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学艺术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作为记录人类文明的两种艺术,音乐和文学是彼此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们拥有各自的性质、特点和表达方式。但在这两种艺术形式中,可以寻找到许多相似之处:如对表现内容所体现的节奏感、韵律感;对意境的塑造、想象空间的展开以及表现内容所包含的深刻的情感与内涵等等。同时,由于它们的艺术载体、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第一篇:文学艺术论文

浅析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摘要: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其表现形式差异很大,欣赏的过程也不一样,但人们在欣赏后所产生的艺术感知却是相近的,形成了艺术联觉对应的关系。这两种艺术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感情需要而进行创作的产物,而这种艺术作品又反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进入了形象思维的层次。

关键词:音乐艺术 艺术欣赏 文学艺术 艺术形象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自古就是关系紧密的两门艺术,虽然音乐与文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发展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事实上,各种艺术经常互相影响,彼此交流,或者由于自然演化而越出自己的范畴,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纵观中外历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在早期的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希腊艺术就很好的将音乐与文学结合在了一起,之后又有了《荷马史诗》将这种结合的艺术体推向了更高的局面。而在中国从先秦时期就有了音乐与文学融合,如《诗经》、《楚辞》就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存在,而以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

一、音乐形象与文学艺术的内在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从艺术的起源上来分析两种艺术之的内存关系,在原始社会时期或更早时期的人类生活中,进行劳动作业或日常人类相互交流时,都会发出或长或短、高低不同的声音,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或有节奏或无节奏,这些都可以表明音乐已经初步存在,并在人类的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使用了。而文学是在人类真正有了语言和简单的文字之后才开始慢慢形成,从这点上看,音乐艺术要先于文学艺术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

其次,从两种艺术的历史发展中,两种艺术却又是相伴发展互相影响的关系,甚至有一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或先于音乐艺术的发展的推断,不少著名的音乐作品就是受到文学作品的起发继而创作出来的。例如国外的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就是受到了19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拜伦的长诗《唐·璜》而创作出来的,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表现了唐·璜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凸显出唐·璜的热情似火的生命力和乐观机智的人物形象。俄国的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把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作为自己音乐创作的灵感而想谱写成一部歌剧,虽然最终是以一部幻想序曲告终,但总是磨灭不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另外柴科夫斯基还将法国夏尔·贝洛童话中的《林中睡美人》作为音乐素材,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舞剧音乐,用戏剧性的标题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塑造了舞剧中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样将文学作品作为音乐素材的在中国也是有很多,如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根据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依据而创作出来的,全曲用小提琴贯穿整个的音乐作品,用小提琴那委婉的单色诠译着这个千古的爱情悲剧,音乐中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相互对答,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剧中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最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还发现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都属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创造的产物,它们都是一种形象思维表达后的艺术品。只不过,文学艺术是运用其语言符号的特点进行表述,它具有较为明确性,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不能准确地表达其概念,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二、音乐形象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最大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就在于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曾提到过:“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首先,构成文学艺术的材料是以语言为基础的,通过语言的表述,传达其艺术的含义,而音乐艺术的构成材料则是以音符为基础,通过旋律的起伏传达其艺术的含义。其次,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是通过视觉感官的阅读来完成的,具有艺术形象的准确性,而音乐艺术作品是通过人们的听觉感官来完成的,具有艺术形象的模糊性。

虽然在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别,但在欣赏过程中都会殊途同归,会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音乐通过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手段表达作品里的思想感情,人们在欣赏时也是随着音乐的表现手段而进行着音乐形象的创作,这种音乐形象是不准确的,甚至是不固定的,音乐形象的形成可能会随着人们当时欣赏时的心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于温度也会改变音乐形象的确立。而文学艺术,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述,让欣赏者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艺术形象,但这种艺术形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欣赏者的心境的改变而改变,只不同的是,前者的改变因数较大,而后者的改变因数较小。另外,两种艺术都被称为时间的艺术,由于音乐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绎着丰富、动听的旋律,而文学艺术是需要欣赏者慢慢的观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的形成文学艺术形象。例如,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将月光赋予优美的词语,寓意着美好的希望,在诗歌中也常常用月光表现作者的情感,寄希望于明月。在音乐作品中也有大量的表述月亮的作品,如外国的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月光》,在中国音乐作品中也有这类的作品,如《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等不尽枚举。这些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之所以要冠以标题就是想让作品能构有一定的理解,不至于曲解了作者所要表达作品的意思,但在过去的音乐作品中,就没有标题,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月光奏鸣曲》就是在贝多芬遭遇到了生活的不顺利和爱情的失败等诸多原因而创作的一首作品,原本这部作品是与月光无关的(原名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但在诗人的耳中,这首乐曲却是表现了柔和的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情景,而后就将这首乐曲取名为《月光奏鸣曲》。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是举例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果我们不知道标题,不知道这个中国的传说故事,单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听,我们会对这首乐曲有很多的版本,甚至同一个人就会讲出他所理解的很多个版本的故事,但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标题,虽然我们也只是知道标题,而且乐曲中也没有再出现其它的文字信息,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这个故事按音乐的进行而对号入座,很好的为音乐作品进行了文学艺术的“讲述”。所以当音乐作品配合以文学出现里,可能会让欣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更好的诠释。

当我们还在为什么是音乐艺术,什么是文学艺术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其实它们都是一样的艺术,都是我们因为某些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人类文明的创作的产物,再通过文学艺术的语义性和音乐艺术的感性性的表现形式而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系统,进而满足了另外一些人审美需要,也许在创作时艺术家要表达的作品思想可能与欣赏者所接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差异很得很多的欣赏得到了不同的答案、结果,但到了欣赏的最后欣赏者总会形成一种艺术的联觉反应,也是这种反应让这两门艺术得到统一。无论怎样,我们总是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得到了我们想到的审美体验,得到的真实与想象的融合,得到我们心灵的慰藉。

参考文献:

[1][美]罗曼·曼兰.音乐在通史上的地位[M].孙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作者:韩蕊

第二篇: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而陶瓷绘画虽是一种造型艺术,但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却有着重要的关联。

一、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共同点

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他们产生的共同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语言文字,它是借用语言文字述说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记录、调整、夸张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上的阐述。当人们不自觉的把有意义的劳动以及大自然的情景以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再添入艺术语言,进而成了文学。

细分析陶瓷绘画艺术也起源于语言文字,最早的文字是以最原始的造字图形来表达其意,被称之“象形字”,象形字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述说人们的意图,图画性质虽不那么强,但它有象征性的意义。因为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随着历史沧桑的变革,慢慢地语言文字从象形文字中脱颖而出,演变成如今的语言文字。而图形也随着漫长的写实阶段,使象形的图文越来越生动,朝着有塑造形象的方向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含有艺术性的造型图案。陶瓷绘画也正是造型语言的一个门类,与中国传统绘画紧密相连,因此说它们产生的共同点是相似的。

二、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一切物资生活和历史演变,文学可以用语言形式去广泛表达,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被称之时间艺术,而陶瓷艺术可借用文学艺术对历史以及自然界夸张述说,以想象空间用造型加以艺术形式来展现,因此被称之空间艺术。传统空间艺术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得到充分肯定和发展。在绘画空间上,空间艺术往往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夸张并从中找到恰当的姿态,而不是与他相抗衡。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讲究阴阳相合,从而把人与自然、自我加以统一。时间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它可突破空间的限制,因此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素材。

三、文学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自陶画产生以来,那些活生生的陶画造型,与自然界的动物几乎相似,最初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地陶画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演变,先民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原始的写实图形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有意识的“虚”与“实” 的形象开始产生,文学中的典故、神话、诗歌溶于画中。这也是文明发展轨迹中,影响后来陶瓷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更何况比绘画艺术发展早的文学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众多文学艺术素材成了陶瓷绘画艺术的选材基地,使陶艺家们从文学的素材中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如著名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其素材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就得到广泛应用。还有诗歌,无论是屈原的悲歌,还是李白的豪放,以及杜甫的落泊,他们的诗句在陶瓷艺术家们的笔下也得到很好的再现。神话也是如此,如《麻姑献寿》、《天女散花》、《西游记》、《洛神斌》等等,就连有些陶瓷的造型都与文学诗歌有关,如玉壶春瓶,就是由“玉壶先春”诗句而命名。因此,把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称之为姊妹艺术是不过分的。

陶瓷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艺术种类不同,但在本质上二类艺术的艺术语言是可互通的,通过相互借鉴来塑造艺术形象,以此来感动欣赏者。清末民国初,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这些文人墨客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因此这一时期的瓷画艺术中国画味极浓,文化品位极深。刘雨岑的花鸟作品“百千寒雀下空庭 小集树梢语晚晴”就是很好地应用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为点缀。程意亭的“疏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陶瓷花鸟画也是如此,在空白处应用了宋代诗人方九功《菊花》里的一段诗句来点题,使作品融入了“诗情画意”。他的另一幅自己配诗的作品“踈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在构图上别具匠心;报喜鸟停栖枝杆红叶间形成“点”,以枝杆十字交叉形成“线”,菊叶设在其间形成“面”;再以菊花衬于其下形成烘托,此作品点、线、面俱到。作品工整细腻,构图考究,显示画家善于经营位置的艺术功力。画风质朴、清雅、细腻,画中诗句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他的文化底蕴神气活现地好像从书本融入画中,文学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形成了动人的故事。让观画者既欣赏了花鸟绘画艺术,又欣赏了名诗绝句,展示了创作意图,不愧是名家之高招,大师之手笔。但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画卷,其难度巨大。如特大型陶瓷瓷板画《清明上河图》,它浓缩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超长画卷。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廊、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看完全画犹如读完了一部文学小说。

四、自我修养是画者的根基

之所以名家作品能有这么丰富的文学品味,与他们的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因此说,作为画者文化修养是前题。陶瓷绘画虽是造型艺术,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象型而描绘,而是为了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却是抽象的,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便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和事物的塑造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脑海里有着一定的文学修养,一旦被某种场景打动时,你的文化素养就会冲击你的大脑神经系统,创作灵感就会随之产生,创作才会得心应手,已有的文化学识就会在创作当中显现,作品才有欣赏价值。《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此话告诉人们;人在学习文学中是需要刻苦努力的,这样才能取得文学上的成功。正如一块玉,只有经过不断的打磨才有可能变成美玉,否则只会是一块没有光彩的石头一样,毫不起眼。这句话对于绘画者尤为恰当。否则那只能是画型而型,象没光彩的石头,毫不起眼。说白了即使有再高超的绘画技能,忽视各方面文化的熏陶,画出来的东西肯定缺乏品味,画得再多,也只能是“画匠”之笔。有句话说得好:“文学作品是人们心中的风景”。也就是说绘画作者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质,他的脑神经自然会联想文学中比喻夸张的景象,便能很好地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融入画作中去,感情化的形象语言在画面中就会体现出来,绘画作品便成了形象的文学,凝固了的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在赞叹艺术技巧高超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美感的冲击力。不起眼的陶瓷画作它只能告诉你:去奋发努力吧,好的陶瓷画作它也会告诉你:成功在于学而用之。

作者:熊景杨

第三篇:试论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联性

摘要:作为记录人类文明的两种艺术,音乐和文学是彼此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们拥有各自的性质、特点和表达方式。但在这两种艺术形式中,可以寻找到许多相似之处:如对表现内容所体现的节奏感、韵律感;对意境的塑造、想象空间的展开以及表现内容所包含的深刻的情感与内涵等等。同时,由于它们的艺术载体、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如此,两者之间仍存在密切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相似性 相异性 关联性

一、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似性

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例如:作品中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把握、对表现内容进行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作品中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等。

(一)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感和韵律感,共同存在于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中。音乐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声音,是音乐的特质。音乐艺术以时间为载体,以节奏为基础,音高的变化为律动,旋律为主要的表现方式来塑造音乐形象。在音乐进行中,节奏与旋律成为音乐表现的核心,对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就是由两个节奏和旋律感不同的结构因素组成。第一主题是短暂、急促的节奏和音调,象征着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性格。第二主题虽然由第一主题引申而来,但旋律悠长抒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对立的因素中展开和发展,使音乐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则是通过语言的手段来表达。尽管这种语言是通过文字记录而成,但它同时也是可以朗读的,可以运用有声的语言完成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民间口头文学就是最好的例子。对文字的运用,字句的长短,造成不同的节奏感。叙述方式的运用,修辞方法的选择,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律感,也是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诗歌的风格尤为突出。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借由诗句的长短变化,朗诵时节奏、断句的处理,经由听觉抵达听者的内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律感油然而生,并由此产生的特定艺术氛围。

(二)意境塑造与想象空间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对作品的意境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都有着相同的要求。音乐艺术作为时间的艺术,它以流动的旋律,架构于特定的曲式结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呈现。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所揭示的正是那个“由生命活动本身标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的首要或基本的幻象;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有机体的生命结构所具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在特定的音乐结构里感知音乐的同时,在流动的音符中感知音乐所指向、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开启我们的想象空间,把瞬间的音乐体验转化为情感的体验和对情感的想象,从而与音乐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中,也存在着时间性。例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在作品结构上,以及他们的内容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张力、矛盾的冲突、解决等等,决定了文学艺术的时间性。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由作品的客观表达方式唤起我们对作品意境的想象,进入一个由作者构建而成、由读者自己去体会的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

情感与内涵,是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它们演绎的最终目的。正如康斯坦丁诺夫所说:“感情的方面进入所有艺术作品的内容,无一例外,它不仅是内容必备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们通过各自特有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艺术载体,既表达感情,又传达感情。文学与音乐,它们的作品无一例外的渗透着感情内容。一部小说当中,无论是描写、叙述还是对论,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感情内容,诗歌中的每一句都是感情的抒发。音乐则与感情的联系更为密切,人们往往把音乐作为感情的艺术。

当感情在作品中展开、呈现、深入,才使作品具有灵魂,表现出丰厚的含义和深刻的内涵。尽管文学与音乐,它们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异性

虽然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作品的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以及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等诸多的方面有着相似性,但是这两种艺术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异之处。

(一)音乐和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一样

中国古代名著《乐记》中,就有关于诗与歌的论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由此可见音乐与文学的差异。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曾指出,诗借“语言”来表达,“留给我们某些从事思想的东西”;而音乐“通过感觉来诉说”,它比诗“更丰富多彩地激动我们的心境”。当代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莫.卡冈则认为:文学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和感情的间接体现”,音乐则是“感情的直接体现和思想的间接体现”。凡此种种论述,使我们认识到音乐与文学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音乐被称为“流动的建筑”。虽然音乐由乐谱记录,以一定的曲式结构创作完成,但所有的旋律都是稍纵即逝的音响,在非可视性的状态中进行。音乐中的每一个声音都没有被赋予具体的概念和明确的含义。它以声波的形态,在不间断的运动中营造出情绪的氛围和音响的声势,从而产生具有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情感内涵,使听者不由自主的与它产生共鸣。而声波所体现出来的音调的高低与轻重;音频的急缓与疏密;音量的强弱与大小;音质的粗细与刚柔等等,所有这些付诸于我们的听觉,经由听觉进入我们的心灵,以此完成音乐对事物的表达。

文学与音乐不同,它有良好的可视性。文学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体会文字,词汇,语句中所包含的精确含义。通过例如小说情节的叙述,或是诗歌音调的抑扬顿挫,或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解决等等来使人追寻到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情感所在,深刻的思想和充满想象的,把客观的文字化为主观的情感体会。

(二)思维方式不同

音乐艺术是感性思维,而文学艺术是理性思维。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的特点,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更多依靠的是对声音的感觉和判断能力。在音乐里我们体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情,它是模糊的、非具象的,并以情感经历作为想象的前提。这种想象所体现出的具象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曾经说过,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应该跪着欣赏。缘于这首乐曲,使他感受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纯粹、博大、精深,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中国民间音乐尊崇、喜爱的个人感叹!

文学艺术的语言,具有精确的语义性。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字语言提供给我们精确的含义,依靠文字构建的理性思维达到解读作品的目的。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作者提供理性思维的叙述空间,由读者跟随文字语言的思维产生想象、联想和情感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具象的,是语言思维和文字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关联性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历来非常密切,研究音乐史假如不熟悉文学史是绝对不行的,文学史中也有不少与音乐有关的现象。文学思潮与音乐思潮相互渗透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其中最突出的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当时的文学思潮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与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两种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文学作品为题材进行音乐创作,就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尤其以艺术歌曲和歌剧最为突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例如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以著名诗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为基础创作而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比才的歌剧《卡门》,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进行创作;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柴可夫斯基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了同名交响幻想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管弦乐曲《天方夜谭》,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等等。音乐吸取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戏剧成分、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并且从文学作品中凝练出特定的精神气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在音乐与文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文学为我们展开了理性、客观的过程,音乐则向我们开启感性、主观的世界。当客观世界的人与社会和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以音乐来展示人的内心情感和体验时,音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激发了我们对于客观主体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并投影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能解读非语义性的音乐里流动着故事性、叙述性的元素,也能够感受音乐里矛盾、戏剧性的冲突。当音乐与文学产生高契合度的联动,我们就可以在音乐里体会文学艺术的理性、客观的描述;也可以在文学里想象感性、主观的情感体验。例如,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叙事诗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歌曲保持了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这四个角色,运用不同的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分别代表各自不同的音乐形象。当我们欣赏这首歌曲时,对比歌德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歌曲和诗歌里对情感的展开是完全同步的,使抽象的音乐和形象的诗歌在内容的演绎上达到高度的契合。

四、结语

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它们见证和记录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以它们独特而鲜明的表现形式,凝结成人类智慧、文明和情感的结晶。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作用、渗透。正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学科时,如果能够更多地借鉴其他艺术类型的艺术特点、表现力和表现手法的话,对于我们的学习,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通过各艺术学科的联动,能充分开启我们的想象空间,提高我们的艺术感受力,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创作素材,使我们的艺术创作空间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3.

[2][美]C·J·杜卡斯.艺术哲学新论[M].王柯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苏]康斯坦丁诺夫,[保]安盖诺夫.音乐美学原理[M].杨洸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6]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作者:陈一林

第四篇: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现象

“仿象”[simulacra,一译为“拟象”“拟真”。参见[(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学艺术区别于以往时代的重要症候,擅于制造“仿象”的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也许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和代表艺术前进方向的文学形式。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等“仿象”艺术形式的兴盛,彰显了文学艺术在今天的各种话语竞技场中并未黯然离场,那种认为文学艺术在今天正在走向衰落或边缘化的论调,其文学观念还大抵建立在由莎士比亚、福楼拜、曹雪芹和鲁迅等纸媒时代经典作家构筑的文学世界上,殊不知这样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文学世界已经历史性地转入各种以电子屏幕呈现的虚拟空间中,电子虚拟技术正在深刻革新文学艺术的生态、形态和我们对于它的基本观念。就如永远不会有一个定于一尊的关于文学艺术的定义一样,文学艺术本身也是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的,它并非像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课堂上所接受的教导那样,是一种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岿然不动的存在,以恒定的文学艺术观念衡量变化了的文学艺术现实,必然会得出旧有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凋亡的悲观结论。“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活动并没有衰落,相反,它悄然潜入各种话语领域,以更深、更广、更日常的形式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仍释放着不容忽略、低估和也许较以前更巨大的能量。

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正大肆制造着无处不在的“仿象”,“仿象”已然成为现代人无法逃离、必须呼吸的文化空气,蒙蔽着人们的双眼,改变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更新着人们对真假的价值判断,以假为真在这个时代不再是戏谑的谵语,而是正降临于当代文化艺术生产的现实。得风气之先、深谙其中精髓的广告是“仿象”时代的艺术明星,五光十色的广告形象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结构,宣告了曾经简单、质朴但也笨拙地介绍商品材质、功能、质地等的广告模式退出历史舞台。一瓶处于国内城乡结合部、偏僻的工业园区生产的、毫不出奇的矿泉水能经过广告故事的演绎,与异域贵族品位联系在一起,陡增这瓶水的虚拟象征价值。几颗平淡无奇的口香糖,经过广告小片的点石成金,竟成为俊男靓女浪漫邂逅甚至争风吃醋的引线,顿时不复只是使口气清新的、某件毫无生气的冰冷商品(益达木糖醇)。广告是“仿象”的温床,也是刺激消费的“阳谋”。在广告无孔不入的今日,人们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产生越来越不是自然和自发的,而是被诱引和制造出来的,广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居功至伟,光怪陆离的广告通过制造幻境暗中引诱和控制人们深层动机中的欲望,“人们在今天的资本主义消费中从来没有消费到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只是消费了‘被消费的意象’”,广告生产出的伪境“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广告艺术是一种“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超越真伪,不对真伪负责,而作为广告载体的大众传媒大量制造“仿象”,大肆排挤、歪曲、扼杀和捏造着真相,真实事件、真实历史、真实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变得无法把握和捉摸,“仿象”成为“比现实更现实”的现实,以至因此“人们最终会否定真相本身”[(法)鲍德里亚《冷记忆4》,张新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广告的这种“仿象”化文化逻辑也深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模仿民国风格的古镇、复制天涯海角的景点,各种主题旅游设置各种假山、假水、假树和假建筑,仿异域风情的旅游景点四处可见。电子移动设备的假猫、假娃娃、假农场,在虚假中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假的融入和变成真的,而真的却也变得虚假,文化设施脱离了各自物质性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完全置入一种虚拟的人工环境中。动漫正在让孩子们的身份意识越来越远离生活的世界,他们越来越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某个自己心仪的形象。影视剧、漫画和布娃娃玩偶等搅乱了孩子们对现实的认知感觉,让一个浸淫其中的小孩的梦想不再是现实的教师、医生、科学家或工程师,而是成为虚拟的、无法企及的美丽芭比公主或是英勇的变形金刚汽车人。

“仿象”时代,虚假不再是伪劣的代名词,不再天然地带有价值判断中被贬损否定的意涵。A货(高仿的商品)如今不再是过街老鼠,而只是假冒货品的代名词,光明正大地在网络销售平台兜售,获得了自己的市场正当性,大行其市。在代工盛行的全球市场体系中,越来越多大型知名的公司并不实际生产它所设计制作的产品,并不存在所谓原装正版的产品,在这个意义上,A货正成为商品的常态。带入身份意识的电子游戏,如CS、游侠、体感运动等,制造的虚拟现实情境,让人挣脱乏味、琐屑、恼人的现实生活的束缚,体验反恐的惊险刺激、行侠仗义的快意恩仇、大汗淋漓的身心放松,暂时摆脱了人们现实生活的平淡、空虚和焦虑。卡拉OK带给人明星般虚拟的表演感,放松身心,怡情悦性,人们消费的不止是物,更是物背后的符号甚至体验。实体店、电子商城与媒体广告中的模特,成为诱引消费欲望的形象,并在消费中获得一种虚幻的身份认同。商标的价值大于商标指示的商品本身的价值已成为消费社会的常态和基本逻辑。“仿象”的文化逻辑被全球资本主义下的商品生产和消费活动充分利用和放大,成为消费社会语境下人们无法摆脱的异化形式,它制造了一种完全人造的环境,生产不再仅是产生真实的使用价值,而更偏向于表象的符号象征价值,前者依附于后者,颠倒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真实性”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新的艺术实践状况下遭遇着巨大的危机,但也为人们重新思考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过去对“真实性”的阐释已经难以正面说明和科学解释“仿象”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它们驱逐了过去艺术谨遵的惟妙惟肖、逼真酷似的美学尺度对自己的束缚,反映和表现着不需要作者亲身经验的生活和事物,而只是借助各种“仿象”自我繁衍,并不承认社会生活对其至高无上的规定性。对于这样的艺术实践,在艺术理论传统的真实性美学标准视域下,只能以不可理喻、低劣末流、没有前途的怪胎孽种等贬斥言辞予以搪塞和打发,这显然不是一种正视对象的科学分析态度。一方面,“拟真”这一新范畴的发明,表明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艺术真实理论已不能有效说明和解释当代的艺术实践;但另一方面,“拟真”是在“真”的基础上加一前缀而构成,表明它虽与以往的真实有别,但还是一种新型的“真实”形态,真实仍是艺术的追求和我们对艺术的诉求,艺术的真实性问题并没有被当代新的艺术实践所取消,甚至更需要为我们所坚持。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和理解“仿象”这种当代的艺术实践,激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进而形成对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认识(参见冯宪光《艺术不能抛弃真实性的尺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5期)。

在“仿象”时代,“仿象”文化制造出的不是真实,而是关于真实的效果,现实与模拟、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混沌一片,要区分清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真与假已经丧失了作为判断当代文化艺术品质高低的价值尺度的正当性。正如布迪厄所说:“电视穿针引线,自称只是一个录制工具,但却成为了一个制造现实的工具,人们越来越走向一个个由电视来描绘并规定社会生活的天地,电视成了进入社会或政治生活的主宰。”“仿象”将更新我们过去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观念。“仿象”并不以人们预设的现实为摹本,甚至不承认存在先在的现实,作为“仿象”的文学艺术负责制造和形构现实,这种文学艺术形态不仅是简单地颠倒了现实与文艺的主体—客体、原本—摹本的关系,而且从根本上铲断和抽除了以认识论和表现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的合法性根基。不仅如此,“仿象”视阈下的文学艺术将唤起对于它的本质理解的革命性变化,文化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奴仆,真实性不再是判别文学艺术品质有无高低的至高无上的圭臬。文学艺术本身便是似是而非表征的真实,那种认为作家必须拥有丰富、深刻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体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的文学观念,在“仿象”时代显得迂阔而老土。从未踏出校园大门、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青春作家手到擒来地写出凶杀、多角情爱等他们不熟悉题材的小说,“闭门造车”的网络写手动辄敲击出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玄幻小说、穿越剧,这些过去难以理解和实现的写作在“仿象”时代也变得不奇怪了。文学艺术从真实的奴仆一跃而为负责制造真实的主人,没经文学艺术“仿象”化的真实不是真实,许多人真实的生活因为没有化为“仿象”,而被置于真实之外,仿佛根本不曾发生的事件,经大众传媒报道的战争过滤掉了所有真实的创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德里亚宣称真实发生的海湾战争不过是一个“电视事件”。

“仿象”正带给人类社会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历史图景。“仿象”面前,人们浸淫其中而不自觉,停止和放弃了思考和感觉,无主体性的机器和有主体性的人互换了角色,机器代替了人去思考和感觉,一切思想和情感从“仿象”始,以“仿象”终。当代世界和历史某种意义上只是拘禁在“仿象”体系空间中的抽象空转,人与历史的关系被切断,人处于仿像的奴役中而不自觉,人类追求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历史遥不可期。“仿象”不仅是与实在界限模糊、混为一谈、连为一片,“仿象”直接就是实在,成为过去意义上的实在的终结者,“仿象”之外一无所有、别无他物,仿像制造着另一种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不再是一句戏谑之言,而成为“仿象”时代文学艺术生产的现实。虚拟空间覆盖和遮蔽了实在空间,就如网络的云存储正把各种物理的U盘、硬盘设备逼入绝境,虚拟的比特货币威胁现实的货币体系一般。“仿象”使我们无条件认同、服从它所呈现的世界和价值,屏蔽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对“仿象”之外身边发生的客观现实视而不见,体而无感,被各种电子设备制造出的声光化电发射出的仿像笼罩着的现实个体日益沦落为失去反思自省能力的单面人,行尸走肉正在成为仿像统治下的人们的真实和普遍状态。

没有摹本,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足世界的“仿象”正深刻改变着文学的形态和我们关于文学的基本观念。“仿象”迫使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意味着逼真,不是某种狭隘意义上的反映和再现事物的表象,相反,仿像下的现实主义是与创造和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曾经作为写作的美学基本原则的“写像”,对于浸淫于“仿象”虚拟文化、在屏幕前长大的一代作家而言已经失效。现实主义以反映或再现真实相标榜,然而在一个充斥着仿像的世界,真实与假象的界限已然模糊,在何谓真实和到哪里寻找真实都已经成为问题的情形下,反映或再现真实因为失去了根基而变得不可能,因此不能用是否符合常识与真实,来衡量和裁决“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既负责创造经验和真实,也负责掩盖经验和真实。我们无法自我感知真实的处境,听凭眼花缭乱的各种“仿象”制造的信息与价值的引导。经过电子媒体过滤和包装的真实人物、场景与事件也显得虚假,变得无法辨认,与自身无法建立切身的联系。所谓“真”不过与经济基础更近,所谓“幻”不过是意识形态或文化,文化日益逃匿或掩藏物质基础的制约,使人的存在更像是在文化中而不是依靠物质基础。电视和网络成为当代现实最大的仿真装置,但是它们已比一株树甚至亲友更深地植入人们的真实生活。虚拟在成为真实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甚至颠倒了与真实结构关系的被动地位,担当起认定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假的裁判者角色。艺术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反而生活模仿起了艺术。所谓零度写作,去掉现实主义的心理刻画、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去掉具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副词、去掉叙述评论,使整个写作看上去像摄影般的机械客观呈现,以形式的真掩盖真实的假。微博微信写作反过来打破了真与假的界限,虚构的阳光照进了真实的阴影。求真既是难以企及的神话,也是触手即是的日常。事实上,“仿象”并不是直到当代艺术生产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实际上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真实和虚假之间也并不存在一片永无交集的真空地带,它们是彼此勾连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

人们在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悲观者普遍感喟,在“仿象”文化的冲击下,曾经作为艺术批评基本尺度的“真实性”将失去对写作的规范,艺术将远离现实生活,艺术尽管获得了天马行空的写作的自由,但却失去了自身的意义。人制造出的“仿象”,现在反过来束缚人的自主性,成为压抑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首先注意并系统探讨文化艺术中的“仿象”现象的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对于艺术制造的虚拟现实现象,在采取审慎分析的态度中还是流露出一丝批判悲观的情绪。“仿象”将阻止被它严实包裹着的人们接触和感知真实的世界,各种社会矛盾和人类的不自由平等状态将因此被掩盖和抹除,人们将失去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主体性,“视而不见”将从虚构的寓言变成为真实发生的现实,人类的自由解放前景将因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的满足和抚慰中不能自拔而遥不可及。鲍德里亚尽管是一个关注艺术前沿新现象的理论家,但这不能改变他在艺术观念上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不仅认为存在一种完全没被虚构污染、涉足的真实界存在,而且仍坚持在真实和虚构的二元结构中,赋予前者以更高的价值地位。法兰克福学派与法国社会学派的立场和观念相近,他们揭示了之前被认为是现实/真实的东西不过是话语或意识形态虚构的产物。“仿象”正消弭和“威胁到真与假、真实与想象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仿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不是模糊而是发生了断裂。由电视影像组成的新兴媒介不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主动地制造现实,我们在艺术制造的现实中生活。“仿象”对真实观进行了颠覆与重构,文化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和依附于现实,而是制造幻觉和创造现实,人生活在它制造的氛围中,假的比真的更真实。不能夸大主体对于“仿象”的决定和能动作用,“仿象”在今天比任何以往时代都普遍。事件如没有被“仿象”纳入视野,就不会被认为是真实发生了的事件,没有发生的事件因为“仿象”的渲染也会被制造成真实的事件效果。“仿象”是消费社会发明的一种对大众新的控制方式,它阻止了大众对自身真实生活处境的认识。

对于文学艺术活动的“仿象”化,鲍德里亚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见固然值得尊重,但作为直接启示他们的理论先驱,本雅明的看法同样不容忽略。尽管后者并没有真实地生活在电子工业时代,也没有对“仿象”发表任何具体意见,然而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等著作中对文学艺术和技术关系的讨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评估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现象仍富有启迪价值。从本雅明的理论视阈看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我们的态度也许可以变得更乐观和积极些。电子虚拟技术制作的“仿象”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进步,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和民主化,凸显了艺术活动的实践性,揭示了“真实”不过是意识形态打扮出的真实效果的真相。一方面,数码复制技术在机械复制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祛除了笼罩在艺术头上的光环和灵晕,艺术为一小部分人所垄断的历史将不复存在,先进的文学技术(艺术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艺术生产关系的束缚,本雅明所期待的大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正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电子“仿象”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真理价值的基础因此而轰然坍塌,艺术依傍现实的认识论、反映论、表现论等各种文学观念将受到深刻质疑,相反艺术介入现实的实践性将烘托出来,艺术不是某种去反映和解释社会现实的赘物,而本身便是介入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行动。“仿象”时代的文学不是通过反映社会真实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真实的一种认知,而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社会真实以介入、调整并成为社会真实的一部分。这不仅反拨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同于韦勒克提出的要在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中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是一种以扭曲、奇异化的方式认知社会的艺术本体论,后者一定程度把文学的本质和属性神秘化、自足化了。另外,当代艺术生产营构的“仿象”世界不是谋杀人类自由解放希望的坟墓或终点,而正是人类冲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寻求自由解放之途的契机和起点,由巴尔扎克、狄更斯、左拉等人开创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所营造的资产阶级平滑而自然的世界及其携带的价值被“仿象”撕开了一条赫目的裂隙,露出了底下充满矛盾的难堪真相。人们不再与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世界被动、廉价地认同,而是运用自己的头脑积极地思考与行动。因此,相比悲观的拒绝、鄙弃,本雅明的乐观也许是我们面向文学艺术未来更应有的态度。

胡俊飞,学者,现居重庆。已发表论文多篇。

作者:胡俊飞

第五篇:叙事视角下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差异性

[摘 要]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叙事之间在其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就是要借助于叙事将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传达给受众,从而产生审美性的效应,在手段的应用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别,相对于文学作品,电影艺术使用的是现代化的视听技术,采取多镜头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具象化的效果,这是文学作品叙事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就是从叙事的视角出发,对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差异予以剖析。

[关键词]叙事;影视艺术;文学艺术

[

从影视艺术产生之时,其叙事艺术就受到文学作品叙事的影响,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影视艺术却表现出与文学艺术叙事较大的差异性,在事实上就形成了互相独立的叙事系统。

影视艺术叙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就本文来说,主要是从画面叙事这一层面来予以表现的。电影艺术中,主要是以画面的形式来予以叙事,电影的语言主要有三大因素,即电影中的影像、音响的效果、画面中的字幕,这都是要借助于画面为载体,这一载体具有画面的真实感与效果的冲击力的特点。

一是画面的真实感。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划分为影像的真实与心理的真实这两种情况。影像的真实就是指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是根据现实中的真实场景来设计的,从而给予受众以视觉与听觉上的真实感,举例来说,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海滩血战的场景就带有真实性的特性;心里的真实与影像的真对应性的关系,正是由于基于现实基础上造就真实性的画面才会给受众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在自己心理上产生现实性的真实感,《拯救大兵瑞恩》中血腥战争画面与音响效果就会使受众产生真实战争残酷性的意识,这就是影视作品所造成的心理真实感。

二是画面效果的冲击力。受众与电影艺术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电影艺术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受众可以在自己的感官上得到刺激,尤其是动感的画面、真实化的音响效果都可以使得这一冲击力愈加强烈。就以《阿凡达》为例,这一部电影虽然在情节的安排、主题的设计等都比较简单,但是基于应用了3D虚拟影像技术,就使得产生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对于文学作品的叙事来说,主要是体现在情节设计、人物的塑造、场景的设置、事件的安排等方面。据此而言,文学作品的叙事就是在单元化的事件基础上设计出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情节与场景,在这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就成为关键性的因素,情节则是促使这一因素关键性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文学作品的情节就是为塑造人物性格而将事件组织起来的方式,情节将会对人物性格的发展予以叙述,从而使得丰满的人物形象鲜明可感。文学艺术能够利用读者的想象来对情节进行描写,文学艺术是一种用文字表达情感,描写情节的形式,所以文学艺术的叙事更加偏向于丰富化,它可以成为一种复杂的,但是又是电影无法达到的境界。在漫长发展的今天,影视艺术叙事是建立在文学艺术叙事的基础上才可以展现出来,文学艺术叙事经过加工而逐步趋于影视艺术叙事的。影视艺术叙事更加生动精彩,它是文学艺术叙事的升级,只有充分的抓住影视文学叙事和文学艺术叙事,我们就可以使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叙事手段的差异性

电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主要是采用了画面与音响相结合的手段来实现对受众感官刺激,再加上诸如蒙太奇等剪辑方法的应用,使之产生极富魅力的影视效果,这恰恰是文学作品所欠缺的。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媒介就是语言文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阅读内容加工与改造,重塑作品中的形象,据此而言,影视作品具有具象化与直接性的特点,采用的是综合性的叙事手段,而文学作品则是具有抽象化与间接性的特点,采用的是单一化的叙事手段,所以影视文学叙事比文学艺术叙事更加的生动具体,如今人们更加喜欢有画面和声音效果的影视艺术,影视艺术也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影视艺术叙事更加的风生水起,受到大众的追捧,好多人将文学艺术叙事转化为影视艺术叙事,这种转化手段促进了文学艺术叙事和影视艺术叙事的双重发展,下文则是从影像、声音这两个要素来对影视艺术的叙事手段来予以分析。

(一)影视艺术的影像

在影视作品中,主要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对受众审美期待的满足,尤其是造型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通过造型就可以使受众的视觉与听觉得到刺激,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冲击,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镜头来对光线、景物进行技术化与艺术化的处理,就以取景为例分析。处于运动中的镜头会造成近景、中景与远景的区别,这是与宏观的环境渲染、人物形象与动作的描述、心理活动的刻画产生直接性的关系。影视艺术的影像的表达充分的展示着影视中各种景物,人和场景的变换,通过以不同角度不同技巧来拍摄人物和场景,来起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人物的特写就善于用近镜头来表现出人物表情的丰富性,而对人物的刻画还存在着远镜头,比如说在人物进行某项活动时,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这时需要长镜头,对于景物的描写可以利用拉近镜头,使景物的美感更加清晰地从远到近的表现出来。另外影视艺术的影像还可以通过切换镜头来完成画面的跳转,使画面可以得到转换,继而增加画面的趣味性,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影视艺术离不开影像的不同运用,通过不同的镜头展现出影视的特色,通过影视艺术对影像的严格苛求,影视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影视艺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二)影视艺术的声音

文学作品是借助于文字语言来与读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但是这一语言媒介具有“无声”的特点,这与影视作品具有极为明显的区别,影视作品使用的是综合性的视听叙事手段,声音是这一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影视艺术就成为了“有声艺术”,声音的运用不仅仅应用到人物塑造的层面,而且还会产生诸如延长电影时间、拓展电影空间、营造环境氛围、深化人物性格等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电影的声音能够使影视更加具有充实感,使影视艺术充满了活力,影视艺术声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影视新的生命力,使影视艺术不再单调,通过影视艺术的声音的塑造可以加强影视艺术的说明,使人们更加轻松简单的领悟影视艺术的内涵,影视艺术声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影视艺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影视艺术不能缺少声音,如果缺少了声音就好比骏马失去了四肢,这样是不符合影视艺术的发展的。只有具备声音的影视艺术才可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影视艺术想要表达的内容。影视艺术的声音可以进一步细化为音乐、音响与人声这三种类型。

一是音乐。音乐可以包括人物的演唱与乐器的演奏的声音,音乐起到了揭示电影的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彰显内心世界的作用。在电影《钢琴课》中,钢琴的乐曲声表达的是艾达内心的迷茫与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人物性格逐渐走向坚贞的心理历程。音乐是一种美妙的声音,它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加的丰富,音乐的存在可以释放人物的灵魂,使影视艺术变得更加具有轰动效应,音乐同样是影视和人物的一种内心表达,可以凸显出故事情节的氛围,使表达的故事情节更加富有情感,在一个好的影视艺术作品里,音乐的添加对影视的表演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相信只有通过音乐的完美表达才可以使影视更加激情四射。音乐是影视艺术的灵魂,能够表达影视艺术中的故事情节,给予情节更好的情感渲染,使影视艺术更加光彩熠熠。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不能缺少音乐的参与,只有加上了音乐,影视剧才算是完整,相信在音乐的参与下,影视剧会显示的更加具有震撼力。

二是音响。音响可以认为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声音,比如在《沉默的羔羊》中,处于极度恐惧中的人物发出低沉的喘息声音,这些声音产生令人窒息的效果,渲染环境氛围。音响声音是人物感情的一种表达,正是因为具有音响的存在,才可以使影视艺术更加的灿烂夺目,使影视艺术更加的充满感性,使影视艺术的故事情节更加具有看点,音响的存在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加的充盈,加大了影视艺术的色彩,如果把影视作品比喻成为一盘菜的话,音响就是影视艺术的调味品,能够使影视艺术更加具有特色,使影视艺术更加充满了感情色彩。影视艺术因为具有音响而更加具有鲜活性,影视艺术因为音响的存在可以更加毫无忌惮的展现自身的特色,将所有的影像都配置上应有的音响,那么影视艺术将会使影像得到更好的映衬,使影像得到完美的释放,音响的参与使影像更加具有张度,可以展现出影像的独特魅力。这种完美的契合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成功。

三是人声。人声就是指人物的语言,借助人物的语言,可以将人物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立体可感。人声的表达是影视不能缺少的一种重要成分,因为人声的存在可以有力的解读影视艺术的影像,对影视艺术起到一定的说明效果,影视艺术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应该通过人声来做说明,如果没有了人声的参与,那么影视作品将会失去色彩,影视剧就不会变得更加具有特色,所以影视剧一定要有人声,有了人声才算是完整。我们在观看影视艺术作品时,因为它的人声才可以引导我们紧跟着剧情,进行认真的观看,要是影视艺术缺少了人声,给予观众无声的表达,这使影视艺术的表现受到巨大的阻碍,不利于影视艺术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人声是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阐明影视的主旨,给予影视艺术最有利的说明,所以在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影视艺术应该有更加大的改进和发展,而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声将会永远的陪伴着影视艺术勇往直前。

二、叙事时空的差异性

无论是文学作品的叙事还是影视作品的叙事都具有时空性,但是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空间为辅的叙事模式,体现出叙事的历时性,而影视作品则是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的叙事模式,体现出叙事的共时性,影视作品的共时性叙事得到技术手段的支撑,即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对场景进行切换,从而使得受众感觉到的就是空间感,但是实质上就是依据场景的变换而引导时间的流动,这就会在受众的眼前呈现出平行发展、交替进行、并置处理的空间,但是其时间的流动性并不强,可以从时空对接式的叙事方式与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这样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时空对接式的叙事方式

所谓的时空对接性的叙事方式就是指在设计影视艺术叙事的时候,并没有采用线性的叙事方式,而是打破传统化的时间顺序,借助于回叙的方式来叙事,即影视画面重复往复而又注重内容的创新,但是其时空却是相对于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使故事的情节发展呈现出环状的样式,从内在的机理而言,这一叙事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时空的重复与对接,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时空对接式的叙事方式可以使影视艺术的时空感更加准确,使影视艺术表现的体裁更加的具有正确的顺序,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的清晰具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影视艺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通过时空对接式的叙事方式能够使影像在一种背景下得到更加全面的描写,这对影视艺术来说是一种科学的合理化的方式,只有建立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才可以显得更加具有生命力,时空的发展才可以更加具有依存性。

(二)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

后现代主义认为,影视艺术的时空结构存在无限性与交叉性的特点。所谓的无限性即是指时空并不是有限的,而是在无限的延伸,交叉性就是指在画面上的呈现就是采取处于不同时空的画面互相进行交叉,从整体上来说,这一种交叉的结果即是形成平衡发展的、具有网格状的叙事方式,这对于受众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受众可以借助于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来满足自己对虚拟世界探求的欲望,享受到在现实无法得到的穿越感,不断变幻的画面、急速发展的情节成为这一类电影作品亮点。就以《盗梦空间》为例,在这部作品中,虚幻的意识空间始终给予受众以视觉上的强烈刺激,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在虚幻与现实的空间中反复游走,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混乱之感,叙事的过程成为了受众的科幻之旅。这种具有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影视艺术的魅力,使影视艺术更加具有吸引力,这种时空的交错带给观众无尽的想象力,使观众更加对时空的交错感兴趣,因为人们对当前社会的了解,影视艺术中的时空交错对于如今的社会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人们的幻想得以在影视艺术中呈现,这给了观众足够的吸引力,使观众更加喜爱这种影视艺术的存在,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空的转换,场景的不断变换,给了影视作品更大的卖点,所以只有使时空交错的方式更加适应剧情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观众观看影片的欲望而胡乱的加在影视作品上,要使时空交错的更加合情合理,这样便可以使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具有看点。

三、叙事具象的差异性

叙事的具象性是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差异之一。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通过语言的叙述与描写来叙事的,谈不上具象性,只有依靠读者个人的想象力、文学素质等来重构具体的形象,因此就出现差异化的形象,但是影视作品与之不同,影视作品具有具象性的特点,并由此产生衍生性的效果,即由具象性可以引发视听的直接性与细节的展示性。

(一)视听的直接性

作为影视艺术而言,视听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叙事方式出现不断进步,其最终的标准都是要给予受众以视听上的直接性刺激,以此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尤其是数字化与虚拟化技术的使用则是进一步提高了视听的直接性。就以《超强台风》为例,在这部影视作品中就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台风的咄咄逼人的威势都淋漓尽致的出现在受众面前,从而使得受众认识到了台风巨大的破坏力。视听可以完全概括影视作品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使影视艺术能够子啊视听的直接性下获得更加精彩的演绎。随着时代的进步,视听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李连杰主演的《白蛇传》中,就主要塑造了视听技术的运用,法海和两条巨蟒一起在水中争斗,这种十分强悍的场景触发了观众的神经,给了观众很强的震撼力,再加上声音的特效,使水漫金山,法海和蟒蛇的斗法显得更加壮烈,在视听技巧上,《白蛇传》能够使影视作品显得更加的汹涌澎湃,使影视剧充满了特色,使影视内容更加精彩绝伦。所以视听的直接性能够带给影视艺术更加强大的力量,能够促进影视艺术更加十足的诱惑力。

(二)细节的展示性

一般而言,场景中往往会有固定化的物体、声响、色彩等要素,场景细节就是对上述要素的设计。物体细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揭示性的作用,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借助于盆栽来暴露出里昂所具有的多面性、复杂的性格;色彩细节则是起到了营造气氛的作用,暖色调会营造出欢快的情绪,冷色调则会营造出沉闷的气氛;声响细节的作用就是要着力于创设出真实性的环境,以此引发受众的欣赏兴趣。细节的描述可以展现出影视艺术的别有用心,通过对影视细节的描写,可以以小看大,可以从简单的细节上面总结影视中情节。人物,事件的特点,细节的描写应该受到影视艺术的注重,往往会因为细节的设计从而揭示出影视的悬疑,所以细节的展示,可以使影视整体来看具有更加特殊的魅力。在一些影视艺术中,可以这么说,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影视艺术对细节的特殊刻画,使影视艺术更加具有看点,使影视的剧情显得激情澎湃,所以往往会因为细节而使观众失去察觉的能力,从而在影视艺术的最后对细节进行揭秘,进而引起观众的唏嘘,这是一种很有震慑力的表达方式。

相对于文学作品的叙事,影视作品的叙事具有具象性、现实性,因而产生了与之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现代数字技术与虚拟技术作用下,影视艺术更是有了迅猛的进步,就本文而言,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在叙事手段、叙事时空、叙事具象等方面都出现差异性。在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更是需要借鉴其他艺术的叙事手段,从而促进影视艺术的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 丛 琳

作者:赵鹏

上一篇:网络音乐论文下一篇:网络安全教育论文