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案例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醉酒驾驶案例

醉酒驾驶案例 篇1

Nobody could have failed to notice the fact that drunken driving has been a grave problem with which we are confronted.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accounting for /behind this phenomenon.Firstly, recen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As a result, cars gained ever-increasing popularity and have found their way into our everyday life.Secondly, people participate in more activities or banquets than ever before, where they will drink liquor/strong wine.Then, they may get drunk but continue to drive.没人会注意到这一事实,醉酒驾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说,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几个原因。首先,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近十年来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车史无前例的增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其次,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参加的活动或宴会都更多了,在那里他们会喝酒/烈酒。然后,他们可能喝醉了,还继续开车。

【关键词】醉酒驾车 危害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汽车成了人

们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大家感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不堪。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踏上社会的小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亲人哀伤的呼唤,留不住幼小的生命。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这是时代的呼唤!。

一、醉酒驾驶的定义

关于醉酒驾车,我国法律做了明确规定,那么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①

有资料显示“饮酒量在100毫升以上,可见酣睡,知觉丧失等表②现”。很多人想知道,这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专家根据标准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瓶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落实到具体的白酒酒精度数,如果人体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的酒类的量化分别是:70度白酒约50克;60度白酒约75克;50度白酒约100克;40度白酒约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日本清酒约500克;红酒约600克;啤酒约3瓶或

者6个易拉罐。

二、醉酒驾驶成因

近几年来,全国每年查处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都在百万起以上。然而缘何屡禁不止呢?这就衍生出了两个疑问:

为何要喝酒,应该说,首先酒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剂,高兴、悲伤、喜庆、哀痛等等场合,总免不了来上一杯,宣泄一番。其次,喝酒是一种交往方式,中国历来都是“熟人社会”,酒成了联系和加深感情的媒介,有时还直接决定着某些项目、事情的成功与否,因而人际交往过程中,喝酒也就在所难免。

为何敢酒后开车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人员社会背景一般较深,其中以官员和大老板居多。他们要么在交警队有熟人,在醉酒驾车被处罚时,一般能够通过各种关系来“摆平”,一些人被罚款甚至可由单位买单,自己不会有丝毫的利益损失,所以开起车来自然就胆大妄为。有些人员就是仗着自身财大气粗,罚几个小钱也不在乎,这些人开的不是“奔驰”就是“宝马”之类的高档车,很是牛气,根本就没把交通规则放在眼里。这两种人,醉酒驾车实在与自己身份格格不入。

2、安全意识不强。许多酒后驾车者都认为自己驾驶技能好,控制力强,喝点酒对行车安全无妨,甚至会开得比平时更好,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喝酒对驾驶行为的不利影响,对酒后驾车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

3、相关法律制度欠缺,查处难度大。在一系列严重影响社会安

全的醉酒驾驶事件出现之前,我国还没有针征对性的法律对此类行为加以约束,导致醉酒驾车撞人致死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屡屡报道,而对其惩处力度也只是按照一般的交通事故标准进行参考,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饮酒后驾车很多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隐蔽性较大,不易被发现,对酒后驾车者的证据收集有一定难度。

4、部分人心存侥幸型,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是多么地娴熟,自己酒量是多么大、而且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也是酒后驾车,于是便侥幸酒后驾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醉酒驾车说到底还是社会意识存在问题,要想根治醉酒驾车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彻底改变这种社会意识。同时,反对醉酒驾车不仅仅是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的义务,更应该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三、醉酒驾车的危害

喝酒后会严重影响驾驶行为,它可以使驾驶人触觉能力降低、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产生视觉障碍、产生心理障碍和易疲劳等,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导致的大量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危害。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了解:

1、引发交通事故。有关由于酒后驾驶及醉酒驾驶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我们在报刊、新闻、网络、甚至身边的的人都曾听说过,由此可知醉酒驾驶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据公安机关统计,1998年全国共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案件5075起,2008年发生7518起;2009年1至8月共发生3206起。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①可见,酒后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危害公共安全。众所周知,人一旦喝醉,理智急剧下降,在法律上说就是认识和控制能力不足。更加可怕得是喝醉之后丧失理智有从事危险行动的,正如酒后驾车交通肇事的。

随着我国的车辆保有量不断递增,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无视国家交通管理法律法规,酒后乃至醉酒驾车日益增多,醉酒驾车酿成的惨剧,让人触目惊心。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翻开报纸或是上网浏览你都可以看到某某因醉酒驾驶引起一连串车祸,造成多少人受伤,致多少人人死亡的新闻,醉酒驾驶的新闻可以说屡见不鲜了。醉酒驾车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很大的伤害,也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伟铭案造成4 人死亡1人重伤;2009年6月,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案酿成5 死4 伤的惨剧;2010年10月16日李启铭酒后驾驶,致使河北大学女生一死一伤„„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无不给予我们沉痛的教训。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127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3、身心受到损害。人在喝酒后往往会出现触觉能力降低,精神

亢奋,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视觉模糊,心态不正常,易疲劳等症状。喝酒后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根据科学研究和一些资料表明,酒后驾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四、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特征

(一)醉酒驾车犯罪是行为犯

首先要正确理解行为犯和结果犯的概念,所谓的行为犯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这类犯罪构成要件里并未直接要求犯罪结果,而是借助于特定的物质性危害来阐明其犯罪的客观类容。只要查明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就可认定为犯罪既遂,而不存在未遂问题。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所谓的结果犯是指必须发生一定的结果才能构成既遂的犯罪。结果犯有实害犯和危险犯之分,危险犯又有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之分。不要求行为造成任何危害后果,也无犯罪情节要求。而刑法修正案(八)同一条规定的“飙车”犯罪,则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学的定义,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仍放任该行为发生的,属故意犯罪;因过分自信或疏忽大意使该行为发生并造成社会危害的,属过失犯罪。醉酒驾驶是犯罪行为,但第二种情况下未造成危害,则不属

(二)醉酒驾车犯罪是抽象危险犯

所谓的抽象危险犯是“以法定的抽象危险结果出现作为成立犯罪未遂的标志,法定的抽象危险结果必须是由危害行为造成的,并且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客观构成要件的行

①为,就意味着抽象危险结果的产生”。行为人在酒精的作用下驾驶机动车,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制造了普遍的风险,至于行为人在个案中是否形成物质性的危险则在所不问,即便危险驾驶行为尚未形成任何具体风险,只要酒精测量检测出了行为人的酒精含量超标,即被认定为危险驾驶行为。醉酒驾车犯罪侵害的客体是道路交通秩序,威胁不特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需要司法人员具体判断行为是否有具体的危险,可见,醉酒驾驶罪属于典型的抽象危险犯。抽象危险犯的存在具有强烈的目标价值驱动。抽象危险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对保护法益进行周延且提前的风险控制,是一种对法益的前置化保护措施。尤其是被认为具有典型风险或者风险及其范围难以被控制的公共危险行为,如醉酒驾驶。

(三)醉酒驾车犯罪是故意犯罪

犯罪的故意是罪过形式之一,是故意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根据《刑法》第14条关于故意犯罪的规定,所谓的犯罪故意,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②只要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喝了一定的酒,事实上又达到了醉酒状态,在道路上驾驶了机动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 ①② 叶高峰、彭文华:危险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赵秉志:《刑法学(上册·刑法总论)》116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年1月。

法律醉酒驾车,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就属于具有刑法规定的醉酒驾车犯罪的故意,就可以认定其具有醉酒驾驶的故意。即使某些人认为自己只是酒后驾驶而不是醉酒驾驶的辩解,也不能排除故意的成立。

(四)醉酒驾车犯罪是法定刑最轻的犯罪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中获得高票通过,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醉酒驾车和飙车犯罪,法定最高刑为拘役六个月。所谓的拘役,是指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拘役是中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在之前,刑法分则法定最高刑设置最低的为一年有期徒刑,是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

五、醉酒驾车的法律后果

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饮酒与醉酒驾驶机动车,其法律后果比起以前是更加严厉的。

(一)醉酒驾驶的刑法依据

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针对5月1日起实施《刑法修正案(八)》,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

(二)醉酒驾驶处理

关于醉酒驾驶的处罚,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和我国刑法关于醉酒驾驶的规定,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①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正),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驾驶运营机动车的。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①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将罚款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4、根据修改后的法律,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驾驶员将面临终生禁驾。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为了有效惩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对醉驾行为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并大幅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罚款额度和暂扣驾照期限。

六、醉酒驾车犯罪的量刑

由于醉酒驾车犯罪频发,社会舆论对此比较关注,人们对此类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正),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罪的定罪量刑也有不同看法,并且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不完全一致。当前非常有必要就醉驾入刑建立统一法律适用,为更好地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切实保障。是否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呢?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罪名,没有判例可供参考,导致在量刑上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案例看,基本涵盖了从拘役一个月到六个月的刑期。笔者认为在对行为人量刑时,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一)被查获时精神状态不同,量刑时应有所差异

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驾车,其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上都有所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行为人犯罪时的辨认和控制能力状况,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而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是量刑的重要依据。那么,在量刑时,可否酌情考虑该因素?“醉驾”犯罪与其他犯罪相比,有其特殊性。同样是达到“醉驾”标准的二个人,其表现可能差异很大:酒量小的,可能对周围的事物已经无法正确地判断和认识,这种人潜在的危害自然要大;而酒量相对大的,尽管已经超过“醉驾”的标准,但仍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种人潜在的危害自然要小。日前我国只要驾驶人被检测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驶,因为刑法不可能针对每个人的酒量大小而制定不同的犯罪标准。但在量刑时,如果完全不考虑其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有所减弱而不予以酌情从轻处罚是不符合审判实际的,也不符合《刑法》第61条规定的量刑原则。所以,同样是

超过“醉驾”标准,根据其被查获时精神状态不同,量刑时应当考虑有所区别。而一味仅以血液中酒精的含量高低作为唯一的量刑标准,显然是不够科学和严谨的。

(二)到案后的认罪态度好坏,量刑时应当体现宽严相济

在被查获后即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主动配合有关人员进行酒精检测等工作,在法庭审理阶段被告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并因此得到被害方谅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但对于有酒后驾车或“醉驾”前科的,即使认罪态度好,比照初犯也应从重处罚。对于拒不认罪,不配合交警执法,拒绝酒精检测甚至有逃避等行为的,应从重处罚。对于醉酒驾车犯罪中犯罪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的被告人,即使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的,也要慎重把握从轻幅度,甚至可以不予从轻处罚。

(三)社会影响的好坏,量刑时应当体现轻重

有的“醉驾”者被查获后气焰嚣张,对自己所犯的罪责完全不当一回事,还理直气壮的,有的打电话找人,有的辱骂、殴打执法人员,撕毁、打砸执法工具,往往造成群众围观甚至是交通阻塞,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对这种“醉驾”者,应从重处罚。反之,则可以从轻处罚。

(四)行为危害性的大小,决定着量刑的高低

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之一切萨雷·贝卡里亚在其传世之作《论犯罪与刑法》一书中指出:“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

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①对于“醉驾”者在人群和车辆密集的路段行驶,或者驾驭营运车辆的,或与行人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应从重处罚。具体量刑上,构成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该加以最重处罚。而仅仅因“醉驾”被查获,而未造成其他后果的,可以从轻处罚。具体量刑上,可以以拘役三个月做为基准刑,拘役一至二个月则属于较轻的处罚,三至四个月则为较重的处罚,拘役六个月则为最重的处罚。

总之,“醉驾”行为,涉及到一个人的生理因素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原因和表现都比较复杂,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在决定行为人的刑罚时,都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全面平衡,罚当其罪,既准确地打击犯罪,又能让被告人心服口服,所做判决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想象,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七、防范酒后驾驶的建议

(一)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防范意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社会力量广泛宣传酒后驾车危害性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典型个案进行曝光处理,使每个驾驶人都能够切实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二是在源头场所,如宾馆、酒店、饭店等处、在道路两侧张贴警示宣传图、牌,随时提醒警告过往的驾驶人员。三是建立驾校培训质量排名制度,对 ①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法》第6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版。

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进行清理整顿。严格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着力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四是围绕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广泛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司法部门可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纳入全民普法教育活动。

(二)加强对酒驾的管理查纠力度和处罚力度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合力。为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各地政府应根据自己是的实际情况,成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定期研判交通安全形势,研究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措施,加强对交通安全工作的统筹领导。二是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酒后驾驶行为管理的先进经验,增加执法检测设备,增加基层交警部门的科技投入,进一步研发易操作、准确性高的检测设备,加大科技在实际行动中的应用,提高对酒后驾车的检测水平。如:酒店、宾馆等处配备酒精测试仪,方便驾驶人在驾驶前进行自测。三是提高处罚力度,根据国外经验提高醉酒驾驶的刑罚等级,从重从严进行处罚,对累犯者加重处罚力度,以增加对酒后驾车交通违法的震慑作用。

(三)积极开展“代驾”服务,为酒后禁驾提供保障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代驾”业务,重点疏导,让自觉守法的人在酒后能够顺利地请人代驾,既满足了社会交往中的饮酒需要,又不违反法律规定,保障交通安全。可参照国外成熟的“代驾”服务产业,对我国 “代驾”行业的收费、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对此类服务予以规范,明确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权利义

务,以及纠纷发生时的救济途径。各地政府应加大鼓励和扶持力度,加强代驾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和市场监督,促进“代驾”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为消除酒后驾车交通违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八、结语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速增加,因酒后驾车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逐年攀升,已经到了再不能漠视的危险地步。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酒后驾驶及汽车行驶安全的知识。酒后驾车是十分危险的,醉酒驾驶更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目前国家把危险驾驶行为写入刑法,提高对这种行为处罚的力度,自从国家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防治力度之后,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和预防犯罪行为发生,酒后驾车行为也减少了许多。周围的亲戚们也很注意,避免酒后驾车。笔者认为,对于醉酒驾驶,刑法应该是最后的一个手段,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预防,除了在行政方面罚款、监禁等强制性处罚措施外,柔性处罚措施也是需要的,这样才能够真正预防醉酒驾驶这一现象。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灿烂的季节,珍视生命,才能保证好的时光是需要生命去享受的,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拥有一切的前提。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在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时,也不要忘了,只有我们共同的努力,可以使交通更通畅,生活更安全。因为一个个血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永远都只有一次,失去,你就将不再拥有„„为了你、我、他的安全,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吧: 14

安全驾驶,远离醉驾!

醉酒驾驶案例 篇2

2008年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诱发交通事故导致18371人死亡、76230人受伤, 造成财产损失2.5025亿元, 造成了人民群众重大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是醉驾入刑的直接原因。然而2009年胡斌、孙伟铭和张明宝等醉驾肇事事件, 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些借醉酒酗酒滋事撒疯的行为是醉驾入刑的诱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轿车逐渐走入了平常百姓的家庭, 酒精会使人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行为的能力, 这种生理上的作用无法改变, 但是在醉酒后驾车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依法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严厉打击, 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2.醉酒驾驶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2.1 犯罪客体。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规定:“‘道路’, 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 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醉酒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的客体不同, 醉酒驾驶罪危险犯, 只要行为人有醉酒后在陆路交通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就构成本罪, 本罪的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潜在的陆路交通道路安全和秩序, 也就是说本罪是为了避免醉酒驾驶机动车存在的危险状态。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秩序, 交通肇事罪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 一旦发生事故, 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 所以, 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 即必须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

2.2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2.2.1 醉酒标准。

不是所有喝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都构成本罪, 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时属于醉酒驾车。只有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时驾驶机动车才算是醉酒驾驶。

2.2.2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理解。

本罪道路含义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 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首先排除了危险驾驶罪对水上、空中或铁路等范围的适用, 也不包括居民小区、工厂等地, 在道路之外的其它场地醉酒驾驶不构成本罪, 可能构成其他罪名。行为人驾驶的只能是机动车,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 上道路行驶的供人乘用或者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2.3 犯罪主体。

《中华人民公国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表明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可以看出申请驾驶证的人员最低年龄为18周岁, 但是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不论是否具有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也不论是否具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都可以构成本罪。

2.4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虽然酒精对人生理机能的影响, 引起主体意志能力和控制能力下降, 但是行为人仍然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在醉酒的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辆。本罪属于危险犯, 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就构成醉酒驾驶罪, 醉酒驾驶罪的主观方面应为间接故意, 即醉酒驾驶人能够预见到危险性的可能发生, 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予以防止。有学者认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如果把本罪的主观方面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话, 那么要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本罪既遂的标准, 不符合本罪的构成条件。且醉酒驾驶罪是行为犯, 醉酒后行为人是能够认识到自己是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不可能对自己醉酒驾驶的行为是过失, 如果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严重后果, 是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 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因此醉酒驾驶罪的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3.醉酒驾驶罪的执法问题及建议

3.1 执法问题。

本罪是危险犯, 危险犯的特征就是行为人一旦实施这种行为就构成犯罪, 不问该行为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 从意志因素上说, 行为人大多数对构成该罪持侥幸的心理状态。从生理特征上分析, 行为人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是构成本罪的直接因素, 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 体内酒精的含量会逐渐减少, 且个体对酒精含量的过敏程度不同, 导致行为人很难认识到自身体内酒精含量是多少, 就会造成行为人对自身因素的错误判断。从执法技术上说, 司法机关无法随时跟踪醉酒驾驶机动车每个人, 该罪是对司法机关执法力度的挑战。因此执法存在一定困难。

3.2 执法建议。

法律的权威应当从立法的公正性、执法的严厉性和司法的公正、平等性凸显出来,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构成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本罪从立法层面讲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从执法上来说, 是对执法的挑战。因此应当从两方面完善该罪的执法, 首先, 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醉酒驾驶人员的监测力度,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追查, 消除行为人存在的侥幸心理。其次, 严格行为人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标准, 酒精在体内的含量是不断变化, 而且不同的人对酒精的过敏程度不同, 建立严格的血液检测标准是本罪的基本前提。

4.结语

醉酒驾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损失, 醉酒驾驶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认识和规范该罪关系到法律的权威, 期待司法机关提高执法力度, 实现法律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犯罪通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版。

[2]陈丽平.建议加大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处罚力度, 法制日报, 2010-08。

[3]赵秉志.《刑法修正案八理解与适用》,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版。

醉酒驾驶立法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醉酒驾驶;缺陷;完善

一、我国立法概况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包括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两个行为类型。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后,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打击力度,对严重的酒驾行为起到了较好的遏制作用。但 “醉驾”入罪的标准模糊不清、交通工具设置的范围过于狭窄,刑罚设置不够全面等不足,造成了法律适用的障碍,需予以完善,才能更好的打击和处罚犯罪,减少醉酒驾驶行为的发生。

二、立法缺陷

(一)醉驾入罪标准模糊不清

危险驾驶罪仅针对“追逐竞驶”的情况设定了“情节恶劣”的情节要求,而对“醉酒驾驶”的行为类型,并没有此规定。2011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张军副院长曾提出“醉驾不必一律入罪”,但由于刑法和司法解释中都没有明确规定,所以该问题在法学界和司法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模糊不清的入罪标准,导致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二)交通工具不明确且限制狭窄

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仅指驾驶机动车才构成本罪,但对机动车的认定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和标准。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以燃烧汽油、柴油作为动力装置的车辆属于机动车,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中出现了以充电作为动力的车辆,包括电动摩托车,电动助力车,还有著名的特斯拉高档电动车,这些车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机动车”范畴呢?

另外,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不仅仅是机动车,还包括火车、高铁、地铁、飞机、轮船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所承载的人和货物更多,速度之快,一旦出现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大。将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排除在刑法规制的范畴外,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法定刑配置不完备

《刑法修正案(八)》对醉酒驾驶类型的危险驾驶罪设立的是单一的刑罚:拘役并处罚金。在生活中发生的醉驾行为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实际情况,这单一的刑罚模式,狭窄的量刑幅度,对没有产生实际危害结果或不具有故意犯罪心理的行为人来说并不合理,且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这不符合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三、立法完善,

(一)明确入罪标准

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即要求司法机关在认定罪与非罪的时候,需考虑犯罪情节等其他犯罪构成要素,以及相关法益受到的损害程度是否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因为刑法没有明确限制,就突破但书规定。所以为了防止过度入罪,应当将“情节”要求加入法条中,以明确醉酒驾驶的入罪标准。

(二)扩大交通工具范围

有人认为,火车、高铁、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与机动车有明显的区别。机动车驾照容易考取,且有一些没有驾照的人还悄悄开车上路,机动车驾驶人的随意性较大,不好控制。但其他交通工具的驾驶执照并不容易取得,且上岗前需经过严格的筛选、考试测试,全部通过之后才能正式上岗。这些驾驶员随意性较小,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才没有将此类交通工具列入刑法规制的范畴。

但笔者认为,虽然开火车、高铁、飞机等这类交通工具的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但是如果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突然饮酒,并且酒精含量达到醉驾的标准,且产生了危害后果,该如何处置呢?刑法如果不对这类行为加以规制,会不会就纵容了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呢?

另外,电动摩托车,助力车,特斯拉等车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即使这些车子的速度不及燃油汽车,但不代表它们在驾驶员醉酒驾驶的时候没有安全隐患。所以,为了确保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将可能对公共安全具有危险性的电动摩托车、助力车、特斯拉电动车、火车、高铁、地铁、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包含在危险驾驶罪中,这才能体现立法的公平原则,也才能从根本上,实际上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三)增加罚金刑,设立阶梯式处罚方式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醉酒驾驶型的危险驾驶罪刑罚方式为拘役并处罚金。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且具有诸如偶犯、初犯等情形的,可以依法单处罚金。

因此,该罪拘役和罚金刑并处的处罚方式对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犯罪情节较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再犯的可能性极小的行为人来说是不合理的。过度的入罪,会导致对行为人量刑不公,也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应当在该罪中增加单独的罚金刑。同时需根据不同地方的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为人的醉驾情节来明确罚金刑的额度和梯度,以确保法律合理的适用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赵秉志,袁彬.“醉驾入刑”热点问题探讨[M]刑法论丛.2011年底3卷·总第27卷

[2]楼敏.浅析醉酒驾驶立法完善及司法实践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曾果.“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论界定、司法适用与立法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夏勇.作为情节犯的醉酒驾驶——兼议“醉驾是否一律构成犯罪”之争[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9期

严禁醉酒驾驶的警示语 篇4

2、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3、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4、爱我,追我,千万别吻我。

5、超载多一吨,危险增十分。

6、喝酒过多伤肝,酒后驾车要命。

7、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

8、遵守交通规则就等于珍惜生命。

9、次肇事9次快,摩托车族当自爱。

10、礼让三先 你让我一秒 我让三分钟。

11、实现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12、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

13、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安全等于零;

14、若要亲人勿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

15、请慢慢享受人生,因为你将死很久。

16、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

17、酒性发作不由人,醉酒开车祸害深。

18、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

19、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20、当心车祸,您的亲人正在家中等着您。

交通安全问题的警示语

1、你争我抢水泄不通,文明礼让路畅人安。

2、十次事故九次快,金玉良言血换来。

3、疲劳驾驶多危险,事故就在眨眼间。

4、超速行驶找刺激,关键时刻难驾驭。

5、别拿速度当风度,其实平安才是福。

6、车上装货莫太多,平安回家乐呵呵。

7、生命只有一次,平安才能长久。

8、超速超速,频发事故;礼让礼让,人车无恙。

9、生命无彩排,车酒不同台。

10、爱自己、爱家人、安全行车、文明走路。

11、超速超员超载,害人害己害家。

12、白酒红酒不如生命长久,碰杯干杯就怕肇事后悔。

13、车要hold住,不能玩超速。

14、超载超速超员,毁车毁路毁人。

15、风度不凭速度,文明来自大度。

16、大事小事不如不出事,早到快到不如安全到。

17、疲劳驾驶不可取,生命安全非儿戏。

18、生活多么好,何必抢几秒?

19、酒后驾驶不可取,出事后悔来不及。

醉酒驾驶案例 篇5

1、饮酒驾驶机动车的。A:处十日以下拘留。

B: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C: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D: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标准答案:D

2、饮酒驾驶运营机动车的。

A: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B: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C: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D:处十日以下拘留。

标准答案:A

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A:处十日以下拘留。

B: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C: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D: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标准答案:D

4、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A:处十日以下拘留。

B: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C: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运营机动车。

D: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标准答案:C

5、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A: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处十五日拘留。

B: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无忧交规考试网 http:///

C: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D: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标准答案:C

6、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A:处十日以下拘留。

B: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C: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D: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标准答案:D

7、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A:处十日以下拘留。B:处拘役,并处罚金。

C: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D: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标准答案:B

8、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A:站在车辆后方等待。B: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C:放置三角警示牌。

D:立即拨打110,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50米至10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

酒后驾驶与醉酒代驾的调查报告 篇6

首先,查阅了相关书籍,得到如下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酒后驾驶在法律上可分为酒后或醉酒驾车两种违法行为,两者的界定: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后驾驶。

三、酒的危害: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进入人体,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以产生麻醉作用。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50mg/100ml时,表现为精神愉快、有飘飘然感、容易冲动;酒精浓度达到150mg/100ml时,将出现激动、动作失调、手脚失控等行为表现;酒后驾车还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发生误差,反应时间增多2至3倍,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几率高达27%。

醉酒的具体影响:

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4.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接着,为了解实际情况,笔者制作了如下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

(1)你有过酒后驾驶的经历吗?

A、有 B、无 

(2)你认为酒后驾驶,危险吗?

A、危险,酒后一定不能开车 B、问题不大,少喝点,没事

(3)你听说过,酒后驾驶出的事故吗?

A、听说过 B、没听说过

(4)当交警确认你为酒后驾驶,你是否考虑逃避?

A、没有 B、有时 C、经常 

(5)、你听说过醉酒代驾吗?

A、没有 B、听说过

(6)、假设你开车去赴宴,喝酒了,怎么回去?

A、开车回去B、打车回去C、找朋友代驾D、找代驾公司

共收到有效问卷答案30份,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问题(1)A、27人 B、3人(大部分司机有酒后驾驶行为)

问题(2)A、11人 B、19人(较多的人认识不到酒后驾驶的危害)

问题(3)A、28人 B、2人(绝大部分人知道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

问题(4)A、10人B、15人C、5人(部分人企图逃避责任)

问题(5)A、20人 B、10人(大部分人没有听说过醉酒代驾)

问题(6)A、9人B、8人C、11D、2人(多数人在醉酒后,能够理智地选择安全的方式,但也有部分人冒险。绝大多数人没有选择代驾公司)

最后,在涿州多方打听提供醉酒代驾服务的公司,只找到一家有该项业务的小型公司。据了解,代驾服务自近年进入我国,市场前景一直不甚乐观,选择“醉酒代驾”的人更是少之甚少。

1、大力宣传酗酒及酒后驾车所带来的危害。有必要利用广播、广告、电视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大力宣传酗酒及酒后驾车的危害。

2、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酒后驾车司机的惩罚力度:通过法律条文明确指出严禁酒后驾车,制定相关的处罚规定,例如轻者警告罚款、注销驾驶执照,重者拘留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加强交通部门的监督力度:交通部门应在司机的培训过程中加强对酒后驾车这一方面的教育。在重要公路段设立提示牌,提醒司机朋友不要酒后驾车。

4、如有应酬,酒后千万不要开车,可以找亲戚朋友代驾,或者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口碑的代驾公司寻求代驾服务。

醉酒驾驶案例 篇7

一、醉酒驾车行为的危险性认识

《刑法修正案 (八) 》将并未发生危害结果的醉酒驾驶行为纳入到了刑法调整范围内, 是刑法对法益的一种提前保护。也就是说, 刑法将这类预备甚或未遂行为作为既遂行为对待, 直接规定为危险驾驶罪的独立构成要件。这种立法模式所规定的犯罪, 在刑法理论上称之为危险犯。

根据危险程度, 危险犯一般可以划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两类。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法益侵害的发生可能性具有达到现实化的程度, 这种危险属于构成要件的内容。作为构成要件, 具体危险是否存在是要求司法人员加以证明与确认的, 而不能进行某种程度的假定或者抽象。譬如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具体危险犯, 拆卸交通工具零部件的行为一般人当然认为有危险, 但并不是所有拆卸行为都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中所要求的具体危险, 还必须根据具体案情进一步判断: (1) 被拆的部位须足以使交通工具倾覆和毁坏; (2) 破坏的方式方法; (3) 是否正在使用; (4) 交通工具的范围限于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及航空器等五种。缺乏上述任何一个条件, 都不能认定为存在具体危险, 只可能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而不成立本罪。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指在司法上以行为本身的一般情况或者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 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可能性。故在认定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时, 对作为判断基础的事实进行抽象程度较高。[1]

笔者认为, 在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之间, 醉酒驾驶犯罪化的基本模式应以抽象危险犯为宜。具体危险犯有着先天的缺陷, 其较高的犯罪构成要件并不能满足法益保护的需要。具体危险犯在规制交通安全重大风险中的局限表现为:首先, 具体危险犯的危险状态是物质的、可量化的。大多数情况下, 醉酒驾驶并未实际发生可量化的物质性危险, 但是醉酒驾驶对严重交通肇事的发生具有极高的盖然性, 且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共安全感和信赖感制造压力, 如放任不管, 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会加入到醉酒驾驶的行列中, 这种恶性积累最终使得因醉酒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增加, 事故性质更加恶劣。其次, 醉酒驾驶的危险难以把握。如按照具体危险犯的设立模式, 醉酒驾驶还需要确定一个距离实害结果仅有一步之遥的危险状况, 比如险些发生交通事故。但这种具体危险状况在实践中又会是很微妙的, 笔者假设在同一条交通道路上, 白天的路况车水马龙, 醉酒行人驾驶车辆在该道路上行驶可能就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晚上的路况则空无一人, 醉酒驾驶根本不会有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时的这种行为就不具有可责罚性。套用这种模式, 则醉酒驾驶的入罪与否取决于白天还是黑夜。也就是说, 可责罚性取决于偶然, 取决于概率。这样的话, 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就大打折扣。既然法益保护是刑法的目的所在, 那么通过特殊的犯罪构成使醉酒驾驶行为类型化, 赋予其典型的危险性, 由国家刑罚权力对于尚未发生实际侵害的醉酒驾驶行为事前介入, 对醉酒驾驶设置抽象危险犯符合了这一要求, 填补了立法上的空白。

二、醉酒驾驶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规定, 只是描述了客观要件的情形, 而没有明确本罪的主观要件。有人认为危险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很难全部认定为故意或者过失, 两种情况都有存在的可能, 正确认定的关键在于应该对案件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做出合理的判断。一般案件中危险驾驶犯罪的主观罪过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特殊案件中的危险驾驶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即行为人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而进行危险驾驶并肇事的行为。还有学者认为, 行为人对采取危险方式驾驶车辆所产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应当是明知的, 能够预见的, 但其危害结果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 故对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至多只能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且此次《修正案 (八) 》将危险驾驶罪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置于交通肇事罪之后, 也印证了两罪在主观方面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不难看出, 上述观点均是不正确的, 前者的错误在于你讲一罪分成了两个主观方面, 显然不符刑法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后者的原因在于它是以危害结果来判断危险驾驶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危险驾驶罪属于危险犯, 它不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 而只要求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方式, 使犯罪客体处于危险状态, 犯罪即告成立。就本罪主观方面, 刑法追究的是行为人能对危险驾驶行为所产生危险状态的心理态度, 显然对这种危险状态的出现, 行为人的意识因素是故意的, 不反感的。故笔者认为, 危险驾驶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险状态,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存在。

三、醉酒驾驶行为的未完成形态及具体认定

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一旦实施就会对行人、其他车辆及公私财物构成极大的威胁, 出现了这种危险状态, 及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既遂。犯罪既遂是犯罪过程中的完成形态, 与其相对应的还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那么醉酒驾驶是否还存在未遂的情况呢?关于这一问题, 学界的看法主要分为两派[5]:第一种观点是否定说, 该学主张的理由是:醉酒驾驶系抽象危险犯,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是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内容, 并未规定其发生任何危险。只要实施上述客观行为, 按照通常情形, 即足以招致危险, 而法官对为既遂标志的, 而醉酒驾驶行为着手与危险状态的出现是不可能同步的, 之间总会有或长或短的间隔距离。因此当醉酒驾驶行为着手后, 危险状态出现以前,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被迫停止, 就会形成醉酒驾驶的未遂。

笔者认为, 醉酒驾驶行为中有无未遂的问题, 应该将未遂犯的概念与抽象危险犯的特征相结合进行考虑。未遂犯是一种未完成犯罪形态, 按照通说, 其判断标准是“犯罪构成齐备说”。即未遂犯虽然已着手实施犯罪, 但犯罪构成尚未齐备。对抽象危险犯而言, 其仍以法定的抽象危险结果的出现为构成要件, 尽管一般情况下, 实施了符合抽象危险犯构成要件的行为, 就随之出现抽象危险结果, 但不能就此排除在特殊情况下, 虽然着手实施抽象危险犯的行为, 却未发生抽象危险结果。这时就会成立抽象危险犯的未遂。如在醉酒驾驶也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醉酒人刚发动汽车时被他人制止, 此时并未出现任何危险状态, 故不能以危险驾驶罪既遂论处, 只能是危险驾驶罪未遂。当然, 在认定醉酒驾驶行为的未遂时, 也应注意当醉酒人发动汽车后驶离了原先位置后, 就不应再考虑未遂问题, 因为此时的醉酒人将符合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施完毕了, 根据法律规定, 即可认为已经出现了抽象危险结果。故醉酒驾驶行为是有未遂情况的, 只是这种未遂存在于未实施终了的未遂, 原则上不存在实施终了的未遂。

至于如何界清醉酒驾驶的未遂与预备形态, 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主要是判断醉酒驾驶行为的着手问题。对犯罪着手的界定, 通说认为着手首先是一种表现为外部并能够为人们所认识的客观事实, 是人的一种身体动作, 其次, 着手又是在犯罪意志支配下的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6]因此, 在认定醉酒驾驶行为的着手时, 应把握以下两点:第一、以法律规定的具体罪状为依据。罪状是对犯罪的名称和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绘和叙述, 是定罪的根据和标准。之所以要强调以法定的罪状为依据, 这既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 也是正确认定着手问题的客观需要。因为只有明确了犯罪行为特征, 才能找出实行行为着手的特点。第二、以实行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为基础, 犯罪着手是实行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 认定犯罪的着手, 必须以实行行为为基础。当然, 实行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不同, 也决定了其着手的不同特点。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单一的实行行为, 这类是对各种不同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 如故意毁坏财物罪。只要开始实施这类单一的实行行为, 就是可认定为着手。二是选择性的实行行为, 如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该类包含了多种实行行为, 但并不要求以各种行为完全具备为要件, 只要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 即可独立构罪。故实施了该类罪的任何一种行为, 即可认定为该种犯罪的着手。

危险驾驶罪作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显然, 从罪状上来看, 危险驾驶罪采用的是叙明罪状, 将飙车行为与醉酒驾驶行为作为危险驾驶行为的列举内容;从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上来看, 危险驾驶罪属于单一的实行行为, 只要开始实施带有危险性的驾驶行为就可认定为危险驾驶行为的着手。在认定醉酒驾驶行为的着手问题上, 按照常理, 醉酒人驾驶车辆行驶在道路上必须以发动车辆引擎为前提, 倘若醉酒人仅仅坐在车内未发动引擎, 就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危险状态, 只有发动引擎, 才有引起危险状态的可能。故在认定醉酒驾驶行为未完成形态的问题上, 笔者的观点是应当以发动机动车辆引擎作为着手点, 驾驶车辆驶离原处作为排除未遂的标准。唯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醉酒驾驶行为中出现的各类情形, 做到准确适用法律定罪量刑。

至于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存在中止形态, 根据犯罪中止的定义来看, 犯罪中止可分为自动停止型犯罪中止和结果防止型犯罪中止, 基于醉酒驾驶行为系危险犯, 故应当排除仅适用于结果犯的结果防止型犯罪中止。那么自动停止型犯罪中止是否出现在醉酒驾驶行为于犯罪既遂之后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争议范围, 刑法一般理论认为犯罪既遂之后不存在犯罪中止, 故此种情况不能以中止处理。若醉酒人在发动机动车辆引擎后又自动关闭引擎, 或者准备打动引擎时打掉了这种念头, 针对这两种情况, 存在中止形态是有现实可能性的, 因为此时, 离醉酒驾驶构成既遂还有一段距离, 行为人完全有放弃继续实施行为的机会和时间, 故笔者认为, 醉酒驾驶行为的中止形态存在于预备阶段和着手阶段, 是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至于这类中止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笔者会在后面进行详细阐述。

四、完善本罪的建议

(一) 设立结果加重犯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第二款规定:“有前款行为,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当危险驾驶行为产生实害结果时, 该罪就会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产生想像竞合, 择一重处理。想像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 其犯罪结果侵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法益, 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笔者认为, 这三罪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与交通肇事罪相比, 危险驾驶罪系危险犯, 前者是过失犯, 显然两罪的主观方面并不相同。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酒后驾车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而危险驾驶罪所规制的是醉酒驾车行为, “醉酒驾车”不同于“酒后驾车”, “醉酒驾车”属于“酒后驾车”行为中危害程度更大的一类行为, 故不能因为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较重而简单机械地将其适用于危险驾驶行为导致实害结果的情形。至于同样是危险犯的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对该罪的基本情形和结果加重情形分别以第一百十四条和第一百十五条做了详细规定, 一旦出现危害结果, 该罪最低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将危险驾驶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一并纳入到第一百十五条的调整范围, 则会产生罪行与刑罚严重脱节的情形:危险驾驶未产生实害结果, 判处拘役;产生实害结果, 最低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综上, 笔者认为, 在危险驾驶罪中应当增设结果加重犯。成立结果加重犯, 不要求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具有故意, 但根据责任注意的要求, 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必须具有预见可能性 (过失) 。如果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确实造成重大危害结果, 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 才可以考虑与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择一重处罚。故对危险驾驶犯罪行为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情形在危险驾驶罪中规定出明确的量刑标准, 这对于司法实践正确适用危险驾驶罪, 处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二) 前置行政处罚

对于醉酒驾驶行为, 此次刑法并不要求情节恶劣, 只要行为人喝醉了酒并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就可构成危险驾驶罪。一旦承担刑事责任之后, 对行为人今后工作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如禁止报考公务员、岗位晋升歧视、信用贷款等。再反观行为人醉酒驾车行为, 其虽能够明知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 主观恶性不大, 如未发生危害结果, 仅出现抽象的危险状态就运用刑法调整, 难免有些法不容情的感觉。

纵览国外对醉酒驾驶行为的立法, 新加波法律规定, 酒后驾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至5000新元, 或入狱6个月以下;再犯者则被罚款3000至10000新元, 并判入狱12个月以下;屡犯者则可被判支付高达3万新元罚款, 并入狱3年。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 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美国法律规定, 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 无条件吊销其驾照。造成生命伤害的, 可以定性为二级谋杀。英国法律规定, 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 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若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 法院将对他的屡教不改判吊销驾驶证109年。[7]不难看出上述多国立法均以慎用刑罚的态度来处理初犯者, 且我国刑法对非法采矿行为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定。故笔者建议对本罪设置一个行政处罚前置, 即针对行为人第一次醉酒驾车行为, 如未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形, 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以示警示。如行为人今后改正错误, 安全驾驶车辆, 则就没有受刑事处罚的必要了;相反, 行为人依然无法改正, 将社会公共安危置之度外继续醉酒驾驶, 说明其主观恶性极大, 则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刑事处罚。而对于竞速型危险驾驶行为的初犯者, 如没有恶劣情节, 笔者认为也可参照上述处罚规定。

综上所述, 笔者提出以下立法建议:即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 设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 因而危及公共安全,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初次行为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予以行政处罚, 不以犯罪论处。

犯本条第一款罪, 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参考文献

[1]王振.风险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之检讨[N].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23.

[2]高巍.抽象危险犯的概念及正当性基础[J].法学科学, 2007 (1) :72.

[3]在德日刑法理论中, 大多数学者一般从反面推导出“抽象危险”的轮廓.立论的路径为:一个行为没有或不要求实害、也没有或不要求具体危险, 但是仍然符合构成要件, 那么这种行为就具有抽象危险.

[4]林东茂.危险犯的法律性质[J].台大法学论丛, 1994 (1) :302.

[5]鲜铁可、周玉华.试论危险犯的未遂犯[J].法学杂志, 1998 (6) .

[6]鲜铁可、周玉华.试论危险犯的未遂犯[J].法学杂志, 1998 (6) .

醉酒驾驶案例 篇8

关键词:醉酒驾驶;主观方面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62-02

一、“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之主观罪过形式的理论争议

(一)醉酒状态与相对意志自由论之间存在矛盾。

行为主体实施行为时意志是否自由,是刑法理论界千百年来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且对意志自由的争论也一直延续。意志自由可以分为绝对的意志自由与相对的意志自由。绝对意志自由论的观点已经基本没有了立足之地,相反,相对意志自由论这种见解却为大部分学者所接受。主张相对意志自由论的学者认为:行为主体在实施某一行为时,必须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并且能够控制行为的发生和行为的后果,本可以通过自己选择适法行为的途径可以解决的事,却选择了侵害行为。从责任主义的角度来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主体才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相对意志自由论的学者坚持的是“行为与责任同在”的原则,即只有当行为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时,其才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超出行为主体控制之外的行为,行为主体则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主张相对意志自由论,那么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就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行为主体的危险驾驶行为是其在醉酒的状态下发生的,行为主体在醉酒的状态下再驾驶机动车实施驾驶行为,其对自己行为和后果的支配和控制能力明显受到削弱甚至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主体其实并不具有理性人应当具有的相对的意志自由。那么,对行为主体进行归罪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便是对“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归罪所遇到的理论矛盾之一。

(二)醉酒状态与责任主义的冲突。

责任主义原则,又称有责性原则,是指行为主体在实施危害行为的时候,必须存在相应的心理状态的支配,具体表现为故意、过失以及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基本要求是:责任与行为同时存在。只有当行为主体的危害行为与行为主体的有责性同时具备时,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才可能具备刑法上的非难可能性。这种非难可能性,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恶性,而是对违法事实所进行的法的谴责。所以,责任必须以客观存在的违法事实为前提。刑法中的责任,不是客观责任,而是主观责任;不是集体责任,而是个人责任。责任主义原则强调的是:某一犯罪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犯罪结果应当归责于行为主体个人,除此之外,行为主体还应当存在相应支配的心理状态,即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等非难可能性的条件。责任主义原则最高可以追溯到黑格爾的理性哲学之中,“黑格尔的全部哲学都是以理念及其发展为对象的,所谓理念,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真实统一的具体真理”,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行为是主观意志的外在表现,是主观在客观上的转换(将主观转换为客观),换言之,主观和客观在此已结合在一起。”这种经典表述,实质上指出了人的行为是由心理状态所指引,而心理状态则是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的。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研究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时,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换句话说,对危害行为考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与客观行为息息相关的主观心理问题。因为行为主体的危害行为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相反,却总是在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指引下才出现的,所以在对行为主体的危害行为进行刑事归责时,必须确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刑法规制的对象不仅仅是纯客观的行为,而是包括客观的危害行为和主观的心理状态在内的主客观的统一整体。这样的认识,即“行为与责任同在”的原则,也正是责任主义的核心思想之所在。

然而,如果从责任主义原则的角度来理解,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体由于处于醉酒状态,其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就无法辨认和控制,因此难以确定其属于何种主观心理态度。“刑事归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意志的过程,发现人的过程,刑事归责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客观的外在表现来回溯至那个控制意志的人,进而将刑事责任归结于其身”。在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情形下,由于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受到影响,导致这种发现的过程受到了阻碍,对其主观心理状态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判断造成很大困难。行为主体在醉酒的状态下实施的行为与已有的刑法理论产生如此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对在该状态下实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如何定性,自然会给众多学者带来理论上的困惑。

二、“醉酒型”危险驾驶罪主观罪过的实务界定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规定,只是描述了客观要件的情形,而没有明确本罪的主观要件。因此,在实务中,醉酒驾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存在着争议,主要是在主观上构成犯罪故意还是犯罪过失。

有的学者主张,醉酒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既有可能是犯罪故意也有可能是犯罪过失,正确认定主观罪过的关键在于对犯罪的主客观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与判断;在普通的刑事案件中,“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更进一步说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特殊的刑事案件中,危险驾驶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在公共交通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是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

有学者主张,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醉酒驾驶的故意性,不能认定为故意醉驾,应当属于过失犯罪。而且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罪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置于交通肇事罪之后。其认为,由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犯罪构成,因此将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认定为过失更符合立法本意。理由如下:由于立法者将危险驾驶罪归入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中,可知危险驾驶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应该也是公共安全。基于此,醉酒驾驶的行为主体如果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或者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出于主观故意造成重大损失的,不能构成本罪,依据主观故意目的的不同,依法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损害财物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等其他罪名),按照相应的罪名定罪处罚。而只有当醉酒驾驶者在主观上是出于过失的心理状态时,才依法构成危险驾驶罪。

笔者认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犯罪,且只能是间接故意。在本罪中,醉酒的行为人明知醉酒之后再从事驾驶行为会对公共交通中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造成威胁或重大损失,并且仍然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构成故意犯罪,且为间接故意。一个具有基本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处于醉酒状态的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会降低或者丧失,如果此时再驾驶机动车肯定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行为人明知喝酒后会处于醉酒状态而驾驶机动车的,是故意的心理状态。对于饮料中被人偷偷注入、药品注射或被欺骗等原因摄入酒精,不知自己已经饮酒而血液检测达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不属故意,不构成“醉酒型”的危险驾驶罪。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3-116页。

上一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下一篇:犀利超拽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