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本细读是语义学上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时对于一篇文本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对相关背景性知识的掌握。什么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 通常情况下是指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 并且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过程。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体会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不能不对字词进行细细的品味, 当然还离不开背景性知识, 因为有些文本中感情基调及思想都离不开作者背景以及其它一些背景性知识, 离开了这些, 对文本感情的把握就会发生偏向。

正如王瑶说的文本细读就是在汉语里出生入死, 文本细读时, 抓住关键的、重点的词句来品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和阅读, 会发现每篇文本中都会有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的字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宋祁) 当中这个“闹”字是很关键的字, 一个“闹”字把静态的画面变得动态化了, 这个“闹”字用的也很巧妙, 描写杏用的是红字, 而红色正好是暖色调, 根据我们汉语当中的词的相关性联想机制里, 说道“红”就会与“火”联系起来, 而说到“火”又会与“热”相联系, “热”又与“闹”相联系, 所以说与“闹”搭配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让整个画面跳动起来了, 活泼起来。也是这个“闹”字向我们生动形象的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万紫千红, 告诉我们春天的美景是无拘无束的, 就如年轻的生命一样充满活力。所以说, 文本细读时就是要品味语言, 进而品味全文的意境。关键字的使用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值得我们去细细研读和品味的, 对关键字品味的越透彻, 对文本理解的境界也越深入, 并且大部分的关键字都有承载作者思想与感情的作用, 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

文本是作者精神生命的体现, 文本里的每一个人物也是有生命的, 读一篇文本时, 我们不仅在跟基本的字词句打交道,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读出作者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感情、思想和生命, 而这些往往都蕴含在词语当中, 这就需要将词语的语义进行还原, 还原后的语义就是字典里共同的、稳定的那一部分, 它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我们把词放在具体语境中, 它便具备了超越字典语义的另外一层意思, 而这个意思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的, 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正像王崧舟老师说的那样“字与字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 是空白, 行与行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 是空白, 你在空白处阅读, 能够读出一种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这就叫文本细读”。字词是意义表达的基本单位, 就字词来说, 它有着庞大的意义家族, 从原始意义到延伸意义, 这之间的矛盾的缘由就是语境的不同, 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乐园”这一词, 本意是“快乐的园地”, 如果不结合语境来看,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乐园”是美好的、风景迷人的、好玩的场所, 但是在这个语境中就会发现, 鲁迅所描述的“乐园”却是一个“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 我们不禁感叹和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荒芜的地方却被称为乐园呢”?原始意义和本语境中的意义出现矛盾了, 从这里入手, 就可以分析出来“乐园”在此语境中的言外之意:虽然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但是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在这个园子里做过很多有趣的事, 这里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这就是在具体语境中从字里行间读出的言外之意。

在文本解读中, 字词上的障碍解决了, 但有一个难点就是对文本感情基调的感悟与理解, 有些文本解读专家提出“作者死了, 文本活着”, 只有文本语言没有作者和背景。我们不能说文本语言不重要, 但是有些文本是反映时代特色的以及有作者情感取向的, 有些隐晦的情感脱离了作者和背景, 只从字词上是把握不准的。如“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如果抛开作者海子和他的一些背景性了解, 读完这篇文本后的心情极有可能是比较愉快的, 因为字词中没有哪个不是积极向上阳光的, 这样的话对这首诗感情的把握就完全偏离了, 学生体会不到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作为最后的祭奠的心情, 只有通过不断地抛出海子的背景来慢慢引导学生的情感变化, 引起对生命的思考。背景性知识对文本情感有显著影响的还有鲁迅的作品以及跟我们具有时代距离的一些作品, 脱离了作者和背景, 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或生命体验是很难去定位一篇文本的。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设“生”处地, 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发展需要去权衡取舍, 即多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以及学生的可接受度。但教学实际却恰恰相反, 尤其是在很多公开课上, 不少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教学功力, 显示自己的创造性, 往往进行视角独特、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文本解读, 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往往是雾里看花。

特级教师朱瑛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教学《长城》时, 问学生:“你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你对长城的感受是什么?”似乎不满足于学生回答的“伟大”“气魄雄伟”“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 教师也谈了自己读了长城的感受:“我还读出了阻隔, 长城隔开了中原与塞外, 隔开了关内与关外, 阻隔了中华文明前进的道路。”之后, 教师还引导学生谈为什么修建长城, 同时还出示了清朝康熙皇帝不修建长城的文字资料, 大谈特淡康熙不修长城的原因是为了“融合”。

总之, 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对字词的细读, 在“直面文本”的理念下, 文本细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 文本是作者感情和思想的表现, 文本离开了感情便是不鲜活的, 所以文本解读也离不开背景性知识的掌握。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文本解读是影响其效果关键性因素, 在文本解读时, 对字词的细读是重要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对背景性知识的了解, 主要是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细读,背景,知识

上一篇:86例老年高血压病尿微量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下一篇:现代GI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