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各村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运营,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好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我镇按照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动员部署,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对试点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资产资源管理、民*主议事、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村务公开及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等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根据巡c和自查中发现的薄弱点和风险点,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举措。
一、七届区委农村“三资”管理专项巡c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全镇*个村在学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有关“三农”工作要求、村级党组织履行职能责任、村级财务管理四个方面共反馈问题*项,现已完成整改*项,正在整改*项,整改完成率为*%。二、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规章制度加快完善。
*年*月底,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我镇针对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将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全部纳入“*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统一建档、分村核算,将于*月中旬全面完成新旧系统及账务的对接。镇*所在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参照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镇实际起草了《*区*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全镇各村、各部门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将印发至各村,并统一参照执行。各类制度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与我镇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实际高度契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二)更新升级管理系统。
自*月起,停用原有的“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启用“*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和“*区农经综合管理平台”的银农直连模板。进一步优化“村账镇管”模式,按照区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不再实行“组账村管”,组账一并纳入平台统一管理。截止目前,已完成*个村新旧系统、账务的对接,录入、审核、支付等权限设置完毕,待农商银行将村民委员会账户接入管理系统,支付密钥配备到位后即可投入使用。新系统的启用,将全面实现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进一步规范会计账务及科目设置,银行账户、合同、项目管理更加便捷合理,“三资”台账管理更加科学准确。
(三)合理机构和人员配置。
根据省、市、区对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经镇党w会议研究,将镇农经站从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整体移交至镇财政所,与镇财政所农村财务工作进行合并,全面负责我镇土地流转、土地确权、土地仲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管理、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等工作,并配备工作人员*名。各村配备报账员*员,报账员负责本村村集体各项开支的报账结算、“三资”管理及其他财务工作。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负责对本村各项收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并督促按要求及时进行公开。通过机构和人员的重新配置,配齐配强工作队伍,职责分工更加明确,责任到岗到人,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中,权责更加明确,有效避免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微FB现象。
(四)撤并账户分类核算。
各村集体资金按照资金性质,采用“两个账户”分别管理,村民委员会账户用于管理村、社区取得的非经营性资金;将原村委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进行合并,开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用于管理村集体取得的经营性资金。截止目前,*个账户已全部开设完成,各村村民委员会原有资金已按要求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并,原社区委员会资金预计于*月中旬前完成清算,并转入村民委员会账户。通过账户的撤并、资金的分类整合,村级经营性、非经营性收入分账户管理,资金用途更加明确,采用不同的报账审批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五)加大村务、财务公开力度。
镇农经站对各村重大事项、建设工程、财务收支等风险高发点进行严格把关,大额资金支出均需提供完整的“四议两公开”记录及影像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督促村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三资”情况以公示栏、“村廉通”、网络新媒体等途径,按季度进行公示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加大对试点村各类公开事项的监督,村级财务及重大事项议事程序不规范、参会人员不合理、走形式、走过场、公示不及时不透明以及为应付报账编造会议记录等现象有了极大的改善,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确保村级权力阳光下运行。
(六)全面清产核资,盘活经营性资产。
镇农经站指导各村开展清产核资,掌握本村“三资”当年变化情况,摸清底数,要求各村在年底前完成历年应收款、应付款的化解和处置,对部分呆账、死账应及时通过“四议两公开”等相关程序进行销账。对当年本村资产、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并及时建立完善“三资”台账,为*年上半年“三资”系统录入做好准备。*个试点村清产核资工作正在进行,待“三资”系统启用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完善台账。*个试点村党支部班子主动作为,根据本村发展实际,结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财政资金投资入股等多种经营合作形式,充分发掘和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资金,投资修建恒温库、温室大棚、育苗基地、养殖场等经营实体,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本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制定和完善农村财务及“三资”管理相关制度。
根据我镇实际,加快完善制度体系进程,促进村集体财务及“三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财务运行有据可依、有迹可循,进一步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杜绝微FB,保障农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二)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管厚爱,于*年初对镇、村财务人员及责任领导进行村级财务及“三资”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廉政履职意识,提升镇、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履职能力,主动出击,对村集体财务及“三资”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及时排除风险点,规范各类工作资料及台账,做到工作留痕。关键词: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对策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管理好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珠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级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确保了村集体“三资”的安全,切实维护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是,在村集体“三资”管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珠街街道“三资”管理工作的状况,笔者对珠街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珠街街道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
1.全面实施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珠街街道于2011年成立了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和工程项目委托代理中心。全街道11个村(居)委会、66个村(居)民小组的集体资金全部纳入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代管,村(居)委会的账由街道经营管理站做,村(居)民小组的账由村专业会计做,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使用报批制;委托代理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与村(社区)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
2.村组财务电算化工作全面开展,提高核算效率。村组财务电算化率达100%,现已全部进入麒麟区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大部分村专业会计能熟练应用财务软件,做到记账及时、准确。
3.严格资金管理。(1)统一资金保管。每个村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村集体小额票据收支和零星结算业务,村(社区)的备用金不得超过5 000元,村(居)民小组不得超过2 000元,并于每年的6月30日村集体“三资”清查日和每年年底做账日时存为零,且不得以白条抵库。各村(社区)、小组在现金收入实现的当日送存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在两个工作日内送存。(2)统一开设账户。每一个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只允许在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开设一个代管户头,做到一村一账户,严禁多头开户,严禁公款私存,严禁私设小金库。村集体所有的现金收入、各种拨(转)入款项应及时送存、转入“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发生支出时,应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核后方可支付,禁止坐收坐支、白条抵库。村集体账户内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支付,不允许透支。(3)转付款管理。对外经济交往中,超过1 000元结算起点的,应通过转账支付,转账确有困难的,在备用金限额内支付。对村民的款项支付,原则上转账处理。(4)工程项目资金支付管理。村集体工程项目,无论金额多少,都必须取得正式发票,一律转账支付。
4.严格费用开支,规范控制资金使用审批程序。村集体资金在使用前,应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村(社区)、村(居)民小组费用开支实际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在凭证正面粘贴由街道“三资”委托中心统一印制的费用审批表,在审批表上写清楚报销时间、事由、金额及大小写,经办人签字、证明人签字,会计主管审核后,交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小组)集体审核同意后,由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小组组长)签字(盖章),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批(审核):一次性支出在2 000元以内的,报村(居)委会主任审批,书记审核后方可入账;一次性支出在2 000元以上不足5 000元的,还需报经街道“三资”委托中心、挂点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入账;一次性支出在5 000元以上不足10 000元的,还需报经街道主任审核同意后方可入账;一次性支出在10 000元以上的,经村(社区)审批(审核)同意、街道“三资”委托中心、挂点领导审核同意后,经街道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由街道主任审核同意后方可入账。
5.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村集体“三资”处置。一是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珠街街道自2013年7月开展资产资源竟价发包工作,2013年发包两件,2014年发包9件,其中房屋两件,山林1件,土地8件;二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2012年33件,2013年26件,2014年24件,主要涉及道路、组级活动室及卫生室等工程。
6.实施财务公开,加强监督。珠街街道每季度定期检查各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财务收支是否按时张贴公开。
7.统一票据管理,明晰收、支往来。规定了村组集体收入票据使用《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对经营性收入项目,应使用税务发票或财政专用票据。对一般性支出,自制的单据必须使用街道“三资”委托中心统一规定的格式,加盖村(社区)公章,并明确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从外部取得的支出单据应是正规发票。
8.规范档案管理。会计档案保管完整有序,会计档案移交做到程序手续规范。村集体经济合同交街道经营管理站登记备案,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实行公开竞价制,工程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制,统一进入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处置。
二、当前“三资”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街道经营管理站有名无实,工作难以开展。在上次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街道经营管理站下划管理,取消机构名录,无机构代码证和法人证,一是严重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情绪。二是银行开户难。街道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是依托经营管理站组建的,因为经营管理站无法人证,到银行去开不了户,只能用街道的法人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去开户,造成管理混乱。
2.干部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3.“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而对资源土地(机动地)、鱼塘、“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
4.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够规范。部分村干部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存入“三资”管理中心,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三资”管理中心只能被动记账。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三、加强珠街农村“三资”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近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解决机构、人员编制和身份问题。一是建议区委政府下文确认街道经营管理站,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并由相关部门协调办理法人证书和机构代码证,统一核定街道经营管理站管理人员编制(按现有工作,街道应不少于5~10人,目前只有4人);二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文件和相关法规政策,按照“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的要求,为便于管理和工作的监督检查,建议将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归口垂直管理,并在下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列入行政类或公益一类。
2.进一步统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管理好农村“三资”的思想认识。“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完善监管机制。一是要强化村组集体经济收支两条线管理,发生的收人统一交街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集中管理,使用时实行申报审核制。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充分发挥好村级专业会计的监督作用,账务实行以村(社)集中统一入网做账,街道纪工委和经营管理站实行适时监控和跟踪检查。三是规范财务收支申报审批程序,加大审批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监督和票据使用的清理和监督检查,理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
4.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好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好《麒麟区珠街街道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形成长效机制。
摘 要 农村“三资”管理是农经工作的重心,由农村财务管理延伸到“三资”管理,在普遍建立农廉网的今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农经站;“三资”管理;农廉网平台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有利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
1 “三资”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监管模式,规范处置行为,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些地方清产核资不彻底,个别地方工作进展缓慢,导致“三资”管理无从下手;有的地方工作机构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工作力量薄弱,管理乏力;有些地方会计委托代理事项不全,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建立农廉网后少数干部认为“三资”管理都在平台上操作,村财务工作被“阳光化”,放松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少数村组干部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违纪违法的行为。为解决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经历,就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2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2.1 清产核资夯实“三资”管理基础
2.1.1 全面完成清产核资
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要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成果,查缺补漏,及时更新相关情况;还未完成的要集中力量完成产核资工作。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和管理使用状况,达到账账、账款、账物相符;通过界定所有权,把应归集体所有的“三资”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理顺产权关系;通过建立台账,及时反映“三资”变动情况,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动态化管理。
2.1.2 建立定期清理机制
要建立定期财务清理、资产清查、资源登记的长效工作机制,原则上一年一次,做到账账、账证、账物相符。要强化农村集体各类经济合同的管理,认真组织对各类合同进行清理,依法规范完善合同条款,加强签订履行合同的管理和监督,纠正不规范的合同行为。
2.2 健全工作机制推进管理规范
2.2.1 明确监管职责
县乡政府及农经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负有指导、服务和监督的职责;乡镇农经站具体负责做好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机构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工作。
2.2.2 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构
要依托乡镇农经站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的代理工作。已经开展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业务的机构,如果运转规范,有承担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意愿的,可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业务,代理工作要接受农经站指导。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按照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服务规范的要求,将农村集体“三资”全面纳入委托代理服务的内容。要以村组为单位建立健全会计账簿、资产管理台账和资源管理台账,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全部资金、资产、资源统一纳入账内管理。
2.2.3 强化工作队伍建设
乡镇农经站具体承担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没有单独组建乡镇农经站的,受乡镇政府委托,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职能纳入乡镇农业综合站的,要加挂农经站牌子,保留公章,并配好农经干部,保持农经干部的相对稳定,不再随意调换或抽调;既没有组建乡镇农经站,也没有纳入乡镇农业综合站的,要尽快建立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构,配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职人员。
2.3 强化资产、资源管理
2.3.1 推进产权改革
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农村集体“三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采取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方式,经营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财产性收入。
2.3.2 明晰资产界定
将集体房屋、建筑物、工具设备、公益设施、无形资产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对国家投资、社会捐赠、集体和农民筹资筹劳等多渠道筹资建设形成的产权不清的资产,按照有利于管理维护、有利于发挥效益、有利于维护稳定、有利于促进发展的原则明晰产权。国家无偿投资形成的由村级管理使用的资产,原则上界定为农村集体资产。
2.3.3 强化资源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资源登记簿,对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要按规定进行登记。二是建立健全公开招投标拍卖制度。一次性出让集体资产、资源金额超过3 000元的,实行出让前公告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招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料等要由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把关,并报乡镇农经站备案,必须在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交易。三是建立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并由乡镇农经站鉴证。
2.4 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2.4.1 推进“三资”监管网络建设
要制定建设计划,落实建设资金措施,全面启动农廉网建设工作。县乡农廉网监管中心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实时查询、实时预警、实时分析、实时监管功能,创新网络公开和即时答疑、远程指导监督、网络管理等方法,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
2.4.2 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县经管站要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统一制定会计凭证、票据和账簿,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
2.4.3 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
县乡农经站负责对农村集体财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做好日常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等常规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审计。有取得财政资金的村、对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4.4 完善民主监督管理机制
凡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要决策民主,实施结果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定期公布“三资”运营情况,认真听取其成员对“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成员的监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明确监督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村财务公开,村组织的财务计划、各项收支、各项资产资源以及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等内容要全面公开;征收土地补偿费、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等要逐项逐笔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拨付到村使用的财政资金要全程公开。
2.4.5 建立联动督查机制
纪检监察、农业、财政、审计、民政等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形成部门联动督查机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三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行,及时发现、纠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侵占、低价承包、低价租赁及低价转让农村集体“三资”等违法违纪案件。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农村“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双代管”要求,立足经管职能,以“三资”管理为抓手,抓源头、治根本,深入开展“强基工程”,抓住了经管工作的主要矛盾,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一、农村“三资”管理的基本情况
农村“三资”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和农村土地资源。截止2011年12月底,全镇村集体资金总额达471万元,固定资产总额达446万元,农村集体土地7.42万亩,其中耕地6.59万亩,林地0.35万亩。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主要以村级财务委托代理为主,目前全镇36个村都已经实现委托代理。为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机制,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
为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制度上堵塞漏洞,2004年,我镇出台了《关于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楼发[2004]31号)和《关于印发<关于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楼发[2004]32号),在农村财务“双代管”和会计制度“四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镇36个村全面推行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为规范完善代理中心运行机制。2007年我镇下发了《关于实行楼德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章统一管理的通知》。并且实行票据统一领用、核查、销号、归档制度,规范了村级财务票据管理,更加便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进程。
(二)拓宽范围,全面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2009年农业部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下发以来,我镇在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账目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力度,探索改革监管手段,进一步拓展监管内容,将由单纯的资金和账目管理向资产资源监管转变。
1、构建监管服务平台。2010年9月份开始,我镇在原来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上基础上扩展 “三资”管理服务职能,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配充实人员,加强办公场所和设施建设,统一安装了“农友三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农村建账、凭证输入、记账、生成报表和资产、资源台帐、财务公开、财务监控、审核等财务管理流程均可自动实现,规范了我镇农村财务核算,提高了农村“三资”管理水平。随着三资监管的逐步推进,村级开通查询站点后,村级也可通过该系统,对所录入的村级财务数据随时随地查询,使得农村财务更加公开。目前,全镇所有村核算单位财务数据均已进入新系统进行财务核算。
2、摸清底数。2012年3月份,镇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意见》(楼政发„2012‟19号),各村按照要求,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成立专门工作组,及时进行“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村级家底,理顺了债务关系,及时挂账、核销往年陈账呆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和账账相符,输入微机管理。目前,全镇一半以上村已顺利完成 “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如东王庄从2012年3月20日至3月27日,集中对各村村集体“三资”进行清理登记、物资核对和丈量核实,并逐村签订协议移交委托。全镇共清理资金
万元,无长、短款现象,清理债权1241.1万元,清理债务
万元,清理存货
万元,清理长期投资 万元,清理固定资产 万元,核实集体资源
处,计 亩,清理经济合同
份,基本摸清了农村“三资”的所有家底。
3、加强对村报账员的管理和培训。
2007年我镇下发了《楼德镇村级报账员管理规定》(„2007‟18号)明确了报账员职责、聘任、工资待遇、监督处罚及奖励,统分地调动了报账员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在积极参加市农经办的培训基础上,每月的十五日,还有重点地进行一些案件介绍和相关业务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投入不足。一是领导认识不足。个别乡镇、村对“三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认识不清。二是代理中心力量配备不足。代理中心人员少、队伍不稳定、专业不对口、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有效发挥工作指导及监督职能。三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大部分乡镇电脑及打印机严重老化,配臵过低,系统软件不能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有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一是个别乡镇执行资金代管制度不严,资金由村干部保管, 坐收坐支,长期不向代理中心会计报账,村财务变成了家财政。二是账务处理不及时,账务处理脱节,有账实不符、“账外账”的现象。三是账簿设臵不齐全,未按规定设账,或总账与明细账不符。四是村级大额支出审批程序不到位,财务开支随意性较大。五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收支现象严重;六是会计档案管理混乱,未及时分类、归档保存。
3、农村财务监督乏力。一是民主理财监督不到位。村民主理财小组在村级支出的审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从调查情况看,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存在干部指定替代民主选举产生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现象,甚至有的理财章在支部书记或村财务人员手中,民主理财形同虚设。二是乡镇代理中心监管乏力。三是农经部门审计监管职能弱化。特别是在处理农村财务审计结果执行上,缺乏强制手段,造成农村财务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村级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公开不及时,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问题公开少,公开的内容不全、不真实,导致群众不清楚、不明白、有意见,引发上访。
5、农村财务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充实代理中心人员,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工作经费,加快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一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点,并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纳入乡、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的发展轨道。
(二)严格落实“委托代理”制,进一步规范管理。要抓重点,把好收入关,把资金代理好,杜绝村级“账外账”;把好支出关,严控村级乱开支。对收入不报账,乱开乱支的除了要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特别对村主要干部经手现金的,要进行专项治理,从严处罚。
(三)提高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水平,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
(四)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素质。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1、财务收入管理制度
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应当及时入账核算,做到应收尽收。严禁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要加强票据管理,杜绝“白条”抵库。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2、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日常开支按规定程序审批,重大事项开支应当履行民主程序。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报经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定期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财务流程完成后,要按照财务公开程序进行公开,接受全体成员监督。
3、财务预决算制度
年初应当编制全年资金预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并张榜公布;预算调整时,要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年终应当及时进行决算,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结果向全体成员公布
4、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各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实行账、款分管,支票、财务印鉴分别保管。要按照会计核算主体分设账户(簿),应当尊重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所有权和财产管理自主权,不得改变集体资金的性质。
5、财务公开制度
应当将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定期逐笔逐项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初公布财务收支计划,每月或每季度公布各项收入、支出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情况。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1、资产清查制度
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台账制度
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3、资产评估制度
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确认。
4、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是否招标投标等事项;同时履行民主程序。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当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5、资产经营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的,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收取的承包费和租赁金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资产,要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和经营目标,确定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向全体成员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其股份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制度
1、资源登记簿制度
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性资产,应当建立集体资源性资产登记簿,逐项记录。资源性资产登记簿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坐落、面积等。2 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性资产,还应当登记资源承包、租赁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的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事项等要重点记录。
2、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
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林木、山岭、园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性资产的承包、租赁,应当采取公开协商或者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由双方议定。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应当通过公开竞标、竞价确定。招标方案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在招标中,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招标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料应当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3、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
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合同应当使用统一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上交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并定期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4、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集体资产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增加集体积累、集体福利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要纳入账内核算,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计监督。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制度
一、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必须坚持真实、科学、公正、可行的原则。
二、农村集体资产在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一)资产拍卖、出售、转让;
(二)以招标方式发包、租赁资产经营权;
(三)实行兼并、分立、联营、股份经营及改组股份合作经营;
(四)以股份的形式将存量资产折股量化或折股出售;
(五)与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开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六)企业清算;
(七)资产毁损;
(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九)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三、农村集体资产评估范围包括:
依法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源性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四、农村集体资产单位价值在 5000元以上的必须进行评估;资源性资产单位价值不论金额大小都要进行评估。
五、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必须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中介机构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部门具备评估资质的人员,组建评估小组,成员不得少于3人。
六、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应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有关情况和资料保密。
七、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立项;
(二)资产清查;
(三)委托评估;
(四)评定估算;
(五)验证;
(六)确认。
八、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后必须出具《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有效期为1年。
九、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的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承担。
农村集体资产集中采购制度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添置大型集体资产委托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所集中采购的办法,并签订委托协议。
二、添置下列资产必须实行集中采购:
1、新建办公、生活用房;
2、新建公共娱乐场所;
3、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4、添置交通工具、仪器及设备;
5、添置价值在2000元以上(含2000元)的办公用品;
6、投资在20000元以上(含20000元)的修缮或维护项目;
7、其他需要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
三、集中采购采取下列几种形式:
1、公开招标;
2、询价采购;
3、竞争性谈判;
4、邀请招标;
5、单一来源采购。
四、集中采购前必须履行下列相关程序:
1、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村委会向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3、乡人民政府审批;
4、集体资产产权交易所备案。
五、集中采购必须具备或履行下列相关手续:
1、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复印件;
2、提交集中采购申请书;
3、乡人民政府审批的依据;
4、集体资产产权交易所下达的集中采购通知;
5、集中采购委托协议;
6、集中采购公告、公示;
7、集中采购招标文件;
8、集中采购《投标书》;
9、集中采购评标记录;
10、集中采购中标通知;
11、签订集中采购合同书;
12、集中采购验收报告。
衡山县经营管理局
为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根据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检查调研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湘农经„2011‟ 3 号)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将此次检查调研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党委、政府有关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县经管局于6月10至7月5日对全县17个乡镇319个村(居)民委员会的“三资”管理进行了调研。
一、2009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情况
衡山县共有17个乡镇,319个村,3255个村民小组。截止2011年7月5日,全县村级资产资金5800 万元,其中:村委会资金 80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金额5000万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61.72万亩,其中:耕地24.1万亩,园地8.12万亩,山林109万亩,水面13.4万亩,其他7.1万亩。
(一)成立机构及制定方案 全县17个乡(镇)成立了村帐乡代管中心,主管财务副乡(镇)长任主任,财
政所所长、经管站站长任副主任。并整合财政所、经管站的工作人员,由村帐乡代管中心牵头,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各乡(镇)在实行村级
会计委托代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货币
资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开支
审批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村级报账制度、集体资产
登记制度、工作流程等等12个制度,做到制度健全、有章
可循,坚持用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的管理,保证村级集体资
金开支有序,使用得当,确保村款村用。会计委托代理服
务机构相应建立了主任、会计、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明
确工作任务与责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得以正常运转。
(三)加强业务培训。2010年3月县财政局组织各乡
镇的村帐乡代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
训。今年5月经管局召开专门的培训会,在培训中,主要
讲解对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要求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报账制度、凭证管理等业务知识,2011年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开展“三资”管理的重要意
义;县经管局局长郭晶亮对2009年开展工作以来的情况作
了简要回顾,并对下步各乡(镇)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提
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个别乡(镇)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放松了对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工
作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地方财政困难,经费没有落实。由于村级会计
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规范
要求高,又要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工作开展的所需经费没
有纳入预算,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没有起到很好的效
果。
(三)组织协调村、组帐目混乱的力度不够。各乡(镇)对开展清理村级财务工作马虎,程序不规范,财务软件操
作不规范,账务处理混乱,移交上来的档案材料杂乱。
(四)大多数村组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三资”管
理中对资金的管理运行比较好,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
可,但是,资产、资源的管理很不完善。村内集体资产存在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对机动地、“四荒地”等集体资源的登记不够完整,造成资产、资源底数不清,管理混乱。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为确保农村“三资”监管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各
项工作的落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
一是建议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
事日程,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证工作长
期、有效、保质、健康的可持续开展,促进农村基层党风
廉政建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
二是认真查缺补漏,全面做好清理工作,做好“三资”清理台账登记,给村集体群众放心。
三是认真做好软件财务管理,加强资金核算,严格遵
守票据管理规定,杜绝白条入账,使此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
四是规范村级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对各乡(镇)
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中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制度不健全的,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确保资金运作安全。五是抓好队伍建设。按照新的村集体会计制度的要求,对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中新上任的代理会计及报账
员进行轮训,培训面要达到100%,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
六是进一步强化对资产、资源的管理。针对当前农村
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逐步细化相关
管理办法,加强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对土地
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合同管理混乱的问题,结合农村土地资
源流转,落实好台帐管理以及其它相关制度,逐步实现资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源。农村集体资金指村级集体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农村集体资产指村级集体所有或以投资、经营和劳动积累所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财产物资、债权股权及无形资产等,包括:建筑物、农业机械、机电设备、电力设施、交通通信工具、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集体牲畜、各类应收款、长短期投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农村集体资源指法律规定属于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损坏、私分、哄抢或非法查封、抵押、冻结、变卖和没收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监管,街道办事处要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下设街道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担农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负责对集体“三资”经营管理的日常监督。
2 街道办事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活动实行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包括年度综合预决算和单项预决算。重要工程项目实施,必须实行单项预决算。财务收支预算方案应提交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街道农经办备案,并向全体社员公布。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各级关于加强村级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规范收支内容和程序。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加强对各种有价证券的管理,设立有价证券登记簿。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实行账款分开管理原则,一切现金管理由报账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管理现金。各村(社区)必须配置保险柜和相应的保险措施,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控制借支、垫付及大额现金支付,严禁坐支现金、严禁挪用公款、严禁设账外账、严禁公款私存、严禁白条抵现、严禁私设小金库。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制度。库存现金限额不得高于3 000元,超过限额部分应及时送存银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实行非经营性业务招待费原则上零开支,经营性业务招待费实行年度限额制(按村集体年度经营性可支配收入分段计算:30万元<含>以下部分为8%以内、30万元至100万元<含>部分为5%以内、100万元以上部分为4%以内)和超额自负制,各村(社区)负责人自负超出部分的30%,村(社区)其他班子人员自负超出部分的15%。严格控制各类集体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确需外出的,必须事先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街道主要领导书面批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严格遵守票据管理制度,收款必须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严禁使用外购、自制的收款收据。严禁转让、出借、赠送、代开、代用、盗用收款收据。支出票据除支付村干部报酬、内部成员的劳务、发放内部各项补助,及单笔金额在100元以下且难以取得正规发票的零星开支使用其他凭证外,一律凭完税发票入账,严禁“白条”入账。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一支笔”限额审批制度。预算内一次性开支3 000元以下的由合作社董事长一支笔审批,开支3 000元以上的由村“三套班子”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合作社董事长审批。预算外开支数额较小的,由村“三套班子”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数额较大的,必须追加预算,提交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未经审批的单据不得入账。审批人本人经手的开支须确定董事会其他成员交叉审批。支出凭证的审批手续:必须写明用途;经办人、证明人签名;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名并盖章;合作社董事长审批,做到凭证真实有效,审批手续齐全。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受理不真实、不合法、内容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并及时报告村领导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面执行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只开设一个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的要求,原则上只能选择一家银行营业机构开立一个账户,如确有特殊情况需再设立一个存款结算账户的,须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报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要严格按《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办理银行结算,不准出租、出借账户,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空白支票上不预盖银行预留印鉴,每月末定期核对银行余额,单位财务印鉴必须分开保管。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得举债开发非生产性支出项目。因发展集体经济需要,确需向银行贷款的,须经董事会全体成员集体讨论签名、社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决议,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备案。对擅自举债或擅自确定借款利率的,由责任人全额负责清退。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得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其他单位(个人)提供抵押和担保,不得对外出借集体资金,原则上不得对外捐赠。特殊情况确需出借集体资金的,应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并经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集体资金出借,必须规范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协议),同时落实担保人及担保抵押物。未按规定擅自出借集体资金的,应立即追回。如无法追回造成损失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村(社区)干部因工作需要预领集体资金的,须经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负责人批准;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负责人需预领资金,自身不能审批,由董事会其他成员审批。预领资金一般在公务处理完毕后七天内结清,严禁个人借款或占用集体资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必须及时清理回收各类应收款项及拖欠款项,及时化解村级债务。对确实无法收回或支付的款项,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按规定程序提出书面意见,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核销账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工程建设项目应先编制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和总投资概算,实行公开招投标管理。中国教授联盟主席、经济学家刘劲哲教授指出:工程项目计划和总投资概算,必须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报街道审核。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要全程参与村级工程建设招投标。根据工程合同、工程决算书、竣工验收报告、评审资料和施工单位开具的正式发票等支付款项。要严把工程款项的支付关,确保按工程合同及施工进度分期付款。在未实施工程决算审计前,不得全额结付工程款。工程项目结束后必须进行造价审计,凡合同金额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由街道内审小组在本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入围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中随机抽取,审计报告报送街道内审小组和本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备案,并由本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对审计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监事会和工程项目监督小组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土地征用补偿费应实行专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的原则规范管理。对留归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土地补偿费属社员集体所有,应当用于发展生产、增加积累、集体福利、公益事业等方面,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须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备案。
3 街道办事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资源,除依法向全体成员发包外,可向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外的成员招标、出租、发包,但同等条件下,本社社员享有优先权。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法自主决定其资产、资源的经营方式。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刘劲哲、文力、郎咸平、刘彦海认为:可以采取出租、入股等形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促进集体资产、资源经营权及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保值增值。原则上不提倡直接出售或转让集体经营性资产。如确需出售或转让集体资产,应进行资产评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在出租、入股时,涉及重大事项的,事先必须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张贴,向社员征求意见。如有必要,在确定初步方案后,应当邀请社员(代表)举行听证,事后必须及时公开。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租,按分级管理要求审批,并提供以下资料:提出资产资源出租申请,并提供相关房产等权属证明;提供资产资源的位置、面积、功能和用途等基本信息;提出拟招租期限、对象和必要条件;提出拟招资产资源租金底价;提出拟招租的形式。概算年租金8万元(含)以上的单体资产资源在街道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平台进行公开招租,按招标要求进行信息发布、承租人报名、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公示等程序,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开标、评标等过程的监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因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定向、协议方式租赁的,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提出申请,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按规定顺序进行操作(班子集体商量决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概算年租金8万元以下的单体资产、资源由相关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自行组织公开招租。上述招标信息公开发布的载体一般为报纸、电视台、村级广播、村务公开栏等。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必须与租赁者签订书面协议,根据经济合同法要求注明租赁起讫时间、标的、价款、违约责任等,新签订协议实行先付租赁费后使用的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的,租赁协议至少一式四份,其中:报街道农经办备案一份,送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记账一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资源出租收入必须依法纳税,提取一定比例的物业管理费后纳入综合管理。物业管理费主要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的租期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特殊情况需报经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延长,租期到期后重新公开招租。对原签订租期较长、租费明显偏低的资产、资源出租合同,应经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提高租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在租约期内,凡因城市规划等原因引起对所租赁房屋动迁或拆除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有责任按规定提前通知租赁户,租赁双方必须服从城镇建设和拆迁规定,终止相关租赁协议。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出租的集体资产、资源产权关系不变,如租赁方提出改建、修缮的,必须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批准后方可进行,并另行签订相关补充协议。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确定专人加强对出租资产、资源的管理,做好日常管理、租赁费的收取、出租台账的登记、资料的归档等工作。对拖欠租赁费行为的,要通过法律途经来维护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合法权益。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应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街道农经办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对各类租赁合同中规定的收入要加强收缴,确保合同完整兑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外投资项目,事先需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并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出售、转让和收回对外投资时,必须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重大固定资产及财产物资购建、转让、变卖等方案应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并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向全体社员公布,报街道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固定资产的购置、更新,应根据年初预算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核销、拍卖、转让、入股,需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固定资产的拍卖、转让、入股价格,应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须提请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确认。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流转期最长不得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每年流转费不得低于每亩600斤稻谷价格(按上年本地区粮食收购价计算)。对原签订流转期较长、流转费明显偏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应经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提高流转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征用应实行专项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征用管理台账,按实际征用实行逐笔登记。土地征用台账资料要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涉及补偿到户或个人的,必须按补偿项目、按户或人公开。街道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帮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末,应对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定期清查,登记造册,清查结果向全体社员公布。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监事会和“三资”管理监督小组要加强“三资”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资产资源保值填值。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资源权属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资源权属争议解决期间,争议双方不得改变集体资产、资源的现状。
4 街道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检查
街道纪委、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财政所(农经办)应当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每年组织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监事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督。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是否实行按月公开,重大事项是否做到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货币资金是否按规定管理,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等情况;非生产性支出是否符合上级规定。是否按规定进行财务审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是否履行职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是否依照本办法规定实施;在招租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是否存在以消费方式、以物交易等不正当的抵缴租金行为;是否存在不明原因的低租金现象;是否存在隐瞒、少报或虚报收入,偷逃国家税收和有意逃避行政监督等行为;是否存在长期欠缴租金的行为。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违法行为。凡在检查中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如检查中发现造成集体资金、资产损失且情节严重的,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涉嫌违纪的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街道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上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4.1 管理体系网络化
建立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纪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副主任任副组长的街道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抓好落实,确保村级集体“三资”工作责任明确、主体明确、层级明确。
4.2 制度建设体系化
在原有制度体系上规范完善出台《街道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办法》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村经济合作社印章票据管理、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各项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办法的整合力。
4.3 队伍建设制度化
街道配备专职农经干部对各行政村(农村社区)报账员的配备进行严格审核。同时注重提高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队伍的素质,利用“中层讲学”等途径加大对村书记、主任、农经员、村报账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股份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4“三资”公开阳光化
进一步抓好固定公开栏的规范公开,做到公开内容齐全、公开及时、张贴整齐。实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按月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使群众随时了解本村“三资”管理情况,扩大公开的知情面,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真公开、真监督、真民主。
4.5 督查考核机制化
街道纪委、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财政所(农经办)每年对各行政村(农村社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村务监督委员会、股份合作社监事会加强“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行政村(农村社区)发出《整改通知书》,并抓好跟踪整改落实。对违反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办法》依法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王寿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5(4):21-23.
[2]刘艳军.关于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J].现代农机,2016(2):15-17.
[3]刘劲哲.中国还非世界第一大经济体[J].江苏建材,2015(05):10-12.
[4]王艳兵.农村财务管理难点问题分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5(4):38.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5-2
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近年来,按照上级要求,我市以《合同法》、《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清理,纠正存在的问题,盘活现有存量,建立监管体系,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举措
1.1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三资”管理行为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的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为此,我市针对变化了的新形势,结合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具体做法:一是调查研究。以强化村级“三资”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就如何寻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手段、如何保证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村级“三资”的有效监管、建立农村“三资”保值增值机制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举措。二是典型引路。按照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镇村的认定标准,培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比较规范的典型镇村,并将其成功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形成典型材料,广泛宣传,以点带面。三是统一制度。结合农村基层的实际,制定了财务开支审批制度、集体资金联签会审管理制度、“三重一大”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集体资产评估经营管理制度、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实施办法等制度。
1.2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水平
早在2001年,我市就实行了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实践证明,村账乡(镇)代管制度是管理农村“三资”行之有效的办法。近几年来,我市根据代理记账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代理行为,坚持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一是签订规范的代理协议。农经部门按照全市统一协议格式,与村签订书面代理协议,明确乡(镇)、村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落实村报账员、乡(镇)代理记账人员的职责。二是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在账务处理上做到先理财,后入账。三是指导村级建好相关台账。为便于村级管理集体“三资”,村级建立健全了现金日记账、集体资产及资源台账。四是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电算化核算工作,保证农村集体“三资”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1.3 创新审计方法,强化农村“三资”财务监督
我市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坚持每两年轮审一次。为保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我市要求各乡(镇)站要做到审前有审计通知、被审计单位有承诺书、审计过程中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结束后有审计报告、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移交纪委并有查处结果,努力提高审计的实效性。具体从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开展市对村的抽审,由市农村审计站对经济总量大、村营收入多的部分村进行审计。二是开展乡(镇)农村审计站对村的直接审计,将债务重、来信来访多、征地补偿费多、村干部离任多的村,作为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的重点。三是指导各乡(镇)农经中心搞好乡(镇)对村的“三资”管理情况审计,每年每乡(镇)审计的面不少于本乡(镇)总村数的30%,重点审计村集体资产收益情况、“一事一议”资金的收支情况、村集体统一经营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收支情况、征地补偿费收支情况、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收支情况。
2 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探索
2.1 强化制度落实,理顺“三资”管理体制
当前关键是抓好制度的落实。一是严格执行财务收支预算方案。村级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从管理资金、村统一经营项目等方面,制定落实当年的年度收支预算方案。预算编制以后,村级要按照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确保年初的村级预算落到实处。二是巩固和完善村级财务乡(镇)代理制度。对村交乡(镇)代管的集体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三是规范村级收款票据的管理。各村必须使用我省统一制定的收款收据进行收款。四是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审核审批程序。财务事项发生时,必须取得或填制有效的原始凭证,由经手人和证明人签字并注明用途,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再经村主管财经领导审核签字盖章后,乡(镇)代理记账员与村报账员办理凭证交接。五是切实加强村集体征地补偿费的管理。要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专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平调挪用。六是全面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要做到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资产经营收益情况等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信息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要做到随时公开。
2.2 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夯实“三资”管理基础
一是村级要健全村集体资产收益台账、征地补偿费收支台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使用情况等台账,全面反映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对“三资”变动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保证账实相符。二是规范合同管理。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竞价的方式确定经营者,并依法签订承包、租赁书面合同,并报乡(镇)农经中心备案,严禁口头协议。村级要按合同规定及时、足额收取集体资产、资源经营收益,不得随意减、缓、免。对于经营合同数额较大的,农经中心等部门要事先介入,强化监管。三是加强收入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收入管理,保证承包金、租金、资产变价款、征地补偿资金、捐资款、上级补助款等村级资金收入按时足额进入村级账户。村级不得以任何个人或集体名义设置账外账、小金库,搞体外循环。
2.3 全面推行“村章乡管”做法
对村民委员会公章、财务专用章的管理使用实行“一书、一柜、一簿、一档”委托管理。即“一份协议书”,“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同村民委员会签订村级印鉴委托代管协议书;“一柜存放”:设立村级委托代管印鉴专柜;“一簿登记”:设立村级印鉴使用管理登记簿,对村级每次印鉴的使用进行登记审核,登记内容包括印鉴的使用日期、用途、事由、经手人、经办人;“一档立卷”:对村级印鉴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材料进行存档立卷。同时为各村统一刻制村民委员会介绍信专用章,方便村民办事的需要。
2.4 规范监管程序,落实“三资”管理责任
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凡是涉及集体资产、资源出租、承包、转让等行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需一次性动用村集体资金数额较大的、因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增加债务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编制、调整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等“六步工作法”进行操作。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杜绝暗箱操作,较大资产、资源处置应按照招投标或公开拍卖方式确定经营者和买受人。禁止村“两委”干部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出租和出售集体资产、资源。集体资产产权发生转移变更时,必须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按照程序科学评估,确定价格。对未按规定履行程序、未按公开招标、竞价方式进行资产和资源处置、合同手续不完备、随意开支以及其他违规行为,并造成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其收益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村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作者简介:林海慧(1968-),女,舒兰市铁东街道农经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推荐阅读: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05-2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培训06-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调研报告10-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办法11-14
内乡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定10-23
宜宾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2-20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06-19
三资管理讲话10-02
三资管理件11-1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