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精选8篇)
“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小企业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十五”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从原有的国有、集体一统天下演化成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快速发展局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到2005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企业805.7万户,包括:国有集体等内资企业35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26万户,私营企业430万户。此外,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463.9万户。个体私营企业在数量上构成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成倍高于全国经济增速,非公经济投资已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0%。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以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例。由于统计口径变化1,“十五”期间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概况应分为前两年和后3年。2002年全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企业单位数为172805户,与2000年154902户相比增长了11.2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59%(详见表1)。
表12002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工企业主要指标比“九五”末
增长
资源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增长率据其计算。
“十五”后3年我国中小工业企业继续稳健高速发展。就企业数量而言,呈现出“马鞍型”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全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企业数量为19.42万户,2004年为27.33万户,2005年为26.38万户。但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多数还是直线上升的,这说明企业平均规模有所扩大,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详见表2)。
表2“十五”后3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有国中小工企业主要指标一览
表
资源来源:1.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工交司;2.2004年数据转摘自《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信息快报》之八;3.2005年数据摘自《中国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快报》,2005年12月,国家统计局工交司。
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1.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三大矛盾:第一是宏观管理不协调的矛盾;第二是地区之间的“外部性”矛盾;第三是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与市场激烈竞争需要提高素质的矛盾。
从第一个方面看,中国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宏观管理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强化的表现就是不同的管理部门的存在和权力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就载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3现在的问题是,县以上和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主管中小企业的部门正在逐步统一,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厅),而中央单位“多龙治水”的局面依然存在。这种局面不利于统一规划中小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于统筹使用相关资源,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发展。
就第二方面矛盾而言,所谓“外部性”是指落后国家或地区资源不合理地被发达国家或地区使用所造成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人力资源由落后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所造成的“边缘化”现象。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到东部打工,客观上解决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由此所形成的“外部性”问题也很严重。一方面这些劳动力的成长费用都出自中西部,而东部地区没有负担费用,却能够使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也都记在东部的帐上;另一方面这些人即使在东部打工多年也还算外地人,临时的,得不到培训与提高,连子女上学都得不到安排,长此以往遗留问题不能解决,后患无穷。
关于第三方面。中国中小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低下,只能以低成本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状况应采取措施尽快扭转,否则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很快提高,将弱化发展后劲,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2.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为了更快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针对以上3大矛盾,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成立国务院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有的国家国会有中小企业委员会。而像中国这样急需要发展中小企业的国家,却没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如果及时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对中小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产生有利影响。
第二,要在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促进中西部经济更快发展的同时,安排好长期在东部打工者群体。特别是长期在东部务工经商的群体,要安排好对他们的培训,以提高文化知识技术水平。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有突出贡献的要在职称评定、受奖等方面一视同仁。同时要解决好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要使他们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
第三,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手段促进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譬如,建立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基金,实行税前还贷,资助引进先进设备等。为了快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战略咨询,凡这样做了的各级政府机构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还可以组织退休工程师、老教授等担任志愿者,无偿地为中小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服务等。
第四,从实际出发,对东中西部实行分类指导。根据中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应针对各自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促进发展措施。总的来说,东部的重点措施应放在结构调整上,中西部应优化环境。东部结构调整重点应包括:一是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市场结构调整,重点开发国际市场;三是组织结构调整,要在继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化协作;四是技术结构调整,改造生产技术设备,采用新工艺,创造专利知识产权;五是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产品,创造知名品牌;六是资本结构调整,改革家族和国有独资企业资本结构,发展股份制企业。中西部优化环境的重点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要杜绝乱收费;二是降低进入门槛,使千家万户都有条件创办企业,特别要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季节性的生产、传统手工制作型生产等都可以开展,形成铺天盖地、遍地开花的局面,不设任何限制,能办什么企业就办什么企业,微型企业可以不登记,也可以不收税费,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办理。
第五,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各级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都应当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实事求是,科学可行。特别是规划中的措施,要从实际出发,能办
什么事就规划什么事,规划了的事就一定去做;规划措施要具体可行,避免一般性号召。在这方面要利用社会服务系统,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都可以委托咨询机构做。
(一)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生存困难
中小企业一般在发展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我们知道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 组织运行也更加灵活, 但这也也是由实力限制所制约而形成的无奈之举。企业在立项之初并没有经历过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的抗风险准备, 一旦对行业的预期出现偏差, 或者是在经营上出现较大失误, 它们就会陷入到生存的困境中去。主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 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严重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不足。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效益不高, 积累能力低, 靠自身积累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其次是银行借贷。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 信用差, 经营不稳, 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和抵押, 提高了银行放贷风险, 银行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愿意给大企业放贷, 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再次是国家政策和制度的缺陷。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国家缺乏相应的保障政策, 同时在提供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 金融产品, 融资工具, 以及必要的金融中介机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缺陷, 除去银行贷款以外, 缺少更多的融资渠道, 增加了融资的困难。
这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尤其是在非常时期, 充裕的融资是中小企业走过冬天的致命保障。但是, 企业要想获得银行充裕的资金支持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资信上, 没有人愿意为企业担保, 企业联保风险又太大, 不易取得。国家虽然已经计划向企业融资进行偏向, 但是历史原因使它远未实现目的。最终逼迫企业通过抵押担保公司或者私人借贷艰难获取高利贷款,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其次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不少企业没有形成科学的投资管理理念, 盲目投资固定资产, 致使资产组成成分不合理, 呆账坏账率高, 资金回收期长, 利用效率差。
2. 抗击外界风险能力弱。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 全国2008年上半年6.7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 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造成这样的后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实力薄弱, 在市场繁荣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发展, 一旦外界环境变化, 市场需求萎缩就会难以为继, 举步维艰。另外, 由于危机强度的空前规模, 缺少危机规避意识, 没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3. 市场垄断的存在带来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
目前我国市场中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并存。垄断的存在使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只能在一些利润率低, 发展前景普通的领域苦苦经营, 而一旦和垄断企业起冲突, 则会因为政策限制, 强迫交易, 差别对待等因素处于不利地位。
4. 核心竞争力差, 生命周期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 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特殊的、明显的比较优势,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有占领市场的特色产品,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最大价值取向;二是企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不断推出新产品吸引消费者。三是企业有长期保持比较优势的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别人难以模仿。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的调查表明, 样本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平均为0.5%, 大、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分别为0.78%、0.34%和0.37%。中小企业由于创新投入少, 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都缺乏明显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拓展和延伸能力差, 生命周期不长。
(二)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规范化管理问题
生存下来之后考虑的才是发展的问题, 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有本土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长, 表面看来是中小企业品牌力难以与强势品牌抗衡使然, 其实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造成的, 不够规范是中小企业长不大症结的所在,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1. 高速成长掩盖了管理缺陷。
相比大型企业而言, 中小企业本应是最有活力的企业, 当局者常常会认为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积极开拓各项业务, 但是在内部管理上却有所轻视, 甚至认为内部管理无足轻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是通过企业管理带来的效益很难量化, 而且由于行业快速成长等市场因素, 对企业的拉动力往往会掩盖管理带来的边际效益, 而致使经营者在潜意识里认为管理不重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不知道通过管理来提升效益方面的切入点在哪里。
2. 重管理理论轻管理工具。
中小企业家总是在就事论事地、不断思考更有效的管理办法, 很注重学习管理理论知识, 但是对于开发有效的管理工具则不重视, 以至于管理理念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 发挥不出其经济效益。在管理上, 导致这种原因的根源就是大家对管理理论的运用方法不对, 将管理理论贯彻落实, 需要科学的管理工具和工作流程分析。
3. 不重视制度。
在中小企业, 制度流程文件不系统、不健全是不争的事实。中小企业在制度建设上有很多先天的不利条件。譬如, 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因为组织快速的成长而经常调整, 以及战略方向因为外在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 对企业影响很大而经常调整, 以致企业的制度和流程的适用性经常发生变化。加上中小企业缺乏管理制度和流程的人才, 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或职员负责, 更加导致制度和流程的适用周期的缩短。如此种种, 从表面上让当局者感觉中小企业不需要制度和流程。事实上, 把管理和工作流程制作成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备环节, 缺少了这一部分, 企业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效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
(三)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持续增强竞争力的问题
管理水平的提升或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是一个长期持续改善和优化过程的结果。企业在优越的市场环境中, 忽视管理, 无疑是将自己置人“温水煮青蛙”的陷阱当中, 一旦外在有利因素消失, 企业的处境不言而喻, 再恍然大悟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也必然为时已晚。
1. 发展思路缺位。
发展思路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宗旨, 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 几乎没有企业对市场进行研究, 如果问及为什么不进行市场研究时应答的理由比较集中, 一般会认为, 自己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很多年, 对行业情况非常熟悉, 对行业和市场的研究都在脑子里或者企业很小, 但是市场空间足够大, 哪怕几乎是微小的市场份额, 也足够自己发展。正是这种想法断送了企业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2. 人才观念淡薄, 缺少创新。
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 还是从事各种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都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更新观念, 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 要舍得在人才培养上投入, 并要树立不为我有, 但为我用的人才观念。尤其是一般的小型企业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缺乏一个精通生产的生产主管, 结果导致次品频频出现, 效益连年低下, 叫苦不迭。于是又花重金去聘请相关人员, 但是聘来的人十有八九夸夸其谈, 水平虚假。事实上, 如果企业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肯礼贤下士, 培养人才又怎么可能会缺少人才呢。有了一个实力强劲的人才储备库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必然能够在创新上迎头赶上, 积淀出真正的实力。
3. 缺乏管理优化机制。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改进和管理提升中, 几乎没有企业将它纳入到日常工作的议程当中来, 而这恰恰是ISO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究其根源, 除了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管理知识的欠缺, 以及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外, 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尚未从靠经验的作坊式运营向依靠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发展所造成的。
4. 现代商业观念的缺失。
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没有自己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观,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公司缺乏凝聚力, 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 管理成本过高, 始终制约着企业的壮大发展。又比如大部分企业在营销方面, 营销能力薄弱和营销意识淡漠, 而营销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占据龙头地位, 这向我们说明了现代商业观念的缺失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多大的障碍。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一)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大部分企业直接融资的顺序是“内部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 原因之一是那些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业主不愿意轻易出售企业股权, 从而更愿意选择债券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放债券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 因此只能在非公开的市场上、在小范围内发行企业债券。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财务状况不佳, 但是其中也不乏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资产结构合理并且信用良好的企业。对于这些优秀企业应该向它们开放证券市场, 增加它们的融资渠道允许这些企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和债券资信评级的基础上发行企业债券。当然, 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者风险大的特点, 可以采取担保发债制度, 就是由负连带责任的第三方如银行、基金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等为中小企业债券提供担保。担保主体应该负责加强监督筹资者的募集资金投向, 并对其投资效益做出评估, 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促进改善企业财务管理, 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 鼓励金融创新, 拓展传统银行业务。
随着政府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 国有商业银行都成立了中小企业部, 集中管理中小企业业务, 逐步将中小企业作为重。但是与国有银行的主力军地位相比, 做的还远远不够, 应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情, 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 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 (2) 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点多面广、客户网络全、人才、信息等优势较为突出的特点,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 (3) 结合中间业务的发展从汇兑、担保、租赁、保险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市场机制是竞争机制,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活力都来自于竞争力的大小, 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人才培训, 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培训服务体系, 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现代经营意识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没有这样的队伍就不会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企业。还要大力培训技术人才, 对中小企业技术人员和职工分期分批培训, 使之具备在现代条件下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产品开发, 企业要有必要的产品开发资金、设备及试制条件, 并实施品牌战略, 把产品由过去的那种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一般产品, 转变为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名优产品:
1. 从市场找出路, 寻求市场上的“空白点”。
这里所说的“空白点”, 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是指大企业不愿干的或干不了的那部分产品市场;另一层是指其他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中小企业在整体上竞争不过大企业, 在大批量长线产品的生产方面不具备优势。但市场本身除了有长线产品外, 还有许多属于小批量的短线产品, 有许多“空白点”。
2. 从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找出路除了加强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外, 重点要搞好与大企业的分工和协作。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中小企业也是社会分工和协作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产物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分工与协作, 实质上也是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国外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它们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其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我国在这方面差距不小, 许多中小企业却在分散作战。这种情况, 一方面限制了大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 搞好与大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大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积极与大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应当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主攻方向。
3. 从规模经营找出路, 使企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收益。
一个企业要取得最大化的利润, 必须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生产规模。从中外企业的发展看, 规模经济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规模经济,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规模经济。例如那些完全是由于投资量不足而达不到一定经济规模的中小企业, 只要符合市场需求, 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就可以加大投资, 使之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4. 从多角经营找出路, 适应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谓多角经营, 是指企业内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即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这些产品之间, 有的存在着某种联系, 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联系。过去人们以为, 只有大企业才适宜搞多角经营, 中小企业不适宜搞多角经营。现在看, 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搞多角经营。国外有人将此称之为中小企业“经营构造上的革新”。现实也告诉我们, 作为一个企业, 把“宝”完全押在某一个方面、某一种产品上, 有时并不是长久之计, 大企业如此, 中小企业也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 实行多角经营, 其产品的跨度不宜过大。在具体形式上, 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要着眼于原有技术的利用;二是要着眼;三是要着眼于产品的成龙配套。
(三) 通过创新投入实现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途径, 才能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集中于专门领域。
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从事基础研究、大型技术和尖端技术的研究, 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小企业不能把不多的人力与财力投入到周期长和投入大的项目中去。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分析自己的产品市场, 寻找大企业无暇顾及的某一细分市场, 开发专有技术, 在方便应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上下功夫, 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能力。
2. 中小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技术创新战略。
据研究技术创新的构思约50%源于用户的要求与建议。只有敏锐地掌握市场信息,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提高成功率, 获得先入者利益。大型企业能够通过巨大的投入开发、引导顾客的需求, 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成本也太高, 不适合中小企业去采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能够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3. 自主开发与合作创新相结合, 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自主开发是内生技术创新,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费用低, 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技术, 培养一支队伍。合作创新则可以实现企业和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这两者都不可忽视。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中小企业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合作创新可以分散风险, 缩短开发周期。
摘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给小企业带来了很多的生机,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威胁。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正处发展的黄金时代, 但目前的发展也是十分艰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困难, 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困难, 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对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其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 使其在经济中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玉丛.德意志银行为创业企业家和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援助[J].中国中小企业, 2007 (7) .
[2]于维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 .
[3]本刊编辑部.美国政府在小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J].中国中小企业, 2008 (4) .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会影响其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规划的稳定。所以,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和“一站式”办公,尽管简化相关手续,对于小企业已不仅仅是得到温暖和方便的问题,而是直接关乎其产品成本、竞争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后劲与能力问题。
本研究报告正是基于来自哈尔滨和青岛两 城市1000余份调查问卷和75份面谈调查材料基础之上。中国的私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哈尔滨是内陆的省会城市,青岛则是传统的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来自两个城市的调查材料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了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两试点城市小企业有关数据
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指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企业的开办条件、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所提供的限制、保护和扶持措施,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包括传统观念、非政策类歧视等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虽然只有二十年的经历,但其建立、成长、运作和发展见证了也推动了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形成。从目前情况看,特别是以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为标志,中央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已有充分的肯定,在调查中,中小企业主也认为中央政策很让人满意,不足之处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的透明度和获取渠道问题
“一站式”办公为公司开办提供了大量的方便,青岛市更是在“一站式”办公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联审批”制,各部门在网上协调,效果很好,这无疑是政府行政改革的一方向。问题是“一站式”办公尚未普及,而在未实行“一站式”办公的地方,开办一个小企业跑上几个部门去办手续仍是正常现象。即使已经领取执照并开始营业了,政府有关部门政策变动的基本精神也要等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出来以后才算数,这个时间差以及基本精神与具体要求之间的自由度往往对企业经营、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甚至企业主对政府的信任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小企业支持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与政府的衔接问题,但就政府自身而言,如何界定并使公众明了上级单位基本精神和下级单位具体要求的差异,谁有权解释这种差异,谁来监督这个有解释权的人,也是政府转变作风、转变职能的一个大课题。
二、行政审批问题
按照国内的现行制度,工商企业的经营执照由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商局是执照的惟一签发机关,比如餐饮类行业的执照要有卫生、消防等部门的批准,食品类还要加上检验、检疫部门的批准,建筑业要有建设部门的批准,药品经营要有药监局批准等等。国有专卖、特入场经营和相关部门监管都是政府的正常行政管理行为,本身不可简单地说其合理或不合理。问题是如果针对一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部门意见有分歧时,企业就倒了霉,因为企业是被监管对象,他无法调解监管部门的分歧。有趣的是,常常有部门之间不便说或不愿说的话,甲部门就可能让企业去乙部门问问看,造成企业好象忘了自己的事,而为两个部门间对某一个法规条款的不同理解来回奔波、传递消息。这种情况应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中央政府在最近的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中,提出了“相对集中执法”的概念,相信能够遏制这种状况。
三、政府效率问题
这是小企业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企业提交的报告满足了全部政策法规要求以后,有关部门的批准时间弹性很大,有时尽管不一定晚许多,但小企业总是搞不懂为什么政府部门的开会、学习或会餐都可以放下其正常职能的工作;为什么企业专程跑到主管部门来,其具体经办人员个人生病、家属生病、房屋维修、小孩入学等等任何理由都可以让企业再跑上一趟、两趟甚至更多。可见,政府转变观念,由“管理为主”变为“服务为主”,才能在“一站式”办公和中小企业支持中心等措施的配合下,彻底改变企业对政府部门“难、繁、慢”的印象。
创业人员和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一是报税、报帐和申报有关材料,越简捷、花费时间越少越好。企业抱怨比较多的报税很难、税收过重的问题应引起政府的关注。另外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则是小企业获取商业信息、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变化的渠道问题。最后,创业者和小企业肯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这方面的培训永远是受欢迎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金融体系
首先,必须注意体制障碍。银行对大企业放款和对小企业放款的机制几乎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银行对大企业放款成本低,收益高,对小企业放款是一个成本高而收效低的业务,根本就不适合运营成本很高的大型机构来运作。第二,在帮助中小企业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必须强化中小企业的还款意识。引导中小企业逐步建立信用体系。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并不理想,合同履约率和借款偿还比例都不够高,中小企业既是受害者,可能也是害人者。而建立一种信用体系各国也并无特殊简捷的做法,唯有靠政府坚定不移地逐步推动和完成。第三,把钱直接发放给小企业还是间接支持小企业,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关系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开始从第三产业退出并逐渐形成垄断经营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大部分民营化,而且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一部分加工行业;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和一些特许经营的行业这样一种态势。就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而言,这种情况是很大的进步。但就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而言,这种格局显然并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型企业并不是配件等都需自己造的企业,现在的跨国公司多半是大企业,但其研发中心、工艺流程和销售链条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之中。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仅仅考虑国有企业有计划地退出竞争性行业,哪些行业该国有企业做,哪些行业该民营企业做,显然不是办法。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过程中,有一种方式叫“带资分流”很值得注意,这种方式比简单地让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更有前景,一是其完成了分流的功能,二是其分流完成之时就是小企业诞生之时,最后,如果“带资分流”人员带出来的资产与国有企业原有工艺流程有关,我们的国有企业就可能找到了一条与国际惯例很接摈 大小企业与小企业共同发展的路子。
在允许小企业进入了国有企业工艺流程的同时,也不必阻止小企业演变成大企业,世界500强中第三产业的不少,包括服装、饮料等。特别是商业零售业,本是传统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小门小店,但在信息技术的催生下也诞生出了大企业,可见把大企业和小企业按行业配置的办法显然有其不合理性,大企业和小企业由不同部门管理、分别制定政策的局面应改变,重要的是要由市场来调节。
三、人力资源
弹性福利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综述
路延安
(陕理工管理学院(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01班,陕西 汉中 723000)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源于西方的福利制度——弹性福利已经在中国出现。弹性福利从进入中国到中国中小企业对其的广泛运用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点到面以及从不断探索到自主创新的过程。本文是对弹性福利的概念,弹性福利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中期到成熟期及影响弹性福利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等研究的综述。指导老师:尹训红
[关键词]:弹性福利中小企业发展
在弹性福利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内部机制还很不完善,中国的整体市场体制也比较混乱,尤其是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福利这一项目,所以在弹性福利进入中国的初期,这种福利制度主要被一些大型国企所采用。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弹性福利在中国企业间的广泛传播,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发现了弹性福利所带来的优势,所以弹性福利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弹性福利的概念研究
陈汉文(2007)在HR论坛上发表的的文章中认为,所谓弹性福利计划就是在固定的福利费用预算内, 企业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个性化福利保障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供
[1]员工选择, 使每个员工的福利保障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福利项目组合。
曾桃,黄瑞琳(2008)在《弹性福利计划实施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到弹性福利制, 是指企业在员工充分参与的基础上, 建立每个员工不同的福利组合, 并定期随着其兴趣爱好和需求变化, 做出相应变更。各雇员可按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 决定其福利组合及组合中各福利项目的比例。福利支付形式“个性化”是弹性福利的重要特点, 该福利形式如自助餐一样, 可让员工自由挑选喜
[2]欢的物品, 因此称为自助式福利。
胡阳,夏采云(2011)在《弹性福利——当代企业员工福利的创新》提出弹性福利是指员工可以从组织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在一定的金额限制内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它强调给员工提供多种福利项目,让员工在规定的福利总额范围内依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一种福利“套餐”,其基本思想是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进行决策和选择,“个性化”和“可选性”
[3]是其重要特点。
孙啸寒(2013)指出弹性福利是企业在现有福利的基础上,结合员工需求制定一个福利包,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福利项目,给予员工自由选择的机会,每个员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可以享受的[4]自助福利额度,从企业提供的众多福利项目中挑选出最理想的项目。
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弹性福利的出现以及发展是员工对于福利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使员工对于福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二、弹性福利与中国中小企业适应度的发展研究
弹性福利计划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渐兴起,80年代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从弹性福利计划进入中国初期到现在,也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大型国企到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
(一)发展初期
孙蓓(2006)在《浅谈如何构建竞争性薪酬体系———论弹性福利制》一文中提出:在弹性福利进入中国初期,很多中小企业只是按照法律规定设立五险一金,对其他福利的设立一无所知,甚
[5]至有的中小企业连法定福利都未设立。王丽君(2008)在《企业弹性福利的设计》中指出在我国市
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时候,有些企业认为福利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而没有必要设立,也有些企
第 1 页,共5页
业员工福利计划不健全,甚至不提供最基本的员工福利。此外,还有的企业只重视高层或者高级人才的福利,对底层的员工不提供福利或提供差别巨大的福利。这种条件下,中国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注意到其他的福利形式。
(二)发展中期
杨艳东(2008)在《试论当前我国职业福利的社会功效及政策保障》中指出:弹性福利进入中国初期,中小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实行年限较短,不成熟,资金相对薄弱,往往仅局限于法律规定的[7]法定福。并且由于当时我国对于企业福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健全,福利经费的使用不规范,没有设立合理的福利成本约束机制和福利使用监督机制,导致当时的福利制度计划没有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
周云,刘珺(2008)在《论民营企业劳动福利制度创新》一文中还提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
[8]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有企业过往所承载的社会责任逐渐褪去。企业劳动福利制度变身
成为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的企业劳福制度与现今的制度在形式上差异不大尤其体现在一些福利设施的建设上但在性质上却截然不同。
(三)发展成熟期
孙光德,董克用(2009)在《社会保障概论》一书中提到这一观点: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从而加快了弹性福利计划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人力资源外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弹性福利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如何最大效率的提供员工积极性,减低公
[9]司成本,两者都是殊途同归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杨生勇(2009)在《中美日传统企业福利制
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也提到:据相关调查,2008年我国科技人才数量已经居世界之首,这说明我国人民素质较十年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据人力资源网一份调查显示,当前众多企业员工开始越来越重视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企业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也迫使企业必须重视福利对员工的[10]能动性,调动员工主动性,才能创造企业最大价值。
刘爱军(2010)也指出:这就使得企业家们不得不考虑运用弹性福利计划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在最早的一批实施弹性福利计划的中国企业当中,弹性福利制度都能很好地利用员工选择福利
[11]的主动性,使员工体会到了福利的实在利益,最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这使得那些此前一直在观望的中小企业家们真正认识到了弹性福利对于企业发展的优势,纷纷把弹性福利引入到自己的企业当中。[6]
三、弹性福利在中小企业中发展的利弊因素分析
(一)阻碍因素
1.李剑,叶向峰(2004)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相对于国内,国外已经有弹性福利计划的专业公司,协助企业处理这样的业务,他们具有专业知识,所提供的弹性福利能够为企业雇主与员工提
[12]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分析和多样的福利选择。而在中国这样的很少有专门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
2.王丽君(2008)在《企业弹性福利的设计》一文中认为在弹性福利进入我国初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缓慢,大部分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薄弱,没有能力去制定一个人性化的福利制度。那时候的中小企业,每年的利润只够为每位员工分发基本的劳动工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为员工发
[13]放其他的福利。易斌,刘新(2009)也提出: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家的大脑被“平均分配”
所占据着,在企业建立初期,企业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利润平均化,除了根据职位的不同发放不同的薪酬外,其余的钱都被用来发放员工工资。他们头脑里没有“福利”这样的一个概念,他们更不知道,这些钱除了可以发放工资以外,还可以用来提升员工对宇企业的归属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14]使得企业管理更加显得人性化。在那个许多人还在为温饱而创业的年代里,企业家们普遍认为,只有“钱”即现金,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忽略员工的其他需求,甚至在工流失严重的时候,也只是停留在为员工增加薪资的层面上。
3.康健(2006)在《为弹性福利列菜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实施福利计划,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大多数企业不了解弹性福利。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不同程度地为员工提供了法定性福利,其中养老保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
为医疗保险,而提供法定性住房公积金的比例最低。蒋柠(2009)在《浅析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问题》指出:在非法定福利方面,中小企业一般以提供现金福利的方式为主,辅助少量实物福利、[16]服务性福利、机会性福利。现金福利主要为交通补贴、通信补贴和膳食补贴,也有极少数量中小
企业为员工提供人寿保险,实物性福利的比例明显在逐年降低,提供的实物性福利也集中于文体设施、免费工作餐、免费单身宿舍等方面,中小企业提供较少的员工福利是服务性福利和机会性福利。
4.乐章,陈璇(2010)在《福利管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我国大多数企
[17]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
公司的人力资源。弹性福利的实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企业一种开放的氛围,人力资源部自主权导致了弹性福利发展缓慢。
5.盖勇,马恿(2011)在《薪酬管理》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观点:基于相关法规和制度所规范的法定福利,对企业产生了成本,使企业弹性福利的需求降低,认为已经足够满足企业
[18]的员工。同时企业也在思考是否应当为了满足少数人的需求,特别制定不同的福利内容,付出过多的时间成本,单纯只为了实施弹性福利。陈德铭(2012)在《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中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指出员工只知道自己对某些福利存在需求,但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企业是否应当满足自己
[19]这方面的需求,员工对所享受到的企业福利的价值不清楚也不太关心。总之,企业和员工对福利的认识都不够清晰。
(二)促进因素
1.欧明臣(2005)在《自助餐式的员工福利——弹性福利制》中从职工的需求层面提出:职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状况也不一样。因
[20]此,能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灵活多样的福利计划,对职工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相对于过去的福利
制度来讲,弹性福利制度更能体现出一种人本思想的经营理念和对员工的关怀。孙蓓(2006)通过对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研究提出:实践表明,决定福利产生激励作用的是福利形式而不完全是福利的水
[21]平,所以弹性福利制度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强调从员工的角度来了解员工的需要。这样
一方面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福利;另一方面也会使员工产生受尊重和有价值的感觉,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2.加里·德斯勒(2009)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指出:弹性福利自身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它可以配合每位员工不同的需求,并与其工作绩效结合起来,达到福利制度对员工的鼓励,致使激励因素
[22]提升,工作绩效提高。弹性福利凭借着其积极作用也已经得到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的认可,随着我国
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不断提高,弹性福利在我国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施基础。[15]
四、展弹性福利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状况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弹性福利的设计途径、设计类型、对中小企业的适应度等角度对其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做了研究。
(一)弹性福利的设计途径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弹性福利进入中国一直到现在,中小企业设计弹性福利的途径主要有一下两种:
1.弹性福利外包:傅宇(2007)在研究弹性福利外包的独特优势时指出,弹性福利外包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福利项目的多样性、福利设计的科学性以及购买福利项目的规模经济;弹性福利外包同时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福利事项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实现:员工自助化、系统自动化、数据安全
[23]性。此外弹性福利外包还有利于实现有效的福利沟通,主要通过便捷的网络平台实现有效沟通。任里(2008)在《弹性福利的兴起及发展》针对弹性福利外包提出: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力量有限,内部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他们没有能力去研发完全适应自己企业内部环境的福利制度,[24]所以,一般的中小企业都是将福利制度交给专门的机构或者个人去设计的。由此可见,弹性福利
外包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业务外包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弹性福利制度由于其实施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外包无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2.自行设计弹性福利:牟兰(2008)在《我国企业福利研究》中针对中小企业自行设计弹性福利提出如下观点:除了将弹性福利计划外包以外,随着中小企业内部体制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实
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会尝试着自行开发弹性福利体系。范志国,王伟(2010)针对中小企业自行设计弹性福利制度提出以下要求:相对于弹性福利外包,中小企业自行开发弹性福利制度需要多方面的要求和准备,一般来说,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一套好的弹性福利制度必须符合以下要
[26]求:针对性、易于管理、容易理解、可衡量性、沟通便利、公平性、灵活性。
在中国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进运功福利制度的同时,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弹性福利的类型在中国企业的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完善。并且在中小企业员工福利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
(二)弹性福利的设计类型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博芳(2004)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在实践过程中,中国中小企业弹性福利计划主要有以下
[27]三种设计类型,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加以选择。
1.附加型弹性福利
冯惠卿(2007)在《以人为本改进企业员工的福利制度》认为这是中小企业中实行最普遍的一种弹性福利计划,它是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再提供一些福利项目或提高原有的福利水准,由员
[28]工选择。它扩大了员工的选择范围,能够满足员工的多样化的需求。
2.核心加选择型弹性福利
李子彬(2009)在《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一书中认为这是由核心福利项目和选择福利项目组成的福利计划,核心福利是所有员工都享有的基本福利,不能随意选择;选择福利项目包括所有可以自由选择的项目,并附有购买价格,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福利限额,如果总值超过了所拥有的限额,差额就要折为现金由员工支付。这种类型的优点是可避免员工做出不适当的选择而造成自身利益受
[29]损。
3.弹性支用帐户式福利
庄箐,张晓(2009)在《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弹性福利》中提出弹性支用帐户是指员工每年可以从其税前收入中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自己的“支用帐户”,并以此帐户去选择各种福利项目的福
[30]利计划。
4.其他类型
随着人们对弹性福利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在原来的分类基础上,又补充了以下两种弹性福利类型:
[31]张莎(2010)在《浅谈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助式福利;企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
福利项目的“菜单”,员工在“菜单”中完全自由地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
钟丽华(2010)在《弹性福利计划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提出:随着近年来中小企业对于
[32]弹性福利的不断探索,弹性福利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类型:选高择抵型福利;即一般会提供几种
项目不等、程度不一的福利组合供员工选择,以组织现有的固定福利计划为基础,再据以规划数种不同的福利组合。这些组合的价值和原有的固定福利相比,有的高,有的低。钟丽华认为如果员工看中了一个价值较原有福利措施还高的福利组合,那么他就需要从薪水中扣除一定的金额来支付其间的差价。如果他的挑选的一个价值较低的福利组合,他就可以要求雇主发给其间的差额。[25]
五、总结
综上所述,弹性福利对现有企业福利制度进行了整合与优化,是一种创新式的福利管理模式,它将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福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并针对员工需求合理设计弹性福利,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有效地增强员工福祉和满意度,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敬业度,并最终促进员工绩效及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弹性福利——企业员工福利设计的新趋势[J].企业管理,2007,(1):20-22.[2]
[3] 曾桃,黄瑞琳.弹性福利计划实施的问题宇对策[J].经济发展论坛,2008,(3):32-33.胡阳,夏采云.弹性福利——当代企业员工福利的创新[J].企业的秘密,2011,(2):23.[4] 孙啸寒.弹性福利在企业中的应用[J].探索企业,2013,(1):24-25.[5]
[6]
[7]
[8]
[9] 孙蓓.对中国弹性福利的思考[J].企业论坛,2006,(4):21.王丽君.企业弹性福利的设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43.杨艳东.试论当前我国职业福利的社会功效及政策保障[J].求实,2008,(8):52-55.周云,刘珺.论民营企业劳动福利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2012,(1):45-46.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7-169.杨生勇.中美日传统企业福利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2009,(3):52.刘爱军.员工福利发展的九大趋势[J].人才资源开发,2010,(2)45-46.李剑,叶向峰编著 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88-89.王丽君.企业弹性福利的设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34.易斌,刘新.包装企业核心员工全面薪酬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3):45.康健.为弹性福利列菜单〔J〕.人力资源,2006,(1):53.蒋柠.浅析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问题[J].中国商界,2009,(6):22-23.乐章,陈璇编著 福利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87.盖勇,马恿编著 薪酬管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6.陈德铭.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0.欧明臣.自助餐式的员工福利——弹性福利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7):12.孙蓓.对中国弹性福利的思考[J].企业论坛,2006,(4):14-15.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刘昕,吴雯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2-205.傅宇.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发展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7,(5):14-15.任里.弹性福利的兴起及发展[J].HR管理,2008,(4):18-19.牟兰.我国企业福利研究[M].当代经济,2008,(12)23-25.任里.弹性福利的兴起及发展[J].HR管理,2008,(4):45.[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业发展的启示
商旅学院工商管理20081040001陈鑫
2011/4/1
1什么是殖民地?殖民地的定义就是输出原材料,输入工业制成品。如果在这个定义下,美国已经不折不扣的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了,因为如今的美国到处充满了日本货。但是日本获得成功的原因何在呢?这不仅是西方学者的关注焦点,更应该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与日本有相同儒家背景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成功的事实,首先得益于其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良好衔接,即传统因素的转化。例如,德川时代“家”的意识转化为现代化“公司”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公司的经营。传统的“武士道”精神,神风特攻队式的为国效忠,也转化为对“公司”的效忠。这是西方所无的,却为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所共有。东方人对西方人而言,永远是所谓的难以捉摸。日本今天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恐怕与战后全国民心之“同仇敌忾”,“发愤图强”有关,就是要争一口气。东亚历史文化上的统一,乃是中国文化向东亚邻近诸国幅射的产物。中国文化具有吸引力,而诸邻亦善于接受。日本,其文化仍源自中国,但是却演变得与中国文化形态迥然不同,竟形成一种日本特有的创作。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
正是这种独具一格的东亚文化,使得日本,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众多,资源稀缺的弹丸岛国,忽然从没没无闻的幕后窜上了台面,并且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成为亚洲唯一的世界性的二等强国。更在二十世纪末叶,迅速从战败国的灰烬中,重建、复原、振兴、一跃为经济强权,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之一。也正是这种独具一格的东亚文化催生了同样别具一格的日本企业文化,使得这个国土面积只及美国的蒙他州的大小,几乎不产原料,工业原料的百分之九十五仰赖进口;又多天灾、地震、飓风、海啸、不断肆虐;人口稠密,食物缺乏,实在可算是赤贫的国家出现了许多的世界级标杆企业,如:丰田、松下、京瓷、富士通、朝日啤酒、东京电力等。这不得不使我们对于对于日本的企业文化感到好奇!
首先日本的企业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率先创新,但是把细节做到极致。按照经济学术语来说,日本企业家多是风险规避者,他们不愿意付出创新的高风险成本。比如与谷歌、微软借助创新,不断推出革命性产品的核心能力相比,日本软银的优势在于其旗下直营和投资的众多企业已构成了庞大的互联网方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同时,作为一名精明的投资商人,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希望这种群狼优势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近十年来,软银集团几乎把全部身家押在互联网上,先后投资了800多家互联网企业,他也因此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投资商。诸如新浪、网易、携程、盛大、分众传媒,还有阿里巴巴、当当、淘宝网等知名企业都先后得益于软银的金手指而一举成名。
但是不率先创新并不等于不创新,虽然日本企业不率先创新,但是它却在模
仿时实现模仿时滞的最小化。往往是欧美企业研制出新技术不久,日本企业就用巨资购买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之,然后用全球领先的工艺迅速地生产成品,而且其产品无论在品质还是价格上往往都优于欧美的竞争对手。“西方数千年发展起来的古老文化,我们日本人只要十五年就把它变成了囊中之物了。西方学者花费三十年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只要五天就握于掌中了。让欧洲人去费脑子好了!为了达到今天的水平,欧洲人已牺牲了多少代人,有多少人成为殉道者而倒下。但我们只用十五年就把西欧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了。”这句1909年一位匈牙利作家剧本中一段日本留学生的台词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一现象。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中国企业不能够盲目模仿,现如今大部分的国内企业也是不注重创新,只会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往往已超低的价格来夺取市场份额,那些不正当的竞争使众多厂家使用非正当的手段销售,国人的技术一直停留在仿制过程中;而中国的商人除了重视利润还是利润,完全没有想过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高端的产品,在一个品牌推出了新款之后陆陆续续的大量仿牌就出来。这使得如今的国货被贴上了劣质的标签,“国产货”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低端货。这样既不注重细节,也不注重创新,动辄就花巨资购买,但却不定很快的笑话吸收,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大企业可以这样发展下去。
日本企业文化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质量、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这是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两人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还有日本的企业都提倡节约,以丰田汽车工厂为例。丰田汽车是全世界最知名的企业,2006年的净利润比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加起来都多。但是其在日本的工厂厂房低矮、窄小,甚至有些破旧,厂区内道路也很窄,各种加工设备、传送设备也看不出有多先进。直到看到半自动的CAMRY轿车生产线,你才能暗暗惊叹于丰田汽车生产的准确和高效,而丰田汽车的总部也是一幢不起眼的棕色建筑,相比国内的一些大型汽车厂和机加工企业,虽然产值、名气要比丰田小很多很多,但其厂房、厂区都比这位全球汽车巨头要宽敞、豪华、大气甚至先进很多。如果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够用就好的办公室、够用就好的设备以及够用就好的人员规模,至少直接就能降低很多管理成本。务实地把精力放在提升生产产能、提升产品质量,比铺张浪费地做表面文章要来得实在很多。在丰田汽车的生产线上,丰田的管理者们更多地是思考如何使用准时制生产和看板管理方式节约成品和零部件的库存,如何安灯和固定速度的流水线来节约加工时间,如何使用拒绝品质检查,而将不良品消灭在生产中的机制来节约减少产出不良品,并不断改善再改善,节约再节约,最终能形成震撼全世界的物美价廉。而我们中国企业家们,是不是应该沉下心来,花在表面上的大把投入,转投在做点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呢?再者日本企业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新人刚进公司,往往会做些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人都觉得无聊没劲,事实上这是管理层考验员工的第一步。通过这一关后,尤其在某些中小公司,管理层往往会给员工很大的自由,让其放手去干一件重要事情,借此来考察一个员工应对压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一旦员工通过了这项考验,就可能被重用,否则就会被贴上不堪大用的标签。这种从每件事情成功与否,来决定下一件事情是否分配给特定员工来干的做法,看似不给犯错误的员工第二次机会,显得不合情理,实则是要求员工集中精力完成每一项任务,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司效率。
同时日本企业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个人能力和合作意识并非不重要,但是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低于前者。中国企业界的精英们热衷于在个人简历里堆砌不同公司的经历,似乎自己炒掉的老板和公司越多,个人能力就越强。在日本白领看来,这恰是职业生涯大忌。虽然终身雇佣制名义上已经取消,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从一而终,很多公司还将不主动裁员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如果员工实在太差,就用不加薪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跳槽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太
频繁,并且在下一次应聘时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中,一个对以前公司弃若敝履的人,绝对不值得信赖。
日本企业提倡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其中的人包括公司的员工和顾客。因为一个企业成功靠什么?人!只有人是推动进步的主动力。任何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方法,如果没有人的全情投入,是没有用武之地的;相反,看上去陈旧的设备,在人的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下,反倒可以生产出高质高量的产品来。一个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发自于上上下下的所有人,更多的,是最基层员工的聪明才智。日航班机上空姐对旅客的悉心服务、日本餐馆里对顾客的服务、日本商场里对顾客的服务,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每个人对他人的尊重,从内心的精神,到外在看似夸张繁琐的礼仪。企业的产品,首先是人。有了优秀的人,才能有优秀的产品,才能有优异的客户满意度。我们很多中国企业,往往嘴上高喊以人为本,但实际上又做了多少呢?做到了多少呢?
劳动与社会保障1班200919681015 薛梦代工企业在我国通常成为“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其基本形态是受托生产方按委托方(品牌拥有者)的委托合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产品使用委托方所拥有的商标,并由委托方销售或经营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据统计,全国服装产业中代工企业是整个产业的主体,企业数占到总数的80%,代理外国品牌或进口国外品牌的国内服装企业占总数的8%,自有品牌经营企业仅占总数的10%,其他行业也差不多如此。
代工企业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为推动自身价值链的跃迁并实现本国制造业产业的成长和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当不少经济学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高谈阔论中国经济已经回暖的时候,代工企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从2006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备受关注的佛山利达、东莞合俊、崇高国际等一大批代工企业,或老板自杀,或企业倒闭,或陷入越做越亏损的泥潭。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曾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中国代工产业链是否已经走到了末路?在这场难以为继的全球代工链条上,中国代工企业该走向何方?
一是2013年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较快, 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增幅居前, 产业结构逐渐向好。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 新登记市场主体加速增长。从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来看, 2013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幅为10.33%, 注册资本金总量增速为18.21%。从结构上来看, 新登记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为191.58万户, 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76.55%;新登记的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占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总量的65.5%。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总体环境逐步改善。在政策环境方面, 以细化和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注明年份]14号文) 为核心, 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财税、金融、产业和市场开拓等政策;在法制环境方面, 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为契机, 放松管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提高中小企业权利保护水平等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舆论和人文环境方面, 全社会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氛围。
三是中小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在基于3306份企业问卷中, 23.9%的企业认为品牌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64.9%的企业认为具有重要作用;以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正在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 随着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中小企业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种要素正在加快向企业聚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工合作的程度在不断深化, 中小企业围绕着专、精、特、新加大投入, 提高了协作配套能力;此外, 新的产业融合正在不断涌现,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四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的操作逐步替代了以往应急性、临时性政策措施。由于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 发展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渐成共识, 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数量增加, 担保体系和信用制度建设取得进展, 制度化建设和规范操作成为解决融资难的着力点。同时, 各种基于网络的融资创新产品大量涌现,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五是电子商务正成为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主力军, 2013年, 中国电子商务规模突破了10万亿元, 2014年将达到13万亿元。在全国很多地方, 广大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 部分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的意识明显增强, 线上、线下结合已成为一些中小企业顺应发展变化形势的重要举措。
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可观的对内、对外投资机会。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近期的世界投资报告,2006年中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为695亿美元,在全球排第五位。2007年更上升为748亿美元。中国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同时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也毫不逊色,列世界第17位,为161亿美元。
然而,国内外公司在热门市场都遭遇越来越多的困惑,甚至挫败,近几年尤其如此。此外,中国的商业环境也在经历巨大变革。西方国家因而出现争论:中国经济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引擎,抑或是黑洞?
科尔尼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但变数增多,而企业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对中国经济精准解读。
增长与障碍同在
30年来,中国释放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潜能,今天,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仍然存在。
第一,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这不仅体现在大额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科尔尼每年发布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反映了未来趋势,中国连续数年高居榜首。
第二,仍然对基础设施大量投资,并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第三,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2001—200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平均每年增长10%,高于印度的7%和越南的5%。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将推动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涨。但是,由于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享有明显的领先地位。中国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在2006年为3.1,相比之下,越南为1.6,而印度为1.1。
第四,出口仍然强劲。随着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出口快速增长并将继续保持。2008年,由于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额遭受重创,但大多数专家相信,这一变化只影响速度,而非趋势。
第五,拥有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日益富裕。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能力不容小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吸引力降低,令中国总体而言仍极其诱人。
我们的预测与高盛2005年的研究报告相符,即中国的GDP总量在今后10年将继续增长。并将在2040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此外,经济增长将不断提速(见图表)。
但是,中国经济究竟能走多远?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的阻碍不断凸显:
经济方面,石油、钢铁、煤炭等众多自然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使许多中国公司的利润率缩水。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沉重压力。而2006年起,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股票市场波动剧烈——这正是众多国家在遭遇经济衰退前都曾发生过的情况。此外,2000年后,失业率也上升了不少。而因美国金融危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危机都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各项出口,其前景尚不明朗。
此外政治和生态方面,也挑战众多。尤其是生态。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污染对中国经济的破坏约达GDP的3%。总体上来说,整个中国经济体系的能源效率很低(比德国和日本,每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多5%和7%)。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面临生态方面越来越严厉的限制。政府倡导的“绿色GDP”概念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功。
以上种种都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障碍同在。
中国公司:精耕全球化
事实上,国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遭遇挫败之时,令中国投资者头痛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人相信,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在于政治顾虑。这一顾虑甚至波及私营公司。2007年,贝恩资本与华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意图共同收购3Com。这一交易激起了美国各界对国家电信安全的顾虑,最终不了了之。
文化差异及资源和能力的不足构成了重大障碍,中国公司全球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从科尔尼公司的全球化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明显较低。
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科尔尼发现:当前挑战主要来自于对管理能力、相应资源和对外国市场真实了解的缺乏。
首先,在管理能力上,整个管理层未能充分重视很多困难,例如:并购后整合、交易财务管理、本地化、国际谈判和交易决策。人员、合作伙伴、平台和流程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凡此种种不足的弥补都需要资源和时间。
其次,中国公司普遍缺少人才、财务和外部支持资源。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约10%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达到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而且,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很低,缺乏在全球市场融资的经验,因此财务资源也相当紧张。同时,中国这一年轻的开放经济体尚未建立足够的支持机构,外部支持(政府的专业服务等)非常短缺。
中国公司还对海外市场缺少了解。例如: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熟悉外国市场、遵守外国商业准则,以及有效沟通。有时,中国投资者还会遭遇政策限制。
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中国社会体系。总体而言,前路漫漫。
因此,我们认为,就现状来说,从简单的市场入手才是合理战略。从地理上看,亚洲市场是中国投资者(为获取资源和技术而进行扩张的投资者除外)进行全球扩张伊始的首选目的地。原因首先在于亚洲政府对外国投资很感兴趣且态度友好,其次是相似的文化,甚至相似的商业准则会带来极大的沟通便利。同时,亚洲市场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较为宽松的法规政策,因而资本投资要求较低。
当然中国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对那些技术导向型投资者来说,审慎关注政治问题和专项法规相当重要。好的合作伙伴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风险。公司务必获取“真正先进”的技术,当心质次价高的投资。而对资源导向型投资者来说,谨慎研究当地市场至关重要,不仅要研究商业环境,还要关注法律法规、劳动工会、工作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多情况下,公司应积极利用政治合作。
此外,从市场种类上看,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比商品市场更适合中国投资者投资。近期中国投资公司对黑石集团的投资便是很好的佐证。投资资本市场可避免在国外开展直接运营,恰好避开中国投资者的短肋。另外,适合的投资工具也能帮助规避众多行业壁垒,甚至能缓和政治压力。
当然,正如那句经典的英语谚语“No pain,no gain”。全球化的征程没有“捷径”。中国有句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对当前的领先公司,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都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本文作者系科尔尼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亚洲能源加工及公用事业业务负责人)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航拍中国》中小学生观后感12-25
舌尖上的中国中小学观后感作文07-09
中国电信企业发展方向06-08
中国企业家发展联合会07-15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10-10
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10-11
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