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制度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同时,集群区的企业又极具模仿性,这种趋向于先进和效率的模仿性能够促使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和好的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创新成了产业发展乃至区域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致使产业始终能保持一个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园区内的产业竞争力。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内的某道生产工序就会逐步分离出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参加到集群的网络之中。专业化分工是保证规模收益递增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的前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更多地体现在其内部有比集群区外企业更加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第五,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由于同类产品生产的集聚和专业市场对全国、对国外的影响力增强,带动了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金融担保业,在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培训、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这些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扩大了产业集群外贸出口能力以及吸引海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能力。
3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多样的。例如,苏南地区的产业集群是依托外资形成的;浙江的产业集群则源于内生的家庭手工业作坊。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不宜照搬某一成功的模式,而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3.1.1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基础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又一可选模式。例如,从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的产业构成上看,虽然它与美国硅谷是类似的产业集群,但是两者之间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有较好的互补性。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自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新竹工业园区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新竹工业园区发展的风险投资的渠道、技术创新激励措施也与美国硅谷不同。从自身优势出发,合理定位,而不是单纯模仿硅谷模式,是新竹工业园区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其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借鉴。
3.1.2依托现有或具有形成可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按照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有外生的,但更多的是内生的。因此,工业园区建设要优先选择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产业集群可能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的地区。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一批所谓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达到工业园区发展之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会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只能建构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
3.1.3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特色工业园区发展不能仅限于所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基于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工业园区发展同样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如波特所说,没有低技术产业,只有低技术生产的产业———关键是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浙江的产业集群几乎都属于传统产业,但是,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却很强。因此,传统产业集聚的特色工业园区仍是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
3.2政府应在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园区中扮演重要角色
建立特色工业园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等多种力量介入,政府作用尤其重要。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境。在这方面,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将帮助政府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就是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好机会。
3.2.1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
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企业间协作,因此,要构建和发展工业园区,就必须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去考虑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与集聚。虽然形成产业集群是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所在,但是,特色工业园区在何地形成却也至关重要。构建工业园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区位的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变量是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因素。特色工业园区的构建应满足产业竞争的长期需要。比如,生产加工型特色工业园区应放到郊区或转移到低成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紧邻人才、科研机构集聚地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该基于本地区已有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
3.2.2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8]。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新建区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新进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对于工业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现在工业园区内产业配套弱的现状,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分解或鼓励其母体公司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通过新公司衍生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和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
3.2.3健全企业服务网络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要鼓励服务机构的专业细分,为服务机构创造市场机会、提供优惠政策,在发展的基础上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这些服务功能弥补政府功能所不及,提高高新区的服务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使协会在产业集群中有最大的亲和力,成为集群中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成为集群联动的组织者。除此之外,还应把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条件、简便创建手续纳入改善服务的范畴。
参考文献: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各个领域。智能农业或信息化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农业产生巨大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农业形态,其显著特征是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信息流调控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在智能农业环境下,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投入主体,并能大幅度提高物质流与能量流的投入效率,智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在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智能农业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智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高级阶段
1.1 智能农业的基本特征
托普物联网指出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CO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渐变过程。智能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对现代农业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高效、集约,其核心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在农业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1.2 智能农业的产业特征
智能农业是一个产业,它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结合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新的农业形态。在智能农业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把人的智慧转变为先进生
产力,通过知识要素的融入,实现有限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效应最大化,使得信息、知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使农业增长方式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向主要依赖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转变。因此,智能农业也是低碳经济时代农业发展形态的必然选择,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愿望。1.3 现代的智能农业
智能农业被列入政府主导推动的新兴产业,表明智能农业时代的到来,智能农业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使现代农业的内涵更加丰富,时代性更加鲜明,先进性更加突出,必将极大地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物联网技术是智能农业的重要支撑
物联网是以感知、识别、传递、分析、测控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活动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其特征是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因此,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既是智能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强大技术支撑,同时,智能农业的发展也将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无限广阔的市场。
物联网四大技术
2.1 物联网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智能装备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联网等技术是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安全的重要支撑。
这些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可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等环节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数据共享,以保证产前正确规划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中精细管理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效;产后高效流通并实现安全追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会解决一系列在广域空间分布的信息获取、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与互联、面向不同应用需求和不同应用环境的智能决策系统集成的科学技术问题,将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也将为培育物联网农业应用相关新兴技术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无限的商机。农业物联网在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农业系统构造图
2.2 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
应用各种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广泛地采集人和自然界各种属性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各级政府管理者、农民、农业科技人员等“人与人”相联,进而拓展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和物流等“人与物”相连,以及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相联,并实现即时感知、互联互通和高度智能化。2.3 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管理水平
在农业生产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报送。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农业生产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土壤养分、pH 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 浓度等,为农作物大田生产和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不仅可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2.4 物联网技术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应用电子标签、条码、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2.5 物联网技术推动新农村建设
通过互联网长距离信息传输与接近终端小范围无线传感节点物联网的结合,可实现农村信息最后落脚点的解决,真正让信息进村入户,把农村远程教育培训、数字图书馆推送到偏远村庄,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农村科技文化的普及,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智能农业是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
3.1 农业的重要地位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理念营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3.2 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国家在加快推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本身是“露天工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生长因子的控制水平不高,农业生产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动物疫情变化的突发性难以掌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提高,农产品价格不确定,农民收益不稳定。
二是产业化发展水平还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的农业高效规模化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总体上看,生产与消费脱节,经营与市场分离,土地利用分散,农民与市民分隔等状况还未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还未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紧密链接,生产、流通、消费相互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是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管理、监控等各个环节的应用不够广泛,缺少典型示范。智能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压力较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难以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五是农业的功能单一,农业的生产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休闲功能等综合功能远未协调发展起来,农业服务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外延功能潜力有待大力挖掘和开发利用,着力提高农业的品牌效应、区域特色和综合竞争力。
农业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的应用将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有效手段。在江苏农业资源十分匮乏、劳动力资源十分紧缺的省情下,加强智能农业的应用,对于突破江苏农业产业发展瓶颈,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动植物生产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智能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构建以物联网技术装备为基础、高新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贡献。4.1 农业自然资源与产地环境智能监测研究与应用
充分应用物联网感知、监测与智能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农产品生产源头自然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网络,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域特征和类别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估模型,集成开发作物生长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综合知识系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保障。环境资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适用于大田环境的关键参数传感器产业化集成技术,服务于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地理环境参数的提取与重构技,复杂地理环境下农业物联网多维模型的实时交互与协同技术基于空基传感器组网的区域尺度农业主要灾害因子快速获取技术空地传感器网络支持下的农业多源数据同化与时空尺度转换技术。
4.2 农作物生产生命周期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建设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为目标,以有机粮食生产、设施园艺生产(蔬菜、食用菌、花卉)、设施养殖业生产(畜禽、水产)等为实施对象,集成应用物联网实时感知与监测技术、自组织通信网络技术、智能管理决策技术、综合信息服务技术、云计算与云服务技术等,建设较大规模的以物联网技术装备综合应用为显著特征、与高效集约、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相结合的高水平智能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对主要作物生长信息实时感知、智能诊断、精确调控与智慧管理,以引领设施作物向高产出、高效益、安全优质、低碳环保方向发展。4.3 农产品质量安全物联网技术研究
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目标,应用物联网溯源与质量控制技术,对示范区农业资源与生长环境
实施智能监控,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对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产品产后初加工、包装、物流、配送实施全程智能跟踪标识,构建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从生产到消费全领域的集中管控质量认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安全保障。4.3 农产品质量安全物联网技术研究
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目标,应用物联网溯源与质量控制技术,对示范区农业资源与生长环境实施智能监控,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对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产品产后初加工、包装、物流、配送实施全程智能跟踪标识,构建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从生产到消费全领域的集中管控质量认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安全保障。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溯源需求,从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仓储、零售及消费等各环节对农产品状态进行跟踪与控制,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过程跟踪与追溯。
4.4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综合运用智能推送技术、自组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触摸屏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广大农民,实现农村综合信息智能推送服务。主要内容包括:
①开发农村信息智能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集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农业远程视频诊断、农村信息定制服务、农民电话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切实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②以简化直观、易用方便为特点,以农村社区(村)或农业企业建立信息终端服务站点,以智能触摸屏一体机作为载体,研制适用于农民使用的“农村信息一点通”配套信息服务终端新技术产品;
③以集成化的农业知识库群为信息资源保障,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构建信息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对前台应用系统的数据支持和集中管理,以及信息的发布和内部传递,集信息推送、资源管理、终端远程维护等功能为一体。
④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应用基地,利用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开展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农业远程视频诊断、电话热线咨询等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实现对农村社区(村)、专业合作组织
等信息智能推送服务,以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产业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形成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型农村信息服务运行机制。4.5 强化农村智能化信息服务
农村信息化服务是发展智能农业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始终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加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科技资源优势,着力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为广大农村不断提供现代科技信息、市场经济信息和先进文化信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要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与技术推广信息终端服务体系和网络。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集成化的信息技术产品,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者提供便捷、快速、简易、实用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服务终端产品。以全省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保障。不断强化信息服务手段,转变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农村现代科技服务水平。
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智能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触摸屏、显示屏等媒介,以村、镇、农村社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科技园区、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等公共场所为重点,为广大农民和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
四是要从政策层面上设计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投入、投资机制和创新、服务激励机制,如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以支持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服务模式创新活动为重点,引导全省科研院所、高校和 IT 企业的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向农村汇聚,促进现代信息科技向农村转移,不断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参照农业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办法,建立农村信息服务补贴制度,对开展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的机构和农村种养殖大户等,政府给予适当的信息资费的补贴。4.6 发展特色智能农业观光旅游产业
在农业产业服务领域,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科普等有机结合进来,吸引市民到乡村与村民共同开展参与式农业生产,订制农产品,体验生产劳动,监控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城市与乡村融合、农民与市民互动,生产与消费联结,推动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业态,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规划实施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现代农业参与式观光旅游产业示范区,以生态休闲、科普教育、认养订购、农耕文化等为特色服务产品,构建生产者、消费者、观光客三位一体的新型产业链。4.7 创新新型智能农业产业服务商业模式
以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为驱动,以市场消费为主导,以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为目标,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构建新型农业产业服务商业模式。对示范区域农业相关物理资源和信息资
源进行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构建贯穿整个农业生产、物流、经营领域的多元投资建设模式、智能化管理模式、产业化服务模式,形成服务公众、农民受惠、企业得益的聚合式产业价值链。
4.8 探索智能农业经营业态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汽车产业相关的研究生众多,但是培养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没有根据学校、学生、地方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造成了培养出的研究生综合素质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复合型人才在获得不同方面知识、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能活学活用,能完成复杂的多学科、多知识点混合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只会解决所从事的单一方面的问题。譬如,汽车产业作为机电业等高度一体化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汽车所涉及的高水平的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需要涉猎面广、考虑问题周到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交叉学科的人才能够很好地匹配各方面的知识参数,以求汽车品质达到最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旧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针对目前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理论水平不高、技术能力单一、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以高水平、具有前瞻性的科研项目为牵引,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融入汽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当中,改变原来单纯依靠机械或汽车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真正实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此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确保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通常是基于现在的诸多不完善或者不合理的限制,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目标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同在,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找到自己合适的切入点提示和发展自己。根据学校情况、学校地方合作企业的情况、教育培养模式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这都是学校、企业、社会发展的很好的动力所在。
三、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企业壮大、国家富强的强有力的饯行者和引导者。上世纪末以来,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改革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生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更应该体现在能活学活用各种知识、技能上,形成独立的思想,有实际动手能力,敢想,敢做,而且要做的好,做的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最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重中之重,真正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受工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还是强调理论的创建,强调论文的发表,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因此,汽车研究生的培养有必要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多多讲授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多邀请前沿的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如讲座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研究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管理和课程改革。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让学生和教师的意见能充分考虑进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制度中去。让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综合评价更加合理、科学、到位,让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得到认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同时,教师的评价和任用也很关键,把合适和优秀的教师分配到学生最需要的教学中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课程的编排上,应当紧跟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最需要的前沿,而不像过去那样局限于所谓知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所学知识的重点和突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核心的知识。同时,教学方式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老师一通讲,学生只管听的模式。转变教学与指导方式,从“师傅带徒弟式”向“协作式”转变。教学上多提炼精华,探讨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一些汽车工程实际应用接触多、经验丰富、接触广的教师多传授个人的学习、心得和研究精华,让学习方法深入人心,切实提高汽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新型培养模式要求大力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推行研讨式教学法,每位任课教师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个人学习和研究的精华、心得传授给学生,切实提高汽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
3.研究生生源改革。招生和录取方面,多淡化凭成绩论成败的因素,增加复试阶段对学生综合考虑的因素,从学生的知识面广度、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进行考查。同时,让一些有理想和志向深造的研究生继续往博士层面的目标发展。把真正有志于从事汽车行业并且态度良好、努力拼搏、动手能力强的这部分考生纳入录取的对象。
4.教师水平的提高。应加大对汽车工程类研究生教育的财力和师资的投入,提供好的、适合的条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留在学校担任教师、教授。我国对于汽车类的研究生培养往往是轻实践而重视理论,大大地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的学生真正到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力不从心的,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相当一部分教师跟实际汽车工程接触较少,教学方式单一,因此,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的汽车工程经验的优秀教师成为了培养高水平汽车类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为了吸引或者培养优秀的教师,让教师与汽车类企业多多交流与合作,为教师创造好的条件,多多组织针对教师的汽车方向培训。可以聘任一些汽车工程类的优秀的一线高级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而与汽车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面经验丰富的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很好模式。
5.提高人才综合质量。把汽车类研究生的德育培养纳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范畴,把学生的良好伦理道德、健康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管包含进来,加入对研究生的品德培育。这是优秀的研究生质量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懂技术而不懂做人处事的缺陷型人才。
6.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加强实践训练,从校内理论学习、技术开发向校外实践锻炼延伸。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以分数论英雄”,学生为追求表面的分数而长期囿于书本,导致普遍缺少知识创新意识,抑制了特殊人才的出现,“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二是“歧视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人,而那些懂得怎样动手的人恰恰是中国最最需要的人才”。着眼于培育汽车类应用型人才方面,我国高校应当调整单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而也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多样化方面,而不是单一的学术性标准,而更多地考虑诸如创新技能、动手技能、技术开发技能、市场拓展技能等综合素质。在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等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尤其在硕士层次,专业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大大超过科学学位的获得者人数。培养会学习、会应用、会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问题的汽车类研究生很有必要。
7.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用产学研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汽车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不足,是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观念和创新精神只有在市场经营实践中,在与企业生产结合过程中才能形成。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只有在真实的、复杂的实际环境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导师不用依赖学校或者国家的有限资源,拓宽出路,为汽车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际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经费进行研究,同时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应用和学习的平台。
四、结语
首先在教科书上对价值工程是这样定义的: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简称VE) 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美国, 是一项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 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有用。它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 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 不断创新, 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的价值。其主要思想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 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 , 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价值工程涉及到功能、成本、价值三个基本要素。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价值=功能/成本, 即V=F/C从公式中得知, 可以从下列途径提高产品的价值:
1功能不变, 成本降低
有关资料统计: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东莞等城市的房价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下调。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 继多个月份出现涨幅回落之后, 今年5月份,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的环比涨幅又分别回落0.6和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万科、招商、和记黄埔地产等地产商为加快资金周转纷纷调低价格、打折销售。同时一些炒家为尽快脱手、回笼资金, 也大幅降低房价进行抛售。
2功能提高, 成本不变
房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受政策的影响很大, 政府对房价的限制、贷款利率的规定、土地供应量的控制、土地使用的约束、环境保护的要求, 以及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和税收的控制等, 都会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构成风险。项目的开发类型定位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房地产土建工程一旦完成, 很难幅度被削减, 通常营销费用在1~2%之间, 有些楼盘甚至更低。
4功能大幅度提高, 成本略有提高
5功能略有下降, 成本大幅度下降
以上五点都是可以在房地产现状管理中应用的。
由此来看, 目前, 我国房地产商目前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据相关经济学家分析, 目前我国房地产商面临5000亿元以上的资金缺口。一些中小地产商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 近年来, 房贷一直被我国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 各大银行为了争夺此项业务展开恶性竞争, 不断降低门槛, 导致房贷规模成倍扩大。房贷业务“一枝独秀”的繁荣背后, 是潜在的巨大风险。据统计, 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 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 而个人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 占全部购房总数的比例高达90%,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系在金融机构身上。并且, 由于房价下跌, 一些购房者将拒绝偿还银行贷款。而这些风险最终无疑都会转嫁给银行, 从而导致我国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加剧我国经济波动。
要想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下做好管理就要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做好应对。现在紧缩政策下房地产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大, 成交量萎缩, 空置率上升, 要做好这个价值工程就要:
第一, 重视可行性研究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 应充分搜集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 实地考察和调查, 获得详实的数据, 做好项目的市场分析、财务评估、人力资源分析、项目的敏感因素评估, 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盈利的可能性,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这个盈利是最重要的。例如根据竞争对手设计不同建筑模型、根据设计顾客群体多样的户型、根据项目的市场销售潜力设计多样优惠活动。
第二, 重视工程质量
房地产作为开发项目的最终产品, 既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价值, 又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因而, 重视工程质量, 对保证产品质量、保障用户使用价值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加强投资环境预测
加强投资环境预测, 选择最佳投资区位投资区位的选择对减少投资风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 第二是区位, 第三还是区位。房地产投资区位的选择除了要从宏观上考虑分析外, 更多的是从微观即城市内部选择最佳区位。通常进行最佳区位的选择应从四方面分析:a.地理位置;b.交通、商贸状况及水、电通达情况;c.社会状况;d.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房地产投资类型, 其区位价值决定因素又具有不同特征, 必须分而析之, 从而做出利于决策目标的选择。
所以要做好房地产的开发就要进行创新, 绿色地产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循环经济, 节能经济, 环保经济提升房地产市场占有率。把传统的地产解放出来, 实行多元化, 多条腿走路, 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应该会走向一个健康发展之路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制改革研究院等联合研究组.国家竞争力发展报告[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彭丽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1) .
[3]赵世强.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摘 要 本文通过SWOT模式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依据SWOT模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提供客观的发展决策,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品牌 SWOT分析 品牌战略决策
品牌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性消费的一个标准,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的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同理,文化产业品牌也是识别不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品牌战略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发达国家,其文化品牌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品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得到了印证。
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分割的速度也很快,没有优势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就必然处于劣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品牌涌人我国,我国文化产业要想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全力打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
一、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分清利弊的方法。SWOT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的缩写。
(一)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优势(Strength)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汇集了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等,我国的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非常丰富。从远古时期,到第一个王朝的建立,再到最后一个王朝的灭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夏商的甲骨文、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而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品牌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劣势(Weakness)
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中国在文化政策法规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二是市场竞争力较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数量多、规模较小的现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产业规模的优势,从而在竞争力和经营规模上处于劣势;三是品牌意识较弱。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典型的是2008年热播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将中国的国宝和中国的功夫结合起来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美国;四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是现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高新技术的应用,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很有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五是综合性人才匮乏。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以创造性为主体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机会(Opportunity)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发展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些表述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一扶持计划,是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最好机遇,也是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最好机遇。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的制作上,先进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还催生出很多新兴的文化业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营销和传播途径更加的多样化,传播更迅速,这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威胁(Threat)
世界经济开放,中国经济的腾飞虽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但是同时也带来威胁和挑战。中国市场的开放让世界文化涌入到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来,于是许多国外的文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中国市场,使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发展的道路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美国的电影产业、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长期以来占居了中国较大的市场份额,威胁到中国本土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
二、SWOT模型下的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决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文化产业品牌化的发展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为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
(一)S—O战略
在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的过程中,当具有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时,应在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以及高新技术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完善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借鉴发达国家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成功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我国自己的文化产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政策扶持、专项资金投入等支持优秀品牌的创建,运用法律手段净化文化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全力打造行业品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W—O战略
在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内部的劣势,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充分利用外部机会,通过改善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大环境,整合我国文化产业资源,树立我国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内部劣势的抑制性作用。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发展龙头文化产业,打造龙头文化企业。以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奠定基础。
(三)S—T战略
深入分析不利环境,尽量回避外部威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敢于挑战威胁,在我国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特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加强文化形象的理念设计,精心策划一批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打造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精品,让国人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四)W—T战略
面对内部的劣势和外部环境威胁时,要积极的分析环境,找出不足,克服不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开威胁,寻求出路。应改变SWOT分析模式中的相关要素,使此组合向其他组合转换,变内部劣势为优势,变外部威胁为机会。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大力宣传我国的文化产品,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为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打下思想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贯穿到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科技和效率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把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打造优势品牌的一项战略任务。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明确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从而能够对品牌战略的实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克服劣势,避免威胁,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客观的战略决策,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参考文献:
【基于产业链的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基于行为因素的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研究07-09
基于SWOT分析的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07-28
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创新教育体系研究论文11-01
浅谈基于.NET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09-23
基于dm广告的研究06-01
基于教学创新的有机化学论文11-11
基于本体理论的档案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