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护理质量控制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優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依从性评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心理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能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置管依从性更好,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不良情绪,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PDCA;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

Control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and 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lan on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NG Yuexia GAO Limei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Yunf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 Yunfu 527300, China

[

[Key words] High-quality nurs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DC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Complications

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三大方式之一,是普及率最高的治疗方法[1]。肾功能受损不可逆转,血液透析通过透析机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从而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该治疗方法普及率高,多数县级医院均具备血液透析医疗资源。血液透析每周需要去医院3次接受治疗,患者长时间居家带管,因此需强化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延长导管寿命[3-4]。但鉴于患者长期在院外,与医护人员联系较弱,导致病患管理力度不足,患者因护理能力低下、对中心静脉置管了解不足等原因,会影响导管使用寿命[5]。为此本研究观察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探讨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0~85岁,平均(57.05±2.74)岁,病程2~7年,平均(3.50±0.50)年,重症感染急性肾衰7例,尿毒症8例,糖尿病肾病11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1~84岁,平均(56.52±2.70)岁,病程1~9年,平均(3.55±0.54)年,重症感染急性肾衰8例,尿毒症9例,糖尿病肾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意识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者;②中途转入我院者;③病历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治疗时进行口头健康教育,说明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优势及步骤,治疗过程中执无菌操作,治疗结束后告知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 ①护理计划(P):成立护理小组,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主体由小组共同选定,分配小组成员任务,明确方案拟定、护理现状调查、缺陷时间分析、护理对策制定等事项的时间节点,并由相关成员进行推动。在一个周期结束后检查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②实施护理计划(D):结合临床工作明确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在于医护人员操作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根据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实施,对医护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并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③检查(C):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了解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对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可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计划的相关措施和流程。④处理(A):定期开展会议,对阶段性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措施,并将其标准化进一步推广。同时将此阶段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问题和高发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

1.2.2 优质护理 ①个体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实施优质护理,需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血管狀况,制定科学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案,提高穿刺的安全性与成功率。②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将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解释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的重要性,介绍治疗方法和相关疾病知识,说明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提高其认知与重视。由于患者受教育水平不同,护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讲解、视频、手册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消化能力。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询问患者是否了解或是否存在疑问,并及时解答。③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受损,而肾脏受损不可逆,又由于并发症影响多数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导致其依从性较低,导管维护意识薄弱。应加强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内心想法,解释血液透析对改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打消担忧。积极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改善其对肾脏病的负面情绪。对其家属和朋友说明社会支持的必要性,在周围人鼓励下建立治疗自信心。④延续性护理:血液透析患者长时间在院外,护理人员需了解其导管维护情况。落实延续性护理,定期电话随访了解导管维护情况,并对其洗浴、饮食、作息加以干预。若导管维护状况较差,需了解具体情况,并解释导管维护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置管依从性。利用《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调查问卷》[6]进行评价,从自我观察、日常防护、医院维护、保护套使用、肢体活动、维护按时性6个方面进行评价,是计1分、否计0分,总分为6分。6分表示依从性优秀,3~5分表述依从性良好,<3分表示依从性差。依从率=(优秀+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②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感染、留针滑脱、堵管、导管破损、静脉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例数/总例数×100%。③心理情绪。以SAD量表、SDS量表进行评价,临界值为50分,评分>50分则表示存在负性情绪,评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④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及依从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依从率、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更为显著,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有一定影响。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改正,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过程[7]。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全员参与整体优化护理质量,从而取得长期性且持续性的成果,该护理模式能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挖掘团队潜力,提高队伍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与团队默契度,使护理工作真正受益于患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居家,持续质量改进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但患者带管居家时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同样受到重视[8-9]。优质护理是一种“以病患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病患为中心”这一理念不仅只体现在医疗行为上,还体现在思想观念上[10-11]。优质护理重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个人意志能力,通过优质护理对其自我管理加以干预,强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打消患者负面情绪[12]。使其良好配合护理工作,自主、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导管维护水平。且经延续性护理密切观察居家行为,能降低护理风险。

解晓文等[13]认为置管依从性对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PICC置管患者更多时间带管在家,导致部分患者导管置管时间、依从性较低。解晓文等[13]认为PDCA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依从性。而经过其团队的共同研究,PDCA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患者置管依从性良好,且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更高,证实了PDCA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优越性,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有研究认为,PDCA护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意识,但由于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进行24 h监护,居家期间护理不当将增加并发症风险[14]。孙娟等[15]表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居家期间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发症,其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研究对并发症的影响,在其研究中应用优质护理患者出血、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研究证实了优质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正面影响,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可取得较好效果。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优质护理及单一的PDCA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影响,本研究创新之处在将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所结合,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能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置管依从性更好,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不良情绪,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金梅,王萍,贺华,等.PDCA循环结合微信平台在PICC导管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164-166,169.

[2] 杨萌,杨方英.脑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89-92.

[3] 林丽萍,林珠豆.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 32(4):163-164.

[4] 杨浩义,顾青,李婷.PDCA护理辅助PICC置管治疗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407-412.

[5] 陆海燕,王丽英,薛嵋.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的观察与处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4):390-393.

[6] 徐佳奕,方芳,章惠英,等.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701-705.

[7] 朱丽.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133-134.

[8] 李小峰,陈晓娟,贺会清,等.“六心”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2):202-204.

[9] 张琳.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7(4):161.

[10] 张玉凤.优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4):95-97.

[11] 陈海红.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后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及患者焦虑程度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14(16):115-117.

[12] 张艳英.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优质护理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 31(1):127-128.

[13] 解晓文,张春兰,雷桂军,等.PDCA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2018, 7(4):158-162.

[14] 岳秀艳.优质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學杂志,2019,36(2):174-175.

[15] 孙娟,杨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4):4208-4210.

(收稿日期:2020-07-06)

作者:王月霞  高丽媚

第2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因此,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手册是美国通用公司、福特公司以及克莱斯勒公司共同向供应商提供的核心工具。主要是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对汽车产品进行策划,从而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再通过控制计划方法来对策划进行控制。本文首先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再分别对先期策划中的项目确定、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产品和过程确认以及反馈与纠错等方面进行分别分析,旨在能够为汽车行业产品生产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计划;汽车行业

0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生产公司应该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开发,从而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进行汽车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从而能够保证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汽车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汽车产品的策划过程中设定控制计划,控制计划是一种控制系统的文件描述,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能够让汽车产品在产品设计中更好地完成,有利于汽车产品公司的发展。那么到底是如何进行先期策划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

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概述

1.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内容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公司发布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手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另一方面是控制计划。我们首先来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它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计划和确定项目。汽车产品公司可以做产品市场调研,通过调研数据来获得目标顾客的准确需求,从而获得产品设计目标。然后再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产品业务计划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对产品恶化设计过程进行设想和策划。第二,进行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当获得设计目标后需要根据产品设定的目标来进行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设计,整理材料清单,然后对汽车产品样件进行设计。还需要对汽车产品生产中的施工设备、工装要求、工程规范等进行设计。第三,过程设计和开发。需要对产品的装配进行设计,同时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然后进行汽车产品设计的验证和评审,从而符合工程规范恶化材料使用标准。在先期测绘过程中应该对产品设计图样进行不断更改,从而使其符合规范要求。第四,汽车产品和过程确认。首先汽车产品应该符合包装标准,在产品进行涉及到过程中应该确立质量审核制度,从而对其质量进行系统分析。对试生产进行控制。第五,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在此阶段应该进行产品的试生产,然后通过系统分析后,检测能够其能否使用户满意。其中包括保证评价、生产控制计划等。[1]

1.2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主要构成之一,主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产品计划的步驟。通过产品质量策划能够让涉及到汽车产品生产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联系,从而能够使得策划工作正常完成。通过产品先期策划对汽车产品质量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能够使顾客对产品满意,从而赢得了市场,提高企业经济;其次,公司能够对产品计划进行早期更改,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晚期更改而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这样不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因此,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汽车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1.3 控制计划内容 控制计划是产品质量策划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是一种为了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而制定的一种书面描述,从而能够保证所有的过程都在计划控制之中。控制计划对产品质量策划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控制,在进行汽车产品样件的制作中,可以通过控制计划对产品的尺寸和产品制作材料以及产品功能进行书面描述;在进行试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控制计划作为产品参考依据,从而判断产品生产质量;在大批量的汽车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计划可以成为质量检测中的综合参考文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监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2]

2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2.1 计划和确定项目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计划和确定项目。收集客户需求有多种形式,产品公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目标用户的访问,从而能够让客户把内心的真正产品需求表达出来,然后产品公司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要做的项目计划。还可以通过客户的抱怨资源来作为客户信息收集的资料,在产品项目计划中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产品公司还可以采用客户拜访的形式与客户面对面进行沟通,从而在聊天的过程中去寻找客户意向。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竞争产品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产品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了保证在新产品的使用中不再发生故障问题,应该对老产品的维修记录进行信息收集,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时将以前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对产品的营销战略进行制定,包括产品定位、产品投资以及研发进度等,从而将项目确定下来。[3]

2.2 产品设计和开发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主要是指为满足生产量和生产工期的要求来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将产品的质量、成本考虑进去。包括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这种分析模式是跟随客户需求的不断改变而进行改变,从而能够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包括尺寸优化、产品性能优化、材料优化等多种优化。为满足客户的产品要求还需要进行设计验证,验证团队主要是由设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通过设计评审的验证能够对产品的设计功能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产品的性能,然后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给出验证结果。通过设计评审验证可以防止潜在问题的发生。

2.3 过程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造一个有效的产品开发系统。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包装标准考虑到设计中去,从而能保证产品设计的完整性。在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策划小组可以根据控制手册来进行制造控制,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时应该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通过质量检查表可以进行质量控制。过程流程图在产品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流程图可以找到产品在设计和研发中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制作出相应的计划来进行更正。在产品的试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的尺寸、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描述,形成控制文件,从而能够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作品质量管理的有力参照。

2.4 产品和过程确认 在产品的试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正式生产的环境、设备和操作技术进行生产,在试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生产系统的过程能力,还需要根据测量系统评价规范对生产进行确认,对控制零件过程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描述,并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而不断发生改变。

2.5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产品质量策划是伴随整个产品设计生产始终的,需要在设计生产中不断进行反馈、评定和纠正。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控制图可以对过程变差进行识别,通过对过程变差的分析和纠正能够减少过程变差。对变差生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从而能够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4]

3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是一种对产品设计中的书面描述,从而在进行生产时能够当作控制参照,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控制计划只是产品生产中的质量检测参照,不能够成为操作指导。控制计划描述了产品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控制措施,从而在进行生产时可以用于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的参照,而且根据实际生产的情况,控制计划是需要不断进行改变的。控制计划伴随着整个汽车产品设计生产全过程,为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控制计划在样件生产、产品试生产以及产品大批量生产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对产品尺寸进行测量,对产品的材料和性能进行检测。控制计划中还包括多种内容,比如供应厂商、负责人电话、修改日期、零件編号、评价技术等多种资料。控制方法是控制计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怎样对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分析,如果在控制过程中出现非常大的变化时,需要对控制评价方法进行改善。反应计划也是控制计划中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操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在书面中描述了各个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通过反应计划也可以针对发生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责任人。控制计划检查表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激烈。为能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汽车公司在进行产品计划的时候需要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手册来进行产品策划和开发,从而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利于公司经济的发展。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能够让汽车产品能够进行更好的设计和开发,旨在为促进汽车公司的经济增长和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静.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设计过程的应用[J].中国质量,2012.

[2]郑娟英.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0.

[3]张雪松.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T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2015.

[4]陈园园.质量先期策划在汽车安全气囊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2014.

[5]宁燕,陈伊娜.谈如何做好供应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162-163,166.

[6]黄健宇.谈“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的流程化编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5(07):14-17.

作者:戚亮

第3篇:“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策略:过程控制的视角

摘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专门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的一项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因素的基础上,从过程控制的视角,探索并实施“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对策,以提高“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习核心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论文检测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28113)]

[张作岭: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艳清: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张作岭 刘艳清

第4篇:2018年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为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护理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要求,以创三级乙等医院为核心,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重点,落实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采取目标式、数据化管理促进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制定本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目标一: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措施:

1.完善由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9个护理质控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为护理管理质控组、护理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质控组、护理安全质控组、护理文书及输血管理质控组、健康教育及围手术管理质控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及危重患者管理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重点部门质控组。

2.落实各专科护理小组技术指导的职责,专科护理小组分为压疮/伤口防治管理小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重症监护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等。为压疮的防治以及安全输液提供技术指导,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

3.护士长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应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职责并落实到位,并要求有质控记录可查。

4.采取以科室自控为核心,护理部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质控为重点的三级质控模式,以达到护士能自觉规范执业的目的。

目标二: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记录表

措施: 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卫生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并在2017年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并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各项质量标准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注重护理效果的评价。各专业小组要及时修订各组的检查标准,护理管理组增加护理核心制度检查等。

2.修订护理质量检查表格,将检查结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融为一体,直观体现持续改进效果。

目标三: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和落实质控目标 措施:

1.制定护理质量目标

❶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合格分98分;

❷特、一级(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合格分98分; ❸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 ❹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

❺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合格分98分; ❻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 ;

❼护理“三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理论≥70分、操作≥75分; ❽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

❾健康宣教覆盖率 100%,患者知晓率≥90% ; ❿年护理事故发生例数0 ;

⓫压疮风险评估率100%、非难免压疮发生率0;

⓬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100% ; ⓭供应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100%;

⓮择期手术室术前访视率≥80%,术后访视率100%。 2.每月统计目标完成情况,对完成情况进行追踪分析。 目标四:规范护理质量控制,做到有计划、有分析、有总结

措施:

1.各科室制订质量控制计划,重点解决本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年终有总结。

2.制订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定期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效果力求数据化。

目标五:采取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多维度质量控制

措施:

1.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各级质控组织按照质控安排进行督察,督查后现场和书面反馈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设置护士长夜查房重点排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职责的完成情况等。

3.月底全面护理质量检查。由相应的质量小组长负责落实,在全院护士长会上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4.护理专业小组每季度组织1次检查,由各组长安排检查的人员、内容及时间,平时根据科室需要及申请随时指导。每季度并和护理部交流检查情况,在全院护理质量分析会上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5.每季度组织1次外科医生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各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调查,各临床科室每月组织1次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6.落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每月对护理质控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与整改,针对全院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做PDCA循环改进。

7.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及安全分析会议,每半年召开全院护理人员安全点评会议1次。每月检查后及时下发护理质量控制通报,通报全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满意度、日常工作考评等情况。

8.落实及完善科室质量自控。科室成立质控小组,设立数名组长,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质控人员的作用。科室每月有自查,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并适时反馈整改效果。科室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质控人员在会上应有相应的发言,总结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为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出谋划策。平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通过口头方式及时通知当事人或报告护士长。科室针对反复存在问题做PDCA循环改进,并取得成效。

南昌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7年12月

第5篇:2011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1、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等定时进行检查和分析

2、每周进行护理行政查房,尤其对重点病人管理、分级护理、精神病行为的安全管理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整改后进行评价。

3、责任护士及护士长每周跟科主任或主诊医生至少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隐患。

4、每月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和护士会议,对科室自查和护理部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5、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应急模拟演练与考核,使护士提高应急能力,提高抢救质量

6、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的带教与考核,按时完成培训计划,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7、不断督促保洁工搞好病人卫生,加强对护工、保洁工精神科知识的教育,提供他们对精神科安全管理的认识。

8、不断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讨论整改。

精神科

2011年1月10日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职责

1、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计划、目标等,并落实

2、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规范、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等,对科室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3、每月对所在科室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4、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科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以不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水平。

5、定期对科室发生的护理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及时发现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6、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精神科

第6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方案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安全预警管理。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每月制定重点监测内容并跟踪存在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

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5、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6、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龙山门诊

2013年2月1日

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纳日松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

第7篇:2016年骨科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第一部分

主要目标

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病区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A6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 基础质量指标

基础护理合格率≥96%; 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6%; 护理文件合格率≥96%; 感染控制合格率≥96%; 病区管理合格率≥96%; 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96%; 静脉治疗管理合格率≥96%; 压疮管理合格率≥96%; 跌倒管理合格率≥96%; 管道管理合格率≥96%; 气道管理合格率≥96%; 仪器操作管理合格率≥96%;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院内可免性压疮发生率为“0”;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98%; 重大护理纠纷事故发生率为“0”。

2、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骨牵引患者针道感染发生率为:“0”; 骨牵引患者有效牵引合格率为100%; 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堵管率为“0”; 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 人工关节置换护理合格率为100%;

第二部分

主要举措

1、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确保护理安全

2、 进一步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提供照顾和帮助。

3、 规范病房管理,重点环节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做好护理安全工作。

4、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组织护理人员召开安全分析会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5、落实骨科专科护理特色,结合骨科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的特点,对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对所有住院患者每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每天科室大屏幕滚动播放专科疾病知识及功能锻炼指导方法;每季度1次集中健康教育讲座等普及患者健康教育知识。

6、每季度组织一次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

7、加强科室一级质控,定期检查各项专科质量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质控结果进行PDCA质量反馈改进。

8、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护理业务查房、床边演示,完善业务查房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9、鼓励不良事件的上报,对隐瞒不报者给予严厉惩处,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讨论科室安全事件

10、每月按照医院各项质控标准实施自查,对自查结果按照PDCA改进.

第8篇:2012年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一、 工作目标

1. 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各项工作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要求。

2. 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病员满意率≥95%以上。

3. 认真做好护理文书书写,达到规范要求。

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二、 实施措施

1. 整理制定各项护理工作标准。

2. 对质控人员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3. 护理组长对护理质量检查及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

4. 护理组长及质控组员每周二检查,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 周四反馈记录结果。

6. 护士长做好每周工作自查,并认真填写工作自查表。

7.加强业务培训,做到技术操作规范化,基础理论考核常规化。

8.1内个人出现3次以上差错,科内对其进行当面警告和经济处罚。

5. 质控组员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在晨会上进行通报。制定改进措施,

第9篇:2014年护理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计划

2014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护理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要求,结合结合省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及“十大指标”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制定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护理质量控制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85%

2、危重病人(特护)护理合格率85%

3、、每百张床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年

4、急救物品齐全、完好率100%

5、急救设施完好率100%

6、年褥疮发生次数0(特殊患者及入院前发生的例外)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

9、一床一巾、一桌一布使用率100%

10、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使用率100%

11、一次性医疗物品回收率100%

12、执行护理程序和健康教育工作应达到:

1) 病人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2)入院评估与病人状况符合率≧80%

3)护理计划实施率达100%,并进行效果评价

十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十四、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合格率≧95%

十五、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落实率100%

十六、护士素质、仪表行为规范要求达到100%

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按照《河南省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及“十大指标”目标管理与

绩效考核评细则》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并认真落实。

2、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的落实,满足病

人身心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3、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防止或杜绝

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4、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

工作能力。

5、加强专科和专项护理质量的检查,护理部每月随机对基础护理和危重症

病人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不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手

术室、ICU、NICU、透析室、导管室、内镜室、门急诊科等专科护理质量进行督

查,促进专科质量的持续改进。

6、认真落实二级质控职责,病区护士长每周质量自查、护理部季度全面

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

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7、严格按河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制定淅川县人民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

范,全面推行护理文书表格化记录,进一步规范电子化护理文书书写标准,使

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服务于病人。

8、利用品管圈和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持续改进护

理质量。

9、进一步落实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各科室根据具体情况,细化考核标准,

从护理工作量、质量难度、风险度、技术要求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综合考

虑,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

的工作积极性。

10、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委员会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并对存在的

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

上一篇:英语四级翻译常用句型下一篇:幼儿园家长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