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泉庄镇:把脉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今年以來,沂水县泉庄镇人大政协建议党委政府成立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整改督查组,落实镇经管站专人包干责任制,对整改事项主动介入,全程跟踪督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把信访问题突出村、资金收支量大的村、重点项目建设村作为审计重点,严格审计程序和质量把关口,对每个审计项目都严格按照国家审计的工作规程,做到程序合法合规、内容详实全面、证据充分确凿、结果真实可靠,保证每项审计结果让干部信服,让群众认可;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依规依纪依法予以纠正和查处,对相关责任人视情形分别给予党纪处分、组织处理或移送司法机关,并将审计结果予以公开,将典型案例以会议通报等形式进行曝光,促进广大村居干部提高遵纪守法意识,认真履职尽责。目前,全镇已完成12个村居的审计计划,审计资金总额3088.21万元,查出付款手续不完善、大额支出未附会议记录等问题总额1107.50万元。
作者:牛纪芹
摘 要:为全面核算、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4年11月1日制定印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关键词:资产核算;会计核算;管理;
湖北省财政厅为保证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于2009年4月30日印发《湖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乡镇财政所(分局)内设的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集中代理所辖行政区划村级会计业务,通过规范和完善代理服务工作,实现村级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收支公开化、理财监督民主化。
1 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村级固定资产核算目前仅限于与“实收资本”相关联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它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始积累的表现形式。出现村民委员会合并等可能引起固定资产价值变动情况时,没有履行严格的固定资产清理处置程序,而是将变动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简单相加,作为新主体固定资产的价值,这种做法没有反应固定资产变动后的真实状况,也导致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不全。
2 关于林木资产的核算
对于林木资产的核算,《制度》要求設置“经济林木”和“非经济林木”两个二级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或营造的林木的成本:借方核算林木资产的购买价及相关税费、经济林木投产前发生的培植费用、非经济林木在郁闭前发生的培植费用;贷方核算摊销、出售、结转等应减记林木资产的金额。
3 关于耕地经营权、林地使用权的确认
对于集体所有、由农户分散经营管理的耕地、林地等农村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第一、二轮土地承包有关的政策性文件都要求,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形成耕地、林地承包及承包经营合同,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管理。
我们的想法是:为了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耕地保护政策在村一级的贯彻实施,有必要把土地(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范围:对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按保护区设置明细账备查登记;对保护区外的土地(耕地、林地、水面等),按村民小组设置明细账备查登记。在其金额的确定上,一种思路是借用税务部门已实施的“零申报”办法,在备查登记时只登记面积不登记金额;另一种思路是按土地承包合同和林权证等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证明文件中载明的面积,参照村组所属城镇建设规划级次及相应的地价标准,汇总确定不同用途土地的入账金额。
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长江防浪林、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林业血防、森林生态效益、小流域治理等使用国家投资实施的项目,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办理会计核算。
4 关于“专款专用”原则在补助收入核算中的运用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在会计核算上表现为“补助收入”,目前的做法大致有三种:对粮食种植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牲畜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农机具及家电下乡受益户的补助,经核准后通过国库直接划转到农户个人“一本通”账户;对项目性资金,实行项目报账制,依项目的完工程度办理会计核算,所需资金直达在建项目账户;对按工作的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性补助的资金,由有权核准的部门审核批准后,发放到该工作的完成方,如通村公路和“一事一议”奖补。这三种做法中,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会计核算的,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记入补助收入,期末转入本年收益。从其核算流程考察,很难体现财政资金“专款专用”这一通行的原则。为此,建议增设241号“专项应付款”:收到上级部门下拨的补助收入时,贷记本科目,使用或分解相应的财政资金时,借记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该项财政资金的超支或结余。年终结账时,将已使用或已分解的补助收入,转入本年收益。期末余额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办理, 需返还的结余,借记本科目;需弥补的超支, 按后续资金来源进行核算。
5 关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委托代理制度本身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当双方对委托代理的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时,所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协议书)就开始产生法律效率。对村级财务会计实行委托代理制度,在组织管理、操作模式等的选择上,宜在县市至少在乡镇范围内统一。代理与被代理双方,农村经济管理和会计管理机构,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调配合,依法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被代理一方,是集体关系的所有权人,是会计主体,有对自己财务的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但不能干涉代理服务机构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处理本村经济业务。乡镇财政所在村级财务会计工作中,实际承担着双重职责,作为代理服务机构,要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财务会计服务,不能干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经济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作为监督管理机构,要确保《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贯彻实施。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与会计管理部门应按职责分工,监督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机构依法办理各项代理服务。
结语
总之,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头等大事。因此,从现在做起,纠正过去,规范未来,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09
[2]俞重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
[3]孙军,李玉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及对策[J].农村经济,1998
[4]安桂娟,陈曦,贾世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2
作者:李超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各地政府掀起了一股改造城中村的浪潮。城市扩张与土地征用正在使农民丧失唯一的生存资源——土地,而村民从农转到非农户口的变化并没有使村民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产权模糊也使得集体资产有形无实,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如何将以前的农民集体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顺利地转变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使之能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的经济组织形式,转变为现代市场规律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的经济形式,慢慢建设出一套能够实现村民获得可持续性利益的管理机制,实现村民的利益和城市的发展的双赢,成为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转型
本文系:北京市城中村改造村民可持续生存利益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3shb014 北京市社科院规划基金。
一、城中村集体经济的内容
城中村是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下,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制度产物。城中村集体资产是指村集体享有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和处置权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经营性的资产,就是指归集体拥有的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固定资产包括以村集体名义建造的各种设施,开办各种工厂产业形成的资产等;流动资产包括归属于村集体的银行存款、对外投资等;无形资产如比如村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村集体的专利权、商标权等。二是公益性资产,包括归属于村集体的学校、养老院、桥梁、道路、公园、供电、供水等公益设施等。三是资源性资产,包括归属于集体的自留地、山林、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其中主要是土地,这是村集体资产的最原始资本。
二、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特点及运行机制
(一)产权特点
现代的产权理论指出,要想使产权明晰必须考虑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财产的所有者要明确,并且所有权还要具有排外权;第二,资产增加值归所有者所有;第三,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处置资产的权利,比如调整资产结构,销售和出租财产的权利。这三个条件必须全部满足,否则就认为产权是不明晰的。
从财产所有权上来看,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从名义上来说是归属于村集体全体成员所有,只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就拥有这个权利,这是一种成员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却由于产权量化没有针对到村民个体,集体组织成员并不知道集体资产有多少以及每个人能够拥有多少资产,这就致使村民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但是实际上都没有,村民作为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体现不出来。
从剩余控制权上来看,在我国大部分城中村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形式,土地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土地交易的的控制体现的。全国得大部分地区,村民集体资产由村委会代表村民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少数地区,由集体的经济组织代表村民对资产进行经营管理。然而村委会的决策只是局限于少数几个人,一般村民都难以得到广泛的参与。基本上是村委会控制着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资产,同时掌握了决策权。
从剩余索取权上来看,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村办企业、经济合作社等几个方面,通过经营、拍卖或租赁收入,和来源于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收入,但是这些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往往管理人员和村委会是都是几个组织一套班子,监督力度不够,在选择资产的使用方式时经常会出现以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集体的利益,结果是组织部分利润转变成村委会成员的个人收入。
城中村集体产权界定的局限性:(1)以产权分布的角度去看。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的归属界定不明晰,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界定又是根据户口、户籍为依据,当有的成员离开所在村集体到城镇居住的时候,村委会通常会认定这部分人不再享有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这就会导致组织成员内部的许多利益纠葛和矛盾。另一方面,集体资产的很大一部分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实际上还掌握在村委会手里,但是村委会政企不分,村民作为资产或要素所有者的权利未得到充分体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力度较弱,无法监督集体资产的运营而造成集体资产流失。(2)从产权量化的角度来看。产权量化几乎没有,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模糊,村委会在行使权力时势必会侵犯到村集体资产,因此,集体资产的产权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
(二)运行机制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财产归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产权不明晰,无规范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靠村民自治的村委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机构上的“政社合一”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职能弱化或他移。在这样的管理权限中,村委会的职责几乎包括了所有与村民生活有关的事务,村长就好像负有无限责任的大家庭中家长。村企业、村委会、党支部事实上一套班子,交叉任职的情况特别普遍。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方式,即主要依靠村支书或村长个人经验和智慧、情感的好恶和亲朋好友关系来管理,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大。在普通村民看来,领导的个人行动的主观意志是决定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问题上,村集体经济组织通常的做法是实行把户口作为主要分配依据的分配机制,进行按户口数人头的分红分配方法。这种分配方法在名义上看是公平的,但是体现的却是绝对公平,村集体收益实行的平均分配方法不能体现出村民个体贡献的差异,所以,从另一方面看这又是一种新的不公平。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是根据婴儿出生、外部嫁入从而取得该村集体户籍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但是那些出嫁、升学或者是移居到城镇居住的户籍从原来村集体经济组织迁出的成员,则认定为自动丧失了村集体成员资格从而不能参与到村集体的任何分红分配。另外,在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有些干部、群众只顾眼前利益,进行超过自身经济实力的高福利分配,不考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致使有的村出现把集体经济生产经营的收人的大部分以福利分红的方式发放给村民,无法进行集体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这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就有“坐吃山空”的危险。
三、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支持
城中村的集体经济组织的转型和发展,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工作非常的复杂,这仅靠村集体或者其他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支持指导。比如,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制,会改制成为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公司。在有的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改制后成立了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新组织,但是这个新的组织没有法人资格,股份经济合作制的企业是一个非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就导致它在参与市场正常的生产交易中不是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的,如果采用成立股份制公司的方法,则这些股份制公司将掉出原来的税收优惠的政策,需要按规定进行纳税,与此同时,这些公司还必须承担作为村集体组成的责任,为村集体成员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发放原来的村民福利,让这些公司处于捉襟见肘的两难之地。
因此,政府部门除了进行常规性的指导工作外,还应该进一步深化加强对村集体组织转型的执导的工作力度。可以采用成立专门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和专家组帮助集体组织妥善处理在产权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新成立的公司的股东和新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方面的培训。
(二)深化产权改革
1.逐步取消集体股,完善个人股产权
产权明晰量化是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中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把集体资产通过分发股份的形式,把产权明确量化给村集体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由于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并没有政府进行完全的背书保障,因此,很多的城中村都会保留一部分集体股用来保证村集体的公共服务支出。这样看来集体股又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这些集体股会产生新的新的产权模糊的问题,是村集体组织政企不分的老问题。因此在新的进一步的改革中,要想办法把村集体组织承担的公共职能进行剔除,逐步取消集体股,使得所有的组织成员实现对集体财产全部股份的所有权。因此,新的进一步的改革应该是对个人股产权权利的完善,并把个人股产权推向市场,实现产权要素市场化。比如,可以先允许村民将自己的个人股权在本村范围内进行自由流通和转让,然后再逐步扩大到本村范围外,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个人股在市场中进行处置和流转。
2.产权主体多元化
城市化进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加大,特别是城中村,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因此,在进行产权改革的时候,要依法公平对成员进行资格的认定以及确定配股的办法。对于升学、外嫁等特殊情况要特别注意资格认定和股权分配得问题。如果有争议,可以组织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通过民主表决的形式解决,这方面可以借鉴南海地区实行的名单三榜公示制。如果所在地区发展比较成熟,可以逐步放开对产权主体认定的限制,从而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增设现金股,可借鉴广州等地的做法,部分股权采取在一定范围内招股方式,把社会中的一些闲散游离资金、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力,扩大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规模。
3.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1)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有限的村集体经济自有资金,通过合作、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入外来资金和集散资金,走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互补、互利的发展道路,以带动辖区经济发展。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城中村转制公司普遍存在组织机构职责不清,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基本上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权利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高度统一,决策权和控制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建议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将转制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构建解决企业核心决策层、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之有章可循。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城中村转制公司由于缺乏人力资源规划,没有规范的绩效考评和激励体系且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几乎都遭遇到了“人才瓶颈”。如何引进和培养所需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人才问题,需要克服农村社区宗派影响,逐步建立规范完善的奖励评价制度,任人为贤。向优秀人才合理授权,使他们得到与其贡献基本相适应的职位、权利及报酬。还要完善培训制度,可以与政府、培训机构合作,把员工职业技能与工资、奖金挂钩,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韩荡.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及案例研究[J].规划师.2004(5)
[2]王子新. “城中村”的改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3]谭永忠,王庆日,冯敬俊, 陈佳,冯红燕.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基于对“土地租金剩余”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7)
[4]娄玲.城中村拆迁中的土地补偿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
[5]高迎春,佟连军,黄健华.城中村再城市化的土地利用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6]谢青,苏振锋,岳亮.基于土地增值的城中村改造利益分配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6(5)
(周毕文 谢兵可 王宏飞: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周毕文 谢兵可 王宏飞
府谷镇高石崖村位于县城西2公里处,座落于县城城郊河滨西路,是府谷镇人民政府驻地所在,辖5个自然村。村内共有650户,人口1845人,耕地面积676亩,荒地2176亩。村内产业以租赁业为主,2015年人均收入13810元,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45万元。
一、工作成效
根据高石崖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村情实际,引导村民走物业经济的发展路子。村内经济目前主要以资产经营型为主,随着城镇化建设加速,村内土地大部分被开发建设,租赁收入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结合村情实际,本次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还是用于物业经济的发展。实施项目为新建府谷镇高石崖三村综合市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搭建钢结构大棚4683平方米,预计建成后年可增加村集体租赁收入40万元,同时还可为村内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下一步利用出租收益继续做大做强实体物业,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管理及分配机制
(一)民主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集体收益分配、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后,方可申报批准实施。
(二)民主监督:项目批准后,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方式,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发展目标、实施效果等一系列情况全面公开,接受村民的广泛监督。
(三)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营收益资金的分配管理,经营收益分配办法由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三年内出租收益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年以后收益按照合适比例留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后,剩余收入按股份比例分配。
三、经验及启示
(一)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优化村支“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国家正式干部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思路清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拘一格用人才。实行能人治村,发挥其聪明才智,借助其经营管理经验,找准发展路子,解决发展无方的问题。要加强村干部培训,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一是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要实行台帐管理制度,建立资产资源台帐、固定资产台帐、债权债务台账、经济合同台帐等各类台帐,有效保障集体资产不流失。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等类型的集体经济。一是位于城镇中心和城郊结合部的村,可围绕服务产业,发展物业经济,通过建设仓库、市场等物业或创办各种服务公司,为居民、小区等提供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工业发展好和项目建设多的村,可围绕企业建设和项目建设,在工程建设、材料运输等方面做文章。三是农业发展好的村,可采取“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在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上做文章,为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后勤保障、农业生产等微利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牡丹江市爱民区北安乡北安村位于市区北部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城中村。现有耕地930亩,林地总面积1500亩,人口2287人,村民894户,全村党员145名,村集体累计480万元,固定资产1500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900万元,人均收入10061元。村党委多次被评为区、乡先进党组织,村委会连续被评为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先进村。
北安村凭借紧靠市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产品销路畅快,运销成本低,努力发展各项特色农业,区、乡各级党委政府为北安村级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优惠条件。使北安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如虎添翼,迅猛发展,农业畜牧业、食用菌、花卉、野生动物养殖都已经形成集体化、规模化。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通过总结我们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挥能人效应,选准项目,带动群众,形成规模、产销两胜。提起北安村的食用菌和花卉两大产业,远近闻名。食用菌发展在北安村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史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安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农牧产销公司就从亚布力请来了种植蘑菇的能人杨国凡,通过他的悉心指导,现在北
安村已经有60多户种植蘑菇,年产量120万斤左右。年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主要品种有平菇、榆黄蘑、香菇等。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批流通领域的经纪人,转业收购和批发的经纪人已有十余人。由于食用菌和花卉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一大批城市下岗工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高启雨、卢培梅为首的花卉产业大户更有着传奇般的发展史。如今他的花卉产业总值已经达到1000万元。他的花圃品种已达到700余种。通过近20年的奋斗创建了高效日光照温室15栋。前来买花的顾客络绎不断,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目前北安村由于城市建设动迁原因,迁走了几户,现在还有5户,但是规模可观,总面积仍然有40余亩,年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巩固发展菜篮子工程,为市民提供优质蔬菜、肉、蛋、奶是北安村多年来一直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一项稳妥挣钱的产业。北安村的菜田就在市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是北安村的强项。这些种菜能手靠科学技术、精打细算、勤劳苦干获得了高收入。年收入几万、十几万的农户比比皆是。同时靠传、帮、带引领一大批菜农走上了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不仅保障了市民的需求,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发展畜牧业,在北安村的养猪大户的带领示范下,养猪大户出现十余户。猪舍的选址和建设都实现了现代化、标准
化。随着省、市发展生猪奖励措施的落实,北安村养猪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经过数次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的波折,养猪户也掌握了科学发展规律,决不能再走过去价格低就宰杀种猪的愚蠢之路,在科学饲养、科学防疫、节能成本上狠下功夫。切实保证全村生猪存栏保持6000头以上。
二、搞好管理服务,走保障发展之路
村两委班子竭尽全力,为民服务,确保各项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多少年来,北安村党委、村委会牢牢抓住这一主线,始终不渝地支持村民发展产业。从项目的选定开始,北安村出资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取经、学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便利的条件。畜、禽养殖场都需要科学选址,北安村把远离市区的羊草沟林边地租给养猪户,减轻了养猪户的防疫压力和成本,同时还为他们修通道路,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生产条件。从生态环保方面考虑,北安村已经把原来的城乡交叉地猪舍大部分都转移到了羊草沟和麻花沟、碾子沟。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也为养猪户提供适宜生猪生产的一片净土。目前500头以上的养猪户、万只以上的养鸡户、十头以上的奶牛户全部转移到三条沟里,并且为养殖户打了机井,修好了水泥路面。近几年来,北安村在种植、养殖园区共打机井3眼,修筑水泥路面2000延长米,维修铺设供水管道1800延长米,铺设田间道路1580延长米,维修加固病险小水库一座,架设通往三条
沟的输电线路44米,为村民无偿提供松木杆一万余根建大棚温室。
发展生产资金是最重要的,村领导千方百计为村民联系贷款,协调村民之间融资、拆借。并且在产前、产中、产后时处处提供服务。今年的贷款已基本到位,目前正组织村民参加科普学习班,同时做好计划,准备十月份前修通羊草沟
3.5公里水泥路面,使羊草沟成为养猪、养鱼、粮菜生产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造优良的发展生产条件,为村民铺平道路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也是人民群众一生所期盼的生产生活大事。
回顾多年的发展历程,只有不断的开拓进取,永葆旺盛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饶的顽强斗志,绝不安于现状,更不能小富则安。村级党组织永远牢记一切以人为本,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满腔的热情管理好村务、政务,为村民开创更新的、更美好的产业和事业。发挥好集体的力量扶持好新兴产业。 要尊重能人的首创精神,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最可贵的,我们的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更要发挥全体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要不断开阔眼界,展望国内外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勇于拼搏、勇于开拓。村级财务支出公开透明,一切精打细算、勤奋节俭,把村级积累的资金全部用在产业拓展上来,我们要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精、气、神投身到新的征程。让北安村的各项
事业保持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们的村民早日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的愿望。
牡市爱民区北安乡北安村
2011年2月25日
消除“空壳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总 结
近几年来,我乡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增强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和田县的边远乡镇,要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就要把繁荣农村经济放在核心地位,不断的发展壮大农村的集体经济,特别是解决好“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我们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根据上半年我乡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现将我乡消除“空壳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稳定。以富民强乡为目标,切实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以优势资源转换为基础的市场开拓战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体制创新,扩大开放和科技兴乡为动力,积极发展经济,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突出重点,着力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目标
我们将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壮大非空壳村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基本消除我乡个别“空壳村”。
三、主要措施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的问题。
由于“空壳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财政积累较少,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思想观念抓起,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思想,适时组织村干部参观、学习、培训,使他们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自立和比、学、赶、帮、超的致富观念,奖励先进,鼓励后进,促进特困,以先进带动后进,携同特困共同发展。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提高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是认真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依照干部管理办法,切实把思想上进步、政治上靠得住、作风过硬,先富本领和带富能力强的各类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尤其要配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大中专毕
- 234 -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村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政府西南部,紧邻**路、环乡公路,下辖5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户30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2260亩,流转近13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经营收入,部分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晚秋黄梨。二是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村内凭借位置优势,先后发展了蔬菜大棚、草莓采摘旅游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但由于基础薄弱、创收增收渠道不多,村级债务负担较重等多种原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根据镇党委政府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要求,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加快实现小康村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活力和后劲、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机制,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力争在三年之内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能有所突破,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抓班子建设。搞好村委会的班子建设,加强村两委成员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健全村两委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在全镇争先进位,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村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二)抓经济发展。一是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加强对全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对村中流转土地和水产养殖基地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采取反租倒包、租赁承包进行招商,既降低客户租地风险,又增加农户和村集体租地收入。二是资源入股增收。依托项目优、发展快、前景好的一禾农业园、休闲采摘园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服务和扶贫基地分配收入等资源形式参股,增加村集体股份合作收入。三是盘活资源。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出工等形式,对村中闲置坑塘、荒地、废弃宅基地等进行集中改造治理,对坑塘进行合理规划,建成仓库出租或填补成宅基地出售。对荒片、废弃宅基地等结合实际,采取复垦后出租耕种,划为宅基地拍卖、创建村级工业园区等形式增加村级经济收入。
(三)抓文明法治建设。通过整治我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村干部带头教育村民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讲礼貌,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争取各方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村内的道路硬底化处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结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影响我村稳定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把普法、依法治理和民间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捆在一起,加强村民的法治教育,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除了引导一禾农业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提供资金帮扶和务工帮扶外,还要发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优势,每年拿出不少于30%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在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对4户贫困户予以精准帮扶,确保6户30名贫困户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1**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 该村在98年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
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
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10年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10年达到6144元,比2008年增加1149元,预计2011年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2按照XX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2009〕1号 )文件要求,我县从20**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市八个贫困村的工作。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和16个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末至20**年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7%以上, 由2008年的4080元增加到2010年的5632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主要目标,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市上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对口帮扶目标任务下达以后,我县高度重视,确定对口帮扶工作由县政府副县长分管、具体工作由县扶贫办牵头,政府办、县委办等16个单位为对口帮扶工作成员单位。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厚的兄弟情谊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精力做好帮扶工作,保证市上下达的帮扶任务能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做好定点帮扶XX市贫困村的实施意见》文件(郫扶领办【2009】1号),并于每年年初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XX县对口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帮扶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各成员单位按要求确定了一名分管领导,落实了承办机构和联系人,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狠抓落实,措施得力
(一)科学规划,突出扶贫工作重点。我们多次组织对口帮扶成员单位到贫困村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以当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民办实事、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投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夯实脱贫根基。2009年—2010年,全县投入到XX市的帮扶资金共计达到233.54万元。
(二)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为支持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我们把对口帮扶工作和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贫困村很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均超过地震前的水平。例如我县国土局,两年来共计投入人民币近70万元,帮助龙门山镇国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委托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考虑到国坪村受灾严重、基础薄弱的实际状况,在该村党团活动室重建完毕后又帮助他们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电脑桌、档案柜、文件柜(夹)、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保证了基层组织的顺利运转。
(三)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从2009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XX市贫困村以后,我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等工作,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全面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贫困村群众改善安居难、行路难、灌溉难、用水难等问题。两年来,累计帮助贫困村建成(新建或改建)道路27.71公里,新改建住房159户,铺设道路涵管30根,安装输水管道4000米,新建防洪堤200余米,新建蓄水池3口,新建沼气池10口,新建(维修)三面光沟渠11200米,建成村级卫生站一所。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新路。我们根据XX市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一是扶持发展观光旅游,着力打造“万亩荷塘”、“蜀水荷乡”项目,带动
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投入部分资金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益的种、养殖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年来,共新增核桃种植面积1070亩,发展食用笋竹3000亩,发展中药材(厚朴、黄连)种植面积3500亩,仅此一项就帮助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成立专合组织两个,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养殖,引导农户养殖野猪、土鸡等养殖效益高的物种。截止2010年11月,肉牛存栏量达100余头,七彩山鸡存栏达10000余只,跑山鸡存栏达15000余只,黄羊、种羊存栏1000余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立足于区域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和贫困村的联系和沟通,多次组织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进行交流联谊,积极为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出谋划策,帮助联系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基地、下定单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促进了贫困村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关注民生,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提高贫困村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归宿。以“不唱高调,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从最穷的村、最穷的人抓起,扎扎实实为贫困村群众办一些实事,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两年来,在贫困村新建村卫生所1所,开展送医、送药活动2次;开展劳务培训3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实现劳务输出500余人,扶持贫困学生上学30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次,慰问农村贫困户、贫困党员720户, 发放慰问金27万余元,受到贫困村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强化督查,确保扶贫工作措施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把督促检查作为完成对口帮扶目标的重要手段。县扶贫办充分发挥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及时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组织各帮扶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帮扶的贫困村,就产业发展等情况与镇、村进行磋商和交流,检查帮扶项目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并予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两年来,全县共出动车辆300余台(次)、人员800余人(次),实施项目35个,至此,市上下达给XX县的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的定点帮扶工作目标已全面完成。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320**年,按照**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木垒县帮扶中心在各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改进,不断努力。
为进一步壮大XX村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收入,结合XX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村为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位于XX乡XX部,距圩镇XX公里。有耕地XXXX亩,林地面积XXXXX亩,其中生态公益林XXXXX亩。人口XXX人,中共党员XX名,村“两委”成员和聘任干部X人,平均年龄XX岁。党支部书记XX,X,汉族,X。村委会主任XX,X,汉族,XX岁。全村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有仙人草、猕猴桃、百香果、毛竹和牛、羊、蜜蜂等,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难成规模。村级财务实行“村财镇代管”,管理正规,开支合理,公开透明。该村现有XX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等经营性固定资产60万元,土地、林地等资源性资产6273亩。
二、目标任务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原则,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三年后年收入可达5万元,并逐年增加。
三、项目规划
一是建设茶叶产业种植基地。
XX村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2019年拟建立60亩茶叶产业种植基地,由村集体投资,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产生效益部分归村集体。种植基地面积60亩,投资25万元。资金来源:
XX村自筹资金5万元、中央扶持资金20万元。本项目设计三年后产茶叶0.6万斤,预计税后利润5万元,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二是建设茶叶加工基地。
结合XX村茶叶产业的种植规模,为进一步扩大茶叶的销售渠道,提高群众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XX村拟建设茶叶加工厂一处。茶叶加工厂拟采用村集体投资,合作社经营的模式。茶叶加工厂项目占地200平方米,总投资32万元,建设周期5个月。资金来源:帮扶单位支持2万元,中央扶持资金3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利润归村集体所有。
四、工作措施
为顺利完成XX村茶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建设项目,经村“两委”商议,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推进该项目建设。
1、规划选址。8月底前,一是完成60亩茶叶产业种植基地的选定;二是邀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在村内完成选址和规划。
2、项目申报。在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申报项目,获得项目资金两个项目总投资50万元。
3、项目实施。待项目批复后,一是在12月前完成60亩茶叶示范基地的改造升级,建设标准示范园;二是在10月份开始茶叶加工厂项目征地,征地面积约2亩。按规定开展项目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计划5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确保明年5月份能够投入使用。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挂村领导为项目牵头负责人,村“两委”干部为项目落地的具体责任人。
2、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责任分工,统筹推进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等环节,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茶叶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提供有力保证。
3、加强工作协调。为使茶叶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快在落地实施,各项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由挂村领导组织村“两委”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调度,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提早完成交账。
推荐阅读:
村集体经济相关材料09-24
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07-23
村集体经济发展章程07-23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09-22
村集体股份林场07-14
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10-31
永定村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06-03
工作计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11-01
农村集体经济模式05-30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