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建交前中韩经贸关系研究

摘要:中韩两国关系从朝鲜战争后尖锐对立的状态到“非官方”、“非政治”的交往,最终转向官方的政治交往,直至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经贸和民间交流起了先导作用。经贸关系、特别是贸易方面的双方关系的进展,是双方改善政治关系、推进建交的重要因素。关于建交前中韩关系史的研究,在政治、人文、体育等领域已经有一些成果。但关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交流,中韩建交前主要以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为主,限于资料的约束,还较少研究。本论文以韩国“外交史料馆”已经公开的至1987年的中韩经贸相关档案(韩国称“外交文书”)为基本资料,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中韩建交之前的中韩民间贸易、投资的状况,包括双方贸易政策、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形式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韩两国关系从此前的敌对、紧张,开始出现松动与缓和,两国间的民间贸易也由此发端。在两国贸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双方遵循政治和经济分离的大原则,谨慎、隐秘地逐步推动两国贸易由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发展。建交前中韩两国间的民间经贸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为第一个时期,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中韩建交是第二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两国的经贸关系在贸易政策、贸易形式、贸易结构等方面,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前一个时期两国间的民间贸易起点低,总贸易额不高;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种类不多,以玉米为代表的谷物和煤炭、石油等矿产能源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品,韩国则主要往中国输出钢铁制品、彩电等工业制成品。受两国国内经济形势和朝鲜、台湾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大,贸易发展不平衡,涨、跌幅明显。通过香港、日本等第三方的转口贸易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贸易形式,只有煤炭等个别商品实现了直接运输出口。在1986-1992年的第二个时期,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质的提升,间接贸易规模持续增大的同时,直接贸易和投资贸易成为这一阶段贸易的重要方式,1990年直接贸易额占比达到52.6%,超过了间接贸易额。两国双向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增多,除了纤维类产品以外,纺织品、钢铁制品、有机化学制品的进出口增加,双方贸易规模迅速扩大。韩国的大宇、乐喜金星(LG)等大企业在拓展对华商品和投资贸易中充当了开路先锋,功不可没。两国的经贸交流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两国关系能够实现正常化,为经贸往来提供更好、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领域先行,并以经贸发展促进政治关系改善是建交前中韩关系发展的一大特色。中韩间的经贸往来与政治交流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关系从非政治领域交流到正式建交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在经贸交往过程中,中韩两国的商务、外交等政府部门发挥了主导、协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定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等多领域的政策;解决经贸交流中的经常性问题,如人员出访、来访的审批和签证;处理一些偶发事件,如渔民到对方国家紧急避难、1983年的劫机事件等。这些活动推动了两国外交等政府部门人员的直接接触。经贸交流的同时还带动了两国间人员的流动和人文交流,商务旅游、探亲访友和学术交流增多。韩国驻香港总领馆作为韩国在中国的官方代表,和我国新华社香港分社接触频繁。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改善两国关系成为两国官、民双方的共识,最终促成了两国正式建交。

关键词:中韩经贸关系;民间贸易;韩国外交档案;中韩建交

学科专业:亚非语言文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中韩两国开展经贸关系的背景与基本原则

2.1 中韩两国的关系及民间贸易的发端

2.1.1 中韩关系敌对期

2.1.2 中韩关系松动期

2.1.3 中韩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2.2 中韩两国开展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

2.2.1 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原则的制定

2.2.2 两国开展经贸关系共同遵循的原则

第3章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中韩经贸关系

3.1 中韩民间贸易兴起

3.1.1 进出口贸易的规模

3.1.2 进出口商品的种类

3.1.3 进出口贸易的方式

3.2 1979-1985年间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2.1 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

3.2.2 影响中韩经贸关系的因素

第4章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建交前的中韩经贸关系

4.1 中韩经贸关系的提升

4.1.1 中韩进出口贸易规模

4.1.2 中韩进出口商品的种类

4.1.3 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的过渡

4.2 1986-1992年间中韩经贸的特点及分析

4.2.1 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

4.2.2 影响中韩经贸关系的因素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淘宝店铺推广方法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