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复习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物化学实验复习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实验复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题型,在全国卷中通常以一道选择题,一道大题(非选择)两种形式出现。回顾近三年高考试题,建议在2019年高考复习中重视“三基”内容:

一、对于基本操作的复习

在该部分考纲有如下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4、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考纲推行“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思想。为了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具体到化学实验上要求学生熟练、规范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基本操作进行实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点归纳和近三年高考示例如下:

所以我们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在复习中一定要对基本操作做到规范演示、准确的讲解。通常為了达到此目的一般采取让学生直接操作的方法,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多媒体或观看实验视频。教师将每一步细致分析,最终形成规范的基本操作语言教给学生,形成笔记,强化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基本实验全局性复习训练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实验的考查逐渐趋于整体性考查。如:2018年课标I第26题,不仅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而且考查实验各步过程中的一些小知识点(包括仪器名称、物质分离、装置缺陷等),从这种趋势来看,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对实验的全局性进行整体复习。近三年高考示例如下:

所以复习实验必须注意以下三步:

1、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原理以及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并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每个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 性讲解。便于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局性的思考。

2、实验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随时提出问题以引出各步注意事项和操作细节,便于学生缜密思考而不遗漏细节知识。

3、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及时归纳小结实验(包括现象解释和结果分析)有助于学生完整理解整个实验,以养成对实验整体思考的习惯。最后使学生对每个实验都有一个完整、细致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对基本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准确表达能力

无论什么考试反应到卷面才是硬道理,我们在模拟考试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结果、现象表达不准确、意思不清晰而失分感到惋惜,背后了解后发现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了然于心而讷于表达,原因何在?其主要是对化学的专业术语掌握不够,从而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所以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反思我们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的表达意思,通常我们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现象、总结结果,而忽视了专业术语的运用,因此造成学生的以上现象。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复习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教会应用化学专业术语表达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课堂教学中还要穿插通过观看实验视频运用多媒体软件等手段以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术语,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反应现象和实验结果的精确表达。最终达到了然于心更了然于笔的目的。

综上所述,2019化学备考实验复习中应做到更全面、更细致、更标准,最终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作者:张蓉芳

第2篇:依托化学实验,复习“几种化学反应”

摘要:为了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益,依托化学实验复习了“几种化学反应”。复习过程设计成“观察实验、回顾化学反应,联系生活、探究化学反应,社会发展、依靠化学反应”三个板块,引导学生整理了基础知识、提炼了学习方法、渗透了学科观念。

关键词:化学实验;复习课;几种化学反应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2.024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的一个二级主题,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笔者在中考前夕安排了有关的专题复习。

一、设计理念

通过近9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4种基本反应类型,并具有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反应原理的能力,能用化学反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特别是在经历了徐州市“学讲方式”课堂训练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穿插在教科书的上下册中),因此这节复习课既要注重基础性的总结,又要兼顾拓展性的提升。

本节课的复习过程设计成三个主要板块:观察实验、回顾化学反应一联系生活、探究化学反应一社会发展、依靠化学反应。每个板块,都以化学实验为依托,如课前十分钟(课间),播放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主体先行;第一板块是通过演示一组化学多米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因为实验涉及的反应正好是初中化学中的4种基本类型);第二板块是通过设计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如真假黄金的鉴别、检验洁厕灵的酸碱性等),从而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三板块涉及铵盐与碱反应、酸雨的中和等实验,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作用。

整节课重视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以促进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教师自始至终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注重树立学生自信、挖掘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智慧,努力打造自由、民主、有序、高效的生态课堂。

另外,本节复习课重视归纳知识、提炼方法,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理中强化应用、感受创新、训练思维、促进动手、提升能力。

二、预设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并结合学情,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实验现象,猜想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能利用化学反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熟练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

4.感受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获取新物质、提供能量、保护环境)。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4种基本反应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化学反应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學过程

课间十分钟播放视频《奇妙的化学反应》。

1.实验导入走进专题

【引入】相信同学们都被刚才播放的视频中绚丽多彩的实验现象震撼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化学实验。

【演示】化学“多米诺”实验(装置见下图),引导学生观察现象(A中产生大量气泡,B中液体被压入C中,C中红色液体逐渐褪成无色,随后D中产生大量气泡,接着E中产生大量的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请你大胆猜想几个容器中装的是什么药品。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点拨】饮料瓶A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产生的氧气将B瓶中的稀盐酸压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的C瓶中,中和了氢氧化钠,所以红色褪去;接下来,C瓶中的溶液慢慢变成酸性,然后又被压入到盛有锌粒的D瓶中,稀盐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进入烧杯E中,吹出很多肥皂泡;肥皂泡中的氢气能被点燃,并发出爆呜声。

【练习】学生在白板上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几种化学反应”。

2.小组合作整理归纳

【讲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知道的化学反应按照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的顺序写在白板上,每种类型写一个即可。

【练习】学生在白板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下面的表格,请学生完成其中的空白。

【设问】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属于这4种基本反应类型呢?

【分组实验】学生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投影】“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片段)。

【小结】有些化学反应并不属于这4种基本类型,即化学反应的4种基本类型不能包含所有的化学反应,所以划分化学反应的类型还有其他标准。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类型至今还没有定论。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提问】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1】冶炼金属。

【学生2】合成药物。

【学生3】治理污水。

【学生4】化学除垢。

【学生5】制作焰火。

【讨论】下列实验方案如何设计:①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在外观上很相似,怎样鉴别真假黄金?②洁厕灵主要用于清除马桶内的垢状物,怎样证明洁厕灵显酸性?③复方氢氧化铝和复方碳酸氢钠片,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如何鉴别它们?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结束,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点评】就学生提出的各种实验方案,进行点评、修改或确认。

【分组实验】各小组利用教师准备的仪器和药品,完成上述三个实验。

【小结】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所以研究化学反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4.拓展深化当堂检测

【演示】教师将少量的烧碱(或熟石灰)、氯化铵(或硫酸铵)装入小塑料袋内,密封后,用手搓揉塑料袋。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小结】铵盐与碱反应会放出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出示资料】19世纪末,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发展和军事的迫切需要,爆发了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德国化学家哈伯历经无数次实验,在实验室里固氮成功,结束了人类完全依靠天然氮肥的历史,奠定了大规模合成化肥的基础,缓解了粮食危机。哈伯也因此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练习】学生完成学案上对应的练习题: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各种氮肥的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工艺流程,回答问题:

①流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

②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③“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原子能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小结】任何化学反应都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设问】化学反应除了有新物质的生成外,其反应过程通常还伴随着能量的转变,而这种能量变化也可以为我们所用。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产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能量的实例。

【学生1】烧煤取暖。

【学生2】暖宝宝中的发热剂。

【学生3】火箭推进剂。

【学生4】火力发电。

【小结】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太空的探索,化学反应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能量。

【过渡】长期以来,人们在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恶化。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而治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反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演示】在滴有石蕊试液的酸雨(用稀硫酸代替)中滴入石灰水,等到溶液红色刚好褪去时停止滴加石灰水,然后测量混合溶液的pH(约为7)。

【讲述】人们常用熟石灰治疗酸雨,可以在空中撒布熟石灰以中和酸雨,也可以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煤中以固硫。

【小结】化学反应可以获取新物质、提供能量、保护环境。

5.情感升华总结评价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1】加深了对4种基本反应的了解。

【学生2】认识了化学反应的作用。

【学生3】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结束语】我们的人生恰如这化学反应,有分有合,有失有得。在前行的道路上,面对荆棘,我們终将分解掉困苦,置换出前行的勇气和动力,从而化合出精彩的人生!

五、板书设计

板书不能是学习内容的简单罗列,也不能是讲解内容的机械重复,必须提纲挈领、画龙点睛。鉴于此,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流程精心设计了如下“提纲式”板书:

六、案例反思及评析

如果说新课是栽好一棵树,那么复习课则相当于育好一片林,其难度显而易见。本节课准确把握学情,紧扣“课程标准”,依托化学实验,积极践行“学讲方式”理念,因此,上出了精彩、透出了新意、生出了实效。

首先,通过化学多米诺实验将4种反应类型巧妙的融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仅从新的视角呈现了已经学习的化学反应,而且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学习主题——复习“几种化学反应”。因此,该情境导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新颖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其次,始终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教’学”等原则。在对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教师注重促进主体行为向着“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的境界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深化、基本规律的提炼、学科观念的提升。尤其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口头的表达、一对一的交流,还有白板的展示、实验的演示等,从而促进复习目标的达成、强化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师生还通过分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类型划分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局限性等。

第三,注重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基于“学讲方式”的化学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宗老师精心设计了“学以致用”的版块,借助于湿法冶金、食醋除垢、配制烟幕弹与照明弹等素材设置联系实际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四,体现学科特点,将化学实验贯穿始终。这节复习课既有基于化学实验的课堂导入,又有真假黄金的初步鉴别、洁厕灵酸碱性的检验、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的区分等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化学实验的培智、激趣、练技、育德等多种功能。尤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适时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设置疑问、理论探讨、小组合作、实验验证等系列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能弯下腰来说话,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和对学生的亲和力。语言生动形象,说话抑扬顿挫,能够循循善诱,注重启发诱导,适时铺垫释疑,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重视激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成功,因此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总之,这节复习课没有简单重复“热剩饭”。对化学知识进行了深化,对学科内容进行了拓展,对科学方法进行了提炼,对学科观念进行了渗透,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培育,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升华,所以这是一份添油加醋的“蛋炒饭”,有滋有味有营养。

作者:宗金媛 李德前

第3篇:浅谈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之化学实验

摘要:本文从化学实验的特点以及复习策略探究了中考化学复习,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备战中考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考化学;化学实验;特点;复习策略

一、化学实验的特点

1. 占试卷分值重

实验可以说渗透在整个试卷中,因为化学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是在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题”中重点考查,分值为10分,(每年中考必考题型)。同时在“选择题”中也会有一个题直接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分值为3分。(如2012年中考“选择第8题.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2011年中考“选择第5题.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10年中考“选择第9题.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2. 考查知识面广

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但却涵盖了初中课本的所有内容,如:药品的取用、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和连接等实验基本技能;以及课本中基础实验的操作步骤,同时还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挖掘素材。(如:2013年中考探究题“汗水为什么有咸味”,2012年“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探究”这些都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际)

3. 考题设计灵活

尤其是探究题,问题的设计都是从对角度、多层面来提出,体现了题目的灵活性,同时增加了实验的猜想与假设、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考查,也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学生能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重视过程与方法,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

4. 复习效果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实验探究题很畏惧,因为文字很多,读题很费时间,差生读一、两遍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說做题了;中等生能读懂题意,但是由于题目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他们也不能顺利地完成每一个空;优生基本上都能将题做完,但却不能保证全部正确,因此学生的得分率普遍降低,学生自然也就对探究题感到畏惧。二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总感觉费力不讨好,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重难点,我们都很努力地给学生讲方法、很精心地挑选习题、很舍得时间让学生练习,可最终学生的进步却不大,分数也没有提高。

二、复习策略

1. 认真研读考试标准,让复习具有方向性

2014年中考考试标准明确列出了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对照这些内容和要求,可以清晰地把握住复习的重点,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点应该掌握到哪种程度。(如: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就要求学生能进行药品的保存和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及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而对于过滤、蒸发、配制溶液及检验和区分物质等方法就要求是初步学会;科学探究能力就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或從化学问题情景中发现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能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化学探究设计、能对探究方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能比较清楚地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自己的观点)。

另外,将近几年的中考考试标准做一些比较,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如:2014年和2013年的考试标准里面多列出了课本中的8个基础实验,2012年及以前的就没有;在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内容里也增加了“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如此一来,教师的心中有了标准、有了轻重,复习就会具有方向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综合分析历年中考题,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考试标准是为考题服务的,但标准是死的,考题却是活的,因为一张试卷不可能将所有的标准都考了,并且同样的知识点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考法。所以综合分析历年中考题也显得尤为必要,但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将历年所有中考题进行分析,一般将前三年或五年的中考题拿来分析较为合适,主要可以从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分析。

(1)综合考题内容,归纳易考知识

实验基本操作题:“溶液的配制”在2013年、2012年、2010年这三年考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在2013年、2011年、2010年、2009年这四年考了,“粗盐的提纯”在2012年考了,这说明“溶液的配制”和“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是易考和常考内容;探究题:2013年“探究汗水为什么有咸味”,2012年“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2011年“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2010年“探究某固体物质的组成”,2009年”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说明探究题没有固定的内容,灵活性很强,既有课本中的,也有生活中的。

(2)分析考题形式,探索出题规律

实验基本操作题可以直接根据问题回答,谈不上形式,而探究题虽然内容比较灵活,但形式上有固定的规律,都是根据探究的几个要素来设计问题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与实验——结论——评价与反思。

这样,结合历年考题中的规律,教师心中就有了侧重点,复习就更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 分类细化若干专题,让复习富有时效性

结合考试标准和历年中考试题,可按照实验内容将复习分为若干专题。

(1)常用仪器专题

此专题是化学实验的前提,要求学生能掌握仪器的名称与用途、仪器的连接与使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在复习中,应避免纸上谈兵,要让学生接触仪器,由于知识本身比较简单,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一课时为宜。

(2)基本操作专题

此专题可以包括药品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要求学生能理解各项操作原理,准确把握各项操作要点,可以在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时同步复习,让学生反复练习操作,既可为实验考试服务,又可强化实验基础技能。

(3)基础实验专题

此专题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实验活动”共有八个(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要求学生能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同时,让学生明确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进而为探究性实验打基础。复习时,可以多花些课时,因为这些内容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不只是实验题会考,简答题中考得更多。

(4)实验探究专题

此专题为综合性的探究题,可以是教材中基础实验的变形,也可以是历年的中考探究题整合成,还可以是其他资料上精选而成。要求训练学生的读题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答题能力。复习时,少讲、多练、多总结,毕竟探究题难度较大,教师能考虑到,学生未必能考虑到,多留时间给学生领悟。

然后,根據各专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复习课时,让复习富有时效性,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4. 归纳比较前后知识,让复习充满技巧性

我们在学习中会发现一种仪器、一类仪器或一种装置往往具有多种用途。同时也发现用不同装置、不同操作,却有同样现象出现,这就值得进行归纳总结,并比较分析,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在复习时,将有关实验加以对比,总结归纳出各实验在原理、目的、仪器及其装置、反应条件、现象等方面的异同,抓住它们的共性,找出其不同点,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如:

(1)同一装置的比较

①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广口瓶中可盛放澄清石灰水。

②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广口瓶中应盛放浓H2SO4;除去CO中的CO2,广口瓶中应盛放NaOH溶液;气体都应“长进短出”。

③贮气: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短进长出”。

(2)同一仪器的比较[3]例如,玻璃棒在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

就可以根据它在实验中的作用进行比较。

如此不断归纳比较,前后知识就能连贯起来,复习也就充满了技巧性,争取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5. 精选习题、当堂模拟,让复习具有实战性

在复习即将结束时,可以精选一些比较开放和综合性强的题,进行模拟考试,既让学生感受考试的氛围,又可以检测复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同时,在模拟考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心理疏导,缩减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如给學生介绍梳理题意的一般思路(明确实验目的)和缓解考试紧张的方法等。

如此,尽量让学生在复习过后体会到成就感,他们也就会有信心去面对下一次考试,复习的效果也才能真正体现。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复习思路都会不同,以上仅为笔者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抛砖引玉,如有不当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通材实验学校 641400)

作者:王显均

第4篇: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复习纲要

高三化学总复习纲要

第五部分 化学实验

第十五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试剂保存与实验室安全

第十六单元 物质的制备

四、常见气体的制备

五、重要无机物的制备

六、重要有机物的制备

第十七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

七、物质的分离

八、物质的提纯

九、物质的鉴别

第十八单元 化学定量实验

十、化学定量实验

十一、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十九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十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十

三、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十四、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十五、综合实验的分析与评价

第5篇:高三化学实验复习

一,化学实验的地位:

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和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二,高考化学实验要求

化学高考对实验能力作了如下界定: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的内容:

(一) 必修内容中:

1, 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验证方法。

2, 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技能。

3,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 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 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选修《化学与实验基础》中: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4,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基操作技能。

5,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道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6, 初步掌握天平、酸度计抢救无效仪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认识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 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一些方法。 8, 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

9, 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10,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

11,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

12,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

规律。

四,化学实验复习的思路:

总的来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一)分散复习

化学

1、化学

2、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有关实验,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复习;如:常见物质的制备、性质、检验、除杂等。

选修实验化学基础中的部分内容也可分散到相关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将“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等实验一起复习;在复习有机化学的内容时,可将“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实验结合复习;在复习化学反应原理时,可结合复习“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原电池与电解池”等实验。

(二) 集中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后阶段,对实验进行集中复习,主要复习内容为: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技能、常见气体制备实验、综合实验、定量实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

分析历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从试题考查的内容来看,实验题的命制基本上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1、了解实验的目的,本实验做些什么:这是对考生“实验意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提炼出化学实验的课题,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完整、清晰和具体地阐明实验目的。

2、实验所需的仪器及其安装连接顺序:要求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能根据实验方案恰当选择,装配好化学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要求根据题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技能选择科学、有效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4、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察,要求能独立地、系统地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现象观察,客观地、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

5、实验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排除的方法:要求能有效地判断出实验条件是否合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及找出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6、实验结果分析:要求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全部内容及其结果,简明、规范地撰写实验性或定量报告。

从高考实验试题的类型来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操作类试题,另一种是综合类试题。基本操作类试题常见的立意方式为:以常见仪器的使、以实验安全知识、以典型实验现象、以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以pH试纸使用操作、以沉淀进行程度和洗涤方法、以实验仪器洗涤方法等为立意方式;综合类试题近年加重了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例如今年全国化学卷第16题,要完成混合物的分离并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就属于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此类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器材和药品,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这类题目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学以致用的特点,要求考生在学习实验时,培养“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和相关原理设计出简单实验方法”的能力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五、对实验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扎扎实实地抓好第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复习应贯穿在高三化学复习的全过程,而第一轮复习应该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紧靠新教材化学课本的实验内容来开展,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必备的基础,它也是保证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没有熟练的、准确的、规范的基本操作,要做好实验甚至是解答好一道实验题都是不可能的。

在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对每一步操作的要领和原理都要理解,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操作,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如1998年高考试题中给出4种使温度计的典型装置,让学生对其具体应用作出判断,充分突出培养与基本操作相关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对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规格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对化学实验中常用托盘天平的感量;常用烧杯、烧瓶、试管的规格;量筒、滴定管的规格及量取液体的精确度;常用试剂的浓度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在对常规仪器的使用,它的用途有多少种,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例如量筒常规用法是量取液体,当它与洗气瓶配合得当又可作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2、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收集方法。

回顾历年高考实验试题,多年均在综合实验题中考查到气体的制备、收集、干燥、检验、气体性质、尾气处理等问题。可见关于气体的制备、性质的实验内容既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又是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复习时应注意:

(1)强调气体制备实验与实验基本操作的联系。气体制备与实验操作密切相关,在相同的实验原理前提下,不同的实验操作可能带来不同的实验结果。因此,历年的高考试题对气体制备中的实验基本操作都很重视,考试重现率较高的有装置气密性检查、仪器装置顺序等。针对这样的考试模式,在对气体制备知识的复习中,我们就应特别注重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巩固。从药品的取用、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加热以及仪器的装配和仪器的洗涤等方面都要注意与气体制备相联系。

(2)注重气体的净化。净化主要是除去副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反应物的挥发和气体中混入的水汽三大类。

(3)重现实验安全。实验安全是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设计严密的实验方案,可以杜绝不安全的隐患,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因此,历年高考的气体制备试题都十分重视实验安全。目前对实验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防止气体倒吸回流和尾气处理等两个方面。防止气体倒吸的方法很多,大多必须依靠特定的仪器装置,如倒置的漏斗、空的集气瓶、可收缩与膨胀的气球等,但原理大致相同,对于不同的气体要区别对待,对室温下在该溶液中的溶解度特别大的气体应考虑使用防止倒吸的措施。

(4)体现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由此作出某种结论,是气体制备试题测试的新角度。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小到加热方式、反应温度,大到实验的流程及方案。小的变化往往会改变最终的结论,利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的多样性,要求学生根据当前情况对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作出分析,是实验考查高层次的表现,有助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开放性的试题,更是有一点研究性的意义,这样的试题往往分值较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对这种实验中因果关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都会使用到同一种仪器。在复习时必须把使用同一仪器的实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该仪器的用途。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要多次用到同一仪器或装置,由于该仪器或装置处于不同的实验阶段和位置,其作用也有所差异。 此外,许多仪器具有相同(相似)的功能,如作量具的仪器有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虽然都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但由于它们的精确度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实验的需求来选择;同样的,像可以用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蒸馏烧瓶、蒸发皿、坩埚等,但加热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能够直接加热,而有的则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在不同的实验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

(三),深入挖掘、分析研究

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

(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 (3)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

排这样的操作); (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

(四),重视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一定的组合、改进,就可以实现仪器装置功能的拓展。例如,下图装置,采用不同的操作,可开发出不同用途:(1)用作排气集气装置;(2)用作排水集气装置;(3)可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4)可用作安全装置; (5)可用作尾气吸收装置; (6)可以用作观察气体排放快慢的装置; (7)可用作净化和干燥装置; (8)可以用作反应器等。

(五),训练发散思维以增强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信息迁移水平

实验方案的设计往往有许多途径。为了适应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中学课本中的某些实验可能不是最优的方案。所以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培养和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由于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知识新、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能确实将一些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心理素质好的考生选拨出来。所以,新情境实验试题将是今后实验试题的命题方向

(六),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复习过程中,要把化学实验与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数据)、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实验误差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全面的复习,同时注意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用于新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

1,重做实验,发挥实验的特殊优势,突破重点和难点

有些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学生遗忘了,通过直观实验的刺激,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记忆。如:

①气密性的检查:在学生理解了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后,让学生做几套典型的装置,学生的兴致高,带着问题做实验,效果好。必要时,可课后让学生到实验室再练习。

②分液漏斗的使用:让学生做如不先打开上端的塞子或使塞子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液体就不能滴下来。

③对创新实验装置,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对创新实验学生最大的困难不是实验原理,而是对新装置不熟悉,不清楚其使用技巧。在练习中出现这一类习题时,补充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新装置的设计精妙之处和使用方法。积少成多,用多了,学生也就慢慢产生了实验设计的灵感和创造力。如乙炔的制备、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见右图)。

化学实验理应是化学教师的一大法宝,用好实验一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

2,巧设问题情境,增加有效思维的广度,进一步落实好基础

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课堂教学中如何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吸引学生参加到课堂复习中来。为引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动手;从而将存在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引导反思 做完一道题后,可让学生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①此题的背景是什么?②题源在哪里?③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和化学思想方法?④其形式是否可变,条件能否减少?⑤有无其他解法,哪一种解法更优?⑥有无进一步的结论?解题后的反思最有利于学生形成解

题能力考核成绩和巩固相关知识,可帮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悟出解题思路,悟出思维方法,悟出知识规律。如复习实验室制Cl2时,可通过下列题组进行一点多联的训练。

①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条件有哪些?中学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几套?分别适用于哪些气体的制备?

②除MnO2外,KMnO

4、K2Cr2O

7、KClO3等氧化剂,是否可以制得Cl2?

③制得的Cl2中含有HCl、H2O,如何除去?中学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干燥装置有哪些?使用干燥剂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④可用Cl2的装置进行中学常见的哪些物质的定量测定?

⑤该实验为什么只能用浓盐酸?收集有毒、有污染的气体时应注意些什么?其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4,加强讲评

在讲评中要重点突出。点明这道题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几个亮点,与前面所做过的类似题相比有什么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学生对实验基础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突出的讲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评效果。研读高考评分细则——选取高考题,指导学生如何踩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5,对比归纳 延伸拓展

对一些易混淆的实验将其进行对比。如①萃取、分液、过滤、渗析、盐析的比较;②蒸馏与分馏的比较;③有刻度的玻璃仪器。有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如:①温度计在实验中的使用(见附录3);②水浴加热的类型;③喷泉实验的原理与设计;同时进行必要的拓展,如课本中的一些实验:①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②收集气体的方法;③吸收气体的方法;④仪器特殊使用方法:如量筒也可量气(排水法及集水法),干燥管如连接在装置的末端时,用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CO和水蒸气侵入反应体系造成误差,也可代替尾气吸收装置中的倒扣漏斗以防止倒吸;⑤冷凝装置有——空气冷凝(制硝基苯)、流水冷凝(蒸馏)、静水冷凝(液化少数气体);⑥对课本上重点实验深化拓展,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全面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吃透课本,以不为类万变。如有机制备可进行专题复习。

(七),强化表达规范 提升能力

教师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对实验题目往往是“知其然,难言其然,难言其所以然”。 实验题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实验的描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准确。究其原因:学生认为只要懂了就行,对书写不重视,犯了动脑不动手的毛病。因此,实验复习中除强调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之外,还应注重化学表述能力的培养,规范表述训练。为此:①要求学生课上写,写步骤、写现象、写结论;②通过作业发现典型错误,加大点评力度,让学生来评错在哪里;③教师做总结。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述方面的规范性、准确性、清晰性、全面性,也提高了学生解化学实验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及严谨的思维方式。加强化学实验术语的规范表述和规范使用,对诸环节如实验操作要点、现象表述、实验结论等的描述要严谨到位,用词(化学术语)准确、言简意赅、语意贴切、符合语法、逻辑性强。

(八),加强解题指导 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意选部分典型习题,帮助中等和中上水平的学生熟悉高考题目(特别是近三年全国、上海、广东高考试卷中典型的实验题目,同时兼顾各地的模拟试题),让他们了解这些试题的主要类型、功能和特点,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他们的题型意识。这样既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题解答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解题规范化训练,达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针对学生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常感到困难,进行这部分专题复习时,可精选源自教材的几个实验,如 Al(OH)

3、硫酸亚铁铵和乙酸乙酯的制备,中和滴定,从海带中提取碘,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等。进而指出:(1)方案设计要以可行性为前提。在化工生产中,除要考虑生产流程、原料用量、价格,同时还要考虑反应所需的条件,以及对设备的要求;实验制备中,要考虑实验室所能提供的条件,在以可行性为前提的条件下,选择最佳制备方案。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常见的题型是简答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一定要注意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序性,要符合实验常规,一般的简答顺序是:“操作——现象——结论”。

在高三后期阶段,①可将近几年化学高考实验大题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通过强化训练,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②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题解题方法,既弄清目的—→找准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装置—→规范操作—准确描述现象。

(九)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增强复习教学的效率

由于高中化学总复习具有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如果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难以把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化学实验总复习的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手段和发挥化学实验室的作用以外,还注意挖掘电教媒体的辅助作用和使用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化学实验总复习的教学质量。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将以黑板和文字教材为媒体的教学过程转化成以音、像、影、视等多种媒体组成的教学过程,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使复习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和快捷。不但提高了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观看实验录像可唤起学生对具体实验内容的回忆与再认识。播放录像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中的某些镜头进行定格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每看完一段录像后都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提纲上的相应部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及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6篇:化学实验复习教案

化学实验题部分复习教案

德江县民族中学

简永波

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设计:

为迎接2010中考,使考生能够考出好的成绩,通过分析九年级学生如何进行中考总复习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实验题是化学题上丢分较多的题,特别是酸碱盐方面的实验部分更是特别的难,特别的难以把握。针对以上情况,特进行化学实验部分的专题复习。通过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回顾及化学综合实验设计习题的分析讲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验疑难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九年级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2、掌握九年级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3、能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解决一部分简单实验综合题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基础知识的回顾和设计实验题的分析讲解,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验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事物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教学重点:

1、九年级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2、利用所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如何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知识导入(分析考点)

最近几年的中考题,实验题所占比重较大(占21.7%),大部分同学在这个大题上丢分较多,实验题也是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化学的重点知识,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实验题的重难点和考点。

分析200

8、2009中考实验题,总体来说考查的能力都要求不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部分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2008年实验题1考查了水、氮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H2O 、N

2、H

2、CO、CO2)几种气体的鉴别,(要求考生根据题设条件用化学式填写空格),难度不高但综合性较强(重点考查了考生的严谨性)。本题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对知识点掌握不透彻的考生来说就意味着难题,很多考生答该题最后一空时都只答一种情况,(澄清石灰水的本题中的作用是既检验又吸收CO2的双重目的)。2题考的比较灵活、新颖,要求考生以H2SO

4、Fe、CuO三种物质用两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制取硫酸铜(CuSO4),本题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非常基础,但是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观察和分析不到位,就不能准确的书写。同时考查了考生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009年化学实验题则显得比较陈旧,属于老生常谈题,这些都是平 2 时反复训练的,甚至是做过的原题。如15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备H

2、O

2、CO2三种气体的5个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16题则直接取材于课本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题,比较有点创意的是加了对CO检验的信息考查与知识的迁移,同时对考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新课讲解(如何进行实验总复习)

纵观这两年我区中考实验题的趋势,主要是对基础实验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知识综合度比较高,所以2010中考化学实验题在难度系数上也不会太大的改动,即同学们在进行中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复习时尽量以课本基础为主,务求基础的扎实。近两年的实验题主要考查气体制备与收集、如何鉴别几种常见的气体等,而缺乏对酸碱盐在溶液中解离的离子鉴别进行考查,所以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应该对这方面略有倾斜。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对实验部分进行总复习: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这部分相比较是实验中的简单知识,但同学们也容易在这上面粗心大意而造成丢分,比如化学仪器的名称许多同学就容易写别字来代替或张冠李戴、一些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掌握的不够扎实而做错丢分。在幻灯片上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和常见的用途与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这部分属于实验题的根基,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后才能

3 着手综合实验题的分析解决。要对在初中所涉及的实验基本操作掌握透彻,如对物质进行加热、固体的取用、液体的取用、取用液体时量筒的读法、称量固体时的操作方法、过滤、蒸发、检查装置气密性、测溶液的pH、稀释浓硫酸的等基本操作的熟识。与同学们一起在幻灯片上分析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什么后果。

(三)、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是近几年的热点内容,同时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升华,掌握这部分知识得严谨、细致。要“制取”气体,首先得知道所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与水、空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对应去寻找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净化”是为了得到纯净的气体,即可能在制取气体时混入其他成分在所制取的气体中,造成所收集的气体不纯而必须除去的过程,如用排水法收集O2时混有水蒸气这时就要浓硫酸把水除去。“检验”则是根据所制取的气体的特殊性质检验是否为我们要制备的气体,如检验制取的气体是否为氧气,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特性,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能否复燃即可证明。这部分要求同学们会根据一部分题设条件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和常见气体的净化与检验等(具体内容在课件中展示)。

(四)、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

①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组合;

4 ②混合气体成分与混合溶液中离子成分的验证; ③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结合;

具体以题的方式和同学们一起在课件中对实验综合题进行探讨。 同学们在掌握了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后,特别要注意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检验、鉴别等。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SO42-、Cl- 、Ba2+ 、Ca2+、CO32-、OH- 、NH4+ 的检验与鉴别,要能够根据比较明显的实验现象推到得出正确的结论,特别要注意综合实验题的考查,平时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练习。

实验是同学们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下去认真复习,掌握基础谋求升华!

第7篇: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实验设计的4性

3.1 科学性:这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原理、操作、程序、方法正确)。

3.2 安全性:尽量避免危险性操作(如果必须使用,要注明,防止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3 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取药品、仪器、设备在中学现有实验室内能够完成。

3.4 简约性:实验方案尽可能简易方便(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总之,a.原理正确,b.效果明显,c.装置简单,d.操作安全。

4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实验,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4.1:确定实验目的:如验证或探究哪一生物学现象。实验目的就是实验的方向。

4.2:实验原理(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达到目的所采用的理论依据。

4.3:实验对象: 达到目的所采用的生物材料。

4.4:实验条件:达到实验目的所必备的条件。

4.5:制定实验步骤:要达到实验目的,必然是一个逐步进行实验的过程。需要制定一个计划,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步步相连,最终取得一定的现象和结果。 为了使实验设计清晰明了、富有条理,具体的实验步骤要用“

1、

2、3……”或其它顺序符号表示。实验过程

中如果用到了两个以上相同的器材,也应对其进行编号,以防混淆。

4.6: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确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

4.7: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5.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5.

1、确认原理、提出假设;

5.2、构思过程选择方法(如是否用对比实验法);

5.3、设计步骤;

5.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5、认定结论。

6.根据条件设计实验的基本技巧:

6.

1、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材料用具及有关提示;

6.

2、过程要完整,且衔接合理;

6.3、要注意各步骤的顺序。有时顺序一乱,就会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6.

4、设计方案要充分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点;

6.5、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理、化知识,要按照相应学科的要求完成,如化学反应式的写法等;

6.6、设计完毕,要自己通读并逐步认定,检查有无缺陷。

7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7.l、概念

(1)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

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2)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

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7.2、比较表

实验目的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

关系 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实验假设 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 的形式表述,是根据因结论是己知的,因此不存在假设

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问题

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 因探究内容而异 因验证内容而异 应有的实验步骤实际上并未完成,因探究内容而异 应有的实验步骤,可以是曾经做过

或尚未做过的,因验证内容而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预测 未知,可以不描述 已知,应准确描述 对应假设,分类讨论。一般需讨论“如果出现结果①无

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②或③又会怎样” 。但有时也

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种情况应根据

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

实验结论 无

8.实验设计的实例分析 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

高考试卷中实验设计试题有三种类型:全程设计、补充设计、设计改错。近几年高考中,前两种题型出现

的次数较多。

8.1.全程设计:试题明确给出了实验目的和原理,要求学生通过步骤的设计,验证或探究一个实验目的,

得到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8.1.1、验证性实验的全程设计实例

例1 “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实验设计实例:

Ⅰ 实验名称:观察马铃薯条的渗透吸水与渗透失水现象。

Ⅱ 实验目的: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Ⅲ 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反之则吸水。

Ⅳ 实验对象:新鲜马铃薯条。

Ⅴ 实验条件:0.3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大试管、有刻度的小烧杯、刀片、镊子等。

Ⅵ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等量。

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备3条长度、宽度、体积都相同的新鲜马铃薯条。

(2)将其中的2条分别放入盛有等体积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的烧杯中,另1条放入加塞的空试管中,编号。

(3)2h以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观察薯条的长度变化及蒸馏水、蔗糖溶液体积的变化。

Ⅷ 实验结果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1)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明显大于蒸馏水体

积。

(2)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不变,且蒸馏水的体积小于蔗糖溶液体积。

(3)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不变,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大于蒸馏水体积。

(4)薯条的长度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Ⅸ 实验测量与记录:将放入溶液中的薯条与试管中的薯条比较观察,并比较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放入蒸

馏水中的薯条变长、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变短,且烧杯中蔗糖溶液的体积比蒸馏水的体积大。

Ⅹ 实验结论: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渗透失水,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渗透吸水。

例2:(2004高考理综20分)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

论。

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

器,试管等。

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

刺取尿液。)

(1)确定一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 。

(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

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第8篇:走进化学实验室 专题复习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8.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1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移走蒸发皿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13.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5.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铁丝在O2中燃烧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 D.称量NaCl

【例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

【例题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 (1)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2)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3)夹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4)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 A、(1)(4)

B、(2)(4)

C、(1)(2)(3)

D、(1)(2)(3)(4)

【例题3】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例题6】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⑤①②

第9篇:化学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范文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酸碱滴定操作

1)

2)

3)

4)

5)

6) 准备工作:酸管、碱管的洗涤,最主要的是滴定之前别忘记要润洗。 液体转移:酸碱滴定管中的液体直接加入,一定要从0刻度开始。锥形瓶中的液体需要借助移液管。 移液管要会正确使用,这可能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标液转移到滴定管,被标定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后,注意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酸滴碱用甲基橙,碱滴算用酚酞。 开始滴加,可能考察你左右手操作是否规范:左手滴加,右手摇动锥形瓶,

快接近终点时,( 酚酞颜色褪去较慢/甲基橙接近呈红色时),要一滴一滴滴加,边滴加便摇,复习一下课本上逐滴滴加和半滴滴加动作。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单臂分析天平使用:看一下视频 1)

2)

3) 准备工作:取罩,叠放,并且要叠好,想取得好成绩就得把细节做好。 检查水平:看气泡是否在中央,不在的话找老师。一般老师会说没事。 天平归零:不管在使用前还是你自己称量完要走人,都要让天平归0,否

则,有的老师会扣你分,天平归0:从十位开始归位,一直到投影壁上的刻度线为0.(注意什么状态下归0)

4) 实物称量:

1)休止状态:加入待测样品,关好门。

2)半开状态:加减砝码,从大到小。投影壁为负时,下一个刻度变为正确称量值。

3)全开状态:调动微动手扭,使投影壁上刻度位于夹线之间。

若投影壁无光亮出现,此时说明减去砝码的质量已超过被称量物的质量,应

回一位。

5) 记录数据:若称量准确,全开状态下,调动微动手扭,使得投影壁上刻度

位于夹线之间,记录数据。

6) 休止状态:取出物品。

7) 归0.( 什么状态下归0)

8) 休止状态:使天平停止工作

9) 关闭太平:开关处于水平状态。

10) 清理天平,盖上罩子。

上面这十个步骤都有可能成为考试考察点,望大家认真复习,做到胸有成竹。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考试中的口试题目

考试中的口试题目我认为主要集中在实验报告的思考题,其次会考察一些实验技巧,实验原理(比如你会不会抽虑,碳酸钠标定的基准物质)等等。后面的性质实验思考题也可能也会考察。

上一篇:比较夸美纽斯下一篇:工商联党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