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精选8篇)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1

作者: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  余莉丽    自:    点击数:98

以读为本 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  余莉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11课《狐狸和乌鸦》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趣味小故事。我在教学此文时,坚持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感悟,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一、自读课文,阐明个性见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文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一走上讲台,我就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们一听可来劲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大叫喜欢。一看学生来了兴趣,我忙提出要求,要他们认真地看,并想一想大概说的是什么。栩栩如生的媒体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动的一幕幕。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录像没有配音,不知狐狸说了些什么话骗乌鸦,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悬念。然后,我要求他们大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疑问,一个个读得很认真。

读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狐狸真是个坏东西,两次都没骗到乌鸦,还要骗第三次,太坏了。有的学生说乌鸦太笨了,怎么不用脑子。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你难道从来没受过骗吗?

二、精读课文,发表个性总结

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要抓住课文重点,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吃透课文。

首先,我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提问: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这部分,用波浪号在文中标出三次说话的内容。先让学生体会,练习感情朗读,接着指名读,找学生分别分角色读,让别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议,学生终于弄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狐狸的假意阿谀,这样,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读完之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通过精彩的表演,在学生们开心的大笑中,彻底认识了狐狸欺诈的真实面目,从而对课文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三、延伸课文,拓展个性想象

学习课文是“入乎其内”的过程,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再现文中事物形象以达到情感共鸣和哲理启迪,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鼓励学生深思多问,发表见解。学完了这一课,我还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最后,我让学生阅读这些创造性的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延伸性地进一步学习了课文。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2

本工程用地范围是北京市东二环及光华路交叉口东北侧的地块, 土地基本为正方形, 地势平坦。用地南侧为光华路, 沿线总长度约为80米, 西侧为二环路, 沿线总长度约为60米, 东侧为七圣庙路, 北侧紧邻华声国际大厦。规划用地面积仅有3996平方米, 十分局促。

建筑现状为地下3层, 地上14层。地下建筑面积为7856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为1199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0米, 体量偏小。而随着近年来北京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东二环两侧建筑已趋饱和, 新建项目高度大都在80米左右, 本项目建筑高度及规模均不及周边其他建筑, 必然在整个建筑群内成为短板, 从而影响该区域建筑群的协调性和气势。另外建筑位于中央商务区, 此处聚集着亚太大厦、华声国际大厦等商务写字楼, 也有巴西、孟加拉等国大使馆, 但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 高档商务酒店的建成必将使这一局面大大改观。

建设方正是基于该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及所处区位等因素, 想着力打造一个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高级商务酒店, 地上11996平方米的面积显然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也十分不经济, 所以决定进行加建, 要求体现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功能上增加一定客房数量, 相应增加配套公共区域面积, 同时使建筑体量更加挺拔。经相关部门批准总建筑面积允许增加到30842平方米, 建筑高度允许增加到75米。

项目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基地用地紧张, 需增加的1.1万平米面积如何分配;以及建筑增高后对北侧华声国际大厦的遮挡问题。经过多方案比较, 最后选定的深化方案为群房部分向北侧增加二、三层, 首层悬挑, 不影响地面交通及人流组织;在原有14层基础上增加局部15、16层, 采用向南侧退台的方式, 做到对北侧建筑不产生额外遮挡, 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概念和理性思考开始在全世界推开,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已经为世人普遍承认, 成为全球性的命题。新的时代, 要求建筑师探求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建筑观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设计。建筑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要能造福于后代, 如节能、节水、节材、减噪、减少垃圾污染, 环保等;同时, 建筑设计还要注意建筑使用的长期特性, 在使用周期中, 建筑功能应有其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建筑最终是为人设计的, 只有人才能完全体现它的价值。要把人跟建筑结合起来考虑,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下面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本工程设计的特点。

1 节水、节能措施

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可持续设计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本工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节约用水, 保护环境:1) 设有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水源为酒店的盥洗用水, 中水回用主要用于本楼的冲厕、绿化、道路浇洒和车库地面冲洗。2)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客房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式冲洗阀。生活用水采用计量收费, 能够有效避免浪费。3) 空调冷冻机冷却用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可循环利用率约为98%。4)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 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 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 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 (地下三层—三层为低区、四层—十六层为高区) , 以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 同时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

节能同样是可持续设计项目所必须考虑的。由于建筑的外立面材料主要为玻璃幕墙, 一种相对耗能的材料, 所以外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也就成为节能设计的重点部位。经论证本设计的幕墙采用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其外层是单层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的玻璃幕墙, 内层是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的幕墙。内外两层幕墙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 通道内设置百页作为遮阳装置。冬季时, 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 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 形成一个温室, 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 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夏季时, 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 在阳光的照射下换气层空气温度升高自然上浮, 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 由于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热量, 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 减少制冷费用。另外, 通过对进排风口的控制以及对内层幕墙结构的设计, 达到由通风层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 从而优化建筑通风质量。呼吸式幕墙和普通单层幕墙节能的原理是不同的, 单层幕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 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而呼吸式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 是从幕墙的功能上解决节能问题。呼吸式幕墙由于换气层的作用, 比单层幕墙节能约50%。从使用者角度上, 在舒适度方面, 呼吸式幕墙的隔音性能可达到55d B, 让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另一方面, 无论天气好坏, 勿须开窗换气层都可直接将自然空气传至室内, 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并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单纯依赖暖通设备机械通风带来的弊病。另外, 空调、冷热源设备采用程控以利于节能。冷却塔采用变频调速风机, 由冷冻机出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转速。空调系统的冷冻水选用闭式循环方式, 减少管道与设备的腐蚀, 延长使用寿命。供回水管道保温采用40mm橡塑海绵管壳, 并加强隔汽层的密封。

2 环境保护措施

从环保上, 呼吸式幕墙由于其功能解决节能, 外层玻璃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或低反射玻璃,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反射带来的光污染等不良影响。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细节的考虑也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1) 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m/s, 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 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2) 二次生活给水泵的防躁隔振:泵组采用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 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 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3) 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4) 地下三层潜水泵坑均采用防臭密闭人孔盖。5) 通风空调机房内, 以隔振和隔声为主, 以消声为辅, 选用振动小、转速低的设备, 与通风机入口或出口相连的风管设软接头。通风机和空调机组与楼板相连处设减振器。6) 风管和水管在吊杆上设置隔振器。管道穿越墙体、楼板处设套管, 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用沥青麻丝填塞。7) 冷却塔选用超低噪音型和飘水少的冷却塔, 减少冷却塔运行中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3 卫生防疫措施

建筑是为人使用而建的,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各个细微之处:1) 生活饮用水水箱单独设置, 生活水泵房与消防水泵房分开设置, 并设有通风系统。生活水箱上部无污水管道。2) 生活给水二次加压水泵采用恒压变量变频调速泵组, 不设高位生活水箱, 防止二次污染水质。3) 二次生活给水加压泵的吸水管上装设紫外线消毒器, 对二次供水进行消毒, 防止水池二次污染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4) 消防水池设自洁式消毒器, 并定期对池水进行循环, 防止水质变坏。水池通气管及溢水管末端管口加防虫网罩, 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5) 生活饮用水箱进水管、出水管对侧设置, 防止短流, 且水池进水管管口高出池内最高水位, 防止池水回流污染城市给水管。溢流管和泄水管的排出口排至泵房排水沟, 且排出管口高出排水沟上沿0.15m。箱顶设通气管。6) 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 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7) 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 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8) 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建筑材料的选用执行下列原则: (1) 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内、外照射指数均不大于1.0。石材、陶瓷产品、石膏制品、吊顶材料的内照射指数不大于1.0, 外照射指数不大于1.3。 (2) 各类木质人造板材制品的甲醛含量达到E1类标准。 (3) 各类内墙涂料、室内用的胶粘剂、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处理剂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均符合该规范相应的限定。

4 劳动保护

对营业性公共建筑而言, 以人为本的“人”除了使用者外还有工作者, 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设计通过以下几点做法给工作人员以相对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1) 地下室有人员操作的设备机房、厨房等设有机械通风系统和岗位换气装置。2) 为防止及减少漏触电事故的发生, 地下室、厨房等潮湿场所的插座回路均设置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开关, 并专设PE线与接地体连接。3) 按项目投入后的职工实际人数, 配备适当的职工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 包括更衣、淋浴、职工食堂等。4) 噪声较大的设备机房, 管理人员另设工作室。5) 冷冻机房设置配电值班室, 墙面做吸声处理以减少机房设备噪声对值班人员的影响。6) 柴油发电机房内墙做吸声处理以减少机房设备噪声对值班人员的影响。7) 变电所变压器设置IP20护罩, 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8) 安装高度低于2.4m的灯具, 其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电缆桥架外壳接地, 电缆垂直敷设时距地1.8m以下部分加金属保护, 所有配电线路金属管保护, 以防止漏触电事故的发生。

事业发展 以人为本 篇3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全国第一届十佳公诉人第一名黄晓文、第二届十佳公诉人庄伟、第三届十佳公诉人第一名徐航、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吴春妹、全国十佳反贪局长刘壮等一批在检察系统闻名遐迩的人物,都是从他的麾下走到了全国检察官的最前列。

这是事业发展,以人为本。

记者:伦检察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结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谈谈检察机关将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伦朝平: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并对政法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我们而言,就是明确了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全面推进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全面领会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找准检察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新发展。

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矛盾凸现、大量人民内部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到司法领域。刑事案件高发、对敌斗争复杂,这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反映,也使我们的检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如我院办理的一些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往往民事和刑事交织,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界限不清,法律和司法解释后滞。又比如一些案件如果按传统的、刚性的司法程序机械办案,就有可能造成被害人的损失无法挽回,结果是检察机关辛苦办案,而被害人、被告人、其他诉讼参与人都不满意,案结事不了,影响办案社会效果;再从我院近年来办理的多起金融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案件看,单起案件参与人最多达近2万人,涉案金额从几百万至数十亿不等,而且这样的重、特大案件屡见不鲜,在目前整个社会投资风气比较浓厚,金融、地产、医药、农林等行业都大力地吸引投资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揭示犯罪规律、开展法制宣传、研究防范对策也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职务犯罪更加智能化、隐蔽化,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增强,案件查办难度加大。

形势决定使命,使命考验能力。依法治国才刚刚起步,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正视队伍的历史和现状,正视队伍整体在知识水平、法律素养、执法观念上的问题和不足,牢固树立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我们所处的时代,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回答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所以需要我们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正确把握和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司法和谐的能力;强化法律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首都工作大局的能力等等。破解这些课题,最根本的途径是需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明的高素质检察官队伍。

记者:是的,我们检察官职业应当神圣化。培养这样一支能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检察官队伍,着力点在哪里?

伦朝平:十六大报告中对部队的要求言简意赅,即“打得赢,不变质”。我以为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着力点应该在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建设是根本,执法能力建设是关键。

我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已处在一个价值观分化和价值观多元的社会环境当中,我们干部队伍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面临着各种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我们检察干部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如何保证干部的价值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公共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协调,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严重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着眼点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近年来,我们积极深入地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本质要求和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必将保证我们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素质是检察队伍的灵魂,正确的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干警的执法智慧。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院出现了许多符合法治理念要求的典型事例。如我院反贪局查办的一起国企高管相互勾结的贪污案,涉嫌犯罪的很多主要证据都需要到香港调取。受害公司注册地在香港、涉嫌替嫌疑人周转赃款的是香港公司、大部分赃款存在香港的外资银行,案件当事人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而查询、扣押、冻结等侦查手段和措施在香港无法行使。困难是可想而知,办案人员不但查清了案件,而且从服务大局出发通过缜密工作,为受害国企追回了损失2000多万元。注重把握政策界限,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克服就案办案思想,充分考虑社会效果,检察官真正发挥了国家卫士的作用。我院办理的一起申诉法院裁判错误案件,我们调查发现,其实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问题,但申诉人情绪非常激烈。申诉人坚持申诉的主要原因是判决的赔偿款无法全部执行,实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又面临“下岗”和子女上学等问题,生活非常窘迫。我院主动协调申诉人的原单位,为申诉人解决了退休金问题,并积极沟通法院、被告人和申诉人三方,促使申诉人与被告达成分期支付执行款的协议。这样,法律对申诉人的救济得到了保障,申诉人的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申诉自然平息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衡量检察工作水平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对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能否既严格依法,又注重执法为民,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体现执法为民司法公正。

空有一腔报国志,没有过硬的法律监督能力也是枉然。培养高素质检察官队伍的另一个着力点,也是关键所在,是执法能力建设。分院作为市院的派出机构,更多的职能和作用体现在办好一些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案件、体现在发挥好法律监督职能上,体现在对刑事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上,体现在推进检察创新和改革上,所以做为分院必须突出检察业务工作,发挥检察业务中坚力量的作用。

我们这些老检察,通常被称为经验型的,凭着对检察事业的执着追求、较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金融诈骗、网络犯罪等很多智能化犯罪和新型犯罪,一些犯罪甚至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就发生了,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去应对,吴春妹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吴春妹同志成功公诉了“0048”中科创业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以后,在全国检察机关乃至整个证券业都引起了轰动,一致评价其不但驾驭法律游刃有余,而且对证券知识也十分精通。透过这个案件我们感到广而不精的办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类案件审理的需要,专家型公诉人已成为当前办理此类案件之必须。我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成立金融犯罪公诉组,之后又相继成立了涉税案件、涉黑案件、毒品案件公诉组等,侦查部门也成立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侦查队,专业化办案模式全面铺开。实践证明,专业化办案组人员在专业知识的获取上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储备型,在办理专业型案件时就不会被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所羁绊,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诉讼监督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于对专业化办案组分案相对固定了,每组办理的同种类案件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明了发案单位的监管漏洞在哪、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是什么等等,为进一步查办和预防此类案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人才的培养上,专家型检察官队伍初步形成。继吴春妹之后,多名专业化办案组的检察官应邀到金融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讲课,得到很高的评价,使我院在业务能力建设上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竞妍局面。如我们的毒品犯罪公诉组多次应邀到公安机关缉毒骨干培训班讲授毒品案件的证据收集与运用,参训干警普遍感觉受益。我们的涉黑案件公诉组公诉的“京城涉黑第一案”获北京市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十大精品案第一名。反贪局国企侦查队侦查的中石化商业贿赂窝案被中央治贿办列为十五起典型商业贿赂案件之一。特别是二分院职务犯罪公诉组承办的马德受贿案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庭”,为北京市检察系统赢得了声誉。在检察系统多项专业技能竞技中,我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近日揭晓的北京市检察机关十大诉讼监督精品案评选中,贵院有两起案件榜上有名;在北京市检察机关侦查能手比赛中,又有两名选手获此荣誉,以及徐航、吴春妹这样的业务尖子不断涌现,这些成绩证明二分院检察事业发展,以为人本,请介绍一下都有哪些途径和措施呢?

伦朝平:首要的问题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干部的培养工作。要以对党负责,对检察事业负责的态度对人才培养常怀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检察事业。检察事业的发展如何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级首长,就是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更大、更好的空间,为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人才备出的局面。

中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司法队伍,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的重要保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需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状况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好重点和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干部,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激发自发学习、提高内在动力和进取精神;需要各级组织加强改进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改革完善引导激励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我们是通过三个途径加强干警的业务能力建设。

途径一,实践出真知。培养业务能力的第一课堂应该在丰富的检察实践中。年轻干部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思想活跃,对各种社会现象有独立见解,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但是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思想作风、实践经验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一是我们把新招进的大学生全部放到办案一线,脚踏实地经受锻炼,接受老同志的传帮带。二是我院让业务骨干列席检委会,增强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我们要求对因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存在争议而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承办人必须认真分析、总结并撰写调研报告,组织所在处室业务研讨;四是我们加强调研工作,对检察实践加以总结研究,提升到检察理论的高度,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方法对提高干警的实际操作能力大有裨益。近年来我院承办了一批中央交办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如马德受贿案、山西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受贿案,湖南省高级法院原院长吴振汉受贿案。还成功办理了一批备受社会关注案件、敏感案件,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各方面的肯定,这些都是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提高的体现。

途径二,提高业务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我们成立了二分院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把教育培训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我院研究制定了《“十一五”教育训练规划》,逐步完善了有关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教育培训内容、方法、手段、模式、机制上创新。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两大实用性课题,求真务实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把提高干警业务能力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业务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习基本理论与更新知识相结合,培训内容与工作需要及未来发展相结合。提出采用体验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上级、院级、处室三级联动培训模式,将培训重心向处室倾斜,增强了针对性,解决了工学矛盾。建立检察官培训长效机制,按检察员、助检员、书记员后备中青年干部、近年来新录用的大学以上学历的干部等业务等次和类别进行培训;建立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把教育培训纳入年终考核,与检察官考核挂钩,作为机制建设的内容。先后举办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不同类型培训班,有计划地组织选送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国内外较高层次的理论业务培训及学术交流。实践证明,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这种成本低、见效快的基础性投入,有利于开阔青年干部的视野,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途径三,培养业务能力的第三个途径是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我院根据自身队伍发展实际,做好储才蓄智的文章,把功夫下在后备力量的培养上。近年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人才生长的举措,如制定了《关于副处职后备干部选拔的工作意见》、《处长助理管理试行办法》、《干部交流锻炼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有计划分步骤地选送青年干部上挂下派锻炼,先后按照市委政法委关于“十百千”人才工程和市院关于加强检察专门人才建设的要求,建立了“优秀中青年人才库”,构建了我院人才队伍的“金字塔”,使选拔检察员和副处职以上干部工作有条不紊,后继有人。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学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突出能力和实绩导向,如徐航取得全国十佳公诉人比赛第一名之后,被破格提拔为处长助理、提前晋升职级。我院建立竞争选任机制,努力使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制度化。实践证明,竞争选任,提高了青年干部的素质,促使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也极大地激发了干警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愿望、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增强了队伍的活力。

记者:请您对正在成才的青年检察官,为他们的成长提一些建议。

伦朝平:提高素质和能力,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努力的过程。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第一,青年干部必须坚定政治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检察人才首要的是从思想上解决好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的问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来源于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来源于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学好理论,武装头脑,是认识解决一切主客观世界问题的基础。理论学习不只是学习一些理论概念和词汇,而是接受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能“只修词不修身”,而是要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做到政治上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地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做模范执行者,做坚定捍卫者。

第二,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人人可以成材的理念,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站在检察工作和检察改革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须善于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吸取政治智慧和知识营养,学习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我多年的体会,不学习、不求知、靠吃“老本”不行,学而不实、学而不深,靠“理论知识装潢门面”更不行。必须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和高新知识的武装,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我们每一个同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过去上过什么学,从事过什么工作,都要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任务,不断充实知识、更新知识。建议同志们“认真读一点历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于事有补、于实有用的学问。也建议同志们多读书、读杂书,掌握百科知识。学海无涯,艺不压身。面对当今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要开阔学习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可以说,掌握的知识越广越有利于解决专业问题,越有利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扩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复合型多元知识结构的人才,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每一个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的时候,一定要把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法为民,要体现在各个诉讼环节和办案流程上,体现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上,要亲民、为民、护民,要学会辨证思维和换位思维,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矛盾纠纷。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4

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一个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发展问题。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国务委员华建敏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人口发展战略问题。为切实做好哈尔滨市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哈尔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人口学会共同组成了课题组,并撰写出版了《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总结哈尔滨市人口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哈尔滨市人口发展规律,为市委、市政府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一书集结了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总报告,以及哈尔滨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哈尔滨市人口结构研究、哈尔滨市人口分布研究、哈尔滨市人口素质研究、哈尔滨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哈尔滨市未来十五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趋势研究等六个子课题报告。研究认为哈市常住人口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在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1 030万人、1 124万人、1 186万人、1 241万人和1 270万人;户籍人口出生数呈起伏波动态势,将在2008-2018年、2039-2048年出现两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攀升,2005年哈市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7%,总负担系数也将在2010年之后快速上升,2035年将超过50%,2050年将达到60%。研究中针对哈市人口总量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适龄人口就业、出生人口性别比、预报人口出生高峰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书的研究工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研究人口发展战略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中国的人口计生工作指明了科学发展方向。中国的人口计生工作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出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中国人口问题并没有终结,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目前及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中国的人口问题何去何从,正是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着历史的重要决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总结过去,关注眼前,预知未来,未雨绸缪。人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发展战略是政府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一。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判断未来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社会变动趋势,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相关变量的互动关系及变化规律,提出符合国情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口发展目标、模式和政策措施。

第二,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指导性强,有利决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社会实践。本书通过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新中国以来哈尔滨市人口发展的基本历程,探求哈市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判断未来一定时期人口发展变动趋势。通过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科学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口政策,为保障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研究者如何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提出适时适当的人口政策,保障实现中长期人口目标。通过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人口工作目标,保证人口规划在具体实践中顺利实施。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模式,奖励制度、优惠制度、优先制度、帮扶制度、保障制度等。对于哈尔滨市人口发展的政策、计划、规划等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实用性很强。对于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城市规划等各方面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供参考借鉴的具体思路。

第三,问题导向明显,切中要害。该书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切中要害。一项好的研究往往是从发现一个好的问题开始。明白了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导向下寻求解决方案。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跳出传统的战略研究框架,紧紧抓住哈尔滨市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从哈尔滨市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素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问题出发,研究哈尔滨市的人口发展战略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行文,逻辑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以人为本 抓管理 促发展 篇5

师德师风报告会发言稿

以人为本 抓管理 促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难得的学校管理工作汇报机会。这对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更感谢教科体局,在全区上下掀起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高潮之际,为我们搭建了这个相互学习的平台。

我叫张金涛,来自于商桥镇靳庄小学,我今天向各位汇报的题目是《以人为本 抓管理 促发展》。

靳庄小学是一所极其普通的农村小学。位于107国道王店收费站北500米处。学校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6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307名学生。13位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名,小学一级教师2名;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8人。

我到靳庄小学几年来,在前几任校长成功办学的基础上,始终秉承“让校园充满阳光,用微笑面对人生”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一生的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从教,质量立教,科研兴教,创新施教”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区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三十多项。

下面,我就近几年来,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一下,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作为校长,必须具有清晰的管理思路----“该干什么?该怎样干?”我认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校长的管理也就是对‘人’的管理”。具体来讲就是“校长本身的自我管理,领导班子及普通教职工的培养管理,学生的养成教育管理和特色学校建设”这四个基点。

一、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时时事事做师生的表率

校长在师生中没有威信,就没有向心力,没有感召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做校长9年多来,无论到哪个学校任职,我都“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无门卫值班,更无保安巡逻。为了保证学校及教师个人财产不受损失,更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静享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时光。从调入那个学校当天起,我便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住进学校,主动承担起护校、值班、巡逻的任务。数年来,无论到哪个学校,都从未向学校索要一分钱的报酬。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逢寒暑假安排他们轮流护校时,他们都能欣然接受。

2、尊重关心每一位教师。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提高教职工的服务意识,视学生为“上帝”。我认为,教师也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我们应从内心里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并把这种尊重落实到关心爱护教师的具体行动上。每逢周日下午,别人在家休息的时候,我就来到学校,打扫伙房卫生,找来木柴点燃煤炉,以确保老师们第二天到校后,能喝上开水。另外,在工作中,我不会漠视老师的一个眼神,更不会忘记老师的嘱托。大风大雨,酷暑严寒的天气,我一定会到教师办公室去,询问一声,关心一下。生病的教师肯定能接到我的电话,住院的老师或家属,我们就一定去看望。教师生日时定能得到真情的问候。新年,我一定会亲手为每个教师编写上几句俏皮而又祝福的话,发送给老师们。虽然简简单单的一声祝福,一个祝愿„„但却能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极大激发了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扭转了原来的“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数年下来,我所在的学校,没有调走一位优秀教师,这更让我体验到感情用人,感情留人的重大作用。

3、强化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凝聚力。教师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多年来,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财务和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律先公示,广泛征集意见,再作最后的决定。学校设置了“校长信箱”,广纳良言,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学校还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理财小组,全面监督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学期末将审查结果在教师会上公布。这样让教师知校情、明校事,消除了工作中的误解,形成了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开展

(一)、抓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如何建立一支严谨求实,廉洁公正的领导班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学习方面: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学校领导班子带头读好五类书:即政治思想理论丛书、专业理论丛书,教育心理学丛书,英模榜样事迹,文学书籍。

2、工作方面: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四字工作准则,即“正、勤、谦、新”。正:指思想正确、公道正派、为人正直。学校领导要经常以宽容的胸怀去倾听教师的不同意见,认真思考,细致分析,从中汲取正确的经验来管理学校。勤:即学习勤奋、工作勤恳、做事勤快。谦:即做人谦虚、待人谦和、荣誉谦让。新:即思路求新、方法创新、成绩出新。

3、言行方面:领导班子必须做到:有损学校形象的事坚决不做,不利于学校团结的话坚决不说,有碍学校发展的举措坚决杜绝,时时事事处处率先垂范。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

1、抓敬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不计名利、不怕吃苦、献身山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观看师德先进事迹报告。要求教师自己查摆失德失范现象,撰写师德承诺书和师德宣誓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把爱心献给学生,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活动。每期都要评出“师德标兵”和“爱生模范”。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全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模范人物和动人事迹不断涌现。老校长孟庆堂、杨亚俊,虽从校长一线退了下来,但工作热情和劲头一点也不减弱。在前三年,孟老师一直担任三年级的数学课兼全校体育课。后来,人员稍微充裕了一些,就任全校体育和四个年级的科学课。07---08学年,因为一年轻女教师生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就空了出来,此时我便直接去找孟老师。孟老师就笑着对我说:“金涛,我知道你找我干啥?啥都别说了,三年级的数学课我上了。”先前做校长的杨老师,一卸任就调到我校,当我征求他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课时,二话没说就高兴地答应了。后来,杨老师因女儿得了脑血管瘤需手术住院时,他不是匆匆离开,而是反复交代我:课讲到哪了,哪几个学生上课爱动,字体潦草,背书较慢,哪个孩子的父母刚刚离异„„叮嘱再三后方才离校。回校后,便不知疲倦的给学生补课。老业务主任尚忠杰老师,患直肠癌手术后,在家休息不足一年,便要求到校工作。最初,学校考虑其身体原因,就只给他分些副科,结果因一人临时调动,就给尚老师调为二年级数学,但尚老师却高兴地接过课本,说:“这样生活才有意思,我在家都快憋疯了„„”现如今,我校的年轻女教师大多已为人母,但她们从未因自己的孩子生病或家庭琐事,耽误学生一节课。即使有事请假,第二天定会及时补课。王晓环老师因胃病,每天喝着中药却坚持给学生上课。刘淑英老师膝关节损伤,上下楼都要扶着栏杆,但她却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目前他们都已是群众赞誉的“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了。

2、抓教研------提高业务素质

根据《区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和《区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抓教研的方法有:

(1)、开展“备、说、讲、评、写”的系列教研活动。“功效在课上,功夫在课前”。为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做到“三个精心”:即精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精心安排课程。“四备”:即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德育渗透。学校根据区教研室数学组提出的“1021”教研模式,成立了语文和数学两大教研组。“1021”教研模式的含义是,各备课组每位教师每期要备好10节典型课,上好2节公开课,每个教研组做好1个小课题。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1—6年级全套教材,统一板式的《教研课教学设计》,每位教师一本即时教研记录本(可随时记录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及组员间的研讨结果)。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组要进行12节公开课教学,3—4次的专题教研。教师每上好一节典型课,都要经过组内自备、说课(重在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评课、修改、上课、再评、反思等一系列过程。教研效益大大提高,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又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单级单班,无法同学科搞教研的困难。

(2)、以师带徒,培养青年教师。新教师能否快速成长,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十分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在师徒结对子“一帮一”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 “一学、二跟、三看、四放手”四步培养法。师徒结对子:就是每位新教师自己选一位老教师(或学校指派),做为师傅,并结成“对子”。“一学”就是新教师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弄清教学基本要求、学科特点等。“二跟”就是新教师要跟进老教师的课堂,积极学习课堂教学艺术。“三看”就是老教师要看新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并及时指导纠正;“四放手”就是新教师能完全掌握学科教学,并由学校考核通过,老教师才能放手。同时,学校将师徒结对子完成情况记入新老教师考核,并进行专项表彰奖励。几年来,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热情帮助下脱颖而出。老教师靳桂枝退休前已带出多名徒弟,她的徒弟贾亚敏老师已是新课改培训省级骨干教师,李志华、靳伟权老师已多次在中心校、全区上公开课,分别被聘为区语文和数学教研组兼职教研员。现如今,我校已有省级骨干教师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两名,市学科带头人一名,省级论文两篇、课件一篇,市级教研成果两项,市级论文11篇、优质课21节;区级优质课16节,论文27篇;优秀辅导员省级2人次,市级19人次,区级24人次。

(3)、开展“三课“活动。青年教师上“汇报课”,有经验的中年教师上“示范课”,各科开展“优质课”评比。

(4)、举行教学基本功比赛。学校每年都要轮流举行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板书设计、三笔字、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比赛,促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5)、派出去,请进来。每当外地举行教学研讨会或公开课教学活动,我们都尽可能多派教师参加,同时,还请区教研室老师到我校为老师们评课。

三、抓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全面育人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一个孩子将来的发展能力大小,发展空间大小,生活品质如何,幸福指数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孩子小时候(尤其是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有人说过:“习惯好比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里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我校一直致力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制订了具有“靳小”特色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

学校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比如:当孩子向教师问好的时候,老师必须向孩子问好;当孩子来办公室交作业本时,老师必须说“谢谢”;当老师做错了事情时,要敢于承认„„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校养成教育的力度,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学校从养成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在全校开展 “校园之星” 评选活动。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方案》,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活动目的、评选内容及标准、评选办法和奖励办法。

近年来,通过每班的一月一小评,学校的一期一大评,不仅选出了学校原定的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才艺之星等,还选出了学生自荐的积极发言星、演讲之星等。“校园之星” 评选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实实在在,又让更多的同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同时又形成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依托“乡村少年宫”,创建特色学校

2010年5月30日,中央文明委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市委书记靳克文等领导亲临靳庄小学,为全市首家“乡村少年宫”揭牌。在巡视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时,王主任有时同辅导老师亲切交谈,有时指点学生的棋局;靳书记则不时拿起竖笛吹奏或提笔挥毫泼墨„„其他领导也兴致盎然。

我校师生在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下,如梦初醒:原来一直商讨不定的学校特色建设项目不就在眼前么?依托“乡村少年宫”,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孕育学校特色。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我召集全体教师,开会研究制订了《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方案》。

在区教科体局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所、设施、师资,又配备了文艺娱乐、体育器材,利用课外活动、大课间和节假日开展活动。现在,学校设有:舞蹈、音乐、乒乓球、围棋等兴趣小组。通过训练,一大批学生在舞蹈、演讲、乒乓球、中长跑等方面脱颖而出。在全区庆“六一”文艺汇演中,由杨艳博、李志华、贾亚敏等老师排练的舞蹈节目《赵钱孙李》获特等奖,《飞得更高》获一等奖,《欢乐中国娃》获一等奖。张孜等多位同学,已通过中华民族舞5级考试。靳方圆、靳扩瑞、靳君宝在全镇乒乓球比赛中分获冠、亚、季军,并在全区获得团体第四名。在全区“中华魂”演讲比赛中,2010年田彬彬获第一名,2011年张孜、靳亚娟获第二名,2012年靳亚娟、田雨获第三名。在2011年12月份进行的全区中小学大课间评比活动中我们学校获一等奖。多年来,学校还曾多次接待许昌、周口、临颍、舞阳、召陵区等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我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今后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今天我们如何管理学校,我说不出高深的理论,只能讲讲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领悟和启示,免不了有点自夸和激动,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6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7

图书馆事业与人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 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贯穿的就是图书馆固有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全球化已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和学习研究中心, 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要使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从内部管理上说, 应以馆员为本, 二是从对外服务上说, 应以读者为本。

馆员的价值观决定图书馆的行为, 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 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传递者, 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 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 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与繁荣, 都必须依靠广大馆员。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将馆员看成“办馆之本”。只有把馆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尊重馆员的人格, 合理满足馆员不同层次的需求, 重视馆员素质的提高,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强化馆员主人翁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培养和使用并重、心理引导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统一的原则, 引导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互动发展和双赢, 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馆员的发展, 又以馆员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 也是推动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

以读者为本就是充分体现对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评价主体。因此, 要始终把读者工作放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首位, 完成由“书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由传统的对书籍“收藏”和“借还”服务模式中解放出来, 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点逐渐从满足书刊借阅文献需求为主, 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和知识开发为主。同时, 要为读者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 传统图书馆的以典藏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快速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形式要多样化、个性化和数字化, 要变保守、被动的服务为创新、主动的服务。最后, 要营造和创设安静、舒适、雅致的人文环境, 舒适的阅览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览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应让读者在尽情享受图书馆人文和知识的同时, 也体会温馨的环境所带来的舒心和愉悦。

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校图书馆若要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断推进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和效益的提升, 不断升华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把知识服务贯穿于读者需求的始终。

以人为本空间设计发展 篇8

摘 要 本文从“民本思想”的发展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用乱世和治世来说明背离人民和以人为本的不同结果,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民本思想”的精华,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

一、我国“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人人平等”思想存在于生产力极低基础上,该社会形态并不是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随着生产发展,产品有了剩余,部落首领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占有剩余产品,自私自利思想开始萌芽,阶级产生,人类社会就进入了私有制社会,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阶级矛盾尖锐,阶级压迫残酷。夏桀统治残暴,并自诩为太阳,但老百姓宁愿与其同归于尽,商汤率领奴隶起义灭夏而建商朝;商纣王惨无人道,周取而代之;周厉王道路以目,“国人暴动”随后发生,周厉王仓皇逃跑;秦始皇灭六国,自称始皇帝,妄想帝业传万代,大兴土木,过度役使民力,秦二世更加残暴,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揭竿而起,群起响应,刘邦最终建立西汉王朝;汉文帝爱惜民力,汉景帝发展生产,史上才有“文景之治”;隋炀帝骄奢淫逸,残酷压迫百姓,结果官逼民反,李世民参加了隋末农民战争,看到了被压迫阶级的巨大反抗力量,慨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执政后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北宋的王小波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南宋的钟相、杨幺起义时钟相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百姓发出“早早开门迎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的欢呼;清末孙中山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的“公仆思想”确实是对“官老爷思想”的宣战,但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背叛了人民,成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对外卖国,对内镇压工农,成为革命的对象;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最先进的思想利器,指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并将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国情相结合,唤起工农千百万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以摧枯拉朽之势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难怪开国领袖毛泽东发出“人民万岁”的呼声。历史告诉我们,谁抛弃了人民,人民也将抛弃他。臧克家诗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伟力在于民众之中。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不难看出,自原始社会的原初的平等思想到“家天下”的“君贵民轻”、“忠君爱国”思想,国家统治就是金字塔般的等级秩序,自夏朝至蒋家王朝,莫不如此,以至于梁启超在“评论二十四史时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英雄史观认为帝王将相是创造历史的英雄,草民只是天子脚下的子民—一小民而已,力量何其渺小。殊不知被看不起、被蔑视、甚至被忽略不计的草民推翻了暴虐的帝王统治,但草民在朝代更替中充当了改朝换代的工具。新统治者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后就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关注民生,人民修养生息,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群众是现实的,尤其关心衣食住行等与生存密切相关的东西,决不能“画饼充饥”愚弄他们。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①。”

我国的民本思想渊源流长,据学者考证,“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最早出自我国古代典籍《管子》。《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就道出了要以民为本或以百姓为本,其中体现了中国的民本思想,揭示了百姓在社会治乱中的作用。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就有了民本思想的萌芽,是对“君贵民轻”思想的反抗。由此可见,阶级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无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统治少数人,领袖毛泽东指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由此可见,三代领导人都极为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

为了解决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问题,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③。”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人为本

中国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破坏,人的全面发展遭遇极大挑战,加之腐败官吏的“官老爷”思想,使得“以人为本”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从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出现了一些老百姓亟需解决的问题: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子女上学难……,还有一些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新农村建设中的暴力掠夺农民土地卖给开发商从中牟取暴力,给“黄、赌、毒”充当保护伞的文强之流已堕落成人民的罪人,郑州的某房管局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训斥记者“你是替百姓说话,还是替政府说话?”,在其思想意识里政府已不是百姓的政府,他自己已把自身置于百姓的对立面,在工作中侵害百姓、压迫百姓必是不争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个人与小集团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毫无“公仆”意识,俨然一副“官老爷”做派,这种没有“民本思想”的败类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官老爷思想”与“民本思想”是不相容的,是尖锐对立的,最可怕的是这两种矛盾思想的对立统一体,口喊“民本思想”之号而行“官老爷”之实,这招极具欺骗性和迷惑性,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深谙其道的,欺骗、愚弄老百姓要比镇压老百姓节约国家资源、省心省力且有效得多,与宗教这种“精神的鸦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常杀人于无形之中,而百姓也“安乐死”于被杀之中。没有反抗、欣然赴死是统治者最愿意看到的美好结局。难怪鲁迅先生控诉人吃人的黑暗社会,“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摆着。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极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现象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的发展。当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时,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就会比较快;反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就会比较慢。在阶级社会里,人的发展空间有限,人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社会的发展就比较缓慢,社会发展的落后又严重影响到人的发展。只有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之所以要以人为本,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朝换代的历史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革命的结果。新朝代建立后,统治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一些“仁政”措施,以人为本,尽管以人为本的层次偏低,但社会发展还是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以解放全人类为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我们强调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人的发展又必须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新的发展空间。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能得到真正发展。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④”。

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在实践科学发展观

新中国建立后,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促进了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随着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资源与环境又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发展观就是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可持续发展遭遇空前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人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设想来构建十二五规划,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有了先进的理论武器固然重要,关键是各级政府、各级人民公仆都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使老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住得上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只有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上一篇:乡镇干部退休申请书下一篇:明星学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