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11篇)
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8号)及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临床科室发展情况,经院委会讨论决定,我院妇科作为重点科室,将从设备、诊疗环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加以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科室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我院妇科现有主任中医师一名,在治疗月经病、妊娠产后病、不孕不育症及妇科尽杂病等疾病已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诊疗体系,经过1-3年建设,目标为:中医学科建设为先导,中西医结合为主体,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竞争能力为根本,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突出质量、保证安全、加强服务、细化管理。我院在建设周期内将妇科建设成为县级以上重点学科,拥有床位30张,以不孕不育、盆腔炎及先兆流产、妇科微创手术等重点专病为发展方向,诊疗技术优势明显、人才梯队合理、专科设备齐全的县域内一流中医特色专科。
(二)具体建设指标
1、床位:专科床位扩展到30张;
2、人员:形成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至6名的技术队伍;
3、诊室:新添无痛微管人流手术室一间、阴道镜诊疗室一间;
4、设备:添加宫腔-输卵管氧化氢声学诊断仪一台、宫腹腔镜一套;
5、检测项目:努力新增开展院内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精液分析等检测项目。
二、加强领导
成立由院长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和科主任为成员的重点专科创建组,做到统筹有序、重点扶持、特事特办,保障建设进度和力度。
三、科室建设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妇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培养和引进杰出人才;
2、建设创新型团队;
3、加强外出进修培训;
4、加强传、帮、带的培训模式。
(二)妇科建设的措施:
1、完善管理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教育科室成员树立发展观念、法制观念,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关于医院量化考核工作方面的医疗卫生法规,修订科室管理细则,进一步理顺科室管理机制,使科室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为科室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2、构筑人才高地
逐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科室人员的素质,分批有针对性的选派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逐渐引进高学历人才,以加强临床科研力量。突出骨干人员作用,确立每位医生的主攻方向,使之在本科的某一方向上有所擅长,逐步形成学科发展的新支撑点;培养名中医,使个人发展和医院、科室的发展有机结合,为实现学科发展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3、占领技术制高点
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必须不断有新的、好的技术支持,在不育不孕、盆腔炎、先兆流产等治疗方面研究领先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进治疗方案,争取再出新业绩,在传统医学治疗基础上,将外敷、灌肠等中医适宜治疗法引入治疗,提高疗效,此外注重中西医结合,将妇科的微创手术作为重点加以建设。
4、鼓励科研,开展学术总结和创新
以科研为先导,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每年至少1项,鼓励科室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科内每年至少发表论文2篇以上,创中医特色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力争形成一批深受病员的新中医特色疗法,为学科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四、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辩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辩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诊应用中医治疗技术、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五、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
妇科环境形象建设,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妇科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一、集中力量, 努力打造重点专科
(一) 明确目标, 科学规划
根据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发展现状,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经过3至5年的努力, 在现有针灸室、骨伤按摩室、肛肠诊断室3个中医诊室的基础上, 组建康复科和肛肠科两个重点专科, 并确保康复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 力争使肛肠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使各重点科室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 能够适应医疗市场竞争, 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二) 增加投入, 保障实施
在专科建设中, 对重点专科实行四优先原则:优势专业与重点专科采取优惠政策, 包括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医院提取本年度业务收入的3%, 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建设的专项基金, 对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进行优先、重点配置, 对优势专业与学科所需人才, 进行优先引进。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 使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 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优势。
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 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 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提供开展该学科研究的专项经费, 并制定有该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规划和目标, 并制定经院务会通过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积极培养人才, 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一) 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技术进步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 要创一流学科, 必建一流梯队。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全面启动科教兴院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 重视和加快学科带头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专科医务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种学术活动和培训。
积极配合卫生系统开展推荐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申报重点专科评审等工作, 促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 增强医疗技术水平的科技含量。
(二) 加强科研工作, 鼓励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是学科建设的主线, 各科室积极引进、吸收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围绕业务创新, 形成优势互补, 提高疗效和医疗质量。同时积极配合使用中医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 将临床疗效最优化。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来推动重点专科建设, 每年对获得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同时作为评定职称和晋级的奖励条件, 充分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 提升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
三、发挥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竞争力
1.创新思维模式, 丰富拓展中医阵地。现代诊断治疗设备既可以与西医结合为西医服务, 也可以与中医结合为中医服务。手术、注射等治疗方法既是西医的治疗手段, 也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学术一定要开放包容, 与时俱进, 绝不能固步自封、封闭发展, 与现代科学形成鸿沟。
2.发展创新中医学术, 对疑难病诊治有所作为。对现代医学棘手的疑难病, 中医逐一进行辨证分型, 确定治疗原则, 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 具有一定的疗效。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 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 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 更要创新疗法, 扩大中医临床阵地。尤其是中医临证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 提高临床疗效, 缩短疗程, 易于被患者接受。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药学实际, 运用中医药学的诊疗设备, 促进中医四诊和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 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特色优势的发挥, 使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有更大的作为。
3.注重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中医药发展振兴, 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名中医群体, 这个群体精通中医药理论, 能熟练运用中医药, 解决临床疑难病证,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要成为名中医,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二是要熟练掌握中药药性和方剂;三是对中医药有坚定的信念;四是要进行大量的临证实践;五是要参医悟道, 融会贯通;六是要有名师指点;七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要精要专。
4.面向民间基层, 挖掘绝招绝技。中医药源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在长期的服务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治疗疑难病证的丰富经验, 有些绝招绝技对一些急重症有立竿见影之效, 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组织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宝库, 把散见于民间治疗某些病证的一技之长、单方验方、绝招绝技挖掘出来, 发扬光大。
5.强化中药质量管理, 促进协调发展。中药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临床疗效必须确保、提高中药质量。
6.实施“治未病”战略, 适应时代需求。中医药具有独特的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理论方法,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就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广泛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方法和技术, 使广大群众认识了解中医药并积极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自觉遵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即使患病, 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带病延年。
【关键词】中医重点专科;SWOT分析;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00-01
1 基本情况
2011年该院外科(中西医结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同年,瘰疬诊疗方案入选为国家“十一五”主攻病种首批在临床验证。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病)是肺外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颈部。因其肿块累累如贯珠状,中医称之为“瘰疬”。目前重点专科拥有副高以上专家5名,床位70张,年门诊量达1.3万以上,出院病人1000余人。
方法: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1]。
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2]。通过对医院领导的访淡,医院职工的问卷调查,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2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的SWOT分析
2.1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优势分析
2.1.1 技术特色显著,疗效确切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类型)主要治疗肺外结核,急慢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特色拔管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特色换药治疗各种难治性窦道、瘘管。是全国公立医院中唯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瘰疬(淋巴结核)等中医外科疑难疾病为特色优势的专科。
2.1.2 医院重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
医院“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完成国家级重点专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类型)的建设与验收,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外结核病”重点病种的临床验证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病的医教研水平,打造全国的肺外结核病诊疗中心,使其学术水平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
2.1.3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医院全面推行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医院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管理。中医重点专科也同步纳入质量体系管理。
2.2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机会分析
2.2.1国家对中医重点专科越来越重视,经费投入增加
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中医药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从2005年的41.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09.7亿元,增长了165%。
2.2.2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到2012年,江苏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醫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台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0%以上,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得到释放。
2.3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劣势分析
2.3.1 发病率较低,病种相对单一 肺外结核患者常常由于被忽视而造成病情的延误,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病人一般散发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或偏远地区。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病种一般局限于肺外结核(主要是淋巴结核)。
2.3.2人才梯队建设缓慢 全国治疗该疾病医师很少,很难通过人才引进达到充实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再者全国医学院校中并不培养该专业人才,自身培养人才周期长,见效慢。
2.3.3医院等级不高,限制了专科发展 该院1987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二十多年来,医院的发展速度相比市属其他医院落后太多。
2.4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威胁分析
2.4.1 医疗市场竞争激烈 南京市胸科医院作为"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接触的结核患者来源更广,2010年开设肺外结核科,直接参与竞争。地铁的开通在方面患者进城的同时,带走了很大的病源去市中心的三甲综合医院就诊。
2.4.2 医疗市场增长放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对结核病防治投入的增长,肺外结核病的发病率成下降趋势。
3 医院重点专科发展的战略选择
3.1 SO战略即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
医院可以凭借中医重点专科的技术壁垒,城市东扩工程的加快以及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的有利时机。同时,改善、扩大重点专科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拓展重点专科品牌形象。
3.2 WO战略即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和克服内部劣势的战略
医院应抓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机会,提高医院等级,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对重点专科引进培养专科人才实施政策倾斜,开拓新的病种。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站等各种形式宣传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及其疗效。
3.3 ST战略即依靠自身优势,去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
在全省建立学术网络,打造全省的肺外结核病诊疗中心,扩大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专科医疗服务质量,利用自身的技术特色,规避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用技术和服务赢得患者的口碑。
3.4 WT战略即需要直接克服内部劣势和规避外部威胁的战略
制定定期的内部学习培训制度以及中医“师带徒”制度,加快培养专科人才。与医学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拓展专科病种。通过加强重点专科特色技术创建医院品牌。
4 结论
通过对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选择集中化战略,在宏观方面,提升医院等级,加强医院中医内涵建设,改善住院环境;在重点专科建设微观上要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培育科研能力,拓展重点专科的服务范围,在医学领域拓展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潘传德.医疗服务领域运用分析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89-491.
[2] 李红兵.我国医院战略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34):77-78.
广东省中医药局 2014-04-24 18:55:57 阅读次数(14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规范和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第三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设置应当坚持基础与临床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中医药重点学科管理应当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通过动态管理,建立高效的运行模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申报单位应当为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机构,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二章 目标管理
第五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五年。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当有基本任务、总目标及阶段目标。中医药重点学科检查评估,应当以完成本学科建设目标和基本任务为考核标准。第六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当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学位点建设以及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紧密结合,统一目标,综合集成。
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当有明确的学科学术发展目标和若干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有支撑这些方向的研究课题。围绕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第七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第八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当完成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并达到学科建设目标,并在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提高临床疗效,服务中药产业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第三章 组织管理
••• 第九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学科建设单位三级管理机制。
第十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及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 负责对各地申报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组织评审、中期检查、验收和日常指导、管理等工作。第十一条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好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管理、考核、评估等有关工作,负责本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统筹建设和管理,筹措落实本地区配套建设资金。
第十二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主要领导组成。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全面协调工作,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各项管理措施,组织检查、监督,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中医药重点学科领导小组每年应当组织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工作例会。
第十三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确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应当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本学科建设中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包括相关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人员。
由多学科组成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应当跨学科组成。•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五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方向和领域,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项目和学术梯队建设等具体计划。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学科予以倾斜。
第十六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实行年度报告制度。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报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情况、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下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应当组织专家对报送内容进行审核。
第十七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目标责任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为目标责任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应当作为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内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赋予学科带头人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八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建设经费由国家、地方和所在单位共同筹集和投入。国家资助一定额度的建设资金,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应当配套相应的经费。
鼓励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引进社会资金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第十九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建设经费使用安排,每年由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和实际情况作出经费使用计划,经所在单位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审核,报本单位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执行。
第二十条 国家划拨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学术交流、课程建设、计算机信息库建设、条件建设以及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等工作。
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挪用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第六章 检查评估
• 第二十一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所在单位对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具体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的措施、经费使用的具体安排,每年进行一次自查。
第二十二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进行中期检查,并在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评估。中期检查的重点是本学科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验收评估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抽查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的工作情况。第二十三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滚动管理机制,对进展较好,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达到评估指标体系合格标准的学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成效显著,管理优秀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管理不善,达不到学科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求的予以警告或撤销。中期检查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暂缓进入下一期建设,一年内仍未能达到周期建设目标者,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评议取消中医药重点学科点建设资格。••••第七章 附 则
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是提升医院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医院发展品牌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客观要求,现结合原实际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为指导,按照有基础、有人才、有特色、有市场的原则实施专科专病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和巩固。
二、建设目标:
根据我院中医药发展规划,力争通过5年努力形成更多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专科。
三、基本原则:
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应具备以下六条原则:
㈠有高职称学科带头人和一批热爱本专科专病的技术队伍;专科专病建设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强则专科强,人才兴则专科兴。要选拔1至3名事业心强、中医基础理论深厚、专业学术水平高、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药事业,对某个专科专病有广泛兴趣、勤于钻研、乐于奉献能够不断推进专科专病学术水平提高的专业技术队伍。
㈡有比较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并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其疗效是可靠的;每个专科专病都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要么独此一家,要么高人一招,没有特色和优势的专科专病是没有生命力的。
㈢ 有与本专科专病相配套的设备和自制中药制剂;医院计划用激励机制开发专科专病需要的系列中药制剂,在确保安全有效、价廉、高效的前提下,不断提供能够直接服务于专科专病的特色制剂和中药新药。
㈣能够形成规模效益;
㈤立足于常见病、多发病,有比较广泛的病源;
㈥有相应的辅助科室做支撑。
要根据以上原则,中医科制订专科专病建设规划,做到切合实际,避免盲目发展、半途而废。《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专科专病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室主任要以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始终不渝地支持专科专病建设,把专科专病做大做强,做成我县以至我市的重点品牌,以此提高我院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组织保障:
㈠以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为总牵头。
㈡中医科负责项目建设具体实施,使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㈢落实有利专科建设的优惠措施,创建有利专科发展的机制,优先配置专科建设所需人才、设备,保证所需经费。实行创建工作院科两级目标责任追究制。
2011年10月16日
涉县医院
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院在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院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专科专病特色,并由点及面,通过专科专病的建设与发展,带动了我院中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认真落实,组织领导
医院中医领导小组统领全院中医专病(专科)工作。
领导组职责:①负责决定专科项目;②确保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③研究决定设备配置;④合理布局人才结构。
二、夯实基础,创造良好环境。
1、作为综合性医院,首先应争取具有一家医院必须的优质医疗服务与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从医疗资源配置与医疗技术上为专科建设搭建发展平台,进而为提高专科的竞争水平与学术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装修改造,不断改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温馨、舒适。
3、需要购进先进、适用的设备。以适应中医专科(专病)发展。
三、积极引导,鼓励扶持技术骨干参与专科建设。
1、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开设符合医院实际与医疗市场需求的中医专科,一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二是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优先考虑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承前启后,努力构建符合专科发展需要的学术梯队。
2、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准备选送多名骨干医师到市级及以上医院进修半年;二是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场指导,在院内开展学术交流。
四、发挥优势,不断拓展专科服务领域。
1、中医是祖国的瑰宝,继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开展中医特色明显的诊疗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低价诊疗服务是我们的发展方
向和最终目标。医院在积极发挥中医治疗手段为主,结合西医治疗为特色科室。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见效快、费用少、效果好。
2、医院的专科专病建设与医院业务发展相互联动。通过专科建设可以让在学术上有专长、技术上有专攻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和追求目标,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同时,对促进医院业务建设与发展起到极为有利的推动作用。
3、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树立品牌医院形象发挥重要作用。逐渐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既能吸引更为广泛病源,又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4、专科专病建设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地位,相对细化了临床分科,在群众心目中逐步形成以中医、中西药结合为主,优质低价、综合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医院整体形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批达到省内先进、州内领先的医学重点专科,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科定位
医学重点专科是已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使我院医学科技的整体实力达到州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申报条件
医学重点专科的申报对象是我院各二级学科。医学重点专科研究领域和技术攻关方向应是我州疾病防治的普遍性问题或难点问题,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站在州医学科技的制高点,并符合以下条件:
1、床位及基础设施。有足够的工作用房,科室20床位以上,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完善。
2、临床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病种具有全省、全州首创或先进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诊治问题,本学科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州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该学科无丙级病历;技术能力建设能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达到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根据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加强省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临床适宜技术。
3、医学科研优势。拟在三年内主持1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群体三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4、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在全州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周期内担任省级医学专科学会的委员或州级医学专科以上学会的常委;并有1-2名以上从事本专业不少于5年的主治医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高、中、初三级医护人员数量比例合理,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5、强化质量管理。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近2年来,该学科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医疗争议(医疗纠纷)每年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6、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专科建设周期内安排专业技术骨干外出进修、交流学习,有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计划的保障措施。
7、科学管理规范。注重内涵建设和科学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效益显著。有完整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床位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及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在本院及州内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
8、支撑和保障措施。医院将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提供开展该学科研究的专项经费,并制定有该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规划和目标,并有经院务会通过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四、申请与评审
(一)各科室根据条件提出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普安县人民医院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报送医务科,报送时间由医务科通知。
(二)医院院务会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申报材料按有关标准进行审核评议,医院根据医院院务会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并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正式确定重点专科,并予以公布。
五、实施与管理
(一)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经费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
(二)医务科根据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实施目标管理和定期考核,并在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院务会提交专科建设阶段性进展的书面材料,详细报告计划目标完成情况、配套措施落实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三年为一周期。建设周期结束后将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验收评估并重新认定,优留劣汰。
(四)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是我院科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将在各重点专科申报科研项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奖惩:
1、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根据学科业务需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2、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掌握一定的科研活动经费
3、重点专科劳务费增加 2-4 个百分点,同时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劳务费增加10-20个百分点。
4、一周期后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验收评估,对专科业务开展较好的一次性奖励科室 1-2万元,奖励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5000-10000元。
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工作亮点汇报
在2016年徐州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评选中,我院上报的5个科室中有4个科室获选,其中肛肠科、针灸科、脑病科等3个科室被评为重点专科,妇科被评为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的重点专科创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与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为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现将我院创建工作过程中的亮点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组织措施层层到位:
我院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创建工作,把创建重点专科纳入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张剑院长为主任,韩龙副院长为副主任,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台账收集汇总工作。各临床科室均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科副主任和护士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小组,每小组设臵一名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台账工作。院长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奖惩制度,明确各成员职责。从而形成一把手主管,分管领导亲自抓,分工明确,全员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明确重点科室,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创建:
医务科组织对重点专科评比考核标准的全院学习,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并将考核细则下发到各科室,科主任负责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对标准逐条研究,对照自身情况,查找不足。医院成立以医务科为牵头的检查组,定期对各科创建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各科室提出解决措施,限期整改。医院还成立了以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组,与检查组共同汇集各科室创建信息、进度,由创建委员会根据创建细则要求最终确立了肛肠科、妇科、针灸科、脑病科和心内科5个科室并给予重点支持,集全院力量共同创建。
三、学习借鉴走出去,成功经验请进来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全院多次组织重点科室主任和资料员到徐州、邳州、泗阳、盱眙和高邮等地已建成市级甚至省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参观学习,并邀请部分主任专家及参与重点专科检查验收的主任来我院授课。
对于我院在重点专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科教研工作,院长亲自抓,带领部分重点科室到省、市级医院寻求帮助,将我院重点专科与三级医院对应科室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对重点科室提供人员、设备和资金支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而使我院在科研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妇科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列入2015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获得专项补助经费2万元。脑病科与南京市中医院联合申报的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课题项目——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脑-肠轴CCK-8/NF-κB/IL-lβ、TNF-α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已获得批准进入实施阶段。
在重点科室检查验收前,为确保我院重点专科评比的顺利通过,我院两次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对我院各重点专科备检科室进行细致的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检查后,全体职工加班加点完善各种备查资料。明确各备查科室迎检人员,做到能及时提供检查人员所需的相关材料。
四、夯实基础,支撑创建工作
重点科室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全院基础工作的建设。对于高学历人才,院长亲自为其解决编制等问题。我院自2010年以来先后引进各高学历人才十余人。广开人才引进渠道,每年均派人事科到各人才招聘现场招聘新毕业学生,为近几年我院的人才积累打下坚定基础。在资金上,我院每年均提取科主任基金,由科主任支取,对本科室新技术引进、科研、论文书写、外出学习等进行资金支持。对取得科研课题的科室予以同比配套资金支持,如妇科取得的省级课题,经费为2万元,我院再为其配套支持2万元,待科研通过验收后再予以重奖。我院近年来对一大批设备进行更新、添臵,使我院在仪器设备上与同级医院相比,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其中,核磁共振、胃镜、彩色超声诊断仪和数字平板成像系统等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并且引进了一批中医治疗设备,丰富了治疗方法。各临床科室的中医治疗全面发展,形成“院有特色,科有专长”的局面。使得我院中医治疗呈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巩固我院在中医治疗方面的全县龙头位臵。
卫医政发〔2010〕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专科医疗服务,我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现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可按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的原则和办法,开展辖区内的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促进专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医院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申报工作,保证申报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高新强
李大川
电子邮箱:mohyzsyljgglc@126.com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日
我
一、科室概况
妇产科现有病床119张(产一40张,产二45,妇科24张、),医师26位,其中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0名。本学科建立了合理的学术梯队,临床、教学和科研的良好学术平台。
二、医疗工作
妇科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年收治患者7000余人次,年手术3000余人次,其中近20%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抢救重危患者5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近100%。妇科住院部配备2间手术室,可进行经腹、经阴道和腔镜手术,配备有全套先进的电外科工作站等大型设备,本学科开展三四级宫、腹腔镜手术,能开展子宫广泛切除术,盆底重建等术式;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除重视治愈率外,更加强调手术人性化、微创化、保留器官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诊治水平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
三、教学工作
作为济北地区妇科疾病的诊疗中心,科室坚持以服务临床为目标、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宗旨,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承担着五年制实习生及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在妇产科教研室的合理安排和指导下,积极配合临床医学院的各项教学安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模式成功融入妇产科的临床教学,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目前科室在读硕士50人,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每月有学术讲座。
四、科研工作
本学科承担厅、市级科研项目。年均发表论文近10篇,包括SCI收录的高质量论文。承担济南市科技局科技明星计划获得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二等奖。
五、2017年计划
1、动员宣传,发动全科人员为市级重点专科成功作出自己的努力。
2、加强临床工作汇总,对疑难危重及时总结并备案。
3、鼓励学术骨干不断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
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详细清单
4.1.1确定重点专科。现有骨伤科、脑病科、针灸推拿科、糖尿病科,要文件。设立省级重点专科一个、市级重点专科一个准备这两个科室的科室介绍、学科带头人介绍、科室服务项目介绍,中医方面的学科优势、特色服务、床位设置。4.1.2病床不少于20张。4.1.3
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立《中医诊疗设备清单》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1.4中医人员达70%带头人在学术团体任职,要有文件。4.1.5中医辩证率达100%查10份运行病历或门诊病历。
4.1.6中医治疗率60%,优势病种达70%。查上年度统计资料,可编造。4.1.7 专科服务量在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中领先,门诊量、出院人数逐年增加。查三年度统计资料,可以编造。4.2 4.2.1制定专科发展规划。
4.2.2制定年度重点专科工作计划。
4.2.3制定本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可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抽查2项落实情况。
4.2.4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突出,居本专科收治病种前列。4.3 4.3.1重点专科《优势病种、常见病诊疗方案》必须要重点去做,每科3种诊疗方案,必须是科室前五位的疾病(没有办法情况下,可编造),包含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五要素。
4.3.2医师掌握本科诊疗方案。提问,全员会背,仍要准备枪手。★4.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抽查3份运行病历。4.3.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中医疗效评价客观、科学。三年的。 4.4 4.4.制定《学术继承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个人资料》、《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资料》、《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资料》,本专业领域中医诊疗技术文献挖掘整理应用资料。
2008年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会议纪要
为确保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工作顺利按计划实施,对2008年的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做总结,制定下一年的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12月25日,我院召开了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会议总结会议。
时间:2008年12月25日15:00
主持人: 齐德山
出席人: 刘继武许兴宇阎文学胡建华
列席人: 游玉红霍越峰牛军英王洪恩常素贞齐建国杨国华李春玲刘智勇王爱敏郑德根李建设会议主要内容:
一、各重点专科(普外科、妇科、神经内科)科主任对2008年重点专科建设做工作总结:总结各重点专科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出下一年详细建设计划。
二、医院专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汇报2008年各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科室管理、技术队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三、与会人员讨论各重点专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的可实施性,并对下一年的建设计划进行评估、提出建议。
会议上,各委员会成员首先对2008年各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2009年是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一年,与会 1
成员认真讨论了这一年专科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克服一切困难将第一周期重点专科建设主要建设任务完成,为2010年彻底完成重点专科建设所有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2011年申请市级重点专科做准备。
刘继武院长做会议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
一、继续给予三个重点专科建设提供政策倾斜;
二、2009年底重点专科建设完成大部分建设工作,基础建设、人才培养任务必须完成;
三、全院给予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确保专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四、医院专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大对建设工作的监管和督促力度,确保专科建设任务顺利进行。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重点专科建设到了最为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经过全院努力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中医药 重点专科 建设申请11-27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11-22
中医外科学重点笔记07-14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07-17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09-23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07-21
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制度10-31
中医康复科建设方案12-14
临武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0-30
中医科专科特色宣传栏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