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发展章程(共8篇)
章 程
【201 年 月
日全体股东大会一致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增加股东收入,促进公司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公司由
县
镇
村委会、、、、同发起并指导组建,等人具体操作,于201 年
月
日召开成立大会,股东出资额为
万元,其中:集体资产
万元,土地折价入股
亩
万元,货币出资
万元。
公司名称:
县
集体经济公司 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办公地点:
县
镇
村委会 邮政编码:
第三条
公司以服务股东、谋求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为宗旨。股东入股自愿,退股须过半数股东同意,本村村民可以转让股份,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统一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四条
公司的业务范围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及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种苗繁育。主要开展以下服务:
(一)组织采购、供应公司股东所需的生产资料;
(二)组织收购、销售公司股东生产的产品;
(三)开展公司股东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
(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并提供技术指导。
第五条
公司对由股东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力,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六条
公司为每个股东设立个人账户,主要记载该股东的出资额、量化为该股东的公积金份额。公司股东以其个人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七条
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公司投资兴办与公司业务内容相关的经济实体;接受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单位委托,办理代购代销等中介服务;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或者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按决定的数额和方式参加公司会公益捐赠。
第八条
公司及全体股东遵守公司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股东
第九条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本村村民,集体资产入股体现、自愿以土地折价入股或现金入股的本村村民,承认并遵守公司《章程》,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手续的,方可成为公司股东。公司的股东可以是农村居民,也可以是非农村居民股东,农村居民股东在该公司所占比例要求在90%以上。
第十条
凡符合第九条规定,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入股申请,经股东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审核并讨论通过者即可成为公司股东。
第十一条
公司股东的权利
(一)参加股东股东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利用公司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
(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分享公司盈余;
(四)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股东大会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五)对公司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七)自由提出退公司退股申明,依照本《章程》规定退出公司退股;
(八)股东共同决议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
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和表决,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第十三条
公司股东的义务:
(一)遵守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议;
(二)按照《章程》规定向公司出资;
(三)积极参加公司各项业务活动,接受公司提供的技术指导,按照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从事生产,履行与公司签订的业务合同,发扬互助协作精神,谋求共同发展;
(四)维护公司利益,爱护生产经营设施,保护公司股东的共有财产;
(五)不从事损坏公司股东的共同利益的活动;
(六)不得以其对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东所拥有的债权,抵销已认购或已购但尚未缴清的出资额;
(七)不得以已缴纳的出资额,抵消其对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东的债务;
(八)承担公司的亏损及股东共同决议的其他义务。第十四条
股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其股东资格:
(一)主动要求退公司的并经过半数股东同意的;
(二)死亡的;
(三)被公司除名的。
第十五条
股东要求退公司的,需在会计终了的三个月前向董事会提出书面声明,并经过半数股东同意,方可办理退股手续;退股股东资格于该会计结束时终止。资格终止的股东需分摊资格终止前公司的亏损及债务。
股东资格终止的,在该会计决算后三个月内退还记载在该股东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如公司经营盈利,按照本组织《章程》规定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若是经营亏损,扣除其应分摊得到的亏损金额。
股东在其资格终止前与公司已订的业务合同应当继续履行,也可以依照退公司时与公司的约定执行。
第十六条
股东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符合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条件的,在2个月内提出申请,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办理手续继承,并承担被继承人与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按照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退公司退股手续。
第十七条
股东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予以除名:
(一)不履行股东义务,经教育无效的;
(二)给公司名誉或者利益带来严重损害的;
(三)股东共同议决的其他情形
公司对被除名的股东,退还记载在该股东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结清其应承担的债务,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因前款二项被除名的,须对公司作出相应的赔偿。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八条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修改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选举和罢免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长或者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三)决定股东、退股、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
(四)决定股东出资标准及增加或减少出资;
(五)审议公司的覆辙规划和业务经营计划;
(六)审议批准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
(七)审议批准盈余分配方案和盈亏处理方案;
(八)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提交的业务报告;
(九)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十)对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对外联合等作出决议;
(十一)听取董事长或者董事会关于股东的变动情况的报告及其他决定的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公司股东超过一百五十人时,每 人股东选举产生一名代表,组成股东代表大会。股东代表大会履行股东大会的部分或者全部等职权。股东代表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二十条
公司每年召开一次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由董事长或者董事会负责召集,并提前十五日向全体股东通报会议内容。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在二十日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东提议;
(二)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议;
(三)股东共同议定的其它情形。
董事长或者董事会不能履行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职责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监事会在2日内召集并主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第二十二条
股东大会须由公司股东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可召开。股东因故不能参加股东大会,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股东代理。一名股东最多
只能代理二名股东表决。
股东大会选举或者作出决议,须经公司股东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对修改章程,改变股东出资标准,增加或者减少股东出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对外联合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的,须经股东表决权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权票数通过;股东代表大会的代表以其受书面委托的意见及表决权数,在股东代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三条
公司设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由
名成员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董事会成员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召开股东大会并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决议;
(二)制定公司发展规划、业务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三)制定财务预决算、盈余分配和亏损弥补等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四)组织开展股东培训和各项协作活动;
(五)管理公司的资产和财务,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
(六)接受、答复、处理监事会提出的有关质询和建议;
(七)决定股东、退公司、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
(八)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九)履行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四条
公司设董事长1名,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董事长行使下列权利:
(一)主持召开股东大会,召集并主持董事会会议;
(二)签署公司股东出资证明;
(三)签署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四)组织实施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检查决议的实施情况;
(五)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等及履行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五条
董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人一票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并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方可形成决定。董事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其意见记入会议记录并签名。董事会会议邀请监事长列席,列席者无表决权。
第二十六条
公司设监事会成员
人,任期3年。设监事长1名,可连选连任。监事会成员列席董事会会议,可提建议,但不表决。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的执行情况;
(二)监督检查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公司财务审核监察工作;
(三)监督董事长或者董事会成员履行职责情况;
(四)向股东大会提出监察报告;
(五)向董事长或者董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意见;
(六)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七)代表公司负责记录董事与公司业务发生交易量(额)情况;
(八)履行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七条
公司现任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会成员不得兼任财务人员。
第二十八条
公司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侵占、挪用或者私分公司财产;
违反《章程》规定或者未经股东大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资产;
(一)为他人提供担保;
(二)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三)从事损坏公司经济利益的其他活动;
(四)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公司的公司长(董事长)、董事、监事、经理。
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公司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度的农民专业合作公司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核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与费用。
第三十条
公司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和会计制度,实行每月1日财务定期公开制度。
公司财务人员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和出纳互不兼任。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公司的财会人员。
第三十一条
股东与公司的所有业务交易,实行计件的方式提取薪酬,按不同项目设置薪酬方案,可预支部分薪酬,交售产品时结算薪酬总额,生产成本费用可先借支,实行报账核销。
第三十二条
会计终了时,由董事长或者董事会按照本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公司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审核后,于股东大会召开15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股东查阅并接受股东的质询。
第三十三条
公司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项:
(一)股东出资;
(二)每个会计从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三)未分配收益;
(四)国家扶持补助资金;
(五)他人捐赠;
(六)其他资金。
第三十四条
公司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库房、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农机具、农产品等实物、技术、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股东以非货币方式出资的,由全体股东评价作价。
第三十五条
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需在1个月内缴清,出资金额不受限制,即可任意出资。
第三十六条
以非货币方式作价出资的股东与以货币方式出资的股东享受同等权利,承担相同业务。
经董事长或者董事会审核,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股东出资可以转让给公司其他股东。
第三十七条
为实现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发展目标需要调整出资时,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形成决议,每个股东须按照股东大会决议的方式和金额调整出资。
第三十八条
公司向股东颁发股东证书,并载明股东出资额。股东证书同时加盖公司财务印章和董事长印鉴。
第三十九条
公司从当年毛利润中提取30%,作为董事、监事,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具体分配方案由董事会研究另行制定)
第四十条
公司从当年毛利润中提取10%作为公积金、公益金,用于股东技术培训、知识教育以及文化、福利事业和生活上的互助互济,第四十一条
公司从当年毛利润中提取10%作为合作公司的风险金,用于公司扩大再生产经营、弥补亏损或者购买农业保险抵御合作公司经营的市场风险。
第四十二条
当年扣除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后的可分配利润,由董事会制定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决议进行分配(前三年,暂定不低于60%用于股东分红,集体股东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否分红,余下40%作为未分配利润用于合作公司扩大再生产或下年分配)。
第四十三条
公司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均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方法确定的金额入账,作为公司的资金(产),按照规定用途和捐赠者意愿用于公司的发展。在解散、破产清算时,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股东,处置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接受他人捐赠财物款项,若与捐赠者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法处置。
第四十四条
公司如有亏损,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可用公司的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进行弥补,不足部分也可以用以后可分配利润弥补,也可用当年生产可分配利润进行弥补。
公司的债务用公司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或者可分配利润清偿,不足部分依照股东个人账户中记载的财产份额,按比例分担,但不超过股东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
第四十五条
监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财务审核监督。根据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决定或者监事会的要求,公司委托审计机构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专项审计和换届、离任审计。
第五章
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四十六条
公司与他公司合并,经股东大会决议,自合并决议作出之日起至10日内通知债权人。合并后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的组织承接。
第四十七条
经股东大会决议分立时,公司的财产作相应分割,并自分立决议作出之日起至10日通知债权人。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组织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要达成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十八条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股东大会决议,报登记机关核准后解散:
(一)公司股东人数少于五人;
(二)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公司分立或者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公司合并后需要解散;
(四)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
(五)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销;
(六)股东共同决议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
公司因前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解散的,在解散情形发生之日起至15日内,由股东大会推荐5名股东组成清算组接管公司,开始解散清算。逾期未能组成清算组时,股东、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股东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五十条
清算组负责处理与清算有关末了结业务,清算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制定清偿方案,分配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并在清算结束后,于10日内向股东公布清算情况,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五十一条
清算组自成立起至10日内通知公司股东和其他债权人,并
于60日内在报刊上公告。
第五十二条
公司财产优先支付清算费用和公益债务后,按下列顺序清偿:
(一)与农村居民股东已发生交易所欠款项;
(二)所欠员工的工资及公司会保险费用;
(三)所欠税款;
(四)所欠其他债务;
(五)归还股东出资、公积金;
(六)按清算方案分配剩余财产。
清算方案须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或者申请人民法院确认后实施。公司资产不足以清算补偿债务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第五十三条
股东股金转让,公司股东股金可以在公司内转让,但非公司股东转让时,须经股东大会讨论或者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认可。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公司需要向股东公布的事项,采取书信通报方式发布,需要向公司会公告的事项,采取报刊登载方式发布。
第五十五条
修改本章程,须经半数以上的股东或者董事会提出,董事长或者董事会负责修订,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经成立大会表决通过生效,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县供销公司)备案,并接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县供销公司)的监督指导,按时报送公司(生产经营成果、财务收支、生产盈余返还等)运行状况。
本章程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石阡县
专业合作公司股东(设立人)签名并按指印:
二零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一路加速,“城中村”这一过渡时期的产物应运而生,农村变为城市,生产和经营模式必然产生变化,过去的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过改制变成了现在的集体经济组织(荔湾区主要以经济联社为主,以下统称“经济联社”),经济联社对集体资产、土地等进行经营和管理。
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光与影”
应该说,城市化给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包括村容村貌的城市化和集体经济普遍增收等等。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区内村委会最少的总收入有20多万元,最多的村也只有200多万元,但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区内总收入最多的经济联社已有27596万元。
收入增长了,生活方式基本与城市同步,管理办法却还是老一套,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近年来“小官大贪”案件层出不穷,曝光了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伴随着“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补偿、项目开发与建设,部分经济联社“两委”与开发商勾结,贱价出卖集体资产,侵占、挪用补偿资金,个别干部甚至直接赤膊上阵,以个人名义注册成立开发公司,将村集体的利益转化成个人的暴利。为实现其利益长久化,他们还进一步腐蚀拉拢身边的党员干部形成“小圈子”,从而形成一个千丝万缕的既得利益集团。
不难看出,现在“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与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不”导致问题重重
村改居,农民名义上变成居民,原村委会改为负责社会管理事务的居委会和经济联社两部分,但在土地权属、福利制度、外观形态、管理体制等方面仍沿用原有农村体制。目前荔湾区21个经济联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只有1家成功改制成企业,其他经济联社仍存在“村不像村、居不像居、政不像政、企不像企”的现象。
比如,已转制的村民,并未能完全享受到与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福利等待遇。由于经济联社属于独立的经济实体,决策只须经过股东大会、经济联社领导班子审议通过,加上经济联社承担了很多行政和社会这些本应该是上级政府部门承担的事务,区有关部门和街道目前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很容易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经济联社党员干部受贿、职务侵占等违法犯罪问题。
目前经济联社的问题概括起来有“四不”: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监督不力、制度不全,而由这“四不”导致的问题更是犹如重重乌云,压制着经济联社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济联社定位不清,职责不明。
“村改居”后,经济联社仍是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联社名义上是经济组织,但无论是在行政事务还是在社会事务管理中,仍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居委会没有真正起到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
目前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在改制过程中大量的公共事务管理费用仍然由经济联社承担。比如:部分经济联社还要负责自来水供水维护和管理;大部分经济联社承担治安、卫生、教育、计生、道路维护等费用投入和具体工作,已转制的村民并未能完全享受到与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福利待遇等等,这些问题都只能通过尽快改制,撤销经济联社,成立股份制企业等途径来解决,过程是长期的,艰巨的。
二、内部监督失位风险高,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1.部分经济联社内部监督机制不畅顺。一些常务理事会不愿意接受社民和股东代表监督,绕开监督程序;一些联社社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不真实,致使社务公开栏成为摆设;一些涉及社民利益的重大工程没有事先向社员公开、没有广泛征求意见,只是在年终股东代表大会上通报,大部分社员只知道结果,没有参与决策过程,也不了解决策的依据。信息的不对称,令社民监督无门。
2.部分联社监事会的监督流于形式。目前,经济联社监事会成员基本都没有工资,只领取小额的工作补贴,工作动力不足;且监事会成员大部分缺乏财务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有限,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3.外部监督薄弱。撤镇建街后,涉农单位和涉农街道对联社的管理和监督有所弱化,尤其属地街道与经济联社的关系定位不准、甚至没有专设这方面的职能科室,对经济联社工作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缺少检查监督,对经济联社的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执行缺少指导和规范。
三、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1.股份合作章程不够完善。对经济联社运行的关键环节未作明确规定,如“成员资格及其权利”、“管理人员的产生与罢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其议事、办事、表决规则”、“收益分配制度”等,有些条文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如计划生育、外嫁女分红等相关条款。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不到位。一方面,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基础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各项财务制度未能严格执行落实,土地物业出租、工程建设承包、接待消费、资产使用等方面普遍存在流程不规范的情况。
3.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联社的档案资料不健全,经成员会议、代表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的项目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无据可查。
四、少数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近几年四处频发的经济联社“小官大贪”案件,集中暴露了经济联社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联社领导班子与黑恶势力勾结,通过经济联社相对集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采用经济垄断、暴力、威胁等方法参与“黑公司”(披着合法外衣实为涉黑公司)的经济活动,并为黑公司提供保护;党支部形同虚设,软弱涣散,甚至瘫痪;有联社党员干部采取贿选方式当选,或者与不法商人组成利益团体参与贿选,当选后利用集体资产大肆牟私利,完全失去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随着反腐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调研中,很多经济联社干部反映,“两委”换届周期短,导致短期行为突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实践中,“头年看、二年干、三年准备换”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本届村委班子在制定村发展规划时,有的守成度日,得过且过,不愿也不敢放开手脚,大胆革新。有的一上任就搞短期突击,只顾眼前,不管以后。比如,为了办公益事业,有的变卖固定资产,有的长包机动地,有的拆东墙补西墙。几届下来,个别村存在家底不清,违法合同和协议一大堆的现象。有些村甚至出现了“前任”不敢交,怕露底;“继任”不敢接,欠一屁股债的现象。
突出重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经济联社、经济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表面看是联社干部和社员个人的素质问题,根源还是在于权责不明、制度不全、监管不力。而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来解决,所以笔者建议,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铺就一条经济联社健康发展之路。
一、制度建设是关键。
1.修订完善组织章程,明确权责。制订组织章程时,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加以细化和明确:一是社员大会、社员代表会议、社委会、社长和监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二是社委会、社长违反组织章程应承担的行政、经济、法律责任;三是对经济联社、经济社的财务管理、社务公开等方面制度的细化,明确违反“三公开一监督”(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应承担的行政、经济、法律责任。四是明确涉及社员利益重大事项的内容。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物业和其他财产的流转、承包、租赁,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立项、资金筹集和使用,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以社集体名义签订的经济合同,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及干部报酬分配等。
2.规范完善决策机制,民主决策。要按照“一般事项集体商议决定,重大事项社员讨论决定”的原则,进行民主决策。凡是涉及社员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提请全体社员或社员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使每一项重大决定的出台都公开透明,并体现民意。特别要明确规定在土地物业经营管理、工程招投标、经济合同签订、各项开支分配、干部待遇等方面的议事决策规则,如要明确规定多少金额以上的开支、多少金额以上的经济项目和经济合同签订、续签要经过什么程序,由什么会议决定等,防止出现个别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等现象。
3.健全社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区联社、经济社在社务公开方面存在“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只公开一般性的内容,关键性的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公开。推进民主监督,必须把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必须建立健全社务公开制度,做到凡是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社员公开。要坚持把群众关注、反映强烈、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公开的内容要具体,要尽可能量化、细化,便于干部社员执行,便于群众监督。
4.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经济联社、经济社要完善经济核算,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集体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票据和财务开支审批等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会计凭证、会计科目的使用。账务处理要达到规范、明确、清晰。规范支出票据、原始凭证的管理,实行统一票据,必须购买有广州市财政局监制的标准账册、凭证。经济联社、经济社对非法设置的账外账要进行全面清理,合并到依法设立的账簿。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制度,街道和区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加强对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二、监督落实是根本。
1.加强资产和财务管理。加强对重点资产的监察,遏制和减少集体资产流失和亏损。切实开展“三资”清产核查工作,完善“三资管理”,防止集体“三资”流失,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三资”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目前,荔湾区的“三资”交易平台已投入使用,但是还存在一些经济联社对此认识不足,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经济联社、经济社财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街道按管理需要,定期检查经济联社、经济社的资产台账、经营合同和印章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2.加强联社监事会监督。加强联社监事会建设,明确和改善监事会成员责、权、利、能及其之间的关系。加强监事会管理,其成员须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上岗后要接受监事会成员培训,使监事会成员权、责、利、能相统一。监事会向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街道应将经济联社、监事会监督工作列入经济联社、经济社领导班子成员年终目标考核。
3.加强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要加强对经济联社、经济社的审计监督。在审计中查出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铺张浪费的,要责令当事人如数退赔,并追究相关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党员干部的,要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街道每年要组织对经济联社、经济社的年度审计和领导班子的“任中审计”,如有重大涉农信访涉嫌经济问题时,街道应随时组织专项审计。
4.强化群众监督,阳光运行。在这方面荔湾区也有做得很好的一些亮点,比如东塱联社,充分利用“党员之家”、“党员电教室”、“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站”、宣传栏、各种大会情况通报等平台和载体,全力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联社党支部、理事会、监事会联合专门编印了《东塱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简报》,及时将联社“三会”的会议决定情况、重大经济决策、重大合同项目进度、财务总体收支、与社员利益攸关的上级政策精神、社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情况,每季度一刊,发放到每一户社员家中,全面、彻底地接受社员监督。
三、党组织建设是保障。
1.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向基层延伸。建立“廉情预警平台”,要把加强经济联社、经济社监管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结合经济联社、经济社的实际,制订加强经济联社和经济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强化责任考核和追究,使责任制考核和追究与经济联社“两委”班子成员和经济社社委会成员的报酬相挂钩。
2.加强对联社干部的引导和激励。调研中,联社干部在待遇保障方面反映较多的是没有社区干部一样的基本保险。这些保险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最基本保障,村干部们理应同等享有。对成绩较为突出的联社“两委”干部,应该继续以考录择优的原则充实到乡镇公务员队伍中来。这样才能加强对经济联社干部的监督、引导和激励。
3.加大违纪违法查办力度,加强法制教育。要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集中时间和人力进行专项整治,对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经济联社党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宗旨意识,以身边的经济联社违法案例为题材拍摄警示片,让经济联社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警醒。
关键词: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经济薄弱村;新一轮扶贫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根据《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通知》、《关于下达2015年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的通知》等要求,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积极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脱贫步伐。
一、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严密程序,推进项目建设。
1.建立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为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赣榆区成立了“赣榆区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理日常事务。相关镇也相应成立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形成了区领导重视、部门通力配合、镇村主抓落实的格局,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2.精心准备,做好项目申报。赣榆区石梁河片区共有经济薄弱村70个,涉及低收入贫困户8597户。按照要求,对符合扶持条件的镇村进行项目筛选,结合区组织的项目可行性调查研究,选定相应的村进行申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相关申报材料。
3.严格程序,实行公开招标。为保证项目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相关镇由镇招投标中心对项目建设进行公开招标,确立中标单位,并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4.强化督察,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区委农工办、区财政组织人员于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进行多次督察,并配合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进行多次督察,针对项目推进情况提出建议。相关镇完善措施,保证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工程的完工。
(二)执行政策、严格把关,拨付项目资金。按照《关于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验收及专项资金拨付工作的通知》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项目招标后,拨付30%启动资金;项目完工时,由各镇提交验收材料,申请区验收,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组成验收组通过审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现场,填好验收表格,合格后,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共同签章再拨付60%的资金;其余10%,待省检查后再另行拨付。2013—2015年,项目投资总额4469万元,已拨付资金4295万元。项目资金由区财政直接拨付施工方,保证了资金的足额到位。
(三)明晰产权、搞好运营,增加集体收益。
1.实行标识化管理。所有奖补项目按照统一要求,统一制作标识牌并上墙,实现了标识化管理。
2.明晰产权。由项目所在镇政府对项目资产产权进行确认,明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及县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和股份,属于村级集体资产,其产权归项目申报村。对于项目合建共建的,办理好产权分割,签订好收益分配协议,明确各自收益。
3.搞好资产运营。2013至2015年,全区共建设发展项目15个。在已建设的项目中,建设标准化厂房11栋、面积47380㎡,标准化养殖圈舍两个、3450㎡,冷库库房1座、500㎡,温室大棚1栋、占地10亩,涉及70个经济薄弱村。充分发挥项目作用,将项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签好租赁承包合同及入股协议。目前,全区15个项目已有12个对外发包或租赁,年可增加村经营性收入 242.54万元,分配给低收入农户83万元,实现2355家贫困户受益,基本达到了预期增收目标,为新一轮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和低收入农户尽快脱贫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选择不易。有的项目建设完工后受市场环境、区位等影响迟迟租不出去,有巢无凤来,难以产生效益。
(二)建设项目收益不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租赁企业经营上面临困难,导致租赁收入无法及时到账,影响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贫困户受益不多。由于项目投资数额偏小,每村60万元建项目,规模做不大。加上已完工的项目中有的资产租赁收入偏低,部分村难以将租赁收益在村集体与低收入农户之间进行分配。
三、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额度。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扶持资金数额,扩大项目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整合多方力量扶持经济薄弱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变步伐。
(二)精准选择项目。建设项目应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引入专家论证机制,准确选择发展前景好、投产达效快的建设项目。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资产运营。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租赁收入,为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三)完善分配机制。在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理顺关系,完善分配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受益,努力发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农经中心、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农工办)
责任编辑:欣闻
村”的请示
荔波县发改局:
***村位于***镇西北部,东与**村相邻,南接**村,西与**村接壤,北靠**村。全村辖3个村民组,共213户890人,国土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亩。农业人口占98%,劳动力880人左右,外出务工劳动力约300人。***村地貌属于缓冲丹霞丘陵地形,山地丘陵多而平地少,因此境内的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坡脚和水沟边,生存条件差,群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近年来,***村村支两委在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紧紧团结和带领两村人民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村公路,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村内集体经济仍无积累,为脱掉“空壳村”的帽子,村支两委与广西宜山农产品老板达成生姜种植产销协议,初步建立产销分离的合作模式。目前,***村支两委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带头作用,垫资流转15亩土地种植生姜,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并计划将今年收成的9.5成作为村集体经济。现由于两村无集体经济积累,土地流转、种姜、化肥以及部分运输道路修整所需资金近18万余元,因此,请求县发改局帮助解决土地流转、种姜、化肥款共计15万元。
当否,请批示!
**县**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日
**县**镇党政办公室
2015年1月*日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村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政府西南部,紧邻**路、环乡公路,下辖5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户30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2260亩,流转近13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经营收入,部分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晚秋黄梨。二是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村内凭借位置优势,先后发展了蔬菜大棚、草莓采摘旅游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但由于基础薄弱、创收增收渠道不多,村级债务负担较重等多种原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根据镇党委政府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要求,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加快实现小康村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活力和后劲、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机制,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力争在三年之内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能有所突破,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抓班子建设。搞好村委会的班子建设,加强村两委成员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健全村两委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在全镇争先进位,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村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二)抓经济发展。一是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加强对全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对村中流转土地和水产养殖基地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采取反租倒包、租赁承包进行招商,既降低客户租地风险,又增加农户和村集体租地收入。二是资源入股增收。依托项目优、发展快、前景好的一禾农业园、休闲采摘园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服务和扶贫基地分配收入等资源形式参股,增加村集体股份合作收入。三是盘活资源。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出工等形式,对村中闲置坑塘、荒地、废弃宅基地等进行集中改造治理,对坑塘进行合理规划,建成仓库出租或填补成宅基地出售。对荒片、废弃宅基地等结合实际,采取复垦后出租耕种,划为宅基地拍卖、创建村级工业园区等形式增加村级经济收入。
(三)抓文明法治建设。通过整治我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村干部带头教育村民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讲礼貌,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争取各方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村内的道路硬底化处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结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影响我村稳定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把普法、依法治理和民间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捆在一起,加强村民的法治教育,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物质基础,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和难点在薄弱村、贫困村、“空壳村”,如何实现村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摆在乡镇党委和行政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要抓好“四个必须”。
必须破除思想障碍、变“坐以待援”为“主动求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革除传统的思想方式,破除狭隘的思想观念。集体经济没有实力,发展生产就无财力,提供公共服务就没有能力。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华西、塘约、黄埔等省外省内的无数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实力越强的地方,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越是过硬,基层社会管理越是有序,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越是健康长久。“等靠要”解决不了农村发展的自身问题。农村要发展,关键在自力更生,找准发展路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党在农村基层的政策导向和激励,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实践证明,党支部敢作善为、率先踏出“第一步”是实现突破的“关键一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
心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农业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典型引路、试点总结、比较分析、群策群力等综合施策,集体经济实现成功突围、美丽蝶变绝非难事。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变“软弱涣散”为“坚强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抓紧抓实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是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脱贫攻坚精准落实、乡村振兴蓝图实现的根本保障。一个村能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做出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发展“带头人”。要坚持把从本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回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政治素质高、发展意识强、工作作风实的人选进班子,提高村级班子致富、帮富、带富的能力。同时,打好“乡情乡愁牌”,坚持本土人才回引工程,把本村有头脑、有眼光的外地务工人员请回来,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影响和带领群众致富强村。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着力优化党组织设置,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务财务公开和村务管理机制,充分抓好农村改革事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变“一拥而上”为“稳扎稳打”。发展集体经济既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也要力戒千篇一律、邯郸学步,要坚持走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在纷繁复杂和不断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什么项目市场前景好,种稻子赚钱还是种红薯赚钱,需要专业的市场分析和运营能力,单一分散经营的方式效益低下、抵抗力弱。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群众“当家做主”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为方向,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走新型集体合作化道路,是促进村集体经济更好适应和融入市场经济的有效方式。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建立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股本,投放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本文以上海金山区的农村为样本, 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减量化对村集体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经济影响反过来给减量化工作带来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企业通过租金、税收返还等形式对村级经济有一定的支撑。金山区124个村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企业每年缴纳土地租金平均为744万元, 返还村级税收平均为169万元。
为更直观的对集体工业用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我们从政府、村集体两个层面分别进行预估。通过计算得到, 政府层面从集体工业用地整理中可获得57.5万/亩的收益。其中, 成本未包含一些不可预见费用, 如职工再就业、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潜在成本;同时, 也不排除土地出让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因此实际收益有可能会浮动。但是从村集体层面来看, 如果没有其他的政策性补贴, 直接经济收益将为负的 (详见表1) 。
二、减量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减量化工作造成的困难
(一) 企业减量将导致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显著减少
如果大规模开展农村集体工业用地的减量化工作, 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将会带来土地租金、税收返还两部分的收入减少。对于金山区不同镇、不同村的经济收入情况差别较大, 对金山卫镇的9个村来说, 土地租金占村级可支配收入达30%以上的村为7个, 而枫泾镇仅有1个, 镇、村差异较大。但整体来看, 两个镇目前的村级总收益每年均在1000万元左右, 这块经济收入的减少势必会对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在减量化工作推进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将会带来最直接的阻力。
(二) 村集体企业改制导致村集体组织在拆迁中无话语权
根据对金山区村集体土地上的企业进行了企业性质调查, 我们发现, 基本上属于私营企业。村集体与企业只存在土地租赁关系, 对土地上的建筑物及企业基本无所有权。该情况会对后续企业动拆迁带来两大阻碍。一是针对这些集体企业的拆迁, 村集体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经济赔偿。因为减量化之后的土地性质仍为集体农用地, 因此不涉及到征地, 也就不需要支付征地补偿款, 只需要进行企业赔偿。二是因为村集体对企业无所有权, 将对大规模拆迁进度带来较大影响, 只能采取协议拆迁, 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计因素。
(三) 土地租赁合同情况复杂加大拆迁难度
目前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企业大部分是通过土地租赁, 即与所在地村委会签订土地租赁合同进行土地使用, 还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建筑租赁的形式来使用。
我们通过具体调研其中一个村, 对土地租赁情况进行了深入详尽的了解 (详见表2) 。该村签订有土地及建筑租赁合同的企业共为50家, 其中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的为30家, 土地面积约为60亩。签订建筑租赁合同的为20家, 土地面积约为5亩。土地租赁年限跨度较大, 从3~11年都有, 到期年限为2013~2017年。
如果要按照金山区既定时序安排来进行减量化工作, 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村集体土地租赁违约活动。如果要解除租赁活动, 必须要协商相关违约赔偿, 势必会进一步提高减量化成本, 还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经济纠纷。因此, 在减量化工作启动时, 应充分做好土地及厂房租赁的相关情况摸底, 合理安排时序, 尽可能降低经济成本及法律风险。
(四) 对村民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企业吸纳了一定比例的本地村民就业人口。以枫泾镇和金山卫镇为例, 村集体企业吸收就业人口分别为4932人和6987人, 占被调查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和23%。通过对部分企业的实地走访, 我们了解到, 部分村集体企业用工以本地居民为主, 且用工相对比较规范。如果大规模的开展集体工业减量工作, 必须在职工再就业、下岗职工保障等方面制定较为完善的政策。
三、协同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目标, 分期实施推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创新性工作, 因此可根据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工作要求及金山区实际情况, 建议在区级土地整治规划基础上, 启动编制郊野单元规划, 分区域分步骤逐步推进。
1. 关于实施区域
因郊野单元规划要求按镇编制, 建议率先启动金山卫、亭林、廊下和枫泾等镇的减量化工作。主要考虑金山卫镇产业发展以化工类为主, 结合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可通过推行减量化政策, 达到政策叠加效应;亭林镇综合亭林大居、金山铁路站点建设等因素, 对全镇布局有较大影响, 结合已启动的镇域总体规划修编, 可与郊野单元规划统筹考虑, 提高规划编制效率;廊下镇、枫泾镇则分别是2011年及2012年上海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所在镇, 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在原有的综合整治方案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深化后, 可顺利衔接。其余镇按时序逐步推进。
2. 关于实施项目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需要, 应在全面梳理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分类按时序推进。建议近期减量化以操作较为成熟的宅基地归并为主, 同时选取几个试点村同步开展工业用地减量。针对工业用地减量也应考虑企业综合效益、产业类别、土地租赁关系等, 对企业情况建立综合档案, 即企业目录库, 在此基础上分类梳理, 按照时序, 逐步推进。
(二) 形成合力, 完善配套政策
减量化工作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统一思想、通力合作。减量化工作需统筹协调包括发改委、经委、农委、水务局、建交委、环保局等各部门共同开展推进, 减量之时需各部门支持, 减量之后更需要整合各领域资源。建议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协调减量化工作推进;各条线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工作小组, 分别开展产业、资金、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制定, 对各专业部门的政策、资金统筹聚合, 为减量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 确保减量化工作资金平衡
减量化工作开展前提需要启动资金, 后续实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目前上海市级政策尚未明确, 资金基本上是需要地方政府即区镇两级进行筹措。因金山区目前土地出让价格偏低, 规模偏小, 且工业用地占比最大, 建设用地减量化成本与土地出让收益之间的巨大差距, 因此资金压力较大, 镇域甚至区域范围内难以实现资金平衡。
对于资金保障, 建议:第一, 对涉及建设、农业、产业等条线的专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第一, 可以尝试市场合作, 按照郊野单元中的建新地块出让政策, 依托金山区在生态旅游休闲用地、养老产业用地方面的潜在优势, 积极寻求有意向、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合作减量化工作;第三, 鉴于金山区级差地租不明显, 应拓展增减挂钩建新地区范围, 不局限于本区、本镇范围, 条件成熟时也可借力于区外地块。第四, 为有效解决减量化工作推进的成本平衡, 由规土、财政等部门牵头加快制定占补平衡指标有偿使用机制。
2. 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收益不受损
从本次调研的镇来看, 涉及减量化工作的村域从集体建设用地方面经济收益总额均在1000万左右, 集体工业用地减量化将对集体经济组织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因此必须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不受影响。
首先, 建议由金山区发改委、财政部门牵头, 建立区级层面的减量化工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从六类用地出让金收益、产业项目税收收益提取固定比例。通过该项基金对相应的村集体每年统一提供经济补贴。
其次, 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及实施规划的编制, 针对不同村集体组织, 量身订做造血机制方案, 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一方面可以依托郊野单元规划编制政策, 将增减挂钩建新地块, 采取一定措施低成本出让给集体经济组织, 以保障长远受益。另一方面, 可以结合市委、市府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帮扶工作, 对经济薄弱村进行政策叠加。目前金山区已拟定的综合帮扶目标, 是要让83个经济薄弱村五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 正好可以与减量化工作进行有效衔接。
3. 确保本地村民收入水平不受影响
针对集体工业用地减量将对本地村民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来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应由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前参与, 针对职工再就业及失业等问题提出解决预案, 最大程度减少集体工业用地减量对村民就业带来的影响。
4. 确保企业拆迁时序的合理性和工作的规范性
对需搬迁企业, 目前应尽早启动基本情况摸底工作, 对规模、产权、产业、效益、就业、环保、改制、土地租赁等方面情况全面梳理, 建立企业目录库。在此基础上, 由产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综合效益评估标准。通过该办法明确优质企业、淘汰企业的标准, 便于分类、分步骤实施。同时对优质企业, 进一步制定扶持转移搬迁方案。对淘汰企业, 与金山区正在开展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等衔接。
涉及集体工业用地上的企业动拆迁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参照, 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及风险性。应及早针对土地租赁合同、拆迁标准等研究制定政策, 提前做好预案。集体工业用地的减量化为非征地拆迁行为, 为确保后续实施推进的规范性, 应针对建筑物补偿等研究统一补偿标准。在实际工作开展时, 区、镇层面应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架构, 以确保减量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王沛, 宋奇.上海建设用地减量化实施情况调研[J].科学发展, 2016 (03) .
[2]顾守柏, 丁芸, 孙彦伟.上海“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设计与探索[J].中国土地, 2015 (11) .
[3]郑寿庆.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建议
2003年全国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大幅度减轻村集体的经济负担,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为例2002年全区村均公费订阅报刊费8631元,到2009年村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降至1820元,降幅达374.23%,随着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延平区人民政府分别采取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延平通讯(延平报)对村级组织实行免费赠阅。得到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拥护。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项目资金不断增多,惠及面越来越广,提高财政支付村主干报酬待遇,增加村级办公经费情况下,为确保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落到实处,力争从源头上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超“限额制”和扼制部门报刊订阅加重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负担问题,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订阅报刊费用“零负担”。为此,对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提出如下建议:
一、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的数量和费用逐年在反弹。加重村集体经济负担,已成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具体表现:一是各级党报版面的不断扩版,以福建日报为例,由原来的四版扩大到八版。报纸的广告篇幅也在增加;二是发行价格多次上涨,如:至2015年福建日报每年288元/份;三是主要党报发行任务的数量从上至下每年在文件加码,县、乡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党报订阅任务数量,只能如数下达到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加重村级负担;四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猛增,据统计,南平市延平区至2015年村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达5993元,与2009年村均公费订阅报刊费用比增幅达到229.29%,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主要党报党刊费用金额均在2000元以上,有些村高达4000元;五是部门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订阅非主要党报报刊的情况也随着死而复燃,公费订阅部门报刊的数量和费用反弹幅度相当大,除人民日报、求是、福建日报、海峡通讯、闽北日报五种主要党报报刊外的部门报刊订阅费用村均为1396元 ,公费订阅部门报刊费用高的村达1693元,报刊种类达27多种以上。
二、几点建议
(一)改革缩小主要党报的版面
将各级主要党报改为综合板和农村版,农村版的主要党报重点宣传报道党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新闻内容,删除广告、宣传企业和其他长篇大论等内容的文章,降低农村版报纸的成本和发行价格,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阅读主要党报的兴趣和热情,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中。
(二)缩减村集体经济组织订阅数量任务
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主要党报党刊费用要控制在最高“限额制”内,订阅数量按村人口比例和自然村、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以1500人的村为例,订阅订阅人民日报1份,省级党报2-3份和设区市党报5份,订阅的各级党报必须安排村阅读栏或文化室或老人活动中心各1份,确保热心农民群众阅读,其订阅报刊费用基本控制在2000元左右,改变村级组织订阅省级报刊和设区市党报6-10份的状况,从而进一步减轻村级组织经济负担。
(三)推行县级统一垫款征订主要党报党刊制度
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公费订阅主要党报党刊,在严格控制“限额制”标准以内的基础上采取县级统一征订,财政统一付款,然后由县级根据各级订阅报刊费用的数额在财政支付给村级组织运转办公经费中抵扣,既保证村级组织对主要党报党刊的订阅,又能有效限制部门报刊和杂志向村级组织摊派的问题。
(四)推行主要党报党刊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免费赠阅
对人民日报、求是、福建日报、海峡通讯和闽北日报等5种中央、省、设区市主要党报党刊逐步推行免费向村级组织赠阅,其费用分别由中央、省和设区市级承担,实现村级组织订阅报刊费用“零负担”,彻底解决基层为主要党报党刊发行和部门报刊杂志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摊派,加重农民负担问题的困惑。
(五)健全监督管理重在制度
【村集体经济发展章程】推荐阅读:
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07-23
村集体经济相关材料09-24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09-22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09-12
集体经济方案11-17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06-01
农村集体经济模式05-30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07-07
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0-29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