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典籍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但这只是从道的本体上来说的。
对于道所化现出的某一个个体而言,则可能会出现被[扮相]所迷的情况,那么就会因迷惑而执着,因执着而相争。
而[圣人]呢,已经解除了对各种[扮相]的迷惑,看清了自身以及万事万物的真面目其实皆为道,因此而消除了迷惑,放下了执着,自然地展现出道的品格来:利万物而不争。而实际上,此时的万物已非彼时的万物,万法唯心所生,唯心所现,万物,亦不过是自心觉性的明光显现而已,何争之有?
处众人之所恶:常言到,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之所处,人所不喜。道亦如此,芸芸众生,更喜欢在花花世界里纵情地玩耍,有几个人愿意追求无欲无求、无为无争、至为平常的道呢?
故几于道:老子借水喻道,借喻之后,还不忘说一句,水之善,与道之上善相比,只是有些接近罢了。老子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他阐述的重点依然是[道]。
老子在总体阐述完[上善若水]之后,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分别来阐述[道之上善]。
居,善地:道,居于何处呢?[善地],即圆满之地。地,《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说,这个道啊,居于“圆满之地”,如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其实,道没有固定不变的居处,道遍及一切,无所不在,道在万物之中,万物亦皆在道之中。
心,善渊:道,其心如何呢?[善渊],如深渊一样,深远、广阔、空寂、沉静。这里说的其实是与道合一的圣人之心,接下来的五个方面,说的也是圣人之心。
与,善仁:圣人之心,如何处世呢?与,即关系的处理。[善仁],充满仁爱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言,善信:圣人之心,其言如何呢?[善信],至真至信,符合于道。《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对[善信]最好的说明了。
政,善治:圣人心,于政如何呢?[善治],顺道而为,自然任运,无为无争,无事太平。
事,善能:圣人之心,于事如何呢?[善能],顺从规律,把握先机,无为无争,自然成就。
动,善时:道心,如何起用呢?[善时],因时而动,因机而动,动亦非动,如如不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其居无争,其心无争,其言无争,其政无争,其事无争,其动无争,因其无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见]之总结:
1)道的品格,善利万物而不争,去高就低,卑微自处;
2)道,厚德载物,胸怀广阔,仁爱慈悲,至真至信,自然任运,无为无争。
2、[修]、[行]
本章内容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体现道的品格,见、修、行融为一体,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进利众生同时为而不争,放低自己,保持谦卑之心;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科彭护士长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安排,利用休息时间,陪同全科护士加强训练,处处把关。
同事们牺牲了自己大量休息时间,早来晚走,主动查找差距,高标准,严要求;在家人朋友的理解支持下,有的同事在外购买了操作器具,下班后回到家中在家人的身体上练习。由不熟练到熟练;由手法不准,不优美到动作标准流畅。可喜的是,由于大家的不断努力,在考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唐,小吴两位同事更是获得了双项优异的好成绩!
本次考试,拔火罐,刮痧的对象不是模型,而是各科室的职工,两人为一组,在操作中,更贴近临床,同时从对方的体会中可以发现不足。
操作考试中,不仅是操作的熟练,手法的漂亮,更重要的也有流程的熟悉,规范。因此,护士和蔼可亲的解释用语,轻巧熟练的操作程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
中医的“証”和現代医学所謂“症狀”的症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应該首先加以說明。症狀(包括体征在内)只是病人在病态下的自觉的和他觉的表现,它用作診断和治療上的参考,光知道症狀而不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是不能予以有效的治療的。中医的“証”虽然也有以症狀为基礎,但它的涵义是很广泛,它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并和治療上的用藥是緊密的结合在一起,辨明了“証”,才可以决定治法和藥方。正如朱顏先生的理解,在伤寒論中我們可以体会到:病是人体的生理机能(陽气)和病因(病邪)進行搏斗的过程(正邪紛争)。在这个發病学概念的基礎上,必须从局部的症狀,参照以机体全身的情况,才能認清人体的机能在病因侵襲下進退的动向。所以中医所謂的“証”在广义上还包括了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証”是疾病在進展的过程中某一階段症狀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病情,“証”的变化也表示着病情的变化。
(2)“証”也含有类似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方面的意義,說明了体力在与病邪搏斗的过程中表现的盈虧,如伤寒論第六十条“下之后复發汗,必振寒脉微細”本证是因为汗下倒施而使体力驟弱变为虛症,所以接着又說“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 3 )包括有病人的过去史,如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第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第十七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等。
( 4 )包括病人的素質,如第一百九十六条“陽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虚故也”;第一百零二条的小建中湯证,僅“伤寒二、三日”而竟已“心中悸而煩”了,明明指出了中气素虚,所以要用小建中这样的方剂来建其中气。
(5 )此外,“证”还应該辨明它是处在那一种变化的情况,那一階段,并当預見其未曾出現而又可能出現的情况而加以制止。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上工治未病”的意思。
二、什么叫做“辨证施治”
中医的診断任务,不在于確定是什么病,主要是要確定是属什么“证”;中医的治療目标也不在于消灭致病原因,而在于扶助人体的生理和能以克服病因及其影响的侵害(匡正驱邪)。辨证施治的任务必須“知己”(病人的正气和体質)而又“知彼”(病邪的所在),又須要辨清發展的趋向,真假、主次和缓急。中医沒有个别的病名,也沒有任何情况都能有效的所謂特效藥。但是依靠“证”的不同情况和它的轉变,灵活地擇用不同的方来加减,同样的是成效輝煌。
这种辨证施治的精神,在伤寒論中的体例是極其明顯的,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
( 1 )論中每篇的标題都冠以”辨 病脉证并治”,其中六經的名目和中風、伤寒等都不过是代号,并沒有重要的涵义,主要的还是在辨它的脉和证。如第一条,光說“太陽病”則誰也不知道指什么,下面接着就具体的指出“脉浮,头項强痛而惡寒”,使人一目了然。有这样的脉证就可以称为“太陽病”;因而,“太陽病”就成了实在的名詞,丝毫沒有奥妙的、难懂的含义了。
( 2 )論中都是叙述是什么证候用什么方藥,很少用什么病名,都是列以適当的方藥,就称它为某某湯证。如十二条的桂枝湯证,三十五条的麻黃湯证等。由于病情的变幻多端,“证”和“方”也就千变万化,在辨证施治上是非常嚴格的加以審核的。多一症,少一症都不得称为原來的“证”,多一味,少一味也不得称为原来的“方”。如十四条,原是桂枝湯证,因为多了一个“項背强几几”的見证就得改称为桂枝加葛根湯证,如果再变“有汗”为“无汗”,那又是三十一条的葛根湯证了。又如,一百一十七条的桂枝湯证,加重一味桂枝就得改称桂枝加桂湯;又如四逆湯去附子就变成二十九条的甘草干姜湯,如果以葱白换甘草就变成三百十四条的白通汤了。这些說明了仲景在伤寒論中对辨证施治所提供的既灵活而又嚴謹的精神。
应当明確,辨证施治絕不是症狀治療(或是对症治療),后者在现代医学上的意義是与根本治療(或是原因治療)相对而言的,只是針对局部的,單个的症狀和不爽(如咳嗽、失眼、头痛...等)進行治療,其目的只是使患者在这一点上感到舒適,多半是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計,而不能企圖治愈他的病。中医的辨证施治絕不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而是“治病必求于本”的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療。因而,我們可以这样來認識:中医的辨證施治是原因療法和对症療法的統一的治療。
三、从伤寒論中看到辨证施治的特点
伤寒論是以辨证施治为基礎的著作,它的特点可以簡單的归納成下面几点:
( 1 )不是特殊性的而是通用的,几乎所有的診療都可以而且应当采用它的精神。从小范圍來說,伤寒的规律在雜病的治疗中也不减它的价值,伤寒的方藥只要“证”对,同样也可以在雜病的治療中獲效,所以金匮要略的一百八十四方中,和伤寒論重复的就有三十九方。
(2)注意于病人生理机轉的匡導和促進,不是以消滅病因为目的,因此在辨证的过程中特別重視病人的整体情况,有否可以影响疾病進展和治療的素因,如陰虚、血少、久虚等。这也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現。
( 3)着重实际而不空談理論,理論可能会發生偏差,而经过实践反复考驗过的診療实际是確切可信的。伤寒論極少有理論,即使有几条,其文气多不雅馴,估計还是后人誤入的多。如五十三条的“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諧和故尔”,和九十七条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脅下,正邪纷争往來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都是極明顯的成例。
(4 )以脉证为主,不注重病名。各篇标題不单單是“辨某某病”而是辨它的“脉证”。以六經为例,每经有一条提纲以明大概(六經提纲并不完全正確,除太陽病和太陰病二条外,都嫌不夠全面),所以該条特别标明为“某之为病”(如第一条,一百八十条,二百六十三条,二百七十三条,二百八十一条,三百二十六条) ,而其余的条文只簡单的写“某某之为病”,这意味着六經的名字不过代表了“某某之为病”下面的脉证而已。再以“中風”、“伤寒”为例,第二条屬中風为桂枝湯证,第三条为麻黄湯证屬伤寒,这似乎是应該嚴格的区别了。其实仲景并不斤斤于病名上,这兩条的下边并不是說“此中風也”、“此伤寒也”,而称“名为中風”、“名为伤寒”,表示不要固执真有風、寒伤人的不同,姑且加它个名字而已。况且,三十八条虽称“太陽中風”而实际上所述的 “脉浮紧,發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伤寒”的脉证,又如九十六条和一百零一条都是混称風寒不加区別。
其他病名如藏结、蚘厥、藏厥、热入血室、血结膀胱等也都当以脉证为主,不能望名釋义和憑空臆測。
(5 )病有传变、轉屬和合病、并病的不同,症有主症、客症和正症、异症、坏症的区別,因此“证”的变化非常繁瑣而多端。仲景在伤寒論中一再教導我們辨证施治的掌握应当灵机活用,而不能死搬教条,否则会陷入“无可治之病”的窘境。在方剂安排上决不是某“經”病只可用某方,也不是某方只限用于某经,只要掌握主要的“证”,就可以大胆的用藥处方,不必拘泥于脉证的不齐备或是不典型以致失去治療上恰当的时期。如一百零一条就明白的标出“有柴胡证,但是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外,从脉证的取舍方面看,取舍之間大是灵活。伤寒論的体例以证为主,單純的論脉,多半用以决定預后,一般的是以脉从证。在大多数情况下,脉和证都是相符的,尤其是在疾病剛开始的階段。但是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求脉证的一致,而应灵活掌握。正如二十五条“服桂枝湯,大汗击出脉洪大,与桂枝湯如前法”,这里的脉是屬白虎湯证,由于只有表未解而汗出的桂枝湯证,而沒有白虎汤的证,所以仍然给桂枝汤,这是舍脉从证。又如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是舍证从脉,条文自明。(按:“尺中迟” 即关后之尺脉有迟象,代表里虚。)姜春華先生以为脉有余而证不足則从证,证有余而脉不足則从脉,理由是有余常假,不足常真,可以作为参考。
四、辨证的基本原則
古人認为治療当从本治,内經陰陽应象論說:“治病必求于本”,神農本經名例說:”欲療病,先察其源”,朱丹溪在“格致余論”里更引用了自然界的事理加以說明:“病之有本,犹草之有根也,去叶不去根,草犹在也。”但是,古人所謂的本、源,决不等于近代的病因学( Etiology ),而是辨证上的本源,其实也就是以陰陽、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綱作辨证的本源。
伤寒論里虽然沒有对八纲加以專門的討論,它只是个别地、零散地出現在字里行间,但它郤是伤寒論的灵魂。依靠着八纲才有六经,才表現了辩证施治的精神。病人的一切表現,須經过八纲的处理,分真假、别主从,才成为正確的“证”,也就是和治疗緊緊结合的“证”。八綱之間变化千头万緒,容易使人辨錯,一逆再逆以致誤人性命,在辨证时疑似之間大是不容易辨認,比現代医学更困难,更須丰富的学識和經驗。譬之一些炎性疾患,現代医学一律用青黴素,而中医都須按个别的病例,加以不同的思考。
为明確伤寒論的辨证方法,試以桂枝湯和麻黃湯为例,分四方面加以闡述。
(1)辨六經: 麻桂二湯都是“太陽病”的主方,但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各经,尤以桂枝湯为然。因为“太陽病”象柯韵伯所說的“只重在表证表脉”,所以小丹波說:“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太陽病”之中,有汗屬表虚,立桂枝湯,更有加葛、加桂、去芍、加附等以应变。无汗屬表实,立麻黄湯,更有大小青龍、麻杏甘石湯等以应付内外寒热深浅的不同。因为都是麻桂二方的变方,所以也都是太陽方。
( 2 )辫脈证: 汤证毕具的桂枝湯症以十二条和十三条为代表,所以方机說它治“头痛發热、汗出惡風者”。麻黃湯以三十五条較完备,所以皇汗医学說它主治“喘而无汗,头痛,發热惡寒身体疼痛者”。其余的条,多半未涉及二湯的主证或且不畢具主证,如四十二条“脉浮弱者”,四十四条“外证未解”,五十七条“半日許复煩”(以上桂枝湯)和三十六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五十条“脉浮”(以上麻黃湯)等。
(3)辨八纲:
①辨陰陽: 脉为浮、数、緊屬陽脉,证也屬陽证,如第七条所說“病有發热惡寒者,發于陽也”,故以为陽证无疑。
②辨表里: 医学心悟說:“一病之表里全在發热与潮热,惡寒与惡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胎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之”,麻桂二方都和前者吻合,自屬表证。况且,既辨明屬“太陽病”,太陽为三陽之表,更知是表证了。
③辨寒热:从病理看,属表寒,从病的性質看又应屬热证。实际上“表寒”是由寒邪客于肌表这个观念而來的,寒字并非確有所指,所以徐大椿以为屬表热,他說:“热在表者为發热头痛”,这是他独特的見解之处,但按傅統的观念,仍应屬于表寒。
④辨虚实: 既是表证,所以虚也是表虛,实也是表实。医学心悟說:“一病的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这一句即指表证而言。麻桂二方在陰陽、表里、寒热三方面都是相同的,只在表虚与表实上可以分别,前者屬桂枝湯,后者屬麻黃湯。
(4)从藥辨证:嚴格來說这不是辨证施治的方法。它虽然在臨床上价值很少,但在钻研古書时有很大的用处。在研讀伤寒論时,遇到条文中脉证不具备或具有疑問时,必须用这个方法加以互参。以麻黄湯为例,必系无汗的表实才用麻黄来开腠理而發其汗,以桂枝为佐其意更明。不用石膏知无里热,无附子知里不虚,用杏仁故知有喘。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数千个寒暑,《黄帝内经》揭示生命大道一路走来,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吗?
(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内藏,达到清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四)避邪去害
我是一名社区医院全科医师,最近两年参加了XX市卫生局与XX中医药大学合办的第XX期西学中培训班。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系统学习了中医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广大患者,在患者得到切实疗效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很多。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我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一、中医扩展了我的临床思维范围
在学习中医之前,面对门诊的患者,我只会用西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去想问题,虽然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总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像失眠,头痛,颈椎病,肩周炎,慢性咳嗽,每每有这样的患者,也只是开点药,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但也想不到其它方法,于是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不同了,现在当面对一个患者的时候,我会先用西医的思维去想想,实在没办法时再中医的思维方法去想想,有时,甚至一开始就用中医的方法去给患者诊治。时间一长,运用中医给患者看病已经成了为了一种习惯,一个患者上来,我肯定会去把脉,看舌头,用中医的方法推论一遍。
有个慢性咳嗽的患者,一直找我看病,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白痰,有时不易咳出,以晚上顿咳为主。西医上主要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上主要是预防感染,以及对症处理,自然的每次我都给开点氨溴索口服液,丙卡特罗,酮替芬之类的药,吃完就起效,不吃咳嗽声又起。
面对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我真是无计可施啊。后来学了中医后,我就学着用中医的思维方法给这位大爷看病。慢性病面容,脉沉,舌白,苔薄,咳嗽时喘憋,怕冷,这不是肾阳虚,脾虚的表现吗。肾阳虚,纳气不足,自然喘憋,于是在开具上述西药的同时,又给开了几盒中成药肾气丸、人参归脾丸,一个疗程下来,果然见效。
中医总能在我最思路穷尽的时候,给我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
一位老年患者,失眠多年,不管找谁看病,永远是一盒安眠药。后来老大娘也习惯了,药一吃完,就到医院开去。说实在的,以前我对待这样的患者,也是这样处理的,没有其它思路。学习中医后,我就又多了一种思路了。望闻问切,大娘多疑,唇白,苔白,脉沉细。大概可以诊断为气血两虚,治疗上宜安神,补气血,于是开了酸枣仁汤,人参归脾丸,服用三天,立马见效。
以前面对腿抽筋的患者只会想到缺钙,治疗上也只是开盒钙片,现在知道了,肝主筋,腿抽筋与肝经有关系,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也与肝有关系,胃经入上齿,上牙痛与胃经有关系,大肠经入下齿,下牙痛与大肠经有关系,偏头痛可能与肝,胆有关系,等等。
这就是学习中医后我的临床思路的改变。现在,每一个患者,我都会用两种思路去诊断治疗,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中医增加了我的治疗手段
学习中医之前,作为一个全科大夫,在门诊处理病人的方式无外乎吃药输液,而有很大一部分疾病,像颈肩腰腿痛,吃药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根本治愈不了。但是,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们又无计可施。学习中医之后,特别是推拿拔罐和艾灸后,我又把这几种疗法应用到临床中,大大增加了我处理病人的手段,该吃药的吃药,该按摩的按摩,适合艾灸的再灸一灸,效果非常好。
第一个接受按摩的是一个中年患者,肩周炎,本来打算只开点药的,我说按摩可能对他的疾病有很大帮助,并且在他的肩上按了几下,他说很舒服,于是同意按摩,并且加一次拔罐。
操作完毕,他说很舒服,比之前轻松多了。而且离开诊室后,在走廊里,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很舒服,轻松多了。
第二个患者,是个颈部肌肉僵硬的患者,据说是受风寒了。他看到我旁边摆着玻璃罐等器具,主动说要拔罐。于是我很快就给他拔上了。他的反应是,一拔上就舒服多了。
第三个患者,咽痛一两周了,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想再来看看。问过病史,查过体之后,我发现她并无大碍,只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了”,于是给他推荐拔罐疗法,而且是走罐,没想到她一下就接受了。于是给她走了次罐。在操作过程中,她又反映说腰痛,想按摩,于是又给她来了次腰部的推拿按摩,做了次电磁波治疗。走时,她说,舒服多了。
临床上还有很多头痛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枕部痛,头昏,颈部僵硬,以前我处理这样的患者,无非是开点药,效果不是太好。现在有了中医理论做指导,我知道了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病,结合西医理论,诊断为枕大神经痛,颈源性头痛,根源都在脖子上,按摩效果非常好。
还有面对那些下肢畏寒的患者,学习中医之前,基本上无法处理。学习中医后,可以把艾灸和中药用上,患者受益很大。
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常年下肢怕冷,都快夏天了,还穿着秋裤。接诊后,用西医理论无法解释,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怎么办?这时候中医便派上用场了。
脾主四肢,脾虚,肾阳虚,四肢自然怕冷,治疗上宜中药与理疗结合。中药我用了肾气丸,人参归脾丸,理疗当属艾灸了。穴取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灸之,一个疗程之后,症状明显缓解。
想一想,如果没有学习中医,面对这样的患者,还真无从下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上大有人在,症见腰痛,腿痛,腿麻,西医在治疗上无外乎膏药外用,输液,可这些并不能将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回去。这时候,中医的推拿便大显神威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初期,卧床不起,贴膏药、输液,不见好转,几度想到自杀,后听说按摩能治疗此病,于是凡是有人跟她介绍过的按摩处她都去过,效果仍然不好。
这样,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病痛折磨得她痛不欲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我们医院成立了康复科,于是马上又来到我们医院治疗。我接诊的该位患者。脊柱侧弯,疼痛,步行难困难。结合影象资料报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反复询问她以前的治疗情况,敷药半年,牵引三个月,按摩三个月,针灸三个月。敷药,针灸治不了本,只能解决一时之痛,牵引,按摩应该有效,但是没有坚持下来。
这时候,中医的一些治疗手法拿派上用场了。我给应用的是按摩加药透。按摩还纳椎间盘,药透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这样治疗了有半年,疼痛慢慢地减轻了。腰也能直起来了,以前每天都来治疗一次,现在一周就来一次,病好了,心情也好了。前几天去北京空军总医院复查,那里的医生也是给她做了按摩加药透,她说,你们的治疗方法一样。科学的治疗方法是相通的。
如今,我都快成了半个中医大夫了。找我按摩的患者越来越多。
三、中西医结合增加了我的名气
在运用中医方法给患者治疗疾病之前,虽然找我看病的患者已不少,但是难以持久,我能看的病别的大夫也能看,我不值班的时候,他们就找别的大夫看了,难以形成固定的规模。自从把中医的方法应用到临床中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找我按摩的患者,我不在的时候,他们即使来了,也不会找别人看,因为推拿手法是别的大夫无法替代的,你的手法好,患者认可,他就会一直找你看。而且我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看病,这使我跟其它大夫比起来很有优势。
西医大夫面对一个患者的时候,只能开点药,中医大夫面对一个患者的时候,由于缺乏西医的临床思维方法,既使开了西药,也不是很准确。而我则能同时应用两种方法给患者看病,疗效自然就好了。疗效好了,找我看病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而且是人传人,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已在中西医结合的领域小有名气。患者中间,经常是全家都找我看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次西学中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改变了以前对于中医的偏见,而且还热爱上了中医这个行业。以前,我总以西医的眼光去审视中医,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根本治不了疾病。
学完后,特别是在临床中应用后,我发现,中医跟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虽然思维方式不同,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一样的。
中医不仅科学,而且有时候还能起到西医无法起到的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风寒感冒,用西医的方法去思维,就不需要用药,只需多喝水,等待身体自愈,而我们都会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几天,而用在等待身体自愈的过程中患者会非常难受,怎么办?这时候,如果能用点中药,比如说葛根汤,麻黄桂枝汤,患者的症状立马能得到缓解,甚至治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在我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病的方法。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经过这学期和王老师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和加上平时自己的学习,感受颇深。谨记这条人们反复研究历代中医成才规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医”。是创就中医临床大家的必要条件。
回想自己的成长,是经典伴随着一路成长,中医养生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为医者,德需仁,术必精。德,医德,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术,医术,《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
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黄帝内经 》 不但在健康上给我们提供了辩证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现实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社会关系复杂,都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影响,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喜怒悲忧恐等精神情志活动,也是五脏功能的表现,也就是说,五脏出现疾病同样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疾病,反之,情绪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大喜伤心,大悲伤肺,大怒伤肝,大恐伤肾,忧思伤脾。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 都有好处。虽说我对此书只是读的这么浅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内涵不仅仅而次,所以我以后还会慢慢品味。不过读此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古文好烂,所以此书还能锻炼我的阅读水平。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另外的是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已经成为了中医临床家的案头书。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了就被列为了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乃至于中医药学的的终身教育中,都需要反复的学习。想必我也一样的。终生学习!
总之,读中医经典,既能修身养性,又能学到知识,他融合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是每位医学者必要的学习之物。是每位医务工作者以技治病,以德服人的必要条件。
基础课重点放在通读五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神农本草经)、生理、生化、解剖、病理、药学(中药学、西药学)如中药歌诀,方剂学。临床基础以王叔和脉诀、频湖脉诀、经络学和李穆循经诊断法相结合的诊疗技术;内、儿、妇、外、五官以《医宗金鉴》为蓝本,以李穆《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为导向,把现代中医药大学教材作为参考书目,从临床医疗实践中理会中医药经典原著的实质内容,从四诊合参实践中理解中医诊病的特点,使传统的中医药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2、中医学术经验传承要求
学术经验体现的是一个师傅的特长,是对所从事的医学专业有独到见解。要走出了从人体看人体,从医学看医学,从单纯的医学研究人体的狭小圈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和发展。我制定了一套从社会认识疾病,从理化多学科去研究人体,用哲学观点去研究疾病的因果关系,用四诊合参的综合分析方法去找疾病发生的性质和部位;把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与自已独创的手部、背部循经查病、四诊、理化综合起来用于临床,形成了一套临床诊断新技能;在药物应用上,把中草药的升、降、浮、沉四气,酸、甘、苦、辛、咸五味与归经,现代药物成份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灵活运用,走出了单纯的君、臣、佐、使的配方用药思维,形成了以调、养、治的诊治理法方药新理论。
3、通过学习要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学好中医的基本条件之一。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如何善于运用中西医及理化理论,把中西医学的一些理论,要用现代语言讲得清楚透彻,能让患者听后心悦诚服,并且还善于用单验方治疗疑难杂病。
中医儿科学学习心得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小儿时期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医疗和护理的临床学科。中医儿科学起源较早,早在隋唐就有专门教授中医儿科的少小科,中医儿科学专著及中医儿科医家为数亦多,使中医儿科学逐步发展壮大,对保障儿童的健康、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入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把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儿科学顺利发扬继承下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一学期的中医儿科学的学习中,老师首先把中医儿科知识、技能高效地教授给我们。同时,老师结合临床教学的经验,让我们对中医儿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基本的中医儿科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如惊风包括了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种情况,急惊风主要有痰、热、惊、风四大特点,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高热惊厥及中毒性痢疾的发病过程中,昏迷、抽搐时间短暂,多为一过性发作;慢惊风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临床常见于小脑共济失调症等。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医学典故,并突出中医儿科学与《内经》、《伤寒论》、《温病》等中医经典的渊源。中医典籍中有很多对儿科的精辟理论,如内经中的“骨弱肉脆”,温病条辨中把儿童的特点概括为“稚阴稚阳”等,这些经典医著,无疑是中医之本。对于学习中医的我们来说,在学习期间多读一些中医儿科的经典典籍,对于传承中医的血脉,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学好中医儿科学仅仅依靠一本中医儿科学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常常感到茫然,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自己学习的心得,我对部分以前阅读过的典籍、教材进行了总结,如讲到食积时,我们会想到毕可恩的《食湿与小儿疾病》;讲到时行疾病时,我们会想到《温病》的具体实例;讲到脾胃系统疾病时,我们会想到江育仁的“脾健不再补而贵在运”的经典理论。
自古以来,行医者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封为圭桌,更以行动诠释着,他们以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敬仰的伟大先师。“精”为先,“诚”为辅,只有具备“精诚”着,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之品德。纵观慢慢中华几千年医学历史,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施人道不分贵贱:叶天士谦逊好学承先启后重树医德。他们撰写的`每一篇医案谨慎真实让我懂得实践真理的统一。医者中的智者应是众智者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担负着挽救生命和发扬中医的双重责任,每一篇医案便是他们留给后人们最好的纪念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这门课后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可以看看。
【学习中医典籍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如何学习中医10-24
中医护理学学习指导06-01
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学习自我鉴定07-27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入学习实践01-05
中医护理心得体会10-28
中医药法心得12-01
中医内科学心得12-31
中医师带徒心得体会07-20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六07-05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