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简单题(精选2篇)
养生论述:“养性”和“养老”,即养生之道和老年保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1.抑情节欲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3.依时摄养4.内视、调情5.食宜、食养和食疗6.服食、服水7.养老。
钱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1.生理特点(1)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气血未实。(2)长脏腑生智意,长骨髓添精神(3)关于“变蒸”之说。2.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小儿疾患的治疗,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蛮补”。
刘完素
六气皆从火化:刘氏认为火热与风、燥、湿、寒四气不但可以相兼为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病理性的相互转化。即风、燥、湿、寒四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燥、湿、寒的原因之一。①风与火热:风属木,木能生火,风又可以助火,而热极又可生风,因此风和火热可以互相转换,即风能生火助火,热极生风。风火兼化之证甚为多见,当配以清凉之治。②湿与火热:湿邪郁滞,可以化生火热,即“积湿成热”“湿 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湿和热不但可以互生,并且二者可相兼为病。刘氏治水肿腹胀,每以辛苦寒药为君而利其大小便。③燥与火热:燥邪干燥,易伤津液,津枯则火热自生。热盛伤津亦可成燥。燥则液亏,水乏则热炽,故燥热常兼化。④寒与火热:伤于寒邪,阳气怫郁,不满宣散,可化生热证。热极生寒。热极生寒并非火热化生寒邪,而是 “火极似水”的假寒现象。寒热兼化,在临床中常见于“冷热相并”之证。
李杲
一、对内伤热中证的论述:1.致病原因: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情志失调,身体素弱者,更易发病。2.病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①阳气不升,伏留化火②津伤血弱,内燥化火③谷气下流,湿火相合④心君不宁,化而为火⑤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3.症状:脾胃气虚:肌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乏力);火热亢盛:身热而烦、气高而喘、面红耳赤、渴而脉洪大。4.治疗:治疗原则:用甘温药调补脾胃,甘温除热。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甘温益气,调补脾胃——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升发阳气——升麻、柴胡;桔皮——导气;当归——行血养血和血,流通)。
二、脾胃论:脾胃内伤说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元气即真气,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人身诸气莫不由胃气所化,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运动着,运动形式:升降浮沉。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内伤发病主要病机: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主要病因:1.饮食不节则胃病。2.形体劳逸则脾病。3.精神刺激(三者中最重要)(逍遥散)。累及它脏:“脾胃一虚,肺暴受病”“脾胃虚弱,阳气不开”“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张从正
一、攻邪理论
1、论病首重邪气: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
2、三邪(天、地、人三邪)致病说
3、汗吐下攻邪三法(1)汗法(2)吐法(3)下法。
二、反对滥用补法:(1)主张食补:对于虚证与养生,张氏主张先用饮食调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反对邪未去而言补,尤其是详细分析了滥用补法的危害。
(2)寓补于攻:张氏应用补法,并非以应用温补药物为首选,而是多以攻药居其先,寓补
于通之中,并强调说“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如“存阴”于“急下”,就是寓补于泻的方法。
朱震亨
阳有余阴不足论:阐述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旨在强调抑制相火,保护阴精。天人合一(天道即是阳有余而阴不足)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赵献可
命门:
(一)命门有位无形,为人身“真君真主”:
1、命门位于两肾各一寸五 分之间,自下数上七节。
2、两肾有形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
3、命门乃一身之太极,为人身之真君真主。
(二)命门对先后天的作用:1.主宰先天之体;
2、流行后天之用。
(三)“加意”命火,不忽阴精:重视命门之火的作用,同时确认阴精为物质基础。强调命门之火为“水中之火”,水火不可分离,火离不开水,在重视火的同时,也不忽视水。
张介宾(张景岳)
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1.阳非有余:2.阴亦不足(真阴论):从真阴之象、脏、用、病、治等五个方面作了阐发。(1)所谓真阴之象,即指真阴在外的表象。张氏说:“观形质之坏与不坏,即真阴之伤与不伤,此真阴之象,不可不察也。”(2)所谓真阴之脏,即人体真阴所在的脏腑。他提出肾中命门为藏精之所。命门既为人身之太极,故为天一所居,先天之精气均藏于此,故为真阴之脏。由于阴精是阳气之根,因此,命门藏有真阴,既是阴精化生之所,又是阳气化生之宅,面内具水火,是人体性命之本.(3)所谓真阴之用,是指真阴在人体中的作用。真阴的表现,虽然是形体的好坏,但真阴在人体的作用,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真阴充盛,则形体强壮;另一方面,真阴又是元气之根,真阴充盛,则元气充足,五脏六腑各自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因此,周身生命活动能力的盛衰,也是真阴之用。(4)所谓真阴之病,是指真阴亏虚所表现出来的病理表现。可将其阴虚之病观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亏而见阴虚阳盛者;另一方面包括阳虚阴盛者,虽病火衰水盛,而真阴又是火之源,究其根本,仍是由于真阴不足所导致,故张氏归纳力无水无火的诸种病证,均与阴虚有关。(5)所谓真阴之治,是指真阴虚损病证的治疗方法。张氏提出,不论壮水益火,都要顾及真阴,这是治疗真阴之病的关键。故张氏认为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方,虽用于临床每有奇效,但对于真阴既虚之人,用茯苓、泽泻渗泄太过,有碍真阴恢复,尤其是对于精气大损之人,更为不妥。故又创立了左归丸、左归饮以治疗真阴不足诸证。
吴有性(吴又可)
伤寒、瘟疫各自下法的目的比较:伤寒初起以发表为主,先表后里,先汗后下,下不嫌迟,以防表邪内陷。瘟疫初起以疏利为主,先里后表,下不嫌早,里通则表和。“九传”:但表不里,但里不表,表而在表,里而在里,表里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分为向表传变,向里传变和表里分传三种情况。
叶桂
一、阳化内风理论:1.肝风病机—阳化内风:认为肝风一证“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亏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阳化——“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内风动越”。即指“身中阳气之变动”而导致“内风动越”的一种病理现象。亦
即肝阳化风。2.发病机制:病变性质——内,阳,风。病变脏腑——中心脏腑为肝。①与肝的属性秉质特点有关:肝的生理:体阴用阳;肝的病理:肝阴易虚,肝阳易亢。②肝脏与他脏的关系失调有关。3.治疗:治疗大法:“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即滋肾缓肝,标本兼顾。(1)和阳息风法(2)滋补肝肾法(3)清金平木法(4)养血息风法(5)培土息风法。
二、久病入络论治:(1)概念: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病变广泛,表现为气血瘀滞的一类病症。“初为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2)证候:特征性症候:1.症积有形,著而不移;2.久痛。
(3)病证:甚广,可见于中风、积聚、吐血、胸痹、疟母、痿、痹、诸痛、诸血证、疮疡、癥瘕等病证中。(4)治疗:治法:“总以通字立法”以辛味药为主。①辛润通络②辛温通络(阴寒痹阻)③虫蚁搜剔法(辛咸)。代表方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
王清任
一、中风论治:1.中风本源:王清任论中风专以“ 气虚 ”立说。他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在于元气亏损。中风病证虽表现不一,其病机则统归于元气之虚衰。2.中风先兆: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症状:平素聪明,突然短暂无记忆或语无伦次。二是头面五官的异常形症:如偶尔一阵头晕或头无故一阵发沉、耳内一阵风响或蝉鸣、眼前常见旋风等。三是肌体四肢的异常症状:如上唇跳动或拇指无故自动、腿无故发麻、肌肉无故跳动、无名指一时曲而不伸等等。3.中风治疗:他认为元气亏虚,推动无力,其血必瘀。故论治中风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是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名方。本方重用黄芪,少佐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补气活血同用,意在使气旺血行,络通瘀除。
1 明确学科性质,整体把握学科内容
任应秋先生执教北京中医学院后,集前贤及自身研究中医之体会,认为欲造就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必须师百家之长,集前人理论与经验之大成。经过数年的努力研究,1959年撰写了《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介绍了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并附以验案印证。后经卫生部批准将各家学说正式列为高等中医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由他主编了第1版《宋元明清各家学说及医案选》。1964年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他又进行了全面补充与修订,又增添了总论部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各家学说的演变与发展作了系统的分析,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讲义》,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二版统编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其后又经20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中医学发展史上存在着7大医学流派,即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和汇通,并以此为主线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第三版。1984年5月,他在重病中,再次主持了新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编审工作。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在“中医学与中药学”这个一级学科中,并未设立“中医各家学说”这一分支学科。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各家学说(代码:100407)作为一个二级学科,排列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之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这个“目录”做出了调整,将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医文献学、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一同归入到“中医医史文献”这个二级学科中。目前各中医院校基本都执行1997年调整后的“目录”。这次目录的修订致使大量优秀师资人才流失,课时缩减,对《中医各家学说》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
凡中医药大家,都具深厚的学术素养,十分注重从历代中医各家的学说中吸取营养[2]。众多名老中医与学者对《中医各家学说》已经沦为中医学专业的选修课、考查课,甚至根本不开课的现状表示难以理解,认为有必要对本课程的性质和学科定位做进一步的探讨,明确其应有的地位[3]。笔者认为《中医各家学说》与基础类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与临床类课程是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与经典类课程是源和流的关系,具有综合性、提高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四个方面的性质。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可以使学生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学生的中医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和完整,故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目前,我国国内在教材的编写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重学派轻学说,或者重医家轻学派与学说[4],作者认为偏重哪个方面均有失偏颇。《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医学流派、主要学说和著名医家学术思想三个部分,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由于本科教学课时有限但又要保持本学科体系不走样,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尤其要保持本学科发展的连续性,不能一味求新求变,到最后连《中医各家学说》业内人都弄不清楚各家学说究竟是什么,而这也正是《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目前所处的尴尬局面。因此教材中学说、学派、医家三者都应作为本学科内容的有机组成,不要随意偏颇。但时代有变迁,地域有差异,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域不同医家学术思想均有不同,因此各地院校在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但务必让学生对中医各家学说这门学科知识体系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2 以学术脉络为经,以医家学说和经验为纬
《中医各家学说》以学派、学说及医家学术思想为其理论架构的基本单元、基本思维形式,形成了学科本质意义上的范畴,因此,“学派”、“学说”及“医家学术思想”构成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主体体系。而学派的形成正是以医家学术作为缔结纽带。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人们对疾病认知方式、程度、知识背景等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受到时代变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与生产力的变革也带来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促进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的形成;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历代医学教育的方式,是以个人习医者居多,但师承与私塾有时大有不同,这也是产生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重要原因。
《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内容只有学派、学说、医家学术思想三个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法则多种多样。目前绝大多数院校设置的《中医各家学说》课时均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科内容较为完整的呈现,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理[5,6]。作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术脉络为经,以医家学说和经验为纬,对中医学术史上出现的主要医学流派和主要学说进行整体的简单介绍,让学生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对本学科完整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术流派的阐述应基于中医的主要学说,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医史文献课程。因此,在介绍学派时应着重于学派奠基人所具有的鲜明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倾向,及其相对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和实用的临床指导价值,并基于其学术影响的不断传播所形成相对广泛而稳定的学术群体。课程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历史上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作出突出贡献之著名医家的学术特色和临床经验上面。
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学术思想丰富,知识体系庞大而深厚,如何来讲授,则要进行认真的课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力图避免中医课程内容的重复,激发学生思考中医经典理论,并帮助学生在临床阶段快速而有效地运用中医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这一时期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拘泥于医家治法中的一招一势、一汤一药的传授,而应在较高的层次上综合提练医家的学术思想,特别是那些提出新的学说的医家,应结合医家的经历、时代以及文化背景、学术渊源,重点介绍其中医理论研究及临证治疗的思路,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通过各家学说的学习,不仅要广泛了解历代医家的具体学术内容,更重要的是应从中学会理清思路、执简驭繁的本领,而更有效地指导以后的自学和临床工作。
3 详略得当,注重学术的传承
历代名医辈出,学说众多,如何选择性讲解,教师要加强研究。现行《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版本较多,体例不同,收录医家各异,但历史上较有影响的著名医家大都会收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注重学术的传承。这种详略得当包括了重点医家和一般医家的详略得当,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详略得当。
中国古代名家往往通晓数科,如孙思邈之理、法、方、药、养生等,薛己之内、外、妇、儿、五官、正骨等,叶天士的内、外、妇、儿、温病、护理等。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讲解得更加透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作者认为,一些学生容易读懂的,一些已在其他学科了解过的内容,不管这些内容多么“重点”,教师在课堂上也只应点到即止,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而应将重点放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发挥上。
在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要注重学术的传承。如金代医家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阐发中药理论。其学传于李杲、王好古及其儿子张璧,李杲复传于罗天益;明代薛己、张介宾、李中梓诸家私淑李杲;赵献可又私淑薛己之学并传于高鼓峰、董废翁、吕晚邨等人;张璐对薛己和张介宾二家之学均有所承受;李中梓之学一传沈朗仲,再传马元仪,三传尤再泾。其中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发明升阳泻火和甘温除热治疗大法;王好古于三阴证独有阐发;罗天益详述饮伤食伤与劳倦病因,突出甘补辛升,重视三焦分治。张介宾服膺张元素、李杲之学,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制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诸方,而为阴阳两补之巨匠;薛己私淑张元素、李杲,又遥承王冰、钱乙之说,重肾中水火,临床多脾肾并重;赵献可对肾命水火说,独具匠心,提出“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为命门,广泛应用六味丸、八味丸,以肾命概括脾胃,又与薛己略异。李中梓重视先后二天,酷似李杲与张介宾。以上各位医家虽各科均有成就,但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以学说为经,医家为纬的基础上选取各医家的学术特色讲解,既突出医家的特色,又体现学术的传承,详略得当,将“学派”、“学说”与“医家”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
4 衔接基础与临床,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通过《中医各家学说》的学习,可使学生的中医理论和临证水平得到系统提高,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7]。目前很多院校均将其放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教学。不可否认这种设置会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对医家的临床经验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但问题是现在学生临床课均是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临床,而且即使所学是中医专业,到大四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西医的课程,此时他们头脑中既有中医的思维,又有西医的思维,甚至由于中学阶段课程以及平时生活的影响,他们头脑中的西医思维或许要强于中医思维。因此,这个时期设置《中医各家学说》的学习教学效果并不好。而如果在理论课与临床课衔接的时间开设效果会如何呢?有鉴于此,作者大胆的提出,为了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传授历代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中医各家学说》放在基础课结束后与临床课开始前开设。在此时将名家临床经验介绍给学生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中医的兴趣,并且对接下来的临床课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此时虽开设了西医的基础课程,但并没形成系统的学科链,反而中医课程一脉相承,能使学生进入到名家的思维方式中,对其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更为有利。若真正放在后期提高的话,笔者认为经过临床实习或者临床实践几年以后会体会更深,但这作为常规教学基本无法实现。因此,作者所在学校大胆改革将《中医各家学说》放在的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中医药学是历代中医药学家经验积累、汇聚而成的,没有中医各医家的学术薪传就没有今天的中医药学。《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定的曲折,需要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和整个中医学界的同仁共同努力,使其能不断深化与发展,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摘要:针对现在《中医各家学说》的课程性质、作用及学科定位变得越来越不明确,其重要性普遍地被忽视的问题,提出重视和加强《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变得尤为紧迫;应明确学科性质、整体把握学科内容,以学术脉络为经、医家学说和经验为纬,详略得当、注重学术的传承,更好的衔接基础与临床、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关键词: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医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星平,赵琰,安冬青,等.加强重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8):520-522.
[2]汪剑.《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内涵与学习方法学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109-110.
[3]刘庆帮.关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性质及学科定位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1,43(10):77-79.
[4]李成文.《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13-15.
[5]李永谦,刘琼,李成年,等.中医各家学说经纬教学法浅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3):73.
[6]张岚,刘春强.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应重视内容设计[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149-150.
【中医各家学说简单题】推荐阅读:
国学各家经典语句10-14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题11-25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六07-05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11-23
中医院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题09-23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10-05
中医临床病案06-11
中医的书籍06-13
思考中医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