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精选10篇)
一、选准项目,政策扶持,营造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1、上级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县乡拿出配套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创办实体、集体增收的启动资金。各村引进以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资源开发型项目为重点,选准、选好发展项目。县级相关部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严格地审查、咨询、考察、论证和筛选,促成项目“落地”。
2、村集体新办企业或引进的合资、独资企业,不论所有制性质,实行三年地方税收由财政返还村集体的优惠政策,鼓励各村积极引进开发工业企业项目,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3、在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安排给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以优化薄弱村的发展环境。
4、县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当向经济村倾斜,改善生产条件。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要从财政、农业发展基金等渠道中筹措资金,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和信用的担保。政府对集体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实行倾斜政策,扶持其优先发展,并给予适量的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市带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议是否可以将农村车船使用税、运管费和水费(或者四荒用水)等收取的税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或归还银行贷款。
6、对劳动力富余的村,村干部可以与单位、部门或包乡驻村单位取得联系,承揽一定的工程项目,并组织劳务输出,从中收取少量组织、管理费用,以增加村级收入。
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村级组织的办公用房项 目资金。
二、加强领导,牢固树立“项目”发展是关键,把项目发展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推动剂”。
1、按照“资源换资金,存量换增量”的方针,在有条件的村,可将集体房屋、水井、运输工具等闲臵资产出租。也可发展“一个棚”(蔬菜大棚)、“一个圈”(牛羊育肥暖圈)、“一片园”(葡萄、大枣园)、“一片草”(退耕还林后,村集体拥有一块草地),然后由私人承包经营,村上收取承包费。
2、有偿服务型,走依靠服务创收的路子。一是创办经营服务实体增收。建立农产品和农资购销服务部,为农户及时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村级收入。二是建立中介组织,实行有偿服务,各村可根据实际,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按有偿的原则,为农民提供统一的生产服务,销售服务和技术信息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三是依据自身条件开办砖场、砂石料场、预制厂;结合我县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兴办集体加工企业,把廉价的农副产品加工成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例如肉制品深加工、皮革深加工等小型强强联合企业,并向农村第三产业延伸。
3、采取集体投资、村户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着力搞好村集体统管“四荒”、果园、水面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一是“三边”林带开发。利用村边、路边、河渠边发展林业生产,是增加村级收入的一条捷径。二是“四荒”开发。对荒地、荒沟、荒坡资源采取出义务工、小规模投资等形式逐年进行改造、整理,然后租赁、承包给种植、养殖大户,不仅可以使农民致富,也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沿村外围村村联合,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红枣林,建设千亩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千亩生态园林绿化示范园,将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三、规范审批,加强监管,保证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开发。
当前国家和部门征用村集体和农户土地,特别是城镇郊区内村集体土地 在不断减少,无地农民在不断增加,由于利益驱动乡镇参与较多,在土地征用上个别领导参与和干预村集体土地正常审批程序、乡镇截留部分土地补偿费,村集体和农民利益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能完整的体现,土地补偿费不能完全兑现到村和农户。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如下几点:
1、村集体可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村集体外围20--50公里 “易垦土地资源”,并办理村集体《国有土地使用证》,从而杜绝单位和个人乱占用村集体潜在受益性土地资源,今后单位和个人开垦本村区域内土地资源,必须先经该村“预审”,凡在划定区域内开荒者必须由村集体牵头指定开垦位臵,并交纳一定标准的费用或收取一定比例的土地使用费,标准暂拟定为50元/亩/年以上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费的50%归本村集体所有,严禁由少数人决定暗箱操作,低价发包,有条件的村经批准可实行开垦权公开拍卖。其原因一是在村集体外围开荒者享受本村集体公益性资源,例如开荒者间接受益或使用本村集体水、电、路和其他公益设施,同时影响本村外围生态环境建设和扩张。二是本村集体公益性资源由国家、部门、村集体筹资筹劳以及“两工”投入兴建,村集体外围开荒者应当给与补偿。
2、国家单位和个人征用村集体和农户土地要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并且由农经局直接负责统一监管,督促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对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逐一核实;并将征地补偿费按规定比例直接向村集体和农户兑现,既防止部门截留、挪用,由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了资金。
3、为加强和规范村级留用储备地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人均耕地在5亩以下,村级应留用储备荒地,并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局复核同意后报县政府审批。在地块划定并办理留用储备荒地审批手续后,交付该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跨村异地安排的,经县政府批准的村,可以按标准安排村级留用储备荒地,村级留用储备荒地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且属本村集体土地。村级留用储备荒地 可用于商业经营或租赁用途的开发。开发建设后,能作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的渠道。安排的村级留用储备荒地,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发建设确有困难的,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所在乡镇签署同意意见后,委托国土资源局收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
四、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培育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应充分用活用好国家和当地的优惠政策。一是国家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政策,培育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村级果园、四荒和机动地按规定程序应保尽保,并力争列入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项目。例如,瓦石峡乡的新建村“千亩果园”和吾塔木乡的依格孜吾斯塘村部分机动地等以其他方式纳入了退耕换林项目,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的林带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的形式实行双层管理模式,通过林改使林木产权得到明晰,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农民收入得到增加,集体收入得到保障,充分调动村民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林业经营好坏与村民无直接的利益关系,村民不愿造林、不敢投入;集体没钱造林,无力投入的现象。通过林木转让资金收入,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化解村级债务。
2、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抗震安居工程政策,参与土地整理、村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治和在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规划后的旧房用地及宅基地的整治增加土地面积,新增土地归村级集体所有,村集体通过专业承包和招标经营,获取土地经营效益,对获得的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有偿调剂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抓住州、县包乡驻村政策,充分利用部分单位有项目有资金的优势特点,例如林业、水利、发展计划和农业开发等单位。一方面请单位审核和寻找壮大村集体经济立项目,另一方面注入壮大村集体项目资金或者有资金有项目的单位每年为村集体注入2—5万元启动资金。
4、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并将农业土地开发作为 壮大村集体经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五、盘盈盘活固定资产,整合乡村区域资源。
1、村集体应依托近城郊区集体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仓储业、商品流通业与租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并主动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农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例如,铁干里克乡果勒吾斯塘村将老果园租赁给有资本的个体老板开办“风情园”,每年可为为1.7万元。在地处城镇郊区,交通沿线,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高科技、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瓜菜种植、园艺栽培、畜禽养殖、农畜产品加工和餐饮业,商品集贸市场、批发、转运企业,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为全县村级经济发展起示范、带头作用。
2、由村级组织负责牵头,调动群众积极性,进一步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合理配臵生产要素。建立各类专业协会,聚集财力、人力、技术,形成合力,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如村村整合农产品资源,成立红枣、畜牧、棉花、甜瓜等协会,共同做大做强红枣市场。二是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成合作经济组织,对债权人以“债转股”的形式吸收到合作经济组织中来,将债务从村集体中剥离。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公承包、租赁等招投标的形式,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商品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的作用,通过用水者协会对部分农田水利筹资建设,并享有使用权;另一方面村集体可按照其使用原集体投入的基础设施,收取一定的使用费或折旧费。
六、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奠定基础 目前,全县15个村债权总额为436万元,各村分别在5—70万元债权不等,有的数量还不小,应回收的欠款一定要想办法回收,收回外欠资金,以补村级经济资金不足。一是对于过去形成的贷款分门别类 “剥离一部分”,即属于公益性的贷款统一由财政承办起来,不要再加重乡村负担,减少乡村无法正常运转难度;二是对于历年呆账、死账或无法考证的账目申请金融部门停息或者向金融部门“争取减免一部分”,协商偿还比例、停息比例或免息比例。对少数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空壳村”,县乡应通过扶贫渠道给村里注入一部分启动资金,也可通过银行、信用社给村上一些贷款。因为有些村十分贫困,不给予支持,发展村级经济就十分困难。三是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例如县乡村干部转移到村级的招待费、各部门的报刊杂志费、办班收费和为县乡和农户代垫各项资金或物质等费用。四是为巩固消赤减债成果,防止债务反弹,县里统一制定“无债务村”挂牌制度实施细则,包括要求标准、验收程序等。每年年终由县乡消赤减债领导小组和农经局联合组织现场审计帐目,祖籍签字盖章,对符合标准的由县政府授予“无债务村”匾牌,发给一定奖金。债务反弹的,取消资格,接受群众监督。
七、加大对农村税费改革村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在我县全面铺开以来,农民不再上缴村提留,这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级在开展公益事业、发展集体经济时缺少资金,导致各项欠款数目逐年增大,累计债务高达352万元,加之滚动贷款复利,直接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难以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多数村收不抵支,赤字运转,形成了旧债未还又添新债的恶性循环,加之村级转移支付分配比例偏低,在兴办村级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缺少资金,不得不举债或面向农民筹资筹劳,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
2003年—2005年财政部门划拨到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均不足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比例的40%。例如,2003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46.8万元(包括村干部工资70%、五保户供养费20%和村办公费用10%,下相同),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的32.73%;2004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 52.08万元,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的36.42%,比2003年增长3.69个百分点;2005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为57万元,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的39.86%,比2004年增长3.44个百分点,这与王乐泉书记 “农村税费改革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达到50%以上” 的要求不相符合。村组织是农村工作的基础,他承担着相当多的上级政府交办的行政事务,政府应当支付干部报酬和管理费用等必要的运行成本。建议:
1、从2006年开始,财政部门加大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力度,提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比例,对村级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出现的收支缺口予以适当补助,至少要达到当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50%以上,同时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统一由县农经局统一监管,搭起国家预算资金转向村集体资金监管的“桥梁”并按村进行兑现,减少中间管理环节,防止坐支和挪用现象。
2、国家对村集体和农户的各项补助资金就近管理原则。即:财政部门(国家补助资金)→[县、乡农经管理部门(村级财务核算中心设在乡农经站)]→村委会(农户)结算各项资金以及兑现历年“三角债”。农经报账人员在发放各村资金时可在征得村民的同意情况下,采取与农户之间进行债权、债务冲减,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级债务的清欠难度,同时减少部门、站(所)以及村级管理成本,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经部门点多、面广、腿长的优势解决乡财政所在村级服务中的 “短脚”和“缺位”现象。
八、合并乡级财政所、农经站,提高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鉴于当前乡财政所的职能属于对乡人民政府和乡站所国家预算资金的分配、监督和反映(不包括村级经济的管理),当前农经管理主要职责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经济综合监测统计,同时,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立足点,指导农民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后又增加了村级“一事一 议”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村级财务会计代理、村级公益事业支出管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外出务工的监测统计等职能。根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通过整合现有事业站所与改革,提高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建议:
1、乡财政所与农经管理部门整合,整合后统称为乡农村经济管理站(或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一个牌子两套人马,站长全盘工作,副站长分管乡级财政和村级核算中心工作。一方面充分解决人、财、物等资源的重新整合,同时减少行政管理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经部门点多、面广、腿长的优势,解决乡财政所在乡村经济管理上的缺位现象,同时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和国家补助资金在乡村两级管理上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减少业务交叉产生的摩擦矛盾。
2、由于农村经济工作肩负着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业务量大责任重,要求县乡农经部门工作经费单独列入财政保障范围,并与
九、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提高各级领导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
1、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问题列入县(市)、乡(镇)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各乡、村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划,提出目标,并将其列为考核县、乡(镇)、村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也作为村级干部评选的主要条件。上级主管部门、涉农部门对发展村级经济既要大力支持,也要定期考核。
2、加强和稳定农经队伍建设。一是各乡镇农经站站长纳入乡镇党委委员或乡人民政府班子成员,并参与制定乡村经济发展规划和乡村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讨论工作,二是通过农经内部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三乡一镇农经干部实行两年一次轮岗制度。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打下基础。
3、加强对乡村领导农村经济政策的培训和典型示范点的交流观摩工作,从而提高乡村领导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认识,促使后进乡村自加压力,抓紧抓好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措施。
4、要进一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责任,加强检查监督。要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特别经济薄弱村的转化情况,作为衡量村支部书记工作成绩的指标,是落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严防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推行重大村务票决制和村财使用票决制等,通过乡村共同努力,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
4、各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特别是集体经济收支业务较多的村,要增加村财务公开的次数,要多听取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每年由农经管理部门组织力理,对各村的财务进行审计,同时要对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
------------------
荆州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叶华强 2010-10-27 【大 中 小】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十分急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荆州实际,要切实抓好四项工作:
1、去“瘤”。村集体债务重是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恶瘤。近些年,荆州市采取各种途径控制增加新债,努力化解旧债,遏制了债务增加的趋势。但到2009年底,债务总额仍高达20.96亿元,村平82.2万元。负债100万元以上的村685个,占总村数的26.9%。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村集体超越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盲目办企业,举债上缴税费。全市村集体债权总额17.89亿元,村平70.2万元,村平净负债12万元。债权中农户欠款13.42亿元,占75%。不化解村集体债务,就很难实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化解村集体债务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但在当前,清收村集体债权特别是农户欠款是可以探索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仅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农民应尽的义务不尽,又不采取政策教育引导,势必带来农民集体主义意识的淡漠。同时,近些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户具备了偿还历欠的经济实力。
2、活“经”。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畅通集体经济这个躯体的“经络”。要认真总结过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可以将资源、资产、资金股份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村委会不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村集体每年按股分红。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农民服务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日本、台湾等地的基层农协(农会)以服务农民为己任,既方便了农民,又增加了农协(农会)的收入。台湾基层农会每年从服务农民的经营活动中创收约200万元新台币,其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村集体要探索建立便民服务中介组织,组织农民成立服务合作社,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善于经营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是村集体最大、最好的资本。近些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腾出了大量土地资源,村集体不能沿袭过去的做法“一分了之”,可集中开发和统一经营。要顺应村民适度集中居住的大趋势,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市场开发,农民认购。既节约农民宅基地,又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壮“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合法的市场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就是村集体的“骨”。村党组织、村委会都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人,只是村集体的领导机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三资”的拥有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改变村企不分、村党组织经营集体资产的老办法,建立一个合法的、具有经济上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如洪湖市洪林村、荆州区拍马村都建有实业公司,独立经营集体资产。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要注重在村党组织、村委会和农村优秀知识青年中培养选拔一批管理人才,也可借鉴沙市区立新乡荆江村的经验,从乡镇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有志致力促进农村发展、善抓企业管理的干部中选拔推荐人才,到村任职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第三,要依托村党组织、村委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国家可整合农村各类培
训资源和资金,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造就大批集体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产业托管。通过引进外来企业对贫困户的果园、家畜等进行托管,风险由企业承担,村上或村民只参与分红。二是村上自办企业、自主经营。通过集体土地或流转散户土地,连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公司统购、统管、统销,独立承担风险,集约发展,共同收益。三是租赁资源。村上将集体土地、办公用房和废弃校舍等存量资产资源进行整合,筹措自建后再租赁给企业,通过发包、租赁、合作等方式给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益,风险均摊。
存在问题:采取产业托管的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企业,虽然村上和群众可以规避市场风险,也不用担心销路等因素,但是若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破产,那么村上和群众都会连带风险,可能会遭受损失。采取村办企业的方式,由于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产业的规划选择、企业的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风险较大。采取租赁资源的方式在这三种模式中风险最小,但一旦企业撤离或搬迁,从长远考虑,村上还是没有固定的、长远的收益。
建议:一是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应根据各村的实际,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不能搞千篇一律,不能简单的照搬其他先进村模式,坚持“多条腿”走路,产业长短结合。二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尤其是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关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开展农村 党员创业致富工程进行自检自查的
情况汇报
中共腾冲县委组织部:
根据通知要求,团田乡党委对乡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及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
2009年以来,团田乡党委政府按照〘中共腾冲县委组织部 腾冲县财政局关于印发〖腾冲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腾组通〔2009〕25号)文件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两年来,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理顺、发展条件进一步成熟。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奖惩措施。三是把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
场的人工费用6000元,此项每年可获利1.2万元。此项目建成后,预计村集体收入可达3.2万元。
2、在曼弄社区桥头街集镇建设商铺,总投资25万元。其中:
1、建设商铺5间,每间40㎡,工程造价按照1250元/㎡进行计算,工程投资25万元;
2、制作统一的摊位板250个,按200元/个进行计算,需投资5万元。
项目建成后,每年效益分析:(1)按每间铺面年租金0.5万元,共有5间商铺计算,每年租金收入为2.5万元;(2)对集贸市场内商户收取摊位租金及卫生费,共有250个摊位,按150元/摊位、年收取,每年可收取3.75万元,除去日常管理费用及清扫市场的人工费用1.08万元,此项每年可获利2.67万元。此项目建成后,预计村集体收入可达5.17万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将围绕上述两个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及进一步落实资金后全面启动两个项目点的建设。
二、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工程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靠实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引导。成立了以各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3名致富能人党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反复研究讨论,制定科学可行、富有特色的实施意见和工作
党员,为党员创业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供跟踪服务。四是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党员创业环境,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援助,协调解决资金,传授管理经验,满足党员创业需要。
2010年11月3日
富锦市财政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市域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市财政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要积极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真履职履责、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创新财政扶持模式,对发展计划好、管理科学规范的村集体经营项目,采取直接投入、专项补助、以奖代投等方式予以扶持,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政策和积极提供担保信贷等各方面支持力度,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综合考虑村集体资产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村施策,探索发展资产经营型、休闲旅游型、配套服务型、股份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清理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充分发挥集体效益,以资源存量换 经济增量;以‚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村级挖掘人脉资源,立足优势、对接市场,引进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和实现形式为目标,按照‚消除‘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的要求,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三新一消除‛。第一步,优选基础较好的村为示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有新发展;第二步,在示范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村选范围,着重扶持基础较差的村,促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新起色;第三步,竭力帮扶无收入的村,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同时,根据区位、资源优势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新来源;最后,力争2020年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
三、具体措施
要做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区位、资源、特色等优势,因势利导、抓住机遇,以发展产业项目为主攻方向,推动项目向农村聚集,政策向项目倾斜,进一步强化村级自我‚造血‛、自我保障能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财政政策“输血”强基础。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 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统计调查、土地确权等专项经费要及时足额拨付至村级;全面确保国家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和各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证村级特别是‚空壳村‛正常运转;二是加大上争资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各项惠农兴农政策和资金,在农产品深加工、畜牧养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支持企业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上,确保村级集体企业和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从2018年起三年内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作发展基金,乡镇进行资金配套,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实体、集体增收的启动资金,扶持和奖励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收入的实体项目,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四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加大不同渠道、不同部门资金分配环节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地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用好用活惠农补贴政策及‚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工作为主导、村级为主体、社会为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二)盘活资产“活血”破瓶颈。一是做活土地文章。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对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引导各村采取自主经营或租赁、抵押、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做好农村土地、房屋、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并向林业、水域等延伸,积极推进产权化改革,盘活农村现有资产,变资产为资本,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以土地使用权、资产、资金等参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集体原有闲置房屋、废弃院落、农机具等设施设备,采取置换、租赁等方式,培育稳定、可持续收入来源;积极推进中、省投资建设的育秧大棚、水稻催芽车间等基础设施及农机设备产权或租赁权变更为村集体所有,通过集体经营、承包、租赁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培育主体“生血”创收入。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一是发挥区域优势。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支持村集体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多类型集体经济。发展‚路边经济‛。选择紧邻交通枢纽、要道的村屯,重点支持采摘园、农家园等项目建设;发展‚林边经济‛。选择拥有林地的村屯,重 点支持养蜂、蘑菇、溜达鸡、特色种植等项目建设;发展‚草原边经济‛。选择临近草原的村屯,重点支持牛、羊等食草动物养殖业开展;发展‚景区边经济‛。选择紧邻三环泡湿地、锦台、万亩大地块等景区的村屯,重点支持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建设;发展‚水边经济‛。选择河汊子、池塘等水资源周边的村屯,重点支持养鸭、养鱼等水产业开展;发展‚城边经济‛。选择大榆树镇、上街基镇、长安镇等所属的紧邻城区的村屯,重点支持绿色食品种植、加工及与城区企业配套的仓储、冷库、物流等项目建设;二是依托企业优势。充分利用我市企业发展需求,鼓励村集体围绕企业原材料供给和生产基地,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促进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发展。扶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如依托锦城菌业项目,支持砚山镇福祥村的蘑菇基地项目建设;扶持‚企业+订单‛模式。如依托东北制药、昌琪制药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村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扶持‚企业+基地‛模式。如依托大锦农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养殖肉鸡,带动和吸引广大农户加入并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户和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做大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农业。围绕‚一村一品‛财政发展政策,对区域优势不明显、资源优势不浓厚的村屯,大力支持发展富锦特色高效农业的辐射推广,如大蒜、小毛葱、地瓜、土豆等,支持每个村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打造品牌农业。大 力扶持口碑较好、知名度较高的民间农产品,如锦山干豆腐等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塑造、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形成品牌化效应更好地推广销售;打造‚互联网+农业‛。扶持有条件的村集体依托‚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农民网上店商,开展网上农副产品销售业务,销售富之锦品牌的大蒜,毛葱、元太大米等,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四是做强配套服务业。支持村集体从发展农业服务业中获取增值收益,村集体可以牵头组建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劳务合作等各类生产服务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企业提供农产品烘干加工、市场交易、冷链保鲜等农业服务;支持村里组织富余劳动力,兴办村劳务合作社,以实行劳务总承包的方式对外承接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企业后勤等工作,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对市、镇街负责的道路养护、绿化、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等工程,可以明确村集体劳务合作社享有优先承包权。
----云雾镇营上村党支部书记
罗登文
自从第九届村两委上任以来,紧紧围绕上级领导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干事创业精神,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的一股劲,先将年久失修的问题广场彻底重新硬化,安装了球板、乒乓球,上级补助一万元,自己筹资1.6万元,新修垃圾池2个,落实垃圾定时转运,路灯、自来水理顺正规,选有群众代表长期监督,聚焦了干部的零距离。
一、乡村打造,难点入手,甲子屯纯属苗族自然寨辖几个平方公里,33户,109人,耕地面积300多亩,是并村前的一类贫困村寨,90%以上的低保户,居住条件极差,街道凹凸不平,牛屎马粪成堆,四面倒水的茅屋就有好几户,当入户了解时,居然有不能转播看电视的景象,生活上大多都是民政救济,现在是危改项目解决了住房,新的移民点解决了3分户,能搬得出去的农户解决了没有地方建房的难题,民宗局、扶贫局、县茶办等上级部门的捆绑资金,解决了街道硬化,民居包装、文体广场、民族石 子,文化墙,观光亭的打造,使得现代的甲子屯比以前焕然一新。
黔台观光茶园的建设投入,解决了本村的就业问题,因地制宜,在广种薄收的土地上探索出水台---海花草种植,为今年秋季推进水台规模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已有村民风趣的说:“党的政策真好,幸福日子全靠他,天天都有好日子,种了茶叶又种花。
二、产业方面
近年来的茶产业从三千多亩发展到了五千多亩,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监狱实践活动,基层 得到了净化,同时吸纳了一名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提升了本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堡垒作用,先后产生了蔬菜合作社,种养殖合作社,现有11家合作社,都是党员致富能人领办的,逐步形成了“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茶产业集种、产、加工、销售方面有一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以解决新增就业方面问题,能留得住外出劳动力,村民年纯收入近万元。
三、外出学习取经,加强自身实力。
通过此次参观,感触很深,2015年6月9日至10日荣幸参加了县委、县政府、县委党校组织前往参观地,有三穗县长吉村、古烈镇颇侗村、施秉县云台山景区、农家乐、望城村等,不只是基层组织建设陈地、猕猴桃基地、蔬菜产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特别是望城村的基地建设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亮点和新的创意,让人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如果除了引介人介绍后能与当地农民作一些交流发言沟通,那真实性就不言而喻了。但其间的一绝也能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为官一任要清廉,为人之事要诚实,服务人民要守信,为民办事要踏实。既应验了总书记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真理。机会和发展只有谋事在先的人才能抓得住,这是基本的百姓领略的,望城基地就是鲜明的例子,这就是改革的红利,让我们看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只有我们的农村、农民的真正的富裕,才会达到小康,实现中国梦。
2015年6月15日
基层组织要巩固,集体经济要脱贫---营上村
我们基层第一线,既有繁琐的工作,中心职责,又有主要任务,县委莫书记已给我们下了定论,当好管家婆,促进好和谐,引领好发展,展示好作为。
绿色转型
XX 镇发展壮大村
集体经济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全体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今天我怀着学习的心态站在这里,就 xx 现在的发展状况,给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xx 镇历来属于工业型乡镇,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粗放型工业已退出历史的舞台。20xx 年初,我镇在全县“转型发展,扛旗争先”的春风下,镇党委积极谋划转型出路,由“结构单一重工”向“一二三产业”转变,融合发展,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具体做法如下: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转型发展靠的是人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靠的就是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此,在 20xx 年农村两委换届前,镇党委就多次开会研究,一村一策,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任高素质、年轻化的支部书记,调整支部书记9 人。通过此次选举,选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发了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标先进,积极学习。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镇多次组织支部书记到北京的密云,河北的安国、巨鹿、前南屿、永年、鸡泽、曲周、馆陶、涉县、沙河,山东的冠县、嘉祥、寿光,xx 的通许、卫辉,陕西杨陵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谋划我镇发展思路。认为流转土地势在必行,考虑到现有村集体经
济比较薄弱,在东保障村探索出一条“两委干部入股,集体村民分红”的流转土地新模式,村两委干部资金入股后干事创业激情高涨,去年流转土地 500 余亩,通过种植油葵和优质红薯,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xx 万元。同时,将该经验在全镇大力推广,通过一年多努力,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 4200 余亩,种植桃树、苹果等优质果树 2400 余亩。为有效缓解各村资金周转难题,积极探索林下套种模式,在果树进入产果期之前,利用树间间隙,大力种植优质红薯、中草药、蔬菜等林下作物,实现当年投入,当年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现农民增收等问题。
工
作
汇
报
中共鄯善县七克台镇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七日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狠抓落实
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为确保到2011年年底七克台镇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按照地委、县委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立足地缘优势,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推动项目建设、见效,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有力提高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现将七克台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七克台镇总面积3792平方千米,土地面积2500平方千米。总人口16451人,下辖8个行政村,1个牧业队,33个村民小组,15个站所,1所医院,5所学校。截至2010年年底,全镇8个行政村有空壳村3个,分别是巴喀村、台孜村、南湖村;经济薄弱村2个,分别是库木坎村、热阿运村;中等村3个,分别是七克台村、亚坎村、黄家坎村。截至目前,七克台镇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全镇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479786.69元,到年底可达516833.69元,较去年增长35万元。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今年党委换届以后,因人事变动,镇党委及时调整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和包村联系点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建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干部、村支部书记、主
任、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形成了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村干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制定下发了《七克台镇2011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镇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七克台镇2011年—2012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镇党委书记与各包村联系点领导、包村联系点领导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层层签订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责任体系。
2、狠抓落实,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
(1)三村大型机械租赁项目,充分利用七克台镇与鄯东工业园区和沙尔湖煤田较近的优势,结合工业企业大型机械需求量大,而七克台镇与企业长期以来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的实际,镇党委将三个空壳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75万元捆绑购买了两台柳工牌铲车,因镇党委、政府在联系铲车租赁方和铲车管理方面较有优势,铲车由镇党委、政府进行管理,与三个村签订协议,保证在8月15日前拨付每个村5万元的收入,同时,将剩余部分资金作为铲车折旧,列入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户。自今年3月底以来,两台铲车已赚取租赁费17.935万元,其中,已入账15.5万元;未付租赁费2.435万元。三个村共拨付15万元,剩余资金将纳入镇铲车专户。
(2)库木坎村捆绑补助资金给金汇公司流动资金借款项目,通过县委积极协调,库木坎村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补助资金10万元借给金汇公司用于流动资金,金汇公司按照每年20%的比例分红,即每年可保证2万元收入,2万元已于7月20日拨付至库木坎村。库木坎村、亚坎村、黄家坎村、热阿运村第二批金汇
入股分红项目分别入股10万元、15万元、20万元、15万元,7月底,已获得分红2万元、3万元、4万元、3万元。
(3)热阿运村与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将10万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补助资金借予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流动资金,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2万元已入账。
3、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力度,在推动空壳村、经济薄弱村项目见效的同时,进一步摸清家底,多渠道挖掘收入潜力,寻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办法,截至目前,七克台镇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详见附表)
4、强化监管,确保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规范运行。建立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专户,坚决制止以各种名义挪用、占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在拨付项目资金时,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签订了资金使用协议,定期对项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杜绝和避免壮大集体经济资金的浪费和流失,保证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各行政村财务收支的监管力度,各行政村的每笔开支和效益的投入情况,由包村联系点领导负责把关审批,并通过运用“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工作法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确保每笔开支和投入真正公开透明,有效地使用资金和降低资金的投资风险。
一、项目总论
镇脚位于福旺镇西南部,东邻宋家洞村,南邻太白洞村,西临郴仰公路,北距郴资桂高等级公路12公里,辖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农户364户,1767人,土地面积1760余万亩,村民以农业、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镇脚村交通便捷,景色宜人,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是种植特色产业和生态养殖的绝佳之地。村三委将以点带面,打造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土地资源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为行动目标。重点围绕(良种杂交肉牛)养殖来打造,地址位于中仙扩村农田及山上旱土。前期扩充土地250亩、投入资金380万元,2016年再增加300亩现在正在动工实施种植打造生态牧草基地。按照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我村实行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公司带技术+管理,群众投工投劳打造,通过这种模式让群众学技术到懂技术会管理的村级发展模式,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18年见效、预计产值500余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为了解决我村集体经济零突破,镇脚村组织村、支、监及群众代表多次到浦北县思蓝生态养殖基地的实地考察。深入农户请教、听取种植户的讲解。敬请杂交肉牛生态养殖有一定养殖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我村实地查看、讲课。技术人员一致认为镇脚村海拔、气候适应皇竹草生长和栽培。通过种植皇竹草是肉牛养殖资金投资高、劳动力投入比较大、收入比较高。和我村种植其他农作物作对比,杂交肉牛养殖回报高,群众务工收入高、对生态环境和土地改良都是很好的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我村农业竞争条件增收致富、解决空壳村群众能增收致富的好品牌。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该项目建设落成将覆盖饱和镇周边地区,销售情况将重点围绕项目周边城市供应需求。“镇脚生态肉牛”含有很高的营养成分,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标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生活需求。镇脚村将以点带面,不断扩大规模,创新耕种牧草和养殖管理模式,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宣传,优化产品质量,规划项目设施建设,让消费者愿意来、留得住的发展理念,确保占据市场的实力。加之地理位置优势,进县城18公里,离镇政府4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捷,景色宜人,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健全,电、讯流畅全覆盖。加上土地资源数量大,为今后生态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该项目在镇脚村中仙扩,建设用地规模250余亩,种植皇竹草。通过规划后期人工鱼塘、生态养殖、花草绿化,田园风光等。
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组织一批农户到外考察学习,请专家现场辅导学习,增强农户种养殖技术。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该项目建在镇脚村中仙扩,前期建设用地250余亩,投入资金320万元。建设项目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水(水池2口20立方、水管3200米)电(抽水、照明)共需要架线1600米、20根电杆;路(人行便道500米),拟建沼气池3个,以上”预计费用60万;
2、种植生态皇竹草200亩,单价600元吨,预计购买费用93.925万(一次性投入);
3、挖沟、挖坑、起拢:一次性投入(40万元);铁丝网每亩1100元、合计41.8万)共计81.8万;
4、土地流转费按每年每亩350元,流转土地380亩(按三年计算)共39.9万元;
5、聘请技术人员费,按每年7万元计算,三年共需要支付21万元;
6、人工工资(翻土、栽种、除草、施肥等费用)预计29.07万元。
(二)资金筹措
申请村级集体补助资金20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三年见效、年出栏300头,市场价初步按12元每斤算,一个肉牛产值1.5万元,肉牛年收入预计450万元。皇竹草年亩产12吨,市场价初步按200元一吨算,牧草年收入预计139.2万元。除开投资费用,年利润预计589.2万元。投资利润率预计40%以上。
(二)社会效益
通过产业运转、每年可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务工1000人次,培养技术骨干20余人;计划每年解决群众务工费达80余万,年带动38户村民增收;三年扶持一个自然组,九年实现镇脚村全覆盖; 该项目重点围绕打造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环保,以扶贫发展集体经济为目标,加大生态环境的再巩固。
七、结论
实施生态杂交肉牛基地建设,使我村经济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通过生态牧草多年生植物的特性,可以极大的改良土壤结构,防沙固土,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户不利于水土保持的粗放经营方式,从而减少和遏制水土流失,有利于区域生态建设的开展,对维护生态平衡将起到积极作用。生态杂交肉牛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高投入、高产出产业。我村人口流动量大,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小,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有效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通过实施生态牧草有机标准化栽培,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杜绝化肥和农药施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防止环境污染,促进我村生态建设,实现全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特向上级申请集体经济项目申报工作,为感!
钦州市浦
北县福旺镇镇脚村委员会
2016
我处现有行政村12个(其中5个村改居委会),农业人口7869人,蔬菜面积2800亩,粮食面积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企业37多家。2010年全处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3.3亿元,同比增长13.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11.2%;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叶家门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德炎水产、兴业棉纺织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服装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四大家鱼名优产品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
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二产方面,重点发展建材、服装、产业。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处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一批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加强的方面
近几年来,我处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
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办事处党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处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处建立了一支常数为21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处先后涌现出洪林、柏枝、叶家门、万家墩、老官庙5个年纯收入超10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处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处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
素质,优化班子结构。调整了1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处定点领导和处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大兴村召开了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题120多个,盘活了大兴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大兴村已彻底脱贫。
3、积极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灵活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和“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召开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交流会,大力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全处80%的农业村建立了村级“科技致富示范园”,6个达到处级以上“科技致富示范园”的标准,15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已有556户农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级债权,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推荐阅读:
村集体经济相关材料09-24
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07-23
村集体经济发展章程07-23
村集体股份林场07-14
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10-31
轮台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07-05
永定村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06-03
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07-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办法11-14
苏州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