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个案护理
护士长: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胫腓骨干骨折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盖,故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多见儿童和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今天我们对本病区14床的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下面请床位护士介绍一下该患者的情况。
xxx:患者,男,54岁,2012年02月22日骑摩托车不慎与另一辆摩托车相撞,摔倒后被摩托车压伤左小腿,当时感疼痛难忍,伴小腿活动障碍,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摄片示,左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拟“左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收住入院。於2012年02月28日09:00在硬膜外+腰麻下行左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1:00返回病房,术后予患肢抬高。今为手术后第七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趾端血运好。下面请戚辰君介绍一下胫腓骨骨折。
xxx: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量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下面请孙莉莉介绍一下发病原因。
xxx:骨折的病因分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主要由于外来暴力作用所致,有直接和间接暴力等形式。
一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暴力接触的部位,即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扭转力量在着力点的远方折断
二 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直接暴力造成者多为胫腓双骨折,间接暴力可造成单一胫骨或腓骨骨折。前者多为横骨折、短斜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多在同一平面上,且开放性较多。后者则易造成螺旋形、斜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常不在同一水平缘上,多为闭合性,多见于运动伤或跌落伤。下面请卞婷婷介绍一下其临床症状。
xxx:胫腓骨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有异常活动、骨擦音、纵轴叩击痛,易触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则可出现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感觉运动障碍、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如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出现患肢缺血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皮肤肿胀明显,常起水池,肌腹处明显压痛,肌肉被动牵拉痫,足背动脉、腔后动脉搏动减弱或触摸不清,肢体末端感觉减退甚至丧失,肌力减弱,如治疗不及时,则出现肢体挛缩畸形及神经干损伤的体征。下面请邵青介绍一下治疗方法
xxx: 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里就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一 对稳定无移位的胫骨单骨折或双骨折
如横骨折、锯齿状骨折、或有小蝶形骨片而易借手法复位的骨折,常较开放性骨折易愈合,对此种骨折,可不需麻醉,只注意纠正患肢的旋转,使小腿悬垂后,胫骨嵴对好髌骨及拇趾及二趾间,以石膏或长腿石膏固定膝关节予轻屈10-15°即可,固定后数日即可扶拐行走。2-3周即可开始去拐练习持重行走。二 对不稳定性骨折
或有成角畸形的胫腓骨双骨折,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应在麻醉下,使骨折复位后,可以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患足置功能位。三 螺旋形不稳定性骨折
对单独胫骨螺旋形骨折,因有腓骨作支架,移位重叠多不明显,只在麻醉或无麻醉下复位,纠正旋转使对缘良好后局部小夹板外固定,或长腿石膏简固定即可。如胫腓骨双骨折呈螺旋形,重叠移位明显者,则应行跟骨骨牵引纠正重叠、短缩及旋转。四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断端刺破皮肤,或外力砸破皮肤,而骨折端无明显移位的横骨折或短斜骨折,经进行充分的清创缝合后,可用石膏固定。
2)骨折端移位明显且为不稳定性的骨折经充分清创复位后,或用螺丝钉做内固定,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
3)开放粉碎性骨折,清刨后骨折不易复位者,缝合后可行跟骨骨牵引。
4)开放骨折软织组有缺损者,则应充分清创后可行植皮或皮瓣转移,骨折可用一、二螺丝钉做内固定,亦可进行骨牵引而不做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固定宜慎用或不用。五 胫腓骨双骨折合并症的处理
(一)合并感染或骨髓炎的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由于清刨不彻底等原因,可造成感染引起骨髓炎。一般情况下应先控制感染,有死骨者要清除,伤口愈合6-12个月后,再次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胫骨中下l/3的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者较多。近来因显徽外科的发展,采用复合组织移植或带血管的骨移植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单纯腓骨骨折单纯腓骨干骨折:罕见。多由直接暴力打击小腿外侧所致。骨折发生在外力作用部位,骨折为横形或粉碎。因有完整的胫骨作为支架,骨折很少移位。治疗一般不需整复,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轻微骨折只用弹力绷带缠紧,扶手杖行走,骨折即可愈合。
(三)腓骨的疲劳骨折腓骨疲劳骨折:多发生于中下1/3,多见于运动员、战士或长途行走者。发病原因多次重复的较小的暴力作用于腓骨,使其骨小梁不断的断裂,局部修复作用的速度赶不上骨小梁的破坏,终于在无较大暴力的情况下产生骨折,亦称慢性骨折。
治疗腓骨疲劳骨折多无移位,确诊后应停止运动、长途行走和工作。症状明显的石膏托固定。
下面再请史瑜介绍一下此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其护理措施。xxx:
(1)焦虑:与学习工作中断或顾虑肢体伤残等因素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疼、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及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有关。(4)疼痛:与肢体受伤有关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肢体制动、畸形愈合诸因素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及使用外固定有关。(7)便秘:与长时间卧床有关。(8)知识缺乏:缺乏康复知识。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病人。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投入抢救,输血、输液、输氧等。
2患肢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乍,做出紧急处理。患肢抬离,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住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3.疼痛的护理:确定疼痛原因,对症处理,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4.加强基础护理:①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帮助病人进食及排便
②病室保持空气新鲜,环境清洁,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使病人舒适
③鼓励病人进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④协助病人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护士长:以上我们了解了胫腓骨骨折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和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要点,我们也就能更好地护理病人,最后请周杨介绍一下功能锻炼。
xxx: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同时,在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方法:①骨折后2周內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膑骨的被动活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跖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300次。术后第1~2天酌情减缓,3天后恢复锻炼。踝、膝关节暂固定,有跟骨牵引的患者在做上述锻炼时应练习三点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些,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15秒,患者因跟骨牵引翻身不便,骶尾部易发生褥疮,这项锻炼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但应注意患肢不要单独用力伸膝,以免受牵引力的影响,使骨折前后成角。
②2周后除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外,可逐渐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但动作要轻。主要做抬腿练习和膝关节屈伸活动。采用夹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可早期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可以早期扶双拐活动,但必须注意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禁止旋转大腿。一般稳定性的骨折患者,大多是在复位固定3周后,持双拐下地,患足下地,但不负重,不可悬起,4周时改用单拐(去掉健侧拐杖),5周时弃拐。
1 临床资料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 男60例, 女20例;年龄14岁~76岁, 平均年龄 (35±2.6) 岁;其中胫腓骨出现多段骨折有58例, 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开放性骨折42例, 闭合性骨折3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50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手术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全方位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观察体征
按照医嘱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的常规护理, 具体操作为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 将受伤肢体水平抬高约30°, 之后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血运、脚趾活动以及呼吸状况等, 及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有无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手术肢体有无肿胀、张力性水疱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有骨筋膜室综合征, 则术后护士要更加严密地观察患者足趾的颜色、感知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保持各留置管道通畅情况, 防止发生脱落、扭曲等问题, 定时记录引流液色、量、质。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敷料有无渗湿, 若被浸湿则要进行及时的清理更换, 如果伤口出现较多渗血或者有血性液体引流过多, 则要注意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指标, 对不良症状作出快速反应。
2.2 心理护理
因为胫腓骨骨折发病紧急, 肢体功能障碍和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易于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的心理, 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从对患者理解、体谅、同情的角度出发, 争取用周到的护理来缩短患者的病程, 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出努力。
2.3 清洁护理
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就是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特别是对胫腓骨进行内部固定的手术, 更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 护士要做好床单位的整洁, 发现敷料出现疑似污染就要及时更换, 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 严密观察切口渗血状况以及体温变化。对于采用外部石膏固定的患者, 应在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进行软垫防护, 避免发生压疮。在手术治疗后1 d, 将患者的肢体抬高, 留意肢体血运情况以及有无肿胀发生, 避免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应允许患者进行必要的暴露, 但前提条件是不让患者着凉, 加快通风能够促进石膏的风干固定。若天气寒冷, 则应使用电烤箱等, 但要避免烫伤发生。患者若有皮肤破损或者进行了皮肤移植手术, 需要做好伤口部位的保温。护士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指导进行腿部肌肉锻炼, 保持石膏管内肌肉功能, 特殊患者例如幼儿、儿童及老年人要防止出现尿粪污染石膏[1]。
2.4 饮食护理
胫腓骨手术后不论年龄老少、男性女性, 都需禁止饮酒、食用辛辣食物, 以避免伤口被刺激引发感染。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钙质、蛋白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鱼类、奶类、蛋类、排骨汤等, 可以促进伤口部位的愈合速度。禁止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服用钙片, 因为骨折发生后, 骨折端会有钙质释放, 同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 会引起体内废用性脱钙的发生, 血液中游离钙含量明显增多;如果此时再服用钙片就会抑制胃酸分泌, 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问题, 抑制对营养的吸收, 反而增加了患者发生结石的概率。
2.5 功能锻炼
手术后要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一般在术后3 d就可以自行完成受伤肢体的肌肉舒张收缩运动。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运, 加快骨骼愈合, 防止受伤肢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术后5 d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踝关节、膝关节活动[2], 但是下床行走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考虑到不同的固定器械会有不同的强度, 对于受伤骨骼的稳定程度也各不相同, 进行运动的时候, 下肢负重不可过大, 需循序渐进, 使骨骼能够稳步恢复。
骨骼肌肉的恢复锻炼应以被动运动为主, 护士要做好指导工作, 同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运动前, 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鼓励、开导, 进行必要的准备, 不可因有疼痛感而不进行恢复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时候, 需谨防出现由于肌肉萎缩导致的脱位, 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疼痛和不适。
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偶尔会有泌尿系结石、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出现, 护士要做好相关因素的预防, 指导患者调节饮食, 多食用水果、蔬菜, 多喝水, 平时做好翻身,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在搬动患者身体时禁止手术部位受力。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定期做按摩或运动, 提醒患者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平时多用热水擦拭,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厕时要注意不可过于用力, 同时也要防止便器划伤皮肤。
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直至骨骼完全愈合后方可停药;日常活动使用扶拐, 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范围;放松心情,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营养均衡, 补充富含钙质食物[3]。
3 结果
80例患者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时, 未发现有不良症状出现。
4 讨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一般治疗时间较长, 久卧在床会产生心理情绪上的波动, 并导致并发症发生。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科学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 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蒲小利.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160.
[2]李花月.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7) :169.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
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称为内固定术。这种手术多用于骨折切开复位术及切骨术,以保持折端的复位。经围手术期积极护理,骨折愈合快,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內固定术概念
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称为内固定术[1]。内固定术可以使胫腓骨不稳定骨折,先变成相对稳定骨折,而胫骨尽量以最简单的方式,如支架、螺钉等固定,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还适时辅以石膏外固定,特别是胫骨下1/3粉碎骨折或干骺端骨折,胫骨难于固定,而仅固定胫骨不能稳定踝关节和恢复踝关节解剖形态,这时腓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更为重要。
2内固定术前护理
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关怀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简明扼要地介绍手术的目的、麻醉及手术的大概经过,手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措施,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告知内固定架的使用方法,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使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应供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含水分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饮食,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尿潴留和便秘。训练有效咳嗽及排痰,预防术后并发症。常规准备皮肤,备皮时应注意勿损伤皮肤,有皮肤破损者应积极治疗,术前2小时碘伏消毒,治疗巾包扎[2]。术前常规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根据医嘱准时给术前药物。
3内固定术中护理
正确摆放手术体位,预防压疮,切记要调整好牵引力量,预防牵引过度而造成会阴区的压疮。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最好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操作中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去做。熟悉手术步骤与各步骤所需器械 成套器械一般以手术步骤按顺序摆放,配合手术时可按步骤拿取,护士要熟悉专用成套器械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熟悉钢板的型号。暴露术野后,协助医生选取钢板,熟悉手术步骤与各步骤所需器械,器械护士要准确迅速地传递器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内固定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常规使用心电监护,密切观察体温,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置血浆管者观察引流的量、颜色并确保引流通畅,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有无肿胀、疼痛、趾端感觉和运动。
做好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机体体力的恢复和伤口愈合,治疗膳食应注意纠正失水失盐,在早期应供给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味鲜、易消化吸收的普食。后期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的饮食,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
术后病人取平卧位,在麻醉作用未消失、肢体功能处于不自主状态时,要注意防止因半动不动而加重病情,保持膝关节屈曲20~30。,可用软枕垫于腘窝处,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和坏死,肢体防止位置很重要,严禁内外旋转,保持中立位[3]。
要注意观察针眼进入皮肤处是否有红肿、渗出,注意分辨是否感染还是针眼处异物反应。每天针眼处点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2次,当钉孔周围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换药,并注意观察外固定是否松动滑脱,发现问题即时调整。
指导功能锻炼,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足下垂、患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肢固定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指导患者积极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功能锻炼应注意以患者不感觉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如果功能锻炼不恰当,操之过急,干扰了骨折固定,将影响骨折愈合。
5并发症预防护理
预防切口感染及骨髓炎,术前给予支持疗法,纠正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贫血;术前备皮彻底;术前、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血氧下降、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严防脂肪栓塞综合症。术前摆放体位时应在易受压部位垫上软垫,防止压伤皮肤,引起压疮。选用高质量、型号合适的抗剪切、抗弯、抗疲劳能力的内固定材料,并且构造更加合理,能替代股骨承受人体大部分的应力,有利于避免髓内钉的断裂。
6总结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长骨干骨折之一,常合并皮肤、肌肉缺损等严重软组织问题,术后并发症多且发生率高,其治疗及功能恢复日益引起临床的关注。通过本文对手术前后的护理探讨,总结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较好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4-383.
[2] 钟广玲,郭跃明,刘远标,等.胫腓骨外伤性骨折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73-875.
[3] 陈湘五.试述护理文化的精髓—护理安全文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2:15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干骨折病人34例, 男23例, 女11例;年龄9岁~58岁;交通事故19例, 摔伤15例;闭合性骨折26例, 对开放性骨折8例。
1.2 治疗方法
行闭合复位外固定6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28例。移位不重的胫腓骨骨折通过闭合复位和长腿石膏固定的方法, 获得良好的骨折断端对位对线, 在闭合复位仍不能达到满意复位的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1.3 结果
骨折愈合、对位对线满意33例, 呈角畸形1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是遭遇意外打击, 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 多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情绪, 术前担心手术不成功, 影响生活、工作。因此, 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 主动与病人沟通,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向手术病人介绍手术目的、效果、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 使其对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 术前准备
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做好全面体检及必要的化验, 留置导尿管。术前禁饮食, 重视皮肤准备, 以免发生术后感染。一般使用肥皂水擦洗手术部位, 备皮, 修剪指甲。动作要轻柔、稳妥, 不要过多搬动伤肢, 以免增加疼痛。开放性骨折,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患肢情况, 防止骨筋膜综合征
骨筋膜综合征是由骨骼、骨间膜、肌间隔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压力增加, 进而影响该区内的血液循环, 并因其反馈作用而进一步增加间隔区内压力, 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导致间隔区内肌肉坏死、血管闭塞和神经麻痹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是胫腓骨骨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如不及时处理, 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甚至肢体坏疽, 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情况, 防止骨筋膜综合征。①病人述伤肢痛时, 应观察其疼痛的特点, 与创伤本身是否相符, 有无进行性加重。最早期的症状就是伤肢持续剧痛, 进行性加重, 为骨筋膜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 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至晚期, 神经功能丧失, 感觉随之消失, 表现为无痛。②观察足趾情况, 如伤侧足趾呈屈曲状, 被动牵伸时剧痛, 则是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应高度警惕。③注意与动脉损伤相鉴别, 动脉损伤是皮肤苍白、脉搏消失或减弱, 骨筋膜综合征皮肤呈粉红色, 即使肌肉已发生缺血, 肢体远侧脉搏仍然存在。④缺血和缺氧使肢体的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受损, 发生小腿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肌肉麻痹。⑤密切观察伤肢肿胀情况, 一般患肢在手术固定后3 d~5 d因继发性损伤肿胀加重, 再加上小夹板或石膏的外固定加大压力, 也有因挤压伤较重, 软组织损伤重, 伤后软组织内有出血、渗血, 而肌肉外有骨筋膜间隔, 肌肉的压力增大, 组织有缺血、坏死。护士如发现足部肿胀严重, 则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外固定, 去除外固定或进行减胀手术。因此, 应密切观察伤肢的疼痛、皮肤的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2]。
2.3.2 体温观察
开放性骨折伤口易合并感染。观察患肢的体温变化, 是发现有无感染的重要手段。一般骨折由于术后积血, 损伤组织引起的吸收热不应大于38.5 ℃, 时间不应超过3 d或4 d, 否则, 常提示有发生感染的可能。病人发热原因多因受伤环境脏、伤口创面没有得到及时清创处理或清创不彻底, 吸收热所致。若术后体温逐日趋向正常, 则可不考虑感染。为了防止和控制感染, 污染伤口应进行彻底清创;感染伤口换药时, 应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引流, 切口敷料有渗血、渗液时, 应及时给予更换, 以使引流通畅, 以保持创面清洁, 预防感染。同时在抗感染治疗中, 要准确掌握抗生素剂量及半衰期时间, 使抗生素在血液中能达到有效浓度, 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证治疗效果。出现超出急性感染范围的高热 (38 ℃~41 ℃) , 同时伴有脉快 (>120/min) 、呼吸困难、出血点以及除头部外伤的神经系统症状, 往往提示有脂肪栓塞征发生的可能。胫腓骨骨干骨折属于长管状骨的骨折, 会有丰富的脂肪, 脂肪滴入血循环后容易发生脂肪栓塞, 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2.4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营养能促进骨折愈合, 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 饮食护理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护士应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 以提高治疗效果。骨折早期, 血肿尚未机化, 骨折部由于血液供应断绝, 部分骨细胞陷于坏死, 因而引起吞噬细胞活跃, 清除局部坏死组织而出现吸收热, 加之创伤反应导致病人心情不畅等, 使病人食欲不振。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含胶原蛋白多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米粥, 忌食油腻、酸辣、刺激性食物。骨折后期, 随着血肿的机化, 血肿外围的成骨细胞迅速进入骨折断端间隙与内膜长生的骨痂会合, 占据原血肿位置, 形成纤维组织后, 转变为软骨, 并经增生、钙化形成桥梁骨痂。此时需食用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含磷和钙的食物, 如牛奶、鸡蛋、浓骨头汤、豆制品及海产品等。
2.5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保持关节面的生理机能, 防止肌肉萎缩。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伤肢早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小腿的骨折多需要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或行牵引术, 因此, 伤肢关节活动受限, 易发生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僵硬, 应重视功能锻炼。护士应指导和督促病人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 既要控制不利骨折断端稳定的活动, 如小腿外旋, 又要防止活动过度, 活动强度和数量以患肢的承受能力为度。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时, 应详细地向病人讲解活动方式、要领、目的、意义;经常鼓励病人, 充分调动其锻炼的积极性, 引导病人从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
骨折早期 (伤后1 周~2周) , 患肢局部肿胀、疼痛, 容易再发生移位, 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进行舒缩运动。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以利于消肿, 防止肌肉萎缩, 避免关节僵硬。骨折中期患肢肿胀消退, 局部疼痛逐渐消失, 骨折端已纤维连接, 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 骨折部日趋稳定, 除继续进行患肢的舒缩活动外, 在护士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 动作应缓慢, 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 加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 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 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2.6 出院指导
病人大部分的功能训练要在家中完成。所以, 对出院病人, 根据其恢复程度, 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 要求病人不断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有效利用家庭环境和条件,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康复训练, 并定期复查, 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种意外伤害增加, 造成肢体伤残的病人增多, 胫腓骨骨干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良好的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 有着重要的意义。护士应努力学习, 掌握救治技能, 以娴熟的护理技巧解除病人痛苦, 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骨筋膜综合征是较严重的并发症,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有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护士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力, 严密观察病情的演变, 及时发现征兆, 争取早日治疗。骨折愈合过程中功能锻炼很重要,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消肿, 减轻肌肉萎缩的程度, 预防关节粘连僵硬, 促进骨折愈合。因此, 骨折后的早期锻炼很重要, 越早越好, 但不是无原则的早期锻炼, 必须有可靠的外固定之后, 使骨折端没有剪力、旋转力的影响而只有向轴心的压力时, 才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关键词:胫腓骨骨干骨折,骨筋膜综合征,功能锻炼,护理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731.
【关键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架;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81-02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多由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造成的。这种突发事故的发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遭受重创,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性的、创造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方面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外固定架在骨科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科2009年7月至2011-2月对60例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融入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3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6-68岁,左侧20例,右侧32例,双侧8例。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包括:术后抬高患肢,保持环境安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疼痛护理,观察伤口情况,外固定架针道护理等;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及社会舒适护理。
1.3舒适度评分标准:难以忍受0分;很不舒服1分;稍不舒服2分;无不适3分。所有病例均由专人观察。患者在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
2 护理
2.1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恐惧、紧张和情绪不安。大多数患者对外固定架有一种畏惧心理,也顾虑手术的治疗效果,预后信心不足,功能难以恢复,心理压力往往较大而产生忧虑抢失眠等。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家庭支持情况,帮助患者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给予心理支持,消除不良情绪。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外固定架治疗的优越性及一些成功病例,使他们对外固定架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体位护理 将软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翻身时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防止患肢受压。
2.3护理操作舒适 为患者制定人性化的输液流程。输液前让患者自己选择血管,血管不充盈者不拍打,用热敷方法使之充盈。输液中、输液后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肌肉注射采用两快一慢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备皮、导尿等护理操作前后注意与患者告知沟通,动作熟练而轻柔并用屏风遮挡,操作过程中更注重与患者门交流,关心患者的感受,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4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仪表端正,举止大方,言行规范的微笑服务。对于患者的痛苦表示理解同情,同时给予鼓励表扬,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2.5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疼痛对骨科患者的影响,首先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术后疼痛影响睡眠,加重紧张、焦虑情绪。﹝2﹞因此疼痛是影響患者舒适程度的主要原因。本组中94%的患者有较明显的疼痛。通过观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分散注意力,主动与患者沟通,看电视、听音乐等配合镇痛泵使用,较大程度上缓解或消失骨折后的疼痛不适。
2.6环境舒适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安全设施齐全的病区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0-24℃,相对温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热水、物品放在床边的床头柜上便于患者取用,床边设置护栏,防止坠床,也便于翻身时上肢支撑作用;呼叫器放于患者方便使用的位置。
2.7社会舒适的护理 舒适护理还需要患者亲人的参与,允许其亲人陪伴,因为亲人的安慰和鼓励能使患者产生归属感,起到分散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我们医务人员可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疑虑,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治愈的信心。还可把同类恢复期患者置于同一病室内,鼓励病友之间交流治疗的感觉和经验,让患者从新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
2.8专科护理
2.8.1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如渗血渗液多时应及时换药,防止渗出液流入针道。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特别是夏季,易造成针道感染,一旦针道感染,由于胫前内侧软组织少,感染易向骨质扩散,严重者可造成骨髓炎,骨不翕愈合。为预防针道感染,我们采用术后每日用0.5%碘伏滴于针孔处,刀口处及时换药。如发现针道处有炎性分泌物渗出或针道周围软组织红肿应用时向医生报告,调整抗生素及治疗方案。防止感染的发生。本组无1例感染。
2.8.2加强术后功能锻炼 早期的功能锻炼能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即指导患者进行足背的跖屈及背伸,术后3天疼痛减轻后可进行被动直腿抬高及关节屈伸运动,采取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2-3周内行此锻炼,4周后指导患者扶拐下床活动,开始患肢不负重,以后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完全负重至完全负重的功能锻炼。
3 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比对照组舒适度显蓍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提高。
4 讨论
舒适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身心的痛苦和不适感,舒适度显著增加。
本研究显示,实施舒适护理患者身心的痛苦和不适感明显降低,舒适度增加。舒适护理更有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
由于外固定架位于患肢的外面,并且固定时间较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及心理上造成压力,因此,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护士丰富的专科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以及周到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轻身心的痛苦和不适并接受治疗、护理,还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舒适护理是一种有前途、待完善,充满生命力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来达到护理目的,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要求。实践中认识到此种护理模式与现代护理确立的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的新观念相一致,与护理专业的信念和价值观相一致,与护理人员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相一致。〔3〕
参考文献: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实践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410.
[2] 蒋伟亚,王迎儿。皮肤伸展修复肢体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22-23.
作者简介:罗岳(1964-),男,青海乐都人,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现任职于乐都平安县中医院骨科临床医师。
【摘要】急性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之一。由于诊断处理不当,给患者于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诸多麻烦,针对此,本文就以实际经验,探讨了急性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创伤
我科自2004年4月至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AO分类:2B、2C型)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7~56岁,平均31.5岁。软组织损伤类型:按Gustiilo分型[1]:Ⅰ型5例,Ⅱ型13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合并伤:Colles骨折2例,Smith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创伤性休克1例。
2 治疗方法
首先应及时处理有威胁生命的合并伤,待病情平稳后尽早清创。清创时应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及骨折类型决定不同处理方式,有效固定骨折,尽可能Ⅰ期闭合伤口。本组Ⅰ期闭合伤口18例,其中12例直接闭合,3例减张缝合,3例行小腿筋膜皮瓣闭合伤口。延期闭合伤口3例,分别在伤后10~12天左右。骨折固定方式:①Ⅰ期内固定9例,其中自动加压钢板7例,髓内针2例。②应用外固定支架12例。
3 治疗结果
本组21例中伤口Ⅰ期愈合12例,5例出现皮肤边缘坏死及浅表感染。1例术后出现骨筋膜综合症而扩创减压,发生胫前肌坏死,后期行筋膜皮瓣治疗愈合。浅表感染者中部分钢板或骨质外露,经治疗后闭合,无骨髓炎发生。随访
5~24个月,16例良好愈合,5例愈合迟缓。本组除1例出现轻度垂足及踝关节活动较差外余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
4 讨论
4.1 软组织损伤的判断及清创:充分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和根本手段[1]。而要做到充分清创又必须首先对局部皮肤的损伤有正确判断⑵。我们常常在急诊清创中对局部皮肤及软组织认识不足,片面强调Ⅰ期闭合,而姑息无活力组织的清除,以致术后发生坏死感染现象。本组18例Ⅰ期闭合伤口,4例发生感染坏死,1例发生骨筋膜综合症。
4.2 伤口处理:充分清创是开放性骨折的基础,而有效的固定和伤口闭合是治疗的关键步骤[3]。闭合伤口需根据损伤时间、程度及伤口污染等情况综合分析,可采用直接、减张缝合或筋膜皮瓣Ⅰ期闭合。但不可勉强,要求在创面清洁,无张力,选用良好骨折固定情况下方可Ⅰ期闭合。如有困难可选延期闭合。本组3例延期闭合伤口随由1例浅表感染与均良好愈合。
4.3 骨折固定方式:开放性胫腓骨B、C型骨折属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骨折多有移位,对局部软组织多产生影响,需良好复位及固定。而近年来,固定对预防感染的作用已十分明确。王亦璁[2]认为使用可靠的内固定不仅不会增加皮肤感染机会,反而能更有效的控制感染。选择何种固定方式,应依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情况决定。我们对软组织条件较好的Ⅰ、Ⅱ型损伤多以内固定为主,通过内固定便于充分清创,其稳定的解剖复位,为恢复其它组织解剖结构提供基础。而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粉碎严重的则多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使用外固定支架,无需经过创面及剥离骨膜,即可完成骨折固定,并可提供稳定的固定,保护血供,便于处理伤口并可早期负重并活动骨折上下关[4]。而且外固定支架通过调节其加压装置以及病人的早期活动实现了弹性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可靠保证[5]。
总之,我们认为,在处理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时,应早期充分清创,有效可靠固定骨折,并依据清创术后局部皮肤条件,适宜选用Ⅰ期或延期、直接缝合或筋膜皮瓣等方式闭合创面,术后有效抗菌素治疗以及适度有效的患肢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王承武等.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51
[2] 彭俊良.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14例急诊治疗分析[J].中国骨伤.2000(14):221
[3] 杨铁军等.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胫骨缺损的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8(3)
[4] 候树勋.充分利用骨外固定器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5 (6):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8例, 其中男52例, 女46例;年龄18岁~ 65岁;骨折原因:车祸致伤79例, 电动车致伤12例, 运动致伤7例;骨折类型:胫腓骨上段骨折24例, 中段骨折53例, 下段骨折21例;横断形骨折16例, 螺旋形骨折33例, 粉碎性骨折49例。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遭遇身体上的伤害, 行动能力受限, 容易焦躁不安, 情绪起伏变化较大。作为护理人员, 我们首先要做到语言和气, 耐心倾听患者对于疼痛的倾诉, 借以缓解烦躁和紧张情绪;其次, 我们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分析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如, 就个体而言, 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痛苦程度如何, 治疗后是否影响身体活动, 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等;再次,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专业角度的宽慰, 详细介绍手术之前的禁忌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 从患者最关心的角度出发打消其顾虑, 稳定患者的情绪, 建立手术信心,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最后, 护理人员要持续地事无巨细地对患者给予安慰, 对患者的开导和护理要不间断, 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方式[1]。
1.2.2生理护理人体小腿有其独特的解剖特点, 胫腓骨骨折患者大部分都伴有小腿肿胀, 特别是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患者入院后除了给予简单的外固定以外, 还应该抬高患肢大约45°~50°, 并在24 h内给予每次10 min~15 min的冷敷2~3次; 患肢抬高后, 足要给予中立位, 脚踝两侧用海绵垫固定住, 防止足部旋转加重患处损伤;持续关注患肢肿胀部位的程度、颜色和动脉变化, 及时掌握患者患肢状况, 比如:如果遇到足背动脉无法摸清或是患肢不断肿胀、疼痛不断加重, 就要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 以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其他再次损伤的情况出现, 有利于及时对患肢进行处理[2]。
1.2.3术前准备遵照医嘱, 及时仔细地向患者讲明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手术禁忌;对患者讲明手术的大体过程,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和紧张情绪, 建立患者手术信心;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嘱咐并监督患者术前12 h禁食, 术前4 h~6 h禁水, 进手术室前排便, 更换内衣、去除首饰, 换好干净的病号服;进手术室前, 动作轻柔地为患者患肢皮肤备皮、消毒、包扎, 降低手术伤口的感染率。
1.2.4术后护理术后为了防止伤口感染, 适宜进食清淡食物, 忌饮酒, 禁食辛辣食物;为了伤口和骨折更快愈合, 建议多进食水果、蔬菜、鱼类、蛋类等既易于消化又富含植物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
手术后, 要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常规护理:术后6 h禁食, 去枕平卧, 6 h后将患者患肢抬高45°~50°放置在软枕上;为了防止感染, 要及时观察患者伤口处无菌包扎敷料的渗血情况, 视渗血情况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无菌敷料;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 要经常询问患者切口部位的疼痛情况和感觉, 及时消除患者的顾虑及处理突发事故;根据患者患处差异,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性锻炼, 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患者术后早期锻炼以肌肉收缩锻炼为主, 主要是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骨折内固定牢靠的患者, 要遵照医嘱, 嘱咐患者轻微地活动患肢膝踝关节,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深静脉血栓, 减少局部肿胀, 防止肌肉萎缩, 避免关节周围粘连等。随着时间推移, 活动量和活动时间都要逐步加大, 防止膝踝关节僵硬, 影响肢体活动。
患者手术后, 由于长期的石膏或夹板固定, 会造成膝、踝关节强直性活动功能障碍, 一般从手术后第3天开始, 护理人员就要指导患者适自身情况做踝关节背侧屈跖及足趾屈伸运动; 术后第5天,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膝踩关节屈伸活动练习;术后1周, 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扶双拐进行行走练习, 另外, 还要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练习。叮嘱患者锻炼后要上床平卧并抬高患肢, 以消退下地活动后引起的患肢肿胀。遵照医嘱, 患者出院后即进入恢复期, 要自行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功能性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要加强指导并做到定期回访, 叮嘱患者及时带好病历来院复查。
2结果
9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 住院时间16 d~21 d, 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正确护理, 94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随访6个月~1年, 胫腓骨恢复情况良好, 下肢功能性恢复良好, 4例有膝关节或踝关节轻微功能障碍, 但均不影响日常活动, 达到预期效果。
3讨论
3.1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胫腓骨骨折患者会因为腿部疼痛, 对手术过程和效果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护理人员要针对其产生的原因, 耐心细致地给予安抚, 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讲解, 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 建立治疗的信心, 为手术成功做好前期铺垫。
3.2围术期护理的开展能保障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开展的术前体位等的专项护理, 术后开展的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和术后功能性恢复护理, 这些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术后功能恢复, 从而保障了手术效果。
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 护理在围术期和术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可以说, 其关系到手术和患者恢复的成败。通过对9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护理能保障和巩固手术疗效, 避免伤口感染,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效果, 提高了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 (2) :125-126.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5年引进外固定架手术, 至2008年共实施52例胫腓骨骨折手术, 其中男50例, 女2例, 年龄最大50岁, 最小25岁, 平均年龄34岁。单纯胫骨骨折20例。
2 一般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创伤造成胫腓骨骨折, 均具有恐惧不安和紧张心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说明激动、紧张、烦躁的心理能导致血管痉挛致手术失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生的技术和手术成功率, 并介绍目前的病情及预后效果, 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忧[1]。
2.2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2) 严格遵医嘱术前给药; (3) 嘱患者禁食水, 清洗全身, 按照手术部位进行皮肤准备, 并据医嘱做好配血化验等准备工作。
3 术后护理
3.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根据麻醉种类给予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以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做好病室内空气、用物、墙壁的清洁消毒工作,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遵医嘱给药。保持床单、皮肤、外固定架的清洁、干燥。
3.2 饮食护理
术后6 h可进食少量稀饭、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禁食甜食、豆类食品, 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此外, 还要保持大便通畅, 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3.3 患肢的护理
(1) 术后给予患肢抬高20°~30°, 以利于消肿。保持肢体的中立位, 严禁内旋和外旋; (2) 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血运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密切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 术后第2天即更换敷料, 以后每2 d~3 d更换1次。观察针孔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渗出以及分泌物的性状; (3) 针孔滴75%的酒精, 每日2次, 预防针孔感染。发现针孔周围形成纤维包裹时, 切勿以棉球用力擦拭, 或者将其擦除, 因其对针孔感染有保护作用, 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4) 密切观察外固定架的螺母、螺丝钉和固定针有无松动现象, 如有松动及时调整; (5) 定时检查患肢力线是否正常。
4 功能锻炼
术后第1天, 在麻醉平面消退后, 即开始进行肌肉静力收缩和舒张运动, 如股四头肌收缩等, 3~5次/d, 10 min/次, 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术后第2天进行非固定关节 (如踝关节、膝关节) 的被动活动, 6~8次/d, 15 min/次。要注意关节活动幅度要大, 但频率要小。2周~3周摄片复查, 情况允许可扶双拐下地行走, 但不可负重, 并且要有人在身旁监护, 以防跌倒引起二次损伤, 活动强度以活动后患者感到不劳累、骨折处不疼痛为度。因活动可致患肢肿胀、紫绀, 应向患者解释通过活动锻炼可恢复正常。定期摄片检查骨痂形成情况, 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
5 出院指导
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结束, 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对疾病的最终痊愈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外固定架的护理方法, 教会患者抽吸消毒液和消毒的方法, 以及观察针眼皮肤情况的方法。发现针孔周围有红、肿、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去医院处理。嘱患者出院回家康复锻炼过程中, 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造成意外暴力, 导致外固定架的移动、松动、断钉。更不能消极不活动, 导致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出院后2个月到医院摄片复查, 以指导功能锻炼。
6 体会
外固定架手术简单, 操作容易, 骨折端创伤小, 利于伤口Ⅱ期植皮愈合, 无需二次手术, 方便换药, 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可以避免压疮,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并发症。但是由于针孔外露, 体位不当、早期活动、搬运不当等因素均可造成针孔感染和钢针移位。因此, 术后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及早期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都显得相当重要。护士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最终达到让患肢的功能完全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胫腓骨骨折个案护理】推荐阅读:
骨盆骨折护理查房09-06
骨折病人的护理试题09-18
腰椎骨折病人护理措施05-31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09-1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05-30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07-10
胫骨骨折教学查房06-10
骨折事故现场处置方案06-03
什么是疲劳性骨折07-05
当我骨折的时候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