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案例选编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故事案例选编

谈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开始在普通教育学中运用。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使用,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在高中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案例的选取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谈一谈看法。

地理教学案例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素材,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包含最一般的地理知识,包含最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较好地体现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和地理特征。地理案例除了教材,还可从教参、书刊、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

一、为什么要选编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育属于基础地理教育向高等地理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必修地理课无论知识的难度还是结构的复杂性都比较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地理案例,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让某些抽象的地理内容具体化、避免结构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促进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内化、整合某些结构不良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编地理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选编地理教学案例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适应高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贯彻以下几点原则。

1. 适应性和服务性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理性认识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明显加强。为高中阶段学生选编地理案例要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知识背景不宜过深,也不宜易过浅。

教学案例的内容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在选编案例时,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很自然、明确地掌握本章或本节的教学内容。所选编的案例应有足够的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案例中所涉及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2. 情境性和实践性原则

在选编案例时,必须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对情境做出细加工整理后获取地理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地理教学案例都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从家乡地理生态和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中选取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通过分析学校周边具体的地理案例,以小见大,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另外,将不断更新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最终使学生学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关的案例。

3. 典型性和启发性原则

案例必须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动地反映地理规律。如澳门填海造陆,这类案例是澳门人对海洋空间利用的历史记录。

案例本身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是为说明一定的问题而设立的,它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形成地理结论,锻炼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4. 时代性和实效性原则

强烈的时代感,赋予地理学科强大的生命力。能反映现实生活的素材,是选编地理案例的重要来源。地理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和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如讲地震时可以引用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2005年发生的巴基斯坦南亚地震、2007云南普洱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教学规律与原理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展示的事实材料应与整个时代相适应,并注意及时更新。

三、地理教学案例的收集

教学中仅靠教材中的案例是不够的,而且时间一长会失去时效性,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编。

1. 勤摘录笔记

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收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时,教师应发挥高度的专业敏感,将一些有助地理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做好笔记,并写出简要提纲。值得一提的是,做笔记时只要记下关键词就够了,其他信息材料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上网搜索。

2. 上网搜索

上网搜索是收集案例信息最便捷、全面、快速的方法。但网上资料信息量大,不易甄别,选择时要注意抓住以下原则:一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二信息内容最全面;三最近更新;四选自权威网站。

3. 发挥学生的作用。

教师可以布置主题问题,让学生收集,也可以配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调查家乡所在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又使学生在收集和调查中,顺利完成教材内容学习的任务。当然,教师应对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整合、删剪、加工,而后保存备用。

4. 教师之间协作

利用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整册教材作整体性认识。分析教材,对教材中的每节课可用什么案例进行确定,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分头负责某模块的案例收集整理工作。整理后的案例置入教学案例资料库,以备后用。

5. 要做好相关地图、图片、表格、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地理教學案例的撰写

一个完整的案例,结构一般分成四个部分。

1. 背景材料

将收集好的材料大胆进行处理,使其反映的信息围绕主题,不必面面俱到。背景材料内容是为设计问题、创设新情景用的,只需简练叙述热点或现实问题,不作评论。

2. 相关地理知识链接

可以将知识点简单罗列,也可以将背景材料与知识点间的结合点用结构式表示,用框图揭示出两者的内部联系。写好这部分内容最重要是做到两点:一是先研究确定该案例可以分析说明哪些地理知识;要研究的案例主题是什么;要研究热点事件及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要研究案例涉及的地理知识及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是什么;要研究它们怎样链接。二是“链接”要做到和谐自然、科学准确。分析时要简要、有条理;深刻,有逻辑性。语言要简、准、深。

3. 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最好是自己独立创作,以题目新和能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的要求为佳。每个案例的题数以3-6小题(即3-6个设问角度)为宜。编写问题特别要注意几点:(1)要编出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最重要是深刻认识热点问题的本质;(2)设问要有深度,要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目标;(3)设问角度要尽量与高考命题接轨。这些是编写高质量问题的技术性和规范性的保证。

4.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其实是一个优化过程。撰写时可先说明案例取材于哪里,接着阐明案例的编写意图,案例反映了哪些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样调动和运用,怎样整合和迁移,对重要的知识内容,如相关热点问题分析、重要图像判读、知识纵横迁移和整合等可以作出简要的学法指导,最后说明案例运用的效果如何,运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 李 淳

作者:董明明

第2篇:《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变化

摘 要:1985-2008这24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存在以下变化:年度选编民事案例的数量逐渐增多、案件类型趋向复杂化。在裁判方法上,从突出国家规则强制到注重判决说理;从突出案件裁判类型的代表性、示范性到注重展示法官的裁判方法;从示范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权威理解、严格解释法律规则的基本文义到注重对裁判规则的建构;司法裁判中的知识观由一元发展为多元。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法律职业化、对案例作用的重视、司法裁判由单纯追求政治正确向注重知识正确的转向。合理预期、职业知识而非简单的伦理说教或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应当成为中国司法未来发展的主导逻辑。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法律方法;法律职业化;知识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4.19

一、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变化的意义

从1985年到2008年这24年中,全国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累计已经超过1亿件。(注:由于缺乏官方对部分年份的精确年度统计数据,因此该统计数据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司法公报”中分期公布的数据叠加计算和大致估算的。)在数量庞大的各类案件中,必定存有一些较为典型、独特的案件,也必然有许多蕴含法官司法智慧、凝聚法官高超的办案技巧和裁判方法的司法判决书。在大量的判决书中,也必然会涌现许多认定事实合法、法律解释准确、运用法律方法适当、阐释法理透彻的裁判文书。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创刊于1985年,以下简称《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例,(注:选择考察民事案例而非刑事案例或者行政案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知识关联度的考量。法理学和民法学关系紧密,因为民法在实践法的理念、训练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二,案件数量上的考虑。如果某一类案件数量过少,则不具有系统研究的可能性。而在1985-2008共24年间,《公报》公布的731件案件中,民事案件占了462件。这种数量上的优势有助于充分展示法律方法问题的多样态性。其三,法律方法研究与民事案件裁判方法的关联度更高。法律方法理论中所涉及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漏洞补充、利益衡量、法律论证、法律语言学、法律修辞等具体的法律方法,在民事案件判决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应当是众多裁判案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因为《公报》发布的案例,“是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从众多案件中精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等特点”[1]。“《公报》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局,编发了大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案例,基本上反映这一时期审判工作的风貌”[2]。

如果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例无论在数量类型上、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法律方法的运用上,前后都存在着重大变化。认真解读这些重大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其一,有助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司法实践的进步和变化进行理论总结。《公报》刊出的20余年,恰恰是中国社会、中国法治建设和中国法学研究急剧转型的20余年。这20余年中,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由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型。司法判决也开始从单纯追求政治正确转向追求专业知识正确,人民法院越来越多地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去应对各类新型纠纷。因此,对20余年来中国法院的这些司法实践的变化和进步,进行学理上的概括、分析和回应就是必要的。

其二,有助于对中国法官裁决案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累积的法律知识进行总结,观察法官在处理案件中所需要运用知识的变化。在哲学史上,人们就知识来源的认识有着不小的分歧。(注:即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分歧。从知识谱系上来看,持理性论的学者包括含笛卡尔、莱布尼兹、卢梭、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者、边泌、萨缪尔森、罗尔斯等人,持经验论的学者包括斯密、休谟、洛克、柏克、托克维尔、哈耶克、布坎南等人。)经验主义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并强调认识要通过经验来检验,但唯理主义则认为经验不可靠,只有理性知识才是可靠的[3]。虽然存在着不小分歧,但两种哲学观都有其合理性。而法律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理性,又不是单纯的实践经验,而是实践理性的对象和产物[4]。因为知识本身虽然可以分为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和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但两种知识并不能够完全分离,否则就不是完全的知识,更不可能是有用的和生动的知识。(注:参见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9.当然,按照康德的说法,纯粹哲学指的就是“跟经验无关”、“不由经验总结、概括出来”的意思,总之是和经验相对的。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虽然都来自于感觉经验,但是感觉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知识”,是因为“理性”能够将知识化为普遍性。其纯粹理性指的是,“先天的”、“不从经验来”,由于后面的命题是由前面的命题“推断而来”,因此,不属于经验的共同性,而属于“逻辑的必然性”。但是,即便在康德的哲学中,也不存在所谓绝对纯粹的知识。由于生活日新月异,为了防止纯形式的逻辑推演,康德在逻辑改造中,也把“逻辑的形式”与“经验的内容”结合起来。(参见:叶秀山序“纯粹哲学丛书”[G]//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而在处理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所累积的司法裁判知识,是广大法律职业者“经由不断试错、日益累积而艰难获致的结果,或者说它是经验的总和”[5]。但多年来,这些宝贵的司法经验、智慧和知识还没有得到法学界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对司法裁判知识变化的实证分析。

由于在面对具体案件时,法官不可能像立法者或者法学学者那样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对法律的理解和法学学者在书斋、课堂上形成的对法律的理解就是不完全相同的,由此,法律知识就分为了两种不同的知识:“法官的法律知识”和“法学家(立法者)的法律知识”[6]。法学家的知识属于学理性较强的知识。这与法官追求法律的确定性、一致性,强调知识的共性化要求不完全相符。因为法官们看重的是实践理性,注重将制度知识理性转化为司法实践理性,即将纸面的法律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将抽象的法律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将社会矛盾与冲突转化为技术和程序化的解决方案[7]。而关注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的运用及其变化,可以使理论研究更好地针对“中国问题”,有助于准确把握未来中国司法知识发展的可能走向。

其三,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司法发展的内在脉络和线索,洞察中国司法的可能发展逻辑和走向,为中国司法的未来发展积累经验并探寻出路。换句话说,可以使人们更准确地洞察到“司法职业化”可能是中国司法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通过对《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变化特点的准确揭示,可以部分地回应对中国司法职业化发展道路和路径选择的不当批评。

其四,可以推进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研究。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研究,左卫民、侯猛、时飞、喻中、纪诚等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的关注重点,或者是中外最高法院的制度比较[8],或者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最高人民法院的政治功能(注:相关内容可参见喻中等学者的论述。(喻中论最高人民法院实际承担的政治功能[J]清华法学,第七辑;时飞最高人民法院政治任务的变化——以1950-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中心[J]开放时代,2008:(1)));或者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制度、司法的影响力等法律制度所“溢出”的社会效益问题。(注:参见:侯猛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以司法的影响力切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此外,侯猛在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主要还有: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J]法学,2004:(12);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规制经济[J]法商研究,2004:(6);最高法院大法官因何知名[J]法学,2006:(4);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J]法律科学,2006:(2);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实证分析——依法院内部管理费用为分析视角[J]中外法学,2005:(2);等等。)总体来看,上述研究大多属于法律社会学的考察或者是比较研究,关注的重点都不是司法裁判的过程、方法或者知识问题。纪诚的研究虽然关注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问题,但他选取的角度是具有一定立法意义的“司法解释”而非案例中法官适用法律的方法[9],因而,也难以将其划归为“法律方法论”的研究范畴。而系统关注《公报》案例的变化,有助于将对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研究和关注重点,从政治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考察推进到对于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裁决“知识”的研究中来。

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年度数量与类型变化

1985-2008这24年间,《公报》总计发布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和执行诉讼类案例731件案件(含选登裁判文书129件)。(注:列案例数表涵盖了“案例”和“裁判文书选登”两种分类,括号中的数据为“裁判文书选登”。)其中,刑事类186件,行政诉讼类72件,国家赔偿5件,执行类案件6件,民事类462件。

462件民事类案例的年度数量及类型分布情况如下:

从该列表可以看出,《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年度数量与类型变化表现为:

其一,年度选编民事案件的数量逐渐增多。1985年,《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例只有7件,此后的10余年里,公报每年选编的民事案例数量也大多为几件或者10余件。从1999年起,《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例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数量达到了24件。而2004-2008年,《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件每年都超过了37件,2006年则达到了54件。

《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在于:(1)民事案件总量不断大幅增加。如1985年,全国受理民事案件仅311 200件(其中含经济案件收案226 600件)[10]。1996年(注:因《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没有公布1995年的相关数据,在此以1996年的数据来说明。),全国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已超过了4 600 000件。[11] 2005年,单单是一审审结的民事案件数量就达到了4 373 577件(含知识产权案件13 393件)[12]。而在2003-2007年这5年间,全国法院共受理刑事、民事、行政、申诉、再审、赔偿、执行、减刑和假释案件,合计42 567 012件,平均每年达到了840多万件[13]。在审结的4258.4万件案件中,民事案件57.13%[14]。估算下来,这5年平均每年审理的民事案件数量都超过了478万件;(2)经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新类型案件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如从1995起,《公报》选编“知识产权”类型的案例明显增加,而其他新型案件、疑难案件也不断涌现。而这些新类型的案件,在计划经济特色还很强的20世纪80年代是不可能能出现的。 其二,案件类型趋向复杂化。最初选编的民事案件,主要为“房产纠纷”、“环境污染”、“遗产继承”、“强制执行”、“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人身损害赔偿”、“著作权”、“奖励费纠纷”、“存款被冒领”、“妨害民事调解执行被罚款、拘留”、“隐匿财产”等纠纷。(注:具代表性的案件如分别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1994年卷)第661-690页的26个案例。)这些案例的总体特点是,纠纷的当事人主要是自然人,法人或者社会组织之间的纠纷很少,事实相对简单,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不复杂,大多数案件也不属于“疑难案件”,法院裁决案件只需要“严格服从法律”即可。而后来,尤其是从1999年起,《公报》案例中的当事人,大多变成了法人。从案件类型上看,“著作权”、“商标专用权”、“专利”、“证券交易”、“合同”、“互易”、“计算机信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保证”、“票据”、“股票”、“进出口贸易”、“保险”、“股权转让”、“公益捐赠”、“信用证”、“土地使用权”、“抵押”、 “商品房预售”、“信用担保专利实施许可”、“资产转让”、“破产”、“清算”、“拍卖”等一大批代表着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法律案件成为了《公报》案例和裁判文书选编的主角。

其三,统计名称由混杂走向统一。从列表中可以看出,《公报》公布的民事案例的类型划分前后并不完全一致:(1)自1995年起,海事案件和交通运输案件是一起统计的;(2)对民事案件的统计,最初分为了“民事”、“经济”、“海事”和“知识产权”四类。但是从2000年起,这种分类就被废除了,而包括国际贸易纠纷在内的案件,也被纳入了民事案件的统计范围,名称上则统称为“民事案例”。

在此有必要追问,《民法通则》是1986年发布的,那么在此之前的1985年的民事案件是依据什么法律来审理的?就《公报》公布的民事案例来看,1986年以前审理案件依据的法律主要为:(1)契税制度、《民事诉讼法》(“廖昌颐与廖抡万房产纠纷案”);(2)《环境保护法(试行)》(“深圳市蛇口区环境监测站与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案”);(3)《婚姻法》(“华枝熙等与华宁熙等遗产继承案”、“王贵学等三人与王远德继承案”)。而以“经济案例”名义发布的两个案例,均为合同纠纷(“南京市江浦县工程塑料厂与本厂成型车间承包合同纠纷案”、“何省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泽县支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虽然当时没有合同法,但是,法院还是主要依据纠纷双方此前签订的合同来审理,审理中重点查明的是: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合同是否履行等。在审理中,法院的审查重点放在了签订的合同本身,均认定“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引用民事诉讼法予以判决或者调解。而以“海事案件”名义发布的一件案件,案例中公布的审理依据主要是“我国法律和国际惯例”,从行文来看,法院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试行)》进行了成功的调解。

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形式变化

《公报》近年来选编的民事案例与创立之初选编的民事案例相比较,在形式上出现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篇幅上的变化。1994年以前,《公报》选编的民事案例,多数篇幅很小,字数较少,大多数案例的字数在1 000-3 000字之间。1995年以后,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字数不断增多。而近年来《公报》公布的案例,篇幅明显增大,多数案件的字数达到了5 000字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10 000字。

(二)判决书表达结构上的变化。最初选编的案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姓名;(2)案件基本事实;(3)一、二审法院的观点;(4)判决结果;(5)最高人民法院的经验总结。其中,既缺乏认定事实的证据和认定理由,大多也缺乏法院对于法条选择的理由,判决书也多以“法院审理查明”或者“法院审理认为”来概括表述,甚至还掺杂进了本不属于案件判决本身内容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选编理由。而近年来判决书的表达结构则明显改善,一般包括:(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2)原告的诉讼请求;(3)证据;(4)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意见;(5)举证质证情况;(6)当事人各自的法律主张;(7)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8)法院适用法律的主张(虽然同样表述为“法院认为”,但是其中有着详细的法律关系解析);(9)法院的判决结果。此外,如果有上诉,则分别列明上诉人的上诉理由、证据、被上诉人的答辩意见、证据的质证与认证情况、法院依职权查明的事实、案件主要争议问题、法院认定事实的理由和依据、法律规定、案件中的法律关系和法理、二审或者是再审判决结果等。

(三)署名的变化。1999年以前公布的判决书,均没有公布审判员、陪审员或者书记员的姓名。直到2000年5月份公布的“罗定市林产化工厂、刘显驰与株洲选矿药剂厂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15]中,才首次公布了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的名字。但是,同期公布的4份判决书中,却只有2份署了名。这表明,此时的案例公布在署名的问题上,还没有做到统一。遗憾的是,部分裁判文书不署名的情形,直到2008年还大量存在。不公布审判员的姓名这一现状也许表明,现行的司法制度还不注重突出法官个体对于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的知识贡献。当然,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新类型案件的判决书属于法院产出的“集体作品”,体现的是“大家的力量”和“集体智慧”,不便于把“功劳”归功于某几名法官。(注:《公报》中尚没有见到“陪审员”署名的情形。)

(四)裁判文书中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倾向性意见,从混合到分立。最初公布的案例,没有区分裁判文书内容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倾向性意见,这是《公报》案例编选中的不足。这种情形在1985年最为突出。如在1985年公布的“华枝熙等与华宁熙等遗产继承案”[1]664中载明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总结经验”,就不属于案件裁判本身的内容。类似情形还表现在1985年的刑事、民事等数10件判决书中。这一时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公布的倾向性意见的主要特点是,阐明选编某一案例的理由,肯定法院认定事实的准确或者适用法律的适当,但似乎并不注重确立新的审判规则。从1987年起,《公报》公布的案例中,就不再加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倾向性意见和选编理由了。取消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倾向性意见和选编理由,虽然很好地保持了审判文书的原貌,但是,《公报》案例中蕴含的一般性、普适性规则却得不到有效总结和提炼,下级法院有时则无从考察最高人民法院的基本态度和主张,也不利于审判经验的积累、审判知识的增进、裁判方法的改进。也许是注意到了缺失“倾向性意见和选编理由”难以有效地对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指导,因此,自2004年起,《公报》公布的每一件案件都加入了“裁判摘要”,并且将“裁判摘要”全部放在了“案例”正文之前,成为《公报》案例中的一个独立内容。而这些“裁判摘要”,多数言简意赅,并且注重对普适裁判规则的建构。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倾向性意见(或者总结出来的审判经验),经历了从“有”到“无”,再到“有”的三次变化。

(五)裁判摘要的增加。如前所述,2004年以前公布的案例或裁判文书,大多数没有从建立裁判规则的角度做过明确阐释(1985年的少部分判决可视为例外)。自2004年起,《公报》公布的所有案例均增加了“裁判摘要”。从内容上看,这些裁判摘要已经摆脱了单纯突出政策性、政治性以及临时性作用的特点,转而注重案件裁判中涉及的主要法律语词的解释、法律制度的理解、法律方法的运用、法律关系的辨析以及案件所涉及到的法理的阐释。也就是说,这些裁判摘要的着力点,已经从重点追求“政治正确”、“司法姿态正确”转向了追求“建立具有普适性的裁判规范”了。

四、《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裁判方法的变化

其一,从突出国家规则强制到注重判决说理。最初,《公报》选编的案例具有突出的国家强制性。其表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对严肃执法、严格依法办事的审判活动明确给予高度肯定。如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选编“深圳市蛇口区环境监测站与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案”[1]663 、“华枝熙与华宁熙等遗产继承案”[1]664 、“王贵学等三人与王远德继承案”[1]665、 “王爱英与李保生宅基纠纷强制执行案”[1]666等案件的主要理由是:(1)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可供各级人民法院借鉴;(2)严格执法,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3)强调国家法律对于民间社会规则的绝对优先性。如在“王贵学等三人与王远德继承案”中,就着力强调判决是依据《继承法》进行的,而且明确表明了对农村“无故剥夺随母改嫁的子女继承生父遗产或代位继承的权利”的陋习的否定[1]665;(4)政治上的正确性。如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表彰和赞赏“华枝熙等与华宁熙等遗产继承案”案件的审判,“维护了合法的继承权利,否定了无效的家庭协议,维护了美籍华人……”的诉讼权利[1]664;认为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海事案件,“分清了是非,明确了责任,依法维护了外国当事人的利益”[1]753。

就上述选编的案例来看,法官在适用法律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的创造、独特的贡献,也似乎看不出运用了什么高超的司法智慧。在今天看来,当时的法院不过是很好地贯彻了法律政策,或者是很好地“适用了法律”,严格按照法律做出了判决,等等。但是显而易见,选编这些案例,可以彰显国家对各级法院“严格司法”做法的肯定,最终意在强化国家在法制建设初期,对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功能的重视[16]。而这一做法与1980年代整个国家意图重建“民主与法制”国家的决心是紧密相连的。

虽然如此,但《公报》最初公布的判决书,基本上都没有对判决理由做出说明。而后来的判决书,对于判决理由的阐释则相对充分。1998年是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质量年”,从这一年起,人民法院开始注重提高审判质量,包括法律文书的质量。(注:官方公布的“样板文书”是刑事案件“褚时健等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判决书之前,最高法院加上了“编者按”。在按语中,编者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三,司法公正。另外,还在其中指出裁判文书是“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云南高院这份判决书,从内容到形式一改以往许多判决书‘查明’、‘认为’、‘判决’模式,给人们造成法院判决‘不够讲理’甚至‘不讲理’印象的这种弊端,成为在坚持程序公正的前提下,运用事实和法律充分说理的典范”。而该判决书在事实认定时,“讲明了为什么这样认定和不这样认定的理由和依据”;整个判决书“论点论据严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分析透彻情理法浑然一体,判决的理由和结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制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1999:51-515))近年来,判决书的说理问题逐渐得到人民法院的重视。在判决书中,法院不仅强调国家正式规则的权威性,还注重对事实认定的证据依据、事实认定的理由、法条竞合时的规则选择标准、法律关系的辨析、关键争议的解释、适用法律的逻辑思路、疑难案件情形下的法理论证做出详细的表述。很显然,近年来的司法裁判文书比起以前来说已经非常注重“精细化”地说理了。判决活动对于法官讲事实、摆证据、谈原理、释法理等层层思考活动提出了很高的逻辑推理要求和论证要求。

其二,从突出案件裁判类型的代表性、示范性到注重展示法官的裁判方法。最初在选编案例的时候,人民法院显然重点考虑的是案件类型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基本做法是:(1)一类案件选编一个案例或者几个案例;(2)如果某一个阶段某一类纠纷较多,就选编一个或者数个案件;(3)案例的选编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或者注重案例的示范意义,甚至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政治性。

大致来看,1985-1999这15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中,具有裁判方法意义的案例还非常少。虽然不能说这些案件中完全没有一点裁判方法的运用,但是,要进行法律方法角度的研究,似乎还缺乏批量的典型性案件。这些案例虽然注重对其他案件的良好示范作用,但是,其中很少能够看到法官裁判方法的展现。大约从2000年起,公报选编的案例中,具有较强的法律方法意味的案例开始逐步增多。到了2006、2007年,则显现出法律方法突出的特点。这些案件如果按照法律方法的主题归纳,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7个主题:(1)法律关系认定;(2)法律解释:(3)司法原则的运用;(4)惯例的司法运用;(5)法条竞合与归责;(6)利益衡量;(7)常识、常理在司法中的运用,等等。

其三,从示范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权威理解、严格解释法律规则的基本文义到注重对裁判规则的建构。最初选编的案例,重点强调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律规则的权威性理解。如对什么是“代位继承”、“申诉不停止执行”、“公民的肖像权”、“法人名誉权”、“‘工伤概不负责’的约定违法”、“公民的名誉权”、“作者的署名权”、“严格责任”等一些在今天看起来是一些法学基本理论的问题,在案例中予以重点解释。这些解释的最大特征是,对法律规则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而且解释的最基本方法是“文义解释”,解释的时候很少运用目的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或者其他论理解释方法。总之,最初选编案例的主要特点就是严格“释法”。

但是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新类型案件的不断出现,以及疑难案件的增多,仅仅严格坚守成文法律规则,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适度的造法性司法以及伴随着造法性司法而建构裁判规则就成为了司法的一种必然趋势;(1)造法性司法。如在“李思佳诉西陵人保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中,法院通过对于民事法理的阐释,创立(也许是发现、阐明、揭示和确认)了一个基本的民事规则,即,人身保险合同不适用“损失补偿原则”[17]。在“王德钦诉杨德胜、泸州市汽车二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法院通过扩大解释,阐明了《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的“死者生前抚养的人”,既包括“死者生前实际抚养的人,也包括应当由死者抚养,但因为死亡事故发生,死者尚未抚养的子女”[17]420-423。在“曾意龙与江西金马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纠纷案”[18]和“中国建设银行石林县支行诉杨富斌不当得利纠纷案”中,法院均引证了“惯例”对案件做出了裁决,并且惯例的适用问题成为了裁判的焦点问题[17]377-380。在“马青诉古南都酒店等人参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法院甚至运用了常识、常理,对案件事实做出了认定[17]511-515。而在“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17]452-456中,法官则成功地运用了“利益衡量”的法律方法,对案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判决和说理;(2)开始注重裁判规则的建构。这种情形突出体现在自2004年以来的《公报》案例(或裁判文书)之前的“裁判摘要”上。“裁判摘要”的编写,不仅仅是案例编写形式上的变化,而更多地是一种司法功能上的变化。即,更加注重对于所公布案例蕴含的一般性和普适性规则的挖掘和总结,注重对案例中“疑难”法律概念、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等具体问题做出阐明和解释,注重对案件中蕴含的法理进行揭示,更加注重对后来类似案件的规则“示范”意义、指导作用和司法规则的推广。显然,这一变化与法官的造法性司法活动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其四,司法裁判中的知识观已经由一元发展为多元。司法裁判中法官所要运用的知识主要应当是国家法律“规则”知识。但是由于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居始终存在着张力,因此,法律往往无法迅速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而同时,在民事案件中“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的基本司法准则,又要求法官必须快速地回应民众的社会诉求。在这一背景下,法院调动和运用多种知识对案件作出裁决和说理论证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司法裁判中的知识观就不可避免地由一元发展为了多元,表现为:(1)在裁判的渊源上,不仅尊重国家制定法律的权威,还引入了法律原则、价值判断、社会常理、民间或者是国际惯例、国家政策,甚至是学者的法理,对案件做出裁判;(2)在法律方法的适用上,已经从单一的文义解释发展为了扩大解释、目的解释。在推理方法上也已经由单纯的逻辑推理发展为了多元的法律推理方法,如价值判断、利益衡量、判决说理与法律论证等等;(3)在司法的姿态上,已经由对法律的严格服从转向了适度的司法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多种隐形知识、普通大众的常识、以及金融、高科技、医疗、互联网等非法律或者非法学领域的知识逐渐浸入了司法活动,对裁判过程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前后变化的原因

《公报》选编案例的上述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原因也许很多,但笔者认为以下原因是主要的: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急剧转变

中国社会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化的工商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快速转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正轨,并不断迈向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立法上的反映就是: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法典化。在司法中的反映就是,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案件被诉诸到法院,而法院无论从知识上、心理上、物质条件上是否准备好,都必须要面对上述的快速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诉诸到法院的案件日益复杂化,日益需要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不是简单概括的单个法律规则或者伦理道德去理解和处理这些案件。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选编的案例,大多为普通的继承、伤害、名誉侵权等与公民个人人身或者简单财产关系联系很强的法律纠纷。但是近10年来,《公报》选编的案例,多为股权、合同、担保、票据、金融等一大批代表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案件,如何审理这些案件成为了法院猛然间要面对的新型课题,“五加二、白加黑”(注:即每周工作七天,且白天晚上都要工作。)地埋头苦干,成为了不少法官的常年生活状态。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普通的民事案件已经成为了法院的例行工作,对法院来说,审理这些传统的、常见的案件,已经是轻车熟路。对绝大多数法官来说,审理这些例行案件,基本不会存在知识上的差错。因此,也不需要最高人民法院给出“示范性”的理解了。广大基层法院、中级法院,甚至是高级法院,急需最高人民法院扮演“新型案件”、“疑难案件”等法律“十字路口”“指路灯”的角色。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了229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了900多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超过了9 000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类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与非诉讼法等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19],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在民事、经济法律方面,中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海商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证券法》、《票据法》、《公司法》、《信托法》以及《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物权法》等法律。通过立法,确立了中国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时效制度、所有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亲属和继承制度、诉讼制度等制度,民事法律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三)法律职业化

当代中国的法律职业化最初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却是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为标志和开端的。法律职业化意味着法律职业者应当是:思维的共同体和道德的共同体。当然,法律职业化还意味着法律思维能力的训练,“Thinking like a lawyer”(像律师一样思考问题)成为了现代法律教育追求的目标。法律职业化意味着专门的法律知识体系、独特的思维方式、精致的法律技术、普遍的社会正义感、对法律的尊崇与信仰、法律职业事务的自治等等[20]。而法律专业知识则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关于法律规则的知识,即对于国家法律规则的准确理解与掌握;其二是关于法学理论的积淀,即对于法律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二者不可偏废。职业化的法律职业者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广义上包括:法律的解释与推理技术、法律的论证技术、判决书的说理技术、诉辩交易技术、法律发现技术、漏洞补充技术,以及合法并有效地获取证据的技术、证据的归纳整理和取舍的技术,合同、判决书等法律文书的制作技术等等。

总之,法律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促使最高人民法院在通过案例解释法律、确立新型案件的普适规则、加强对于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指导、总结、交流、传递与分享司法经验等方面,必须加快工作进度。而《公报》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完成上述任务的最好载体。同时,在职业化进程中,中国法学界对于裁判方法的重视,也可能影响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选编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学界的这种职业自治的努力与积极回应,反映在案例选编上,就是加大了能够展示裁判方法的案例的选编比重,至少在客观上看,这一做法显得很“职业”。当然,有学者会说,这也许是一种历史巧合。但这一历史巧合背后暗藏的玄机恰恰说明,“法律职业化”以及与此相适应,法学界对于“裁判方法”的重视,是由必然的、合理的司法发展逻辑决定的而非某种权威给定的。

(四)对案例作用的重视

就案例本身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为:(1)复现裁判规则。即通过案例对于具体法律的适用,可以使得法律规则得以复现,但是,这种复现并不是对国家法律规则的简单照抄照搬,而是结合具体案件的运用对法律的复现。通过这种复现,可以使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更为准确,进而促进司法的统一;(2)解释立法。即案例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动的司法解释;(3)创立法律规则。在某些特定疑难案件中,案例还可能创立规则[21];(4)推动立法,修正、补充、完善制定法。(5)此外,不论对判例作何种定性和认识,司法实务与学理上均已普遍确认判例对推进法治发展、促进法学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与作用[22]。

理论上认为,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会产生出相当数量的类似纠纷。由于先例是先于后来的待决案件发生的,因此,从经验累积的角度来看,记录先例就是必要的。在英美法学中,有关先例的知识就成为保证法官公正裁决的重要因素。因为重视判例,就是注重“知识的累积”,注重“知识的跨越时代转移和累积”[23]。那么,为什么应当注重法律知识的累积?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必须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而“试错”,就必须依据先例进行总结和纠正。这是因为,只有重视知识的累积,才有可能纠正制度的错误。因为有的制度,只有经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人们才有可能发觉其错误[23]。同理,判例制度的引入,也有助于增进司法知识,累积司法智慧[6]99。此外,虽然人们在理论上可以不承认判例法制度,但是,判例在客观上具有引导下级法院正确裁决等重大作用。因此,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了有关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意见[24],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探索、建构和推行中国“判例制度”的开始。而“案例指导制度”的出台,有助于规范案例选编标准,提高案例编写质量。有助于把更具代表性、新颖性、示范性、指导性、一般性等特点的案例通过《公报》展示出来。

(五)司法裁判由单纯追求政治正确向知识正确转向。

能否确立《公报》案例的“案例指导”法律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政治制度架构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在制度层面和理论分歧上纠缠和争吵,而是从总结知识和司法经验的角度来分析,则这些“不是判例法的判例”,对法官、检察官、律师乃至全社会产生的影响就是巨大的。从总结知识和经验的角度去研究《公报》案例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为,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里,法官在以前处理纠纷时所发表的意见,对以后处理同类案件的法律人都具有一定意义;即便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司法先例也可以告诉人们如何对成文法予以最恰当的解释。而反过来,那些没有经历过司法解释的法律则常常因为缺乏司法确认的经历而缺少法律权威[25]。

在我国,尽管现行的法律制度对于案例的定位还非常模糊,甚至可以说,案例制度在当下中国司法体制中的地位还很尴尬,但这并不是说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就无任何作用了。实际上,作为一种司法“产品”,案例是众多中国法官在经年累月的司法历史中创造出来的司法“连续剧”,而《公报》案例,则可堪称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公报》案例中的“知识产品”从其发布之日起,就通过各种方式被当事人、民众、法学院的学生、律师、教授、批评者甚至是法官等群体“消费”了,而且这些案例还是经久耐用的“知识消费品”。但是,广大群体在“消费”这些知识产品的时候,主要并不是因为有某种“案例指导制度”的约束,而更可能是因为,这些案例说得有理、可能给人们带来了新知识或者是思维上的启迪,或者是案例能够给法官提供很好的判案启发或者技巧示范等等。尤其是当法官面临自己较难以克服的裁判困境的时候,在“法官发现抽象的、理性的、貌似完美、周全的制定法无法解决争讼的时候,取道判例和法官自由裁量权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26]。如在大陆法系的德国,只要一个“先前判决与待决案件之间存在关联性”,即法律上的相似性(指相似或者相近的案件,所要适用的法律及法律解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要求,因而具有关联性),则不论该判决是本法院作出的,还是上级法院或其他法院作出的判决,都可以用来作为判例。换句话说,只要某判决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有意义,法官均可以选择其作为裁判的参考[27]。法官运用案例推理的基本思路是:(1)首先寻找两个案件之间的相似性;(2)发现先例中的固有规则;(3)将先例中的规则运用于当下案件[28]。可见,“知识性”、“实用性”而非“案例指导制度”的强制性制度规定,更可能成为了决定案例发挥指导作用的关键。而更多地追求裁判的知识正确则型构了《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变化轨迹。

六、简单的结语

《公报》刊出的20余年,恰恰是中国法治处于快速成长的一个时期。对《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变化这一问题的透视可以看出:

(一)《公报》案例有效地弥补了制定法的不足。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社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制定法的快速增长期。经济社会发生大规模变迁,法律的快速增长本身预示着,制定法本身与社会的法律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不少差距。同时,由于制定法相对稳定性的要求,必然存在大量的社会纠纷缺乏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形。制定法虽然可能看起来是体系化的,但是,制定法毕竟只是立法者书面表达理性的体现,这些理性距离司法实践还存在很大距离,还难真正直接进入到司法实践。而判例,则是法官把抽象的立法理性和案件事实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结合起来作出的裁量结果,属于一种司法理性、实践理性和实用理性。同时,司法实践中遭遇到的不少案例,往往属于新的法律类型。新类型案例的出现,对司法实践部门来说,就遭遇到了新的难题,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如何作出裁决,就成为了法官必须要克服的障碍。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洞察司法实践的新动向,并积极通过公布案例的方式为各级法院判决类似案例做出示范、并有效地弥补制定法的缝隙。且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不少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做出来的。这些案例的公布,为后来的类似案件创立了规则。重要案例补充和丰富了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因为,案例是法律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将抽象、原则的法律条文变成形象、具体的裁判规范的载体,是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具体化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使审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法律,从而达到指导审判实践的目的。但判例并非天生的,也非事先确定的,而是被选择的[27]。这是因为案例的说服力不是建立在强制服从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法律的正确解释、对法理的正确发展、对法律原则的正确发现”[29]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案例“法律正确性”的基础之上,因此,法律职业者就会更容易信服并积极从中汲取对办案有用的规则。

其二,司法裁判中法官所要运用的知识不断变化与更新是决定《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变化的重要因素。《公报》案例是法官达成职业共识的知识体现。那么,案例中蕴含的哪些知识更具有知识示范意义?在笔者看来,《公报》案例中的以下知识,可能更具有司法影响力:(1)裁判摘要。因为它总结和提炼出了司法裁判的一般规则;(2)裁判文书中展示的法官推理过程。包括事实认定、法律解释、推理思路、裁判书的撰写。(3)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4)划定了案例适用边界的法律解释。《公报》案例本身体现出了对法律和法理的解释、丰富和发展[29]。而典型案例被称为“看得见的法典,摸得着的规则”,而从中引申出的重要法律原则和新的判案规则,是法官职业群体的优秀知识的展现。正是因为《公报》案例的中蕴含的新类型知识、新裁判方法知识,及对特定疑难案件的处理方法成为了典型示范性的裁判知识,因此,《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数量才不断增加、类型才不断丰富。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新类型案例的不断增多,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会被刊载在《公报》之中。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由日益更新的职业化的司法裁判知识决定的。

其三,职业知识而非简单的伦理说教或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应当成为中国司法未来发展的主导逻辑。如前所述,社会纠纷的日趋复杂化,迫使法院更多地追求裁判的知识正确,而不仅仅是政治立场和政治姿态的正确。(注:当然,这里讲的知识正确主要指的是,对法律术语的准确解释、认定事实的证据充分、法律选择合理、裁判方法的运用适当等等。)当下的“司法能动”、“司法的人民性”等努力,解决的主要是正确司法的“前提”问题。这些努力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司法公正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因为,市场的利益关系使得传统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道德伦理话语的司法技术知识几乎失效了[30]。在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裁判的正当性,日益需要依赖琐碎、细致的司法话语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5-1994:出版说明.

[2]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1999:出版说明.

[3]张芝梅.美国的法律实用主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6.

[4]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内容摘要.

[5]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17.

[6]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98.

[7]吕忠梅.法眼观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8.

[8]左卫民.最高法院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0]郑天翔.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G].//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5-1994:814-820.

[11]任建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G]//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1999:731-737.

[12]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G].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119-130.

[13]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附件四)[G]//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4):17.

[14]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附件二)[G]//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4):13.

[15]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101.

[16]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6.

[17]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462-466.

[18]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68-169.

[1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统计[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94-105.

[20]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J].中外法学,2001,(3).

[21]董暤.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2.

[22]赵正群.行政判例研究[J].法学研究,2003,(1).

[23]盛洪.法官裁决和公共选择[G]//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2):10.

[25]格伦顿,戈登,奥撒魁.比较法律传统[M].米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55.

[26]郭卫华.“找法”与“造法”——法官适用法律的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70.

[27]最高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德国判例考察情况的报告[J].人民司法,2006,(7).

[28]Robert A. Carp,Ronold StidhamJudicial process in Amercia[M].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earterly Inc:257.

[29]张骐.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6).

[30]苏力.道路通向城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6.

Change of Civil Cases Reported in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Gazette”

YANG Jian-jun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Xi’an 710063, China)

本文责任编辑:张永和

作者:杨建军

第3篇:论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编与使用

[摘 要]案例教学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案例教学中案例选编与使用的适当与否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选编案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体现逻辑性和本土性、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应用案例需要注意以下技巧:案例呈现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讨论分析重在激发学生交流和研讨,总结评价应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剖析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编原则及使用技巧,可以发现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课堂规模等因素是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和使用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

[文献标识码]A

[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项目(2014KG50)其他项目——“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PXM2014_014224_0000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戴东红(1968—),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大纲要求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价和讨论,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论繁杂且抽象,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选编与使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理解的深浅,进而决定案例教学的成败。本文就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编与使用技巧展开探讨,以期提高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的预期目的。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

不是任何事例都可信手拈来当案例使用,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甄选和编写应围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做到深入浅出的同时,遵循如下原则:

(一)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必须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紧密相关,最能反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在众多可选案例里最具代表性,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资本的本质”时,可以选择“不幸的皮尔先生”作为教学案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地理论》中,为了说明资本的属性曾转述过这个真实故事:皮尔先生带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货币及劳动力去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到了物产富饶、极易谋生的澳大利亚,工人都跑光了,皮尔先生连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剩下。究其原因,马克思指出是因为皮尔先生“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这一案例突出反映了资本的增值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属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针对性强调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来选编案例,力求每个案例都能充分地体现教学所对应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得更充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例如,关于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资料非常多,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也很多,但如果选编为政治经济学案例,组织资料时就必须有所取舍。针对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这一知识点,以《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飞”说明速度快可以让石头在水里“漂”起来,而减少库存、加速资本周转也可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这就是被广泛使用的“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的”经典案例。

(二)案例要体现逻辑性和本土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科学,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知识整体,共同构成了学科的知识系统,案例教学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在选编案例特别是综合型案例时,由于案例可能涉及学科的多个知识点,此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间的前后关系,突出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统一清晰的脉络,防止案例的引入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破碎。

由于学生对国外的经济政治环境不了解,分析讨论国外的案例常常难以切中要害。而本土化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因此在选编案例时要更多地使用发生在国内的、身边的案例。例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选用中国的“民工潮”“民工荒”作为案例。通过本土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关心本国的经济发展,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

(三)案例要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

实用性是指案例的选编要贴近现实生活,多引进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案例或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在一起,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时,可以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水果市场的价格变化作为案例;在讲授资本积累理论时,可以选取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企业扩张的例子,使学生理解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区别。

时效性强调的则是案例选编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要凭借自身对经济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尽可能从社会实践中搜集、整理最新的或者第一手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统计数据等,以提升案例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比如,在介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时,可以采用当年最新的“中国大陆财富排行榜”作为案例。对这些经济现象,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直观感性的认识,能够从中获得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乐趣。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正确使用

如果说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基础,那么正确使用教学案例就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关键。

(一)案例呈现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可以通过印发文案材料、教师描述、课件演示甚至模拟表演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产生疑问。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一节课的末尾,以留给学生充裕的课后时间去思考案例、展开分析和交流,为下节课的课堂案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案例呈现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案例。例如采用文字、图表、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案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要精心设问。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案例的深度和涉及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让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难度须适中,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过于艰涩则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讨论分析重在激发学生交流和研讨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案例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内讨论;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展开小组间辩论;还可以让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分析案例,其他组的学生随时提问。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如何通过启发引导、组织调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

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述为主,教师点评为辅。二要营造宽松民主氛围。在师生平等,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予所有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运用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三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让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予以肯定和鼓励,尊重学生的观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四要加强引导。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要善于因势利导,当讨论冷场时,要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当讨论气氛过热时,要会“降温”,以防陷入无谓的争论;当讨论相持不下时,善于化解僵局;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带回正确的轨道。

(三)总结评价应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师最后对案例讨论的总结和评价是对前一个教学环节的概括和提升。教师既要结合案例做出理论上的阐述,指出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又要恰如其分地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既要给出分析案例的思路或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又要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的余地,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而广泛的探索。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了解所学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学会学以致用。

三、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和使用成效的关键

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与使用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课堂规模等因素。

(一)实现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唱“主角”,而教师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为案例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教师对此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就可能在教学案例的选编和使用中出现偏差。

(二)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只有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对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才能甄选和编写出恰当的教学案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才能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案例教学中有效参与;只有具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进程,主导讨论方向。因此,现阶段要努力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案例的选编和使用成效才能得到保证。

(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过程始终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关于案例选编和优化使用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心理感受、给予学生积极评价等方面做出努力。当师生间情感距离逐渐缩小时,学生能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理解、信任和肯定,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四)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局限性制约着案例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学生面对讲台“秧田”式的教室布置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案例讨论,交流互动。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设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其设施摆放和环境布置要与案例教学的场景要求相适应。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案例声像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以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控制大小适中的课堂规模

课堂规模是制约案例教学实施的外在条件。适当的课堂规模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欧美国家长期的案例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案例教学最佳的课堂规模应是25~30人之间,人数过多或者过少教学效果都不好。人数太少,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多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充分交汇,导致案例无法得到充分分析和讨论;人数过多,又会影响到一些已做充分准备但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其发言积极性会因此受到打击。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课堂的质量,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张君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2] 陈前军.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李珍,王伯达,闫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3).

[4] 辛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案例选取原则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5] 高秀艳.经济理论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8).

作者:戴东红

第4篇:学习故事案例选编

编者按: “学习故事”作为新西兰幼儿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近年来在国际幼教界评价颇高,并在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儿园中推广。随着新西兰和中国幼教界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故事”也受到了中国幼教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教育部也多次邀请新西兰专家来中国介绍他们开展“学习故事”的经验。为了让广大幼儿园园长、老师对“学习故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选编了一些幼儿园老师撰写的学习故事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广大幼儿园践行“学习故事”的热情。

照顾小熊

每次你进入游戏馆第一时间到娃娃家里去寻找娃娃,这次你和小米又抱着娃娃开始玩起来。小米说:“娃娃生病了。”于是你到材料处找来一把剪刀开始为娃娃治病。剪刀在你的手上变成了体温计,你为小熊量起了体温。

“小熊好像是生病了,应该是发烧了吧!让我这个医生给她看看吧!”你说。你先把小熊小心的抱起来,细心的用毛巾毯包住她,然后给她贴上了降体温贴。“好好的睡一觉,多喝点温开水,你很快就不会烫的。”于是,你小心翼翼的把小熊放在床上让她睡觉。

大家都这么喜欢小熊啊!筱钰也发现小熊受伤了,筱钰说:“小熊受伤了肯定很痛的,让我们来帮她包扎好,她就不痛了。”于是,你找来了绑带,高兴的、小心的帮小熊包扎了。还有小伙伴帮忙剪绑带,小熊在你们俩的好好照顾下,一定会快快的好起来。

“哎呀!小熊伤得太严重了,脸上都破皮了,要贴一个创可贴。”筱钰说。“哎呦,腿好像也骨折了,快点把他绑好吧,小熊真可怜啊!”

老师的声音:

幼儿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们善于观察生活,并将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在自己的游戏中。故事中的筱钰和小米照顾生病的小熊,使用代替物替它量体温、降温、包扎伤口。这样的体验能够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关爱周围事物的美好情感。作为老师,我们要多提供各类安全的材料,促进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材料的替代性,支持幼儿在模仿游戏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刘瑛)

乐的小司机

下午天气很好,孩子们大都选择了室外游戏,你也不例外。你一会在潮湿的地板上扭动双脚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引得大家模仿,一会给小动物们洗澡忙得不亦乐乎。

没多久,你发现了一辆汽车。你开着车子在操场上奔跑,几次因为车速太快连人带车一起摔倒了,但这些一点也没有影响你继续玩车的兴趣。你玩车的快乐很快感染了同伴,大家都想来上车。你载上了鲁廷昱。“乘客注意了,车子开动了。”“你要到哪个站下?”“哦,到站了,这是鲁廷昱的站。”

我说:“你这样开车,好辛苦哦。”你大声地回答:“我才不辛苦,我爸爸才辛苦。我回去就给我的爸爸捶捶背。”

这时由于车子坏了,有老师提出帮你修修,于是你掀开了车子的引擎盖,仔细地检查车子。回班的时间到了,你开始担心明天的天气,“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我要回去查一下。”

第二天进入游戏馆,你径直走到汽车前,麻利地上了车,又开始了在操场上飞奔。玩具汽车是用麻绳绑的,很多地方已经松掉了,为了不让自己像昨天一样总是摔倒,你得把车身抬得高高地奔跑,这可不容易。

“我觉得你的车子可以进4S店修一下了”,在老师的提醒下,你开始寻找修理车子的材料。你开着车子在游戏馆内转了一圈,最后决定用透明胶来完成修理工作。你得先打开透明胶带,你自言自语道:“我打不开,就要找大人帮忙。”于是你找到了我说:“李老师,你帮我一下好吗?”

你先修理了两个轮子,你仔细地把透明胶粘到了轮子的边缘,接着你开始修理车身,你小心地剪下一段透明胶,轻轻地粘到车身上,发现松了一点,又用小手拍紧。豆大的汗珠从你的额头滑下来,但是你一直坚持贴好了整个车身才抬起头来。

你认为车子修理好了,开着车子出去试车了。试车前还不忘记把剪刀和透明胶放回材料箱。

没开多久,车子第二次进了4S店,这一次是车头的位置坏了,你开始重点修理车头,这一次你花了更长的时间、用了更长的透明胶来处理这个“大伤口”,终于修好了。整整一个下午你一直专注于这辆汽车。

老师的声音: 煜杰,当我看到你在故事中专注的身影时很感动。游戏中你能通过主动向成人寻求帮助、迁移已有经验、探索新方法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得学习与发展,真为你感到高兴!当老师发现你的汽车出现破损的时候,用语言介入的方式鼓励你自我调整、帮助你重新计划并大胆尝试,从而获得故事中这些宝贵的体验和能力。修理这辆汽车的方法很多,让我们一起寻找更多更加合适修理这辆车的材料,这样,以后小汽车坏了,大家修理的方法也会更多更好。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李珞萁)

爬山

亲爱的小熊,今天的户外活动,我惊喜地发现你选择了一个对你来说很有挑战的游戏——爬小山。

你拉着绳子使劲往上爬,爬一点又滑下来,你一定觉得有些吃力是吧,你看着我,知道老师一直关注着你,你什么话也没说,但老师看见你的眼神却很坚定。小熊,你看看爬小山的自己,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很勇敢呢!

你拉着两根绳子,试图走上去,但走到一半就滑了下来。你反复尝试着,爬上去,又掉下来,但是你始终没有放弃。你开始尝试新方法,抓住绳子爬到一半时,你便丢掉绳子双手抓着小山顶,想用这个办法爬上去。你反复尝试着新方法,终于,你爬上了山顶。

需要翻过山顶了,这又是新的挑战,我知道你一定有点紧张,你一如爬山时一样勇敢,你找到了好办法,右臂紧紧夹住山顶,左手紧紧抓住小山边缘,小熊,你看,你成功了,翻过了小山。

你不仅成功地爬上了小山,还成功地翻过了小山,你开心地笑了,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老师的声音: 亲爱的小熊,今天对你来说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你勇敢而坚强地爬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登山运动员,老师相信今后遇到更高的山,你也可以勇敢地爬过去。记住,老师还会像今天一样,陪伴你,为你竖大拇指、为你鼓掌、为你欢呼。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吴晓东,刘静)

第5篇:八字案例选编

◆ 例一,毛公八字为“众人划桨开大船”之象。

乾造: 癸 甲 丁 甲

巳 子 酉 辰

◇ 日主:丁火,占巳帝旺,占酉长生(巳作金看也做火看,酉金为丁火长生也作两看,辰也做两看)。

◇ 地支:巳酉夹丑,暗成金局。

◇ 地支:子辰夹申,暗成水局。

◇ 命局:地有两股势力,金生水,天干为水生木,格局清,故为大格局。

◇ 年干恶神癸水怎样看?一个人免疫能力强就不容易得病。一个八字格局合理,忌神恶神猖獗也没啥,反而起到让我成熟的正面作用。该命局甲木恰应“锻炼中成长,锻炼中壮大”这句经典之言。敌人不强大,我怎么会有大成就?

◇ 用神:行西方、南方运皆为火——这就是说,没有外力能帮助他,一切靠自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 性格:日干丁火,命主礼字当先。

◇ 性格:坐偏财,酉不受制,慷慨大方。

◇ 性格:月干时干甲木为印,主仁主学,结合日干丁火,命主知书达礼。

◇ 性格:透七杀癸水,水主智慧,七杀主胆识。即,智慧 + 胆识。

◇ 性格:我为丁火,故木为老阴,水为少阴,阴旺势且透天干,故断性格像母亲。

◇ 月干时干为甲木正印——帮助我的人很多,象为左膀右臂。

◇ 甲木正印围绕日主且有强水生——自己身边人都有能力,且仁性。

◇ 甲象意为首领、元帅、省长、部长、军区司令员。

◇ 日支酉为偏财,为我所控制的,为鸡的象意。这与中国地图是多么地相像啊。

◇ 早年运行西方,逢长生酉,亦即逢凶不死。

◇ 1921年7月23日为辛酉年乙未月丁亥日,丁为比肩兄弟,亥为天乙贵人,正是这天这些贵人们为毛公铺垫了精彩人生路的开端。

◇ 1930庚午年,杨开慧被杀。是正才庚露出的缘故。

◇ 1934甲戌年,己未大运,红军惨败,损失几十万人,开始长征。是子未相害,戌酉相害,戌辰相冲的缘故。地支格局给冲散了的缘故。

◇ 1938戊寅年,己未大运,影子妻子贺子珍因病离开毛公。是寅冲子辰夹申,那个“申”被冲的缘故。。。

◇ 子辰夹申,申隐藏。申露本应大灾,妙在申出现之后与年支巳又合化成为水,助了水势。

◇ 巳酉夹丑,丑隐藏。丑露本应大灾,妙在丑出现之后与月支子又合化成为土,该命局不怕土透出。

◇ 1949己丑年,地支巳酉丑三合,地支子丑六合,天干甲己五合,天下大融合之象——五十六个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

◇ 命局地支所夹之丑,八卦位东北“艮”。

◇ 命局地支所夹之申,八卦位西南“坤”。

◇ 这两个是无形中的力量,也是潜在要素,重要极了。

◇ “艮坤”相冲,即内中的“丑未”相冲和“寅申”相冲。

◇ 冲,即冲突。

◇ 1950庚寅年,抗美援朝战役,发生地:中国东北辽宁省丹东市边境。即艮地。

◇ 1962壬寅年,对印度实施自卫反击战,发生地:中国西南西藏自治区西南边境。即坤地。

◇ 1965乙巳年,三个羊刃汇聚,破财之象。抗美援越,中国只向越南派遣了后勤、工程、防空炮兵等防御型军队,支援物品无数。即坤地。

◇ 1968戊申年,前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并提出“有限主权论”,随后频繁在珍宝岛制造流血事件,双方不停地交火,1969己酉年中国军队自卫反击赢取胜利。发生地,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虎林县。即艮地。

◇ 可见,解放后毛公在世之时,所有冲突无不发生在“艮坤”两宫。

◇ 可见,批八字抛开八卦象意是不可以的。

◇ 神煞与象关系密切,神煞来自易经八卦,《渊海子平》不放弃神煞是有道理的(关于神煞功能以后有论)。

◇ 年干癸水为七杀不利之神在巽宫巳火上,恰应祖国东南——台湾。

◇ 巳酉丑结盟金局,故台湾当局有某些西方国家支持,丑为小日本。

◇ 地支大象成水,天干癸水生双正印,甲木紧贴生日干,命局中七个字全是日主帮手——众人划桨之象。

◇ 船头前方巳,藏丙为太阳,我不禁想起这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舵手正是命主当仁不让。

◇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个毛泽东”——命主辰时生,巳为早晨的太阳。

◇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心中的太阳”——酉是日干丁火长生,酉金此时做火源看。

◇ 好了,再继续写下去就与诸大师们的分析雷同了。

◇ 事后诸葛,仅以说明问题。

◇ 八字命理学是集“数象理”于一体。

◇ 毛公命理倘若抛开“两仪三正四象五行”单纯论十神,那意境真是太藐小了。

◇ 我再次说:对于大格局,十神只是细节方面的功能作用。

◇ 我再次说:四柱不显示出来的十神同样存在,同样在发挥作用。(心脏跳动发挥作用,肝脾肺肾虽然不跳动却也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人体内有血液轮回,仪器检查不了的神经照样轮回)

◆ 两仪之象:

◇ 此乃阴阳大象。

◇ 地支为阴,天干为阳。

◇ 命局干支为阴,运局干支为阳。

◇ 命宫干支为阴,年柱干支为阳。

◇ 年柱干支为阴,其它三支依次为阴。。。

◇ 读两仪大象是做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说实话,实战意义不明显,可你若轻视这方面就一定不会成为高手。

◇ 读两仪大象目的是要分出来——贵贱,富贫,康厄,寿夭。。。

◇ 读两仪大象还可以看出性格——是慢还是急,是吝啬还是慷慨,是鬼鬼祟祟还是正大光明。。。

◇ 两仪大象是唯物观,是相对论。

◇ 抛砖引玉,敬请参考:

◇ 日主为水,生夏季为水火既济——水性阴喜阳,而木为少阳,故喜东方木大运。

◇ 日主为火,生冬季为水火既济——火性阳喜阴,而金为少阴,故喜西方金大运。

◆ 例二,《神峰通考》朱廷生尚书贵命。

丙 戊 辛 壬

戌 戌 未 辰

◇ 该例就是病药说,一病一治。

◇ 日干辛金,临两处冠带,地支虽冲亦有气。

◇ 命局独土旺势,土为病,用神非木不可。

◇ 简单是美,该例无须多言。

◆ 三正之象:

◇ 天地人——干为天,支为地,地支藏干为人或事物。

◇ 谈一下地支,走出误区,这对类象十二万分地关键!

◇ 不要一看到“寅”就是木,它叫“少阳”,它是甲的化身,它是丙的故乡,它是戊的故土,它是艮宫的一员,它是东方的一个代表。。。不要一看到“卯”就是木,它叫“少阳”,它是震宫的唯一代表,它是东方的一员,它是需要帮助的代名词,它是善良的妻子,它既是嫩弱的象征,它又有激动者的秉性。。。不要一看到“未”就是土,它叫“老阳”,它是终结者,它是仁礼文明丧失的地方,它是阳的坟墓,它是阴的开始,它是坤宫之主,它是庚金的故乡,没有未土就不会有申金。。。

◇ 十二地支,虽然藏干藏五行,但他决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五行、某一个十神的定义。比方说,爸爸只在家庭中是爸爸,爸爸出门在外,爸爸为商可能是老板,爸爸从政可能是市长,爸爸犯错误可能是囚犯,尔的爸爸可能还是他的爸爸。。。哈哈,例子不雅,原谅啊!

◆ 四象:

◇ 东方木为少阳,南方火为老阳,西方金为少阴,北方水为老阴——此乃大自然现象规律。

◇ 命主行大运,就在这四象当中轮回。

◇ 不重复了,请参考《我谈中华易理》之四象篇。

◆ 八卦之象:

◇ 年柱干支 = 兑乾。

◇ 月柱干支 = 离坎。

◇ 日柱干支 = 艮坤。

◇ 时柱干支 = 震巽。

◇ 我期待,将来有人发明出来新的预测方法——将年月日时四柱直接置入八卦中进行读象。

◆ 五行之象:

◇ 木生火之象——人秀气。古语有木火通明、赤青父子等。

◇ 火生土之象——人恶毒。火土相资。

◇ 土生金之象——人忠实。

◇ 金生水之象——人聪明。

◇ 水生木之象——人清奇。

◇ 木克土之象——人智慧。

◇ 土克水之象——人规矩。

◇ 水火即济象——人通达。

◇ 火克金之象——人刚毅。

◇ 金克木之象——人刚正。 ◇ 土多火少之人,土即灰烬。象意是,一堆木材马上就要燃烧结束了,火光已转暗了,断该命主性格不洒脱,为人处事畏手畏脚,难登大雅之堂,难成大事。

◇ 地支水旺,木火通明之人,象意是:内里聪明,为人处事外表大方,敞亮,喜欢照顾别人,不自私,几乎不会暗地里害人。命主日干如是水,就怕见天干七杀,逢月德可解.

第6篇:·事故案例选编1·

某氮肥厂检修锅炉后烟箱

——3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人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某氮肥厂锅炉车间检修3#锅炉,在锅炉系统进行涨管工作,当时2人一组间隔30分钟轮换工作。于3时左右下组1人准备进入替换时,发现上一组在锅炉内工作的工人均倒下,便呼救将2人向外拉,几分钟后拉人的人也昏倒摔下,车间操作人员发现后积极抢救,造成1人死亡,2人中毒。

二、事故原因分析

锅炉用回收的再生气助燃,停炉检修未将气体来源管堵死,阀门内漏大量一氧化碳、硫化氢至炉内所致。

三、同类事故防范措施

该厂事故后全部拆除去锅炉的废气管道,并决定今后进入设备内工作必须办理“进入容器作业许可证”采用隔绝、置换、分析合格、专人监护等措施。

·事故案例选编2·

某化肥厂清理洗气塔

——7人煤气中毒死亡3人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某化肥厂停产大修的第二天,6日停车时已用惰性气体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了置换,之后,造气工段打开了洗气塔的人孔,松开了大盖螺栓,但是没有打开造气炉口。7日上午,造气工段大修负责人李×带领部分人员清理洗气塔瓷环,检修前没有详细地检查,认为系统已置换,产生了麻痹思想,致使陈×进塔后煤气中毒。在抢救过程中,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下去救人,结果造成事故的继续扩大,致使3人死亡,4人中毒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未按单项工程管理。

2.未按“进入容器许可证制度”管理。 3.盲目抢救,事故扩大。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1.系统大检修,项目尽量划少单项工程为管理对象,防止有毒有害物料串通致害。

2.坚决执行“进入容器许可证制度”管理。

3.检修时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并对需修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事故案例选编

3违章操作

手指被截

事故经过:

1984年11月24日,上零点班,职工陈某任务是操作16#、17#压片机,早晨6:50左右,他开始清理压片机,当他清理到齿轮罩时,他拿下无固定螺丝的齿轮罩,未停机,用戴手套的右手使用毛刷去掏两个转动齿轮下面的粉料,此时他所在的方位是齿轮前进的方向,6:55分左右,他因手中的毛刷被齿轮带入而将右手带入齿轮,随即用左手停机,由班组同事盘车倒转将手从齿轮中退出,经医院抢救,截除右手拇指一节,食指二节。

事故主要原因:

1、违反了清理转动设备时,必须先停机的规定;

2、违反了操作、清理压片机时不得戴手套的规定;

3、违反了设备转动过程中,防护罩不得随意拆除的规定;

4、防护罩未进行必要的固定,造成陈可以随意拆除也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组织职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2、根据厂有关事故的处理规定,给予所在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

4上班聊天

造成事故

事故经过:1984年1月3日,原一车间成品丙组第一个三班23时左右,葛某在造粒岗位完成生产任务后,一边与人闲谈聊天,一边清理造粒机,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注意到造粒机仍在运转,右手碰到正在运转的造粒机的滚筒,并被滚筒挤压造成右手中指骨折。

事故主要原因:

1、工作时思想不集中,安全意识淡漠;

2、违反了清理转动设备时,必须先停机的规定。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根据厂有关规定,给予所在的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

5违规操作 酿成事故

事故经过:

1989年5月26日上午9时许,姚某在用大桶吊装物料时,用三角皮带做吊绳,在大桶吊至1.5米高度时,三角皮带断裂,大桶坠落,砸在姚某扶着拖车的右手上,造成右手拇指前端两节断离,送医院接指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接处坏死,截除拇指前两节。

事故主要原因:

1、 违反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中,吊物下方不得站人的规定;

2、在吊装之前,没有按照规定对吊绳进行检查,使用皮带有缺陷。 事故处理情况:

1、 在全厂范围内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根据厂有关规定,给予所在的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6

忽略安全 造成事故

事故经过:

1992年2月26日20时40分左右,原五车间压片岗位班长李某启动了3号压片机查找断冲钉(当时该压片机喂料盘和刮灰板已被别人拆下),由于压片机在运转,看不清,使用毛刷清理,但仍然看不清,于是又用戴着手套的左手触摸查找,就在摸到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冲模里的断冲钉的一瞬间,高出操作台和冲模的断冲钉钩住了他的左手套,转动的压片机把左手拖上冲杆向下冲的位置,致使上冲钉打中其左手,李拼命地拽出左手,送医院后经手术切除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两节。

事故主要原因:

李某在清理压片机的过程中,违反《压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清理压片机严禁戴手套工作”和“严禁开机进行清理”的两条规定。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2、给予全厂通报批评,伤愈复工时重新接受安全教育。

3、根据厂有关规定,给予所在的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7

操作不当

又出工伤

事故经过:

1993年12月6日二班,原四车间值班乙组工长李某、副工长陈某承担化碱工作,由于女同志体力有限,请卸碱包的农民工帮忙码碱包,因嫌一根吊绳太慢,又找来一根旧麻绳,倒换着吊、堆。10时15分左右,在第二次起吊8包碱(400Kg)过程中,当吊离地面1.7米高度时,使用的旧麻绳断掉,碱包砸到正在下方码包的陈身上,致其腰椎第一节压缩性骨折,左腿腓骨下端1/3处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试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主要原因:

陈某在碱包起吊过程中站在吊物下方码包,违反了吊车起吊重物后,人必须站在离重物1米以外的规定,且随意找来一根旧麻绳起吊重物,违反了起重绳具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的制度。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2、违章操作是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予以通报批评。

3、根据厂有关规定,给予所在的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8

协调不好

造成事故 事故经过:

1993年3月29日,刘某所在班组接到车间处理部分产品过筛的任务,因该产品系小颗粒,需到原六车间使用振动筛,13时左右,刘某和另外一位职工用铲车运送小颗粒产品去原六车间,刘某在前引导车辆,行至车间厂房大门时,发现门内通道被两只空桶挡住,刘某便去移开空桶让路,当他移动第二只桶时,右足后跟被铲车撞到了,送医院治疗,缝8针。

事故主要原因:

1、刘某与另一位职工未配合好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2、车间大桶随意摆放,堵塞通道,是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2、给予全厂通报批评,伤愈复工时重新接受安全教育。

3、根据厂有关规定,给予所在的车间、班组及个人相应的处罚。

事故案例选编9

违章操作 引发事故

事故经过:

1993年9月14日,二车间操作工杨某某在02三楼双辊破碎岗位机成品过程中,发现振荡下料器溜槽下料缓慢,经查是溜槽右边挂钩没有挂,振荡器几乎不起振荡作用,在未停机情况下,杨拿一根1.5米长、直径1吋的钢管撬溜槽底部想把挂钩挂上,由于用力过猛,钢管一端捅进了运转的皮带轮,瞬间钢管反弹击中杨的右背,造成其右背3~9肋骨骨折(发生事故时岗位另一位女工正在吊装口吊料。

事故主要原因:

1、杨某在未停机的情况下处理设备故障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车间、班组安全检查不到位,班组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设备存在故障,是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处理情况:

1、在全厂范围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2、杨某违章操作,是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予以全厂通报批评,伤愈返岗后重新进行安全教育。

3、车间在安全管理上存有漏洞,对相关领导给予通报批评。

第7篇:学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选编

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马路“杀手”„„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有人做过统计,光是由于校园内的安全事故而伤亡的学生,全国每天至少“减少一个教学班”!学近几年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全国校园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由卫生部牵头的2004年到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4岁及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十万分之23.23。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14岁以下的人口数为2.65亿,据此推算,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大约为6万人。

2007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做到学校安全“警钟常鸣,长抓不懈”。我收集整理部分学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绍给大家,该选编分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等四个部分,共编入了14个案例。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认真阅读本案例,认真思考,吸取教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身体力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第一篇

交通安全

仅以上海为例,据统计,2009年上海市共发生学生交通事故150起,比上年上升27起,因交通事故死亡16人,比去年上升11人。其主要原因为水泥搅拌车、土方车、卡车、大巴等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家长用电瓶车、助动车违章带孩子等。学生受伤害导致骨折伤害数上升。据统计,伤害事故中轻微伤和轻伤占96%,其中导致骨折的占54%,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

〖案例1〗无证驾驶酿车祸

2006年月 10月1日,某县职技校学生李飞(男、17岁)和其弟东冶中学学生李某飞(男、15岁)无证骑乘一辆无牌五羊125型二轮摩托车行至城镇李会腰路段时与一辆大货车相撞,致二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2008年11月7日凌晨,重庆市奉节县一无牌无证客货两用车在私自运送27名学生返校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辆翻坠下高坡,造成奉节县吐祥中学、龙泉中学共5名学生死亡,3名重伤。

提示:案例中的李飞两兄弟的惨祸是由于自身违反了“年满18岁取得驾驶证方可在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规定而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对交通法规宣传认识,使每人学法、知法、守法,尽可能地避免车祸的发生。

〖案例2〗横穿马路惨遇车祸

2007年1 0月2 3日1 3时许,通州区某乡马场村村小学生郎某(女,10岁),在通州区通香公路杜柳棵路口迤东由北向南横穿道路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香河县淑胡镇庄子村村民张某(男,44岁)驾驶的旅行车撞伤,郎某经医院抡救无效死亡。

提示:横穿道路惨遇车祸令人痛心,事故案例提醒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安全出行。

〖案例3〗人货混装酿惨祸

2008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镇源人罗某驾驶农友农用拖拉机从砖厂拉砖到阳光新城工地,车上乘坐其妻子、儿子和女儿三人。拖拉机驶至机场专用道K3+400m处时,车辆向右驶出路面侧翻于路边,造成其妻子及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当场死亡,拖拉机受损的特大死亡事故。

提示:乘坐拖拉机、低速载货车辆极易发生车祸。特别是农村学生,在返校和回家时要“乘安全车,安全乘车”。

〖案例4〗司机大意花朵遭殃

2006年7月安徽某县一名3岁幼儿,因为在高温下被司机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6小时导致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案例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吸引到幼儿园、小学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上。2009年 11月14日6时许,山西长治黎城县白龙汽车运输公司驾驶人李孝波,驾驶晋D13513号大货车,行至沁源县境内222省道118公里加206米处,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冲入正在公路上出早操的沁源二中学生队伍中,造成21人死亡,其中学生20人、教师1人,18人受伤。

提示:校车司机一时疏忽大意,致使一个幼小的生命还未来得及享受多彩的生活就过早地夭折。痛定思痛,要加强对校车司机的教育和管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5〗司机酒后驾驶超载校车

2009年2月17日,广东东莞交警支队民警在樟木头镇赵林路口查获一辆粤SV2966号中型客车,司机在接受检查时躲躲闪闪。凭着职业敏感,民警觉得该司机肯定有问题,于是要求司机出示证件,司机打开窗户出示证件时,民警闻到一股酒气,当即要求司机下车接受酒精测试。经检查,该中型客车为某学校接送学生的车辆,核载19人,实载38人,超载100%,且司机思某属酒后驾驶。民警对司机依法作出严厉处罚,同时责令司机联系该校有关人员前来处理及派出车辆转运学生。

提示:超载和酒后驾车都是交通法规明令禁止的。 第二篇

消防安全 〖案例1〗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克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部分中小学生、教师、工作人员、验收团成员及当地领导共796人到馆内参加活动。16时20分左右,由于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一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共死亡325人,其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130人。

提示:经公安、消防、劳动等有关部门共同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8”特大火灾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克拉玛依友谊馆人员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严重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对剧厅管理上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法规,不重视公共场所安全消防工作,汇报演出活动的组织者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的。

当地教育局、学校和剧院负责人均受到严厉地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回顾此案例,克拉玛依特大火灾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当时触目惊心的惨境仍然令人心悸。从火灾的起因,火灾现场的应急疏散,平时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和火灾逃生演练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吸取教训的地方。

〖案例2〗小小火柴头引然大火

1994年12月31日吉林某学校教学楼一学生在室内吸烟,将用后未熄灭的火柴棒,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掉进地板的窟窿里,引燃地板下的可燃物酿成火灾。火灾烧毁教室19 间、语音室 1 间、阶梯教室 1 间,过火面积 955 平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提示:一个不良习惯,一点小小的疏忽,却酿成一场大祸。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多么重要。

〖案例3〗蜡烛引起的火灾

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学生侯某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瞌睡之际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提示:晚上点蜡烛照明的情况,在农村学校时有发生,未酿成火灾纯属幸运。各学校杜绝熄灯后点火的情况出现,防患于未然。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校园内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电气线路老化、人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所致,校园内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甚至危急生命,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和校园各项秩序。防范校园火灾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吸取其他学校火灾事故教训,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时刻敲醒消防安全的警钟,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制度,认真整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只有做到警钟常鸣,才能确保校园长治久安。

第三篇

食品卫生安全

〖案例1〗学生好奇误食桐子果伤生

2003年3月13日,思茅区某镇村小学的部分学生,晚饭后在学校操场边玩耍,有学生来到桐子果树下,捡到落在地面的桐子果,剥开后吃果仁,先后有47名学生捡吃了桐子果,数量3至10粒不等,晚上9点左右,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经老师询问,有同学说是吃了地上捡的桐子果,随后凡吃了桐子果的同学纷纷出现相同的症状。后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误食桐子果所导致的中毒事件,共导致47人中毒,无死亡。

提示:桐子属有毒物,果仁如花生般大小,误食多因小孩好奇心及缺少食品安全知识所致。误食中毒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严重者循环衰弱,少尿危及生命。

此起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理,以及缺少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所致,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其不要随意采摘和捡拾不知道其属性的野果食用。

〖案例2〗学生食用变质米干中毒

2001年10月10日,思茅区某镇村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米干,导致53人发生中毒的事件。经调查,学校食堂所供应的米干是10月9日下午2:00左右从米干厂购买,然后放置于班车行李架上托运,班车几经停留,直至9日晚上才送到学校食堂,食堂工作人员收到米干后,在室内常温下放置,到10月10日供应早点时,距米干出厂已经17个小时,炊事员在抓米干时发现有粘黏、馊味,已明显变质,但未引起注意,只将米干在开水里烫了一下就加入肉汤、佐料供学生食用,最终导致了食物中毒事故。

〖案例3〗学生食用皮蛋中毒

2008年9月14日,普洱市技工学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查明,这是一起食用凉拌皮蛋而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有25名学生发病,中毒学生均食用过学校食堂加工销售的凉拌皮蛋,中毒学生经医院及时救治,治疗痊愈,无死亡。

2008年,广东恩平市沙湖镇一所小学部分学生在学校吃早餐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至当日中午先后有70人住院接受治疗观察,院方表示其中有19人出现中毒症状,另外数十人主要基于心理影响要求住院。

第四篇

人身安全

〖案例1〗学生恐慌酿踩踏事故

2006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下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学生恐慌,大家争相往楼下奔跑,部分学生被挤倒,被后面涌上来的学生踩踏,造成10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2008年10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提示:惨痛教训提醒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生文明礼让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做好应急疏散预案,确保疏散通道安全、有序、畅通,预防踩踏事故的发展。

〖案例2〗学生被教师赶出教室后游泳身亡

某小学在2002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五年级学生庞某在下午第二节音乐课时,多次调皮捣蛋,违反纪律,经老师批评教育拒不悔改,被老师赶出课室。庞某孤单在外,很无聊,下课后,找到五年级另外一个同学梁某,说第七节课不上了,去河里游泳。梁某书包也不拿了,真的随庞某爬出围墙,来到河边。几个猛子扎下去之后,梁某发现庞某不见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来来回回走了几回,没找着,就急急忙忙回家去了。到了晚上,庞某的妈妈见下午儿子放学后一直没踪影,赶紧打电话给学校,学校说不在。最后找回梁某查清真相,学校和家长才知道不好了,立即动员学生、家长、老师一起去找,直到第二天,才在下游几里的地方找到庞某尸体。

〖案例3〗铁饼伤人

2003年5月13日下午第八节课,某校体育教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铁饼训练,一名学生将铁饼投掷完后,学生王某正要用投掷的方式进行回饼,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开始纷纷向校外走去。体育老师发现王某要投回来刚要制止,但为时已晚,铁饼向在校园甬路上的行走学生们飞去,砸在了三年二班学生张某的头部,致使其头部受伤。校长和班主任闻讯后,和体育老师迅速将张某送往阿城市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家长,经诊断其为颅脑损伤,右额额部硬膜外出血。

交通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伴我行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现在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于非命的人太多了,难道他们不是死的太冤枉了吗? 我曾经就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在方塔街上散步。突然,一辆车“唰”地一下擦肩而过,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不听劝告,继续骑他的“飞车”,脸上不时露出得意而急促的神情。我想:这个男孩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要不然他怎么会骑得那么快呢?但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和妈妈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看见许多人围在路中央,我们就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啊”我不禁惊叫起来。这不是刚才骑“飞车”的那个男孩吗,他怎么被车撞了?我听见旁观者议论纷纷,“唉!这孩子这可怜啊!刚才不小心撞上了一辆大卡车,连人带车一起飞了出去。”“如果这个孩子车骑得慢一点,如果那个开车的开慢一点,如果„„”

可是,再多的“如果”也不能使这朵已经完全凋谢的蓓蕾重新开放。这个男孩的父母不知为这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让父母悲痛万分„„ 现在城市交通繁忙了,像这种悲惨的交通事故在国内多如繁星,因为我国交通事故死伤率居世界第一。所以,无论交警在不在场,我们都要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例如: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未满12岁的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能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 让我们把“交通安全”这四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

珍惜生命 安全出行

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第8篇:加油站管理案例选编

人 力 资 源 部

- 11

26 26 27 28 29 30

31 32

32 33 34 35 36 36 37 37

9、 押油员安全意识淡薄



38

10、 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

39 第五章 加油站设备管理

1、 牌匾被刮之后



39

2、 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

40 第六章 保安处理问题的准确性

1、 保安不应野蛮处理问题



2、 保安不能随便打人



3、 保安好样的

 第七章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1、 一场有预谋的破坏



2、 司机打人怎么办



3、 工作要认真负责



4、 处理问题要头脑灵活



5、 救助及时,转危为安

 第八章 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

1、 捡包事件



2、 服务禁区



3、 拾金不昧,高尚情操



4、 加油员没有错



5、 一封表扬信

 第九章 加油站日常管理

1、 提高警惕



- 3

56 57 57 58 58 59

59 59 60 60 61 62 62

63 64 64

10 11 1

24、 加强协作精神



65

5、 擅自签字,造成损失



65 第一章

加油站站长如何做好工作

坏事变好事

案例情景:

2000年夏日的一天傍晚,长春黄河路跑线的司机王某来到伊通河站加油加油。在加油的过程中因为骂人和站里的加油员打了起来。站长马仁波听到吵骂声,赶紧到外面制止了事态的发展,把王某拉到屋里,以免影响正常工作。进屋后,王某不承认自己有错,经过马站长对事态的分析:王某先骂人,加油员只争辩一句,王某就动手打人,应该说责任全在王某。冷静后的王某终于承认错误。这时110的警察赶到了(站内员工在打架的第一时间就报了警),警察进屋后问是谁在加油站闹事,要带走处理,当时王某的脸就白了,马站长赶紧对警察说:“那个人已经走了,非常感谢你们能迅速出警,站里的人也没怎么样,这事就算了。”警察走后王某非常感动,说了几声谢谢,开车走了。从此以后,王某不但天天来站里加油,而且把其他的跑线车,还有朋友的车,邻居的车带到站里加油,对加油员和收款员的态度也十分友好,为加油站带来了声誉和效益。

案例分析:

(1) 司机骂了加油员,加油员顶了一句,致使司机动手打了加油员,司机负有主要责任。

(2) 加油员委屈服务做的不够,顶撞司机使矛盾尖锐化,导致司机动手打人,促使事态扩大,加油员也负有一定责任。

(3) 马仁波处理该问题时讲究策略,讲究方法,使司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又在特殊的情况下保护了司机,使这个司机成为忠实客户。 (4) 站内及时报警,对处理这个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5) 由于矛盾处理得当,使坏事变好事,使冤家成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讲策略,讲技巧。

正确处理方法:

(1) 首先要求我们的加油员加强委屈服务的能力,使员工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避免跟顾客发生争执。

- 0从领导安排,不能因为个人意愿没有满足而消极抵制或各行其是。 (4) 各单位领导要注意工作方法,当发生矛盾时,要公正客观的分析解决,不能感情用事,简单粗暴,更不允许动手打人。

细微之处做服务

案例情景:

市内加油站有许多客存单位或常来的司机,加油习惯通常为加满或跳枪。加油员每次都询问司机加多少,时间一长,司机师傅感到厌烦了,就对加油员说:“我天天都来加跳枪,你不知道吗?天天 都问我。”这种情况很普遍。其实加油站每天来加油的车那末多,加油员不可能都记住哪辆车是加满哪辆车是跳枪。为此,站长王兴伟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不干胶贴纸写上“跳”或“满”字,对习惯加满的司机在他的油箱盖内侧贴上“满”字,对习惯跳枪的司机在它的油箱盖内侧贴上“跳”字,加油时一打开油箱盖就知道司机师傅是要加满还是要跳枪,不再多问。给顾客的印象是很熟悉他们的习惯。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广大司机朋友对此都很满意。

案例分析:

(1) 这些常来的顾客,每次都是加满或跳枪,加油员的每次询问必然会引起司机的反感,这是个服务障碍。

(2) 这个问题解决后,给司机的感觉就是我们了解他,加深了感情,拉近了司机与油站之间的距离,为我们的开展销售工作奠定了基础。 (3) 这个服务障碍解决后,提高了加油站的工作效率。

(4) 基层站长必须深入一线,否则就不会发现这些微小的服务障碍。

经验之谈:

(1) 领导深入基层是发现服务障碍和解决服务障碍的关键。

(2) 解决的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服务障碍,但它加深了我们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司机与油站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稳定顾客群,有利于销售。 (3) 我们的服务水平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服务障碍中得到提高的。每提高一步,竞争实力就比对手强一些。我们要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服务逐步趋于完善。

- 2案例分析:

(1)代理站长史立峰没有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工作分配不当,车来加油没有人接待,造成较坏影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

(2)四平服务区是吉林省与辽宁省的交界处,是吉林省的窗口,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吉林省的精神面貌,也代表着众诚公司的形象,所以四平服务区一定要特别注意提高各项服务的质量。

正确处理方法:

(1) 公司员工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公司所提倡的顾客导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四平服务区是我省,我公司在高速公路上一个重要服务窗口,代表着全省和全公司的服务水准,我们必须对此有高度认识。

(3) 做好顾客导向服务是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加油站要认真按照《众诚公司加油站服务标准》进行服务,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位顾客都满意离去。 (4) 站长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分清主次,在保证正常销售和服务的前提下,再安排其他工作。加油站的管理者都要从此事中吸取教训。

服务期间看电视

案例情景:

长服南站有一个加油员,平时特别能干,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服务工作非常到位,在服务之余主动打扫卫生,多次被评一级。可是有一次,一辆快客来加油,司机和大家都很熟,当时车上正在放枪战录象片,他刷车时边看边刷,司机说你看吧我自己刷。这种情况被前来查岗的公司领导看到,告诉了王站长。王站长一听特别生气,当时什么都没想,当着司机和加油员的面,给他一顿批评,从此他工作无精打采。王站长感觉不对劲,找他谈话,他差点哭了,跟王站长说:“你早点跟我谈就好了,我都不想干了,我总觉得你对我那么信任,我却给站里惹了事,我以为你对我有看法。那我怎么干都没用了。”王站长及时地开导他,使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又像从前一样干起工作。

案例分析:

(1) 加油员在服务期间进入车内看电视违反了服务规定。

(2) 王站长在处理此事时,方法简单,使加油员在顾客和员工的面前受到批评,

- 4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 与广大客户沟通,加强自我宣传,使广大客户对我公司及其服务情况有所了解,是一项重要的销售策略。

(3) 员工的热情服务留住了顾客,说的好同时必须做得好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

以情育人

案例情景:

长服南站有一名加油员,家境比较贫寒,家庭背景也比较复杂,家里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在父亲去逝后,家里欠了许多外债。他平时工作表现一贯认真负责,很能干。突然有一天他消沉了,思想不集中,还差点跑了一个车。王晓刚站长发现后就找他谈话,他哭着跟王站长说,他那个哥哥犯了法,被判了刑,母亲也上火有病了,他想回家看看,但没有路费。王站长听后,先劝了他一会儿,又借给他路费让他回家。他回来后,恢复的特别快,干活比以前更加卖力。

案例分析:

(1) 王站长对站内员工的情况比较了解,观察的比较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2) 王站长作为基层领导,能够及时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3) 当站内员工有困难时,王站长能够尽力给予帮助,关心员工的冷暖,稳定了员工队伍。

经验之谈:

(1) 对员工的关心非常必要,站长对站内员工的关心与否往往能决定一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

(2) 每个站长都要学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站长要以身作则

案例分析:

某站长要调到另外一个加油站工作,在交接过程中,发现他欠了商品营业室许多钱。据员工们反映,他是站长,平时买东西却总是赊账,虽然每次都是矿泉水让员工们很为难。赊账给他违反财务制度,不赊给他,又怕他打击报复,

- 6了一个子午线轮胎和一个普通轮胎,当李师傅来取的时候,高金龙收取了保管费20元,据为己有。

3、2002年8月中旬有一辆拉钢管的挂车到长服南站加了370元的油,没交油款就跑了,加油员发现后,由高金龙、孟凡禹、赵博、张平四人和司机刘明洋用公司吉AF9297去追,追到米沙子收费口截住该车,要回油款,并多向师傅要了130元出车费,这130元钱除给刘明洋买烟和饮料用30元,剩下的高金龙据为已有。

4、还有一次赵博等加油员追跑车,除油款外多要100元钱,赵博给司机买了两盒烟,把剩余的80多元钱交给高金龙,高金龙据为己有。

二、截留公款

1、2002年9月份有共长短款180元(其中有45元是司机买机油付完钱忘记拿机油),上交公司100元,剩了80元钱由高金龙据为己有。

2、高金龙在任代理站长期间经常卖一些纸壳、废铁,共约20多次,每次大约卖8元,大约160多元;另外卖废加油枪3次,共卖了16把枪,约90多元;孟凡禹拣到铁甲片卖了56元(有30多元还孟凡禹欠便利店的账),剩下20多元钱高金龙据为己有,卖废品的钱共计360多元。

3、2002年10月初有一个大货车把加油站牌匾刮坏了,罚款200元,高金龙没有上交公司。(在未经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用来抵国庆节排练费用152元,剩余48元据为已有。)

三、私开服务项目,收取报酬

1、2002年12月2日高金龙私自为长铃集团冯继英存摩托车从中收取报酬200元,据为己有,并给开了300元的柴油发票。

2、2003年1月27日一名货主将12件塑料芯轴存在长服南站,高金龙收取保管费50元,据为己有。

四、违反劳动纪律

1、2003年2月1日晚间高金龙、赵春明、王国伟、姜建文在115寝室打麻将,进行赌博活动。

- 8 高金龙在担任代理站长期间共占用公款9件,约908元,除部分用于站内买物品,其余据为己有,约710元。

案例分析:

(1)高金龙严重违反了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纪律和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损公肥私,给公司造成了极坏影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扰乱了公司正常工作秩序。

(2)部分加油员、保安聚众赌博,在公共场所放映观看黄色录像,严重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和公司的规章制度,情节极其恶劣。

经验之谈:

(1) 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他的破坏力将比普通员工大10倍甚至100倍。希望每一位领导干部能对此引起重视,并时刻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语警示自己。 (2) 希望公司全体干部及员工能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管理干部更应加强自律,奉公守法,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基层员工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努力工作,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第二章

加油站如何做好服务

顾客就是上帝

案例情景:

2002年8月25日6点30分,正是白云站的加油高峰期,站里停满了等待加油的车辆。一辆微型车进站加油,司机看到加油员李志泉拿着油枪要为别的车加油,而没有给自己的车加,就说了一些很不客气的话,李志泉很有礼貌的对微型车司机说:“师傅,这辆车已经来很长时间了,您刚来,我加完这辆车就给你的车加。”这位司机仍然野蛮地说着脏话,而且火气越来越大。李志泉没有说什么,依然主动的为他加油。为了将油箱里的气排出去,在快加满时微型司机不停地摇动车,油一下洒到车外,微型司机指着李志泉的鼻子破口大骂,李

- 10交钱,并让赵龙叫醒班长吕洪利。班长出来问司机:“为啥不交油钱,加错了吗?”司机从车上下来张嘴就骂,班长发现司机喝多了,叫加油员看住车,自己到屋内打110报警,同时给吴站长打电话。司机耍起酒疯,脱下鞋到处追打加油员。看到刚刚出来接班个子矮小的加油员柯东旭,上去就是一脚没踢倒,随手又是一鞋底,打在柯东旭的左上肩,柯东旭挥手向上一拳,打在司机脸上。其他加油员见状动手把司机打坐在地上。加油员散开后,班长打电话出来,司机又追打班长。这时110从远处而来,司机跑到厕所那边打车溜走了。110警察没有看见那个司机,告诉班长等他来取车时再要油款,叫班长签完字就走了。吴站长赶到时,站里已经恢复正常。九点多车主领着和顺派出所一名民警和两名未着装人员共四人来到站里,将班长吕洪利、加油员于洪文、赵龙带回派出所,简单询问后,没做笔录将三人关进禁闭室,并说要拘留三人。吴站长此时将情况向宋经理做了汇报,宋经理立即驱车前往派出所。这是打架司机也洗干净来到派出所并主动要求和解,为了平息事态发展,宋经理同意派出所和司机的意见,赔付司机1000元,把事情了结。

案例分析:

(1) 加油员于洪文让司机看表归零不到位,以致司机对此次加油数量引起怀疑,并发生争吵把事态闹大。

(2) 当出现问题时,加油员缺少委屈服务,耐心解释不够。 (3) 双方发生争执时,加油员没有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4) 在报警后没有保护好现场,没有留住对方责任人,不利于110民警处理问题(○1酒后驾车

○2加油逃款),变主动为被动。

(5) 站长没有及时如实向公司汇报情况,使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事态不能控制时才向公司领导汇报,使公司领导处理问题难度加大,公司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正确解决方法:

(1) 加油员要按顾客导向服务要求去做,加强委屈服务,应对各种挑剔的顾客。 (2) 在遇到特殊的顾客(如喝多了)时,要加倍小心,把各项服务都做到位,让他挑不出毛病。

- 12一开车门,把耿庆斌给撞坐下了,耿庆斌随口说了一句:“唉呀,我操”这个人本来就喝多了,一听这话就火了,也不听耿庆斌解释,就踢了耿庆斌一脚,此时又上来一个人帮着打耿庆斌,耿庆斌就跑进屋里,收款员报警,加油员都来到院子里,那两人找到棒子,追打加油员,根本不听马志斌等人的劝阻。此时站长王青州赶出来劝说,其中一人不容分说就打了王站长一棒子,把棒子都打折了。加油员一看站长挨打了,控制不住自己,就与他们对打起来。加油员把王站长扶到屋内,那几个人吃了亏,就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持刀回来要砍加油员。王站长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并退到罐区,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正在双方僵持之时,警察来到现场,鸣枪两声后,才把那几个人控制住,并把他们带走了。此后不一会儿,王站长发现又来几辆车,下车的人手拿棒子在油站附近转。王站长叫大家提高警惕,同时给宋经理打电话做了汇报。不一会儿,宋经理带着保安赶到,并布置保安守卫,处理善后。

案例分析:

(1) 对于喝了酒爱寻衅闹事的人,耿庆斌的一句口头语成了事件的导火索。 (2) 在那帮人拿刀又回到站里时,站长和员工控制局面较好,没有造成员工的伤亡和损失。

(3) 站内及时的报警,对事态的发展和解决起了一定作用。

(4) 当事态又有新的变化时,王站长能及时给公司领导打电话汇报请求帮助,问题处理的较好。

(5) 公司领导关心爱护员工,在发生事情时,能够迅速赶到增援。

正确处理方法:

(1) 如果耿庆斌没有那句口头语,喝了酒的顾客就没理由闹事。所以公司各单位员工要提高自身素质,文明服务,使每位顾客都能满意离去。 (2) 顾客动手打人不对,动刀更无理。一旦遇到此类问题,要保持头脑灵活,控制住局面,不要使员工受到伤害。 (3) 加油站出现有人闹事,要及时报警。

(4) 当事态又有了新的变化或站内控制不好时,一定要及时给公司领导打电话汇报情况请求帮助。

(5) 在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发生冲突时,要把员工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

- 14样桶、量杯、加油桶从油罐的检尺孔一桶一桶的提,一杯杯的量,为车辆加了油。“93#号汽油1升2.8元,共加10升,合计28元整。”随着加油员规范标准的报价,顾客的脸上绽开了笑颜,并坚持多付油款以示谢意。钱不能多收,在争执中,王主任与加油员们及时宣传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服务准则,讲清了多收钱事小,损害公司形象事大的道理,得到了顾客的同意与赞许。

案例分析:

(1) 加油站还没有正式营业,不能按常规往出卖油。

(2) 如果不给这位司机加油的话,他的车将抛锚在高速公路上,司机一定很失望。他们会把这件事向许多人讲,这样将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3) 王主任先向公司领导请示,在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才给加油,处理的比较恰当。

(4) 公司员工上下一致,以顾客为中心,竭诚为顾客服务,是公司顾客导向服务理念的真实体现。

经验之谈:

(1) 在顾客感动要多付油款时,及时宣传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准则,得到了顾客的同意与赞许,是公司各单位学习的榜样。

(2) 这名顾客还会向其它的司机宣传,这种群体广告效应会带来更多的顾客,这必将促进我们公司更好的发展。

顾客求援之后

案例情景:

2002年11月4日上午,有位大姐匆忙地从高速公路上来到长服北站,加油员忙问有什么事:原来她出车着急忘了加油,在离长服2公里处没有油了。班长郭耀坤一路小跑给送去一桶油,脸和手都冻红了。大姐特别感动,要给郭耀坤钱以示谢意,但被郭耀坤婉言谢绝了。可车没走多远又发生了机械故障,大姐按照王站长名片上的号码,拨通了救援电话。金主任和王站长接到电话后,在检查员安国义和一名老顾客的帮助下,一同赶往现场并帮着把车修好了。大姐非常感动,一再说:“众诚公司服务好,感谢你们。”

案例分析:

- 16(2) 加油员关欣多才多艺,帮助了顾客,为顾客排除了困难。 (3) 司机要酬谢关欣时,关欣没有收,体现出良好品质。

经验之谈:

(1) 事情虽然小,可反应出关欣、迟云广二人想司机之所想,急司机之所急,积极为司机解决困难,真正体现了公司所倡导的顾客导向服务。 (2) 想让广大司机朋友说众诚人,一流的,众诚服务,一流的,就要靠平时的用“心”去服务

(3) 加油员要学会一些修车常识。以便在顾客急需时及时提供帮助

解顾客燃眉之急

案例情景:

2002年9月18日,一位叫石继刚的司机师傅开着一辆大货车来到长服北站。石师傅是长服北站的老顾客,他到站里后脸上显出很为难的样子。原来他行车途中不慎将钱包丢了,现在没钱加油。可是不抓紧时间,不但要办的事情将被耽误,而且一车货也成了沉重的负担。班长崔宪光了解情况后,主动拿出400元钱为石师傅垫付了油款,为顾客解了燃眉之急。石师傅非常感动,主动把手机给崔宪光留下作为抵押,并承诺下次来时返还借款,之后满意离去。

案例分析:

(1) 崔宪光热心的帮助石师傅,解了司机师傅的燃眉之急,是公司永远留住顾客的经营理念的真实体现。

(2) 如果这次我们没有帮这位石师傅,那么他很可能不会再来公司加油了,我们将失去这位顾客。

(3) 石师傅是个老顾客,与员工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不会出现借钱不还等问题,而且顾客还留下了手机作抵押。

经验之谈:

(1) 崔宪光这种热心助人,竭诚为顾客服务的行为值得公司其他员工学习。 (2) 崔宪光在解决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把公司永远留住顾客的宗旨做到了实处。 (3) 但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有把握的司机才借给他油款,而且最好要押一些东西,避免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屡教不改终后悔

案例情景:

2002年8月4日,人力资源部在夜查中发现岭东当班加油员柯东旭不在现场。检查人员找了10多分钟,发现他在吉AF8170面包车内睡觉,当时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给予了处罚。8月28日夜查中发现柯东旭又一次脱岗,他不在加油站内工作却跑到街对面和一位司机闲聊。检查人员考虑到这名司机是个老客户,柯东旭认错态度诚恳,决心改正,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写一份检讨,并警告他绝不可以再犯类似的错误。可是在9月4日凌晨的检查中,柯东旭又一次脱岗,检查人员找遍了周围,等了17分钟,他才睡眼朦胧的从几辆车的车空儿出来。一个月柯东旭三次脱岗,经教育不改,公司按规定辞退了他。事后柯东旭自己也说:“ 我谁也不怪,就怪我自己,公司已经给了我机会,可我没有把握住,没当回事,现在真后悔。”

案例分析:

(1) 柯东旭多次脱岗、睡岗,经多次批评教育后不知悔改,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

(2) 柯东旭的行为影响了加油站的正常工作秩序,降低了服务质量。损害了公司规范化管理的形象

正确解决方法:

(1)公司每个员工的形象都代表公司的形象,因此员工要严格按照《吉林省众诚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不能在工作期间脱岗、睡岗,要知错就改,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2)员工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如果确实坚持不了或临时有事时,一定要向领导请假,安排别人替班。绝对不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任何投机取巧或偷懒耍猾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最后的结果是只能被淘汰。

热情为司机师傅排忧解难

案例情景:

2002年7月19日上午,车号为吉B93684的货车行驶至距石头口门服务区8公里处时,由于天气高温炎热,其车的三个轮胎全部爆胎,司机这下可着了急,

- 19务,公司为顾客着想,顾客才会愿意来公司加油,才会成为铁杆儿顾客。

经验之谈:

(1)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优质服务留住了顾客,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份额,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2) 优质服务能吸引来顾客,顾客为公司带来了效益,希望公司员工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3) 了解顾客需求是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公司各级领导及员工要及时了解顾客的各种需求,为顾客提供各种方便,首先要满足顾客的必要需求,这是顾客导向服务的重要一环。

每个人的服务态度都很重要

案例情景:

几年前捷成加油站有一个收款员,服务态度生硬,面部表情死板,说起话来冷冰冰的,服务缺乏热情。有一位常来的司机对油站挺认可,对其他员工的服务都满意,就是对她特别不满意。每当这个收款员当班,他就走,不愿意看这个收款员的脸色 ,不在捷成加油,其他人当班他都来。王兴伟站长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做这个收款员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改变服务态度,但是很遗憾没有效果,这个收款员不适合做服务性工作,公司将她辞退了。

案例分析:

(1) 我们是服务行业,服务水平与销售业绩密切相关。即使有一个员工的服务令顾客不满意,都会影响公司的销售工作。。

(2) 每个员工的服务水平都代表着公司的服务水平。因此每个员工都要按照公司的服务规范去做,否则就要落后掉队,被淘汰。

经验之谈:

(1) 每个员工的的服务都是公司服务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允许个别员工的不良服务给公司造成影响带来损失。

(2) 顾客对公司的印象是在同每个员工的接触中感受到的,所以每个公司员工都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树立众诚公司的品牌形象。

- 21有擦车服务而我们站有,司机就愿意来我们站加油,就带来了效益,公司效益好,我们自己挣的也多。员工理解后,用心去服务,用心给司机擦车,由于别的地方没有这项服务,加上咱们的大力宣传和实干,又吸引来了一大批新的顾客加油。开始的时候由于员工较少,忙不过来,有时司机自己刷车,可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加大,司机经常排队等候刷车。为了提高效率,并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公司领导果断的加派了人员专门刷车。时间一长,司机们都知道捷成加油站可以免费刷车、免费给车充气。很多司机都转投到捷成来加油,销售量再度大幅度提高,不到半年,销售量就提高到了5吨,这个成绩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同,民营加油站很少,公车一般都到国营的加油站加油,市面上出租车还不多,一般的加油站的销量只有1~2吨。而我们在半年时间内,销售量就从不到半吨猛增到5吨,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成绩是相当可观的。

案例分析:

(1) 赵总推出的这几项特色服务,达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不但使捷成加油站销量猛增,而且把捷成加油站的牌子打了出来。

(2) 公司推出的每一项服务,首先要使员工在思想上理解并接受,员工才会用心去做,才能把采取这项服务的效果体现出来。王站长思想工作做的比较好。

(3) 公司为了加强服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虽然多,但是竞争实力也比对手要强很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也更加明显。

经验之谈:

(1) 捷成加油站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结果,服务带来了顾客,顾客带来了效益。优质服务留住了顾客,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份额。 (2) 基层领导要解决员工思想上的误区,经常给员工讲一讲顾客导向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地为顾客服务,才能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让顾客信赖

案例情景:

捷成加油站有几位顾客比较爱喝酒,每次来加油都查不准油款,而且经常

- 23经验之谈:

(1) 办这样的学习班,为公司各加油站培训兼职加油机维修人员使公司的基层员工学会加油机的一般故障维修技术,遇到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不至于因小故障影响正常工作。

(2) 公司提倡员工一专多能,也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进步的台阶。公司员工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提高个人素质,在为公司做好工作的同时,个人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3) 各加油站应该在骨干加油员中培养自己的兼职电工维修工等工种,适应公司加油站分散,交通不便的客观条件

金主任亲自为顾客送油

案例情景:

2002年10月18日下午,有一辆去往乐山的微型车中途没油了,给长春服务区打来求援电话。金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人力物力组织救援。由于往乐山去的车很少,只能用公司的车去送油,可当时公司只有一辆车在,而且还要外出办事。金主任向公司领导说明了情况,公司领导当即决定先用车去送油。当时南站的车很多,站长和加油员都走不开,于是金主任决定亲自去。油送到后,司机非常感动,握着金主任的手说:“谢谢你,金主任,你们众诚公司的服务就是好,回去我一定告诉我认识的司机都来众诚加油。”金主任又跟他宣传了公司的经营理念,给司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案例分析:

(1) 从金主任能亲自为求援的司机送油,就能看出服务区上下对顾客导向服务理念的理解和重视,并切实地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实际中。

(2) 公司领导对这次救援给予了大力支持,体现出公司上下一心,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3) 公司员工竭诚为顾客服务,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4) 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宣传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

经验之谈:

(1) 为顾客排忧解难,领导干部一定要走在前面,做出表率。

(2) 服务区主任、加油站站长要把优质服务作为重中之重,认真抓好。领导重

- 2526的”,范宝成定完量抬枪要加油,可是由于上一个加油员在加完油后,枪钩子没有摘下来,加油枪没有正常归位,在范宝成抬枪后,汽油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并溅到了司机师傅的脸上和眼睛里。范宝成等立即把师傅扶到了屋里,并用矿泉水给司机清洗眼睛。司机要求到医院检查,站长康路在请示服务区吕主任并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与物资管理员苗文良陪同受害司机到长春中日联合医院为司机检查。最后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康站长给受害司机1000元作为赔偿,双方两清,以后再发生什么后果与众诚公司无关,并要求写了字据,把事情解决了。

由于没有把枪钩归位的那个加油员没调查出来,所以没有找出该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服务区提出了一个处理意见:康站长和范宝成两人负担500元钱,每人250元;吕主任和当班的其他三个加油员工负担600元钱,每人150元。

案例分析:

(1) 石头口门北站那个加完油没有把枪钩摘下来的加油员是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人,应该负主要责任。

(2) 加油员班长范宝成在加油之前没有检查出油枪没有正确归位,应负次要责任。

经验之谈:

(1) 作为服务行业,尤其是一线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一定要做到每件事都善始善终,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以避免因此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2) 其他员工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双保险这不但帮助了油站、公司,同时也是帮助自己。

(3) 公司各加油站的站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注意站内员工是否做好了每事必清工作,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章

加油站如何做好油品销售工作

累积卡的问题不可忽视

案例情景:

- 28团李副总对公司进行过明察暗访,事后李副总挑起大姆指说:“众诚很不错,你们做得非常好。”九月上旬,客户服务部按预定拜访了中海车队,受到了中海车队的盛情款待,并从中了解到中海集团的分布及管理情况以及周边车队的情况。双方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合作计划,从此,公司与中海车队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

案例分析:

(1) 与客户建立友谊彼此成为朋友,不仅能准确掌握客户动态,还能获得其他客户的信息,甚至增加新的客户朋友,以利于公司的发展。

(2) 当客户把你当成朋友时,价格问题、小的过错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对方也会包容你。

(3) 与客户交朋友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

经验之谈:

(1) 如果每一位顾客都成为我们的朋友,那公司的事业将飞速发展,无往而不利,希望公司全体员工都向这个目标努力。

(2) 对老顾客也要热情服务,要用真诚和优质服务留住每一位顾客,使老顾客成为铁杆顾客。

第四章

加油站安全管理

注意工作流程

案例情景:

2002年10月25日上午,省消防局督导组在长春市消防支队及南关区消防科领导的陪同下到长春服务区检查消防工作。就在检查组的全体人员在场之际,有一个骑摩托车的购油户来到南站加油,当时加油员姜大海经班长王春雨同意直接往塑料筒里加油,当场被检查人员发现,检查组的人员对加油员说:“你这样做是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可高站长和王春雨却说:“我们一直就这么加油。”检查人员当即对姜大海等人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对我公司罚款人民币1000元。此事给公司造成了较坏影响。

案例分析:

- 30(1) 公司各单位平时要加强安全防火防范力度,经常进行安全防火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2) 公司各单位要备齐灭火所需的器材。

未雨绸缪

案例情景:

2002年8月28日上午,公主岭服务区举行了消防演习。上午8点50分,南站加油员发现南区锅炉房旁浓烟四起,立即通知服务区主任、加油站站长及相关部门。接到报警后,各部门人员在马仁波主任的指挥下,紧张有序地到达起火点。马主任先对火情进行了分析,迅速制定了紧急灭火方案,指挥人员灭火。在灭火过程中,大家忙而不乱,在90秒内将火扑灭。随后,马主任对此次演习做了现场点评,对灭火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迅速反应给予了肯定,并对防范火灾提出了几点要求。演习结束后,马主任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并对近年来发生在其它加油站的火灾案例进行了具体剖析。

案例分析:

(1) 像这样的防火演习办得非常好,可加强员工安全防火意识。 (2) 安全防火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3) 可燃物、助燃物、火源是形成火灾的三个因素,平时要密切注视,一旦发现有火灾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

(4) 当火灾发生时,扑救火灾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顺风向火源根部扑火,防止逆风火伤人○2扑救油火时要用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以免火场里的油被水带出漫燃○3工作人员要紧张有序,不要把火场围成一圈,避免受伤,要站在一侧灭火等。

经验之谈:

(1) 平时加强安全防火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战时才能冷静、不慌乱,紧张有序的扑灭火灾。

(2) 希望各单位多举行类似活动,加强训练。

油库重地,要重点防范

- 32车送往医院。”两位司机非常感激,谢董事长亲自开车带领两位保安人员及一名货车司机急速赶往医院,由于伤势太重,受伤司机没有抢救过来不幸身亡。这时谢董事长对司机说:“有什么困难我服务区一定尽力帮忙。”处理完事情后,谢董事长和两位保安回到服务区已经是深夜了。

案例分析:

(1) 在进行危险操作时(如换胎、电路检修),一定要注意安全。

(2) 谢董事长为公司全体员工做出了表率,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一定要把顾客导向服务深入开展下去。

经验之谈:

(1) 在进行危险操作时(如换胎、电路检修),最好是找专业人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当顾客有困难时,公司员工要尽最大努力帮助。

灭火及时

案例情景:

2002年11月1日下午6点左右,新立城山下大部分加油员都在食堂吃饭,加油区只有胡海军一人值班。当时站内有三辆车,其中一辆辽源地区的桑塔那轿车加完油之后,司机在站内买了一桶机油向车内加油,胡海军正在为另一辆车加油,没有发现这个情况。由于司机不慎,油溅到了发动机上着起了火。胡海军发现轿车起火后,立即停止加油,拿起灭火器及时把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的发生。

案例分析:

(1) 司机不应该在加油站内给车加机油。

(2) 车刚停下来不长时间,发动机较热,加机油容易引发事故。

(3) 胡海军懂得灭火常识,遇事冷静,临危不惧,及时灭火,值得大家学习。

正确处理方法:

(1) 公司各单位加油员要注意,不要让司机师傅在加油区内加机油,最好是把车开到较远处再加。

(2) 加油员要学习灭火常识,以便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的处理。

- 34(1) 由于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安全防火工作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加油员要引起重视,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操作。 (2) 加油员要多学习灭火常识,一旦遇到火情能够及时处理。

押油员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情景:

2002年8月26日上午,人力资源部到岭东加油站检查时,发现押油员张永军正蹲在罐区边上打手机,旁边正在卸油,加油员看见张永军打手机却不制止,当时还有许多顾客在场,造成较坏的影响。检查人员当场对押油员张永军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做了相应的处罚。

案例分析:

(1) 押油员张永军安全意识淡薄,竟然在罐区边上打手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 公司内部员工都不遵守安全制度,还怎么去要求广大顾客去遵守呢,所以此事造成的影响极其不好。

(3) 岭东加油员看见押油员张永军在打手机却不制止,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不尽职尽责,提出批评。

正确处理方法:

(1) 希望大车队队长对罐车押油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以提高押油员的安全意识和认识。

(2) 公司各单位加油员要对工作尽职尽责,一旦发现类似问题,要及时制止,避免发生事故。

(3) 公司各加油站站长要加强站内员工管理,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安全工作要从内部员工自身抓起。

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案例情景(1):

2002年8月26日,人力资源部在检查到白云站时,发现公司罐车吉A23891正在卸油,但押油员竟然没有在现场,也没有人在看守,后经询问得知,押油

- 36案例分析:

(1) 潘站长处理这个问题态度冷静,讲究方法,没有将矛盾激化,又没有使公司财产受到损失。应该肯定。

(2) 在这个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潘站长给司机师傅解释的比较详细透彻,令司机师傅非常信服。

经验之谈:

(1) 类似问题在公司各加油站比较常见,事情发生后,关键要看基层领导如何处理。处理得好,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还不失去这位顾客;处理不好,可能是人财两空。

(2) 一旦发生了类似事件,首先看这位司机是不是老顾客,其次看设备损坏的程度,综合多方面因素妥善处理。

(3) 类似问题最好是尽量避免发生,加油员在引车时要特别注意,如果有比较高的车,就要提醒司机师傅一下,不要刮坏牌子。

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案例情景:

2002年6月15日凌晨,四平服务区南站93#加油机被一辆加油的汽车刮倒,由于不能准确判断加油机的损坏程度,王主任及时同公司总部联系,公司立即派工程部维修人员亲赴现场进行处理。由于总部距四平服务区较远,需一段时间方能赶到,该肇事司机趁工作人员不备情况下驾车逃离现场。服务区保安人员及时发现并予以劝阻,该司机不听劝阻,向长春方向驶去,保安人员打电话向服务区王主任汇报了当时情况并拦截了过路汽车追赶逃跑车辆至四平出口附近,肇事车在此换了一名驾驶司机后继续向长春方向驶去。在此期间,跟踪该车的保安人员一直同王主任保持联系并汇报有关情况,肇事车行至郭家店出口时要下高速,保安人员向该收费站说明原因,该站工作人员帮助将车拦住,并在十分钟后赶到的四平服务区主任及交警的帮助下把肇事司机带到交警大队进行事后处理。

案例分析:

(1) 四平服务区保安人员及工作人员对此事处理的及时得当。 (2) 保安人员遇事冷静,临危不乱。

- 38(2) 保安人员要按公司规章制度处理问题,并要掌握好尺度。 (3) 事情发生后,保安应控制不使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

(4) 事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如实汇报,以利于公司领导处理问题。

保安不能随便打人

案例情景:

2002年10月25日晚8时40分,一辆到长春服务区北站加油的汽车在驶离北门卫时,把路锥冲带走了。(由于电动阻车杆已坏,保安用路锥挡在路口)当值班保安郑立明出去寻找路锥时,由北向南跑来一人,此人说是刚出北门的汽车上的装卸工,边说边放下路锥向北跑去。郑立明未看清路锥是否被损坏,就向装卸工跑的方向追了上去,当追出30多米远时,在农田里追上了此人,郑立明让其赔偿路锥,装卸工不肯,二人在田间撕打起来,郑立明出手过重把装卸工打得口吐鲜血。闻讯赶到的长服保安班长赵春明未问青红皂白,上去又踢装卸工一脚。金主任到场后,才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公司赔偿该装卸工医疗费800元。

案例分析:

(1) 保安郑立明的出发点是好的,怕公司财产受到损失,但应先弄清路锥是否被损坏,再冷静处理此事,不应对装卸工大打出手,这样处理问题明显过激,严重违反了公司保安管理条例。

(2) 保安班长赵春明赶到现场时,不但未提出任何化解矛盾的办法,反而给受伤的装卸工又添一脚,对问题处理严重失当。

(3) 此事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不好,损害了公司的整体形象。

正确处理方法:

(1) 当路锥送回来时应先看清楚是否损坏,如果路锥已被损坏,再冷静处理。 (2) 保安人员追上装卸工后,应与他商量解决,注意处理方法不要过激,要掌握好尺度,绝不能大打出手。

(3) 保安班长应起到榜样的作用,工作要讲方法,积极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保安好样的

- 40花钱,一切以员工为重,一定要治好伤。同时又报了警,协助警察破案,可是由于没有线索,给破案带来了很大难度。

案例分析:

(1) 这是一起典型的有预谋的刑事案件,他们的目的就是来报复和破坏。 (2) 这起事件不是因为加油员的服务不好而引发的,与其它事件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本就不属委屈服务的范畴。

正确处理方法:

(1) 各单位员工要引起注意,像这样不是来加油,而是来闹事的人,根本就不属于委屈服务的范畴,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拿应手的东西进行正当防卫,但要注意不要防卫过当。

(2) 各单位员工再遇到类似事件时,要齐心协力打倒一个人或两个人,留下人质,以利于破案。

(3) 各加油站如出现有人闹事,应及时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司机打人怎么办

案例情景:

2002年8月29日晚6点30分左右,正是四平服务区南站车辆加油高峰时期,三个加油道上全是车,大家都在等着加油。外道边上有一辆车坏了正在抢修。这时蒙G14274来到服务区,开到了坏车后面停下后一直鸣笛。实习加油员王鹏过去解释说:“师傅别按喇叭了,等一会儿前面的车就修好了。”司机就在车里骂人,王鹏说:“师傅你怎么骂人呢?”司机下车就冲王鹏来要揍他,王鹏就往站里跑。这时姜站长和刘强问王鹏怎么回事。王鹏把情况说了。姜站长问司机:“你怎么打人呢?”坐在司机旁边的高个子戴眼睛的下车说了一些道歉的话。这时司机拿了一根铁棍下车了,高个子没拦住他,他用铁棍子朝刘强的头就打了下去,刘强眉骨当时就出血了。没等保安反应过来,司机抡棒子又打保安,大家就散开了。司机就追姜站长,把铁棒子扔出来打在姜永安腰上。这时保安和加油员共

5、6个人也没制住他,姜站长不让大家动手,司机乘机跳过护拦到了北区。保安黄队长和王主任来了,一看打成这样,告诉大家把人追回来,同时报警。但电话没打通。司机到北区商品部抓起一把铁锹还要抡。黄占龙抢

- 42

第9篇:钻井一公司学习《案例选编》情况汇报

钻井一公司

关于学习《中原油田职工违纪违法案例选编》

情况汇报

局纪委、监察处:

根据局纪委要求,钻井一公司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案例选编》,有效筑牢了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组织到位

一是公司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学习〈中原油田职工违纪违法案例选编〉的通知》,要求全公司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要通读《案例选编》内容,并组织讨论,剖析违纪违法的原因、经过、教训,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用学习效果督导工作言行。二是针对外闯市场队伍常年在外,《案例选编》无法及时送到的实际,公司纪委将《案例选编》内容挂到公司网站,方便职工学习,确保外部市场干部职工学习不挂空挡。三是把《案例选编》按照班子成员、机关科室、基层单位等三个层次逐一进行发放,保证公司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人手一本的前提下,切实做到材料发放全覆盖。四是公司纪委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积极组织人员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宣讲,用身边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截止目前,公司共到各基层单位宣讲20余次。

二、注重实效、强化落实

公司纪委将《案例选编》与《廉政准则》、《中原油田关于严

重违反生产经营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紧密结合,认真制定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廉洁教育大课堂,为强化落实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制定方案集中学。公司纪委专门组织公司领导、重点岗位人员、机关科室长及所属单位党政正职共100余人集中学习了《中原油田职工违纪违法案例选编

(四)》、《廉政准则》、《中原油田关于严重违反生产经营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通过集中学习使广大领导干部增强了主体意识,筑牢了思想防线,确保了学习效果。二是加强交流带头学。公司党员领导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积极畅谈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公司纪委发挥带头作用,提出了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加强思想修养;带头廉洁从业;带头求真务实;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三是健全机制长期学。以学习《案例选编》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落实警示教育、述职述廉、责任追究等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通过学习《案例选编》,一是加强了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意识,有效的预防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公司纪委积极完善有关廉洁从业制度,强化保障措施,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廉洁风险点排查活动”,将《案例选编》作为一面镜子,督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逐一梳理,查找廉政风险点,每个人都对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迅速加以整改。把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被纳入查纠对象,真正做到消除盲区,不留死角。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真正做到以案为鉴、防微杜渐、廉洁自律、警钟长鸣,在思想上切实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火墙”。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重要管理下一篇:汶川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