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8篇)
(2011-201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国际贸易系依据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和国际经贸学院的“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对国内外高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以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国际经贸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坚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和“特色办学,质量立业”的教育理念,恪守“立诚明德、经世至用”的校训,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为本”,以“教学为本”;在办学方向上,坚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发展思路;在培养目标上,坚持以“质量为本”着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重创新”,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经贸人才。总体思路围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外贸经济高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特色。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符合社会需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建设一支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俱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围绕“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服务行业、地方和社会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阶段性目标
1.2011-2012年为固根本、广开源阶段
在巩固专业建设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以市场为导向修订完善课程
体系,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在2011年新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师资队伍中参加实务培训、挂职锻炼、国际交流的比例显著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形成稳定健康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规划。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实现突破。
2.2013年—2015年为求突破、创特色阶段
师资队伍继续扩大,争取新引进兼具有高学历和行业背景或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2-3人。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稳步推进。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实践基地不断稳固和扩大。继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办学工作取得突破,“三型一化”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完善和趋于稳定通过申报及联合培养等途径,谋求国际贸易专业学术硕士的突破,人才培养“三型一化”、“通专结合”特色更为显著。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逐渐完善,教改研究取得进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俱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初具成效,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国际化办学中为学院品牌的树立添砖加瓦。
三、建设任务
(一)专业建设方向与特色
专业建设坚持“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的总体方向和理念,围绕“三型一化”培养目标,构建素质、能力和知识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师资团队。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积累,在设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专业,积极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设置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积极做好申报经济学和国际贸易联合学术硕士点的工作,在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在办好教学的基础上倡导科研创新工作,提升专业水平。
通过适当增加金融类业务课程、金融英语类课程以及金融服务等课程,凸显金融底蕴和金融特色。通过课程体系国际化、核心课程全英化、核心教材原版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学生多元化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际化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打造国际化特色。突出国际贸易的应用性研究,整合科研资源,倡导研究范式的转型和创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科研工作的开放性、服务性和应用性,加强科学研究与企业经营、政府决策的互动。
(二)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现有师资进修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和加强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水平,着力提高教师的应用型素质、社会服务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注重师资培养,采用挂职锻炼、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双师型人才。逐步建立一支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科学研究,以博士和双师型为主,具有国际交流意识和能力,素质优良,师德高尚,职称、年龄、学缘、知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构建与“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三)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立课程体系动态微调机制,课程体系每年微调1次,每两年修订1次。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前沿课程,从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情和上海市情加以改进。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努力创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涉外专业特色,提高双语教学比例,设置追踪学术前沿和社会实践需求动态的系列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双语教学门数达到8门以上,双语授课比例超过40%。
组建教学团队,积极展开教学研讨活动,加大教研交流,在交流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积极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研讨和教学研究,积极与其他院校的国贸专业展开教学交流活动,形成一套完备的教学交流和合作的机制。
按照既定的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分期分批推进课程建设进程,形成院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市教委重点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的4级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建设。积极申报市教委重点课程和市级精品课程,积极进行申报国际级精品课的准备工作。
与课程建设相配套,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现自身学术思想、风格、特点和水平的教材,配有一系列中外文参考书和辅助教材,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完备的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助资料。
(四)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第一课堂课内实践、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支撑,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 3
习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创活动,开展课题调研、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进一步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提高原有实验室的各项功能,积极探索国际经贸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程和专业的结合度。开发建立各类学生实践基地8个以上,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操控能力。树立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开拓社会服务项目,推进社会人才培训,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增加学院社会知名度、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加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通过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和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为实践教学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含义,领会课堂知识的局限,掌握运用知识的本领,增长自我创新的能力。构建超时空的网络课程体系,逐步把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上网,并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验教学和毕业论文水平。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五)国际化教学改革
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创新合作机制,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建立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化办学,加强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突出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通过引进海外教师、选送教师出国访学,对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技能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双语授课和全英语授课的比例;规划期内至少选送2-3名教师到国外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访学交流;教材选用上,进一步提高选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的比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学等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原版教材,逐步实现教材的国际化接轨;邀请国外学者讲学2-3次,争取形成不定期的交流机制;不断开拓与国外联合办学的规模和层次,提高国际化办学的水平。
(六)推动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的纵深化发展
着力提高科研的质量和层次,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实现 4
科研工作的新突破。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从国际贸易和金融交叉学科的角度开展学术研究,在大贸易金融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提高学术地位。推进产学研向纵深化发展,搭建平台,创新合作形式,不断研究适应市场、政府、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并积极寻求转化。
改变单科突击、单兵独进的研究格局,开拓跨学科、跨国界、跨地域的团队研究模式,开展团队集体攻关。凝聚和引导教师参与学科团队,定期展开研究与讨论,开展集体攻关与合作,切实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组建对本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提高社会知名度,为学科专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大前沿讲座力度。启动名家论坛、博士论坛、企业高级经理论坛、外籍客座教授讲坛、国内知名教授讲堂,向学生传授国际经贸信息、动态、趋向,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积极组建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以较强的科研团队作为支撑,邀请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公司的专家担任顾问,加强学术交流与协同攻关,在夯实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突出应用经济研究,形成“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研究特色。
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与其他学校、企业等部门联合培养方式,加大开门办学、外向办学力度,实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无缝对接”。以拟成立的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为基地,大力开展企业合作研究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强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在与企业挂钩,与资格证书考试挂钩,与上海市政府补贴培训项目挂钩三个方面做文章,力争形成培训体系,创立有自身特色的培训品牌,加强部门“开源”能力。结合我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常规性管理机构和实时沟通网络,建立我院学生就业分配跟踪调查档案,组建并开发我院的人才网络与校友资源。
(七)教学管理建设
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以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不断补充和完善实施细则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较强的教学管理和信息员队伍,对教学秩序和教学水平进行质量监控,做到管理制度化、运作规范化。院领导牵头,组建教育教学监督检查组,定期不定期组织听课、评课,并形成一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建立新老教师结对机制,对优秀教师组织观摩教学,加强教师 5
之间的学习机制,提高教学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各级组织领导
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教务、人事、财务、科研、学生处长、团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团队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领导小组在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是,审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制定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措施;围绕教学团队建设,协调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查,年度检查不合格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停止经费资助及有关待遇。
(二)学校制定保障措施,实施倾斜政策
学校将在人才引进、人员配备、人才培养、年终考核、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参加学术交流、成果奖励等各方面对教学团队予以倾斜,在人力、物力、才力等诸多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和政策保障。通过出国培训访学等增强师资队伍国际化素质,通过鼓励教师到外贸管理部门和外贸外资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青年教师深造等提升中青年教师能力与学历,并加快国际化和应用型师资的引进力度,努力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三)系内出台实施细则,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学校教务处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制定有关师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规定、教授和副教授本科课堂教学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教研室工作规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重点课程和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细则,切实保证教学团队的教学效果。
形成包括决策机构--本科教学与专业发展委员会、执行机构—基层教学单位、督导机构—两级教学督导组的三级教学质量组织保障系统。建立由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组织保障、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及分析等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做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教授上课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本专业有关教授每年必须参与本专业至少一个本科生班级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师双语 6
教学资格审查制度,将事前把关与事后评价相结合。
建立校外评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专业学会、专业研究会等校外评审体系的作用,把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规范化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最终形成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建立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和信息反馈与处理于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规划》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发展的七项战略任务, 分别为积极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口;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加快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步伐;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自主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任务, 将在法规体系、统计体系、管理机制、促进体系、贸易环境、创新扶持、知识产权、行业协会这八个方面健全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 将制定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 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程序, 开发适合服务贸易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等。
一、关于社会事业面临的形势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认为,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将是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而转型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要超越经济,打开视野,以低增长、高就业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改善民生要侧重加强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处理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多启动建设一些富民工程。同时,还应注意,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福利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模式之间的抉择。我国既要树立新时期大扶贫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扶贫方式,又要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逐步拓展社会服务的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葛延风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面临增长方式转型、社会体制转型、需求结构转型,这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会太长,“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仍将具有坚实的基础。
丁元竹教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现行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民生需求扁平化的趋势还不相适应,面向企业和城市的管理体制与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加速民生事业发展,特别是惠及全民的民生事业发展,给社会发展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体制、基层社会组织带来挑战。探索和完善社会体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专家指出,过去30年内,与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中国在改善公共服务及社会发展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魏英瑛博士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应制定一个定义明确、内容明晰、资金充裕、实施良好的全民基本公共服务包,并按照服务种类、成本效益和社会价值而非民众的支付能力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建立良好的公共部门治理框架及机制,使政策在部门内和部门间协调一致,确保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优质公共服务覆盖最弱势的人群。
二、关于“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原则与战略重点选择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孙长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分析了“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应重点关注四粪目标:构建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社会差距,关注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服务产业;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社会管理体制。
洪大用教授认为,“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改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事业的基础运营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有效性、可及性、可生产性,逐步迈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十二五”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妥善处理五人关系:一是处理好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全局的关系,社会事业及社会服务产业在扩大内需、形成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引导要素、产业和人口布局上将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处理好基本和非基本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三是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更加重视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产出评价;四是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紧紧抓住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五是处理好社会事业发展与避免“福利国家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葛延风教授也指出,发展社会事业必须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三个方面的关系。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他认为,在绝大多数社会事业领域,应该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规划、监管等方面。同时在合适的领域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但社会事业总体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与社会关系上,要思考为什么要动员民间力量参与。民间力量参与哪些领域,以什么方式参与等。当前要培育鼓励民间参与的社会基础。在中央与地方(即不同层级政府)关系上,要明确规划、投入、执行和监督四个责任,不同社会事业领域这些责任划分是不一样的。
“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应着重建立健全七项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推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新型的社会事业单位运行与治理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事业财政支出比重,多方筹集社会事业发展资金;加强社会事业资金使用绩效监管,对社会事业投入与产出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畅通公共服务需求反馈渠道。葛延风教授指出,“十二五”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两个关键点是:一是必须明确不同社会事业领域的属性,同时完善定价机制;二是推动公共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也即事业单位改革)。
三、关于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与监测评价
(一)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
世界银行张春霖博士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由。他认为除了促进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等原因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理由:一是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同收入之间没有关系;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机会均等,体现了代际公平。黄云鹏博士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均等,即一国全体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身份、地位、收入均应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二是最低标准的均等化,均等化不可能是全国城乡无差异化,而应该是满足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最低标准应该都能达到;三是什么服务可以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这个最低标准是什么,应该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提高。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强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均等。他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目的并不仅是“物”的公平,应该落到人的能力的均等化。Bill Bikales博士则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取决于政府的行动和责任。他也认为均等化的涵义应该是确保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达到。
(二)关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黄云鹏博士认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可以作三大判断:一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二是部分领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有所减缓;三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投入力度不均等、供给水平不均等、服务可及性不
均等、供给质量不均等及成本负担不均等。
儿基会社会政策处处长白海娜详细介绍了公共服务民意调查的实证结果。她指出。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中国社会政策领域的各种不均等,主要包括结果上的不均等、产出的不均等和公共资源配给上的不均等。她强调了公告服务提供的筹资和治理不足的后果,将导致基服务提供不足、非基本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各机构竞争消费者、非基本服务的提供能力过剩和富人从政府支出中获益最大。
(三)关于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
黄云鹏博士指出,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应发挥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责包括:立法、规划、直接举办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有职责有义务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政府不一定是生产者。不同的政府干预工具有着不同的适用性。政府在履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应责任时,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安排生产,既有基本公共服务本身特性的考虑,也有政治、文化传统的考虑。
(四)关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框架
黄云鹏博士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健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全国和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深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配套的财税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障碍、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和强化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建设。
白海娜处长强调了服务提供问责机制的重要性,一是政府内部的问责,包括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政府层级间的责任分配与政策协调、激励机制、对省/市/县/乡内部服务提供情况的监督。二是政府、服务提供机构与市民之间的问责,包括地方层面的规制、监测、绩效评价等是否有效、透明度与公共知晓度、对市民需求的反应机制等。
四、关于“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世界银行张春霖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培林研究员分别从社会安全理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社会事业与收入分配三个视角出发,就“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转变“社会安全”理念,以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制定“十二五”社会政策。现有对“社会安全”的反向定义使社会政策趋于消极化,即更多关注对社会风险的回避。现阶段,我国个体安全越来越突出,社会政策需要从保障生存的基本安全向保障发展的更高的安全转变。社会政策应适应这个趋势,把个体安全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适度扩展社会事业的内容。同时,仍要将重点放在社会弱势群体上,使他们进入有保证的状态,这不仅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政策必须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服务分配格局与收入分配格局高度相关,财政转移支付效果不明显。要尽快改革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否则。在“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时,可能会导致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迅速拉大。目前,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且不断增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限制社会服务产业的垄断,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推进公立事业单位改革。教育、文化、公共事业、体育和医疗等行业大都由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缺乏竞争导致供给效率低下。质量不高,长期抑制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开放竞争,包括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建议把从事公共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统一称为民办事业单位。推进公立事业单位改革,收缩行政性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或者将其直接纳入行政管理体系,赋予医院和学校独立的人事权,探索理事会治理结构。通过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避免利益目标冲突。
第四,强化社会事业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和扩大内需的功能。近年来,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造成内需不足。由于受教育、医疗、养老等预期消费支出增加的影响,居民对现有经济收入与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使他们降低了对非必需品现期消费的需求,普遍持谨慎消费态度,妨碍了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了消费差距,使潜在市场需求难以充分扩张。“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人员、发展老年服务业,强化社会事业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
第五,明确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规划重点领域的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经济活动主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经济发展规划中有些详细指标很难与市场相适应。与经济规划不同,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规划目标必须明确,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
五、关于部分重点领域的发展思路
为深入掌握社会事业各个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会特邀请来自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部门的代表,介绍了各自领域“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考。
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学上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十二五”时期,要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教育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考虑到中低收人家庭子女更多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要不断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保障教育起点和过程的公平。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自主权,鼓励基层探索创新。
卫生事业。按照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到2015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文化事业。“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将日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居民文化消费和需求旺盛,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凸显了比较优势。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与科技的融合,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新型行业组织和市场中介机构,提高适应市场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立法保障文化市场的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管理和综合执法。
民政事业。民政事业要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城乡民政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衔接,逐步扩大民政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壮大民政事业发展的力量和资源。促进民政与卫生、教育、住房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形成大社保的格局。
2012年06月24日 11:31:40新华网
北京6月24日电(记者陶叶)记者日前从水利部获悉,《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发改农经[2012]1618号文联合印发。《规划》是“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提出了“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改革管理举措,是指导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初步改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初步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主要任务为: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二是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三是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四是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改革管理主要任务为: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河湖和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加强水利防灾减灾管理,健全水法规和水利规划体系。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加强成果推广与普及,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2011-2015)
峰峰矿区中医院作为全区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发展至今,中医特色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得到了加强,专科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快医院发展步伐,突出中医特色,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推动医院持续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中医药应用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依托中医、发展特色专科,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力争在五年时间建成3~5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中医重点专科,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到2015年,我院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医特色进更加突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中医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专科优势更加明显。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全区中医工作的指导作用。
持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中医药业务是医院工作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强化管理人员培训,促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规范临床诊疗和业务管理行为,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规范医院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中医特色、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坚持以中医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专科专病诊疗方案为把手,突出名院、名医、名科“三名”战略,完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和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科研成果开发、引进工作;加强对口支援工作。为基层培养中医药适用人才。
(二)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性工作,利用五年时间,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专科建设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模式,把中医专科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专科建设规划,在专科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逐渐调整比例,使中医药占绝对优势,重点中医专科由中医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医学术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
二、是专科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科治病要以中医药为主,要有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医院把中医有特长、有优势的病种作为重点,以点带面,通
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中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努力打造中医“名科”。医院将继续加大对现有专病专科的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康复科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科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
四、是以专科专病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和落实医院专科化和特色化发展战略。加强医院的中医内涵建设,发展中医药文化,用中医理论指导医院的临床诊疗活动,用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医院学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加速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临床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至关重要。本着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培养什么技术,重点是科室建设培养专科实用性人才原则,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挖掘院内人才资源,突出名师带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的现状,特别是重视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把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和实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重点,重点是采取名师指导、继续教育、医教相长等措施:为本院具有独特专长的 “院内名中医”配备助手和徒弟,做好传、帮、带;计划每年选送1~2名中青年骨干到北京市中
医院进修学习。
(四)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防病治病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采用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针灸治疗中风病、中药灌肠治疗痔疮、阴道冲洗治疗盆腔炎、中药导入治疗不孕不育等中医疗法在我区乃至我市都处于领先位置。医院将进一步发扬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及急诊中医药使用率;把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防治体系,建立应急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指导小组,推进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步伐,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有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五)、加强文化建设,扩大医院影响。
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医院影响,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对外交流。把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使领导了解中医院,支持中医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强化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到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活动、服务品牌塑造以及院区的建筑风格等医院形象体系中。建立健全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加强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
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建立“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着实有效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六)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扩建病房楼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二、是利用五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检测仪器能达到县(区)级中医院先进水平。
三、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落实责任制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规范。
五、是增设导诊服务台,实行一站式陪护服务,认真践行“首诊负责制”。
六、是成立院内感染疾病科抓好院内感染工作,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七)落实和完善医疗体制改革。
一、是要彻底废除原先经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经济分配向中医药科室及专病专科倾斜,以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
二、要重视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用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其人尽其才,并注重思想教育、业务培养,使中医药技术人员形成合理梯队。
三、是实行医、药双轨制,医药彻底分家,废除以药养医的局面,全面提高医疗技术的含金量,增加医疗技术的价值,鼓励学习医疗技术的积极性。
1 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⑴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⑵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吨,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吨,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吨,约占全国的25%,前两家产能已超过1亿吨。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⑸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⑵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⑵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4发展重点
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组织结构
注: (1) 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 (2)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粘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 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着眼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技术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统筹规划,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 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⑵推进节能减排
(1) 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坚持减量置换,推进兼并重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上大压小”,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4)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⑶加快技术进步
(1) 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 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 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标,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5重点工程
⑴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⑵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到2015年,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⑶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⑷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⑸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⑹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⑵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运行监测, 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 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⑶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 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 (备案) 、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⑷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 培育知名品牌。
⑸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 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 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⑹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 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 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 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 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附件:5个子规划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1: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⑴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00亿元,利润总额6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
⑵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6亿吨,是2005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总产能的81%,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的产能占57%。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2010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中,中部地区占25%,西部地区占56%,中西部布局进一步优化。
⑶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企业快速成长。2010年熟料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泥企业有22家,合计产量5.4亿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45.8%,其中有2家产量超过1亿吨。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4.7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25.3%,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通过淘汰落后,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水泥助磨剂、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2010年每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至115千克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2%。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超过4亿吨。55%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装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⑸技术进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减速机、高效篦冷机、窑尾斗提机等关键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辊压机粉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袋式除尘、水泥助磨剂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协同处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⑹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了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装备国产化。水泥大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广泛参与海外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带动了大型成套水泥装备批量出口。2010年我国水泥工程建设占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滞后,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二是落后产能规模仍然较大,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建设, 产能严重过剩。四是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薄弱,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五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 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泥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需求继续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水泥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增速明显趋缓。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开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工业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协同处置,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创新水泥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协同处置取得明显进展,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强资源保护
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鼓励水泥企业拥有自备矿山,稳定矿产资源保障,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利用水平。实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2)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综合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建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严格控制粉尘排放,推广减排降噪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比例。
(3) 推动延寿减量
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综合性能,延长安全使用寿命。鼓励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减少普通水泥使用量,力争2015年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增加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4) 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选择大中型城市周边已有水泥生产线,建设协同处置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普及和应用。推广应用水泥窑尾气生产轻质碳酸钙、养殖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术。
⑵调整优化结构
(1) 延伸产业链
支持优势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2) 提高产业集中度
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业和水泥粉磨站,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2015年末,力争水泥企业户数比2010年减少三分之一。
(3) 优化区域布局
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和抑制产能过剩为目标,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要素,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区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⑶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窑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水泥工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水泥产品销售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检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 完善标准规范
以重大工程应用为依托,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制修订与水泥质量安全、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标准规范。
(3) 推进两化融合
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工业,提高决策水平、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市场反应能力、自动控制水平。制订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物流系统,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5重点工程
⑴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加快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边,依托并适应性改造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⑵淘汰落后工程
工程目标:完成2.5亿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依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窑径3米以下的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以及无稳定熟料来源、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粉磨站。2012年底,东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2015年,中西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力争2015年行业平均节能减排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度利用。开展能效对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等先进技术,提高综合节能水平。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氮氧化物治理,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对已建成的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生产线,应尽快实施烟气脱硝改造。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加强与相邻地区及相关规划的衔接,按照本规划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地区水泥工业发展规划,并报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备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按规划要求审核水泥投资项目,促进本地区水泥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严格执行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及相关政策法规,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新增扩能项目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适度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
⑶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水泥及原辅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监控生产过程质量。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加强生产质量监管,监督执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未获得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不得申请办理水泥生产许可证。
⑷加大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协同处置项目在布局、准入、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⑸加强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2: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玻璃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了向玻璃强国转变的基础。
⑴产量效益显著增长
2010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年均增长10.5%。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45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47.2%。
⑵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0年底,全国浮法玻璃产能达7.6亿重量箱,浮法玻璃比重上升到87%,其中优质浮法产能上升到35%。浮法线平均日熔化量提高到520吨以上。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年均增长25%,2010年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比重上升到11%。2010年前10家企业浮法玻璃产量占全国浮法玻璃产量的57%。五年间累计淘汰落后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
⑶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余热发电、烟气治理、富氧燃烧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建成近20台套余热发电机组。“十一五”期间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9%,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减少4%。
⑷技术装备加快发展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进一步优化升级,最大日产规模达1000吨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0.5毫米厚钠钙硅屏显玻璃稳定生产。光伏玻璃、无碱屏显基板玻璃、离线和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高硼硅玻璃等新产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氧燃烧技术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向海外总包出口18套浮法玻璃技术装备。
总体看,平板玻璃工业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普通浮法玻璃、单一功能加工玻璃等普通产品产能过剩,透明导电膜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高端产品对外高度依存。二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2010年平板玻璃精深加工率仅为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关键工艺和装备的水平偏低,制约着新品种、新材料开发和质量提升。四是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备注:优质浮法是指技术装备水平高、能稳定生产优等品玻璃;二级及以上产品比例≥70%;[]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玻璃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玻璃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二是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物功能提升,需要更多高性能玻璃精深加工产品。三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要玻璃新材料提供重要支撑。四是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增强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迫使玻璃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国内市场普通玻璃将从快速增长转为平稳缓长,但对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将保持旺盛需求。预测2015年平板玻璃需求约7.5亿重量箱。
注:需求量包括国内需求及可能出口量。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玻璃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以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推进玻璃生产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继续严格控制平板玻璃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玻璃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集中度。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协调发展。围绕绿色建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开发安全节能的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之路。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深加工率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强,全氧燃烧技术推广应用,落后产能基本淘汰,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
备注:生产加工一体化率指在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中,由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产量占全部深加工平板玻璃产量的比例;[]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屏显基板玻璃、光伏光热玻璃及镀膜玻璃、防火基板玻璃、高强基板玻璃、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玻璃制品、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节能玻璃与制品、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纳米及微晶基板玻璃等高性能新型玻璃产品,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制品,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限制普通平板玻璃产能扩张,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加快高端产品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2) 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玻璃工业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发展高端品种,围绕提高质量、节能减排及精深加工,改造提升现有生产线,推进生产加工一体化。引导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向资源、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转移,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消费地周边或平板玻璃生产地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3) 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2015年,前十家企业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75%,形成2~3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领军企业。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玻璃深加工产品。加快形成平板玻璃集中生产,精深加工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⑵着力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大自主创新
围绕超薄、高强、无碱、高透光率等高性能平板玻璃制备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重点突破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导电膜膜系材料及高效成膜、新一代玻璃熔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用光电和光热玻璃、高强及防火等高端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及装备,抢占平板玻璃及精深加工领域的制高点。
(2) 加快技术改造
完善提升“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以品种质量、节能减排、装备改善、安全生产和两化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现有生产线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玻璃熔窑能效为核心,鼓励开发窑炉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利用一体化技术和成套装备。优化平板玻璃生产线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玻璃加工制品一次性优良品率,推广变频调速、封闭循环水等先进节能装置,降低产品生产能耗。
(3) 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工程应用评价,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能源、信息技术、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玻璃制品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制修订。
5重点工程
⑴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新材料和新产业发展,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筑发展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
主要内容:依照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托重大工程,组织技术储备雄厚、创新能力强、发展基础好的企业开展高端产品专项研制生产,推进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屏显基板玻璃等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增强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建筑用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制品等高端产品的保障能力。
⑵精深加工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精深加工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玻璃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主要内容:发展玻璃精深加工,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在消费集中地,或平板玻璃生产集中地,有序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玻璃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针对绿色建筑需求,发展节能窗与幕墙等产品。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浮法玻璃比重提高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效对标,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全氧燃烧、烟气脱硫脱硝、余热发电、变频调速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综合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建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示范工程。提高玻璃原料尾矿综合利用及矿山合理开发。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制定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控制投资强度与节奏,促进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贯彻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总量盲目扩张,审慎新上扩能项目。支持发展精深加工,鼓励玻璃生产加工一体化,培育打造玻璃生产精深加工基地。调整优化平板玻璃产业结构。
⑶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玻璃新材料和高端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对玻璃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推进联合重组,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⑷加强质量监管
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引导企业强化平板玻璃及原辅料、玻璃精深加工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强化全流程质量监控。
⑸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运行监测,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3: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产量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达到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5.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利润2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34.8%。
产业技术得到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节能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卫生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陶瓷砖出口金额达到38.5亿美元,出口量为8.6亿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26%和15%。卫生陶瓷出口7.8亿美元,年均增长10%。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企业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二是同质化严重,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数为贴牌生产。三是能耗高、排放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建筑卫生陶瓷提供了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建筑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
⑵需求预测
预计2015年国内建筑陶瓷砖需求量约90亿平方米,卫生陶瓷需求量约1.6亿件。加上产品出口量,预计到2015年建筑陶瓷砖产量将达到9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2亿件左右。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注重增值服务,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快创新发展,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打造创新化、创意化、品牌化、绿色化、信息化陶瓷产业,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集聚规模与资源、能源、环境和市场的关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防止过度集中。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若干家企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轻量化、薄型化、节水型、功能化的新型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
4 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开发创意设计新品种、以及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产品。推进卫生陶瓷节水与减量化应用,积极发展节水型洁具,倡导小体量产品。大力发展五金配件、机械装备等配套产品。
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实施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做优做强。积极推进现有产区升级,扶优汰劣,延伸产业链,差异化发展,形成骨干优势大企业和“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东部沿海地区重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培育知名品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依据相关产业政策,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树立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⑵推进节能减排
推广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强原燃料运输过程中粉尘排放控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科学开发陶瓷原料资源,实现规模开采和综合利用,重点产区加快原材料标准化和产业化,保护黑泥等优质资源。推广低品位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使用低质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等生产陶瓷产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⑶加快技术进步
鼓励创意设计,加强文化艺术等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应用,推进以研发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陶瓷砖花色图案、卫生陶瓷模具设计开发、应用整体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等节能减排新工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对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行业共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5重点工程
⑴新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开发创意型、环保型、功能型新产品。
主要内容: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陶瓷薄砖(板),干挂陶瓷板,利用陶瓷废渣生产轻质保温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产品,保温隔热与装饰复合型集成式多功能产品等。发展蓄光蓄热等功能型陶瓷产品。发展空间配套等创意产品。培育大众知名品牌。
⑵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在主要陶瓷产区,建立陶瓷原料标准化基地,通过对矿物原料的标准化加工与供应,充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
主要内容:选择资源条件好的陶瓷产区,建立从矿山开采、原料专业化加工到配送的协作配套体系,采用先进技术装备,配置完善的环保设施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升原料品质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分散加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主要产区综合能耗、污染物减排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以主要陶瓷产区为重点,选择若干家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实施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带动产区节能减排水平提升。
6保障措施
⑴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强化新产品创意开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等方面信息监测分析,定期发布行业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推进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在创意设计、品牌建设、产业转移、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4:
新型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生活品质、保证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质支撑,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四大类基础材料及部品。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新型建筑材料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等都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⑴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4700亿块标砖,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4.9%。保温绝热材料产量411.9万吨,年均增长15.1%。建筑防水材料产量10.3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0.7%。石膏板产量20.8亿平方米,年均增长23.1%。
⑵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建筑板材占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长到8.2%,年均增长14%。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由44%增长到55%,年均增长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的比例由54%增长到87%,年均增长10%。
⑶产业技术进步加快
纸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墙体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矿)棉、硅酸铝纤维、复合夹芯板等生产设备部分出口。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2.8亿吨,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电厂脱硫石膏利用量稳步增长。五年间墙体材料行业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当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安全环保节能产品开发滞后。三是发展不平衡,城镇地区发展较快,乡村相对缓慢。四是行业管理较弱,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和扰乱市场秩序,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
2需求预测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量稳步增长。我国城乡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3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约430亿平方米,巨大的新增建设量及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加快提升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环保意识及建筑工业化水平、建筑节能要求等日益提高,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防水、优质、美观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加快升级步伐。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服务于建筑业和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集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质量。以保障建筑物安全和品质为行业发展基本宗旨,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抗震等防灾减灾性能。
坚持节能环保。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期待,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节能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开发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资源环境、建筑结构、文化风俗、市场需求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精、产品质量优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0%。
备注:建筑板材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夹芯板、幕墙、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其他各类墙体材料板材;[]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部品。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发挥大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格局。在城镇周边合理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力度。
⑵发展循环经济
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⑶加快技术创新
在新产品、专用技术装备、建筑部品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支持节能型隧道窑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等技术改造,推广窑炉节能、自动切码运系统、挤压成型和液压成型等技术,提高防水卷材生产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节能减排水平,改造升级节能门窗制造和配套技术。
制定新型建筑材料新产品标准,研究适合新产品应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及通用图集,加快与建筑规程规范的衔接。制定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目录,构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部品体系。
5 重点工程
⑴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推动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发展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轻质墙板、硅酸钙板、节能建筑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节能阻燃防水材料等,建设示范工程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⑵建筑部品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提供材料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向加工制品业方向发展。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中心城市,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 发展部品化的新型建筑墙体、屋面系统及其它深加工建筑部品, 建设建筑部品生产基地, 推进建筑部品化。
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工程, 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区, 或既有固体废弃物堆存地周边, 遵循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的新技术, 逐步增加无害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品种, 建设示范工程, 推进综合利用产业化。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监测系统,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主要产品进行跟踪分析, 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新产品标准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严厉查处与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督,建立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筑市场。
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政策支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5:
1发展现状
非金属矿工业主要包括非金属矿采选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等。“十一五”期间, 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快速发展, 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0年, 全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60亿元、利润36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34%和41%。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⑵部分矿种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底, 非金属矿开采加工企业减少到约9万家。高岭土、膨润土、石墨、萤石等主要矿种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高岭土、膨润土企业分别达到年产20万吨和30万吨的规模。
⑶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采选及深加工关键工艺和设备取得突破, 采矿机械化、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提纯超细、改性复合为代表的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石材数控加工中心、红外切机等广泛应用。
⑷进出口结构优化改善
原矿和初级产品出口比例有所下降, 加工制成品比例提高。2010年我国非金属矿业出口额130亿美元, 其中加工制品比例超过50%。普通产品进口增长趋势明显, 2010年石材产品进口额20亿美元, 年均增长15%以上。
⑸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石墨、膨润土、耐火粘土、萤石、菱镁矿等主要产品呈现比较明显的集聚发展态势。石材行业已形成3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80%。
当前非金属矿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统筹不足, 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依然严重, 部分关键矿种过度无序开采。二是企业“小而散”, 产业集中度低, 规模效应差。三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 深加工及应用技术较弱。四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运行监测亟待加强。
2需求预测
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和产品, 同时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的品种、性能、质量和产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非金属矿工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内需求,坚持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非金属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性开发。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保护政策,合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矿种,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非金属矿工业全面优化升级。
坚持扶优扶强。引导优质要素向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基地集聚,促进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综合利用。注重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尾矿等资源梯级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重点矿种加工利用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加快发展,采选企业数量减少20%,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工制品占出口比重提高到70%以上,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非金属矿物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属矿加工制品,开发专用化、功能化品种。
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骨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尽快做强做大。严格行业准入,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促进石材产业集聚升级。
优化重点矿种产业布局。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优先抓好萤石、耐火粘土、石墨、高纯石英、高岭土、膨润土等重点矿种产业发展。
⑵加快技术进步
研发关键技术。发挥骨干企业带动科技创新的作用。在非金属矿资源地及产业集聚地建立专业化研发中心,着力突破非金属矿物制品关键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适应下游产业需要的精细化产品。加快石材文化创意设计和定制产品研发能力建设。
开发专用装备。加快开发大型、高效、节能且保护非金属矿物结构,满足非金属矿开采和加工特殊要求的专业化设备和成套装备。
完善标准体系。修订完善现有非金属矿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相关标准,研究制订新型非金属矿物加工制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跟踪研究相关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⑶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矿山开采。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对矿山开采进行科学设计,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治理矿区废石、废水、塌陷区,修复损坏严重的矿山生态,新开发项目要同步推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加强选矿及尾矿治理。采用先进选矿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和品级,提高选矿回收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共伴生矿物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尾矿治理,鼓励从尾矿中分离、回收有效矿物或成份,支持以尾矿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鼓励非金属矿加工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与应用开发。
5重点工程
⑴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工程。
工程目标:掌握核心制备技术,开发专业装备,建设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主要内容:以研发能力强的企业、科研院所为主导,以示范项目为支撑,选择优势非金属矿种,开发深加工及制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在重点企业或专业基地建设精细化、高水平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⑵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加快发展高性能非金属矿制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以大企业为主导,采用产业联盟等形式,鼓励下游产业向非金属矿物领域延伸整合,着重发展石墨负极材料、高效石墨发热板材,石英光纤预制棒、石英坩埚等高端产品。利用高岭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生产纳米无机胶凝材料和高效农药载体材料等功能矿物材料。加快发展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用高效生态环保材料。
⑶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工程。
工程目标: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和绿色产品开发,构建和谐示范区。
主要内容:选择典型矿区或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优化矿山开采,实施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认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开发。加强尾矿治理,加大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开发生态环保节能新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节能减排,消除安全隐患,推动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建设。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非金属矿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对石灰石、硅质原料、萤石、耐火粘土、石墨、菱镁矿、高岭土等主要矿种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严格行业准入。
大宗产品实施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开发,控制总量扩张,加强环境治理,鼓励高水平规模化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须在本地区重点矿种发展规划指导下有序发展。制定关键矿种生产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准入,实行保护性开发生产,鼓励集约化生产,着重发展精深加工。
⑶加强协调和政策支持。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已经提出了六个中长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建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新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头十年已经过去,现在到2020年还有十年时间,“十二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新世纪头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作了全面部署,这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议》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年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在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部署中,全面贯穿了这一主题和这条主线,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三,《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外贸出口总值已居世界首位,境外投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即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开创互利共赢的格局,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议》对未来5年的开放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项任务,必将推动与围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建议》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胜利完成之际,围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党委正在研究提出指导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各地政府也正在开展当地“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全国和各自实际制定好中长期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看,“十二五”时期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目前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剩十年时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照“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而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200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已超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速度要求。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明显。“十二五”时期,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能否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二,从深化改革开放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看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在不少重要领域都面临改革攻坚的重大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改革税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垄断行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好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如何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精心谋划、稳妥实施。
【国际贸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国际贸易发展现状09-15
国际贸易职业生涯规划06-09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国际经济与贸易10-08
国际贸易专业介绍05-27
国际贸易就业方向05-28
国际贸易实务题库06-12
国际贸易单证操作06-23
国际贸易学总结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