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文献指导课程多平台同步云实践探索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阶段,加快“云教学”的常态化建设是教育部提出的新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是一门互动性强、形成性评价丰富的“致远荣誉博士”研究生必修课课程,传统的在线教学形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目标。该研究在疫情期间设计了一系列“多平台同步云实践”的教学活动,以期达到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教学效果。在学期末与线下教学的比较中,该次在线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基本一致,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后疫情时期该课程实现混合式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经验保障,也为课程未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拓宽思路。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策略探索;混合在线教学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2020年4月28日指出:要加快在线教学由“新鲜感”向“新常态”的转变。文章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运用多平台同步云教学实践,在进行同步教学法教学策略探索和学期末评价在线教学效果的同时,为疫情常态化阶段进一步建设混合在线课程提供经验和基础,并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在线教学的建设提供参考。

1教学法的选择

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积极作用与发展趋势[1],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学势在必行。同步教学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在线信息技术同步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2],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实时参与到等同于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授课模式可以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也可以是单纯的线上教学。同步线上教学结合了真实与虚拟学习情境,实现了同步学习,克服了网络异步教学的弊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3-4]。

“医学科学文献导读”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致远荣誉计划”博士生的必修课,紧密对标“致远荣誉计划”的培养目标:即通过有专业影响力的国际化导师培养一批具有宽阔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勇于担当的卓越医学科学领军人才。课程自2019年5月开课,至今已运行两年。在2020年“共克时坚”的特殊时期,为保障教学效果,该课程采用“ZOOM、超星泛雅和Turnitin”三种功能互补的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在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建设了课程网站,制作了在线和信号转导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四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持续两周。课程第一周由卓越医学科学家对前沿科研论文进行导读;第二周实施翻转课堂,由学生分组对科研论文进行汇报和讨论。每个模块结束后,学生撰写800字英文评述。

2020学年“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授课全部为线上教学。其中,教师导读和学生汇报借助“ZOOM”平台,采用同步线上教学方式,授课、汇报、分组讨论互动及教师点评场景均模拟真实课堂。而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拓展阅读材料、课件、授课视频及课后英文评述作业等则借助另外两个线上教学系统:超星泛雅“一平三端”平台和Turnitin系统发布和管理(课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3教学实施策略

2.3.1ZOOM实现同步教学主课堂网络直播会议系统ZOOM具有反应快速、简单易用、稳定可靠、PC端和移动端都可观看、最大限度模拟现场课堂教学等特授课影音资料,实践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活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原理,是目前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教学方法[5-11],也是后疫情时期“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的建设方向。

2课程的“云”实施策略

2.1课程对象

该次研究的课程对象包括2020学年线上授课的37名2019级致远荣誉博士研究生和2019学年线下授课的29名2018级致远荣誉博士研究生。

2.2课程设计思路

“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共设置蛋白质修饰与信号转导、肿瘤的病理生理学与治疗学基础、免疫调控色12-13。该课程教师授课和学生汇报均采用ZOOM线上同步直播,且在翻转课堂学生文献汇报部分,利用ZOOM进行分组讨论(如图2所示)。ZOOM的录像功能不仅可录制主会场内容,还能分别录制分组讨论内容。

2.3.2超星平台和Turnitin系统管理教学过程为弥补ZOOM直播课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不足,该课程将ZOOM与超星泛雅“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14-16]和Turnitin在线论文查重系统结合,前者实现线上课程资料共享、课前作业督促预习、授课视频上传帮助复习等功能,后者实现警示学生英文评述撰写中科学诚信和提升英文写作能力等功能。

课程团队在超星平台上建设了“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网站。教师在课前将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文献、课程PPT、拓展阅读资料、预习作业等资料上传至超星平台,学生可通过学生端下载学习。ZOOM平台得到的线上同步授课视频也可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同时,也为两个讨论小组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机会。

学生的英文评述作业在Turnitin系统上传并批改。

Turnitin是全球权威的剽窃检测系统,目前已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100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广泛使用,但国内大学应用尚不普及[17-19]。与数据库信息比对分析后,Turnitin可给出一份包含相似度比例(重复率)等信息的原创性报告;同时,Turnitin还有英语文法检测(e-rater)功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2.3.3期末成绩的形成性评价

该课程以4次英文评述(每次12.5分)及4次文献导读汇报(每次12.5分)成绩之和为期末总成绩,且学生文献汇报环节中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各占40.0%和60.0%比重。由此将学业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转变为集学习成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等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模式,更加科学、有效地督促学生主动学习。2.3.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22.0(IBMcorpora-tio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ɑ=0.05。

3课程“云”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3.1与线下课程期末成绩的比较

课程结束后,获得学生4次文献汇报成绩、4次英文评述成绩及二者相加后得到的期末总成绩,与2019学年“医学科学文献导读”线下授课模式下学生成绩做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线下和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各项学习成绩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2与线下课程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比较

应用问卷星获取学生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用于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评述以及准备文献汇报的时长,以衡量学生学习难度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其中,2019学年发放问卷29份,回收29份;2020学年发放问卷37份,回收36份。比较数据显示,两学年课程结束时学生的文献阅读时间、英文评述撰写时间和文献汇报准备时间均较课程开始时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2020学年在英文评述撰写和文献汇报准备上所用时间在授课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表明课程学习后学习者主观认为的课程难度下降,体现出学习者英文阅读和撰写能力、学术报告和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提升,且线下和线上教学趋势一致。

从整体上看,2020学年课程的难度,包括文献阅读、英文评述撰写、汇报准备均较上一学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为相应学习所需的时间更长),其中撰写英文评述所用时间两学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提示线上教学缺少师生互动及学生间有效沟通的缺点,可能影响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各环节。

此外,问卷调查还显示,2020学年有26.3%(2019学年为20.0%)的学生认为文献难度较大或作业负担较重;有21.1%(2019学年为15.0%)的学生期望得到教师对评述作业更多的指导,进一步说明线上教学期间学生主观上认为作业更难: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完成。

3.3学生对线上教学学习效果的反馈

问卷星收集的2020学年学生对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进一步显示,约62.0%的学生认为线上同步教学与线下教学基本等效;19.0%的学生认为线上课程更优,优点包括课程资源可回看、直播可实时截图做笔记、线上授课语音及屏幕更清晰及发言时压力更小等;另有19.0%的学生认为线上课程劣于线下课程,缺点包括临场感和互动感不佳、小组讨论困难和听课更容易分心等方面。

4结论

该课程“云”实践的教学效果分析表明:线上同步教学创造了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环境,减少了疫情特殊时期师生身处异地对教学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ZOOM+超星“一平三端”+Turnitin三位一体的同步线上授课达到了基本接近于线下教学效果的预期教学目标。

5结束语

“医学科学文献导读”课程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致远荣誉博士”和“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专业必修课。疫情期间,课程实践了多个教学平台的有机结合,既充分考虑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临场感,又增加对学生完整学习过程的监控。与前一学年线下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亦显示出“同步直播”基本接近于“面对面教学”的效果,且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得到显著提升,完整的线上教学资料和课程视频也将成为今后建设“混合式课程”的重要资源。课程通过“全过程、多维度教学”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实践,提升了挑战度、创新性和高阶性,向增进教学质量的目标更进一步,为打造一流“金课”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思路;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基础医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或教改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1]姚雪迎.“互联网+课堂”信息时代翻转式教学模式浅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0(2):52-54.

[2]BowerM,DalgarnoB,KennedyGE,etal.DesignAndim-plementationFactorsinBlendedSynchronousLearningEnvironments:OutcomesFromAcross-CaseAnalysis[J].Compu&Edu,2015(86):1-17.

[3]袁文鑫.“互联网+”时代高校“三方两线”同步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7):84-85.

[4]GarrisonDR,AndersonT,ArcherW.CriticalInquiryinaText-BasedEnvironment:ComputerConferencinginHig-herEducation[J].InterandHigherEdu,1999,2(2):87-105.

[5]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42-43.

[6]孙燕,高璐,马丽香.混合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J].解剖学杂志,2019,42(6):60-612.

[7]仇笑笑.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9(11):41-43.

[8]张世静.混合式教学在传染病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51):194-195.

[9]吕叶辉,吴学平,王新艳,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改革实践:以正常人体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24(37):51-53.

[10]逯行,朱向彤.基于全网络空间的在线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3):37-40.

[11]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12]黄武胜,王毅.基于ZOOM直播软件下的中小学生线上辅导研究[J].科技文汇,2020,1(上):142-143.

[13]蔡磊.利用Zoom在线会议系统创新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生物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6,3(1):71-74.

[14]赵露.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一平三端”的精准化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7(15):183-184.

[15]孙银宇,史建俊,李瑞锋,等.“一平三端”教学系统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9(12):96-97.

[16]陈传斌.基于“一平三端”的高校“四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综合英语为例[J].邯郸学院学报,2019,12(29):120-126.

上一篇:论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景观下一篇: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