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医学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干预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整理中医学中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应用技术,实现传统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知识形态的现代转变与体系建构;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完形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创新一种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完形治疗方法,并初步观察该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患者及其身体不适与未竟事务正向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跨文化比较法,梳理与总结了中医心理学中的完形心理学思想,其次在新技术形成初期及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方法下,采用小样本单一被试中跨被试多探测实验设计,运用创新的中医完形技术对三位具有抑郁情绪的成年人进行了初步的干预性实验,干预过程分为基线期、介入期和维持期三阶段完成,并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分量表”及UFB未竟事务解决量表来评估中医完形技术对抑郁情绪者及其躯体不适与未竟事务问题的改变效果。成果:本研究认为传统中医学与西方完形心理学理论在人性观、整体观、变易观、动态平衡观等基本观点上具有许多的一致性,并发现中医学与完形心理学在治疗原则和治疗技术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如辨证施治与关注此时此刻、皆得所愿与了结未竟事务、病为本与消除阻抗、观其志意与调动能量等方面。本研究还基于中医心理学与西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完形心理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将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创新性结合,提出了包含基本态度与三阶段技巧的中医完形心理学技术,即阴阳法、形神流变法与天地人三才法的综合应用,并发现中医完形心理技术可以使三位具有抑郁情绪的被试在干预期与维持期的抑郁情绪、身体不适程度及未竟事务解决程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结论:传统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学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在治疗技术方面也具有许多共性和相通之处,说明中西医和心理学具有相互交流和结合的巨大空间;本研究证明传统中医心理学可以吸收西方完形心理学进而创新转化为现代可行的中医完形技术。研究数据显示,该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的抑郁情绪、身体不适和未竟事务的解决具有正向改变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抑郁情绪;单一被试实验

学科专业:中医心理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中医心理学发展的SWOT分析

(二) 完形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工作假设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工作假设

三、研究方法、工具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工具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文献研究及技术进展

一、中医心理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一)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

(二) 中医心理学疗法

(三) 中医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

二、完形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一) 完形心理学的理论

(二) 完形心理学的技术

(三) 完形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

第三章 中医学理论与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比较

一、中西人性观的同与异

(一) 中医学与现象学

(二) 中医学与存在主义

(三) 小结

二、整体观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心神与躯体的关系

(四) 小结

三、变易观

(一) 变易的概念

(二) 辨证施治

(三) 变动与健康

(四) 小结

四、动态平衡观

(一) 动态平衡概念

(二) 平衡方式

(三) 平衡与健康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医心理学疗法与完形心理疗法的比较

一、辨证施治与关注此时此刻

(一) 因人而异

(二) 因时因地

二、皆得所愿与了结未竟事务

(一) 邪留而未发

(二) 顺志疗法

三、病为本与消除阻抗

(一) 病为本与助人自助

(二) 祝由与现象场

四、观其志意与调动能量

(一) 调神

(二) 补中益气

五、小结

第五章 中医完形技术的创新及初步应用

一、技术创新

(一) 创新的思路与目标

(二) 中医完形疗法治疗方案设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实施过程

(一) 跨被试实验三阶段

(二) 咨询主要程序

四、研究结果

(一) 被试S1之测量结果

(二) 被试S2之测量结果

(三) 被试S3之测量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一) 跨被试施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二) 跨被试施测结果的综合讨论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七、结语

(一) 创新

(二) 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谢辞

统计学审核证明

上一篇:信息安全体系电子政务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国地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