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学典籍与文化十论中的关教事略论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通过典籍、生命、疾病、养生和本草五个专题,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进行了重点阐发。从中医教育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中医典籍学习对于全面了解中医知识体系以及中医传承发展的意义所在;以生命观展现中西医学与文化的差异,将中医学的生命观作为理解与把握中医学理论特质的重点与核心;以疾病、养生、本草三个专题为切入点,阐发了医学与人文双重视野对于理解和发展中医的重要性。该书对于弥补现行中医教材体系的部分知识缺失,推动中医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中医教育;医学人文;书评

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文集·赠薛子长》中说过:“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a就著述立意而论,刘鹏博士的《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正是冲着叶氏提出的“教事”目标,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的教化、启迪而写的。2020年,他的这本书已被广州中医药大学确定为学生公选课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全国中医药院校首设的基础医学成果进课堂的实践成果。一位80后年轻人,能在中国医学史、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迅速成长为杏林青年学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是否可以从作者的著作中了解到一些他与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情缘和为此不断付出的足迹,不妨试着说来。

一、选准传习基点,从中医药文化教育切入

关于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以下简称《十讲》)在前言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中医学的形成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休戚相关。”并引用谢观的话进一步论证说:“自西周以前为萌芽之期,春秋战国为成熟之期,两汉之世为专门传授时期,魏晋至唐为蒐葺残缺之期,两宋至明为新说代兴之期,起自明末,盛于有清,为主张复古之期。此一切学术皆然,而医学亦莫能外也。”b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中医药文化传习的基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传习的载体是以中医古籍为主体的记录中国文化的典籍。《十讲》首开《典籍》一篇,重点介绍了中医古籍版本的基本形制,阅读中医古籍的一般知识储备和常用方法等,引导读者入境。中医的典籍很多,迄今在图书馆可见到的就超过1万余种,一般人一生中都是难以全部阅读的。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建议医理类古籍从读《黄帝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等入门,诊断类古籍从《望诊遵经》《濒湖脉学》《敖氏伤寒金镜录》等读起,本草方书类古籍以《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汤头歌诀》《医方考》《医方集解》等为首选,临证类古籍以《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临证指南医案》等为重点。其他涉及临床各科的典籍各有侧重,书中都有述及,作者重点推荐了金元四大家的著作、清代的《医宗金鉴》和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及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医案医话类读本。而且,所列要籍皆推荐了校注质量较高的通行本,方便得其善者而阅。他针对学生开方,呼吁“若想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传统特质所在,就必须回归到中医古籍文本”。读古籍好比玩拼图游戏,“即便是古籍中一句话,也要拿得出来、放得回去,从它所处的文本拼图中去解读他的内涵”。《十讲》就是这样徐徐言之,娓娓道之,夹叙夹议,把中医文化的回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熔于一炉,把中医典籍传习这个基点提高到关系中医命运的高度,其体现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溢于言表、走出书外。

二、固守传承重点,以中医药文化教育立本

中医学传承的重点,即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涉及中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十讲》的答案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为此,该书专设“生命”一篇,以身体观为靶向,重点分析了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与嬗变,呈现了中西医学与文化在认知生命问题上的视野选择、焦点关注等层面的明显差异,启发读者思考。人体与自然、社会与科学,在中医学中如胶似漆、难分难解,互为体用、相映生辉,这是以中医学为典型代表符号的中国文化的特质所决定的。中医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生命科学的早期表达。这一思想大体可概括为人本、人性、人文三个方面:人本思想,强调人的生存权利和崇高地位,即生命至上的宗旨,追求贵人贱物、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换句话说,中医的行为目的不仅是治疗肉体上的疾病,而且是保护和延续鲜活的生命。“中国人不是不知道人的肉体属性,只是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这里”。人性思想,就是重视人的本性、天性、思想性,强调医学行为要立足于为人,重视人的需求、重视活体因素和传承扬善忌恶的理念。换句话说,有思想的人与分割了的细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中医更关注的是人的“形神统一体”,医学不能滑向见物不见人的“物化”歧路。人文思想,就是注重人的生存环境,突出“生命个体处于宇宙时空之中,身体亦成为宇宙时空的一部分”的思想。人与天地共参,人体的小世界与天地的大世界是“天人合一”的共同体,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的。换句话说,医学面对的是自然人、社会人,而不是机械人、木头人。著名文化学者钱穆先生评价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a。《十讲》就是这样谈天道地、论东说西、且说且议,展示了中医学认识论中的核心理念、核心成分、核心价值和为生命科学的不断完善、进步提供的可参照的优质模板。

三、把控传播要点,让中医药文化教育落地

通常以为,中医药文化的构成包括文化理念、文化实践、文化环境三个层面,作为与医学目的直接相关的医学实践,自然是中医药文化引领、渗透、应用最广泛、最深入、最贴近生活的领域。鉴此,《十讲》安排了三篇六节的篇幅来表达这一主题,带领读者跟进:在“疾病”篇,作者提出疾病是一种医学与文化共同建构的观点。指出疾病的内涵远不止纯医学技术视角下的阐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往往会赋予疾病诸多附加意义。不同医家、不同学术流派的倾向性用药,也包含着医学技术之外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在“养生”篇,作者从《庄子·养生主》《汉书·艺文志》等传统文化典籍入笔,分析了养生的历史源流,建议以《黄帝内经》的主题论断为核心,后世医家的相关论述为辅助,兼陈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养生思想,共同绘制出可供现代人掌握的中医养生坐标。中医提倡“辨证施养”,将养生与进补混为一谈不是中医的理念,正所谓“药能中病,大黄为圣剂;药不中病,人参亦鸩毒,服药者可不慎乎?”a在“本草”篇,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本草传统的形成,既离不开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药物功效的累积认识,又与不同时期用不同药性理论来阐释功效机制的博物学传统密切相关。近代以来,受西方药物学分类方法影响而形成的以功效分类本草的定例是欠全面的。清代医家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提出的“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资之疗效”b的八个“或”字,已为开辟多元化阐释药物功能的认知途径提供了有益的思维模式。《十讲》就是这样探颐求索、引古证今、左右开合,把中医药文化体现在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再生中的宝藏进行了充分的梳理和挖掘,对中医学体系的完整表述提供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建议。

《十讲》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讲以来,已经在岭南学子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书的出版,势必会迅速将这股文化传播之风汇入到全国新一代青年中正在日益兴起的中医药文化回归的意识流和波澜壮阔的中华优秀文化全面复兴的浪潮之中,与时代共进,给国学添彩,为中医增辉!

上一篇:基于时空相关性的公交大数据清理下一篇:关于建设BOT项目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