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驱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互联网+在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提供了基础。这一平台主要以互联网为途径,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机与其他各行产业建立联系, 推动产品升级, 打造跨界融合的新局面。在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管理建设中, 网络大数据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人工核对学生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的不足, 为增强教师专业化能力、打造高效教学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推动教育管理朝着创新型方向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够减轻教师在安排学生专业信息以及档案分类方面的压力, 实现高效率、低消耗的教学服务水平提升。

其次,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设计者, 在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背景下, 能够通过信息化渠道获取教学资源, 并在参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与发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教学素养。

另外, 教学工作面向多名学生与教职工, 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无疑是巨大的, 通过信息化管理建设, 不仅能够通过大数据优化每一环节, 实现教学流程的精细化与效率化, 还有利于保证教学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准确、及时与共性, 实现动态化可透明地教学管理。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通过信息化建设渠道完善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大进步, 然而从目前现状来看, 还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首先, 总体教职人员的教学信息化意识尚未建立, 传统教育模式理念根深蒂固, 加之信息化建设要求教职工具备高水平的信息专业素养,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施的难度。其次, 基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与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传统的备课模式差异巨大, 在教师组织授课环节带来一定的冲击。最后, 在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以及相应的制度标准等方面, 高职院校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信息化管理的施行“如履薄冰”。因此, 以下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制定相应的发展提升性策略建议。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宣传, 培养师生基本意识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以数字化为主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取得了可共享、多向互动等高效率的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管理, 不仅大大提高了时间传递性, 减少不必要教学资源的浪费, 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是教学管理的一大创新型进步。“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发展下的新形态, 在促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综合发展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 应巧妙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为院校管理提供现代化服务。然而教师作为教育管理的主力军, 却缺乏对“互联网+”这一概念的认识, 观念仍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原地踏步”,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有效展开。因此, 针对以上问题, 学校应在加强对“互联网+”推动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的概念与作用宣传, 让教师与学生认识到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优势, 从根本上使其摆脱传统认知理念, 建立信息化意识, 为实现具有科学技术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做好充分的铺垫准备。学校应定期召开以“互联网+”教学项目为为题的宣讲会, 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在潜移默化中向其传递信息化理念, 使其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管理认知。

(二) 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培训, 增强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 在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教学管理改革对教师的信息化水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与自身信息技术的缺乏, 使其在有效应对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挑战过程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应首先向教师普及互联网新时代下教师该具备的信息素养所包含内容, 比如“对互联网+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信息教育技术能力、应用数字化资源搭建信息课堂……”, 以此让教师树立正确发展方向。其次, 针对教师存在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短板”之处, 学校应选择专业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工程师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 从基本的信息管理概念、简单的教学技术操作逐步上升到构建班级信息管理平台与信息化高效课堂……以此来逐步增强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另外, 为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 学校还可以以教师为参与对象, 联合合作企业举办校企信息化管理大赛, 为教师提供自我提升发展的机会, 有效提升其信息化教学素养。

(三) 实现新型数字化教学整合, 提供信息教学环境

高职院校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 就培养新一代知识技能型高水平技术人才而开设的重要阵地, 其教学资源的优化整改对实现高水平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往教学模式下, 由于教师信息化素养水平不高, 加上其保守的教学观念, 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技能方面始终采取以“教”为主的单一方式, 以为PPT和多媒体设备便足够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 忽视了教学环境设计的重要性。针对上述教学问题, 教师应首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反思自身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来合理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 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目的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其次, 针对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应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引入高效、快速、安全且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完善并促进数字化学习终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广泛应用, 为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便捷, 增强时效性。另外, 设立专门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发展氛围, 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 为教师教学提供可操作性有利条件。

(四) 健全院校管理信息化标准, 搭建高效信息平台

安全、有效地制度保障是促进教学管理在“互联网+”背景下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 也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全面、高效发展打造良好信息化平台、创造舒适自主学习氛围的一大条件。在高职院校采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手段背景下, 为了适应教学政策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标准, 不少院校已经通过网络途径, 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整改了大量的信息化精品教学课程与网络工程实践项目, 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网络学习应用平台。然而有关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仍频频发生, 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在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为评而建”现象, 因此, 学校应加强与信息化教学课程资源以及网络平台构建的标准, 以此来提高教学资源的适用性, 保证信息化教学课程的质量。其次, 加强对教师整理课件技能的培训, 使其在学会操作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基础上, 以技术为支撑, 综合班级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课程教学目标来合理设计教学课程。通过这样来减少在PPT课件、电子题库以及教学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中重复率高、交互性大的问题出现, 深入挖掘有效教学信息, 并依靠信息技术的特性来优化教学形式, 发挥其教学的最大化作用。

(五) 设立信息化激励评价体制, 提供信息课堂保障

长久有效地教学管理信息化运行与激励机制是保障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教学与管理的重要保障, 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升与提供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化教学凭条构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对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评价与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 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是传统单向模式的意见收集专向多向的交流与互动。由此一来, 既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 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有利条件, 又能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与平台, 使教师与学生基于可视化数据对自身综合表现进行全面性地认识。另外, 针对教学信息化课程资源质量问题, 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设计专门的领导审查小组, 在数字化资源与大数据的支撑下进行监督管理, 以此大大提高监管效率, 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这样, 使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在坚实的制度与高效的机制保障下, 能够充分发挥已有信息化教学优势, 在教学管理实践与创新中对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以信息化带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为搭建高效教学平台、建立师生双向、全面有效沟通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开放、先进的教学视野与观念, 充分了解“互联网+”的应用概念, 并增强自身专业操作能力, 为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提供保障, 促进学校管理朝着精细化、创新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摘要:“互联网+”是我国知识型创新社会发展的新形态, 通过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各个传统行业搭建使其相互联系的互联网平台, 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在技术推动下的发展。在我国将“互联网+”列入重点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 以其为驱动动力的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 取得了有效成果。下文结合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应用“互联网+”的必要性, 对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石冬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金融, 2018 (18) :290+293.

[2] 傅亚莉.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提升策略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 :90-91.

[3] 周霓忻.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19) :153-154.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初探下一篇: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固体废物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