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真实案例(精选8篇)
一、1、玉龙管业(2010年8月23日举行2010年第134次发审委会议被否决)
(一)发审委否决意见:
发审委在审核中关注到,你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你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存在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向股东和管理层及部分员工借款且金额较大,关联交易决策程序未完全履行,董事变动频繁等情况。由于上述情形,难以判断你公司是否能够规范运行。
(二)招股书披露内容:
1、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
报告期初公司曾存在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具体方式包括:(1)通过控股子公司玉龙精密向不同银行进行票据融资。即玉龙钢管与玉龙精密签订正常的购销合同后,由玉龙钢管向玉龙精密分别在不同的银行中开具承兑汇票或由玉龙精密向玉龙钢管在不同的银行中开具承兑汇票,致使部分汇票没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收到汇票的一方将超过正常购销额的承兑汇票贴现;(2)当玉龙精密对外采购而开具票据的信用额度不足时,由玉龙钢管向玉龙精密开具承兑汇票,玉龙精密收到承兑汇票后,背书转让给材料供应商用于原材料的采购;反之,当玉龙钢管对外采购而开具票据的信用额度不足时,由玉龙精密向玉龙钢管开具承兑汇票,玉龙钢管收到承兑汇票后,背书转让给材料供应商用于原材料的采购。
报告期内,公司银行承兑汇票情况如下:
其中,各期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如下:
由上表,报告期内,公司开具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汇票余额为0,仅2007年开具没有真实贸易背景汇票发生额为5,600万元,占该年应付票据发生额的6.85%。公司采取上述融资行为,均在银行授予公司的授信额度范围内,上述融资票据行为都已履行完毕。从2007年4月起,公司已停止上述不规范行为,公司承诺今后将严格按照票据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发生类似的不规范行为。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对《票据法》和国家有关票据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学习,掌握票据管理的相关政策;二是强化公司内部控制,严格执行票据业务的批准程序;三是在实际运作中加强与保荐人、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沟通,进一步提高规范运作的意识和责任感;四是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彻底杜绝该类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唐永清、唐志毅、唐维君、唐柯君承诺:“若股份公司和/或玉龙精密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发起人承担所有责任并赔偿股份公司和玉龙精密因此遭受的损失,且无需股份公司和玉龙精密支付任何对价。”
保荐人认为:“发行人报告期内的部分票据融资行为违反了《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存在不规范之处,但鉴于:(1)公司的上述融资行为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降低融资成本,所融资之款项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不具有任何欺诈或非法占有目的;(2)上述的融资性票据公司已履行完毕,相应的融资款项皆已归还,不存在纠纷或潜在的纠纷,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不规范使用票据行为并未给相关银行造成任何实际损失,公司不会因不规范使用票据的行为对相关银行承担赔偿责任。从2007年4月以后,公司已停止上述的不规范行为;(3)上述融资行为不属于我国《票据法》和《刑法》规定应当处予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在报告期内公司未因其票据融资行为遭受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今后也不会遭受该等处罚;(4)公司已承诺以后将严格按照票据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发生类似的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唐永清、唐志毅、唐维君、唐柯君已承诺对可能因票据融资受处罚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上述票据融资不会对公司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上述不规范的行为不构成违反《票据法》的重大违法行为,不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
发行人律师认为:“发行人的上述融资行为违反了《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即‘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该行为不规范,但是基于以下原因和分析,发行人的上述融资行为不构成违反《票据法》的重大违法行为,不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
(1)发行人的上述融资行为主观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降低融资成本,不具有任何欺诈或非法占有目的,其所融资之款项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之用途。
(2)从2007 年4 月起,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玉龙精密已停止上述不规范融资行为。发行人已经根据《票据法》规定及其在有关票据上的承诺全部履行了上述票据项下的票据付款义务且未造成任何纠纷和经济损失,没有给社会造成危害和实际损失。在2007 年末、2008 年末和2009 年末,发行人没有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余额为零。
(3)发行人的上述融资行为不属于我国《票据法》和《刑法》规定应当处予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4)发行人已承诺今后将严格按照《票据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发生类似的不规范行为。发行人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唐永清、唐志毅、唐维君、唐柯君已承诺,若发行人和/或玉龙精密上述票据融资行为遭受任何损失、受到任何行政处罚或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承担所有责任并赔偿发行人和玉龙精密因此遭受的损失,且无需发行人和玉龙精密支付任何对价。”
违规票据融资的类型
票据融资(或票据贴现融资)属于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商业票据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因此违规票据融资亦可按此划分为违规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和违规商业承兑汇票融资。较之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由于是以银行作为承兑人,其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更具优势,并且在银行办理贴现时手续更为简便,因而在现实中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违规融资的情况更为普遍。
点击查看原图
违规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主要涉及违规票据融资企业本身、第三方企业(即持票人,通常为违规票据融资企业的关联企业或其他具有良好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如原材料供应商等)、承兑银行和贴现银行等各方。
点击查看原图
违规商业承兑汇票融资中的承兑汇票是由违规票据融资企业自身签发的,因此,违规商业承兑汇票融资涉及的当事方要更为简单,主要包括违规票据融资企业本身、第三方企业(即持票人)以及贴现银行等各方。
违规票据融资的法律分析
2004年8月28日修正的《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这是《票据法》关于票据行为实质要件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票据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必须给付对价。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就票据贴现等业务颁布了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1997年8月21日颁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贴现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与出票人、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1997年9月19日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2005年9月5日发布的《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也要求“对商业汇票的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审核”。
因此,如果企业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通过其关联企业或者原材料供应商等第三方企业向银行贴现融资,或开具票据的贴现融资金额超过实际的交易金额,则与上述相关规定不符,属于违规票据融资,企业可能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和责任。
首先,在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违反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向合同守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违规票据融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违反了其与承兑银行之间的信贷协议/银行承兑协议,很有可能需要依据信贷协议/银行承兑协议对承兑银行承担民事违约责任,譬如企业于承兑到期日未能及时向承兑银行足额交付票款或者因违规融资给承兑银行造成了损失。
其次,在行政责任方面,《票据法》第一百零三条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条均规定,企业具有《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的七种票据欺诈行为之一,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一百零二条 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票据的;
(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
的;
(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第一百零三条 有前条所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再者,如果企业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涉及《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的七种票据欺诈行为之一,还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即《刑法》)中对于票据贴现涉及的罪名主要是票据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除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六种行为方式之外,票据诈骗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则不构成犯罪。
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则》、上市指引及上市决策
相关《上市规则》
违规票据融资主要涉及《主板上市规则》第3.08、第3.09以及第8.04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5.01、5.02、11.06条)。
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3.08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5.01条),联交所要求董事须共同与个别地履行诚信责任及应有技能、谨慎和勤勉行事的责任,而履行上述责任时,至少符合香港法例所确定的标准。具体来说,董事在履行董事职务时,必须:诚实及善意地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前提行事;为适当目的行事;为发行人资产的运用或滥用向发行人负责;避免实际及潜在的利益和职务冲突;全面及公正地披露其与发行人订立的合约中的权益;以应有的技能、谨慎和勤勉行事,程度相当于别人合理地预期一名具备相同知识及经验,并担任发行人董事职务的人士所应有的程度。
《主板上市规则》第3.09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5.02条)规定,上市发行人的董事,必须让联交所确信其具备适宜担任上市发行人董事的个性、经验及品格,并证明其具备足够的才干胜任该职务。
《主板上市规则》第8.04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11.06条)规定,申请人及其业务必须属于联交所认为适合上市者。
上市指引
2013年7月23日,香港交易所就上市文件内披露重大不合规事件公布HKEx-GL63-13指引信。上市申请人在上市准备中需遵循该指引信,否则提交的上市文件可能会被香港联交所视为非大致完备而被发回。
香港联交所认为,如果申请人的重大不合规事件属严重及关键性质,譬如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涉嫌欺诈或行骗、申请人的内部控制系统存有系统性不足或对申请人财务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可能会引发香港联交所对申请人是否适合上市或者相关董事是否合适的质疑。但如果重大不合规事件属于通过披露可以解决的,则需要在申请文件中就不合规事件披露以下事宜:
不合规事件的原因、违规性质及违规程度、相应的风险因素、涉及不合规事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身份及职位;
在往绩记录期内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申请人是否已经或将会因不合规事件而被起诉或惩罚,并附有主管机关的确认(法律意见需确认该主管机关的资格)。如是,披露实际或最高的处罚(包括金额)、申请人是否已作出任何拨备(如没有,则披露没有拨备的原因)以及该等处罚对申请人的营运和财务的潜在影响;
如何及何时已/将采取修正措施及提升的内部措施以防止再度违规(包括负责确保合规人士的身份、职位、资格及经验);
香港联交所通常要求所有修正措施在上市之前完成;
董事及保荐人需对以下事宜发表意见并提供依据: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3A.15(5)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6A.15(5)条),申请人采取的提升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充足及有效;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3.08、3.09条(《创业板上市规则》第5.01、5.02条),董事是否合适;以及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8.04条款(《创业板上市规则》第11.06条),发行人是否适合上市。
同时,香港联交所亦表明可能会根据每名申请人的事实、情况以及不合规事件的严重性,要求申请人自不合规事件结束后有一段合规证明期,证明其采取的修正措施及提升内部监控措施是有效的,并且对其财务无影响。
上市决策
2011年9月9日,香港交易所曾就某一拟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人(“甲公司”)的违规票据融资事宜公布一项上市决策(HKEx-LD19-2011)。
背景
甲公司为一家内地经营的制造商。在营业记录期内,甲公司向多名供应商开出票据从银行取得票据融资,但开出的票据并不涉及实质的相关交易,违反了中国内地的相关法律规定。甲公司的该等安排旨在以较低利率取得融资。相对于现金、银行借款及业务现金流量而言,甲公司的违规票据融资安排属于重大财务安排。
甲公司于上市申请前不久终止违规票据融资并偿还相关违规贷款。除此之外,甲公司还采取以下措施处理该事宜:
获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其法律顾问认为内地相关法律、法规及规例并无明文规定牵涉该等违规票据融资安排的企业须负行政或刑事责任;取得政府部门及相关商业银行分行的确认,不会对甲公司或其高级管理层采取任何惩罚性或法律行动;提高其内部监控以防止日后再出项违规票据融资;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意就甲公司因违规票据融资安排而可能招致的全部损失,向甲公司提供补偿。
在终止违规票据融资安排后,甲公司的流动资金随即下滑,业务现金流由营业记录期的正数变为负数。甲公司董事解释说,业务现金流呈负数是季节性因素,而非停止违规票据融资安排所致。
考虑的因素
香港联交所在厘定该等违规票据融资对甲公司上市申请的影响时,主要考虑违规票据融资安排是否恰当;甲公司若不依赖有关票据融资是否有能力继续营运;以及甲公司董事的行动是否适当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因素:
违规的性质、程度及严重性,譬如有关违规是否涉及违反诚信、又或牵涉法律专业人士或有多种不同诠释的新订法律及规例;违规的理由:有关违规是故意抑或大意或疏忽所致;违规对发行人业务的影响;采取的补救方法;未免日后违规而已实施的防范措施及发行人的业务及财务业绩可否不依赖违规票据融资安排而仍能持续。
裁定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为全面评估甲公司能否在不依赖该等违规票据融资安排而仍能维持财务稳健及继续合规地营运,香港联交所决定将甲公司的上市申请延至其终止所有违规票据融资安排之日起计12个月后处理,并要求甲公司须审核其于上述12个月期间的财务业绩,有关财务业绩不得载有保留意见。同时,联交所明确表示,批准甲公司上市的前提是其独立顾问于期终时对甲公司的内部监控系统并无任何重大负面的发现。
二、票据贴现税务处理
三种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的涉税处理及例解
2012-03-19 08:50 来源:肖太寿 我要纠错 |打印 | 大 | 中 | 小
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在实践当中主要有三中类型:一是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二是销售方与采购方在销售合同中约定,采购方向销售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并承诺向销售方承担因销售方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所产生的票据贴现利息;三是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其他企业或社会中间机构进行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面对以上三类票据贴现利息在税法上应该如何处理?特别是后两种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困扰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税务干部以及财税中介机构人员。本文主要基于我国现有的票据结算法规和相关政策,对以上三种票据贴现利息的涉税处理进行分析。
一、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息应计入“财务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另外,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二)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
(三)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前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基于以上政策法律规定,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计入“财务费用”的贴现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申请票据贴现的持票人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否则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二、开出商业汇票,并合同约定承担对方贴现息的的税务处理
在日常的交易往来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销售方把货物卖给采购方,由于采购方资金紧张,会向销售方开具商业或银行承兑汇票,销售方把该汇票向其开户行申请贴现,其中产生的票据贴现息,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由采购方承担,销售方向银行贴现的票据贴现凭证给予采购方进行做账。这种采购方承担的票据贴现利息能否在采购方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呢?销售方向采购方收取的票据贴现利息在税法上算不算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呢?分析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发票没有开具支付人全称的,不得扣除,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申请退税。”《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09]114号)规定:“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前扣除凭据。”根据这些税法规定,开出商业汇票,并合同约定承担对方票据贴现息,虽然获得对方给予的银行票据贴现凭证,但贴现凭证上不是开出商业汇票人的名字而是持票人的名字,是不可以税前扣除的。
例如,甲购买原材料时,以商业汇票支付货款,并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如果对方在汇票到期前到银行贴现,由甲承担票据贴现利息,并由对方把银行贴现息的票据转给甲方作为入账依据。”基于这种商业行为,由于甲企业未取得证明票据贴现息由自己承担的合法票据,而且这种票据贴现利息支出与与甲生产经营无关,故甲承担的这部分贴现息不能在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基于以上政策规定,在销售业务中,销售方收取采购方承担的销售方(持票人)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利息是一种价外费用,应向采购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售发票,依法缴纳增值税,采购方凭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售发票进成本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案例】A企业销售100万货物(含税)给B企业,约定以现金支付。B企业因现金短缺,经A企业同意,以5个月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并以银行存款支付5个月的贴现利息1.5万元(银行同期贴现利率假设为3‰),A企业给B企业开具了1.5万元的收款收据。请分析1.5万元的税务处理。
【分析】A企业给B企业开具1.5万元的收款收据,显然是不可以在B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十二条的规定,A企业向B企业收取的利息应视为价外费用,作为销售货款的一部分交纳增值税。如果货物发票已开具,则应就1.5万元的利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如果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按照价税分离的公式计算,即货款=15000元÷1.17=12820.51元,增值税=12820.51×17%=2179.49元。B企业必须取得A企业的发票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抵扣进项。
三、向非金融企业贴现票据的贴现息的税务处理
向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主要是指票据持有人急需资金时,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往往将票据向企业或中介机构进行贴现的行为。发生向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时,非金融机构收取贴现利息后,往往向支付票据贴现利息的持票人开具收据。作为支付票据贴现利息的持票人能否在税前扣除该贴现利息成本呢?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的行为是否违法行为呢?
《支付结算办法》(银行[1997]393号)第六条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作为未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主体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7号)的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因此,向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票据贴现的中介机构,从事票据贴现业务,是一种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产生的贴息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因此,向中介机构申请票据贴现是没有发票的,平常只开收据,当地税务局不会给申请票据贴现的人开发票。
基于以上政策分析,汇票持有人向非金融企业贴现票据所产生的贴现利息,是一种违法支出,是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的。
浙江税务网 在企业融资阶段中,主要涉及到企业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其中非金融机构间的借款分为企业与个人股东间借款, 企业向民间高利贷融资, 关联企业间借款等三种融资方式。由于借款所发生的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所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识别以上三种融资方式和企业集团资金池的税务风险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一、企业与个人股东间借款
企业与个人股东间借款的涉税风险主要体现两方面:
(一)企业无偿借用个人股东的借款需要缴纳营业税;股东无偿借用公司资金在年末没有归还则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1.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的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2.根据《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的规定,只要个人投资者在该纳税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对其所借非生产经营款项应比照投资者取得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股东以其房屋或小轿车向银行抵押贷款后,再贷给其企业使用,企业代股东付给银行的利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为款是股东向银行贷的,银行出的利息票据上的付款人是股东的名字,在税前进成本得不到税务局的认可。
针对以上税收风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企业使用个人股东的借款应支付利息,为此,根据国税函[2009]777号文件的规定,企业应与股东签定借款合同,向股东借款的总额在一个会计内不高于股东在公司内的注册资本的2倍,同时要到当地税务局去代开发票入账。同时, 股东借用公司资金必须支付利息(在一个会计内可以无偿或在一个会计末必须把向公司借的钱归还给公司)。
2.投资者不能将企业资金用于消费性支出或财产性支出,否则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股利分配,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关于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8]83号)规定,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的,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视同投资者取得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企业所用的个人资产提取的折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如果股东向银行贷款,再把资金贷给自己的企业使用时,必须在贷款合同中的“资金使用用途一栏中”应注明企业使用,然后与银行协商,把银行贷款直接汇入企业的公司账号。这样的话,银行出的利息票据虽然是股东个人的名字,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
例如,《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2010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业务问题的公告》(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1号)第十二条关于个人贷款、企业使用发生利息的扣除问题规定:“对个人将自己的资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使用(个人与企业之间必须有相关的协议)发生的利息,在确认该项贷款直接划入企业银行账户,利息支出由企业账户划出后,允许企业在计征所得税时扣除。”
(三)案例分析:某企业向银行贷款无偿借给个人使用的涉税处罚分析 1.案情介绍
某竹制品企业于2011年6月以进原材料为由,以企业的名义从当地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资金3,850,000元,次月,企业将资金分次无偿借给个人使用,致使企业年底“其他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高达513.3万元。同时,该企业从贷款之日起至年底,向信用社支付贷款利息共计近17.45万元(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仍未调增计税所得额)。
2.涉税处罚分析
经过税务稽查部门认定,该利息费用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其行为违犯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第八项: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之规定,已构成多列税前支出174 451.20元,造成少缴当年企业所得税43612.8元(174451.20×25%)。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以“虚列支出构成延期缴纳税款”论处,追缴企业所得税43612.8元,并处50%罚款,计21806.4元。该案例不仅说明了企业“有偿借入资金,无偿借出款项”问题的严重性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直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税基,造成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
二、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 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主要存在以下两大税务风险:
(一)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将面临按照金融保险业补交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关于无偿将资金让渡给他人使用的涉税问题,《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8年第540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2008年第52号)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上述所称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因此,公司之间或个人与公司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无偿借款),若没有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不缴纳营业税。由于无偿借款无收入体现,因此也不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纳税人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将闲置资金借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约定企业不收利息,但另一家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其提供其他劳务或商品的行为,不能视为无偿。只要出现企业间借款不收利息的情况,税务机关就会探究其可能取得其他经济利益的渠道。如果企业存在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无偿获得另一家企业的劳务或商品的情况,税务机关就可以根据这一往来关系判定企业借款是“有偿”行为,进而确定其计税营业额。如确实无偿,纳税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无偿”借款理由的正当性。
如果是关联企业之间借款,从法理上讲,《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关联企业和非关联企业都适用。也就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只要税务机关认定其不收利息是合理的,就不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核心是,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不合理商业安排”的条件,税务机关有权对是否征收营业税作出分析和判断。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的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这里所称“有权”,其含义是赋予了税务机关进行合理调整的权力,所以这个“有权”并非“必须”或者“应当”,而是“可以”的意思,即税务机关做出应予调整的判断后,可以使用这个权力。但正是因为税务机关拥有这一权力,所以关联方企业间的借款一旦存在低利息或不收利息的情况,就极有可能面临被税务机关纳入“应当进行纳税调整”的范围来处理的税收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非关联企业间的无偿借款不需要补交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但关联企业间的无偿借款是需要补交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
(二)企业将银行贷款无偿转借他人使用而向银行支付的利息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企业将银行借款无偿转借他人,实质上是将企业获得的利益转赠他人的一种行为,因此税务部门有权按银行同期借款利率核定其转借收入,并就其适用《营业税暂行条例》按“金融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关于企业所得税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据此,企业将银行借款无偿让渡给另一家企业使用,所支付的利息与企业取得收入无关,应调增应税所得额。
针对以上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存在的涉税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策略:关联企业间发生的资金使用权让渡使用时,不能进行无偿使用,如果在一个会计内发生无偿使用,一般没有补交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在发生跨借款的情况下,应该进行有偿使用,收取利息方到当地税务部门去代开发票。同时,根据财税[2008]121号的规定,关联企业借款一定要注意: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2:1。
(三)案例分析:某企业无偿借款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的涉税分析] 1.案情介绍
某企业将自有的闲置资金300万元暂借给另一家企业,时间为6个月,协议规定不用支付利息,另一家企业到期按协议还给企业300万元,也没有支付利息给企业,这种情况企业是否应该按同期银行利息或其他方法计算利息收入并缴纳相关税金等?税务机关是否有权核定其利息收入?另外,如果不是企业的自有闲置资金,而是用企业的银行贷款,无偿供另外一家企业使用,企业用不用进行纳税调整?
2.涉税分析
根据以上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的涉税分析可知,某企业将自有的闲置资金300万元暂借给另一家企业,时间为6个月,协议规定不用支付利息,另一家企业到期按协议还给企业300万元,如果该两家企业没有关联关系,则不需要补营业税;如果有关联关系,则应该按同期银行利息或其他方法计算利息收入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利息收入。如果不是企业的自有闲置资金,而是用企业的银行贷款,无偿供另外一家企业使用,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三、向民间高利贷融资
纯粹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是指发生在自然人与自然人以及自然人与单位之间的借贷关系,而利率超过了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在实践当中,企业向民间借高利贷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为:民间高利贷融资付出的利息高,没有利息票据,在企业所得税前无法扣除,而且会被税务部门查出还要代扣20%的个人所得税。
为了避免民间融资的税务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
(一)企业与自然人应签订借款合同,而且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
《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就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规定如下:
1.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2.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1)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二)要注意非法集资和真实、合法、有效的真正含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3号),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99]41号)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根据《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银发[1999]289号)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
2.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 3.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4.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形式集资; 6.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7.利用果园或庄园开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什么叫真实、合法、有效,标准是什么没有明确,尤其是合法、有效,是否包含必须取得利息发票方能扣除的意思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规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中规定合法有效凭证是指:
(1)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2)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3)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4)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参照此规定,发票还是判断是否合法有效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税务局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依据税源控制的原则,估计各地税务局会从严掌握,没有利息发票不能税前扣除。例如,《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1年第4号)第十二条规定:“金融机构之外的单位、个人之间相互拆借资金、集资等融资行为发生后,纳税人应当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并申请开具合法票据”。
(三)注意“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的内涵
《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题目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第一条规定: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中,应包括在签订该借款合同当时,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提供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该金融企业应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可以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是指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以及企业信誉等条件基本相同下,金融企业提供贷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业公布的同期同类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业对某些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在理解该政策规定时,必须明确四点:一是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包括基准利率加浮动利率;二是34号公告基本上将贷款利息放宽到全部“实际支付的利息”。三是“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最晚应当在年末汇算清缴时提供并付报税务机关。四是利率参考标准包括了“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而众所周知信托公司的利率是比较高的,因此企业在本省范围内找到一家这样的参考标准,并非难事儿,这样的规定也意味着,只要企业支付的利息不离谱,基本上就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利息”扣除。
2、向股东和管理层及部分员工借款且金额较大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原料采购等日常生产经营的短期资金需求,报告期内本公司存在向股东和管理层及部分员工进行借款的情况。
具体操作模式为:借款方将资金借给本公司后,本公司在每年年末根据借款金额、借款时间和借款利率计算应付给借款方的利息。若借款方提出提取本金或利息的要求,则本公司将其所需金额支付给借款方;若借款方未提出提取本金或利息的要求,则其本金和利息继续借给本公司,本公司在下年年末继续计算利息;若借款方愿意追加借款,则本公司根据资金需求向借款方追加借款。自2007 月6 月起,本公司对上述借款行为进行了清理,截至2007 年9 月30 日,本公司已将应付给股东和管理层及部分员工的本金及利息全部偿付完毕。
借款年利率主要参照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上浮10-15%确定。对于向股东等关联方的借款,对借款时间不足一年的部分,以同期活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对借款时间超过一年的部分,则按照上述标准计算利息。报告期内,本公司向股东等关联方共计支付利息304.21 万元。
报告期内,本公司向股东等关联方借款余额及支付利息的具体情况如下:
上述借款行为有效地满足了公司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 的正常进行。借款是在公司与各有关个人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一致意思表 示的,公司没有任何强迫、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迫使公司职工和上述个人向 公司出借款项,该等借款出于职工自愿,未附带任何条件。借款的利率参照同期 银行贷款利率,并综合考虑借款时间的长短确定,利息确定符合市场原则。上述 借款行为对公司报告期内的财务费用和利润影响很小,未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独 立性。企业向股东及职工借款合法性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
【颁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颁布日期】 19990126
【实施日期】 199902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
力问题的批复》已于1999年1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2月13日起施行。
【章名】 全文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黑高法〔1998〕192号《关于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效 力如何确认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当认定无效:
(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 有关规定办理。
2009 年4月我国正式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同年7月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颁布, 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境内结算银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逐步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标志着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正式展开。跨境人民币贸易业务快速发展, 2014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6.55万亿元, 与之相关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同期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占比达到20%左右。目前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业务发展迅猛;二是以出口融资为主;三是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平均年利率相对较低, 约低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两个百分点左右。
当前市场出现的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有人民币出口代付、人民币进口代付、人民币信用证海外融资 (进口) 、人民币保函海外融资 (进口) 及其他组合类产品。人民币进出口项下代付、人民币信用证海外融资 (进口) 、人民币保函海外融资 (进口) 的人民币融资只是在传统业务流程中以人民币代替外币, 本质上均是企业委托境内银行通过其在境外的分支机构或者境外代理银行提供人民币间接融资业务。企业除了运用典型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外还可通过组合类产品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 通过人民币NDF业务进行保值或套利。既可保证双方进行正常贸易结算, 又利于境外企业获取低融资成本的境外资金, 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由于这些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具有获取人民币境内外利差、升水汇差收益的特性, 当境内外存在套利、套汇空间时, 将进一步吸引境内外关联企业进行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
二、开展具有真实背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必要性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业务深入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为了获得市场份额积极推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创新产品。然而这些品种繁多的产品仅是名目不同, 本质并无差别。其具有规避监管的特征, 除服务于正常进出口贸易活动外, 还可能用于人民币离在岸汇差、利差套利。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运用于套利表现为长期化、复杂化、表外化, 且融资业务在套利交易中呈现转口贸易较多、脱实向虚的特点。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套利化必然影响我国当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也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方面, 虚假贸易背景的项目利用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进行套利套汇, 会加剧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 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不稳定性, 削弱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另一方面, 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资金通过“伪造单据”等方式回流境内套利将阻碍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的深入发展, 将造成人民币全球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名不符实, 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因此, 务必要严格把关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保障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
三、政策建议
保证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真实性亟需强化人民币贸易融资审核, 完善人民币跨境流动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建立对企业联合监测机制。在主体监管的思路框架下, 加强部门内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及信息互换。通过多个系统的数据平台, 密切关注企业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相关数据, 重点监测转口贸易、关联交易等风险多发渠道, 必要时对违规企业协同检查。
第二, 督促银行履行贸易融资产品真实性审核义务。要求银行在贷前更为认真审查风险较高的客户办理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条件和资料, 详尽深入地审查项目的可行性与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同时, 加强对银行“代位监管”的监督检查和非现场监测, 要求银行实时跟踪监测海外人民币贸易融资项目, 并及时向人民银行汇报业务进展情况。
第三, 设立一套科学的跨境贸易人民币流动风险预警系统, 以跨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结算增速额为标尺, 监测一系列数据的动态变化, 警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激增。当银行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增量大幅偏离跨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结算增速额时, 对其进行核查, 适时发出风险警示。必要时限制相关银行和企业利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套利的业务, 严厉打击虚假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防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金跨境流动异常。
第四, 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要在循序渐进、风险可控原则下审慎放松资本项目的限制以提高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中的使用率, 并注意把握好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节奏和规模。切忌盲目开放资本项目, 过快或过度放开都有可能刺激虚假跨境贸易融资增长, 导致境外低成本资金大幅回流套利, 冲击国内经济稳定运行。
第五, 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压缩热钱的投机套利空间。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Shibor建设, 逐步以市场基准替代管制利率基准。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 减少对汇率的干预, 适时进一步扩大日均双向浮动的幅度直至完全放开。从而彻底消除人民币贸易融资套利空间, 根本上杜绝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跨境贸易融资。
参考文献
[1]许非.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发展[J].新金融, 2013, (12) :55-58.
[2]冷静.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运用[J].对外经贸实务, 2013, (2) :63-67.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来,在金融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为了加强研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方面的经验,以及在金融创新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分析自贸区金融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挑战,总结经验,提出有效监管的对策建议,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
开户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是实名制原则,实名制和我们自贸区展业三原则中的“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实名制不是简单按照真实名称开户,对银行而言,就是客户要提交开户证明文件的原件。原件资料对国内账户都能很好地落实,但是我们看到自由贸易账户中有很多是境外机构直接开立的FTN账户。
“公证+认证”方式
由于境外机构合法注册地及日常生产经营场所不在中国大陆,公司CEO或有权签字人也多为境外人士,面对各种文字形式、各种版本的账户资料,我们无法直观地识别,直接到境外去实地调查的可能性较小,成本也太高,但自由贸易账户的风险又必须控制好,怎么办?我们根据民事诉讼法对于境外证据的认定规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判断标准,就是“公证+认证”的方式:所谓公证就是要求境外机构把它的开户资料交给境外公证机关,对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作出说明,公证解决账户资料的合法性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的差异性问题;所谓认证,是境外机构要把它公证后的资料交给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进行认证,认证解决外文资料的识别问题以及对境外公证机关的认定问题,这样最后提供给我们商业银行的就变成我们既能看得懂又合规的账户资料,应该说“公证+认证”的方式非常严格,有利于我们在开展业务的第一时間把好风险控制关。
我们知道客户身份识别不仅是账户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反洗钱领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成本高、时间长,我们只有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把关,才能将“对”的客户引进来,为我所用,将“错”的客户关在门外,确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资金安全和金融秩序。
重视账户管理协议
另外,要重视账户管理协议的约定。账户管理协议是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就资金存放达成的正式合同。我们看到这次自由贸易账户非常重视账户管理协议,很多商业银行直接把账户内部的管理规定搬到了协议里,比如自由贸易账户中的本外币可以自由兑换,资金划付进行真实性审核等等,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商业银行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账户实施的管理措施属于法定的义务,无需在合同中多余地强调,反而应该在合同中对一些特殊的事项进行明确的约定。比如考虑到境外机构的特殊性,就应该明确账户资料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不一致时以哪个版本为准,境外机构提供的外文资料通过何种方式确定真实性,账户使用发生争议时以哪个国家(地区)的法律为准,这些条款的约束有利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提供国际化服务时建立自己的标准和威信,也有利于我们通过和国外机构合作提升自己国际化服务水平。
平衡资金划转的风险
自由贸易账户使用规则有很多的亮点,我这里不再一一重复,只强调一点,这是我们这次自由贸易账户使用规定中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对区内资金和区外资金划转要进行真实性审核。如果区内资金和区外资金划转时要求银行人员像审核放贷款一样去审核交易的真实情况,恐怕划一笔资金得等上一个礼拜,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区内外资金划转的风险又现实存在,我们怎样平衡?怎样找出一种资金汇划领域的真实性审核标准?这是放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或者我们是否可以比照账户管理一样,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而不是笼统地提出对交易进行真实性审核。这样既能防止真实性审核流于形式,又能防止真实性审核过于繁琐,这是我们未来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综上所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土壤,金融机构可以在这里一展宏图,但我们仍然要把住风险防范的关。总的来说“守住两条底线,坚持一个核心”——要守住盈利的底线,又要守住政策法律的底线,同时要坚持一个核心,就是“做正确的事”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会员,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营运管理部业务经理、高级经济师)
编辑:施杨 shiyang0915@126.com
当传统产品遇上“设计+”能创造出非常大价值,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通过工业设计的增加了产品价值。
“一块普通的脚垫在零售店和电商平台上的销售价格普遍在500元以下,而经过未末设计设计的这款脚垫市场价达到了—3000元”褚志华说道。这样大幅度的价值增长不仅让记者感到意外,同时印证了褚志华在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体现了工业设计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的巨大价值。
杭州未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成立于的“年轻”的工业设计公司,在专业领域的表现可一点儿也不“青涩”。记者在公司的展区,看到了满满的获奖证书和设计产品,公司案例获得杭州市工业设计经典案例,褚志华获得杭州市工业设计精英人物,荣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青年百人榜,同年公司被评为年度十大最佳设计公司,拿下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奖……
德国红点奖以“促进环境和人类和谐的设计”为理念,其评选的标准极为苛刻,评选会严格按照“通过筛选和展示认定资格”的标准进行,只有上市不到两年的产品才具备参选资格。同时,形成参选产品于同类产品的区别,为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点奖被公认为国际性创意和设计的认可标志,获得该奖意味着产品外观及质感获得了最具权威的“品质保证”。获奖作品还将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认知。所以,赢得红点奖成为每位设计师引以为豪的殊荣。褚志华说,能拿下“德国红点奖”这个国际级的大奖,说明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全球的认证,更说明萧山创业者的“工匠精神”得到了世界认可。
依托专业所学学生时代创业
正是因为在汽车后市场这个专业细分领域的“惊艳”表现,汽车坐垫生产领头企业尼罗河主动找上未末设计,与未末设计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杭州尼罗河设计中心,希望未末设计能在其传统线下品牌的转型升级上助“一臂之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还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褚志华,就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项工业设计比赛,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获得无数奖项的同时还取得了不少产品设计的专利。因为对汽车的喜爱,在工业设计领域深耕已久的褚志华,瞄准了汽车后市场行业,专门为汽车用品做深度设计。
脚垫、座椅垫、方向盘套、挂坠、汽车电子产品、汽保美容策划……如今未末设计服务范围已经涵盖了整个汽车后市场。参与策划设计的重磅产品“3W全TPE健康汽车脚垫”,在20获得中国好设计大奖,并在20成功获得德国红点奖,成为汽车后市场行业内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产品。
褚志华说,这块脚垫的“秘密武器”在于其采用了世界顶级的环保健康TPE材料,解决了汽车脚垫引发车内污染及行车安全等问题。这块产品还采用了全方位扫描定制的制作工艺,让脚垫与汽车“严丝合缝”。为了研制该产品,褚志华和他的团队潜心专研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TPE材料作为产品的原料,解决了传统汽车脚垫的顽疾。
一、以虚假社保或购车、教育、购房、保险退税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22日14时,张某接到一个号码为051265214153的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上半年社保基金在国税局里,让其去领取,并要其联系电话051262574589,23日8时许,张某拨打电话联系对方后被骗至农业银行,按照对方要求以无卡存款的方式汇给对方1200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
2013年4月18日17时,张某(女)报警称:下午接到***电话,称其买的车可以退税3000元,让其联系***,并要求至银行操作。4月18日16时30分,张某联系对方后前往建设银行,往对方卡号转账6023元,后发现被骗。
二、以涉毒(包裹藏毒)、信用卡透支、洗黑钱、有线电视欠费等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19日13时许,王某至太仓农村商业银行办理汇款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其汇款金额大、神情紧张,提醒其防范电信诈骗,但其不听劝告,执意要求汇款,于是工作人员立即报警。民警赶赴现场了解得知,汇款人王某当日上午接到自称北京公安局的陌生电话,对方告知其名下银行卡被人冒用,公安机关将要冻结存款,要求其将自己存折内的30多万元钱款汇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内进行保管。民警将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及手段耐心地向其解释,当对方再次来电催促王某汇款时,民警代接电话与对方周旋,及时戳穿对方骗局。这时,王某才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对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为其成功避免3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表示感谢。
2013年3月20日上午,一位女士至建行办理汇款业务,由于其并不取号且一直在接听手机引起了大堂经理的注意,即上前询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该女士很抵触没有理睬,继续接听电话后要求取钱转账。经再三询问,得知该女士接到一个来自“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嫌贩毒,有个海洛因的包裹显示是她的,要冻结她的资金。现让她先把10万元钱(其卡上共有40多万元)打到 “公安局长”的卡上,以证明这钱是她的自有资金,不是贩毒所得,而且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交易,不然就要把她的所有资金全部冻结转走。大堂经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叫其不要汇款。经耐心劝说,成功避免客户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2013年2月23日下午14时,王某家中座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一男子称其家中有线电视下午16点左右要停机,因其身份证在南京办理高清电视业务并恶意消费,还办了张招行卡为毒贩洗钱,以此为由要求其将自己建行卡上的钱转账到他提供的账号来证明其正常收入,后对方用025-86214159打其手机并保持联系,王某于15:30左右在建行柜员机上,在对方电话指导下用自已的建行卡转账了5912元给对方,后对方还要其交3万元押金,王某询问朋友后发现被骗并报警。
2013年4月16日11时,吴某(女)报警称:4月14日15时许,其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被用于洗钱,现要将其存款冻结,要求其将存款转至安全账户,于4月14日、15日、16日,按照对方要求通过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柜员机共分5次,共转出人民币84200元,后于4月16日11时30分拨打对方电话无人接听,发现被骗。
三、以中奖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23日7时,在家中的王某手机上收到一条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的中奖短信,上网查询了该栏目的联系方式(电话:4000076991),电话联系该号码进行核实,对方要求缴纳3700元保证金,便至农业银行自助存取款机将钱通过无卡存款的方式汇入对方账号,后对方来电称还需要交9800元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被骗。
2013年4月14日凌晨5时,李某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手机号码的短信,称李某中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场外幸运用户,将获得奖金88000元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需付3200元的保险金,李某当时不予理睬,4月22日上午,又接到电话称若不缴纳保险金,其将通过法律途径上法院告李某。于是至建设银行用给对方汇了3200元,后联系对方,对方称需再缴纳5600元,又向对方汇了5600元,后对方又让其汇第三笔钱,李某感觉不对,发现被骗。
四、以提供借贷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22日,赵某手机接到“康辉贷款,号码***”的短信,与对方联系后,对方以看资金状况为名让其汇款,赵某信以为真,先至中国邮政柜员机以现金方式向对方汇款7500元,又借同事银行卡网上转帐给对方人民币15000元,后发现上当受骗报警。
五、冒充亲朋好友(猜猜我是谁)进行诈骗
2013年04月23日,孙某到派出所报警: 4月22日9时,接到一个自称姓周台湾人的电话,说在南京嫖娼被当地派出所抓获需要交纳保证金,要求其汇款5000元。孙某确有业务联系的台湾人,便通过农业银行ATM机以无卡存款的方式汇款5000元,后发现被骗。
2013年4月11日16时,张某至派出所报警称,被人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电话诈骗,并向对方账户(广东佛山账号)汇款3000元人民币。
2013年4月13日20时,沈某在家中收到一个自称房东的短信,要其将房租打到其母亲工行卡上,沈某在工行柜员机将5400元现金汇给对方,后发现被骗。
六、冒充银行以网银升级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20日,钱某(某公司财务负责人)收到中国银行网银升级短信,就通知公司会计按短信上提供的网址(WWW.VTBOC.INFO,钓鱼网站)进行操作,后发现公司账户被转走现金45万元,发现被骗。
七、以社保卡涉案或医保卡被冒用等为由进行诈骗
2013年4月22日上午7时30分左右,黄某家中固话接到一录音电话,内容为“你的社保卡有异常,明天将会停卡,如有疑问,可以转接人工服务”,转接人工服务后,对方称其社保卡涉嫌恶意透支,后自称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其涉嫌诈骗,要核对银行存款,并称将电话转接至银监会赵主任,帮忙办理银行卡防盗。当天上午,黄某在工商银行AMT机上,根据对方电话中指示,将自己卡上人民币转至对方账户,事后发现被骗,共被骗人民币7万多元。
2013年4月21日,张女士家中电话接到一女子电话,该女子自称是苏州社保局工作人员,称其医保卡涉嫌购买“违禁品”,后将电话转接到江西南昌公安局。对方称其涉嫌“洗黑钱”,需要对其银行卡内的钱款进行公证,通过电话遥控其在中国银行ATM机进行操作,骗取其现金汇款1万多元。
八、以复制手机卡可监听他人短信电话为由进行诈骗
我遇到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案例启发我:如果你是个有钱人,在银行贷款好几百万,与其提前还款,不如用提前还款的钱去投资信托理财计划,仔细算算真的能多赚很多钱。
真实案例:张先生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在南方贷款买了一栋别墅,贷款金额为300万元,贷款利息为7%,终于张先生凑齐了300万希望一次性还款,不想再欠银行的钱了。张先生的父亲张大爷找我问有没有投资收益超过7%的投资渠道,这是我们银行正在代理一款信托理财计划,3年期年收益13%,张大爷自己测算如果购买这款“信托计划”,用产品收益去还贷款,每年可获利18万元,3年就是54万元,这54万元其实就是借用银行的钱为自己赚取的利润。贷款不但没支出利息还获得了更好的利润,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高端人群有更多的机会借助银行获得额外收益。简单总结一下:
一、如果收益大于支出,这个方案就可以执行,同样是300万,当理财收益大于借款成本时,这个计划就可以付诸实践了(如果贷款是100万,也可以用100万参与信托理财);
二、现在,我说的是现在,当央行存款准备金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银行贷款是很难的,所以,一定要珍惜已经拿到的“贷款权利”,贷款并非一定是成本的超额支持,也可能是一次获利的机会;
三、现在所有高收益的理财方式中,我个人认为能和贷款配合操作的只有:
1、股权私募理财;
2、信托集合理财计划,而这两类理财方式都必须是挂钩有具体投资方向的,并且要注明预期的固定收益,记住,一定不能是投资资本市场;
一、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使然。由于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 因而有关合同、信用证、保险、单据的处理均应由同学们自己独立来操作完成, 并涉及许许多多的国际惯例。如在审证制单环节, 不仅要掌握审证制单的要点和方法, 还要花大量时间对信用证和单据进行分析完成。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来直观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此安排案例课和虚拟公司实习, 占总学时中的20学时左右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微调, 国际贸易实务的总学时为72学时) , 用以增强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例如支付工具中的汇票似懂非懂, 但到外贸公司具体一看实物就清楚了, 而且实际操作流程让同学们印象极深。
其次, 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的新要求。银行保函、国际保理、票据包买等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登陆我国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南京爱立信事件, 让我国外贸业界意识到, 随着国际市场买方市场的到来, 传统的国际贸易服务方式因其各自的缺陷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一些最新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以其手续简单、融资便利等优势, 为客户尤其是买方所青睐。而这些结算方式在提供高层次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需要高素质的业务人员, 即要具有高层次的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根据经贸学院学生实际水平, 全部纯案例教学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因此“传统+案例”的教学方式更加可取, 即主要以理论讲授, 辅以案例进行教学是最恰当的。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重要概念、国际惯例、合同票据、支付、单证等内容。随着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 尝试逐步提高案例讲授的比重。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尝试中, 应坚持实事求是、以受教育者为本的指导思想, 不必刻意追求形式, 关键是要使学生确有所获。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是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两者须兼顾。
(一) 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遴选原则在于知识点的操作性和专业性。但总的思想是相对简单的内容主要采用理论讲授, 而复杂的理论部分在采用理论讲授的同时, 要结合案例解释。根据此原则, 在国际贸易知识体系中, 大约可以选择1/3作为教学重点, 而教学难点是从学生学习绩效的角度加以考虑的问题。基础性就科学内容而言应选择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 反对多而杂。同时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 将一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 用通俗的案例进行讲解。例如, 国际贸易术语、支付条件、交易磋商等比较抽象的重要概念必须重点讲授。
(二) 积极创新、改进教学方法
采取小班授课, 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灵活多样的案例实践教学活动, 如分组讨论分析案例等, 使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重视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问题相对传统教学增加了很多。因此, 只有课堂的讲授不能够完全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问, 课后的交流必不可少。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通过在网上建立专门的交流平台, 可以有效地进行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应用这个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个性和普遍性问题, 还可以布置作业和解答作业。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如主要概念、业务流程、单证知识等, 用多媒体英文结合案例教学同样是很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启发式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案例课程教学中, 应加强实验室建设, 创建良好的虚拟环境, 模拟真案的过程, 再现实际场景。
(三) 通过案例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各章节讲授的基本理论。举出国际贸易有关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去逐步分析、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 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有助于开阔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实际应用。当然案例应有典型代表性、开导性。例如贸易术语的一个案例:某国公司以CIF鹿特丹出口食品1000箱, 即期信用证付款, 货物装运后, 凭已装船清洁提单和已投保一切险及战争险的保险单, 向银行收取货款, 货到目的港后经进口人复验发现下列情况:1.该批货物共有10个批号, 抽查20箱, 发现其中2个批号涉及200箱内含沙门氏细菌超过进口国的标准;2.收货人是实收998箱, 短少2箱。3.有15箱货物外表情况良好, 但箱内货物共短少60公斤。试分析以上情况, 进口人应分别向谁索赔, 并说明理由。经过学生共同分析得出正确:1.结论向出口方索赔。是货物质量原因。2.向承运人索赔。提单显示数量符合合同规定, 说明出口方交货数量正确, 责任在于承运人。3.向出口方索赔。有15箱货物外表情况良好, 但箱内货物共短少60公斤, 说明装船前货物就已经短少, 责任在于出口方。这样既结合了专业学习。又了解到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学习兴趣又同时有所增加。
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要求
第一, 案例教学是与教育性一致的, 既教书又育人。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是对教师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结合专业的特点, 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道德的教育。结合案例, 时刻提醒学生国际贸易实务是外贸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育同学不仅业务上要过硬。而且责任心要强, 职业道德要好, 否则不仅难以胜任工作甚至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轻则造成损失, 重则引发官司。第二, 案例教学是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在讲好重点和基础理论的同时, 注意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严防学生只停留在一些片断、孤单的知识层面, 这个问题也可以结合案例讲解得到较好的解决。在综合案例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将前后听学知识串联起来分析问题, 同时在案例讲解中给予正面引导。例如, 贸易术语选择问题, 这不仅仅是贸易术语的描述, 还涉及到成本、价格、运费负担、交货地点等一系列基础性知识是否掌握牢固、是否能灵活运用、是否能综合分析等问题。向同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和重要性, 促使学生努力掌握学科的整体系统。第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引导学生重视案例教学,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既要传授知识, 更要培养智力和能力。在做国际货物保险业务时, 对事故和风险的预防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出现问题时加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 就有可能掌握好保险尺度。但是要掌握这些标准, 只能是多实践, 多做实际案例, 总结出规律, 上升为理论。
四、案例教学法的备课
首先, 备课的关键不是教材的复述, 而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分析, 典型案例的选择。基本概念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 对每一章节都应进行分析, 突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概念, 向同学指出它们对以后教学的作用。选择的案例应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样教学中目标明确, 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其次, 通过案例分析本章节内容将对今后工作的帮助,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讲到贸易术语的使用时, 明确指出该术语是今后工作中最常见的、最基本的工具, FOB/CFR/CIF/FCA/CPT/CIP, 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都在这几种贸易术语下完成。如果看不懂上面的贸易术语, 将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在合同问题的谈判中也将丧失发言权。为了今后自己的前途, 必须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才能在国际贸易业务中随心所欲地为我所用。最后, 通过案例分析各章节的层次关系, 掌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确定难点和重点, 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培养同学们的兴趣、扩大知识面以及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根据专业特点, 在配合案例教学的同时, 组织虚拟实践活动。组织同学观看录像、参观外贸公司, 并组织外贸知识讲座。由于结合专业, 又与今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 同学们兴趣很高, 并且通过这些活动普遍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2]张军.《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改革初探[J].硅谷, 2008 (11) .
[3]李红英.“主导—主体”模式与国际贸易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 2007 (5) .
[4]金亚东.谈创新教育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 2005 (36) .
黄跃民 贵州福泉华鑫化工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国内生产商A公司通过浙江中间商B(个人)与菲律宾贸易公司C签订了金额为8万美金的原料供应合同,合同原规定付款方式为见提单副本100%后TT。然而在A公司将合同通过B与菲律宾贸易公司C签订的过程中,B告知A:C公司由于之前从我国国内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同种原料到港后经检验曾出现过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希望将合同付款方式更改为O/A 45天FROM B/L DATE(即装运后,由出卖人寄送全套正本单据给买受人,买受人于提单日期后的45天付款)。A公司获悉后虽有所犹豫,但鉴于B所述的其与C合作多年来从未出现过收款问题,加之此合同仅为一试定单,如经C的客户检验合格无问题,将保持每月批量订购,A公司遂同意接受C提出的付款方式,以PAYMENTBY O/A 45DAYS FROM B/L DATE的方式达成交易。按合同规定,A公司于2011年11月完成了货物装运并将全套单据寄送至C公司。
2011年12月28日为到期付款日,C公司未如约支付货款。2012年1月4日,B主动与A公司取得了联系,告知C公司近期资金流转比较困难,望A可接受先支付30%的货款,并承诺余款在一个月内付清。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理想,企业周转困难是难以避免的,A公司遂表示同意,1月10日,A公司收到了C在菲律宾的最终客户D公司直接汇付的30%的货款。但是截止至1月底,A未再收到余下70%的货款,即5.6万美金。
其原因是C公司在向D公司提供A公司产品的同时,C公司还向D公司提供从印度采购的白油产品,并收了D公司支付的预付款。因C公司未按合同数量完成交付又不愿退还D公司预付的对应未交付部分的货款,故D公司拒绝将余款支付给我国内供应商A公司。
得知实情后,A公司随即通过B跟踪C公司的贸易纠纷进展:C公司自3月份起屡次告知其将与D公司以及其印度白油供应商尽快解决并于当月付款,屡次表示让A公司等待,然而屡次未果。B公司虽然在其中起了一些作用,但A公司也无法从B公司获取任何补偿。D公司因为与A公司没有任何合同关系,故D对A公司不再负有任何付款义务。
截止6月底,A公司的该笔逾期货款仍未收回。
该出口交易中涉及四个当事人,国内生产商A公司以及中间人B,菲律宾贸易公司C及其最终客户D。就此案例,笔者作如下分析:
(一)对A公司来说,第一,A公司在合同签署时,未对C公司提出的修改意见提起警惕,充分预期在东南亚部分客户资信情况不佳的情况下,赊销所带来的风险,反而却为试定单后的定单诱饵所吸引,同意C公司对合同条款的更改;第二,合同签署时,A未完全了解B及其相应公司的背景,对B以其个人名义未透露其公司信息予以注意,仅在意B是能带来定单的那部分客户,片面追求定单,致使A将B隐瞒的信息风险带来的交易风险完全置于自身;第三,到期付款时,A未对C提出的仅支付30%的货款产生警觉,反而本着理解同意其要求,以换取金融危机下出口定单的保持。殊不知,此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最终带来的是漫漫追款路。
(二)对B来说,究其本质,其所参与促成的此笔交易属个人行为,在外贸行业倡导从业人员需遵循职业道德的今天,像B这样“人在曹营心在填满自己钱包”的隐瞒企业、私下从事相关贸易的行为仍屡禁不止。B不过只是冰山一角,只可叹,这样的外贸同行,肥了自己的口袋,却坑了中国同胞。联想起韩国民众齐心倡导国货、抵制日货的劲头,对比B在上述案例中的表现,笔者不禁感叹良多。
(三)对C来说,显而易见,其从合同签定时的条款更改、直至初次付款提出的仅付30%的要求,均应是在其已与D公司贸易出现问题的背景下有预谋的所为。真实情况,不应是其财务情况出现问题,而是其处于自身、D公司以及其印度白油的贸易纠纷中,无法履行对D的合同,也不愿按与A所签之合同,自行垫款支付给A,对A一再许诺,一再拖延,其行为应被认定为系有预谋的贸易欺诈。
(四)对D公司来说,在与C的交易中,其应是处于受害者的角色。尽管在实际国内外业务中,卖(买)方将对同一买(卖)方的所有交易视为统一利益而以分合同作为谈判筹码以达到自己动机的行为并不罕见。但笔者认为,基于D与C在同一国家,D完全可将与C所订立的合同视为其国内贸易,适用其国内法律,通过菲律宾当地司法机构提起对C的诉讼,而不应使善意第三方A的正当利益受到影响。
上述案例实为多方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在目前国内的出口业务中,也是众多贸易公司,尤其是中小型贸易公司所采用的主要贸易模式,即生产商——国内贸易公司(或个人从业者)——国外贸易公司(终端客户)——终端用户。在这样的销售渠道下,笔者认为在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不佳,欧盟经济衰退,新兴国家普遍面临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国内出口商更应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切忌求贪,多观察勤思考。几十年前,周恩来总理指导外贸工作时曾提出“外贸无细事”,诚然,对出口企业来说,出口业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饭碗与能否继续在市场上耐以生存。在欧债危机爆发、尤其是进入今年年初后,所有的出口企业心里都十分明白,现在迎来的是外贸行业的寒冬,能挺下去存活下来的企业,才可能有明天发展壮大的希望。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五个美金可能导致客户的定单花落别家,但任何时候,出口企业必须注重规避贸易风险,不能为了追求成交,一味满足国外客户要求,将自己置于高风险的境地。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贸易环境的不断复杂化,需加强自身业务的素养以及学会判断客户的动机,一旦出现不好的苗头即可予以解决,防止遭受更大的损失。对一个中小企业来说,有时候,一笔出口定单已足以让企业元气大伤。
第二,完善企业内部的客户管理与控制。上述案例中,如果A公司于合同成交时同时索取B的公司合法证照,并将其作为中间商,通过增加销售合同附加协议,明确要求B承担更改付款方式可能带来的收汇问题,那么,在A遭遇货款催收无进展的尴尬境地时,就不会再出现B的不痛不痒。目前,国内外贸行业存在大批的一人公司、几人公司、甚至SOHO,这部分人员,大多是以直接将客户介绍给国内生产商的方式,由供应商在收妥客户款项后支付其佣金,由于无需垫付资金,因此已将所有收汇风险转嫁给国内供应商。客观地说,虽其推动了国内进出口的发展,但也必须看到,这部分从业者的过多存在,对国内生产商制定与维持稳定的价格策略是无益的,某种情况下,其只追求采购低价的行为也催生了造假制假企业,并破坏了市场秩序,对务实做生意的国内生产企业,是一种打击。因此,由于无法与国外客户进行直接沟通,对真实交易动机进行判断,供应商就应严把客户管理关,对国内贸易合作伙伴进行经营许可的资料保留及排查,尽量不与个人从业者、或规模过小的“游击队”型贸易公司合作,而选择有合法经营执照的合作伙伴,并通过协商,力争要求国内贸易公司对客户的付款承担相应责任,让自己从“冤大头”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贸易真实案例】推荐阅读:
客户关系管理真实案例06-13
税收筹划真实案例分析12-17
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11-28
真实10-29
微商真实感言05-27
真实灵异小故事05-28
保持真实的个性06-13
展现真实的自我07-19
留学韩国真实生活07-2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