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发展简史

2022-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戏曲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体系。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体系的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中西方数学融合时期。

一、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亥0有表示1、2、3、4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人们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将正方形分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的。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人们在夏禹治水时就已使用了这些工具。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了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其中最大的数字为三万;与此同时,殷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录60天的日期。

在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中,提到了西周初期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的例子。《礼记·内则》篇中提到西周贵族子弟从九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方法,他们要接受礼、乐、射、驭、书、数的训练,作为“六艺”之一的数已经开始成为了一门课程。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了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名家认为经过抽象后的名词概念与它们原来的实体不同,他们提出“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把“大一”(无穷大1定义为“至大无外”,“小一”(無穷小)定义为“至小无内”。还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而墨家则认为“名来源于物,名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反映物”。墨家给出了一些数学定义,如圆、方、平、直、次(相切)、端(点)等。墨家不同意“一尺之棰”的命题,提出一个“非半”的命题来进行反驳:将一个线段按一半一半无限分割下去,就必将出现一个不能再分割的“非半”,这个“非半”就是点名家的命题论述了有限长度可分割成一个无穷序列,墨家的命题则指出了这种无限分割的变化和结果名家和墨家的数学定义和对数学命题的讨论,促进了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均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九章算术》堪称世界数学名著。其中记载了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其中,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学中遥遥领先。《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类分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算记数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很少涉及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乏理论阐述等。这些特点同当时的社会条件与学术思想密切相关。秦汉时期,一切科学技术都要为当时确立和巩固封建制度以及发展社会生产服务,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九章算术》偏重于描述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这与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位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印度、阿拉伯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不受汉儒经学的束缚,又便于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义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巩固了数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吴国赵爽注《周髀算经》,汉末魏初徐岳撰《九章算术》注,魏末晋初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九章重差图》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赵爽与刘徽的工作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赵爽是中国古代最早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与推导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经》中补充的“勾股圆方图及注”和“日高图及注”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文献。在“勾股圆方图及注”中,他提出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介绍了解勾股形的五个公式;在“日高图及注”中,他用图形面积证明汉代普遍应用的重差公式。刘徽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名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张对一些数学名词特别是重要的数学概念给予严格的定义,认为对数学知识必须进行“析理”,才能使数学著作简明严密,刘徽创造了割圆术,用极限的思想证明圆的面积公式,并首次用理论的方法算得圆周率为157/50和3927/1250.刘徽用无穷分割的方法证明了直角方锥与直角四面体的体积比恒为2:1,解决了计算一般立方体体积的关键问题。

东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和南北分裂的状态。祖冲之父子所做的数学工作主要有: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据推测,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算出圆内接正6144边形和正12288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了这个结果。他又用新的方法得到圆周率的两个分数值,即约率22/7和密率255/113.祖冲之的这一工作,使中国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比西方领先约一千年之久。祖冲之之子祖暅在刘徽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方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个立方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原理。祖咂应用这个公理,解决了刘徽未解决的有关球的体积公式问题。

隋炀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唐初王孝通所著的《缉古算经》,主要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分工、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反映了这个时期数学的应用情况。王孝通在不用数学符号的情况下,列出数字三次方程,为后来天元术的创立打下了基础。此外,对于传统勾股形,王孝通也是用含有数字的三次方程解决的。

唐初封建统治者继承了隋制,于656年在国子监设立算学馆,将太史令李淳风负责编纂注释的《算经十书》,作为算学馆学生用的课本。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也以该算书为主。

隋唐时期,由于历法的需要,天算学家创立了二次函数的内插法,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内容。算筹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计算工具,具有简单、形象、具体等优点,但也存在布筹占用面积大、运筹速度加快时容易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等缺点,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进行改革。其中,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和珠算都是用珠的槽算盘,这在技术上是重要的改革。尤其是“珠算”,它继承了筹算五升十进与位值制的优点,克服了筹算纵横记数与置筹不便的缺点,优越性十分明显。但由于当时乘除算法仍然不能在一个横列中进行,算珠还没有穿档,携带不方便,因此仍没有被普遍应用。

唐中期以后,商业繁荣,数字计算增多,迫切要求改革计算方法,从《新唐书》等文献留下来的算书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算法改革主要是简化乘、除算法,并使乘除法可以在一个横列中进行运算。该算法既适用于筹算,也适用于珠算。

四、中国古代数学的繁荣

960年,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北宋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的。1084年秘书省第一次印刷出版了《算经十书》,1213年鲍擀之又将其进行了翻刻。这些都为数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1-14世纪,我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及其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其中的很多成果在当时世界数学排名中比较靠前。

实现开平方、开立方到四次以上开方的人是贾宪。在杨辉的《九章算法纂类》中,记载有贾宪的“增乘开平方法”“增乘开立方法”;在《详解九章算法》中,也记载着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增乘方法求廉草”和用增乘开方法开四次方的例子。根据这些记录,我们可以确定贾宪已创立了二项系数表和增乘开方法。这两个成就对宋元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把增乘开方法推广到数字高次方程(包括系数为负的情形)解法的是刘益。《杨辉算法》中“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卷,介绍了原书中22个二次方程和1个四次方程,并记载了用增乘开方法解三次以上高次方程的例子。

秦九韶是高次方程解法的集大成者,他在《数书九章》中收集了21个用增乘开方法解高次方程(最高次数为10)的问题。为了适应增乘开方法的计算程序,奏九韶把常数项规定为负数,把高次方程解法分成各种类型。当方程的根为非整数时,秦九韶采取继续求根的小数的方法,用减根变换方程各次幂的系数之和为分母、常数为分子来表示根的非整数部分。在求根的第二位数时,秦九韶还提出以一次项系数除常数项为根的第二位数的试除法,这比西方最早的霍纳方法早了500多年。

元代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授时历》中解决了三次函数的内插值问题。秦九韶在“缀术推星”题、朱世杰在《四元玉鉴》的“如象招数”题中都提到内插法(他们称为招差术),朱世杰得到一个四次函数的内插公式。

用天元(相当于x)作为未知数符号列出高次方程,古代称为天元术,这是中国数学史上首次引入符号,并用符号运算来解决建立高次方程的问题。现存最早的天元术著作是李冶的《测圆海镜》。

从天元术推广到二元、三元和四元的高次联立方程组,是宋元数学家又一个杰出的创造。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对这一创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朱世杰的四元高次联立方程组表示法是在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把常数放在中央,四元的各次幂放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其他各项放在四个象限中。朱世杰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四元消元法,其方法是先选择一个元为未知数,将其他元组成的多项式作为這个未知数的系数,列成若干个一元高次方程式,然后运用互乘相消法逐步消去这个未知数。重复这一步骤便可消去其他的未知数,最后用增乘开方法求解。这是对线性方法组解法的重大发展,比西方同类方法早了400多年。

勾股形解法在宋元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朱世杰在《算学启蒙》卷中提出了已知勾弦和、股弦和求解勾股形的方法,补充了《九章算术》的不足。李冶在《测圆海镜》对勾股容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九个容圆公式,丰富了中国古代几何学的内容。

已知黄道与赤道的夹角和太阳从冬至点向春分点运行的黄经余弧,求赤经余弧和赤纬度数。这是一个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传统历法中都是用内插法进行计算。元代王恂、郭守敬等则用传统的勾股形解法,沈括还用会圆术和天元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得到的都是一个近似值,结果不够精确。但他们的整个推算步骤是正确无误的,这个方法为球面三角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古代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也出现在宋元时期。宋元明的历史文献中记载着这个时期大量的实用算术书目,其数量远比唐代的多,改革的主要内容仍是乘除法。宋元数学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数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数学家们的科学思想与数学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宋元数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理学家的象数神秘主义。秦九韶虽曾主张数学与道学同出一源,但他后来认识到“通神明”的数学是不存在的,只有“经世务类万物”的数学;莫若在《四元玉鉴》序文中提出的“用假象真,以虚问实”,则代表了高度抽象的思想方法;杨辉对纵横图的结构进行研究,揭示出洛书的本质,有力地批判了象数神秘主义。所有这些,无疑是促进我国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明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极权统治,宣传唯心主义哲学,施行八股考试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除珠算外,数学逐渐衰落。

16世纪末以后,西方初等数学陆续传人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学便转入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

从明初到明中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和这种商业发展相适应的是珠算的普及。明初《魁本对相四言杂字》和《鲁班木经》的出现,说明珠算已十分流行,人们把算盘作为家庭必需用品。随着珠算的普及,珠算算法和口诀也逐渐趋于完善。例如王文素和程大位增加并改善撞归、起一口诀;徐心鲁和程大位增添加、减口诀并在除法中广泛应用归除法,从而实现了珠算四则运算的全部口诀化;朱载墒和程大位把筹算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应用到珠算算法中,程大位用珠算解数字二次、三次方程等。程大位的著作在国内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先后与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测量法义》一卷,与李之藻编译《圜容较义》和《同文算指》。1629年,徐光启在礼部负责督修历法,编译《崇祯历书》137卷。《崇祯历书》主要介绍了欧洲天文学家第谷的地心学说,希腊的几何学是这一学说的数学基础。同时,欧洲玉山若干的三角学,以及纳皮尔算筹、伽利略比例规等计算工具也被引进中国。在传人的数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中国第一部数学翻译著作,其中绝大部分数学名词都是首创的,有许多至今仍在沿用。徐光启认为对它应“不必疑”“不必改”,并且“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几何原本》是明清两代数学家必读的数学书。

在当时应用最广的是三角学。介绍西方三角学的著作有《大测》《割圆八线表》和《测量全义》。《大测》主要说明三角八线(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正矢、余矢)的性质,并介绍了造表方法和用表方法。《测量全义》除增加《大测》所缺的平面三角外,还介绍了比较重要的积化和差公式和球面三角法。这些在当时的历法工作中都是随译随用的。

1646年,波兰传教士穆尼阁来华,跟随他学习西方科学的有薛凤柞、方中通等。穆尼阁去世后,薛凤柞据其所学,编成《历学会通》,想把中法、西法融会贯通。《历学会通》中的数学内容主要有《比例对数表》《比例四线新表》和《三角算法》。前两本书是介绍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和布里格斯发明、增修的对数后一本书除了介绍《崇祯历书》中的球面三角法外,还介绍了半角公式、半弧公式、德氏比例式、纳氏比例式等。方中通所著的《数度衍》对对数理论进行了解释。

清初学者中研究中西数学有心得而著书传世的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锡阐及其《图解》、梅文鼎及其《梅氏丛书辑要》(其中数学著作13种,共40卷)、年希尧及其《视学》等。梅文鼎是集中西数学之大成者,对传统数学中的线性方程组解法、勾股形解法和高次幂求正根法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使濒于“枯萎”的明代数学出现了“生机”。年希尧的《视学》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透视学的著作。

清康熙皇帝十分重视西方科学,他除了亲自学习天文数学外,还培养了一些人才,翻译了一些著作。1712年,康熙皇帝命梅彀成任蒙养斋汇编官,与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杨道声等一起编纂天文算法书《律历渊源》。该书共有100卷,于1723年以康熙“御定”的名义出版。其中,《数理精蕴》主要由梅彀成负责,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几何原本》《算法原本》,均是从法文著作中翻译过来的;下编包括算术、代数、平面几何、平面三角、立体几何等,附有素数表、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由于它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并有康熙“御定”的名义,因此对当时的数学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清代数学家对西方数学做了大量的会通工作,并取得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成果。这些成果,若和传统数学相比较,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和同时代的西方数学相比较,则明显落后了。

雍正即位以后,闭关自守,禁止西方科学输入中国,实行高压政策,致使一般学者既不能接触西方数学,不敢过问经世致用之学,因而埋头研究古籍。乾嘉年问逐渐形成一个以考据学为主的乾嘉学派,随着对《算经十书》与宋元数学著作的收集与注释,出现了一个研究传统数学的高潮。其中能突破旧有条框并有发明创造的有焦循、汪萊、李锐、李善兰等。他们的工作和宋元时代的代数学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和西方代数学相比,在时间上晚了一些,但这些成果是在没有受到西方近代数学的影响下独立获得的。

同时,阮元与李锐等编写了一部天文数学家传记——《畴人传》,收集了从黄帝时期到嘉庆四年已故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270余人(其中有数学著作传世的不足50人),明末以来介绍西方天文数学的传教士41人。这部著作全由“掇拾史书,荃萃群籍,甄而录之”而成,这些资料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数学开始传入中国。英国人在上海设立墨海书馆,介绍西方数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等官僚集团开展“洋务运动”,也主张介绍和学习西方数学,并组织翻译了一批近代数学著作。其中较重要的有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翻译的《代数学》《代微积拾级》;华蘅芳与英人傅兰雅合译的《代数术》《微积溯源》《决疑数学》;邹立文与狄考文编译的《形学备旨》《代数备旨》《笔算数学》;谢洪赉与潘慎文合译的《代形合参》《八线备旨》,等等。

《代微积拾级》是中国第一部微积分学译本;《代数学》是英国数学家德·摩根所著的符号代数学译本;《决疑数学》是第一部概率论译本。这些译著中创造了许多数学名词和术语,有的至今还在使用,但所用的数学符号一般已被淘汰了。戊戌变法以后,各地兴办新法学校,上述一些著作便成为主要的教科书。

在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同时,中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写出了一些著作,较重要的有李善兰的《尖锥变法解》《考数根法》,夏弯翔的《洞方术图解》《致曲术》《致曲图解》等。这些都融合了中西方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

清末统治者十分腐败,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下,人们无暇顾及数学研究。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近代数学的研究才真正开始。

一个时代总的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及其发展密切相关。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重要“力量”。相信数学的繁荣发展必会不断促进当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第2篇: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

系统内部知识重构

(1978-2000年)

关键词:演绎推理、专家系统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分支,该阶段人工智能的实用化最为成功的应用是专家咨询系统,其主要基于演绎推理技术,拥有特定领域专家的推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电力及勘探等领域。该阶段已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专家系统开放工具。

技术概况:自动推理技术取得突破

自1978年“智能模拟”纳入我国国家研究计划以来,我国不断地增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发项目支持,并先后成立了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1979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198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1986年)等学术团体。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和专家系统等方面。

1984年,吴文俊凭借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成果,成为世界自动推理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开创的数学机械化被誉为“吴氏方法”。

应用领域:专家系统发展高潮迭起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分支,专家系统存储某专业领域中的经过事先总结并按某种格式表示的专家知识,拥有类似于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机制。

专家系统经历了80年代的高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当时全球约有2000个不同类别的专家系统,美国约占3/4,日本和欧州各占1/10。我国也开展了一些工业领域的专家系统研究和设计。1986年,华中理工大学研制了链传动设计专家系统软件,以及初步完成的汽轮机总体方案设计专家系统,该系统有9个推理器,具有正向、反向和混合等推理策略。上海交通大学研制了船舶设计领域的专家系统软件,可实现从正向推理确定初始目标和修改目标,从反向推理验证所得目标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并研制了开发工具DEST。

商业模式:开发工具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专家系统的研发趋于商品化。90年代已出现市面上销售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如“天马”专家系统开发环境、CLIPS等,利用这些开发工具可以敏捷开发出特定领域的专家系统。“天马”开发环境由中科院数学所、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机电部15所、湖南师范大学、化工部兰州自动化所合作研发,具有常规、规划、近似等多种推理机,具备机器学习、图形添加、自然语言接口界面及演绎数据库等。

起步阶段:

互联网浪潮助推行业发展

(2000-2012年)

关键词:互联网、机器学习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和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的信息带给人们更多元化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在搜索信息方面的难度和成本。该阶段我国诞生了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技术趋势是由人工目录分类检索向“机器爬虫+排序算法”方向发展,机器学习技术在信息搜索、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技术概况:机器学习技术取得突破

前一阶段的人工智能系統(专家系统)大多都是基于演绎推理技术,通常不具备归纳推理的能力,不能自动地获取和生成知识。

随着机器学习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Boosting、概率图、基于正则化理论的稀疏学习模型等方法相继被提出。搜索引擎由人工目录分类检索快速向“网络爬虫+排序算法”演进,并且变得越来越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和处理关键词含义,能够根据人们的兴趣定制网页重要性权重。该时期推荐系统发展如火如荼,如网上购物推送广告信息、购买意向预测等,能够根据人们的购物或浏览历史行为,对人们的潜在兴趣点进行预测。

商业模式:推荐系统

机器学习在推荐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基于商品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推荐算法及混合推荐算法等。

比如,淘宝、京东等在推荐系统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帮助用户能够更快地找到意向商品。再比如,2009年4月百度正式推出搜索推广专业版(“凤巢”推广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广告点击率准确度。

应用领域:

智能机器人、人机博弈、手写体识别

该阶段我国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成功应用于智能工业机器人、博弈、手写体识别等领域。

在智能工业机器人方面,我国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智能工业机器人。例如,放射源操作机器人、移动印刷机器人、切割机器人、激光焊接机器人、锁螺丝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涂胶机器人等。2001年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自动导引运输装配系统通过验证,并成功应用于我国汽车产业。

在人机博弈方面,2006年8月举行的“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赛上,浪潮天梭以11比9的成绩打败柳大华、徐天红、卜风波、张强、汪洋五位象棋大师。

在手写体识别方面,2010年我国自主研发出能够识别中文地址的新一代信函分拣机,在地址库驱动下,实现了信封上汉字地址的高效识别,其识别技术主要是机器学习算法。

成长阶段:

计算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2015年)

关键词:深度学习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芯片(GPU、FPGA及TPU)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使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的能力和应用效果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该阶段,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增长迅猛,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加大了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构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技术发展:

计算能力、大数据、深度学习

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TPU(张量处理器)等芯片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计算能力大幅提高。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CPU+GPU”模式,相比于单纯使用CPU,GPU拥有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少的服务器投入和更低的功耗。比如,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比赛中,AlphaGo的配置是280颗GPU和1920颗CPU。

FPGA作为一种半定制的集成电路,优点是根据应用特征来定制计算和存储结构,具有较高的性能功耗比,重构功能也方便了算法调优。百度大脑的专用AI芯片主要基于FPGA。

TPU是谷歌专门为人工智能打造的一款芯片,二代TPU的每秒浮点运算量据称可达180tera FLOPS,比GPU Tesla V100的120tera FLOPS高出50%,TPU当前主要应用于谷歌内部。

应用领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

百度在2012年底将深度学习技术成功应用于自然图像OCR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并推出相应的桌面和移动搜索产品。深度学习模型被成功应用于图像的识别和理解,错误率降低了30%,人脸验证的准确率则超过98%。深度学习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工特征+机器学习”的方法而逐渐成为主流图像识别方法。同年,百度上线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语音搜索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商业语音服务。

企业分析: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百度正在从互联网公司过渡到人工智能公司,2014年在硅谷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发布整合大数据、百度地图的智慧商业平台,并与宝马签署共同研发自动化驾驶技术的合作协议,成立自动驾驶汽车事业部。

腾讯在2015年成立智能计算与搜索研究室,推出撰稿机器人dreamwriter。阿里巴巴致力于底层平台搭建,推出人工智能平台DTPAI,并联合富士康向机器人公司SBRH进行战略注资。

华为在2012年成立诺亚方舟实验室从事人工智能研究,主要在数据挖掘领域,并研发出神经应答机,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轮对话生成模型。

商业模式:

以开放平台方式构筑产业生态

该阶段的主流商业模式是开放平台,以“云+端”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智能服务接口。

例如,科大讯飞于2010年发布其开放云平台,该平台免费向开发者提供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唤醒、语义理解等智能服务,已与腾讯、滴滴、高德、优必选、美的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14年,图谱科技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图像识别开放云平台,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包括图像内容审查、人脸识别、文字识别、自然场景识别、图像风格化、图像搜索等接口。

投资热点:快速上升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扩大,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快速升温,2015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投资额已经达到2012年的23倍。人工智能领域的获投率为67.65%,获投率整体数值高于其他行业2-3倍。从分布来看,应用类占比71%,技术类占26%,数据资源类占3%。在技术类中,计算机视觉、数据平台类企业获投率较高。

快速发展阶段:

政策与资本的强力助推

(2015年至今)

關键词:政策助推、资本进入

2015年至今,受政策和资本的强力助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我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类人脑研发计划以及人工智能平台,并已经在客服、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应用。

技术发展:爆发期

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正处于爆发期,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累计达到15745项,位列全球第二。

我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熟,相关革命性应用产品有望持续推出:

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百度、Google、Sound Hound等国际巨头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在 2015年便均已超过90%。以2016第四届CHiMEChallenge结果来看,大部分参赛团队在六麦克风条件下识别错误率已低于7%,国内龙头科大讯飞甚至已降至2.24%,准确率正在向接近99%的人际交互质变阈值。

在计算机视觉方面,以2016年ImageNet图像识别赛为例,我国学术界和工业界团队包揽了多项冠军。比如,商汤科技和港中文获得目标检测第一,公安部三所获得目标定位第一,海康威视获得场景分类第一。ImageNet的冠军团队识别错误率已经下降至2.99%,低于人类正常水平,这表明计算机视觉技术已是日趋成熟。

政策概况:多项支持政策落地实施

自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个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也构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2016年3月,两会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2016 年5 月,国家发改委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 2018 年国内要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

市场规模:发掘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交通、医疗、教育、制造业等场景应用模式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保持持续高速成长。根据麦肯锡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远超过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根据前瞻研究院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元。

产业链格局:趋于完善

人工智能产业链根据技术层级从上到下,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在芯片方面,我国从两方面进行推进。一是龙芯系列,龙芯中科公司发布了龙芯二代,包括主频达1.5GHz的3A3000/3B3000处理器,其产品性能已经超过英特尔凌动系列和高端ARM系列。二是类人脑芯片,2015年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牵头,浙江大学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者合作研制出了国内首款基于硅材料(CMOS)的支持脉冲神经网络的“达尔文”类脑芯片。2017年“寒武纪”课题组着力于研究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架构、算法以及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场景的应用。在服务器方面,浪潮与百度联合发布了面向更大规模数据集和深层神经网络的超大规模AI计算平台—SR-AI整机柜服务器。该方案最大支持64块GPU,峰值处理能力为512TFlop。

在平台方面,百度牵头的“中国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正式成立,将推出深度学习平台、生物特征识别平台、听觉感知平台、视觉感知平台、新型人机交互平台、知识产权平台和标准化平台。腾讯AI实验室也正式成立,推出机器人开放平台,将腾讯的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共享给用户。阿里云也正在向人工智能转型,计划打造ET大脑平台,如ET工业大脑将在流程制造控制、工艺改良、故障预测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智能改造升级。

资本市场:投资逐渐升温

我国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逐步升温。

2015-2016年,我国有200多家相关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总融资额超90亿元,其中平均单个公司的融资额超过四千万元。

在细分领域中,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三大领域的投资额分别达到10亿元,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驾驶、智能金融等领域的投资额分别达5亿元。

应用领域:

智能客服、速记、金融审核

我国出现了一些人工智能应用,能够胜任规则相对明确、机械性较强的脑力劳动任务。

2016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智能客服机器人“阿里小蜜”,它基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个性化推荐、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双十一中,阿里小蜜累计接待消费者数超632万,相当于5.2万客服连续工作24小时。

同年9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将上线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庭审记录,该系统曾在西湖区人民法院试点,准确率高达96%。

蚂蚁金服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甄别虚假交易行为,使得虚假交易率降低了十倍。

支付宝的证件审核中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证件校核时间从一天缩短至一秒,通过率提升了30%。

中国银行将文本分析、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反洗钱核查之中,对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货物单价、交易对象、货运船只真实性等内容进行识别并交叉验证。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政策环境逐步完善。相比于火热的技术产品市场,我国在人工智能政策法规制定等方面的步伐相对滞后。人工智能涉及众多技术与产品门类,由于缺少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产品质量難以保障;也有企业打着“人工智能”的旗号,增加吸引力。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既是完善市场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已成为完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环境的重点课题。建议相关企业尽快开展、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树立行业质量标杆,提高人工智能领域国际话语权。

行业发展加快布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起步晚于欧美等国,但近年来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已达数百家,国内BAT等互联网巨头、商业资本纷纷从大数据、云服务、机器学习、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与企业存在“跑马圈地”的现象,缺少杀手锏级的产品与应用。未来,随着产品与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对高端人才、优秀产品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目前一些缺少创新能力、盲目跟风的企业,将存在被洗牌的风险。

新产品、新应用加速涌现。人工智能在国内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尝试,显示了巨大的潜能。我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更为深入广泛的融合,将会催生出更多样的产品应用,激发更大市场潜力。不过,人工智能将引发行业发生颠覆性改变,可能短时间内对既有产品进行快速替代,导致既有行业迅速萎缩。为此,企业要树立战略思维,提前布局,适时地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适应与融合能力。

随着技术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将有望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应用领域向纵深拓展,人工智能领域将逐步形成人机共融的发展局面。

作者:张洪国 陆平 邵立国 念沛豪

第3篇:浅析中国戏曲的发展

【摘要】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受众广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现代文化艺术层出不穷,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研究追溯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分析了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发展和壮大中国戏曲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传统艺术;文化艺术

中国戏曲与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据相关历史资料证明,戏曲起源于古代部落的祭祀活动,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其从形成到繁荣,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益减弱,一些戏种甚至出现了无人唱、无人听的尴尬困境。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其源源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成为目前中国戏曲的新的研究方向。

一、中国戏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中国戏曲的萌芽和形成

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祭祀活动,除了向神灵供奉食物外,还会模仿自然生物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原始“歌舞”表演,这些歌舞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随着原始部落的逐渐壮大,原始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这些原始歌舞就是中国戏曲的起源。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较为具体的戏曲形式,即秦代的“优戏”和汉代的“百戏”。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在秦汉到唐代,戏曲并无具体的形式和统一的规制,仅作为一种人类的娱乐工具,形式多样。到了唐朝,政治经济的巨大发展催生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促进了戏曲的形成和定型。唐代诗歌盛行,诗歌独特的音律和叙事长诗的成熟为戏曲的音律和内容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音乐舞蹈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到了唐代中后期,设置了梨园教坊,进行专业的戏曲艺人培养,使戏曲形成的历程加快,在此期间也产生了一大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二)中国戏曲的成熟和繁荣

经过宋金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戏剧已经过了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到了元代,民间文化戏曲乘风而上,日趋成熟,产生了杂剧。明清时期,戏曲逐渐繁荣起来。明代国家的长治久安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戏曲形式——传奇,元末明初五大传奇的出现,是杂剧时代向传奇时代转变的标志。然而初期传奇作品极少,到了明代中叶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一批传奇创作者,将传奇推向了民间主流文化的宝座。清代产生了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标志着中国戏曲达到巅峰。京剧以徽剧为基础,由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与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到民间。京剧演员成为一种正当职业,民间出现大量戏班。

(三)中国戏曲内涵不断丰富时期

清代末期,戏曲发展在政局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出现停滞。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开始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内,一些人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以袁雪芬为代表的改革者们举起了戏剧改革之大旗,在中国戏曲中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开始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促进下,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20世纪初,戏曲舞台上开始出现一批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如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使得中国戏曲的内涵更加丰富。

二、中国戏曲继承发展现状

(一)保护与传承体系不健全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受到保护与传承,然而中国戏曲发展到今日,并没有相应的体系来维护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近年来,文化部频频出台地方戏曲保护政策,戏曲保护政策层层下达,到达基层时,政策内容难免失真。关于继承和保护中国戏曲文化并无详细的制度规范和措施指导,谁来做、怎么做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戏曲传承无从下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不到继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来,脱离群众的文化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是中国戏曲不适应时代发展,而是我们缺乏相应的体系去为中国戏曲营造适宜的新时代的发展环境。

(二)戏曲脱人民审美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戏曲发展到今日,大都维持着古老的剧本和陈旧的情节,与现代人民的生活不相适宜。戏曲起源于农村,就该深深扎根于农村,戏曲题材源于民间,就该不断吸取民间文化推陈出新。然而,我们看到的现状是现代戏曲,一味照搬过去的题材和表演形式,深奥的思想内涵、晦涩难懂的唱词以及陈旧乏味的剧情,严重脱离了受速食文化影响的现代人,必然会被社会和人民所遗忘和抛弃。

(三)观众基础不深厚,观众老龄化严重

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戏曲的接受观众除了中老年人和部分与戏曲相关专业的学生,高龄人群比例明显大于青年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戏曲也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而正是这种商业化,将戏曲艺术包装得“高端”,原本雅俗共赏的戏曲变得高不可攀,丧失了大量潜在观众。

(四)演员自身素质低下

在戏曲发展的漫长阶段,长期存在着戏曲演员社会地位低下的错误认知。这就导致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戏曲演员大都来自社会底层阶级,因缺乏谋生技能而卖艺为生的现象。这种历史现象演变发展到今天虽有所改观,但大部分戏曲演员还是来自于农村,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小学习戏曲,在提高技艺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戏曲已形成了一个死套路,照本唱戏,缺乏创新精神和思辨精神,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起不到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作用。

三、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继承和发展的保护体系

建立健全中国戏曲继承和发展体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高度重视戏曲的继承和发展,从制度上规范戏曲继承和发展根本方针和思路,从具体政策上引导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完善文化部门的职能,加强各地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建设。要求各地文化部门因地制宜设置专门的戏曲文化工作组,专门行使戏曲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工作。加大国家财政对戏曲文化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戏曲继承发展保护监督机制,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戏曲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政策进行落实,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蒙混行为。同时,还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戏曲文化,发展戏曲文化的氛围,鼓励全民参与到戏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来。

(二)戏曲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发展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只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文化才能被人民和社会所接纳,所认同。戏曲同现代的影视剧一样,主要作为人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项目,广大人民群众更喜欢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贴近现实生活、题材新颖、语言质朴自然、思想简洁明了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戏曲文化应脱离传统框架的束缚,结合时代的特点,推陈出新,赋予戏曲文化新的生命力。戏曲创作贴近生活,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努力掌握时代脉搏,在人物塑造、情节构建上充分反映现实,追求真实,给予观众艺术享受的同时又能启迪观众。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受众群体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却逐渐淡出文化舞台。究其原因,莫过于相比大肆宣传推广的现代文化,戏曲文化几乎于零宣传!被动并不会为戏曲文化迎来发展机遇,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唤起国人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欣赏。戏曲文化应该依托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以不断吸引观众。文化部门应致力于在全社会培养一种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使戏曲文化走下神坛,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免费演出、戏曲进校园、进社区、主流媒体宣传……戏曲文化只有利用好宣传手段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戏曲的继承与发展中来。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观众,戏曲起源于农村,就该回归到农村中去,我国戏曲的发展应该以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为依托,逐步推进戏曲从农村向城市的发展。避免从一开始就将发展中心定位于城市,城市人口快节奏的生活和对戏曲文化的生疏会使得戏曲工作的推进困难重重。

(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继承者

戏曲教育是戏曲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政府要加强戏曲的扶持力度,采用灵活多样、互为补充的戏曲教育方式。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要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戏曲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起小型的民间戏曲培训小组。对于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不能单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应该让学生体验更加全面的实践教学,多让学生观看戏曲表演,多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机会,因材施教,培养记忆与科学文化并存的高素质戏曲人才。对于农村地区的戏曲培训小组,要求对民间艺人进行系统培训,纠正其长期以口耳相传形式所获取的错误的表演知识。同时增强民间艺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对民间艺人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其为继承和发展戏曲文化添砖加瓦。除了一线表演人员,也要加强幕后戏曲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戏曲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结语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国戏曲文化的衰微为我们敲响了继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警钟。只有全体中华儿女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能使戏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应仙环.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2]曹晖.中国戏曲的发展与流变初探[J].黄河之声,2010,6.

作者:于晗

第4篇:中国黄金发展简史

(一)

中国古代黄金矿业的历史渊源

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

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商代早期。如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都证明了我国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掌握了加工制作金的工艺技术。

中国黄金生产在世界黄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痕,构成了世界黄金史的重要篇章。从世界采金史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是从采淘砂金开始的。我国采金活动始于奴隶社会早期,淘洗的砂金是从含金的砂砾层中得到的,古称“河金”或“麸金”,后来又根据砂金赋存地质条件的差异,分为“水砂中”淘洗的砂金和“平地掘井”开采的砂金两种。脉金的开采时代远远晚于砂金,大约起于唐代、宋代之间。劳动人民为获得宝贵的黄金付出了巨大的力量,唐代诗人刘禹锡把生产黄金的艰辛和贵族们的奢侈写入诗中:“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北京平谷出土的商代金臂钏、耳环,四川广汉出土的周朝金手杖,汉朝来自湖南长沙马王堆的金缕玉衣,唐代的纯金十二环锡禅杖,明代的耀眼的金装饰,件件文物展示了中华民族采金历史的悠久和制金技艺的高超。中国黄金生产始于商、兴于汉、衰于两晋南北朝,复于唐。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对黄金时而禁采,时而开禁,高亢和低迷交替出现,阻碍了我们这个民族快速发展黄金生产的脚步。

(二)我国重点产金区开采史

山东招远素有“金城天府”的美称,又有“金都”之誉名。它不论在黄金生产上,还是在金矿地质与成矿规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胶东西部掖县、招远、栖霞三县中,金都招远的金矿开发最早。招远在境域之内,北北东向的招平断裂带把招远县一分为二。东半部主要为变质岩分布区,与栖霞相似。西半部为花岗岩类分布区,它南延至平度,北延至蓬莱,构成一长度超过140km,宽度超过40~50km的复式岩带。招远玲珑石英脉型金矿与罗峰-台上蚀变岩带,便位于该带中部的东缘;掖县新城-焦家金矿带与三山岛-仓上蚀变岩金矿带,便位于该带中部的西缘。

由于玲珑金矿属石英脉型,自然金粒度较粗,常见明金>0.0125~0.1mm的占51.79%,加上脉体边界清晰,容易辨认,脉群又十分密集,便于开采,而且大部分出露地表,引人注目,因此在胶东西部三县中,玲珑金矿开发最早,相传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年1007年),便已派大臣潘美来玲珑督采黄金。较栖霞早260年,较掖县至少早960年。

招远采金虽较栖霞与掖县为早,但胶东采金仍较鲁西为晚,而胶东西部又晚于胶东东部,先秦时(公元前221年以前)泰山产金记载初见于《山海经·东山经》(夏湘蓉等,1980),以后又见于《汉书·武帝传》:“泰山见黄金”(章鸿钊,1927)。而胶东采金记载初见于《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所记为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607年),牟州刺史辛公义于昌阳(今莱阳)县东一百里黄银坑(在今乳山境内)冶铸黄银(即银金矿)。故胶东采金较鲁西至少晚800~1000年,而胶东西部较东部采金至少晚300年。但胶东所以能超越鲁西,胶东西部所以能超越东部,后来居上,甚至在全国遥遥领先,显然与胶东金矿资源尤其是金都招远金矿资源丰富并获得大力开发有关。

唐代采金机构分布于六州,但以南方砂金为主,胶东并不是重点。北宋时已将胶东划分为登、莱二州,到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全国采金的监(主管)、税(税务)、冶(冶厂)、场(采场)、坑(矿坑)只分布于四州一郡,而且并不包括胶东登莱二州,还不如唐代。到北宋中期,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增为六州十一冶,并将登、莱二州亦包括进来,六州中胶东已占其二,但还不是重点。到了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又增为二十五州,已为唐代的4倍,其中登、莱两州黄金年产量高达9583两,占全国总产量的89.5%,才使胶东产金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代金都招远金矿开采更盛,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又派太监魏忠贤来玲珑督采黄金,地域和规模更加扩大,据《招远县志·艺文》(清张作励等,公元1660年)载毛贽咏《金华山》:“明季金穴千百处,樵夫持斧砍秦松”反映了当时的开采之盛况。金华山在招远县城西北20km,玲珑金矿西南30km处,矗立于招远西北部的平原之上,海拔192.3m。它西有望儿山金矿,东有蚕庄金矿,西南有黄埠岭金矿,东南有灵山金矿,西北有河东、河西金矿,东北有前孙家、洼孙家金矿,它本身因受金华山断裂剪切,山形扭曲,也有金矿化。明代金华山一带金穴已达千百处,可见招远西部原生金矿开采之兴盛了。另根据《招远县志·山川》中记载:此时砂金的开采也属极盛时期。“淘金河在县西北四十里,东北十五里入界河”按淘金河发源于招远西北部灵北(灵山-北截)断裂带北缘,它先后穿过金华山、望儿山等一系列断裂带,向北流入界河。沿途金矿化十分密集,盛产砂金,淘金者众,淘金河也因此而得名。

到清末光绪年间,当胶东东部牟平一带金矿开发处于收缩停顿阶段时,在胶东西部的金都招远,不仅西北部蚀变岩型原生金矿与砂金获得大量开发,玲珑石英脉型金矿由于吸收官商与侨商投资,而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产量大增。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897~1898年)玲珑金矿矿工多达3000人,年产金7000两、银1300两。当时仅玲珑一个矿的产金量,已相当北宋元丰年间全国年产量的65.36%,胶东全部金产量的73.05%,可见金都招远在清末全国所占的重要位置。

四顾胶东金矿与金都招远开发史,可见胶东黄金生产自北宋以来在全国几度领先,虽历经千年,不但至今不衰,反而蒸蒸日上,实与胶东金矿资源,尤其是招远金矿资源十分丰富有关,也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不断加深、技术不断进步有关。

(三)我国历代黄金产地的分布

我国古籍丰富,对历代王朝的金矿产地、采金活动的盛况、金矿的描述和金矿床等都有详尽程度不同的记载。就黄金产地而言,先秦时期:云南有丽水、湖南有洞庭、湖北有汉水、河南有汝河。汉至北宋,山东有蓬莱、掖县,陕西有西城(今安康)洛南,四川有眉州、广元,至元明清各朝,金矿产地剧增,河北有迁安、丰润,山西有忻州,江西有饶州、抚州,山东有栖霞、莱州,安徽有池州,湖南有岳州,陕西有蓝田。此外,四川、云南、两广、东北三省皆有金矿产出,且有很多地方延续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基地及重要的产金省。

第5篇:中国钟表发展简史

现代钟表大致经历了大型钟—小型钟—袋表—腕表的发展阶段,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绳索悬挂的报时钟,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腕表的年代到来了!

中国的钟表历史由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组成。三千多年前,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十九世纪末期,我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此后常年战乱,1949年前,我国仅在山东烟台有一些小型钟的制造业,根本就没有手表制造业。

1954年底,天津公私合营华威钟表厂(现天津手表厂)决定自行研制生产手表。厂里找来了江正银等四位有经验的老师傅,一边研究一边制作,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于1955年3月24日试制出我国第一块手表。这是一只15钻的机械表,全部用手工制作,表盘上镀有“中国制造”三个金字和五颗金星,被定名为“五星”牌, 1957年手表易名为“五一”牌。1958年手表生产列入国家计划,由轻工业部统筹规划发展。在这一时期,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南昌、西安、青岛相继兴建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涌现出“上海”牌“钻石”牌“宝石”牌“双菱”牌“蝴蝶”牌“红旗”牌等产品。随后又出现无钻的经济手表“紫金山”牌。1968年,上海手表厂年产手表突破100万只大关,我国手表开始摆脱以进口为主的历史。此时手表的产量直线上升,但是手表的款式单一没有女表。直至进入70年代天津手表厂又推出“海鸥”女表,填补了女表的空白。由于手表丰厚利润及国民的需求,全国各地又陆续出现不少手表厂。如石家庄,重庆、丹东等。到1980年,包括地方独立建设的工厂在内,共有68家手表厂,年产量达2200万块。

上世纪80年代处于商品短缺时期,人们结婚都讲究家里要有“三大件”: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手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当时的手表不是随便谁都可以买到,找关系求人走后门,真可谓是“千金易得,一表难求”,国家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用统一机芯的生产方式尽快让所有中国人都戴得上手表、修得好手表。好的愿望却带来负面的效果:统一机芯后,全国手表厂生产出来的手表款式基本一样,这样就潜伏着危机。只有天津海鸥表厂由轻工业部特批,没有进行统一机芯的改制。这为海鸥后来的复兴留下了生机。

到80年代后期,日本石英表技术对以生产机械表为主的中国表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石英电子表由于采用了频率稳定的石英晶体为震荡器,有电路简单、走时精度高、不用上弦等优点,再加之造价低、外观时尚,成为当时人们买表的首选。从此,中国制表业进入了比较困难的调整期,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全国38家表厂,在经过市场的洗牌之后,仅存十几家,众多小厂家被拖垮,有实力的大厂也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其实电子钟表在国际钟表领域很早就研究开发。其过程是摆轮游丝电子手表——音叉式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手表及数字显示石英手表(液晶为主)。其中音叉式电子手表作为美国阿波罗12号登月球的计时器。展示了电子钟表的优势及未来的前途。我国自六十年代从击落美国U-2飞机上发现了其座舱计时器是音叉式电子手表后,正式揭开我国电子手表研制的序幕。由津沪两地专业人员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着手音叉电子手表的研制,首先由天津拿出了样机。但该产品还处在研制阶段。出于历史的原因,六十年代中期停顿,六十年代末转入重新的研制阶段,七十年代初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终因工艺复杂难度大,其关键零件齿轮寿命短,当时电池质量不好等诸因素,结束了它的暂短生命。全国电子手表研制工作一度停滞,仅在天津第二手表厂的在连续不停地工作,七十年代中期转入研制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开始了我国石英手表生产阶段。电子石英表的大规模投产,对当时瑞士高档机械表也形成冲击,但瑞士高档表有质量、有品牌、有文化、有营销经验,他们的很快复苏,也带动了国际上对机械表的需求。

瑞士钟表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1860年,清朝咸丰皇帝向瑞士江诗丹顿订制了一只蓝色珐琅装饰的怀表,这是瑞士钟表首次传入中国。1895年瑞士欧米茄为中国铁路局制造了第一只官方铁路表。1979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中国市场做电视广告的外国品牌。自1995年瑞士劳力士率先进入中国大陆后,积家、伯爵、爱彼,众多瑞士知名品牌如过江之鲫陆续进中国。中国已经成为瑞士钟表最大的出口市场。

2000年前后,由于制作简单的石英表技术日趋成熟且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价格迅速下滑,

利润日趋微薄,继续发展的空间十分狭小,因而人们再次将目光转回到功能持久不衰的机械表上来,使得机械表、尤其是具有自动功能的高档机械表重新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幸存的中国表厂在环境回暖的情况下也慢慢复苏。

时光流转,到了2007年的夏天,国产手表以质量尚可、价格低廉取胜的时代终告结束。同样技术指标,同样材质的同类手表,价格直追西洋名贵钟表的时代似乎已提前到来。钟表企业高擎的民族工业大旗,极大的聚拢了尽可能多的人气,国产钟表未来发展还是要靠长时间的品牌沉淀。

中国陀飞轮之父

2003年12月31日,瑞士专利局首次为中国人颁发了有关陀飞轮发明的专利证书,它的获得者就是矫大羽。到目前为止,矫大羽是当代全世界惟一获得瑞士、美国和中国有关陀飞轮发明专利的钟表大师。实际上,早在1990年他已试制成功自己的第一只陀飞轮手表,成为中国和东方第一个陀飞轮手表的创造者,开创了中国和东方制造陀飞轮表的历史。并在1991年7月-1993年正式公开其制造的五只不同设计的陀飞轮手表(第一代),打破了陀飞轮表全由欧洲杰出制表师独占的神话;1993年3月首创一只“正透视飞行陀飞轮” 手表(第二代);1993年7月-1996年,他发明并创制五只“神奇陀飞轮”手表(第三代);1997年首创一只“单支秒针型旋转框架”的飞行陀飞轮手表;1998年又发明了一只带有“时间指示装置”的飞行陀飞轮手表;2001年,矫大羽再次制造了一只“神奇陀飞轮”手表,用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时计创作同样可以超越当代世界最高水平,他不但造出亚洲第一只陀飞轮手表,因此一举成为“国际时计独立创作人学会”中惟一的亚洲人,而且发明了陀飞轮中前所未有的许多新品种———包括“神奇陀飞轮”在内的系列创新。由于是中国人的创造,其作品也被称为“中国陀飞轮”或“矫氏神奇陀飞轮”。

如今,矫大羽制造了三代结构、五种类别共15只陀飞轮手表,这些成就使他成为有史以来原创设计和亲手制造最多不同类别陀飞轮手表的殿堂级人物。其中第十号“神奇陀飞轮”长方形手表于2004年4月在安帝古伦(Antiquorum)日内瓦拍卖会上成功拍卖,成交价格达到70万港币,创下了东方人制造手表的最高价记录。

从1990年开始,矫大羽创造的每一只手表,除了在机械结构和外观设计中具有史无前例的创新和发明以外,还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中国艺术的风格元素,尤其是在国际表坛经过15年的磨砺之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矫大羽更加丰富了中国文化在手表设计中的内涵,已经开创了一种叫做“中国表”或“文人表”的流派。

世界第一座时钟: 中国宋朝水钟(水运仪象台),1088年。

世界第一只有名字的怀表: 德国纽伦堡的「纽伦堡蛋」,1564年。

世界第一只陀飞轮表:瑞士人亚伯拉罕·路易斯·布勒盖,1795年。

世界第二代陀飞轮表: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成的飞行陀飞轮表,1930年。 世界第三代陀飞轮表:香港制表大师矫大羽制成的神奇陀飞轮表,1991年。 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天津公私合营华威钟表厂“五星”牌机械表,1955年 中国大陆第一只陀飞轮表:中国制表大师许耀南制成的中华陀飞轮表,1996年。

第6篇: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和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看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成为唐代戏曲的专有名词。弄参军的内容是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的。弄参军既风靡于宫廷,又流行于民间;既有男演员,又有女演员,如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都擅长演的弄参军《望夫歌》。据唐赵璘《因话录》记载:(唐)“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宫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除了正式的参军戏,还有一些参军戏的延伸。

之后,出现了庙会和瓦舍,它们为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使其拥有固定的场所、稳定的观众和专业艺人群,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宋代出现的宋杂剧标注着戏曲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宋杂剧主要流行于都城以及繁华的商业城市,如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在北宋时期,杂剧没有明确的范围艰定,它不仅继承了唐代的“参军戏”,还广泛吸取各种表演艺术的技法,因此包含了傀儡戏、滑稽戏、角抵戏等,如《目连救母》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出。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滑稽戏”和“歌舞戏”两个类别,它们表现内容的方法各异,题材丰富。其中,“滑稽戏”所占比重比较大,《宋官本杂剧段数》中的280个剧种中,绝大多数都是滑稽戏。而歌舞戏在宋杂剧中则居于突出的地位。宋杂剧在开始的时候上演一段歌舞,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俗事,称为“艳段”;然后再上演正杂剧,通名“两段”,可以是一段滑稽戏,一段大曲;最后是开玩笑式的小节目“杂扮”。金灭北宋后,继承了北宋的杂剧,称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名异实同,在表现形式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金院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定居时形成的北方派杂剧。金杂剧是宋杂剧向元杂剧转化的渡口,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性发展。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时产生于元代的文学主题。我们常说的中国三大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名翁灿烂辉煌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虽然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元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民间艺术发展而成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虽然说中国戏曲的源头至今众说纷纭,但是中国戏曲成熟与繁荣的标志,却都一致公认为元杂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点。元杂剧在金代就已经开始了其演变、形成的过程,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到了元代初年才趋于成熟而与原来的金院本有了显著的区别。二者继承的关系可以从其剧目上看出一二。不少杂剧就是把金院本加以丰富或改编而成的。如《太湖石》、《打球会》均取材于同名的金元本。此外,从杂剧的角色行当以及歌舞、表演、念诵等各种表演形式等方面,也不难看出其与金院本一脉相承的关系。元杂剧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广泛吸取了其他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如宋金时期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就对元杂剧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在舞台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曲调的音乐和声腔形成方面,元杂剧还充分吸取了北方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及各种百戏等因素。同时,在金元时期,在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这对于元杂剧能够融合各民族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接受各民族音乐和歌舞的影响,以形成元杂剧的戏曲声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杂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唱。元杂剧主要有三个角色,即正末、正旦和净。元杂剧一剧一角色,由正末演唱的成为“末本”,由正旦演唱的称为“旦本”。此外,还有外旦、贴旦(女配角)、外末、副末(男配角)和杂(有孤、驾、卜儿等)。元杂剧“一人主唱”——即在旦本戏中,正旦一人唱,在末本戏中正末一人唱,分工十分明确。元杂剧综合了丰富的文学和动听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说唱艺术,同时表演中也不乏滑稽和舞蹈。可以说,元杂剧是一个朝代的戏曲,它随着元代的兴起而孕育,伴着元代的发展而繁荣,最终随着元代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元杂剧具有空前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戏曲的成熟,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元杂剧的逐渐衰落,南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传奇渐渐繁荣和成熟,成为继元杂剧之后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传奇”一词来源于唐代对奇异荒诞小说的统称,自元代起,“传奇”一名指称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都曾称为“传奇”,自明代以后,则多之明清两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寓意着具有传奇性和新颖性的特色。至今,戏曲学界对于传奇的指称范围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传奇包括元末南戏,有的认为传奇可追溯到昆腔......可谓众说纷纭。明清传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一系列因素,都促使传奇进入繁荣时期。这时期,传奇不仅创作人才辈出,各种优秀剧本更是争奇斗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辉煌局面。明清传奇的舞台艺术在南戏、北杂剧和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了更为显著的进步。在面部造型中,分为俊扮和丑扮,并用各种各样的脸谱色彩来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传奇演出注重场景的布置,充分运用简易的道具和写实的灯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传奇突破了杂剧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的体例,使《西厢记》那样五本二十折且部分突破一人主唱格局的剧本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固。同时,传奇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南戏的结束,二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称谓的变更,更在于体制上已有很大的变化。明清时期常演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大戏,增加了许多新型人物,传统角色行当就分化、派生出新的角色,明清时期的角色行当没有改变以生、旦为主的体制,在角色行当的分工上趋于细密和合理,更专业化,表演的程式化加强。纵观明清传奇,传世作者八百多人,作品存目有两千六百种左右,保存至今的作品有六百多部,真可谓是繁盛一时。明清时期最突出的作品是历史剧,出现了“南洪北孔”两位伟大的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清传奇的崛起,不仅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来遍地开花的民间地方戏曲也有深远影响。

近代,各个地方剧种涌现,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纷纷走上历史舞台。戏曲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国戏曲如一枝春意盎然的红杏,蓬勃着生命和活力。

第7篇: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1980年7月1日,邮电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

★1983年9月16日,上海使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1984年10月16日,财政部决定对邮电部所属企业的利润实行倒一九分成,扶持邮电事业发展。

★1985年,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1986年4月1日起正式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自1987年1月1日起实行。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

★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1991年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1994年4月20日,首次开通了接入因特网的第一条64kb/s国际专线。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 ★1994年,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

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优点管理体制,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7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联通的成立,开始打破电信业垄断。 ★1995年4月,邮电部电信总局正式进行企业法人注册登记。 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1997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

★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国务院开始组建新的信息产业部。 4月,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下发《邮电分营指导意见》。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邮电开始分离。

9月,寻呼业务的剥离基本完成,组建国信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后被整体划归中国联通。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组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7月,中国电信基本完成移动通信业务的剥离。

★2000年4月20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通信业在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重组。

9月25日,国务院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12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挂牌。

模拟移动通信停止运营,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2002年4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大规模放号,中国移动通信竞争走向宽频领域。 5月16日,中国电信最终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5月17日,中国移动GPRS正式商用,吹响了2.5G市场竞争的号角。

★2003年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并入网通集团;11月,网通国际公司挂牌,网通重组加速。

★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 ★2004年1月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

1987年( 11月18日),中国的移动通信元年,中国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1G)在广东商用。 沟通在移动中改变:

1987年11月21日,中国有了“大哥大”,样子就是“半块砖”。 旅行在移动中改变:

1989年6月,珠三角开通漫游,旅行出差不用愁。

1995年(中国2G元年),GSM数字电话网(2G)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网络在移动中改变:

2000年5月,中国移动移动梦网开通,手机WAP能上网。 商务在移动中改变:

2000年12月,移动梦网开通移动证券业务,掌上炒股不是梦。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GPRS(2.5G)投入试商用。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娱乐在移动中改变: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铃声图片游戏随时下,WAP娱乐一网抓。

音乐在移动中改变:

2003年5月,中国移动彩铃业务试商用,打电话变成听音乐。 未来在移动中改变: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3G(TD-SCDMA)试商用,可视电话开通,随时随地当面沟通。 2009年(中国3G元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国内3家电信运营商颁发了3张3G运营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

2. 三种主流技术的关键技术及标准三种主流技术的比较 正交码是多个数据流在同一载频上发射的前提 保证数据流之间的完全

3. 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GPRS:是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具体来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即以分组的“形式”把数据传送到用户手上。因此,GPRS技术可以令手机上网省时、省力、省花费。打个比方,GPRS就好比移动通信设备的ADSL,而GSM就是普通固定电话线。

CDM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fdma: FDMA是数据通信中的一种技术,即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按照这种技术,把在频分多路传输系统中集中控制的频段根据要求分配给用户。同固定分配系统相比,频分多址使通道容量可根据要求动态地进行交换。

在FDMA系统中,分配给用户一个信道,即一对频谱,一个频谱用作前向信道即基站向移动台方向的信道,另一个则用作反向信道即移动台向基站方向的信道。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的中转,因而必须同时占用2个信道(2对频谱)才能实现双工通信。 1G(first 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如现在以淘汰的模拟移动网。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代表为GSM。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GPRS。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

3G(third generation)表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国际电信联盟(ITU)称其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代表有WCDMA(欧,日)、CDMA2000(美)和TD-SCDMA(中)。

4. CDMA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

5. TD-SCDMA的手机电视标准TD-MBMS获得3GPP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这是2007年初,在中国移动、中兴、大唐、鼎桥等厂商的联合提案下,TD-MBMS写入3GPPR6标准后TD-SCDMA标准系列的又一项主要成果

第8篇:中国高尔夫发展简史

中国高尔夫发展简史: 二十余年从零起

步大事记

年前,我们试图整理出一部反映中国高尔夫在二十几年里从无到有,从零起步的艰辛发展历程,虽然这个“简史”做起来更像是“大事记”,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些碑记似的回顾,可以给中国高尔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种启示或者思考。虽然,中国高尔夫的历史更像是那些创始者们的个人史或某些球会的发展史,但却承载了整个中国高尔夫产业的梦想——

希望,在今后更加绵长如流水的岁月里,中国高尔夫可以集聚、融汇更多的梦想和力量,共同实现中国高尔夫的世界之梦。

早在197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在接见日本客人时就提出,可以考虑建设高尔夫球场,为来中国投资的外商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

1982年,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申报立项,9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动工,是新中国第一家申报立项建设的球会。

1984年8月24日,由霍英东、郑裕彤等出资创建的中国内地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对外开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第一座高尔夫球场,戴耀宗为第一任总经理。荣高棠在开业仪式挥出了新中国第一杆。这标志着现代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的起步,填补了中国高尔夫的空白。12月,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正式立项。

1985年1月中山温泉高尔夫球队建立,三乡农村学校的9名男生和9名女生组成了中国第一支高尔夫球队,邓树泉任教练。5月24日,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北京成立,荣高棠担任第一任主席。荣老在中高协成立后提出发展一批高尔夫球手,同年7月5日,从河北省体校选拔的10名运动员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学习,他们分别是:程军、刘国杰、刘晓军、贾翠华、吴相兵、席润生、孙鹏、孙建中、牛立荣、韩志山,崔志强作为领队。同年,张连伟进入珠海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开启了另一条高尔夫之路。11月26日,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正式开业。

1986年1月25日至26日,“中山杯”职业/业余国际邀请赛在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举行,这是我国大陆首次举办国际性高尔夫球赛。当年,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员第一次参加汉城亚运会,中国派出了中山温泉球会的伍锦江、郑洪涛、郑文根和陈家扬4名球手,最终郑文根取得中国选手中的最好成绩——第41名。10月30日至11月2日,第一届中国业余公开赛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香港、菲律宾、泰国及中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中国队有9名运动员参赛。结果是美国队获得了团体冠军,香港队获得了亚军,中国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三名,郑文根取得了个人第六名。

1987年,张连伟自费去日本学球三个月。高尔夫列为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表演项目。6月,北京国际高尔俱乐部正式对外开放。深圳市高尔夫球协会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地方高尔夫球协会,创风气之先。8月28日,天津第一家球场——天津国际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开业。

1988年,第一届中国女子业余公开赛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举行,来自中国、美国、香港等地的选手参加了比赛,中国队由林燕媚、黄丽霞、林少茹和郑丽明四人组成,获得了团体冠军,林燕媚拿到了个人冠军,这是中国高尔夫历史上第一个女子比赛冠军。6月11日,第一届国际名人邀请赛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行,56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经界嘉宾参加比赛。10月,由中高协选拔送往日本学习的10名球员学成归国,作为高尔夫界的首批海归,都选择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开始了梦想,随后又逐一从深高走向全国。

1989年3月,中山温泉高尔夫球队派员参加香港世界业余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获团体第一名。9月5日至8日,全国高尔夫球锦标赛在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举行。中国首次派队参加在新西兰举行的第11届皇后杯业余女子高尔夫球队际邀请锦标赛,以470杆的总成绩获得第6名。中国组队参加“巴基斯坦国际男子业余公开赛”获团体第5名。

1990年,8月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高尔夫俱乐部——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开业,开创了自营高尔夫球场的先河。

中国派队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12届皇后杯业余女子高尔夫球队际邀请锦标赛,以478杆的总成绩获得第5名。高尔夫球被列入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派出了由郑文根、肖成汉、张连伟、程军四名男选手以及黄丽霞、林少茹、林燕媚和年少美四名女选手组成高尔夫球代表队,男、女均取得了团体第四名的成绩。这次比赛还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高尔夫竞赛管理人员,为今后高尔夫球竞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1月14日至17日,第五届中国业余公开赛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举行,程军以294杆夺冠,成为第一个在该赛事上夺冠的中国选手。

1991年,肖成汉获得香港男子公开赛冠军。

1992年,12月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成立。12月18日黄丽霞获菲律宾女子公开赛冠军。

1993年,3月16日中高协出台《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实行职业化制度的具体方案(草案)》,新上任的中高协秘书长崔志强向国家体委打报告申请推行职业化。7月22日,中国高尔夫球实行职业化制度终于被认可。10月12日至15日,第一次职业高尔夫选手资格选拔赛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进行。京津海公司在深圳成立,成为国内第一个高尔夫开发设计建造管理公司,并成功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性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高尔夫博览会,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套高尔夫系列丛书。

1994年,2月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国际高尔夫球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关于第41届世界杯高尔夫球决赛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举行的协议。中高协加入了亚太高尔夫球联合会,进一步巩固了中高协在国际高球界的地位。广岛亚运会上,张连伟夺得男子个人亚军,女子团体获得铜牌,实现了中国高尔夫在亚运会历史上奖牌的零突破。之后,中国第一批职业高尔夫选手产生,张连伟、程军、刘国杰、郑洪涛、吴相兵、肖成汉、郑文根、肖建成、戚增发、王晓斌等获批转为职业选手。吴相兵获得第一届中国职业 2 高尔夫锦标赛冠军。12月由深圳高尔夫俱乐部中方总经理张景纯主编的《高尔夫球场建设与管理》正式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球场建设、管理专业书籍。《中国高尔夫》杂志创刊,为中国第一家专业高尔夫媒体。深圳天应体育用品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代理世界著名高尔夫球具品牌(Callaway)的企业。深圳电视台派出记者前往波多黎各,采访第40届高尔夫世界杯,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报道世界级高尔夫比赛。首届“贺龙杯”名人邀请赛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行,后成为常规赛事。

1995年,戴耀宗的富通环球联合中高协和VOLVO赛事管理公司,首次将国际职业高尔夫赛事引入中国,举办了VOLVO中国巡回赛和VOLVO中国公开赛,第一个由国外企业冠名赞助中国高尔夫国际职业大赛。第一届“Volvo中国公开赛”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行,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五届,1998年纳入亚亚洲巡回赛,今年划入“ONE ASIA”系列赛。

4月11日,张连伟赢得了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举行的第一站中国巡回赛冠军,揭开了国际高尔夫赛事在中国发展的序幕。由中高协主办的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也在这一年创办,梁文冲为第一届冠军,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

4月17日,第41届喜力世界杯高尔夫球赛组委会成立大会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举行,当时的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任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任执行主任。为了迎接世界杯,厉有为书记进行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提前开通梅林二线口岸,提前修建从梅林到观澜镇的30公里高速公路。比赛于11月9日至12日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举行,共有32个国家的64名选手参赛,中国派出了由张连伟和程军,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高尔夫球世界级大赛。

这一年,北京高尔夫运动学校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尔夫管理专业, (该专业于1997年转入深圳大学,成长为现在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开创了中国高尔夫球专业高等教育的先河。

1996年,张连伟与程军搭档竞逐高尔夫世界杯,并以外围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3月19日,在新加坡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举行的亚太高尔夫联合会会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代表石天曙、孙柏青、崔志强三人应邀列席了关于亚洲高尔夫球巡回赛的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中国高协加入亚太高联。

第一本中文简体版高尔夫规则出版,又称“红宝书”,全书共计8万字,由崔志强用了2个月的时间翻译而成,受到香港著名影星曾志伟的赞助印刷而成,5000册全部免费赠送。标志着高尔夫活动有“法”可依。

全国首个9洞灯光球场在深圳沙河高尔夫球会点亮。成都双流口川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开业,为中国西南第一家。

1997年,程军夺得Volvo中国公开赛冠军,成为第一个在国际赛事上夺冠的中国选手。

深圳大学成立高尔夫学院,在中国率先创办了高尔夫高等专业教育。由中高协与曾志伟高尔夫球基金合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冬令营在深圳高尔夫球俱乐部举行。

第一届“海峡杯”高尔夫球邀请赛深圳聚豪会高尔夫俱乐部举行,该赛事由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总经理贺平、台湾和信集团执行副总经理辜仲谅、中国台北PGA前理事长谢敏男、中国台北PGA副理事长廖国智等五人创办,每年轮流在海峡两岸举行,赛制为队际对抗赛,每队派出12名选手,分为最佳球位赛、四人二球赛、四人四球赛和个人比杆赛。

1998年,“百慕”(BIAM)牌球杆获“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推荐产品”称号,朱镕基总理将“百慕”牌高尔夫球杆作为国礼赠送给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正式加入世界高尔夫球联合会,成为其中一员。

深圳名商高尔夫球会建成18洞灯光球场,成为中国第一家可供夜间打全场的球场。宋杨作为主持人/制片人制作的中国第一个高尔夫电视节目——深圳电视台《高尔夫世界》节目播出。

1999年,BAT中国职业联盟杯巡回赛产生,第一年共举行了六站,刚刚转为职业球员的梁文冲在大连、昆明、北京、深圳四站比赛中所向披靡,将冠军收入囊中。8月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进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ISO14001运行体系的球会,12月21日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环境品质认证。

2000年,厦门国际慈善高尔夫球队成立,成为厦门慈善总会高尔夫慈善分会。球队每月定期组织球赛,专门资助厦门贫困家庭。

2001年,1月,在戴耀宗的倡议下,第一届全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联谊会在江门五邑蒲葵高尔夫球会举行,至今已举办九届,是高尔夫的行业集市,全国球会高层聚在一起商讨产业出路,共谋发展。4月18日,全国第一家航空港高尔夫球场—深圳航港高尔夫球场正式开业,引领和倡导了高尔夫球场用地的灵活性与多元化。5月9日至12日,由深圳朝向高尔夫管理公司承办中国高尔夫业余巡回赛第一站在广东中山长江高尔夫球会举行,至今已经举办了42站,并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业余赛事,培养了众多优秀选手。9月30日,在马来西亚皇家雪兰莪高尔夫球会,张连伟和梁文冲在“大卫杜夫国家杯”暨“世界杯”入围赛上夺冠,这是两人的首度合作。这一年,张连伟还夺得了澳门公开赛冠军,同时,他也创办了第一个以球员名义命名的公益性青少年比赛——“张连伟杯”,至今已经举行8届。第一个高尔夫专业网站“高尔夫时代”年初开通,中国高尔夫进入网络时代。

2002年,TCL精英赛诞生,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冠名赞助的职业高尔夫球赛,2005年升级为欧巡赛,2007年为最后一届。张连伟开始征战日巡赛,拿到了两个并列第二,并成功卫冕澳门公开赛。深圳市政府决定,在深圳建立三个公众高尔夫球场,同年11月,全国第一家公众球场——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正式开业,为推动深圳乃至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大众化迈出了第一步。11月9日到11日,世界高尔夫球头号职业球手老虎·伍兹来到深圳观澜高尔夫球会,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在中国刮起了一股高球旋风。

2003年,新加坡名人赛上,张连伟打败南非选手恩尼·艾尔斯成为第一位赢得欧巡赛冠军的中国选手。3月14日至16日,由亚洲高协、日本高协以及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联合创 4 办的“朝王杯”举行第一届比赛。在“非典”狂潮中,高尔夫球场成为生命的绿洲,更多的人走进了高尔夫这一个充满阳光和绿色的有氧运动,高尔夫对于促进全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运转的积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重视。10月,国内第一家批发、零售高尔夫用品的大卖场“高尔夫用品批发大世界”在北京女人街开张营业。上海市高尔夫球会开始主办上海市高尔夫巡回赛。

2004年,欧洲巡回赛首次登陆中国,5月的宝马亚洲公开赛和11月的沃尔沃公开赛都纳入欧巡赛系统。4月,张连伟得到奥古斯塔70年历史中颁出的第5张外卡邀请,参加了第68届美国高尔夫名人赛,这是中国内地高尔夫选手第一次参加大满贯赛。5月2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首席特派专员斯蒂尔·纽波特宣布,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以180洞10个球场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球会。为庆贺这一荣耀,观澜湖同年创办高尔夫马拉松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五届。10月,首届“大佛杯中国高尔夫精英挑战赛”在北京太伟高尔夫俱乐部举行,旨在打造民族品牌赛事,2007年赛制改为中国职业球员锦标赛。广东省高尔夫球协会开始主办“九龙湖杯”广东青少年公开赛。

2005年,4月尊尼获加精英赛在北京华彬庄园举行,由欧巡、亚巡、澳大利亚PGA共同承认的赛事第一次登陆中国。叶莉英为成第一个进军LPGA的中国内地选手,也是第一个通过美国女子公开赛资格赛并在正赛中实现大满贯晋级的选手。8月,由中高协主办的中国高尔夫球巡回赛正式启动。9月,北京国际高尔夫发展基金会成立,是国内首家高尔夫基金会。11月,首届汇丰冠军赛在上海佘山上演,由于老虎伍兹等巨星阵容而倍受关注,同时也是当年亚洲地区奖金最高的赛事,至2009年升级为世界锦标赛。“君兰杯”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精英赛诞生,次年直接由美的集团冠名赞助,2007年升级为亚巡赛,今年加入“ONE ASIA”系列赛。

2006年,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成功获得高尔夫世界杯2007年至2018年连续12年的举办权。张娜在年底通过资格考试拿到日本女子巡回赛完全参赛资格。3月27日,由程军发起的Monday Golf 职业球员训练赛拉开序幕。3月31日,中国高尔夫国家队成立。

2007年,梁文冲被封为2007亚巡赛奖金王和亚巡赛最佳球员,是中国高尔夫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选手。在把新加坡名人赛的冠军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后,梁文冲又创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以高尔夫球员名义命名的慈善基金——百龄坛梁文冲高尔夫基金。张娜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通过日巡赛资格考试的女选手,新人年即拿下了四站冠军,创造了女子日巡赛的新人最佳纪录,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单赛季奖金超过五百万人民币的选手。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张连伟球场和北戴球场启用,以216洞的规模刷新了自己创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欧米茄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时隔12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举行,并将连续12年在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举行,欧米茄冠名赞助12亿港币,赛事总奖金为500万美元,每年增加50万,2011年后再逐年递增5%。中国由张连伟和梁文冲搭档,取得了并列11名的成绩创造了新纪录。

2008年,1月18日,中国首次受邀参加在南非举行的女子世界杯,张娜和王纯代表中国出战。梁文冲在英公国开赛获得并列第64名,是大陆选手在大满贯赛上获得的最佳成绩,而他也是第一个实现大满贯晋级的内地选手。冯珊珊通过LPGA资格赛考试,成为第一个获

5 得LPGA全卡的中国内地选手,而她在新人年拿到的一个亚军四个季军也是中国大陆选手LPGA的最佳成绩。5月8日-5月11日,华彬北京公开赛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中高协、亚巡赛和日巡赛共同认可的赛事。9月11日-9月14日,青岛公开赛在青岛华山高尔夫俱乐部举行,这是欧洲挑战巡回赛首次登陆中国。10月24日,大新华航空赛在海南海口西海岸球场举行,这是LPGA第一次在中国举行。10月30日-11月2日,苏州太湖杯女子公开赛在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行,这是欧洲女子巡回赛第一次在中国举行。

第9篇: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1931年,我国中山大学的罗宗洛研究铵硝营养的成果受到世界同行的瞩目。1937~1941年,上海的四维农场(Safeway Farm)在虹桥附近采用“基质培”栽培番茄,后因二次大战市场萧条农场停办。1941年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余诚如、陈怀圃合著的《无土种植法浅说》一书。二次大战结束后的1946~1948年,驻南京的美军顾问团为了生产洁净卫生的生食蔬菜,在御道街附近办了一个无土栽培农场,进行砾培,后因国内战争停办。1969年台湾在龙潭农业职业高校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蔬菜和水稻的营养液育苗。1975年山东农业大学由于特需供应的任务在大陆率先开展西瓜、黄瓜、番茄等蔬菜作物的无土栽培实用化生产,先后研制出半基质培的“鲁SC-I型”和“鲁SC-II型”无土栽培装置。

就全国而言,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时刚刚实现了开放的城市、港口,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涉外部门纷纷要求提供洁净、无污染的供外宾生食的新鲜蔬菜,无土栽培应运而生。80年代中,农业部委托南京农业大学邀请世界著名无土栽培学者、专家伊东正、山崎肯哉等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全国性无土栽培培训研讨班多达6次,为该项农业高新技术在全国内的研究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1980年北京林业大学马太和教授以美国Howard M. Resh的水培为基础编译出版了系统介绍无土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专著《无土栽培》。198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下设无土栽培学组,至1992年每年召开一次年会,1992年年会上改名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每2年召开一次年会,并且与国际无土栽培学会等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日趋频繁的联系。1986~1995年的 “七五”、“八五”期间农业部把蔬菜作物的无土栽培列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参加了这一攻关项目,同时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也开展了适合国情的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开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良创新,先后研究开发出适合国情的高效、节能、实用的系列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包括简易NFT、基质培、有机生态型基质培、浮板毛管水培、鲁SC型和华南深液培等无土栽培装置,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使我国的无土栽培从实验研究阶段迅速进入了商品化生产时期,获得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使国外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率先实现了国产化。

随着从国外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引进,现代化的无土栽培设施也随之有所引进,1985年北京长青果菜开发公司和深圳农垦果菜公司分别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了整套无土栽培设施,终因成本过高,经营不善,未能持续运行。随着全国各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兴建,引进国外温室设备的高潮再次出现,仅1996年到2000年短短4年期间,引进国外10多个国家现代化温室175.4hm2,也带动了无土栽培成套设备的引进。例如,1996年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在引进荷兰温室的同时,引进成套岩棉生产设施;深圳、北京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从加拿大引进生菜连续生产的深池浮板水培装置,其特点是设备、品种、技术和管理人才一并引进,较80年代的引进完全不同,这对于开拓研究者和生产者的视野,消化、吸收、学习国外无土栽培先进技术设备,形成适合国情,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无土栽培设施和技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八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在对日本浮根水培设施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用定型泡沫塑料板槽的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用分根法较好地解决了水培中供液与供氧的矛盾,并在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1985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依据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在日本神园式深液流栽培设施的基础,开发出华南改进型水泥砖结构型深液流水培装置,并在华南各省市推广应用。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研制出简易营养液膜技术,上海、北京等地广泛引进岩棉培技术并应用于生产。

同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推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采用砖结构加薄膜的槽式栽培,生产过程中全部施用有机肥,以固体肥料施入固体基质中,滴灌清水,力图降低无土栽培的投入和化肥营养液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同时简化了栽培设施,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在北京、新疆、山西等地推广应用。“九五”期间,南京农业大学以造纸厂下脚料——芦苇末等工农业有机废弃物,添加发酵微生物群体和其它

辅料,发酵合成优质环保型有机系列栽培基质,广泛应用于工厂化穴盘育苗和无土栽培之中,并形成配套的有机基质培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应用效果良好。1994年由华南农业大学连兆煌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李式军教授组织编写的全国第一本无土栽培方面的高校统编教材——《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在各专业开设了“无土栽培学”课程,对无土栽培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全国无土栽培面积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的态势和应用前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足10hm2(不含台湾省),1990年增长到15hm2,1995年突破100hm2,1999年超过200hm2,2000年急速增至500hm2以上,现仍处于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从栽培形式来看,各地都在多年栽培积累经验的基础之上,努力摸索适合本地经济水平、市场状况和资源条件的无土栽培系统和方式。总的来看,南方以广东为代表,以深液流水培为主,槽式基质培也有一定的发展,有少量的基质袋培;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江浙沪为代表,以浮板毛管、营养液膜技术为主,近几年有机基质培发展迅速,有一部分深液流水培,而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水质硬度较高,水培难度较大,以基质栽培为主,有一部分进口岩棉培,北京地区有少量的深液流浮板水培。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新疆戈壁滩,主要推广鲁SC型改良而成的砂培技术为主,在90年代末,其砂培蔬果的面积占全国无土栽培面积的13。

无土栽培这一农业高新技术,在我国虽然开发利用的时间不长,但已取得明显效果,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的巨大潜力。

我国受人口增长、土地减少的挑战非常严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所具有的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7,据2000年统计,全国人均耕地仅为0.01 hm2,要使国民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开拓农业生产的空间,无土栽培可提供超过普通土壤栽培几倍甚至十多倍的产品数量,可利用沙滩、盐碱等不毛之地生产农产品,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打好基础;我国是水质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3,无土栽培作为节水农业的有效手段,将在干旱缺水地区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以成为许多地区农业致富、农业增效的有效手段,但长期栽培的结果,设施土壤土壤栽培连作障碍日益加剧,无土栽培作为根治土壤栽培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正在发挥着作用,今后在设施栽培中将广泛得到应用;另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种类和质量的要求,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无土栽培技术将受会到更大的重视,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高效低耗的原则,无土栽培形式将呈现以基质培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将是现代化无土栽培发展的重点地区,它已作为“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具有成本低廉、管理简单的简易槽式基质培和其它无土栽培形式将是大规模生产应用、推广的主要形式。

论文关键词:无土栽培 现状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无土栽培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新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简述了国外无土栽培的概况,介绍了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推进中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

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到20世纪60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70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NFT),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hm2,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hm2。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荷兰的基质栽培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法国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种循环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时基质栽培面积占50%左右。

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欧盟国家温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中,已有80%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欧盟规定。2010年之前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温室必须采用无土栽培。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m2。为此,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采用计算机实施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食品。近年,发达国家又采用了专家系统的最新技术,应用知识工程总结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专家系统软件,它可以完成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并可为用户提供建议和决策。

目前,世界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类型,如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及丹麦等发达国家,无土栽培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其温室环境、营养液调配、生产程序控制完全由计算机调控,实现一条龙的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品周年供应,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另一种趋势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马。手工操作,采用简易的设备。这些国家发展无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环境、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我国无土栽培的历史悠久,如生豆芽、船上种菜和盆里养水仙等都是原始的无土栽培。但我国开展无土栽培研究工作的时间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山东农业大学首先开始无土栽培生产试验,并取得了成功,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已经从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人们需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无土栽培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据资料统计,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7hm2,1990年增长到15hm2。199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发展到50hm2,2000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达100hm2左右,2005年我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315hm2。近几年,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无土栽培的面积和栽培技术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我国从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部门和单位约50多个。除研制不同类型的栽培装置外,重点研究营养液膜栽培和不同材料基质培的配套技术,并在全国普及推广,使我国的无土栽培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商品化生产时期,获得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使国外的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国产化。无土栽培的植物也扩大到蔬菜、花卉、西瓜、甜瓜及草莓等20多种,但绝大部分用于蔬菜生产。

我国无土栽培方式主要有基质培和水培两种:

(1)固体基质培。主要是有机生态型基质培,还有基质袋培、立体培、岩棉培等形式。使用固体基质的营养液栽培具有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少、管理容易及不易传染根系病害等优点。近期使用的基质主要有岩棉、泥炭、沙、蛭石、珍珠岩及锯木屑等。现已证明,岩棉和泥炭是较好的基质,但我国的农用岩棉尚在试用阶段。多数靠进口,成本较高。岩棉是一种用多种岩石熔融在一起形成岩浆,然后喷成丝状,冷却后稍微压缩而成的疏松多孔的固体基质,因岩棉制作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故经过高温消毒,不含病毒和其他有机物。

(2)水培。目前以营养液膜技术(NFT)和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两种为主。营养液膜技术(NFT)的特点是循环供液的液流呈膜状,仅以数毫米厚的浅液流流经栽培槽底部,水培作物的根垫底部接触浅液流吸水、吸肥,上部暴露在湿气中吸氧,较好地解决了根系吸水与吸氧的矛盾。但存在液流浅、液温不稳定、一旦停电停水植株易枯萎以及根际环境稳定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发展。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于“八五”期间研制开发,应用分根法的特点在栽培槽中设置湿毡分根装置,既解决了根系水气矛盾,又有一定深度的营养液,不怕短期停电(24h以上),根际环境稳定。易于调控(冬季于栽培床内铺电热线加温,夏天铺设塑料软管通深井水降温)。

3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趋势

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前景,但其技术要求严、设施装备投入高,受我国生产、消费、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不宜盲目发展,更不能全套照搬国外的生产模式。应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研究试验,在推广应用中走出一条实用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土栽培之路。

3.1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无土栽培技术

由于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千差万别,因此各地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或其他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如栽培基质的选择,应在试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利用本地资源:营养液配方也因各地水质、化肥种类等的不同,做出灵活调整;还应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及气候特点,选择无土栽培的作物种类。总体看,南方以广东为代表,以深液流水培为主: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江浙沪为代表,以浮板毛管、营养液膜技术为主;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水质硬度较高,水培难度较大。以基质栽培为主;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新疆戈壁滩。主要推广

鲁SC型改良而成的砂培技术。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

3.2大力发展立体栽培模式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是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3。要使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据研究,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为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我国要加强立体栽培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立体栽培技术。

3.3简化技术,循序渐进

无土栽培作为一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作物栽培、肥料、病虫害控制、农业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其技术难度、管理的复杂性均高于有土栽培,不易被农民所掌握,推广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各地农技推广或科研部门把特定的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制定成简便易行的操作步骤,而农民只需按此操作即可。如需配制适宜当地某种作物的某种无土栽培方式所需的营养液,农民只需购回特定的专用复合式完全化肥,加入到一定比例的水中便可使用,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要求量的部分或全部营养物质即可。先试验性探索,再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使无土栽培技术的管理和操作均有类似的“指导”可循。同时还要对农民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现代农业技能和水平。

3.4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多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如成型的各种栽培槽、商品化基质、营养液的自动监控及管理系统等,这些设施设备费用约为170元/m2,这在我国许多地区是不现实的。在发展无土栽培时应考虑成本的投入、技术力量及其他社会条件。因此,通过诸多方法和技术避开高投入问题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的关键。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筛选出各种无土栽培设施替代品或采用人工、半人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尝试,增强无土栽培技术的实用性。如用炉渣、锯末、菌糠代替蛭石、草炭基质,用各种水泥、砖、土槽代替泡沫、塑料栽培槽等,均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收到较好的效果。

3.5发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鉴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仍以无机耗能型为主,不仅耗能高、污染环境,而且生产的食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因此,应大力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其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并易操作等优点,能够生产高产优质产品。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有机肥,以固体肥料施入。灌溉用清水,耗能低,灌溉排出液对环境无污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以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营养液,操作管理简单,大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量节省生产费用,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优。目前,全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面积超过无土栽培总面积的60%。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适应当前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总之,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无土栽培技术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

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今后无土栽培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无土栽培的兴起,将使农业、园艺、林业、花卉生产及开发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土栽培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企业工会小组长职责下一篇:中医药预防h7n9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