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跟骨是人体中体积最大的足趾骨, 此位置骨折发生率较低, 且大多为关节处骨折, 患病人群一强壮年或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患者的足部功能, 严重者可致残。跟骨骨折原因多为高处跌落或者足部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造成, 所以骨折类型多样, 治疗也相对困难。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Gissane角和Bhler′s角的改变状况以及骨折累及关节面的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为分析治疗跟骨骨折时锁定钢板的应用以及治疗效果, 现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17例, 切开复位后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跟骨骨折患者17例, 其中男14例, 女3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59岁, 平均年龄33岁;骨折诱因:高空坠落13例, 车祸3例, 其他1例。患者中双足骨折5例, 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例合并其他骨折6例。患者入院后行CT检查及X线足部轴位片。结果:11足为Ⅱ型骨折, 6足为Ⅲ型, 1足为Ⅳ型骨折。Bhler′s角检查结果, 1足为-5°~1°, 3足为0°, 5足为1°~5°, 5足为6°~10°, 4足为11°~15°。

1.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

入院后患者行CT检查及X线足部轴位片检查, 确定骨折位置及骨折类型。进行常规的消肿止痛及固定治疗, 待患者足部肿胀全部消退, 行患处切开手术, 通常情况下, 伤后1周患者可达手术条件, 个别严重患者可能会推迟到伤后2周。待患者足部肿胀消失且无其他禁忌症时进行切开手术, 将骨折处复位并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 17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人工骨植入。手术时患者采取侧卧位, 双足手术患者则采取俯卧位, 退部上止血带, 采用腰麻法, 在患处外侧采用L型切口, 切口长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切口时注意保护腱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 将跟骨骨折面完全露出, 用2枚4.0 mm骨圆钉自跟骨后缘插入跟骨后关节面下, 撬拨距下关节面, 恢复跟骨的Bh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高度、宽度及长度。1枚2.5 mm克氏针暂时固定。复位后跟骨如有缺损, 可取患者自身髂骨植骨, 也可以根据患者要求用人工骨植入。取跟骨锁定钛钢板依跟骨侧面形状稍预弯, 贴于外侧面锁定螺钉固定于跟骨前部、载距突、跟骨粗隆部, 普通螺钉适当应用固定大骨块。冲洗切口, 缝合后用绷带进行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3 d使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 并辅助活血消炎药物, 患肢抬高。1周后要求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 活动踝关节和脚趾。3~4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 可正常行走。

1.4 疗效评价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足部进行X线检查, 18足钢板、螺钉位置均满意, 其中2足效果稍差, 所有患者均内固定成功。患者出院后进行回访, 时间为1~2年, 根据回访记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应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期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100%, Ⅲ型骨折优良率为90%, Ⅳ型骨折优良率为50%。

3 讨论

3.1 锁定钢板的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原理及其优势

人体跟骨形状为不规则矩形, 人在站立或者行走时, 其重力主要集中在跟骨的外侧。造成跟骨骨折的原因多为跟骨受到轴向的巨大压缩力或者剪切力, 有时也会同时受到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 因此, 跟骨骨折呈现出多样化, 最常见的骨关节内骨折, 患者跟骨表现出明显的外侧位移。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 通常使用普通钢板, 其固定原理为钢板与骨紧密贴合, 从而两者之间产生巨大的摩擦力, 通过摩擦保持骨折处的相对位置固定。但此种情况, 在使用时间过长后钢板容易出现松动, 导致骨折位置产生位移, 导致治疗失败。而跟骨固定锁定钢板有效的避免了这一问题, 跟骨锁定钢板的原理为在骨折处进行支架桥接从而固定, 固定后对骨折处进行支持, 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小骨折处的受力。有相关报道指出锁定钢板相比普通钢板具有稳定性高、固定效果好、不易变形、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应用锁定钢板好处在于:根据患者骨折形态程度的不同, 可对锁定钢板进行剪裁和塑形, 这样能够使钢板紧密附着在跟骨上, 有够有效地减少钢板与骨之间的摩擦力, 同时减小的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由于承载力好所以时候无需进行外固定, 能够让患者尽早的进行功能性锻炼, 达到早日恢复的目的。对于粉碎性骨折, 能够有效的保持骨复位后形态。

3.2 并发症

关节内跟骨骨折的并发症包括伤口裂开、感染、骨折畸形愈合、肌腱撞击征、跟垫、关节炎等;因此临床上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指征, 同时在保证骨折复位良好的情况下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我们是在肿胀完全消退后再手术, 加上术中锐性切开直达骨膜, 做骨膜下剥离。部分患者术后会感到患处不适或者疼痛, 这是由于植入钢板对肌腱、皮肤以及神经刺激而产生的, 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要薄, 因此对患者的刺激也相对较小, 即使有不适或者疼痛也可以通过按摩和理疗的方式进行缓解。该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明显距下关节炎, 经过保守治疗情况得到改善, 分析原因可能是最初创伤损害到软骨组织导致。关于跟垫疼痛是否为跟垫损伤所致, 目前仍然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跟骨骨折的患者通常有足部外伤史, 造成跟骨骨折的因素多为高空坠落或者车祸等较大的外力冲击所致, 骨折后患者足部疼痛, 无法正常行走, 足部明显肿胀, 严重者会出现足部畸形, 触碰或按压都会引起疼痛加重。锁定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治愈率高, 疗效满意度高, 且副作用小, 并发症基本没有,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今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治疗方法的日趋完善, 该方法也会随之更加成熟, 治疗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跟骨骨折时锁定钢板的应用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跟骨骨折患者17例, 切开复位后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 若需要则进行髂骨植入, 缝合包扎。患者出院后进行回访, 时间为1~2年, 根据回访记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应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期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100%, Ⅲ型骨折优良率为90%, Ⅳ型骨折优良率为50%。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好, 应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锁定钢板,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西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探讨[J].当代医学, 2011 (24) :96-97.

[2] 王振虎, 孙辉生, 彭阿钦, 等.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6) :1265-1267.

[3] 武勇, 杨明辉, 王金辉, 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 (12) :788-791.

[4] 陈雁西, 梅炯, 刘新成, 等,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 10 (12) :1121-1125.

[5] 周军杰, 曹成福, 纪斌, 等.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 (11) :24.

[6] Loucks C, Buckley R.Bhler′s angle:Correlation with outcome in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J].Orthop Trauma, 1999, 13:554-558.

[7] Sameer B, Mc Murtrie A.Recurrent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foot following a calcaneal fracture[J].Foot and Ankle Surgery, 2007, 13 (3) :154-156.

[8] Harvey EJ, Grujic L, Early JS.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ORIF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us fractures using a lateral approach[J].Foot Ankle Int, 2001, 22 (11) :868-873.

[9] Folk JW, Starr AJ, Early JS.Early wound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Analysis of 190 fractures[J].Orthop Trauma, 1999, 13 (5) :369-372.

[10] Atesok K, Finkelstein J, Khoury A, et al.The use of intraoperative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ISO C 3D) in fixation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J].Injury, 2007, 38 (10) :1163-1169.

[11] Richter M, Geerling J, Zech S, et al.Intraoperative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with a motorized mobile C arm (SIREMOBIL ISO C 3D) in foot and ankle trauma care.A preliminary report[J].Orthop Trauma, 2005, 19 (4) :259-266.

上一篇: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分析下一篇: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